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Julie与julia的美味人生(影评)
Julie 和 Julia的美味人生(影评)
1961年,美国一位家庭主妇出版的《掌握法国菜的烹调艺术》 一书,曾给当时美食界的烹饪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颠覆,这个女人以及她的这本著作甚至教会了全美国人如何做饭、如何享受真正的美食,她就是美食女王——茱莉亚·査尔德。40多年后,一场横跨两个大洲之间的美味关系被后继美食家朱莉·鲍威尔重新抒写。从拥挤、冷峻的美国都市 到精致、浪漫的巴黎小城,从单调传统的美式快餐到嫩黄酥脆的法式鲟鱼,其间又有多少写不完读不尽的人生况味呢
朱莉·鲍威尔在即将踏入30岁人生转折点的某天,突然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当演员,年纪太大;生孩子则为时过早;干别的又不够拿手,于是只能在单调乏味的工作、生活中日复一日,然而这个被生活驯化成“奴隶”的人并不是她渴望的,她有思想也曾撰写过半本未曾出版的小说;她还热切地爱着美食,每当生活逼着她低头时,她总会从丝滑的黄油及可口的肉汤中汲取养料;但她仍迫切需要改变自己。偶然见她读了茱莉亚·査尔德的厚厚一本《掌握法国菜的烹调艺术》,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她那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的烹饪天赋、急于改变现状的觉悟加上丈夫的鼓励,使其开始义无反顾地实施“朱莉与茱莉亚”的疯狂美食计划:在365天之内,成功地做成书中的524道菜,并在博客上写下自己的感想!无论这一年过程多么辛苦,她终于成功了;无论成功之后怎么间接被茱莉亚否定,她终于自信而又充实地走到了30岁关口,并且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茱莉亚·査尔德是一个生在美国的法国女人,虽然身上流淌着美利坚民族的血,但灵魂表里无处不弥漫着法国女人的精致与浪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茱莉亚作为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收集员与美利坚中层外交官及艺术家的保罗相爱,战后结婚并移居法国。茱莉亚在她的传记体小说《我的法兰西岁月》一书中自序其第一次踏上法国这片土地时的心情:哦,美丽的法兰西!我还未曾了解你,却已经爱上了你!作为一名地道的美国家庭主妇,茱莉亚本该和母亲卡洛琳一样,养育一群可爱的孩子,空闲时和女友打打桥牌参加Party等,厨房哪是女人呆的地儿?然而定居法国后,她却不愿做个整日无所事事的闲人,于是在丈夫Paul无限制的宠爱与支持下,她开始零基础学习法语,学习制帽最后在一堂学习法式烹饪的课程里找到了生命真正的乐趣。在对美食努力的钻研和愉快的实践中,她终于和好友合著了不朽经典《掌握法国菜的烹调艺术》:她的人生因为爱情因为美食而无限美味。
这是两个美食爱好者各自的美味人生,虽是不同,但又丝缕相关。某种意义上,茱莉亚是朱莉精神濒于绝望之际的人生导师,她以味道和文字传承着一种精神,那就是生活在任何时候都要有“BON APPETIT”(好胃口)!厨房是一个享受人生的福地,在这里,你可以蹬着高跟鞋带着珍珠项链为心爱的人做可口的饭食;你还可以暂时忘掉生活的压力在黄油、酱料、剔骨的鸭子,酒焖的牛肉,酥脆的鲟鱼中继续热爱这主赐的生活并坚定梦想:每个女人都应该系上围裙,用耐心与智慧在厨房创造另一份事业。如果朱莉屈从于蜗居,挤地铁,每天枯燥平庸的生活,那么她的人生也就成了一条线,忙着生忙着死。然而她和茱莉亚一样在平凡中不甘庸碌,她有思想有才华且在适当的机遇恰到好处地得到运用,于是她成功了,她得到了家人朋友以及大批Fans的认可与追捧,她再也不是被灰尘掩盖发不了光的朱莉!然而,就在朱莉成功之际,她却间接得知自己的精神导师竟然hate(讨厌)她!为什么,她用在海绵里挤出来的时间去实现的梦想换来的竟是憎恶?多少个夜晚她从茱莉亚的烹饪课中得到慰藉,多少个闲暇她摊着那本厚厚的《掌握法国菜的烹调艺术》去粗取精的实践。她哭了,狠狠地像是要把泪泉哭到枯竭,然而她却不知道为什么哭,她甚至没有与茱莉亚见过面!那茱莉亚,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叩问心灵且懂得体谅他人的女性,为什么会反感朱莉式的奋斗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对待烹饪(美食)的态度。她们虽然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才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但茱莉亚一直把美食当成事业,她遍尝法国各种高、中、低档大餐小吃,在味蕾的刺激与回味下,探索新的菜式并推而广之,意图 教会所有的美国主妇如何烹饪,她的尝试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被生活所迫而不得已为之。可以说,整个过程她都在享受,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与惊喜,享受著书过程中Paul无微不至的呵护与鼓励,甚至享受与好友共同合作中出现的小摩擦!而朱莉却以她的名誉博人眼球(至少她这样认为)却见不出实际的目的,她虽美其名“疯狂美食计划”然而既不出入各档餐厅又不细究各色菜肴调料的功效细节,既无创新又无自己的体系,只是一味窃取他人成果。整个过程中,她更多地是借美食逃避现实的不如意,甚至潜意识里她也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成为公众人物以改变过去一直作为“小人物”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和周围的好友对比之后)。
其二,对待生活的态度。定居巴黎后,丈夫Paul的事业陷入两难困境且一度被联邦政府当成间谍调查,茱莉亚在为生活精打细算的同时还得时时为丈夫焦虑不安;等到她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又为《掌握法国菜的烹调艺术》一书的出版而费尽周折,几经颠簸终于有人慧眼识珠,面对这些,她从不感觉沮丧,她的人生信条就是:有 BON APPETIT(好胃口),就有joy of life!无论何时,她都活在“Ah ——”(笑声)中。而朱莉,不仅通过美食逃避现实的贫乏与恐惧,甚至在逃避过程中,都没有彻底融入美食天地,她会为无法掌握某一道菜的烹饪技巧而与家人不快,会在博客中抒写美食的同时发泄个人的不满,甚至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忘了梦想本身的纯粹性,这与茱莉亚的生活态度是背道而驰的。
正如茱莉亚所说:法国是充满魔力之城,其魔力之一就在于法式美食,它让所有美国主妇学会如何烹饪也让世界人民认识法式大餐。时代潮流并未走远,让我们向厨房进军,向美味人生致敬!
2014年9月20日
观《朱莉与茱莉亚》、粗读《我的法兰西岁月》《美味关系:朱莉和茱莉亚》有感
第二篇:《你看起来很美味》影评
刚才看了一部电影,《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依然是动画片,日本动画,刚开始的时候笑的不能行,中间却感动得流泪,电影最后又流泪了,哎……这样一部小小的电影竟然可以这么容易操纵我的情绪!电影讲述的是关于恐龙的故事,一个食草类恐龙妈妈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恐龙蛋,这个蛋破壳的时候竟然是个是食肉类的霸王龙,自然地,恐龙首领坚决要恐龙妈妈把这个隐患扔掉,她不得不照做,可是当她听到小家伙凄凉的叫声时还是又返回去抱起了他。为此,她脱离了群体,带着自己的孩子莱特还有这个霸王龙哈特独自在森林里生活。莱特和哈特从小一起长大,两兄弟感情很好,可是,渐渐地,哈特发现自己跟莱特不一样,他吃不下去硬硬的叶子,他渴望吃肉。在一次偶然远离妈妈的时候,小哈特目睹了成年霸王龙猎杀食物的凶残,也终于知道了自己真的跟妈妈不一样,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把妈妈吃了,于是一个人离开家了……长大了的霸王龙在猎杀食物后经常会想,当初妈妈为什么要收养自己?这个疑虑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个刚刚破壳的小甲龙……
小甲龙破壳后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哈特,哈特俯下身看着这个小家伙,忍不住说:“嗯,你看起来很美
味呀。”这个粉嘟嘟的小甲龙闪着超萌的大眼睛,开心地叫这个庞然大物为“爸爸”,也许是小家伙让哈特的心里油然一暖,莫名其妙地,哈特就成了这个小家伙的爸爸了。“很美味”似乎很喜欢自己的名字,哈特也由开始的别扭逐渐习惯了这么叫他。可是小甲龙毕竟是食草动物,哈特心里也担心将来有一天会很不妥,于是他开始认真训练小甲龙,希望它可以变得强大起来不被轻易地吃掉。小甲龙一直为自己拥有这么强壮勇敢的爸爸而自豪,他不停地跟爸爸说将来长大一定要变成爸爸那样子。可是只有哈特自己明白,他永远不可能像自己那样。于是有一天,他很认真地对“很美味”说,你已经很厉害了,可以离开爸爸了。小家伙愣了半天才发现爸爸不是跟他开玩笑的,于是他跳到爸爸身上抱着他哭着不肯离开。哈特只好说,那我们来赛跑,只要你赢了我,我们就永远不分开。“很美味”开始很努力地向前奔跑,他真的很努力地在向前奔跑,因为他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赢了爸爸!可是大家一定能猜到结局,哈特在中途悄悄地朝相反的方向离开了…
本以为他们的父子关系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很美味”却不小心闯进了其他霸王龙的领地,当他的一声惨叫传到哈特的耳朵里时,哈特立刻慌忙地循着
小家伙的脚印开始寻找。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吧,当一个父亲非常渴望营救自己的孩子时,他的力量是惊人的。于是,哈特一个人把一群霸王龙打倒在地,并且没用它锋利的牙齿,因为他把“很美味”含在嘴里。被拼命救回来的小家伙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赛跑没有输吧?以后我们还能永远在一起吧?”呵呵,当然了。不过因为这件事,这块领地的霸王龙首领巴克决定把他驱逐出去,不让他再回来。
恐龙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有一个活火山,而这时候火山就要再次爆发了,哈特很想回去看看妈妈,他担心因为火山爆发自己会再也见不到妈妈了。重回这一片土地让哈特回忆起很多小时候的美好时光,他在不断冒黑烟的火山附近找到了妈妈,而妈妈也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孩子,第一句话就是“真是的,擅自离家后就一直没回来,妈妈很担心你呀。”他们相拥后决定和族群一起迁徙到北方的安全地方去,同行的还有小时候一起长大的莱特及妈妈后来生的三个孩子。可是这时候却遇到了巴克,巴克从一位很老的霸王龙那里得知自己就是哈特的父亲,可是他并没有跟哈特说,反而在这个随时可能火山爆发被葬身火海的时候跟哈特激战起来。他不断吼着哈特用尽全力向自己进攻,激励他打败自己。结果算是两败俱伤,作为父亲的巴
克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么勇敢强壮,疲惫但满足地躺在地上让他们一行离开了。之后,哈特就和妈妈告别了,带着“很美味”,向相反的方向离开了,他们也许都不会再见面了,可是这并不妨碍彼此牵挂不是吗?一直很喜欢这类温暖的故事,当动物被赋予人的感情时,也可以这么感人的。一个超脱种族观念的妈妈,明知道自己的决定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是依然坚决地收养了异类。而一个食肉类的霸王龙却也莫名其妙地收养了一个食草类的孩子并且用心照顾他长大。很多时候,人类的情感都是既简单又复杂的,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一个个让我感动的瞬间。当我们被纷繁的社会迷住双眼的时候,当我们逐渐远离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时,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迷茫失落时,是不是可以回家看看,抱抱自己的最爱的人,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在本真吧!
第三篇:《人生》影评
《人生》影评
看完整部电影,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看着他们一步步地走在一起,而到后来巧珍遭高加林抛弃,最终酿成遗憾,心里不禁为两位主人公感到悲叹......巧珍一开始就暗恋高加林,面对数次前来相亲的马栓避而不见。后来通过唱信天游、送瓜、帮忙卖馍等方式大胆地向高加林示爱,来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帮助高加林“卖”完馍后她所表现出的那份纯真的欣喜,联想到后来的被抛弃就让人忍不住的心疼。他们一步步地走在了一起,巧珍即使在面临父亲的反对时,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巧珍十分的通情达理,为了高加林有更好的前途,她愿意一个人在家种地养孩子。高加林也不甘心留在农村,向往城市生活,就在这时,他如愿以偿地到城里工作,巧珍虽然不舍,但高加林终究走了。在城里,老同学黄亚萍对他表白,虽然对巧珍也有不舍,但他最终选择了抛弃巧珍,跟黄亚萍走。在得知高加林要远走抛弃她时,巧珍没有大吵大闹,她默默地接受了。后来巧珍结婚了,高加林却因为被揭发再次回到农村,此时佳人已不再......在这段感情里,巧珍一直默默地付出,她爱高加林爱得死心塌地,她多次说“你说什么也别把我丢下”,最终却还是被抛弃了,但她不怨高加林,只一心为他着想,即使最后高加林再次回农村,她还求大姐帮他,一般人实在是很难做到如此,看到她为高加林所作的一切,内心十分感动,她身上的那份淳朴,给人的感觉就像清风拂过,而她越是如此痴情、如此淳朴,在遭遇背叛后,给人的震撼也愈加强烈,作品的悲剧意味也更加深厚。
而高加林的形象也十分富有悲剧内涵,他与生活、命运抗争,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出场就被迫在农村种田,但他内心渴望城市生活,不甘心在农村刨一辈子的黄土,他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自己的梦想,他抛弃了在患难中给予自己最大帮助的、痴心于自己的人,在他身上,理想战胜了爱情。但这一切却没能换来命运的垂青,最终被命运颠覆,他只能重新回到了黄土地,这时,一切都来不及挽回,留下的只能是永远的遗憾。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负心汉”,为了追求城市生活而抛弃“糟糠之妻”。但这或许也是那一时代人的悲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有理想、有追求,却被命运玩弄,时喜时悲。一开始跌落谷底,在巧珍的陪伴下,慢慢接受现实。原本平凡的日子却被提升为通讯部干事而打破,和黄亚萍到南京,实现了他的理想,原以为到达了人生的顶峰,却在一瞬间再次跌落谷底,让他一无所有,命运几次三番的捉弄,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奋斗历程。
第四篇:《钢琴师》与《美丽人生》影评
《钢琴师》与《美丽人生》
首先选这两部电影作比较,一个鲜明共同主题就是关于二战中犹太人的生存现实。本来选定以音乐为主题的两部片子《海上钢琴师》与《八月迷情》,同样是天才音乐家的比较,但是斟酌之后,又觉得两部片子可比性不高,《海上钢琴师》拿下多个最佳的影片,无论在导演编剧、音乐配乐、还是在演员上都胜于《八月迷情》,其实《海上钢琴师》不知什么时候看过,但当再次重温时,看到主角那么熟悉,终于想到是我看完前3季的《lie to me》的主角蒂姆 罗斯,只是让我感到好奇的是从《海上钢琴师》到《lie to me》,蒂姆 罗斯在演技上的确是更为成熟老练,但为什么在身高上我觉得矮了很多,而且有些微微发福了。不知觉把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我对比的是《钢琴师》与《美丽人生》,同样的两部关于二战犹太人题材影片,却是两种在表现方式极度不同类型的影片。在片名上其实就可以小作比较,尤其在看过两部影片之后,《钢琴师》又名《战地琴人》,如果在看影片之前,光对片名作猜想对比,《战地琴人》与《美丽人生》,是否和我一样预想《战地琴人》是一部慷慨激昂的音乐战争电影,而《美丽人生》是一部充满罗曼蒂克爱情生活为主线的影片。
之所以选择两部二战犹太人战争电影作对比,一个原因也是个人其实比较喜欢历史,喜欢关注一些时事政治,那关于这个主题的电影首当其冲应该是斯皮尔伯格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名单》,并且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对于这位名声赫赫的奇才大导演,以及他的片子和荣誉等等,都太被人熟知,我觉得也没必要我来作介绍和评价,所以我觉得还是选择另外两位传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与罗伯托·贝尼尼。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钢琴师》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可以说我对于这位导演的经历真的是叹为惊止,用“传奇”人生一点不为过,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充分展现在他的电影风格上,如果让我来形容他,那么用“鬼才”“怪才”我觉得还是非常贴切的,因为他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主要都是黑色恐怖电影,擅长在血腥中探索人性,在悬疑中制造浪漫。具有很强的艺术气质,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直笼罩在他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而关于这位老导演的人生经历,他本身是犹太人,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二战,二战爆发后,全家被抓入集中营,母亲死于奥斯威辛,父亲侥幸保存了性命,波兰斯基本人则逃出犹太人居住区,在一个波兰农夫的帮助下存活下来。这个童年阴影对波兰斯基日后的人生观与电影生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以至于斯皮尔伯格多次邀请他出任《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都被其因“挥之不去的痛苦”而拒绝,所以说如果当时他接受了斯皮尔伯格的邀请,由他和斯皮尔伯格共同制作《辛德勒的名单》,那《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经典的电影的风格也许又有些不一样了,同时可能也不一定会再出这部关于二战犹太人艰难生存的《钢琴师》。从毕业展现对黑色风格的兴趣,到去欧洲拍片发展自己在黑色电影上的才华,接着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同时在美国他又经受了人生了另一个惨痛打击,怀孕的妻子与宾客遭到邪教组织毒手,惨死家中,丧妻之痛使波兰斯基的创作变得更为黑暗,同时事业却越走顶峰。事业顶峰的之时发生了性骚扰女童案,他避走法国,而被美国通缉,虽避免了牢狱之灾,但从此再也没敢去美国,连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也缺席颁奖典礼,09年在去接受苏黎世电影节为他颁发的导演终生成就奖时被捕,直至去年2010年才真正成为自由人。
以上就是个人对波兰斯基的人生经历的总体概括简介,花那么长篇好几百字的介绍不是无用的为了凑字数,若为凑字数,不必去了解导演那么多人生经历,而做那么多了解是为了说明接下来《钢琴师》这部电影,《钢琴师》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波兰斯基,也让他重新回到世界电影的颠峰。曾因不敢自揭伤疤而拒绝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拍摄《辛德勒的名单》,而后不再顾及自己童年的阴影,年近古稀的波兰斯基顶着跟风《辛德勒的名单》的压力,拍摄同样涉及屠杀犹太人题材的《钢琴师》,却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同是描写二战时犹太人艰苦求生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拿了美国最高的奥斯卡奖,《钢琴师》拿了欧洲最高的戛纳奖,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名声不相上下。为什么?他将自己童年的真实经历倾注其中,改编维拉德斯娄·斯皮尔曼的自传,故事本身也是真实事件,在电影语言上,他放弃了自己一直的构图和对光线的追求,用一种接近半纪录片式手法进行拍摄,深刻展现真实性,使残酷的屠杀史实无需修饰就深入人心;在电影内涵上,前面我作了那么多对他人生经历,拍摄电影风格,所以说简单的说这是位以拍摄惊悚、恐怖、悬疑、暴力、情色、死亡和孤独为拿手的导演,号称“罪恶大师”,而在《钢琴师》中,他少见地注入了对人性的关怀,通过一个钢琴家的“偷生”故事映射他这个亲身受害者童年在农夫帮助下侥幸生存的状态,让人感到如此悲悯。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你是否一样以为和期待令人窒息惊叹的钢琴表演,如海上钢琴师一般,以为主角会如何如何用音乐鼓舞人们奋勇反抗纳粹,期待主角多么不屈不挠,如何玉石俱焚,催人泪下,但这些都没有。这部电影有的只有无可奈何的凄凉,还有战争中点点闪烁的人性光芒,主角是一条线索,一条穿越战争始末的线索,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和平年代,他会有辉煌的一生 而战争乱世,他只能奋力在夹缝中求生存。
影片是从炮弹爆炸打破主人公优美的钢琴旋律开始的。炮声很快临近,震碎了窗户上的玻璃,这里我们看到他是热爱钢琴艺术的,我想他是想把一曲弹完,但炮弹没有允许他弹完,这似乎就是一个残酷的预示。
战争打响,作为犹太人的主角与兄弟姐妹还有自己年迈的父母一起开始了求生道路。从慌忙的收拾行李、争论藏钱方法到贱卖钢琴、给父亲弄工作证,罗曼·波兰斯基使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制造节奏,用一种舒缓的语言来叙述战争对人的影响,他先来一点悲惨的东西,跟着再展示一点恶劣环境中的人性,然后再来点更惨的。比如先讲犹太区传言德国人要把没有工作卡的人送走,男主角就到处替家里人找工作卡,当终于凑齐,但给他卡的人却说“这东西帮不了你们”。接着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家里,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摔死,钢琴家的妈妈失声尖叫,在街上开枪杀死犹太人,开车碾过他们的身体,到这里我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部饱含激情的音乐剧,而是一部真实、残忍的历史悲剧。
他们全家都被送到火车站,要运走。在那里好几个小情节,我还清楚记得的有两处,一个是不停自责的年轻母亲,为了躲避秘密警察搜捕,闷死了哭泣中的婴儿,还有最让我心酸感动一段,也是我之前提到导演很少会在他其他作品中所注入的东西,对人性的关怀,全家人凑足20波币买了一块糖,父亲用小刀小心的分成6小块,你可以想象一块奶糖分成6份有多大,而这一小块糖,却成了他们一家人最后的聚餐。而在他要上开往灭绝集中营的火车时,还是那个犹太奸警救了他,接下来在劳动集中营中,面对纳粹随意的开枪处死身边的犹太人时,主角真切的表现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害怕紧张心理,当自己被鞭打,他也惊慌地抱住纳粹军官的腿,在乞求不要杀死他。主人公在友人的帮助下从集中营逃离,又在友人的帮助下开始了流亡生活,他四处躲藏,靠别人的救济和自己在废弃物里找寻的食物维生。作为一个钢琴师,在这逃亡过程中有一个穿插我们可以看到,在安排他住在纳粹秘密警察边上的公寓里有一架钢琴,当我以为在这封闭的的沉闷空间里他会忍不住弹起钢琴而给他带来麻烦时,而导演的安排却是对他的手指空弹钢琴的细节,明明面对钢琴却不能去碰,因为他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多么清醒的意识以及对生存的渴望,只要隔空佯弹,因为音乐存在脑海之中。他只是静静的从窗户看着反抗侵略的生命被德军镇压,变成满街尸首;他既没有为这些反抗的英雄们给过实质性的帮助,也没有用钢琴曲去鼓励他们英勇战斗,甚至没有为他们的牺牲做祷告,他只是祈祷战争快点过去,送食物饿快点来到
来,尽管他心里有音乐,但那仅仅只是精神上的支持,真正能支持他活下去的还是食物。也许你会给他一个懦夫的定义,但我想说的是那才作为一个普通人真实可信的写照,并且我对勇敢的定义也不一样,我不认为他要在数十万德军占领的波兰以犹太人的身份拿起刀叉奋起抵抗才算勇敢,同时这也不能狭窄定义他为懦夫,那么也不能解释他在被奴役时,利用运粮的职务偷偷运武器,在每个列队回营的夜里,他们趁机把武器扔过墙,这也是他懦弱?墙里的人在最后反抗了,原因很简单,他们反正一死,而主角逃走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有愿意收留他的朋友。他有可以不靠拼死存活,对于生存几率大的,又不违背道德的,为什么不选择呢,能这样在屠刀下生存下来就不能称之为勇敢吗?
我想《钢琴师》在影迷中的影响似乎并不及《海上钢琴师》,但这两部影片我压根儿无法比较。这也是为什么我本来拿《海上钢琴师》与《八月迷情》比较,现在用《钢琴师》与《美丽人生》比较,而没去拿《海上钢琴师》与《钢琴师》作比较,因为两部电影的立意完全不同,《钢琴师》并没有叙述主人公的技艺多么高超,他对音乐的理解也基本没有提及。钢琴在电影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主人公流亡快结束时,他在德国军官的要求下弹的曲子感动了德国军官,很多人可能认为仅是那一曲子救了主人公,认为音乐艺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我想那也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那德国上校也是真实存在的普通人,如果你也注意细节镜头,那么你会发现在他办公桌上有一张他的家庭相片,还有他手上无名指的戒指,说明他也是有家庭有妻儿的人,他也已经认识到战争已没有意义,他也渴望结束战争和妻儿团聚,而在主人公弹奏的那一曲的时,我想主人公也倾注了自己经历的苦难还有对回家的热切盼望,而那位德军上校能够理解感受到这点,因此送给他食物帮助他,所以我想如果斯皮尔曼如果不是钢琴师,他也不会杀他。这里还有一个对白,相当值得琢磨,当德军上校最后一次给斯皮尔曼送食物并告知他,他们要要撤退时,斯皮尔曼:“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上校:“谢谢上帝,不要谢我,他希望我们幸存下来。所以那就是我们所要相信的。”这一个对话又让我想起在片子开头,当他们被迫搬离住所,街头一片混乱,一位犹太人或者波兰人说了一句“我无法再继续信仰上帝了”,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呼应呢。而在结束德军上校说的预示着斯皮尔曼可以活下来。还有一个对话是上校问他战争结束后干嘛和他的名字,主人公告诉他自己叫“斯皮尔曼”,会继续弹在波兰电台弹钢琴,上校说他会去听他的演奏,还说“斯皮尔曼”对钢琴师来说是个好名字,这句我想是他对斯皮尔曼的祝愿吧。
最后斯皮尔曼和德军上校这整的一段故事,我想导演波兰斯基在他其他作品中都没有这样追求人物细腻的美好人性和心理,这无疑是一个他个人的突破,但是深入又发现《钢琴师》又没有完全摆脱波兰斯基的黑色风格,里面到处可见的的冷酷的镜头,也许你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太压抑却又缺乏压抑的释放点,即便看到德军的撤退,你依然感受不到所谓的胜利,主人公差点因为身上的德军外套差点死在同胞的枪下。甚至直到结尾,波兰斯基也不肯温暖一下,我们看到主人公重新西装笔挺地坐在广播电台里弹琴,然后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去临时战俘营寻找那个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这里来了压轴的一笔:他们始终没有找到,直到德国人在五十年代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里后,人们才终于知道他的名字:威姆·豪森菲德上尉。这短短一行字幕,却带出了二战结束后仍然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政府高层即使接到报告却不努力寻找,苏军报复性地虐待德国俘虏等等,这就是真实。
钢琴家在影片中像是一把火炬,在帮助他的人手中传递着,他不属于战争,影片即在诠释残酷战争对美好事物的践踏 以及不可磨灭的人性。但在波兰斯基看来,我们这个世界,可能本来就是一个灭绝人性的地方,所谓人性,在他看在可能只是不知何时的灵光一现,所以对于波兰斯基本人,我想他并不信仰上帝。
原谅我对花了大量时间和篇幅对《钢琴师》和波兰斯基作了个人分析,本来还想做对演员的分析,但字数已经超出4000字,那么就省略这部分直接对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
分析了。如果说《钢琴师》是一部悲剧的的话,那么用喜剧的大致形容《美丽人生》也没什么不适合的,因为首先从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讲起,罗伯托·贝尼尼本身就是一位喜剧演员,他的才华尽在喜剧上发挥的淋漓透彻,他的影片在意大利喜剧电影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相比较波兰斯基是一位悲剧大师的话,那么罗伯托·贝尼尼就是一位喜剧大师,他们在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认识上也是不太一样,或者说太不一样,罗伯托·贝尼尼是一位乐天派,而波兰斯基就是忧郁派,这在《钢琴师》与《美丽人生》两部影片上也展现的清晰可见。用中国的古话来区分两人,罗伯托·贝尼尼信仰的可能是孟子“人之初性本善”,而波兰斯基可能更偏向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对比《钢琴师》这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犹太人战争题材电影,《美丽人生》同属于同类题材电影,但这不是真实故事,唯一可以根据的就是这是贝尼尼父亲在纳粹集中营呆过两年,他便是在他父亲的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美丽人生》的创作,所以说这就不同于《钢琴师》的历史真实性,这是贝尼尼编制的一个童话故事,忘了提到一点,就是《美丽人生》这是一部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而女主人公在现实中也是贝尼尼的“公主”。此外,罗伯托·贝尼尼也不是犹太人,尽管他不是犹太人,这故事也没有那么真实,但他在电影里融入了自己的个人记忆及深切的历史悲痛,他的父亲过去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对他影响很深,整部影片充满人性与希望。
之所以用“喜剧”来概括《美丽人生》,也正是这部片子的里处处存在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片子,用“一个王子,一位公主,一个幸福的孩子”的故事应该够了。罗伯托.贝尼尼想通过它编制的这个童话来展示面对死亡的了然心境。对于这么一个片子我想对此更多的是感受,对于影片在一些小细节的分析上我觉得没必要那么较真,毕竟这是一个残酷背景下的童话故事,在片子中所存在各种巧合和喜悦成分都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是对片名《美丽人生》最好诠释。
什么样的人生是美好的?提这样问题的人至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美好人生的,如果连美好人生是否存在也怀疑,那么显然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也就不会再提这样的问题。如果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美好人生,那么它至少还需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善良,并且善良也必会出现在自己的人生中。
《美丽人生》的前半部分欢快而明朗,一切都那么的使人快乐。一位天才而好玩侍者,一位美丽公主般的姑娘,一段让人惊讶的爱情,后来则还有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真是一个太让人羡慕的家庭。但是欢快明朗的世界里也有让人不愉快的插曲。慢慢地,这插曲占据了舞台的中央,从开始男主人公叔叔家遭到“野蛮人”破坏到后来,一匹无辜的马被涂成绿色,写上“犹太”的字样,直至商店门口处处出现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样公然侮辱的丑恶字样。生活的天地越来越野蛮。虽然我们天才的主人公依然保持着幸福的笑容,但是面对这个世界的残暴这能以机巧逃避而无法抗争更无法改变。
到下半部分的时候,主人公一家三口都在集中营。集中营是一个让人颤栗的地方,但是我们的公主毫无畏惧,自愿走向了集中营。让我想到《钢琴师》里同样的场景,人们都不愿挤进那列火车。而这里男主人公依然机巧而智慧地生活着,依然拥有希望,依然拥有笑容。而且我们的孩子则也有梦想,有梦想就有快乐。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字“爱”。爱着她的丈夫与她的孩子的公主,当她的孩子与她的丈夫要离开她的时候,她作为一个非犹太人血统的人完全可以不必这样做,但她毫无迟疑地走向了开往集中营的列车,她要与丈夫与孩子在一起,那怕在那里面明显地有未知的险恶甚至死亡。爱的力量让她连死都不怕,更何况其他的险恶呢。
进入集中营后,主人公圭多不让他的孩子明白集中营的罪恶。本来是不幸被带到
集中营遭受非人的奴役和压迫,作为父亲从不给儿子以危险不幸灾难的感觉,而是一种以快乐兴奋热情乐观的心情给可爱的儿子编造了一个关于游戏的故事,似乎每个换个环节都是父亲特别安排,给儿子一个惊喜,让孩子相信这只是一个游戏,游戏有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如果表现好就会积分,表现不好就会扣分,甚至淘汰比赛资格,积满了1000分,就会赢得一辆真正的坦克。把一切都塑造成一场游戏,圭多是一位天才,虽然纳粹有强大的军队,有罪恶的燃烧炉,但是王子毅然改变了他的生活天地,把罪恶的集中营天地里的一切成功塑造成一场游戏。天真的孩子一直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集中营的罪恶并没有给他带来恐惧。孩子一直享受着应该的童年。他有一个智慧而伟大的父亲,所以他不仅避免了死亡,而且也避免了恐惧。即将被枪毙的路上,为了让孩子更相信这时游戏,他还做出幽默滑稽的动作和孩子传递眼神,随之枪声无情的结束了父亲的生命。结局是游戏成真了,盟军来了,真的来了一辆坦克,小孩兴奋了,因他坚持到了最后,终于赢得游戏胜利,赢得坦克,可以做坦克回家,父亲说的话都实现了。在大道上,发现了妈妈,母子团聚。结局让人喜极而泣,在那么绝望的环境里,身体和精神都遭受非人的折磨,伟大的父亲乐观的心态给孩子编造一个最美的故事,给孩子描述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美丽人生。
爱他,就不能让他恐惧,这是圭多一直追求做的,有恐惧的童年大概不会有真正的快乐。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没有恐惧的环境里快乐地游戏吧。美丽人生就是脱离恐惧的人生。
无论怎样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人生轨道不一样,不管你信上帝还是不信上帝,我们还是需要相信我们需要美丽的人生,而我们自己的美丽人生不是通过别人编织来的,是自己投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得来的,生活中可能存在不尽是美好的东西,更多是痛苦的成分,那么即使是痛苦的成分,我想也可以信仰它。
动画0901韩健君
第五篇:美味生活 幸福人生(最终版)
美味生活
幸福人生
巫山县八一第三希望小学
刘美英
(2014年2月28日)
一、梦想描述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这首歌是《篱笆女人和狗》的主题曲,但歌词的内容形象描绘了现实生活的苦与乐、悲与喜,酸甜苦辣、百滋百味。我的生活梦想就是做一个现实主义者,但有理想、有追求、有规律性的生活方式和较好的生活条件。
二、自我认知
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女儿,是农村的乡土气息伴我度过童年时期。进入初中时代,随着学业生活,我逐渐脱离了农村生活,直至从学校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并于2013年国庆结婚,从此,有规律性的生活也正式开始了。我相信我的梦想均能实现,因为我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让我成为了一个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工作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人,在生活中性格开朗,爱笑,待人温和不会经常发脾气,具有一定的隐忍性,会和认识的人保持较好的关系;善学习、勤思考,爱好看书、书法、十字绣等项目;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我的优势是家人有着健康的身体,在特长上有一定的基础,作为上班族有固定的工资和规律性的生活、工作节奏。不利的是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除工资外无其他经济来源,随着父母的年龄增大和将来孩子的养育,家庭经济存在着一定压力。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时间3年,日常生活习惯逐步养成,主要是生活饮食规律性方面、学习、锻炼时间安排上有固定的模式,家庭经济上做到不欠账;第二阶段:时间8年,在学习上、特长上有小小成就,能得到大家的评价,生活规律初步形成,孝敬父母,家庭经济有一定流动资金满足日常开销;第三阶段:15年时间,在特长上有所成就,家庭和睦,经济宽裕。
四、实现理想途径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自我。穷人不学,穷无止境,富人不学,富不长久。不学习就偏离了实现理想的生活方向,把学习做为生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二是积极行动,自我监督。再好的规划,再美的梦想,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浮想联翩,不付出行动,是很难达成的。坚持从节约出发,不违法乱纪、好逸恶劳,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
五、行动步骤
(一)建立一种神圣的信仰。按照党员标准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顺利通过党组织考察,力争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二)设立一个“黄金时辰”。每天早上挤出30分钟的黄金时间。让自己投身于是沉思和学习。业务学习考核达优等水平,个自身素质不断提升,每年撰写1篇高质量的教学理论文章或调研文章。
(三)练就一项特长。坚持每周临摹柳公权正楷书法3课时,持续时间10年,积极学习研究文人墨客的书法作品和书法精品,努力探索出自身特色的书法风格,积极参与各项书法活动,出展作品5-10幅。
(四)建构一个和谐家庭。崇尚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品德,构建勤俭节约、勤劳奋斗、积善从德、互尊互爱的家庭风尚。主动关心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每周跟父母联系1次,跟子女谈一次心,组织家庭成员过好每一个各纪念日、节庆日;每年组织全家人进行一次体检。
(五)养育一个孩子。遵守国家计生政策,实行优生优育。积极关心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的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引导孩子学会生存本领。
(六)坚持一项体育锻炼活动。在生活3公里内,不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坚持走路锻炼;夏天晨跑20分钟。
(七)养成一种规律性的生活方式。每天11:00之前必须睡觉,早上6:30起床。饮食上按时就餐,以素食为主,少饮酒,勿吸烟,杜绝奢靡行为。
(八)享受一时休闲生活。忙里偷闲,劳逸结合。参加或组织朋友室内聚会每月1-2次,户外活动1-2次,午休时间打乒乓球每周1-2次。
(九)储蓄一笔存款。做合格的房奴,按期还贷。在3年时间内摘掉月欠族帽冠;在5年内摘掉月光族帽冠;在10年内储蓄活动资金1-2万;在20年内按揭一辆轿车,家庭活动资金1-2万;在60岁之后实现固定财产80万左右。
(十)坚守一份工作。在工作中,不管是得意或失意,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树立专业务实的工作态度,保持与领导、同事和其他单位、社会成员在工作业务上的良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交流关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