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

时间:2019-05-14 19:4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

第一篇: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

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10月毛泽东韶山旧居对外开放时起到2001年底,到这里来追寻伟人足迹、瞻仰伟人家居的人数达3000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毛泽东故居题匾曾有4次变更。

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

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后来历经毛家几代人几十年的改建和扩建,到1918年房屋架构基本定型。1919年10月、1920年1月,毛泽东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1921年春节,毛泽东回到故乡,动员弟弟妹妹“合小家为大家”,参加革命。不久,毛泽民和发妻王淑兰处理了家产,离家走上了革命道路。此后,上屋场由当地农民居住。1929年,毛泽东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后继续出租给当地村民居住。

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8月9日,解放军四十六军一三八师四一三团进驻湘潭,与地下工作者会合。8月11日,来湘潭工作的南下工作团(番号105)一百多人到达城区,湘潭和平解放。8月22日,湘潭县人民政府成立,韶山上屋场毛泽东故居由县人民政府收回。当月,政府安排韶山村老党员毛月秋(毛泽东族叔)负责故居管理和接待来访者的工作。

1949年10月17日,长沙专区代表团一行45人,在地委委员郭固邦、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带领下,到毛泽东故居参观。那时候毛泽东故居还没有收集文物,门口没有门匾,屋里也没有毛泽东家人的照片,只有大大小小13间半房屋。18日上午参观完毕时,毛华初对毛月秋说:“老书记,以后到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您看屋前是不是该写个门匾?”毛月秋深以为然。

匾上写什么内容呢?代表团成员和村民讨论起来。有人说写“毛主席的故居”,有人说写“毛泽东的老家”。大家认为这些内容都不错,但似乎没有完全表达出刚刚被解放出来的人民的心声。毛月秋请毛华初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毛华初沉吟片刻,不好意思地说:“我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说不好。随军南下到处都见解放了的老百姓举着毛主席的像游行。上面都写着“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上屋场的门匾就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不知行不行?”大家都表示赞同。

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第二块门匾: “毛泽东同志故居”

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故居接待了第一批国际友人——苏联电影代表团。同年5月,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代表毛泽东回到韶山,参观父辈的旧居。1952年韶山乡政府自作大规模整修,本来还准备再修条路,毛泽东知道后坚决阻止。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月秋提起了3年前苏联摄影师参观故居的事情,并告诉他苏联客人当时说,毛泽东像列宁一样伟大。毛泽东听后说:“列宁是伟大的,他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还谈不上伟大,我们还是跟在苏联的后面,社会主义的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毛月秋又告诉毛泽东,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看到上屋场上挂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的匾,都说好。“这个不妥,不妥。“伟大”两字不是封的,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个门匾。”毛泽东说。

其时,华国锋已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任县委书记,他召集县委开了几次会,根据毛主席的“批评”,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建议。决定把第一块门匾撤换掉。1955年3月,在上屋场挂起了第二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第二块门匾换上后,毛月秋总是觉得没有第一块好,直到1955年5月,他听了老朋友徐特立访韶山时的一席话后,才豁然开朗,改变了看法。1955年5月29日,徐特立从省会专程到毛泽东家乡韶山参观,进入故居前,徐特立发现正如人们传说的那样,旧门匾被换了。他对毛月秋说:“毛主席又走在我们前面了。人民的领袖人民爱,伟大也不能天天挂在嘴里、贴在墙上,这个不能靠宣传,要靠人民的拥护、历史的肯定„„毛泽东同志故居现在的门匾好。人民把主席尊为伟大领袖,主席却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队伍中的一名同志。这既尊重了毛主席本人的意愿,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而“故居”两字也是古人说的旧居的意思,典雅朴实,平凡中体现了伟大。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实现民族解放和劳动人民解放的旗手。”

第三块门匾: “毛泽东同志旧居”

1961年3月14日至23日,毛泽东在广州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讨论并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即《农村六十条》)。会后,中央将条例草案印发到各省讨论试行。归途中,刘少奇决定顺便到家乡附近进行调查研究,直接了解农民对《农村六十条》的意见,然后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

1961年4月1日,刘少奇到达长沙后,并没有直接回炭子冲老家。4月2日,他来到距炭子冲只隔十多里的宁乡县东湖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在生产队养猪场一间破旧空房里,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一起住了6天。在这6天里,刘少奇听取了先期到达的中央调查组和湖南调查组的汇报,亲自到四周农家了解群众对食堂、分配、住房等各方面的意见,接待了宁乡一拨又一拨的乡民,认真地回答了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4月8日下午,刘少奇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故乡,在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陪同下前往韶山冲,当晚住在韶山招待所二号楼。4月9日清晨,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从韶山招待所步行到毛泽东故居。故居的工作人员汪久成、毛乾吉等人闻讯后,飞快地跑出来迎接他们。刘少奇笑着与大家一一握手,很快他的眼睛凝视着“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大字,沉思起来。刘少奇指了指这块门匾,轻轻地问:“知道这个门匾是谁提议写的吗?”

汪久成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毛乾吉想了想,他是知道一点,但不确切,也摇摇头。刘少奇缓缓说道:“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故”字有“过去”和“去世”两种意思。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很健康,应当把“故”字改为“旧”字。”

刘少奇的话一说完,第一个吃惊的是毛乾吉。那么多领导人看过“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门匾都没有说什么,毛主席1959年回来亲眼看过,也没有说什么,听说这个门匾的意思还是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极力赞同的,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呢? 国家主席提出了意见,故居管理人员认真地把刘少奇的意思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逐层向上级汇报。不久,湖南省委办公厅下文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196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故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匾额。从此,“故居”改为了“旧居”,此名称一直沿用到1983年。

邓小平重书第四块门

1973年10月,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结束了陪同加拿大总理访问郑州、桂林等地的工作任务后,取道长沙,决定到仰慕已久的韶山看看。

邓小平访韶给湖南方面出了一个难题。围绕着以什么规格接待这位刚刚复出的副总理,湖南领导人发生了争议。但是,争论双方都有这种感觉:无论用什么规格接待邓小平,都会承担一种风险。中国人惯用“中庸”之道,于是制定了一个“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长沙方面首先做了个示范,他们决定让邓小平乘坐过了时的“吉姆”轿车访韶。这种车,1959年毛泽东到韶山来时坐过,但此时已是上世纪70年代,国产的高级“红旗”轿车已经很常见。19日,邓小平在湖南省委领导的陪同下乘坐一辆旧“吉姆”车来到韶山冲。不解内情的邓小平仍然十分高兴。他一来到毛泽东故居,还没进门,就高兴地对韶山的同志说:“我老早就想来。1965年有这个念头,当时太忙了,1966年我想来也来不了。”邓小平诙谐地一笑,没有什么难堪,也没有什么不平。参观完旧居,韶山方面希望邓小平照张相留念,但省委领导没有表态,而是要韶山方面直接询问邓小平。于是,一位工作人员带着试探性的口气问:“小平同志,您是第一次来到韶山,照不照张相啊?”邓小平一听,很高兴地用四川话说:“照,当然要照!”邓小平抚了抚中灰色的中山装,挺起胸膛,和一群湖南本土穿着旧军装、中山装的人们,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张珍贵的相片,现在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

随后,邓小平非常仔细地参观陈列馆的各个展室。从陈列馆出来,午饭时间已经过了。按常规,中央来人韶山宾馆都要热情招待,可对这位复出的副总理以什么规格接待呢?宾馆请示接待办,接待办也拿不了主意,叫“看着办”。韶山宾馆也就准备了一桌以麻辣为主的便宴,等着邓小平发话开席。邓小平满面春风地来到一号小餐厅,服务员走过来,轻声地问:“您老喝不喝酒?”这是当时一句极为巧妙的“外交辞令”,谁知道邓小平怎么想呢?邓小平望了望大家,说:“我是喝酒的。要喝茅台,你们呢?”众人答道:“我们也喝茅台。”宴会开始了,邓小平端起酒杯第一个站起来,兴致勃勃地说:“为我们党的事业,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邓小平的祝酒辞没有当时的时髦语言,至今韶山的同志回味起来仍印象深刻。邓小平对毛泽东是非常尊重的,但又很自然地把党的事业置于高于一切的首位。邓小平祝酒辞的第一句是“为我们党的事业”,在当时,这句话的意蕴是非常微妙的,言简而旨远。邓小平在那顿便宴上,喝了好几杯茅台酒,吃了四个馒头、一小碗饭,吃得很满意。

杯盏交错间,有的同志觉得邓小平平易近人,便旁敲侧击打听一些风云人物的情况。邓小平听后,脸上顿起乌云,宴席未散就独自离开餐厅,坐在餐厅旁的小休息室抽起烟来。直至饭后韶山的同志前来解释,说陈列馆想修改陈列内容,过去夸大了林彪的作用,去年修改了,不满意,想请他谈谈看法。邓小平听了解释,脸色有所好转,但仍然不想谈这方面的问题,他只是说:“都过去啦,还说什么”,“记不清啦”。几分钟后,邓小平便对随行人员说了声“走”,就此结束了他的韶山之行。

1983年,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邓小平题写故居和纪念馆的匾额。邓小平并没有把1973年访问故居时的不愉快事情放在心上,4月2日他几易其稿,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现今,故居和纪念馆用的就是这两块匾。来源:韶山旅游网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说明出处!

第二篇:毛泽东故居导游词

毛泽东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毛泽东故居游览。毛泽东故居在韶山,但“韶山”二字从何而来?„韶‟又是什么意思?让我为大家解释一下:相传舜南巡时,面对青山绿水,绮丽风光,命侍从奏九章韶乐于此。自此以后,人们把舜帝演奏过《韶乐》的这个地方叫取名韶山。“韶”便是虞舜时的宫廷乐名。

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是一个狭长山谷,过去居住着600多户人家。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太阳初升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早在1961年3月,国务院就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韶山山水溢清气,故居钟灵毓伟人”。独特地政治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故居成为世人瞻仰的革命圣地。自建国以来,毛泽东同志故居共接待中外客人近4000万,其中包括100多位我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人、14位外国国家元首、30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

故居的前面是荷花塘和南岸塘。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游泳,南岸塘就是他少时“习武练艺”的最好地方。1963年11月,郭沫若参观韶山时,曾指着这口塘感叹地说:“毛主席是少时游池塘,老年游长江啊!”

我们来看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这里老百姓称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草屋为邻居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总计占地面积56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70余平方米。

1878 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后来毛家几代人历经几十年将故居改建和扩建军,到1918年建军成现状,但房子建成仅一年多,毛泽东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毛泽东在父母去世后又将弟妹带出去参加革命,故居由当地农民居住。1929年国民党政府没收了这栋房子,将它出租给农民,年深日久,房子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部分家具遗失。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了房子,并对它进行了修缮,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大家今天看到的房子是按1918年的原状恢复的。这个时候是毛泽东家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当时家里拥有这13间半瓦房和22亩田土。但是身为毛家长子的毛泽东并未继承父业,而走出韶山,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大舞台,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大门顶端挂着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堂参观。这里是堂屋,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指的就是这一间。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是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穿过堂屋这扇小门往后走,我们便来到了“退堂屋”。这个大锅是煮猪潲用的。右边的脚盆是用来洗澡和洗衣服的。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帮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这是南方农舍一般都有的天窗,它用来通风、透气、采光,天窗下有暗沟,用来排水。

接下来,我们参观厨房。请看这个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三合土等砌成,用不了几年就得重作。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这里老人的回忆复制了这口灶。1959年,毛泽东回来时,饶有兴趣地观看锅灶,故居工作人员随即问:“主席,您有这口灶像不像原来的样子?”毛泽东点点头说:“这个东西没有,是现代的。”于是后来工作人员把围子撤了。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没有专门的取暖。遇上很冷的天气,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用来挂壶烧水的,过去农家没有热水瓶,客人来了,马上打过来水烧起来。当然这里也可挂吊锅,用来煮饭,冬天全家围坐一团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 年春,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当时他的父母已经去世。2月15日是毛泽东母亲的生日,那天晚上,他邀弟弟,弟妹及妹妹围炉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到这里这几年遭受到的灾难,毛泽东说,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大多数人都这样,就叫国乱民不得安生,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在毛泽东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又总是教育自己的亲人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战斗,一家先后有六位亲人英勇献身,毛泽东的家庭成为革命家庭。关于这部分内容,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有专题陈列,欢迎参观。1991年,江总书记在此参观,了解这些情况后说:“这个地方很有意义。”

请看下一间横屋。这里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1925年毛泽东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经常在这里召集一些父老乡亲,以下棋、打牌作掩护,召开各种小型会议,向农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1927年1月,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一次来到韶山。他在这里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骨干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运情况,并对农运作了重要指示,他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这张桌子和这里的凳子是当时使用的原物。1月9日毛泽东离开韶山去湘乡考察,当时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并询问他何时再返乡。毛泽东眼望蓝天,沉思片刻,深情地对乡亲们说:“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需要几十年时间,再搞30年革命,反动派不打倒,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果然,当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再返故乡时,离开这里已整整三十二年了!

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毛泽东同志的父亲顺生生于1870年 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青年时期因负债过多而外出当兵多年。回乡后,一边务农,一边做些猪、米等小生意攒积钱财。后来,他购置田地,扩建房屋,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夙愿。1920年他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毛泽东母亲生于1867年,她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贫困的乡亲。父母亲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1959年毛泽东看到母亲这张照片时说:“我还是挺像我母亲的。”他凝视良久,然后又说:“要是现在就好了,要是现在就死不了。”大家看到的这张陈旧木床是原物。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的照片是毛泽东和母亲及两个弟弟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在长沙读书。因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毛泽东的母亲就是这年10月去世的。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毛泽东外婆家的珍藏而幸存下来。

这里是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当年,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毛泽东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看书。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往往白天下在劳动,晚上读书读得很晚。有时为了不让父母为他担心,便用被子蒙上窗户,躲在房子里刻苦攻读。在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后,毛泽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怎么这些书里写的英雄都是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从来没有描写过拿锄头劳动的农民呢?他苦苦思索了两年,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写书的人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们是不会去写农民的,毛泽东很为农民不能上书而打抱不平。后来,他读到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一书,这本书提出了一系列救国救民的主张,毛泽东极为赞同,并且燃起了复学的愿望。

毛泽东卧室上面是一个小阁楼。1925年毛泽东回来开展农民运动,在楼上开过秘密会议。在实际斗争中,毛泽东培养的积极分子毛新枚、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6月,毛泽东在这楼上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神福轩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这五位同志后来为革命英勇献身。

请继续往前参观。这是毛泽东家放农具的地方。毛泽东六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他便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毛泽东正式当过两年农民呢。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有是他当年用过的原物。这间小屋是碓屋,这里有加工大米用的推、碓和风车。1959年,毛泽东在这里亲自为罗瑞卿等表演如何使用碓,他说,他原来就做过这种劳动,这是一种较繁重的活。这是谷仓。最兴旺时,毛泽东每年最多能打粮食80担,除自家用去30余担外,粮食还有剩余。这里是牛栏。这是柴屋。毛泽东小时候常常帮助家里放牛、割草、打柴。

这间是毛泽东小弟弟毛泽覃的卧室。毛泽覃生于 1905年,13岁就跟随哥哥毛泽东到长沙读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政治和军事工作。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江西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1935年4月,在瑞金东部的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1983年邓小平同志来到故居参观,当他看到与自己在江西同命运共患难的战友的遗像时,久久凝视着,深情地赞叹道:“毛泽覃是个好同志!”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毛泽民的卧室。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生于1895年。1921年春,毛泽东回家教育亲人干革命,重点是做毛泽东的工作。因为毛泽民当时已成家。但毛泽东教育他,为能只看到自己这个小家,应该看到大家,想发、到大多数人的痛苦。毛泽民在兄长的耐心教育下,毅然舍弃小家,走上了革命道路。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他一直从事党的财经和后勤工作。1931年在江西,他担任过临时中央政府国家银行行长,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过边区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后来,他去新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担任新疆省财政厅和民政厅厅长。1943年被新疆军冷藏盛世才杀害,时年47岁。1991年江总书记参观到这里深情地说:“毛主席一家很了不起,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确,除了毛泽民、毛泽覃,主席一家还有四位亲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毛泽东故居室内参观完全了,请大家到屋后参观。这时是毛泽东小时候劳动过地的地方。毛泽东从小热爱劳动人民,同情穷苦大众。有一年秋收时节,父亲毛顺生在这块坪上晒满了谷子。中午时分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农民们都忙着收拾自家的谷子。毛泽东看到邻居毛四阿婆一个人抢收谷子有困难,马上跑到她的晒谷坪帮她收完谷子,然后才回到这里抢收自家的谷子。可是,自家的谷子早已被雨淋湿,还被雨水冲走不少。父亲回来后很气愤。他向父亲解释说,人家很苦,还要交租,损失一点不得了,我们家里,自然不要紧些。大家从这普通的晒谷坪上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同志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的风范和气度。

坪下面是毛泽东家的稻田。小时候,毛泽东常在田里帮助插秧、除草、扮禾、他对这片土地非常熟悉,直到1959年,他还指着这片稻田告诉同人员说:这片田,下面的好些,产量高些,上面的差些。希望毛泽东的参观、访问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三篇:毛泽东故居观后感

毛泽东故居观后感

一个人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却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毛主席故居之旅。

前段时间,我与朋友一起去韶山游玩,那一次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刚下火车,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毛主席故居,也不知道坐什么车过去,我们到处问人,最后坐上了大巴,但是由于节假日,旅游的人特别多,私家车也特别多,堵车特别厉害,我们被大巴丢在了路上,最后是走了很久的路才找到毛主席的故居。

即使一路上困难重重,但看到毛主席故居的一刹那,整个人都无比激动。他的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这里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这就是世界伟人毛泽东诞生之地,是人们把它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当我们参观完故居,走出故居,展现眼前的是满眼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虽然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在毛主席的私塾房中,我看到了毛主席写给他儿子的信,信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例如,写给儿子岸青的信中写道:“我的儿,天气转凉,务必要照顾好自己”。让我看到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又是一位平凡的父亲,让人无比佩服。

在毛主席的故乡里,我们还去他父母的坟地,祭拜了他的父母,感谢他的父母生下了毛主席来拯救中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华儿女。记得曾经看过《毛泽东传》,书中写到毛主席对他母亲的尊重与爱戴。

一想到毛主席,我就想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也快一百年了,想起几十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一个伟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毛泽东就是在这个时代下诞生的。几十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使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毛主席无疑是伟大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缔造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党和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在 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尽管在探索中有曲折甚至有严重失误,但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由衷的感谢毛主席,带领困难的旧中国走向崭新的新中国。即使开国大典时我还未出生,开国大典照片那庄严的一幕让我肃然起敬,毛主席那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振奋人心,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鼓舞了他们为新中国的崛起而高兴,而奋斗。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而现在作为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就是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但又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劳动者,我们不仅要学习本领,也要不断为这个来之不易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我以后会走上教师的岗位,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教书育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短短的一天韶山游结束了,这一天让我获益颇多。不仅欣赏到了极具自然韵味的风景,感受到朴实的民风民俗,更进一步解了这位伟人。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为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他不但是伟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而且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简单过着清贫生活的平凡人,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平凡衬托出了他的不平凡。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可以阅读他的书籍,欣赏他的诗歌,从他的诗歌当中,我们了解到长征时的艰难,但是即使艰难,诗歌中都带有希望,都带有必胜的决心。人生路上也是如此,一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许多荆棘,这就需要我们怀着希望的信念,一步步把困难,荆棘克服,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四篇:毛泽东故居英语导游词

1. 岳麓书院的三块匾分别是什么?

实事求是 学达性天 道南正脉 2. 葡萄酒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可分为酿造葡萄酒(原汁葡萄酒或静止葡萄酒)、加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蒸馏葡萄酒

按糖分含量:可分为干葡萄酒(小于0.5%,口感无甜感)、半干葡萄酒(0.5%-1.2%,有极微弱甜味)、半甜葡萄酒(1.2%-5%,口感较甜)、甜葡萄酒(大于5%,口感很甜)

按色泽:可分红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3. 马王堆出土的地图与现在地图的区别?

出土时,三幅地图都没有标图名、图例、比例尺及绘制时间。

“地形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长宽各96厘米,主区部分的比例尺根据推算,约在十五万分之一至二十万分之一间。已有统一的图例,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道路等。图上包含的地理范围主要是当时长沙国(诸侯国)的南部,即今潇水流域、南岭一带,这部分图的绘图精度相当高。往南直到南海,这是西汉诸侯南粤王的辖区。这部分图的比例尺变小,绘图精度显著下降,海岸线很不准确,几乎是象征性地画一条曲线,谈不上比例。图上除了画有河流外,别无他物。因此,“地形图”的绘图技术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主区上。

“地形图”中用水平山形线与陡崖符号相配合的方法来表示九嶷山脉。这种设计,欧洲大约到十三世纪以后才出现,比中国晚一

千四百多年。图上的水系绘得详细准确,三十多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向和水系结构,大部分与现代地形图大同小异,名称标注也很有规律。图中八十多个城镇分别用方框、圆圈两类符号分级表示,并且一律在符号位置里注记名称。二十多条道路用虚、实两种线划区分。

“地形图”的缺点有二:一是山脉未标注山名;二是同一幅图中使用了不同的比例尺 4. 京沪铁路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通车的?

由北京通往上海的铁路最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修建。1968年通车 5.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1提醒司机经常检查车辆,发现隐患,及时修理或要求更换车辆 2行驶途中,导游人员不要与司机聊天,以免分散其注意力;然而长途行车时,导游人员却要不时与司机聊两句,以免司机打瞌睡。3安排日程时,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以免司机因赶时间而违章超速行驶,避免司机疲劳驾驶;在任何情况下,导游人员都不应该催促司机开快车,有时还要阻止司机开“英雄车”,“赌气车”。4如遇天气不好,交通堵塞,路况不佳,尤其在窄道,山区行车时,导游人员要随时提醒司机注意安全,谨慎驾驶。

5如遇天气恶劣,导游员对日程安排可适当灵活,加以调整;如遇有道路不安全的情况,可以改变行程,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事先应向领队和旅游者讲清情况,征得他们的同意并及时报告旅行社。

6提醒司机在工作期间不要饮酒。如果司机饮酒,导游人员要加以劝阻,若司机不停劝告,要立即报告旅行社,要求改派车辆或更换司机。7阻止非本车司机开车。

8导游人员不要在接待过程中和司机发生争执,若有争执,待下团后解决,以免司机赌气驾车。

6.7.

8. 9. 土家族打招呼的方言? 请解释“堆砌”? 曲阜孔府是纪念孔子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纪念的? 简述柬埔寨的基本概况? 10. 古代园林主要有哪些构景手段? 11. 举例六个丹霞地貌的景区?

12. 当带团时,有人一直跟着你们团队怎么办? 13. 请举例三个株洲的景点?

14. 为什么称岳麓书院为“千年学府”? 15. 丹霞地貌的特点? 16. 黄石寨的八个景点?

17. 崀山六绝是指哪六绝? 18. 桃花源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19. 炎帝的两位母亲是?

20. 如果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位游客走失怎么办? 21. 如果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位游客心脏病突发怎么办? 22. 陵墓有哪几种类型?

23. 岳麓书院的牌匾是由谁写的?字体是?

24. 如果一位英国徒教士在衡山传播其国家的宗教文化,作为导游你该怎么办?

25. 一位外国人士来中国旅游观光,要领略中国的宗教文化,作为导游你会为他推荐哪里?为什么? 26. 衡山有哪些景点,请列举四个?

27. 你对南航一种新飞机的制造成功有何感想,你认为这对今后的旅游企业有何益处?

28. 如果你的客人是一位宗教信徒,请你为他推荐一个湖南景点? 29. 设计一条“长沙一日游”旅游线路?

30. 崀山为中国八大丹霞地貌代表之一,请你举例说出其余七处? 31. 马王堆女尸是湿尸还是干尸,为什么? 32. 青钱柳为什么又叫摇钱树? 33. 门联是什么?匾额是什么意思? 34. 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35. 崀山是祭祀谁的?

36. 中国有哪些节日,分别有什么活动? 37. 在带团过程中遇到错接,作为导游该怎么办? 38. 辛追夫人曾经患了很多病,请你举例六种?

39. 崀山六大绝景中有哪一处体现了“雄、险、奇”的特点? 40. 酒按商务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41. “忠烈祠“这块匾是由谁题写的? 42. 桃花源的建筑特点? 43. 马王堆T形帛画的作用? 44. 张旭的《桃花溪》? 45. 唐朝的主要外交? 46. 游客中有人骨折了怎么办? 47. 韶山为什么又叫韶乡?

48. 衡阳有哪些旅游景点?请列举出五个景点以上。49. 中国十大将军?

50. 请说明“成人”与“成材”的区别? 51. 天子山的由来?

52. “哭嫁”又名什么?请说出五种以上。

53. 马王堆一号墓中一共出土了几件素纱襌衣,它们的重量分别为多少?

54. 桂林和崀山的地貌有什么不同之处? 55. 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 56. 湖南省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有哪些?

57. 模拟电话订机票的场景? 58. 南岳衡山藏经殿的建筑特点?

59. 崀山位于哪个地州市,什么县?有多少个少数名族? 60. “摇钱树”名称的由来? 61. 说说你对毛泽东的了解?

62. 谈谈你对《边城》这本书的了解,并简单介绍? 63. 毛泽东阔别了32年后回韶山是干什么? 64. 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 65. 棂星门的寓意是什么? 66. 丹霞地貌的特征?

67. 请介绍一下凤凰古城的东门及历史? 68. 请你说一下“程门立雪”的典故? 69. 介绍一下汾酒?

70. 玉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请介绍一下? 71. 情景模拟预订酒店房间? 72. 请问衡山四绝是哪四绝? 73. 崀山有一种著名的拳叫什么拳? 74. 说说黄石寨的由来? 75. 请你说说驿站寄花的典故?

76. 貂蝉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请说说貂婵豆腐的来历及特点? 77. 游客不按要求参加内容是,领队该怎么处理?

78. 在火车站接到一个团,你昨晚导游首次接团,该做些什么(情

景模拟)

79. “正看成壁侧成掌,点化全车花和尚,借来开山釜一把,霹雳一声成四方”说的是黄石寨的什么景点?

80. 凤凰古城中的南方长城始建于什么朝代?简要分析 81. 请列举苗族、壮族、白族、土家族的节日?

82. 2011年4月1日——10月31日,中国的园艺博览会在中国杭州举行。(错)

83. 旅游团乘坐的班机晚点起飞,导游员该怎么办? 84. 衡阳有哪些特产?

85. 导游员应如何预防火灾,应做好哪些措施? 86. 神堂湾是位于天子山还是黄石寨? 87. 科举四宴是指哪四宴? 88. 沈从文与黄永玉的关系? 89. 沈从文墓地的铭文?

90. 游客晕车导游员应该如何处理? 91. 请说出三大名锦的特点? 92. 应如何接待朝鲜游客?

93. 岳阳楼二楼楹楼为谁所书?内容是什么? 94. 理学是什么?他的创始人是谁? 95. 摇钱树的原名是什么?为何叫摇钱树? 96. 跳鱼潭的名字由来?

97. 客人要你帮他托运图书,你该如何处理?

98. 宣纸的特点?

99. 贺龙公园是在哪一年建成的?属于张家界哪个景区? 100. 说出黄石寨的五个景点? 101. 岳麓书院保存了什么年代的建筑? 102. 理学是什么?他的创始人是?

103. 如果游客把一切责任和过错及归咎于你,你该怎么做? 104. 游客的亲友想中途参团,你该怎么做?

105. 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具备的条件及申请的程序?

第五篇: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有感

4月21日怀着无限的向往,南昌大学后勤集团第二支部和第五支部的党员及积极分子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考察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它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可谓依山傍水。几间青石泥墙搭建的房子,呈“门”字型排列,正中是供奉着神灵或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分布着主人的卧房,往里走是灶间和杂房,木制八仙桌、镂空合床,都是典型的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这些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但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成长与成材的。

随后,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铜像广场,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鲜花锦簇。我们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别致的花篮,虔诚的鞠躬,静静的默哀,崇敬的瞻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他威武的耸立在郁郁葱葱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带着和蔼的笑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我怀着对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无比敬仰与怀念,深深的给铜像鞠了三个躬。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韶山游活动,既是参观又是学习,更是提高对党认识的红色之旅和感恩之旅,追思了先辈的足迹,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让我们大家深感这一次活动得益匪浅,意义重大。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把企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下载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故居参观感

    毛泽东故居参观感 参观毛泽东故居,是此行的目的。毛泽东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一切......

    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去年大年初一我和家人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韶山。当车徐徐驶进韶山冲即将到达铜像广场的时候,我依然感到心情澎湃,热泪盈眶。我心里不断想着,当年......

    毛泽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毛泽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五一假刚过,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对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和刘少奇故居参观及学习。 早上差不多一小时车程后,我......

    游井冈山、毛泽东故居有感

    一次革命教育的洗礼 —井冈山、韶山参观学习有感 能到井冈山、韶山参观学习,我确实很积极很激动。一则,在党建80周年到来之际,总管处党支部组织这样一次意义重大的活动,十分必要......

    参观毛泽东故居心得体会5篇

    毛概心得体会小论文 内容摘要:对自己做个简短的介绍,谈自己对毛概的一些实际的体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对老师的一些建议。 关键字:自我介绍 心得体会 想法和......

    参观毛泽东故居韶山有感

    参观毛泽东故居韶山有感 人人皆知,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今天在公司党组织的组织下,我有幸再次踏上韶山这块具有历史性的红色土地,参观毛主席故居,广场,缅怀了老一辈先驱为祖国的......

    毛泽东长征途中四次“落泪”

    毛泽东长征途中四次“落泪”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数次流下了滚......

    红色之旅——访毛泽东故居有感

    红色之旅——访毛泽东故居有感2011年12月17日这天,上午,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一路的神往,乘车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协会一行人来到了美丽的毛泽东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