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的小故事颜回输冠
孔子的小故事: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
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 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第二篇: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一)颜回拾尘
颜回是孔子七十二个得意门生中的一个,曾经好几次得到孔子的表扬,认为他是一个贤者。
有一年,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被乱军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一连七天没能吃上饭,大家都饿得受不了。有一个叫子贡的弟子非常勇敢,他带了一些财物,设法冲出重围,买回了一石米。孔子十分高兴,立刻吩咐颜回和仲由两名弟子到一间土屋里去做饭。
不一会,饭做好了。颜回在打开锅盖时,由于土屋中灰尘太多,屋顶上的灰尘飘落,竟自落入了饭中,把一些饭弄脏了。颜回不舍得把这些弄脏的饭丢掉,就用手捞起来吃了。
子贡在井边望见了这一幕,他以为颜回是在偷饭吃,心中很不高兴,就跑到老师孔子那里告状。子贡问孔子说:“老师,有仁义、讲廉洁的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会不会改变自己的志节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如果改变了志节,那他哪里谈得上什么仁义和廉洁呢?而一个有仁义、讲廉洁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节操的.”子贡又说:“老师一向称赞颜回是个讲仁义的人,我想他应该不会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对吗?”孔子说:“应该是的。”子贡说:“如果他烧好了饭,连老师你也还没吃,他先捞饭吃,这算不算改变志节呢?”孔子回答:“当然算。”于是,子贡把刚才看到颜回捞饭吃的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想了一想,说:“子贡,我相信你讲的话是真实的,但我相信颜回有仁有义也不是一天了,我想他不大会做改变志节的事,这里面可能别有原因,让我来问他一问吧!”
于是,孔子把颜回叫回来,对他说:“昨夜我梦见了祖先,他们大概是来保佑我的,你把刚烧好的饭装一些来,让我先祭奠一下祖先,然后开饭。”颜回回答说:“在饭刚烧好的时候,屋顶上的灰尘掉进了饭中,把一些饭弄脏了。我觉得把脏饭丢掉很可惜,就把它吃了。这饭既已弄脏,我又吃过,不能再祭祀祖先了。”孔子高兴地说:“既然如此,今天就不祭祀了,饭已烧好,你去把饭装出来,大家都饿坏了,快一些吃饭吧!”颜回去小土屋拿饭了。
孔子回头对子贡等弟子说:“我相信颜回,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呀!”从此,大家都佩服颜回了。后来,“颜回拾尘”这一典故,用来形容贤士受到猜疑,蒙受冤屈。
(二)颜回输冠
有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 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 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 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三)颜回听嘱 颜回输了帽子以后,表面上服从了老师的评判,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从空树干离开。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四)颜回讨饭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别说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起笔写了一个“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五)箪食瓢饮
“箪食(sì)瓢饮”是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一个成语,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食”有两音:1.sì 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2.shí 意思是动词吃,食用,或名词食物。故此处“食”读为sì,词性与“饮”相对。孔子是大教育家,有学生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颜回又是七十二人中他最喜爱的,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是好的,所以孔子常把颜回的所作所为来教育其他弟子。一次,孔子抓住颜回的饮食起居问题,发挥一通,认为颜回非常优秀,别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值得学习。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第三篇:经典文人介绍——孔子(补充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中最仁义的一个。有一次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回相伴左右,孔子要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志在做英勇的将军,子贡志在做善辩的使者,颜回却退而不答。孔子追问,颜回才答道,他愿意辅助一位明王圣主,“敷其五教,道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源数,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施其辩矣。”孔子听了赞道:“美哉德也!” 关于颜回,《孔子家语》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鲁定公问颜回,你知道我们这里有个叫东野毕的很善于驾御马车吗?颜回答道:“他会倒是会,可是,他的马将要栽跟头了。”鲁定公听了很不高兴,就对身边的人说,这个颜回故意污蔑人。过了几天,有人来报告,说东野毕的马车翻了,跌的很惨呢!鲁定公大吃一惊,赶忙召见颜回,要知道他如何预知此事。颜回说:“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东野毕虽然是驾马的高手,但他不知适可而止,不论是操练检阅还是历险致远,都要竭尽马力,不但如此,他还要寻求更多更好的马,以至于人穷则诈,马穷则佚啊!”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心怀仁义美德的好人,却非常贫苦,《史记》中说他“糟糠不厌”,意思是穷得连很差的食物都吃不饱,因而终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在历史上,有很多具有才华和美德的人曾经遭受世俗的厄运,比如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最后只能饿死在首阳山,比如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情的舒伯特,那优美的摇篮曲却只能换得一盘土豆。因此司马迁感叹道:“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第四篇: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
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提示: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
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3.深准要求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
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
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
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
第五篇: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
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该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立意
一、道德尺度并不能成为衡量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认的道义有时候并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为人的悲悯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且因人而异的,而制度的确立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与进步。
而体现价值的标准需要的不只是悲天悯人,更是人们的反思与从善如流。(有一句话说得好“都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难道凭民愤就可以杀人么?)
二、成全
苏格拉底临死前拒绝了学生的救援,因为他相信当时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比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更加进步了,所以他选择遵循(尽管不尽合理)。因为整体的环境是好的,所以值得人们成全。
三、榜样作用
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更要注意对后者的榜样作用。可以引申到现实,比较容易联系实际,如名人效应等
四、反弹琵琶
不在乎社会舆论,只在乎对得起道义和良心,认为是对的值得的就去做,没有物质的牵绊与世俗的眼光,做好你自己。
ps:前两种是比较正规的思路,但如果缺乏很强的逻辑能力和议论水平,最好还是不要涉及。如果议论论点明确,层层推进,有理由破,论据充足,完全可以拿高分。
第三种比较讨巧,不需要多少技巧,只要语言流畅,言之有理,不偏题应该可以上二类文 第四种没有一定写作功底的不要涉及,很容易跑题,跟材料意图南辕北辙,不过如果材料运用得当,言之有理让人心服口服就可以上一类。
提示: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对孔子的话颇感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竟受责备,而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
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
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
3.深准要求
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
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
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
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
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