第一篇: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
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一:道听途说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二:发愤忘食
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三:鸣鼓而攻
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四:以强凌弱
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五:东家之丘
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七: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九: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十: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第二篇: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
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提示: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
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3.深准要求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
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
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
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
第三篇: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
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该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立意
一、道德尺度并不能成为衡量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认的道义有时候并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为人的悲悯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且因人而异的,而制度的确立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与进步。
而体现价值的标准需要的不只是悲天悯人,更是人们的反思与从善如流。(有一句话说得好“都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难道凭民愤就可以杀人么?)
二、成全
苏格拉底临死前拒绝了学生的救援,因为他相信当时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比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更加进步了,所以他选择遵循(尽管不尽合理)。因为整体的环境是好的,所以值得人们成全。
三、榜样作用
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更要注意对后者的榜样作用。可以引申到现实,比较容易联系实际,如名人效应等
四、反弹琵琶
不在乎社会舆论,只在乎对得起道义和良心,认为是对的值得的就去做,没有物质的牵绊与世俗的眼光,做好你自己。
ps:前两种是比较正规的思路,但如果缺乏很强的逻辑能力和议论水平,最好还是不要涉及。如果议论论点明确,层层推进,有理由破,论据充足,完全可以拿高分。
第三种比较讨巧,不需要多少技巧,只要语言流畅,言之有理,不偏题应该可以上二类文 第四种没有一定写作功底的不要涉及,很容易跑题,跟材料意图南辕北辙,不过如果材料运用得当,言之有理让人心服口服就可以上一类。
提示: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对孔子的话颇感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竟受责备,而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
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
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
3.深准要求
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
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
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
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
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
第四篇:孔子的小故事
孔子的小故事
孔子小故事之一: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第五篇:哲理故事——孔子小故事
哲理故事——孔子小故事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回曰: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