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疲倦的人[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9:4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知疲倦的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知疲倦的人》。

第一篇:不知疲倦的人

33、不知疲倦的人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习“孜、沓、浸、弋、攀、登”等9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知疲倦、孜孜不倦、沉浸、游弋。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通过具体事例和情景来写陈景润不知疲倦的,并能想象陈景润惜时工作的情景。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受任何一项成果取得的背后必须有毅力支撑。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通过具体事例和情景来写陈景润不知疲倦的,并能想象陈景润惜时工作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了解陈景润(课前两分钟读陈景润的名言)

1、师:有一个人,沉默寡言,惟独对数学情有独钟。

有一个人,忘却艰难,惟独对数学孜孜不倦。

他,就是陈景润(板书:陈景润,指导“润”),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刚才我们读的这三句话就是他的名言。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他的。

2、课文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疲倦的人)(板书课题,指导“疲”:病字头,里面是个皮。)

3、理解课题:疲倦就是?不知疲倦还可以理解成(不知道疲劳、辛苦)

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有一个词语跟不知疲倦意思相近,(指名说:孜孜不倦)(板书,指导“孜”部首,意思:勤勉,不懈怠)

4、师:理解了课题,就让我们一起读好它。(齐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总体结构

1、师过渡: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课文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个不知疲倦的人呢? 出示朗读要求:好好读读课文,课文中生字不少,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一找“不知疲倦”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

2、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

3、(出示这两小节)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最后一节。

4、师小结:这两个小节都写了陈景润的不知疲倦,一节在开头,起到了总起的作用;一

节在结尾,起到了总结的作用。在写人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作方法。

三、品读课文,读写结合训练表达 学习3、4小节

1、师过渡:要写人,离不开记事,课文哪两小节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向我们介绍陈景润的不知疲倦?

2、生交流

3、师:谁来读读这个例子?(指名读第四小节,正音)

4、师:你能概括地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说清时间、地点、谁怎么了?

5、师:再看看这一小节的内容,能选用里面的话来说说吗?

(出示填空:陈景润沉浸在书堆里,忘掉了一切。当(什么时间或什么情况下),他却___(怎么样)。

6、生交流师归纳:当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他却忘记了吃饭。

当图书管理员询问书库中有没有人时,他却没有听见。

当发现自己被锁在书库里时,他却毫不在意,微笑地继续看书去了。(齐读)

7、当时他会像想:_______________。(指名说)

(预设:少吃一顿饭没关系,学习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没人,正好是读书的好环境······)

8、师小结: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虽然被锁在了书库里,但陈景润当时的心情怎样?找一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描写的,请圈出来。

师追问:他毫不在意什么?(指名说)但在这毫不在意背后却有程景润很在意的东西,那就是?(指名说)(看书)

9、师:是呀,陈景润对书就是如此的痴迷,竟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他完全沉浸在了书堆里。10、11、12、13、理解:沉浸

引读第3小节:为了攻克数学难关„„(生读)理解游弋:“游弋”就是?(巡逻),由此可见,他对数学就是如此孜孜不倦,以致他整天游弋在无数数学符号之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小节,感受下他对数学的孜孜不倦。

14、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三小节与第四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归纳:其实第三节是一句总起,第四节围绕它写了个例子,所以3、4节可以放在一起看作一个具

体事例。)

15、师:这两小节就写了陈景润沉浸在书中,忘我学习、工作。(板书)

学习2、5小节

师过渡:你们看,一个具体的事例就让我们对程景润留下深刻印象,难怪课文称他是一个(引读第一小节)什么叫“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板书:争分夺秒)课文哪几小节写了他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指名说,抽一组读)

(一)、学习第2小节

1、师:数数,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指名说)是的,一个句号,三个分号,一句话,三个小镜头,而且它们都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写的。让我来看第一个镜头。

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朦胧的时候,陈景润起居的那间小屋子里,已经响起了轻微的朗读外语的声音;

(1)这句话你从哪里感受到陈景润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指名交流。

(2)师:朦胧的意思就是——不清楚,模糊,大地朦胧说明天还没有亮,时间还很早,一般的人都还在睡梦中,可陈景润却已早早地起床,已经在苦读英语。(4)指导读(已)。男生读。

当人们迎着初照的曙光跃身起床的时候,陈景润的床头一边,已积起了一沓数学演算手稿;

(1)指名说理由。

(2)师:当一般人起床的时候,陈景润床头已积起了一沓数学演算手稿,一沓就是一叠,说明他早就已经开始演算数学了。他是多么不知疲倦啊!(3)指名读,女生读。

上班的铃声还没敲响,陈景润已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等待开门了。(1)指名说理由。

(2)师:上班的铃声还没敲响,他就等待图书馆开门想去看书研究了。你看,已咽下最后一口馒头,又看出——他吃早饭也是很抓紧时间,说不定他一边吃馒头一边看书或者一边吃馒头一边赶去图书馆。他就是这样争分夺秒的。(3)

1、2小组读。

2、师:陈景润早早地起床,不辞辛苦地学习。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下陈景润的不知疲倦。师配乐引读:当„„陈景润已经„„;当„„已„„;„„已„„

3、除了早晨之外,其他的时间陈景润是否也是这样不轻易放弃这一分一秒的时间呢?我们可以起来起想象一下。

说话练习:

陈景润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着:

当吃午餐的时候,陈景润();

当其他人都下班回家了的时候,陈景润();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陈景润();

当(),陈景润()。

(二)、学习第5小节

1、师过渡: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和工作的。课文还有一小节也写他抓紧时间学习的,是?(指名说)师生合作读。这里有几个分句?(4个)

2、师:这里四个分句的句式都(相同),我们称这样的句子为(排比句)。

请女生来读读这个句子。

3、陈景润抓紧了哪几分钟?他利用这几分学会了什么?想象一下,他当时可能是怎么利用这几分钟的?

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陈景润拿出英语书默默地背了出来 ; 在临开会前,人还未到齐,需要等几分钟,(); 外出候车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 在上班的途中,需要走几分钟,()。

师:这是多么平常的几分钟啊!„„(引读)陈景润就是这样与时间赛跑,抓紧分分秒秒,学会了英、俄、法、德四门外语,创造了奇迹。这个小节是要背的,我们先准备一下,指名背。

4、师过渡:早晨,他珍惜时间,白天,他挤出时间,绝不轻易放弃一分一秒。

四、总结课文,体会坚强毅力

1、师引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着科学高峰攀登。(板书:攀登科学高峰)师补充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终于在1973年,找

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5.师: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陈景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争分夺秒、不知疲倦、忘我地学习和工作,终于登上了科学高峰,他的这种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2、师:无论是具体的事例,还是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作者把不知疲倦的陈景润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后我们学写些人的文章,就可以学习这篇课文作者的表达方式。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五小节

2、把说话练习认真写下来。【板书】:

33、不 知 疲 倦 的 人(陈景润)

孜孜不倦 忘我工作学习攀登科学高峰

争分夺秒

第二篇:不知疲倦的人

不知疲倦的人

教学目标: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 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33 不知疲倦的人

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不知道劳累、辛苦)。

2、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不知疲倦的人”是谁?(板书:陈景润,拓展陈景润资料)为什么说他“不知疲倦”? 他怎么做到“不知疲倦”?

说明:出示课题之后,先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可以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建立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而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读课题时存疑,有了较为强烈的读文的愿望。既培养了孩子敢问、乐问的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一举两得。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

1、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组织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纠错。

(2)师:陈景润是谁?课文的第几小节告诉了我们? 出示课文第1小节:

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齐读

① 在句子里找出“不知疲倦”的近义词(孜孜不倦)② “孜孜不倦”是什么意思?(非常勤勉,不知疲倦。)板书:学习和工作 ③ 陈景润的学习和工作勤勉到什么程度?(抓住“绝不”理解。)④ 你觉得陈景润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孜孜不倦

争分夺秒)(3)齐读第1小节

说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释疑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解决部分简单的问题。结合“不知疲倦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简单了解陈景润,并及时针对第一小节再质疑,尤其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质疑,培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三、围绕问题,学习课文

1、师: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的呢?带着问题边思边读,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读一读

2、组织交流: 学习2~3小节

(1)出示课文第2小节:

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朦胧的时候,陈景润起居的那间小屋子里,已经响起了轻微的朗读外语的声音;当人们迎着初照的曙光跃身起床的时候,陈景润的床边,已积起了一沓数学演算手稿;上班的铃声还没敲响,陈景润已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等待开门了。①师引读

②生齐读(读好“当„„”)

想象说话,出示:当()的时候,陈景润()。③指导朗读,体会他的孜孜不倦。

(2)出示课文第3小节:

“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① 联系上下文理解“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

“沉浸在书堆里”说明陈景润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干,使自己完全处在书的境界之中。“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照字面的理解是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巡逻,意思就是指陈景润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演算求证数学公式。

② 陈景润是怎样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的?(抓住“忘掉了”)③ 可以看出陈景润在怎样地学习?(浑然忘我地学习)④ 指导朗读

学习4~5小节

(1)出示第4小节,继续体会陈景润的忘我地学习。出示句子(读):有一次,已是中午时分,图书馆里静悄悄的,而在那书库深处的书架上,突然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啊,原来陈景润把刚刚读完的一本数学书插回书架。他走出书库,用力推着图书馆的门,但是,怎么推也推不开。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一看表,才发觉早过了阅览时间,图书管理员吃饭去了,他被反锁在里面。其实管理员在临走之前曾经向着密密麻麻的书架,大声问书库内是否还有人,但一心沉浸在书堆里的陈景润,却什么也没有听见。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

①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针对这句句子让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② 想象说话: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

过渡:陈景润为何舍不得浪费这几分钟?(2)出示第5小节: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在临开会前,人还未到齐,需要等几分钟;外出候车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在上班的途中,需要走几分钟。这是多么平常的几分钟啊!然而,陈景润却舍不得让这几分钟白白地一晃而过。有谁知道,他就是在这无数个“几分钟”的时间里,学会了英、俄、法、德四门外语。① 读完这段话,你觉得陈景润是个怎样的人?(争分夺秒)② 指导朗读

③ 联系上下文填空:

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在临开会前,人还未到齐,需要等几钟。外出候车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在上班的途中,需要走几分钟。

然而,陈景润却舍不得让这几分钟白白地一晃而过。有谁知道,他就是在这无数个“几分钟”的时间里,学会了英、俄、法、德四门外语。

④ 想象说话——平时你可以怎样节省时间? 我的日常生活中,在,需要,可以。⑤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1、出示第6小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他紧追着时间的分分秒秒,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攀登。学到这儿,你觉得陈景润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 陈景润,()!的句式说一说。(学习刻苦,工作忘我,抓紧时间)板书:攀登科学高峰

2、出示名言警句总结:

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板书设计:

孜孜不倦

33不知疲倦的人————陈景润

学习和工作(攀登科学高峰)

争分夺秒

第三篇:不知疲倦的人

不知疲倦的人

陈景润叔叔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决不放弃一分一秒的人。

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陈叔叔住的小屋已经响亮起朗读的外语的声音;当曙光初照时,他床头已积起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上班铃声还没响呢,他已来到图书门口看书等待开门。

陈叔叔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自己,忘掉一切。

有一次,已是中午时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已过了,管理员大声问里面有没有人,没人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饭了。这时候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回到书库去看书。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陈叔叔在台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清亮的月光迈向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叔叔就是这样紧追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科学高峰迈进。

第四篇:33《不知疲倦的人》

33、不知疲倦的人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孜、朦、胧、曙、沓、浸、戈、攀、登”,积累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受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教学难点:

1.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刚才这三句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名言。板书:陈景润 2.介绍陈景润:1933年~1996年 福建人 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3.师:他被人们称为——不知疲倦的人。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不知道劳累、辛苦)。4.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不知疲倦的人 板书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5.指名读题,(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钦佩、尊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读课文,找出文中总写陈景润不知疲倦的句子。2.反馈交流。出示句子:

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1)理解孜孜:勤勉;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板书:孜孜不倦 学习和工作

(2)绝不轻易:陈景润对待学习和工作不放松一分一分,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争分夺秒 板书: 争分夺秒(3)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研读,学习课文。

1.师: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文章为了说明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撷取了他生活中的几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陈景润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地学习、工作的状态。请你读读课文2-5节,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陈景润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2.交流:

第二节: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朦胧的时候,陈景润起居的那间小屋子里,已经响起了轻微的朗读外语的声音;当人们迎着初照的曙光跃身起床的时候,陈景润的床头一边,已积起了一沓数学演算手稿;上班的铃声还没敲响,陈景润已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等待开门了。

 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朦胧的时候,陈景润起居的那间小屋子里,已经响起了轻微的朗读外语的声音; 1)指名说理由。

2)师:朦胧的意思就是——不清楚,模糊,大地朦胧说明天还没有亮,时间还很早,一般的人都还在睡梦中。

3)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朦胧的时候说明陈景润早早地起床,他起来以后就在苦读英语。

4)指导读。男生读。

 当人们迎着初照的曙光跃身起床的时候,陈景润的床头一边,已积起了一沓数学演算手稿; 1)指名说理由。

2)师:人们起床的时候,陈景润床头已积起了一沓数学演算手稿,一沓就是一叠,说明他早就已经开始演算数学了。他多么不知疲倦啊!3)指名读,女生读。

 上班的铃声还没敲响,陈景润已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等待开门了。1)指名说理由。

2)师:上班的铃声还没敲响,他就等待图书馆开门想去看书研究了。你看,咽下最后一口馒头,又看出——他吃早饭也是很抓紧时间,说不定他一边吃馒头一边看书或者一边吃馒头一边赶去图书馆。3)指名读。齐读。

4)师:陈景润早早地起床,不辞辛苦地学习。师配乐引读:当……陈景润已经……;当……已……;……已…… 5)说话练习:

陈景润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着:

当吃午餐的时候,陈景润();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陈景润();

当(),陈景润()。

6)小结:一日之计在于晨,陈景润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

第三节: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1)学生自己说理由。

(陈景润陶醉在书堆里,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什么都不在乎)(2)什么叫“沉浸”?指名说

师补充:“沉浸”本义是浸入水中,“沉浸在书堆里”说明沉浸陈景润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干,使自己完全处在书的境界之中。什么叫“游弋”?指名说

师补充:“游弋”本义是舰船在水上巡逻,课文中比喻在数学的王国里探索。

“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就是指陈景润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演算求证数学公式,也就是在数学王国里探索。

师:陈景润陶醉在书堆里,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什么都不在乎。指名读,小组读。

第四节中“孜孜不倦、争分夺秒”的句子:其实管理员在临走之前曾经向着密密麻麻的书架,大声问书库内是否还有人,但一心沉浸在书堆里的陈景润,却什么也没有听见。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1)指名说理由。(师补充:课文详细地叙述了陈景润在图书馆里忘我学习的一个具体事例,让我们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2)师:为了攻克数学难题,忘了周围的一切。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毫不在意”“微笑了一下”说明了什么?

(3)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心想:(),于是,他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

(4)说话练习:下午,当图书管理员来工作时,看到这幅情景,会怎么说?陈景润会怎么回答?同桌说一说。

图书馆管理员大吃一惊,疑惑地问:“()。”

陈景润淡淡地说:“()。”

(5)小结:陈景润就是这样每天孜孜不倦忘我地学习。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第五节

(1)师:第五小节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陈景润的争分夺秒呢?(2)指名说。

(这是多么平常的几分钟啊!然而,陈景润却舍不得让这几分钟白白地一晃而过。有谁知道,他就是在这无数个“几分钟”的时间里,学会了英、俄、法、德四门外语。)(3)师补充:几分钟合起来就是很多时间,陈景润就是这样日积月累,才能学到这么多本领。

(4)陈景润的这些个几分钟其实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形。谁来读。

(5)你发现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排比)(6)男生读。

(7)陈景润为何舍不得浪费这几分钟?想象一下,他会干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陈景润拿出英语书默默地背了出来 ; 在临开会前,人还未到齐,需要等几分钟,(); 外出候车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 在上班的途中,需要走几分钟,()。

(8)师:陈景润就是这样与时间赛跑,抓紧分分秒秒,学会了英、俄、法、德四门外语,创造了奇迹。现在你能来说一说陈景润是如何争分夺秒的吗?先准备一下,指名背。

3.师引读最后一段: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他终于成功了。4.师补充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终于在1973年,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5.师: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陈景润争分夺秒、不知疲倦、忘我地学习工作,终于登上了科学高峰,真令人钦佩。

板书:攀登科学高峰

7、让我们带着钦佩的心情有感情地读最后一节。

四、真情感悟、师生共勉。

1.师:在科学的高峰上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957年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1966年 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9年 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1999年 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2.师:读到这里,我看到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我们在学习中,有的同学通过各种努力,取得了成功;有的同学努力了,但没有成功;还有的同学一碰到困难、难题就退缩了。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学习了33课,了解了陈景润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最后,让我们再来赞一赞陈景润,齐读课题。

附板书: 33不知疲倦的人(陈景润)

孜孜不倦

学习和工作——攀登科学高峰

争分夺秒

第五篇:33不知疲倦的人

不知疲倦的人

设计者:黄浦区回民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不知道劳累、辛苦)。

2、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不知疲倦的人”是谁?为什么说他“不知疲倦”?他怎么能做到“不知疲倦”?等等)

说明:出示课题之后,先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可以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建立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而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读课题时存疑,有了较为强烈的读文的愿望。既培养了孩子敢问、乐问的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一举两得。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组织交流:(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纠错,针对读题后的疑问进行部分释疑。(2)、陈景润是谁?老师补充

出示课文第一节,齐读

板书:孜孜不倦

争分夺秒(3)、质疑:(引导对不理解词提问)

孜孜不倦是什么意思?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的?

说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释疑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解决部分简单的问题。结合“不知疲倦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简单了解陈景润,并及时针对第一小节再质疑,尤其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质疑,培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三、围绕问题,学习课文

1、师:陈景润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的?带着问题边思边读,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组织交流: 1——3小节(1)、出示课文第二节,师引读:当()的时候,已经(),当()的时候,已(),当()的时候,已()。指导朗读,体会他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孜孜不倦。(2)“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利用工具书理解“沉浸、游弋”两个词。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有侧重地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

说明:课文中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可能在“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这句句子中的“沉浸、游弋”两个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质疑,更要教会学生释疑的方法。可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本意,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沉浸在书堆里”说明陈景润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干,使自己完全处在书的境界之中。“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照字面的理解是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巡逻,意思就是指陈景润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演算求证数学公式。

4——5小节

(1)读第四、五节的语句,体会他的忘我工作 出示句子: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2)针对这句句子让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4)抓住三个“几分钟”展示陈景润与时间赛跑的画面。引读第5节。

说明:除了词语,课文中“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这句句子也是很好的质疑话题。因为它违反常理,因而,理解上会出现困难或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总结课文

1、学到这儿,你觉得陈景润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学习刻苦,工作忘我,抓紧时间)

2、后收集有关陈景润的其他小故事,在十分钟队会上交流。

说明: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使学生不局限于语文书,有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附板书:

孜孜不倦

不知疲倦的人————陈景润

学习和工作(攀登科学高峰)

争分夺秒

【说课要点】

1、说教材:

课文记叙了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先总写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第1节);再撷取了陈景润生活、工作中的几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陈景润不知疲倦、孜孜以求、争分夺秒的工作、生活状态(2-5节);最后写陈景润终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最后一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伟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自己坚强毅力的支撑。陈景润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说学情:

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入到三年级下,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初步读通、读懂文章。而是要求孩子在读的同时能够善于思考,积极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大胆提问的学习习惯。但如何使孩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着力训练的目标。教给孩子从不理解的词语出发,结合句子,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要让学生敢问、善问。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阅读教学继续学习质疑问难的方法,重点学习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的要求出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4、说教学设计:

《不知疲倦的人》讲的是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它是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结合第七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陈景润是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陈景润对于他们还是比较陌生的。课前可以稍作介绍。出示课题之后,先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可以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建立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而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读课题时存疑,有了较为强烈的读文的愿望。既培养了孩子敢问、乐问的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一举两得。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释疑能力。也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增添了自信。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先解决部分简单的问题。结合“不知疲倦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简单了解陈景润,并及时针对第一小节再质疑,尤其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质疑,培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三、围绕问题,学习课文

文章较长,一课时对于老师来说显得尤为宝贵。如何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抓住关键句子展开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两句句子:“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

“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这句句子中的“沉浸、游弋”两个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质疑,更要教会学生释疑的方法。可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本意,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沉浸在书堆里”说明陈景润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干,使自己完全处在书的境界之中。“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照字面的理解是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巡逻,意思就是指陈景润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演算求证数学公式。

“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这句句子也是很好的质疑话题。因为它违反常理,因而,理解上会出现困难或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特意设计了如下的语言训练点: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

在这个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还加入了字词教学,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字的方法,但教师在反馈时还是得有侧重,起到引领作用。字音上:孜(平舌音)曙(翘舌音)朦、胧(后鼻音)浸(前鼻音)。“沓”是多音字,课文里读dá,作量词。字形上:“黎”的下面部分不是“水”。“曙”的右上部分不是“日”。“弋”字最后不能加“撇”。字义上:“沉浸、游弋”两个词较难理解。

四、总结课文

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使学生不局限于语文书,有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这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孩子爱阅读,让孩子乐表达。

【练习设计】

少年陈景润

少年陈景润酷爱数学,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谈,不喜欢交际,在同学面前,总是自渐形秽。只有在上课和做作业的时候,他才把自己并列到全班几十个同学之中,也只有这个时候,同学们才对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一名叫歌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凡是大于2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4=2+2,6=3+3,8=3+5,„„哥氏本人虽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验证,都说明是确实的,但他本人却无法进行逻辑证明。他写信向著名的数学大师欧拉请教,欧拉化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人能攻下来,因此,它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自从听了这个故事后,歌德巴赫猜想就常常萦绕在陈景润的脑海中。他常想:那颗明珠究竟会落到什么人之手?中国人,还是欧洲人?他暗暗下了决心,从此更加发愤学习数学,有时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陈景润不仅学习刻苦,还利用时间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成了班里有名的读书迷,同学们亲切地送他一个昵称——BOOKER。

1、写出表示数量多的词 例:成千上万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摘录文中的成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造句

简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不知疲倦的人[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知疲倦的人[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3 不知疲倦的人(五篇)

    第六册第七单元 33、《不知疲倦的人》教学设计 杨浦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顾咏梅 指导教师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储竞 【课前预习】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不知疲倦的近义词有哪些

    时间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向前走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用不知疲倦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近义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宵衣旰食、乐此不疲用不知疲倦......

    跋涉,不知疲倦的旗手五篇范文

    跋涉,不知疲倦的旗手 梁圣柏是湖北省江陵县一所农村小学的普通语文教师。然而普通并不等于平庸,他作为该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自2003年以来,和教师们一道,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

    不知疲倦的人_教学设计_教案(大全)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孜 朦 胧 曙 沓 浸 弋 攀 登。积累词语9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知疲倦、孜孜不倦、沉浸、游弋”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围......

    1奔跑而不知疲倦的员工队伍

    “淮安呼叫中心管理模式探秘”系列报道一 ——奔跑而不知疲倦的员工队伍 张立春 2009/02/13 呼叫中心在中国的发展跨越第一个十年,已逐步走向成熟。各项数据显示,呼叫中心的建......

    如何写人

    怎样写好记事文? 所谓记事的作文,是指偏重于写事,力求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文章主题的记叙文。把事情写好,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好词积累 良师益友桃李芬芳一视同仁聚精会神心领......

    浅谈人

    人是一种很难解释懂的动物,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也许自己都不知道...知道的人了解自己,却无法走出自己,不知道的连自己都无法解释...白天不懂夜的黑,黑夜不懂昼的美。......

    如何写人

    如何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一定是他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