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秦腔》看贾平凹对农村改革之反思及意义
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从贾平凹《秦腔》看农村改革之路
学生姓名: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4年5月20日
从《秦腔》看贾平凹对农村改革之反思
摘要
作家贾平凹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新时期从未中断过文学创作与艺术追求的作家之一。因其斐然卓著的文学成就与勤奋执著的进取精神,他长期受到文坛关注。而他作品中反映的农村改革的种种状况,尤其是反映的精神上的迷失和乡土文化的衰落,以及生态文明的破坏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因而,本文便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贾平凹作品《秦腔》中表现的改革思想进行探究,同时总结出贾平凹创作中农村改革思想的变化过程,阐明对贾平凹创作中体现的农村改革之路探究在当代的重要启示意义。从新的历史高度去回顾、反思贾平凹创作中农村改革的曲折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作品中反映的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改革的变化,以小见大,进而可以透视全国农村改革的发展,这对反思农村的改革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对贾平凹的创作情况及其创作个性和风格简述;第二章就《秦腔》对作家贾平凹对农村改革的反思进行梳理概述;第三章作为最后一章,是本文的总结部分,首先说明贾平凹作品对改革反思的探究在当代的意义,再总结贾平凹创作中农村的改革思想,最后结合中国农村现状,谈谈我对贾平凹作品《秦腔》中改革思想的思考,并阐明贾平凹创作研究在当代的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贾平凹;《秦腔》;农村改革;反思
目录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2 1 贾平凹创作情况简介......................................................................................4
1.1 贾平凹创作情况简介...............................................4 1.2 贾平凹创作个性与风格简述.........................................4 2 从《秦腔》看贾平凹对农村改革之反思......................................................4
2.1农村土地作用之弱化...............................................4 2.2对农村传统文化衰落之反思..........................................6 2.3 对农村伦理道德滑坡之反思.........................................7 2.4 对农村生态破坏之反思.............................................8 3 探究《秦腔》对改革反思的意义及我的思考..............................................9
3.1 探究贾平凹《秦腔》改革思想的意义.................................9 3.2 贾平凹《秦腔》对农村改革的看法...................................9 3.3 关于《秦腔》的反思..............................................10 结论.....................................................................................................................10 参考文献.............................................................................................................10
引言
从我开始接触贾平凹的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等,便被他的小说深深吸引。他的作品内容基本上都涉及中国大多人关注的问题——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其中渗透着他对中国农村几十年改革的反映和思考,从《商州》《浮躁》到《废都》、《怀念狼》、《秦腔》等,作家贾平凹多年来笔耕不辍,一直在探索农村,他的作品无不反映了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乡土变迁,生态变化等等。黑格尔说作家“都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有一个任务,要把当时的基本内容意义及其必要的形象制造出来,所以艺术的使命在于替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适合的艺术表现”,贾平凹便是这样一直追求和探索,不断得超越自己的作家,因而能够吸引很多读者。
作为文坛上一个独特而又极具个性的作家,社会上对于他的研究也非常多,显然这位具有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坚守于西北一隅的“独行侠”,虽然很少扯旗拉派、追风赶潮,也从未参与喧闹的文化论争,却在批评界引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争论**,或贬或褒,时毁时誉,也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存在的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不少评论家研究他的作品中的乡土特色,或定义为“寻根”文学,或归类为改革小说,不一而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开拓,结合贾平凹的作品《秦腔》探究其中反映的农村改革之路。
贾平凹是时代与艺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他的笔触能够深入到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变化的农村本土世界,以极其深刻的笔力表现了农民面临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自我觉醒的“多层次”的生存状态,并且展现了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人民的变化,以及人类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对于贾平凹作品《秦腔》研究无论是对于社会现实还是作家创作,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贾平凹创作情况简介
1.1 贾平凹创作情况简介
贾平凹起初以散文闻名于世,后来又创作了“商州系列”小说。长篇小说以《浮躁》、《废都》、《白夜》、《高老庄》等为代表,它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作家关于改革的思考。尤其是2005年创作的《秦腔》,更是21世纪新时期的代表作。之后又有《古炉》、《带灯》等长篇小说。还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贾平凹在1988年前后的“土匪系列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1.2 贾平凹创作个性与风格简述
贾平凹的个人经历较坎坷,其创作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贾平凹的个人经历及其创作道路,他自己在诸多作品中都有揭示,不仅有身体上的疼痛,更有精神上的迷茫困惑,以及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关于作家贾平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简言之,是善于运用传统艺术手法来表现时代情绪,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民间叙述,并将传统思想文化和传统艺术手法蕴含其中。同时又不拒绝学习西方现代派艺术,善于思考关于人的存在价值, 人的心理意识的突出等问题;还结合欧美魔幻现实主义、拉美结构现实主义,对民族文化心理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穿梭中进行透视。从《秦腔》看贾平凹对农村改革之反思 2.1对农村土地作用弱化之反思
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大国,历经两千多年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农耕文明在中国的发
展显得稳固而悠久。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已经远远落后,鉴于几百年“挨打”的教训,以及发展经济并走向世界的迫切要求,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改革,为此,国家领导人以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眼光,发动了全方位的改革,积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市场经济,跟随时代潮流。而农村作为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口的集中区,在整个社会改革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关系到改革全局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成为国家改革的重点。
农村作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发端点,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农村面貌,还是农民的地位,物质生活,精神状态,伦理道德,价值观,农村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村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命运。从1978年算起,农村改革已经整整三十多年了,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经历了三个黄金发展期,先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让农民做了土地的主人;再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自主经营权;然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使农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实惠,通过国家政策的一步步贯彻实施,中国农村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随之带来农民观念的变化,产生了一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观念也随之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去城里挣钱,造成土地原有的作用下降。在《秦腔》中,主要是通过书中主人公夏天义的一生都在坚守土地体现出的。夏天义作为老一辈的村主任,致力于发展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重视保留土地,为此在修建公路时,因公路占用大量耕地和果林而组织人挡修国道,加路障,阻止工人进驻清风街,劝村民躺在路上以阻挡挖掘机前进等等,但最终也不能阻挡社会前进的脚步,这也体现了农村改革的步伐不可阻挡,只能进不能退。夏天义因为带领的修淤地也没完成,阻止修路也没成功,在双重打击下心灰意冷而撂挑子,后来由君亭担任。君亭想要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建农贸市场,以此来带动清风街的经济发展。而夏天义总想发展农业,保留土地,不惜反对君亭建市场,后来亲自带领家人去七里沟淤地,但连他的家人都不支持他,只有“疯子”引生和哑巴去给他帮忙,可是单凭他们的力量是不够的,可见很多人已经不再重视土地,不愿意再依附于土地了,而去谋出路,摆脱农村。很多人出去打工,但也过得很苦,像无根的浮萍。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那么多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为何宁愿在外漂泊,也不待在家乡种地呢?从《秦腔》来看,山区人多地少, 传统经济发展缓慢,粮食生产成本高, 售价低, 农民生活困窘, 对土地也失去了初期承包时的热情;而建设市场发展贸易, 山区交通不便,加上物资匮乏,物资流通困难, 市场经济道路很难走通, 难以拯救清风街的衰落;不堪重负的农民,无法守住土地,于是大量青壮年们一步步从土地上走出去,来到城里 寻求挣钱的机会。秦腔就像是这块土地上的挽歌, 逐渐蔓延,成为令人心痛的绝响。村中只留下孤寡老人和未长大的孩子, 既而又造成了土地的粗放经营甚至土地荒芜, 村里死了人都发愁抬不到地里去,于是,棣花街的经济越来越衰败。夏天义一方面想要保留土地,总劝君亭带领大家淤地,说“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你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糟蹋了十八亩地,又要扔掉一百亩地,到你死了,埋都没个地方!”141可另一方面,他也算了一笔账,分到的土地一年的收入,除去农作物生产的花费,剩下的得“管电费,生活必需品,子女上学费用,红白喜事人情往来花销,还不敢有个病病灾灾!这样算仍还是逢着风调雨顺的年景,今年以来,一切收入都在下滑,而上边的提留摊派都提升了,化肥、农药、地膜和种子又涨了价,农民的日子就难过了。”45因此,他也很矛盾,很担忧,地越来越少,农民种地的收入也低,日子艰难,势必离家找出路,去城里打工,土地荒芜,土地的作用下降也是必然。没了土地的农民,就相当于被放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根,没有了精神家园,生活上就陷入更大的困境。
本来相对于城市,中国农村的发展仍然是缓慢而艰难的,城乡居民无论是在收入水平上,还是发展机会上的差距都在扩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局面出现的原因,固然与农村内部体制改革尚不彻底,制度建设仍完善有关,但更为的则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还未受到根本触动;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固然有解放人性中固有的压抑和束缚的作用,但也带来了现代化的物欲、急功近利、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观,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颓败不堪,土地的作用在弱化,被遗弃在历史的风尘中。如今的农村面临的迫切的问题,不仅仅是代表农村经济关系的土地的衰亡,就连农民的精神家园也都逐渐衰败,中国乡村不可避免地陷落于凋敝的之中。
2.2对农村传统文化衰落之反思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的确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表现在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交通便利,出行方便,联系更加频繁;人民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观念,开放且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也是积极想办法奔小康。能够学习别人的致富经验积极发展,开荒植树等等。但与之不相称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人民的物质生活虽然提高了,可是精神上仍然是空虚的,盲目追求现代流行的快餐式文化,遗弃了传统文化,丧失了精神家园。作家用引生的口吻说道:“秦腔是国粹,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就要热爱它,保护它,都来看秦腔;秦腔振兴了,我们的精气神就雄起了。”可见作家贾平凹是多么希望传统文化能够长久流传,延绵不衰,可惜他的愿望落空了,《秦腔》便是一曲传统文化衰落的挽歌。
《秦腔》中的主人公夏天智和白雪可以说是一生都在为传统文化呐喊,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作者的笔下,夏天智的喜怒哀乐全在秦腔中: 高兴时播《挂画》、《白玉钱》,忧伤时放《纺线曲》;对儿子夏风愤怒时播放《辕门斩子》;给庆玉家盖房当监工时,用收音机放秦腔给大家加油鼓劲;他去安慰二哥夏天义时不说话, 而是在秦腔中达到两人的默契;鼓励生病的秦安要多唱秦腔,夏天智生平最快乐的事, 就是听秦腔,唱秦腔,画秦腔脸谱马勺,并将自己画的脸谱马勺加以精选照像, 在儿子的帮助下出版了《秦腔脸谱集》。遗憾的是没能拿到书店去卖, 而是选了六本做了他棺材里的枕头。这是在为热爱秦腔的前辈送葬,同时也是在为秦腔哀悼,当这些蕴含着民族无意识的曲调悲壮地响起,我们也是在告别一种传统民族文化,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在他的一生中,秦腔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成为他灵魂的一部分。但遗憾的是他至死也没有看到秦腔的复兴,但他也为秦腔的传承做了贡献,无论那本书是否会能卖出去,我相信,它的价值在若干年后肯定能被秦腔文化的研究者和兴趣爱好者发现,他的一生也会成为一段佳话。只可惜,想他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太少。此后被现代化文化生产哺育出来的新一代,可能再也无法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在时间上与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空间上却失去了与乡土的血脉联系,同时也使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家园。
他的儿媳白雪,作为一个秦腔剧演员,也用她的一生竭力促进秦腔剧的发展,尽管为此以牺牲家庭幸福为代价。家里唯一的支持者便是同样爱好秦腔的她的老丈人夏天智,可是她的丈夫夏风却不支持她,这是多么的讽刺,作为文化人的夏风不爱秦腔,喜欢都市生活,而他的父亲和妻子却是秦腔的忠实爱好者。可见,如果文化人、知识分子自身都不爱好秦腔,不热爱传统文化,我们又怎能要求缺乏文化的普通百姓来热爱并传承秦腔呢?白雪是秦腔剧团的台柱,在家乡或者外出表演,大家都最喜欢看她的表演,但靠她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到后来,很多演员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放弃演秦腔,或者转行。书中也说到秦腔剧团解体的过程和原因,团长中星说“演员里边有些人文化
低,素质差,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还说“咱整天说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秦腔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啊,振兴秦腔就应该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作家意识到这点,可是他毕竟势单力薄,回天无力啊,料到剧团终有一天会散伙的。果不其然,有的演员换了职业或者联系了别的演出班,其他演员也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眼看着剧团分裂,白雪和作者都只有哀痛和无奈。到最后连团长都离开了,留下白雪和仅剩的几个演员,在村里赶场子。不得不让人为之哭之叹之。白雪倾尽一生心血的秦腔剧团,就此衰落,可怜她丈夫不理解她,离了婚弃她而去。到头来,还是没有留住秦腔。她的老师年纪虽大也为了秦腔的传承,为了出秦腔录音的碟盘而奔波,一方面为他们的执着献身精神肃然起敬,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无奈痛苦唏嘘不已。
传统文化的衰落的必然性,是在现代经济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原因大概有几点:首先是文艺工作者为了追名逐利,不加以重视和宣传,没有尽到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其次是人民大众本身就文化素质低,难以接受内涵丰富难懂的古典传统文化,且盲目跟随现代经济和文化潮流,喜欢那些通俗易懂甚至趣味低俗的流行歌曲等,如爱唱流行歌曲的陈星,不仅受到年轻女孩子的青睐,也吸引了很多原来看秦腔的观众。最后,应该还有部分政府领导人的责任吧,不够重视传统文化,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秦腔剧团的演员离开,不仅有他们自身的原因,我想也与他们工资待遇低,生活所迫有关吧。国家应该有一定的支持和宣传吧。作家贾平凹通过这部作品深切的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哀痛无奈,为故乡的传统文化秦腔竖一块碑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主义和反思吧。
2.3 对农村伦理道德滑坡之反思
伴随着时代改革大潮,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趋势不可阻挡,问题也是随之而来,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人民的道德滑坡,素质下降,价值观不正,人性扭曲,不孝不义等,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如何使自身不被某些不良影响吞噬?这是作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作家对改革前后农村的伦理道德的反思体现在,他的作品由起初的浪漫、淳朴逐渐变得凝重、沉闷,作者也由原来被誉为“最干净的作家”到被骂为“流氓作家”,这些具体体现在:在作家贾平凹早期的“商州系列”作品里,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家乡深深的迷恋之情,无论是那虽贫乏但不失温馨、恬静的土地,还是那贫困但善良纯朴的民风,那里蕴藏的文化意境,让作者难以忘怀,古朴的商州,在他的笔下充满了原始的纯真、质朴、强健和旺盛的生命力。那里的人爱憎分明、重义轻利,道德感重于物质利益追逐,因此,我们总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那一个个纯真柔情的少女;那“地也无名,人也无姓”的自然美丽的山野;那“生也没快乐,死也没痛苦”的善良质朴的人性。然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作品题材转向反映现代农村改革,巧妙结合时代之风与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出商州人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以及新旧价值观冲突中,人们的精神和人格发生的转移,并最终裂变,原来的“远山野情”也逐渐远去。可以看出,作家贾平凹作品的风格,从开始的歌颂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好的变化,赞美农村的美好,到后来的揭露农村的“丑恶”展示给人看,展现他们最真实的生存体验,如80年代以前的的《月迹》、《山地笔记》等,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到后来九十年代的《浮躁》展现社会转型时期时代情绪,表现人心浮躁的特点,金狗为了事业娶了妻子,但因为不喜欢她而抛弃她。《废都》中的从农村来的唐婉儿后来背弃丈夫,与庄之蝶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到21世纪初《秦腔》中写了新任支书君亭跟随时代的步伐,发展经济,不顾众人反对建起了一个大农贸市场,有了摊点、酒家和旅社,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也渐渐有了钱,但也有了坑人的小贩、投机商、妓女,有了见利忘义的行为,有了婚姻的背叛,官僚的腐败,人性的美好渐渐淡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挣脱了原来的压抑和束缚,却也淡忘了以往美好善良的人性和传统的伦理观。在《秦腔》中主要表现为孝悌观的淡化,婚姻爱情的背叛,官僚草菅人命等。书中的夏家一族根深叶茂,族人较多,长辈中的四兄弟分别取名为以仁、义、礼、智,象征传统的儒家文化。文明都知道儒家对于孝悌伦理观异常重视,“仁义礼智”可以说是儒家精神的精髓,可在书中如同讽刺一般。除了老大早逝,剩下的三兄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而他们的儿孙却是不孝不义。夏天义可以说是长辈中最有威信的,可在家却颜面扫地,他五个孩子多有不孝,在事业上不支持他可以理解,可在生活上,年老的夏天义两口子劳动力弱,没法种粮,需要孩子供给,有一处说原定秋后兄弟五个给夏天义老两口交稻子和包谷,身为教师的庆玉只交了稻子而没交包谷,于是其他几个儿子媳妇全都学样不肯交,很是不孝,让人气愤。不仅如此,几兄弟甚至为了争家产大打出手,全无兄弟又爱之情。作者还故意给几兄弟起名为“金玉满堂”,非常具有讽刺性,不敬长辈,兄弟不睦,家里如何金玉满堂,故而老五取名作“瞎”,深有意味。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传统的婚姻爱情观被颠覆,但巨大的变化又使很多人丧失了对婚姻爱情的责任和忠贞。知识分子夏风进了城后抛弃妻子白雪,其他人诸如上善与金莲、白娥黒娥姐妹俩,庆玉等人背叛爱情婚姻,没有责任心。让人厌恶。还有一些在金钱的诱惑下,出卖肉体做了妓女等,无不是背弃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这里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后,灵魂上却被无尽的欲望充斥,最终走向精神上的贫困。
另外还有诸如狗剩那样贫苦却上进的农民形象,为了不浪费树行见得土地,千辛万苦找来菜籽在那里种了菜,却不料还没吃到他辛苦的成果,就被政府罚款,家里一贫如洗的他,无奈绝望之下喝农药自尽,他的死更多的责任应该归因于社会,归因于那些不顾百姓的官僚吧,他一辈子勤勤恳恳,先是天天捡粪,“日子还是过不到人面,连盐都吃不上”,后来为了挣钱去矿上打工,没曾想钱没挣下却患上了肺病,手脚无力,几乎成了废人,真让人觉得可怜,可是在他日子这么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政府来帮他?穷则生变,他好不容易翻了地种了菜,还没收获就被罚款了,这个时候乡政府以他违背政策为由罚款,对他来说,一分钱都很珍惜的啊,他的孩子连学费都交不起,还是在夏天智的资助下才勉强能够上学,在他最要帮助的时候,政府领导那里去了,犯了点点错误,便被无情惩罚,不顾别人死活,让我对他的悲惨命运感到伤心和愤怒。最后还是在老校长夏天智的帮助下,理亏的乡长以“访贫问苦’的名义给了补偿,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如今倒来给封口费,还写感谢信,真是可笑,面子做的十足,可是一个人就这样去了,再也回不来了。这充分表现了干部队伍中还是有部分无视百姓困苦,道德责任感沦丧的腐败官僚。另外还有投机商人,不法分子如夏天礼卖银元等,都体现了伦理道德的败坏,价值观扭曲等。2.4 对农村生态破坏之反思
《秦腔》中也涉及到贾平凹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反思,作家多次提到“风水一词,我认为他所说的虽然带有迷信意味,但实际也应该是环境的意思,书中说修路糟蹋了了耕地,还把清风街的风水破坏了,而风水一坏,夏天义下了台,实际上夏天义主张发展传统农业,他下台了,君亭发展现代化经济,后来还想把七里沟作为水库的绿化带以发展旅游,这样不仅会破坏水库的水质,浪费土地,还会带来污染。因此遭到引生的坚决反对。另外书中提到国家要求的退耕还林政策,也是在提醒要保护环境,注意生态平衡,而有人占地种菜自然会受到惩罚。作者还提到夏天义在七里沟淤地的时候,看到了狼,但是他又想应该不是狼,因为他们时代在这里生活,足足二十年没见过狼了,他们走遍了七里沟,走遍了每一个崖脚,每一丛梢林,都没见到过狼,再联系前面所说退耕还林,就可以想到,由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树林被大量砍伐,十年树木,树林是很难一时间
长大的,所以很多动物都没有了栖息地,狼自然也搬了家。想起作家的《怀念狼》,就可以明白作者其实不是在怀念狼,而是在控诉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力生态平衡。同时也失去了迫使我们产生竞争力和生命活力的朋友;警示我们要爱护自然环境,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探究《秦腔》对农村改革反思的意义及我的思考
3.1 探究《秦腔》改革反思的意义
对贾平凹的创作中的改革思想研究在当代有什么意义?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想,它的当代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承并发扬传统民族文化,触摸时代情绪。
《秦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首秦腔衰落的挽歌,作者通过纷繁复杂的叙述,展现农村生活百态,也结识了传统文化秦腔衰落的命运不可避免;同时,作品中体现的改革中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甚至是这个时代的缩影,那种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情绪。
第二,密切关怀现实,悲悯天下苍生。
贾平凹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对农民的密切关注,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秦腔》中体现了作家对于农民生活上的困窘,精神上的困顿,作了诸多观察和思考,对于改革中暴露的问题加以反思。我想,这不应该仅仅成为具有审察社会的使命感的作家的责任,更是普通大众和当权者的责任。作家把这些问题揭露出来,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那么我们呢,身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也应该参与思考,而那些当权者,更应该有心怀天下苍生的悲悯之情,来尽心竭力解决百姓的困苦吧。
第三,积极与世界文学接轨,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作品《秦腔》中关于传统文化秦腔的描写,可以说是贯穿全文,详尽而又细致地展现秦腔的文化意义和民族内涵,书中写到“秦腔是国粹,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就要热爱它,拥护它,都来看秦腔;秦腔振兴了,我们的精气神就雄起了”。另外还介绍了秦腔的唱法、标准等。这是在宣传秦腔,像国人介绍秦腔,像世界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秦腔。
3.2 贾平凹《秦腔》对于农村改革的看法
作家贾平凹始终以“改革者”和“人民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他的创作中,他说“我只是凭我的感知写, 尽力写出当时真实的社会的真实的情绪。”即使常常被质疑,被争议,但他始终在坚持写作,以自己的家乡为观照点,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审视、反省乡村文化时,交织着同情之情,心里非常矛盾,尽管传统的农村文化中有糟粕,让他希望农村可以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变得更好,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却逐渐被遗弃,这不得不让作者痛心,也就是作家在《秦腔》中表达的对于秦腔的没落,对于传统“仁义礼智”丧失的痛心和惋惜。他认为“现代意识是人类的意识, 农民应怎样去活着和活得更好? 之所以长久地关注和表现故乡的历史命运和生活, 基本的一点是我来自乡下, 那里至今有我的亲人, 有生命的关系;再者, 中国是农业国, 从乡下的角度最能看清这个社会的。你对它有感情, 越是熟悉, 对它的进步或衰败就越敏感。这如同家里人, 当受到外来侵害时你会挺身而出保护, 但对他们的种种不是你会去吵去骂。这些年对于农村的现状, 我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是社会在前进;另一方面社会的问题在加剧, 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积累了痛苦。我为这个时代大踏步地前进而欢呼, 又为这个时代的一至两代人的茫然和无措的生命而悲哀。树是最能感受四季的, 树又那么脆弱和渺小。作家能做些什么呢, 他的认知如地震前的老鼠, 复杂的矛盾的东西完全罩住了他, 他所能写出的东西就只能是暧昧、晦暗和多元混杂, 呈现出一片混沌。”这便是对他自身创作心情的最好的说明。
作者自述《秦腔》的创作心情,“这些年每次回乡, 那里的变化离我记忆中的故乡越来越远, 传统的乡土文化一步步逝去, 我于是冲动着要为归去的故乡竖一块碑子。”可见,作者在惊叹于家乡的变化的同时,也痛心于乡土文化的衰败,于是想要为故乡竖一块碑子。来表达心底最深的哀痛。3.3 关于《秦腔》的反思
对于贾平凹作品《秦腔》中改革思想的探究中的得与失,主要反思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因为我自身也是来自农村,所以就去看了他关于改革的作品。开始看他的作品,就被深深吸引,所以接连把他的作品从小说到散文,再到其他评论家对他的采访研究都看过了,他的代表性作品看过好几遍,并且边看边反思,能切身感受到它对农民现状深切的关注和博大的悲悯之情,常常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写作中不会觉得无从下手,无事可写。
二,虽然看了他的书,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包括自身知识、人生阅历、思想认识方面的局限性,在对于他的作品中改革思想研究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所以,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学习、积累、沉淀。作家贾平凹还在持续不断得创作,作品也在不断地超越。我们也随着他的作品一起成长,进步。
三,对于他的作品中改革思想,我们需要正确评判。首先,不能根据作者创作心态的转变,而简单地认为肯定或者否定改革,作家本身没有这样的意思,而我们也不能仅凭主观感受妄下结论。起初他很大程度上实在赞美歌颂美好的乡土文化,美好的人性,以及改革给农村发展注入的新的血液和活力,到后来。作家以敏锐的眼光和积极前瞻性的思考发现了改革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很多潜在的问题,所以才“揭伤疤”给农民自己看,给改革者看,给社会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体现了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的形象,无论是毁是誉,他也从不曾放弃探索。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为作家是在否定改革,或者认为他是在宣扬消极思想,这种观点绝对是错误的。社会上本来就不缺歌功颂德的人,且不说阿谀奉承的人有多少,溜须拍马,隐藏事实真相的人也为数不少,而像作家贾平凹这样,始终以改革者的姿态关注农村发展,关注农村改革,心怀天下,孜孜不倦的探索的这样有良知的作家实在是屈指可数,不管是从艺术价值上,还是内容的内涵上都有巨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对他的作品和作家的创作都需要有个公正客观的评判。
结论
纵观70年代以来,贾平凹在创作中不断思考、摸索,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对于农村改革的思考也坚持不懈,创作了一部部佳作,取得了很大的创作成就。而不管是作家自身对农村改革状况的探索,还是我们对作家作品改革思想的探究都需要不断地努力。
作家贾平凹的创作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行为,使得我们对贾平凹的创作探究难以从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整体的把握,难以把作品和现实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活作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拓展思维空间,把研究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进行观照与把握。
无论怎样,历史的浪潮总能冲刷掉万物外表的“尘埃”,露出事物的本真面目。随着岁月的沉淀,相信作家贾平凹作品中改革思想的巨大思想内涵与价值将会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专著:
[1]雷达、梁颖《贾平凹研究资料》,山东文学出版社2006年。[2]孙见喜《贾平凹之谜》,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3]陈泽《秦腔》绘画评点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4]费秉勋《贾平凹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5]孙见喜《鬼才贾平凹》,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6]孙见喜《浮躁》评点本,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7]费秉勋《白夜》评点本,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8]肖云儒《高老庄》评点本,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9]孙见喜《贾平凹前传》(三卷本),花城出版社2001年。[10]贾平凹、谢有顺《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年。[11]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
论文:
[1]黄长敏《贾平凹创作研究评论述评》,[2]黄平《贾平凹与新时期文学》,《南方文坛》2007年第6期。[3]符杰祥、郝怀杰《贾平凹小说20年研究述评》,《山东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4] 叶非《<秦腔>:新时期农村的心灵史--简谈小说《秦腔》的生存体验》(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64)[5]李莉《乡村现代化遭遇的困惑--来自<秦腔>的报告》,2006年第5期 [7]姜波《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抉择与现实困境》,《学术交流》,2006年第6期。[8]黄平《贾平凹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南方文坛》2007年第6期。
[9]谢有顺《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10]《传统, 如一缕清风远逝——评贾平凹的<秦腔〉》,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年第1期
[11]林建法《<当代作家评论>视阈中的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12]《时代心理的整体把握:贾平凹长篇小说〈浮躁〉讨论纪要》,《小说评论》1987 年第6期。
[13]马超《论<废都〉的世纪末情绪》,《榆林高专学报》1996年第2期。致谢
此次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这么多年来领导和老师们的培养和谆谆教导,还要感谢民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他们的一步步帮助和教诲下,我才能逐渐进步,谢谢老师们的教育和严格要求,让我们学会认真学习,治学严谨的精神态度,并希望在我以后的成长中,多给予指导,谢谢老师!最后,愿老师们和同学们生活愉快,万事顺心!
第二篇:浅析贾平凹的《秦腔》
贾平凹《秦腔》研究
——一曲乡土挽歌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业文化深深地扎根在肥沃的土地上,这是一个乡土气息极为浓厚的国家。乡土文学是作家始终关注的重要题材,也是现当代文学史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1] 作为出身于农村,在农村生活二十余年的作家,贾平凹无疑对乡土世界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国家实行起改革,社会发生转变,而农村在时代改革的大潮流中却深受着冲击,乡土社会在走向脱贫苦致富的历史进程中遇到了种种困境。贾平凹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以独到的眼界、灵敏的触角立体再现了当前农村一步一走向衰败的真是画卷。贾平凹说“他要用《秦腔》这部作品为故乡棣花街树一个碑。”[2]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受文章中所表现的乡村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困惑与眷恋,黄土地上的人们在寻找生命情感归宿和精神寄托过程中的迷茫与失落,共同经历一次寻根之旅,感受一曲乡土挽歌。关键词:秦腔 故乡 迷茫 衰败 寻根
《秦腔》写了商州村镇清风街半个世纪的故事,以村中夏、白两家的恩怨为经,共和国的政经变迁为纬,贯穿其间的则是秦腔由流行到衰亡的过程。贾平凹在此书《后记》中点明清风街的原型就是自己的故乡棣花村。离乡三十年,棣花村固然令他魂牵梦萦,但这个村落的急速变化也给他带来了最大的伤感。[3] 当他面对以往熟悉的故土时,他竟然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慰藉,而是对故土的现状和未来充满迷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 贾平凹用长篇小说《秦腔》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 这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 , 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正如贾平凹所说 : “现在我为故乡写这本书 , 却是为了忘却的回忆 , 失去根的哀叹 , 确实是一次寻根的过程。”[4]
一、苍凉的农村现状,迷茫的未来。
《秦腔》写的是极为琐碎、密实、日常化的当代生活,却反映了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的时代情绪。在传统文化中,土地是农民的生命之根,生存之道,没有了土地,农民就成为了无根的浮萍。[5]但是,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大量被征用,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涌向城市,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原来的乡村开始出现荒败的景状。《秦腔》中的夏天义就是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他视土地为生命,见不得土地的荒芜。夏天义因县上下派人员来修路时,召集村民去路口拦截,不让工作人员修路而下了台。虽下了台,失了权利,但他还是不忘为农村作贡献,以一种“愚公移山”的方式淤七里沟,他带领哑巴和引生三个体弱病残修七里沟,改造河滩地;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和家人的反对租种俊德抛荒的土地;反对君亭占用耕地建农贸市场,坚决抵制村里用七里沟来换鱼塘。因痛心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抛荒,他提出了重新分耕种地,使人与土地密切结合。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老主任夏天义为土地收拢不住人痛心疾首 , 清风街这个担任村干部三十多年的老党员 , 这个在时代的风云中有着辉煌过去的清风街最高“统帅” , 他执著地坚守和维护着脚下的土地。最后夏天义“天葬”在他心爱的土地里 , 和这一块自己热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夏天义这种愚公式的行为 , 这种脱离当下现实和经济规律的道德完成和精神实现 , 虽然有崇高和悲壮的意味 , 但也流露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孤独、尴尬和无奈。
在市场化、商业化纷纷涌进农村的现代,农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农民的心理在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交锋中,发生了巨大的动摇,出现了一种精神悬空的状态,他们既无法安然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又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城市里找到立足之地。夏君亭这位年轻村干部认为村里人光有粮食是不能过好日子的 , 为了解决村民缺钱的问题 , 他在村里的耕地建农贸市场以繁荣经济 , 致力于拯救清风街的衰败。他突破重重障碍,不顾夏天义的反对用耕地建农贸市场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贸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又想法设法找到收购者。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更多的是土地的荒芜,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农业成本数十倍的增加,种子、化肥我、水电、非农业成本也在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只依靠种地已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夏天义便算过一笔账,即使逢着风调雨顺的年景也难以结余,何况“今年以来,一切收入都在下滑,而上边提留摊派,如村干部的补贴、民办教师的工资都提升了,化肥、农药、地膜和种子又涨了价。农民的日子就更难过了。”[6]单纯依靠土地已让农民困苦不堪,而高额的税费又令农民雪上加霜。于是,农民离开了土地,更多的土地荒芜了。农民纷纷离家出走,劳动力流失严重。当夏风问赵宏生清风街有多少人在省城打工时 , 赵宏生说 : “大概有几十吧。除了在饭店做饭当服务员外 , 大多是卖炭呀 , 捡破烂呀 , 贩药材呀 , 工地上当小工呀 , 还有的谁知道都干了些啥 , 反正不回来。回来的 , 不是出了事故用白布裹了尸首 , 就是缺胳膊少腿儿。” 西街的李建打工从脚手架上跌下来死了 , 白雪的侄子白路也是打工摔死的。出事的家庭塌了天 , 幸免的也只能是累死累活地在贫困线上挣扎。[7] 作品就这样讲述了农民与土地剥离的解脱与无奈 , 失落与无助。现代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面临着破裂和毁灭 , 农耕文明正在惨淡地退去 ,二、传统文化的衰败和消失。
秦腔作为作品的标题和主题,它贯穿作品的始终,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秦腔是传统民间文化的象征,更是整个乡土社会的象征,它的衰败意味着乡土社会的瓦解。[8]“秦腔”是秦人之腔,是秦地人民的精神血脉,它既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地方戏曲,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清风街几乎人人都会唱秦腔,就连夏家的狗来运也会呜呜秦腔,作者对秦腔有大量的书写,不仅对秦腔的历史、艺术价值作了大量的阐述和定义 , 而且对秦腔的音乐也有细致的记载 , 比如对音乐唱段的直接记录和描写 , 对剧情的分类 , 脸谱的介绍等等 , 而且作者还塑造了一个秦腔迷夏天智。
《秦腔》中的夏天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一生痴迷于秦腔:放秦腔,听秦腔,画秦腔脸谱,出秦腔图书。生病住院时,他说没有秦腔听怎么受得了呢?让夏雨返回清风街把他把播放机带到医院;出院后回到清风街,立马就用村里的大喇叭播放秦腔,大家一听便知道夏天智回来了;他把半生的时间都花在画秦腔脸谱上,并让夏风联系出版社自费出秦腔书籍。他在动人心魂的秦声中,带着眷恋和遗憾,带着爱,告别这个世界:夏天智咽气前,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着收音机,四婶赶忙放起了秦腔„„突然笑了一下,把气咽了。„„将六本《秦腔脸谱集》替换了夏天智头下的枕头。原本夏天智的脖子硬着,用书换枕头的时候,脖子却软软的,换上书,脖子又邦硬„„奇怪的是麻纸盖上去,又滑落了。白雪突然哭起来,说:“我爹是嫌那麻纸的,他要盖脸谱马勺的!”把一个脸谱马勺扣在了夏天智的脸上,那脸谱马勺竟然大小尺寸刚刚把脸扣上。[9]痴迷秦腔的夏天智的死,既可以看作是民间精神、民间文化的一种衰败,也可看作是中国乡村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正在面临消失——一种衰败和消失,并非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一点一点地进行的,到夏天智死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峰。
夏天智的儿媳白雪也是传统文化秦腔的代表,她美丽,善良,唱得一曲动听的秦腔,但她却从不在公公面前唱,直到夏天智逝世,才为他唱一曲。她既是夏天智的儿媳,更是他的知音。白雪为了能唱秦腔,甚至放弃了去省城的机会,即使因为秦腔衰败而下岗在家也无怨无悔。而夏风是受过现代化教育的人,他早早走出清风街,已脱离了农村的民风民俗、脱离了秦腔的影响。夏风可看作是商业文化的代表。他们的结合象征着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交锋。但白雪与夏风的结合并不幸福,她融不到夏风的圈子中去,他们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别,白雪的日益憔悴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日益衰落,而白雪被夏风抛弃则预示着传统文化在时代潮流中被遗弃。秦腔迷夏天智的死 , 可以看作是民间精神、民间文化的一种的衰败;白雪从对秦腔的痴狂到沦落为红白喜事唱歌 , 体现了作家非常浓重的绝望感。
三、传统道德的衰微和沦丧。
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给乡村带来了生机,但是也扰乱了乡村固有的秩序,特别是固有的传统道德在当下乡村的衰微和沦丧。
夏家老一辈四兄弟取仁、义、礼、智为名,寓意深刻。夏天仁为了祈求母亲平安,自愿
减寿十年,最终母亲平安而自己早亡;夏天义一生正直,坚守原则:儿子庆玉私占一步宽土地修建房屋,硬是被父亲阻止,退回重建;夏天智仁厚儒雅,极富长者风范:资助狗剩儿子上学、关心匡扶秦安……四个婶子,也个个贤惠,彼此亲善和睦。但到了下一代,这些优良传统确衰微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庆玉缺乏起码的职业操守甚至人伦道德,私占村里共同土地。因建房不去学校上课,不顾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还勾搭有妇之夫黑娥,被抓奸在床后果断与妻子离婚还迎娶了黑娥。村干部夏君亭一心忙自己的“工作”,八月十五都没去坟上烧纸,更不记得维修坟地,为了工作工于算计且心胸狭隘,导演了一场抓赌博戏,导致秦安卧床不起。雷庆一如乃父,好财好利;夏雨为所谓事业近乎不择手段;庆金吝啬失义软弱无能;瞎瞎懒惰成性且刻薄无赖……而众妯娌中,除竹青尚可、白雪善良孝顺外,其余个个均非善类:贪财自私小器不孝刻薄尖酸挑拨是非等等。
清风街的其他人,作家似轻描淡写地提及:君亭导演的抓赌事件,老实巴交的屈明泉因愤杀人,丁霸槽酒楼上妓女卖淫,进城打工的村民发财无门入室行凶……乡村朴素情怀和伦理秩序的衰败,跃然纸上;村民在急功近利的驱使下人心的混乱和乡村现实的失序 , 已触目惊心。
四、破碎的故乡灵魂何处安放?
在现今一个精神被拔根、心灵被挂空的时代,人活着都是游离的,受伤的,任何想回到故土记忆、回到精神本根的努力都显得异常艰难而渺茫。[10]《秦腔》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示了转型期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固然,《秦腔》描写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秦腔,而是要通过秦腔这个载体表达作者的一种情绪,那就是在农村中传统与现代的交替,岁月冲刷与沉淀的过程等等。然而作者面对时代的变迁,内心也充满了迷茫和无奈,他并不能给读者一个圆满的答复,对于旧的为什么要走,新的为什么要来,作家充满了困惑,他只能对过去的点点滴滴予以凭吊和怀念,沉浸在无边的困惑、无奈甚至是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贾平凹对这片故土充满了复杂的感情:他爱这片故土,但又对这片土地的现状和未来充满了迷茫;他试图写出故乡的灵魂,但心里明显感到故乡灵魂已经破碎。小结:《秦腔》是回忆、是哀伤的表白 , 是无奈的荒原上的挽歌。贾平凹在《秦腔》里写出了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 , 它是贾平凹行将逝去的故乡的纪念碑 , 也是他漫长的精神旅途上的里程碑 , 它记载着作家 30 年寻找的心路历程 , 也标志着他一贯视为精神家园的乡土故乡的失去。这失去表现了贾平凹对故乡传统文明衰落的无助迷茫。事实上 , 只要体味到《秦腔》不动声色*的叙述所形成的整体上的巨大沉默 , 便不难发现作家意欲告别、忘却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赵阳阳.当代乡土文学的新视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4):26.[2][4][6][7][9] 贾平凹.《秦腔.后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17、519、367、412、496.[3] 王德威.《废都》里的秦腔[A].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185.[5] 韩振英,李登建.寻根之旅中的父亲意象[J].北华大学学报,2010,11(1):69 [8] 韩静.深沉的思索,深切的悲悯[ol].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学术研讨征文选登.44 [10] 谢有顺.贾平凹小说的叙事伦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
第三篇:随笔短文---读贾平凹先生《 秦腔 》有感
读贾平凹先生《秦腔》有感
《秦腔》完作出版了,贾平凹便拿着它到父母的坟前焚香,跟远在天国的双亲分享。
“原来每次回去,我父亲起码迎到公路半了,每次我一回去,一进去,他就跟我妈说‘平回来了’。但我父亲去世以后,我每次回去,耳边就响起这种声音。”贾平凹在《秦腔后记》中这样写道:故乡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现在的故乡对于我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概念。
老人的离去,让贾平凹对自己的人生开始新的审视。“我清楚,故乡将出现另一种形态。我将越来越陌生。它以后或许像有了疤的苹果,苹果腐烂,成一苞脓水,或许它会淤地里生出了荷花,欲开欲艳,但那都不再属于我,现在我为故乡写这本书,却是为了忘却的回忆。”
有人说夏风就是作者自己,因为夏风的经历跟贾平凹实在是太像了,而作者也承认夏风这个人物应该有他自己的一些体会在里头,当时在农村的时候,发誓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剥掉这个农村皮,所以作者在 1971 年考上了西北大学,在好不容易剥了农村皮的贾平凹在 30 年后又写了这部怀念乡土小说 《秦腔》,里头塑造了夏风这个人物出去了之后就忘了本,不喜欢自己的传统文化秦腔,他借这么一个人物来骂自己,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有一种我自己说的离开这个土地出外的人一种内疚,对故土的一种内疚,或者是曾经不负责任的一些东西,它有一种谴责。”贾平凹对夏风的谴责不仅仅只是因为她和白雪离婚,而更多的是夏风背离农村的谴责。夏风父子起了冲突,因为父亲想要夏风在他们家那宅基地盖一所房子,可是夏风根本就不想回到农村来。父亲说:“在原庄基上盖一所院子,将来你退休了可以住么。我听听你的意见?”夏风说:“我不同意。„„我退休早得很哩,再说真到退休了还回来住呀?到那时候清风街和我同龄的能有几个,小一辈的都不认识,和谁说话呀?”贾平凹曾经也跟父亲这么说过,然而 30 年过去了,贾平凹发现自己的本性仍旧是农民,像乌鸡一样乌到骨头里了,到城里 30 多年过去了,反倒是更怀念那个地方,反倒在这边城里生活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
一部秦腔折射出多少离合辛酸,而我们却又是多么孜孜不倦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也不惜别井离乡,万山千水。可是这究竟又能算是谁的错?也许,我们,只有在风烛之际,才能真正品悟到:人生„„
第四篇:论贾平凹散文《秦腔》的时代新质
论贾平凹散文《秦腔》的时代新质
《秦腔》无疑是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一篇力作,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秦腔》这部作品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但却已表现出远不同于此前的自“五四”以来当代散文的许多时代新质。诸如:开放的审美观照、深切的人文关怀、厚重的文化意蕴、恢宏的笔调情致,故而读《秦腔》就如同作品所描写的秦人喝“‘西风’白酒”、吃“长线辣子”、抽“大叶卷烟”、嚼“牛肉泡馍”,给人以味甘而醇美的艺术享受。
走进贾平凹的散文世界,你会觉得仿佛走进了曲折幽深、峰峦兀立的艺术大观园。作家用自己独特的哲理化感觉、诗化情绪、地域化色彩造化出一个个风姿独具、魂魄健旺的艺术精品,于平凡平淡中透发出醇而厚、清而丽的绵长韵味。
贾平凹的散文世界有一部分在貌似平凡平淡的云雾背后,隐藏着一些迥异于一般散文的东西,隐藏着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东西,传统的批评眼光似乎难以触及和透视。须得调换一种眼光,才能发现贾平凹独特的感应和表现世界的思维角度,把握他所追求的“新的叙述方式、结构方式”,才能领略他的散文之“奇”。《秦腔》就是这样一篇有创新意义的散文。
不知起于何时,散文界笼罩着这样一种观念:散文是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样式,抒发主体的主观情感,展示主体的内心生活是散文的宗旨。散文不必也无力以表现客观世界为己任,那是小说戏剧的事。这种观念,实质上是与明清以来几百年在“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下
形成的只关注自我,展示内心的内视点散文一脉相承的,是这种已积淀为超稳形态的散文本体结构的延续。我们当然不应否认这种结构在表现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上的巨大历史作用,也不应否认它至今仍有着类似的巨大作用。不过一种古老的结构模式延续几百年而至今竟成一统天下,却未免令人生厌。当“五四”作家们高擎起独抒性灵、表现个性的旗帜来进行反封建的思想斗争时,他们在散文艺术形式上却陷入了明清抒情小品的窠臼,而缺乏象新诗那样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
《秦腔》这部作品有创新,其主要特色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是作品独特的表现角度。如作品一开篇便写:“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从起首处看,作品似乎只是写陕西那方天地水土所孕育的地方戏曲——秦腔,但随着作者行文的曲折和情绪的延宕,作品的表现重心已悄然移到了和秦腔的产生有关的对于秦地山川地貌、风情民俗、秦人生存状态和人格精神的展示上。也就是说,作品虽写的是秦腔,但其实意在写人,写这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写人的生命意志和精神面貌。因此,相对于那种只是就戏曲谈戏曲,或者由此揭示一点儿文化风俗,引出某些历史掌故的散文来,这篇作品的表现角度显然要独特得多,思想层面也高迈得多!像紧承上文,作品开始论及秦腔的“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的风格,在这方面,正如文中写道:人们评论秦腔,说得婉
转些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些是“大喊大叫”,于是便形成了“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那么,秦腔几百年来却始终没有被淘汰、被湮没的原因在哪儿呢?而且它不像其他地方戏曲如越剧、豫剧、黄梅等那样能走出地方、走向全国,它始终是在潼关以西的这片厚土上打转转,这中间又有哪些引人深思的隐秘呢?随着作者这一叙述视角的转出和展开,自然就更引起了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循着作者的独特思路,作品对于秦腔与秦地之粗犷的山水、“二愣”的民众、沥血的劳作与情感的宣泄等复杂对应关系的深入考证和叙写,对于秦人由衷喜爱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以至于人人会唱秦腔、人人需要秦腔,看秦腔如同节日狂欢、敬秦腔如同敬奉圣明的深层原因的揭示,便在作品的整个叙写层面上依次带出、顺理成章了。特别是作品结尾富有总结性的精彩“点题”:“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不仅使作品的意蕴升华、含藏深厚,而且也使作品的上述独特表现在此构成了艺术表达上的完整,给人一咱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的痛快淋漓的审美愉悦和无穷启示!
其次,作品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是《秦腔》格外为人看重的显著特色。这篇散文与以往多数散文不同,主要还在于它一反传统散文。为了旨在表达作者情思,而将外在景物仅仅作为个体情感投射对象的内视结构,相反却是以阔大的视野,不但把一定审美距离下的客观外
在世界作为作品全力表抒的对象,同时还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与高度,以创作主体智性的渗透,去深入挖掘所写对象本身所内蕴的丰富的文化含藏,充分展示其背后的文化深沉,因此散文这种被人们普遍看作是主情的并且最能真挚表达创作者主观情怀的艺术,在贾平凹的笔下,同时也空前地承载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散文自身的美学品位。而这一点,也恰是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倍感其分量厚重的原因。例如在作品中,作者不厌其细地写秦腔在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不厌其烦地写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但实际上作者在写这些传统风俗时,主要还是为了以此来展示那种有着深厚、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秦地人其潜藏于意识深处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他们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展示他们的地域文化、生命意志和精神追求以及在此背景下秦腔之所以能够诞生并永葆其顽强生命力的复杂因由。作品揭示的秦腔产生的生活基础,因为生命的困乏需要秦腔的滋润;还有,当看到作品充满深情所绘:秦川“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梀,紫槐”、粗笨而庄重的“土屋”,特别是世代生息在这里的那些犹如“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的秦人时,读者自然就会马上联想到秦腔的唱念做打的风格为什么会如此让人心灵震撼的原因——它实在是秦地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此外,作品还写:秦地人“有吃不完的粮食”,可“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所以“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
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因此“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挂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使读者读到这里由衷会感到:那实际上正是他们生命的交响,精神意志的直抒!所以,正像有的评论所指出的:作品写秦腔,实际上为的是“表现富于文化积淀的民族生存状态”,呈现“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个单纯清澈而又丰厚充实的世界”。那么,读着这样的“世界”,你不由会觉得: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史、发展史和精神史不也正是浓缩在其中了吗?
在浩如烟海的审视内心与诉说自我的散文领域中,可以清晰地感到这是属于不多一些具有表现客观世界的明确意识与从外部观照对象的阔大视野的散文。作者选择秦腔这样阔大深厚的客观对象作为表现内容,在选材上就已见出雕龙气概。作者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外视点,使自己与表现对象之间拉开相当一段审美距离,从外部给对象以观照。这种观照使作为审美对象的秦腔摆脱了一般散文外部世界只是内部世界的载体和象征的附属地位,而同时作为被观照的对象和被表现的目的,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本体意义,居于作品的中心地位。不管是对黄土高原地貌习俗的风情描绘,还是对八百里秦川人们魂系秦腔的心态展示,作品的重心在于对蕴藏于对象之中的深沉之美和深刻内涵的发掘和显现,而非自我的诉说。由此一种特定地域人们生存状态的历史真实感便沛然而生,避免了一般散文中常见的虚飘无根的感
觉。这种外视点的采用既可以说它并未割断传统,而和比明清时代久远得多的秦汉历史散文续接上了渊源。先秦两汉历史散文那种拥抱世界、表现历史的宏大气魄和“史笔”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秦腔》是继承了一种更为久远的散文传统并得到其滋养。
第三,作品恢宏的语言风格,使《秦腔》在艺术上更走向了精致。由于《秦腔》所追求的独特表现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就使作品在语言的调遣、运用以及整个作品的行文上都内在地呈现出一种平静而又崇高、洒脱而又大气的风范气度,读来颇具史诗意味且含义深长。
“一种硬的涩的冲撞逼使我们完成社会的进步和创作上的突破”①即是贾平凹创新意识的自白。视点外移,终究还只能说是给他选择观照的视觉区域带来创新的可能性。这一点是重要的,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曾经断言:“假如某种被观照的情势的视觉区域没有选择好,就意味着思维的这一策略从一开始便受到障碍。”以视点外移为基础,贾平凹所觊觎和企求的,是更高一级的散文文体创新,他对此是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的:“一个作家的贡献,很重要的一面是文体的贡献。文体不是形式,当然也不是个什么流行讲的所谓文风,是感应和表现世界的思维角度,本身就是内容。在试验中找到和完成新的叙述方式、结构方式也已经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了。”②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八百里秦腔,充溢于他胸间的那一腔深透入髓的洞察、体味、感悟与哲思尽管在涌动欲出,却又在顽强地拒绝着熟识的旧流向,敏锐地探寻着新的“感应和表现世界的思维角度”。贾平凹在其一系列创作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这么一种艺术追
求: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超越生活具象,在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中获得一种“超以象外”的丰厚审美意蕴和宏观层次的精神涵盖。形成这种艺术追求的动因,可追溯于贾平凹创作心态的改变。对熟悉的地域生活充满挚爱的长久观照,对自身精神气魄理论哲思执着沉静的刻苦修炼,已使人感到贾平凹的创作心态浙次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即他自己所苦苦追求的“有宏放襟怀和雄大的气派,在平和大涵中获得自己的个性”③的创作心态。
对秦人秦地浑朴静穆的整体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这种层次上加以观照,贡平凹的散文视点将会为新鲜的审美体验所托举和提升,八百里秦川繁杂生活中那些表面性因素、暂时性因素、个别性因素统统被滤掉了,凸现于读者视野的,是饱和着历史积淀与具有恒久性质的地域人类群的整体生存状态。
这篇散文,使人感到在作者平静从容的笔调下叙述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单纯清澈却又丰厚充实的世界,一个为地域人群的灵魂烛照的世界。从那些“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在田野里累是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的秦川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中,读者可以反观出深潜于民族性格中的无欲、忍耐与精神上自给自足的集体无意识;立足于这种高视点的俯看和宏观层次的把握,作品的聚焦始终在民族生存状态的历史积淀形态与民族生存之道的历史积淀形态上。在这里,经过作者散文意识过滤而达到艺术的简约与抽象的历史本体,在其自身发散出来的文化味哲理味的精神氛围中,既显现
出散文中难得的历史感(以气韵形态存在),又给作品平添了作为优秀散文必备的诗的韵致。
这一切,都是在一种平静崇高的叙述声调中表达出来的。这是与作者高视点的综览和宏大平和的创作心态相适应的叙述声调。这种声调并非是民族悲愤史遭到忽视而带上的轻漫的牧歌色彩,而是对处于平常状态下的民族精神富于悠久感的表达。这种平静崇高既是对悲愤意识的一种伸延,又是对悲愤意识的一种超越。与诉说自我的内视点散文那些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对表现对象具的明显参与性的叙述声调相比,这显然是作者追求的新的散文叙事范型。“超越悲愤方能使我们成熟”④这句自白可作为这种叙述声调的注脚。
世界对于现代作家来说是“散文式安排的”,他们眼前的世界作为“依照经验认识出来的现实”,已经变得没有神话,没有奇迹。不过这篇散文的气势和结构却表现出一种对史诗美感的追求,这种追求导源于作者在探求中获得的新的思维角度,导源于从这种思维角度中形成的史诗意识,它既是内容又是形式,是一种散文文体意义上的创新。这对于打破目前散文创作的平庸化现状,多元地探索和开拓更高更丰富的散文审美空间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的。
①②③④均见贾平凹《在危机中获得新生》
第五篇:贾平凹散文之残佛
贾平凹散文之残佛
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的,但佛不痛哭,佛没有了头,也没有了腹,莲台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
那一刻,陈旧的机器在轰隆隆价响,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裹着,依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降临了。
我不敢说是我救佛,佛是需要我救的吗?我把佛石清洗干净,抱回来放在家中供奉,着实在一整天里哀叹它的苦难,但第二天就觉悟了,是佛故意经过了传送带,站在了粉碎机的进口,考验我的感觉。我庆幸我的感觉没有迟钝,自信良善本泯,勇气还在。此后日日为它焚香,敬它,也敬了自己。
或说,佛是完美的,此佛残成这样,还算佛吗?人如果没头身,残骸是可恶的,佛残缺了却依样美丽。我看着它的时候,香火袅袅,那头和身似乎在烟雾中幻化而去,而端庄和善的面容就在空中,那低垂的微微含笑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佛,”我说,“佛的手也是佛,佛的脚也是佛。”光明的玻璃粉碎了还是光明的。瞧这一手一脚呀,放在那里是多么安祥!
或说,佛毕竟是人心造的佛,更何况这尊佛仅是一块石头。是石头,并不坚硬的沙质石头,但心想事便可成,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这石头就成了佛。钞票不也仅仅是一张纸吗,但钞票在流通中却威力无穷,可以买来整庄的土地,买来一座城,买来人的尊严和生命。
或说,那么,既然是佛,佛法无边,为什么会在泾河里冲撞滚磨?对了,是在那一个夏天,山洪暴发,冲毁了佛庙,石佛同庙宇的砖瓦、石条。木柱一齐落入河中,砖瓦、石条、木柱都在滚磨中碎为细沙了而石佛却留了下来,正因为它是佛!请注意,泾河的泾字,应该是经,佛并不是难以逃过大难,佛是要经河来寻找它应到的地位,这就是他要寻到我这里来。古老的泾河有过柳毅传书的传说,佛却亲自经河,洛河上的甄氏成神,飘渺一去成云成烟,这佛虽残却又实实在在来我的书屋,我该呼它是泾佛了。
我敬奉着这一手一脚的泾佛。
许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泾佛,瞧着皆说古,一定有灵验,便纷纷焚香磕头,祈祷泾佛保佑他发财,赐他以高官,赐他以儿孙,他们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祷什么,甚至那个姓王的邻居在打麻将前也来祈祷自己的手气。我终于明白,泾佛之所以没有了头没有了身,全是被那些虔诚的芸芸众生乞了去的,芸芸众生的最虔诚其实是最自私。佛难道不明白这些人的自私吗,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这么对待着人的自私,他只能牺牲自己而面对着自私的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啊。
我把泾佛供奉在书屋,每日烧香,我厌烦人的可怜和可耻,我并不许愿。
“不,”昨夜里我在梦中,佛却在说,“那我就不是佛了!”
今早起来,我终于插上香后,下跪作拜,我说,佛,那我就许愿吧,既然佛作为佛拥有佛的美丽和牺牲,就保佑我灵魂安妥和身躯安宁,作为人活在世上就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人都是忙的,我比别人会更忙,有佛亲近,我想以后我不会怯弱,也不再逃避,美丽地做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