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时间:2019-05-14 19: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第一篇: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目前我系与万达、烟台万华、山东胜通、东昌化工等12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应该“趁热打铁”,“推波助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推进校企合作重在实践落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育人质量推进校企合作

(一)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文明建设——人品至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在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比专业知识、能力能更深层次的反映人才质量,是素质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当前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我们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是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使之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2、注重心理咨询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前提,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成就事业的心理基础。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极为重要。

3、加强人文理念熏陶,构筑大学生人文素质

不论是何种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至上的人品)进入企业才会成为优秀的员工,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

(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建设——职业技能过硬。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人才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原因之一,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低下,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实践技能的需求。所以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我们应该: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综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倡任课教师双师双挂,相互提高。首先,专业教师直接到企业车间挂职,在提高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同时教师也了解到企业方面的最新动态,从而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我校教师可以具体为企业提供:

1)咨询式培训(高层领导力、团队职业化、营销工业化、生产现场管理、企业内训、素质拓展等课程)

2)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管理诊断、战略规划设计、规范制度、流程再造、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品牌营销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等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可以解决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尴尬局面。其次,企业专业人员可以到学校任教、做技术指导等。从而

校企交流更加密切,提高了我校的技能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多惠。

2、加强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工学交替。共建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就业。根据很多企业用工需求相对集中,且部分企业季节性用工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签订实习协议,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专业老师带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习,以“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方式为企业解决季节性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了教学设备短缺和实习岗位不足的难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边学边干,提高了操作水平。这一模式不仅使学生就业时缩短了适应期,还可以使学生做到了毕业即安置。

二、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推进校企合作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谁占有的信息多、掌握的信息准确,谁就有了权威,有了制胜的先机。学校也是如此。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我们应该把互联网作为校企合作的宣传主阵地。加强我院电视台、院报、网站(东职在线、东职生活圈、东职就业网信息网、东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完善我院宣传栏、阅报栏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相关网站(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中国就业网等)最大化的传递我院讯息,从而打好打赢信息战,推进校企合作全面展开。

第二篇: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摘 要: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是为了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服务的,致使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目前社会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那怎样能把学到的成果用到社会上呢?目前流行的 “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中职院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中职院校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 人才;校企合作;互利双赢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从整体看,校企合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就这一项新的事业而言,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校企合作是广大实践者应当解决的认识问题。那么校企合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1、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继承师带徒重技能训练,重培养质量;企办校制度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技能特色,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办学在发扬了它们长处的同时,并结合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等实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要认识这一制度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化,具有规律性。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延伸与提升这一关系,深化为合作状态,就明显地使校企合作成为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以其自身特点影响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就是教育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适应并为企业服务的合作,它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

3、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及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看,建立这一制度具有迫切性。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技术人才荒”,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荒”已

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若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必拖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和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缓解甚至化解“技术人才荒”,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背景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我国酒店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美国著名酒店房地产行业研究咨询机构针对亚洲国家酒店建设项目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目前进行的酒店业开发活动在全球居于首位。同时,全球十大著名酒店管理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人才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的三段式体系,人才培养的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人才供需的脱节。“酒店业员工流动率高”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成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酒店管理专业采用“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动因。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了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酒店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酒店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酒店业尚未改制,产权结构不清晰,酒店业员工准入门槛很低,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随着酒店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酒店集团先进管理理念的推广,酒店人的职业地位开始凸显,对酒店从业人员知识和素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并不断加入新的内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2、符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既不同于纯理论的本科教育,也不同于纯技能的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适应了中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发展方向,所采用的“工学交替”、“适用及够用”等原则体现了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符合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总要求。

3、产学合作三方共赢

“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共赢。对学校而言,吸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管理和教学,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节约办学成本,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对企业而言,将员工的培养从企业延伸到学校,可以获得技能熟练的员工,建立稳定的员工输送基地,缩短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入社会,服务企业,“订单式”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前几年来,酒店管理专业陆续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大多是“实习订单”,即是学校向企业输送实习生。企业往往是在人才培养的后期才介入,通常是通过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形式。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自2000年开办以来,先后与洪泽县电力宾馆、天鹅湖宾馆、瑞福源酒店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企业输送优秀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门人才。目前,我校与洪泽县老子山镇的几家酒店已经开设了两届校企合作培养班级,“温泉山庄班”是与老子山镇温泉山庄于2009年9月开设的校企合作培养班级。在这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努力寻求酒店的支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彼此互利的办学之路。

三、“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实施

由于事先没有双方可直接效仿的具体模板,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经历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直至合作的渐进过程,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清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积极推进。

1、校企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互利共赢。

2、校企共同做好选拔工作。为确保合作培养的顺利进行,企业与本专业先后通过与学生沟通、直接解答学生问题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冠名班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双方按照标准选拔学生进入企业冠名班,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证。

3、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培养工作涉及到培养目标、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要求、相应的职业道德、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职责等。能否成功运行,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是否科学可行。实践中,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冠名

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专业技能、职责等具体要求,切实做到科学可行,符合专业与企业实际。

4、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考核。教学管理分工上,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负责考核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部分,企业负责考核实践教学部分。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企业员工的管理制度;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实习制定了,《毕业实习手册》,严格了实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并定期和实习单位交换意见,鉴定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总结和实习评价,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我校与老子山温泉山庄合作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在相互了解的阶段,企业比较认同我系对实习生的严格管理而最终促成的。

5、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学校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旅游企事业生产岗位群的各种能力。如在教学内容环节,增加旅游(饭店)英语口语等课时;在教学管理环节,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企业和冠名班的互动活动(如寒假见习,企业的报刊宣传,企业发展的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敬业、勤奋、吃苦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及创业精神。

6、校企共同塑造人文理念。学校以企业文化为参照标准,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灌输,传授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学生对发展目标和行为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根据工作情况,安排部门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授课,强化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在校学习期间定期评选并颁发企业奖学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7、校企共同承担培养风险。在实施校企合作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必要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彼此双方合作培育的“产品”质量都负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责任。为此,双方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在签订协议时,明确双方的合作风险承担,使双方能依据规定承担相应的义务,从而降低风险,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初步成效

“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不仅成为我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一批能很快适应和胜任本岗位的工作、操作能力强、专业功底扎实,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的学生,弥补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足,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专业教师除了应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之外,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教师深入酒店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酒店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千变万化的信息,同时也有效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专业教学。为此,我校先后派了多名专业教师赴酒店各主要服务部门实习、调研。

2、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课程设置。要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是不容忽视的工作。校企合作是学校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统一。学校的“产品”是人才,用人单位是“上帝”。酒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用应该听取酒店用人单位意见来妥善安排。这样,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3、校企合作有利于邀请酒店专业人士到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每年我校都邀请酒店的专业人士到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例如《酒店意识》、《职场心态的打造》、菜肴知识、酒水知识等。这些讲座生动、幽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酒店意识和产生到酒店工作的向往。曾有一位同学在学习心得中写到:酒店经理的讲座使我意识到酒店服务与管理是充满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我会努力,争做一名出色的酒店管理人员。

4、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真刀真枪”地参与酒店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校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习和技能训练。但学校不可能拥有现代酒店的豪华设施,学生在校内模拟实习室也不可能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客人,真切感受现代酒店工作的气氛,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弥补学校实习场地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

在与酒店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长、短”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酒店实习。在酒店接待工作繁忙之际,我校组织学生到酒店进行短期帮工,这既可缓解酒店劳动力暂时不足,又可使学生累积工作经验。当然,学生的短期帮工要安排妥当,以不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为前提。长期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前在酒店为期较长的综合实习。酒店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灵活、合理地安排学生在不同的部门实习。例如:语言能力较强且外貌条件较好的学生可安排在前台实习;语言能力较强但外貌条件稍差的学生则可安排做总机接线生的工作。在实习前,我校要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纪律、实习组织管理及实习要求。当然,学校与酒店、学生与酒店也要签订有关的实习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内容与要求、学生的实习补贴及福利、学生的实习成绩评估等。通过毕业前夕的长期实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酒店的运作,具备了独立的工作能力。有的学生因为表现突出,实习期内就升为部门领班,步入了酒店基层管理人员的行列。

5、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加强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交流,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生毕业前的酒店实习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酒店是否学有所得,关系到学生是否安于、乐于在实习岗位工作,从而顺利、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从业人员。

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核心问题就是实习生的工作动力问题。即如何调动全体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学生实习的工作动力的激发,有赖于学校和酒店的共同努力。

(1)要承认实习生的双重身份。实习生既是学生又是酒店的实习服务生。学校要与酒店达成共识。即:一方面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店规店纪教育,以确保酒店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培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开始实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酒店与学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学生的“合理错误”应酌情处理,对学生的进步和良好表现予以真诚的赞扬和奖励。

(2)要了解和满足实习生的合理要求。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我校为每个实习点都指派了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及有关老师也经常了解学生的各种要求、想法,并与酒店协商处理。学生的合理要求得以满足,随即产生受重视的感觉,实习工作更加努力。

6、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惠实现了共赢。(1)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使我校教师了解了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培养了教师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我们积极引进和聘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到学校任教,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大大从实了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教师在角色转变的锻炼中提升了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拓宽了教育和培训服务领域,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了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这两年内实现200人以上招生任务,学生毕业就业率连年保持在10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企业在合作中也获得了实惠与利益,主要表现在: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就业,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风险;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使企业获得了学校优质的人力资源培训和智慧技术支持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合作中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3)学生是校企合作的最大的受益者。为吸引优秀学生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酒店企业对实习学生每月提供一定额度的实习津贴,免费提供工作餐、工作服、员工宿舍,优先录用冠名班毕业生,并取消录用后的新员工见习期等。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练就了真本事,形成了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既锻炼了自己,又认识了社会,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进一步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签订“实习生”订单或者“毕业生”订单,而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一整套培养方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

(1)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不排除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短视行为。企业在考虑订单培养的时候,往往忽视行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和个体未来的发展需要。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具有战略眼光,选择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发展潜力,员工容量大,重视员工培养的企业。校企双方应在“共赢”的基础上寻找利益的共同点,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2)与“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关系:“订单式”培养的目的是实现三方共赢,校企合作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利益的需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所实现的“入校即就业”,使一些学生误认为入选“订单式”培养班级,就业就有保障,出现学习上的懈怠,同时被企业预定也限制了一些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机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双向选择为基础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员工的合理流动是行业发展的需要,并不是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否定。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维系,其中既需要学校人性化的管理和深入细致的关怀与教育,也需要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企业环境的塑造。

(3)与非“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关系:由于市场供需的影响和企业经营状

况的差异,即使像酒店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合作也受到数量和规模的影响,所以必然会有“订单式”培养班级和非“订单式”培养班级的区分。基于这种情况,弹性订单就成为双方合作的有效方式。在订单培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行业的共同需求,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着眼于整个行业,即制定适合行业的大订单,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一企业的需求制定小订单,在一些专业课程开设上有所区别。另外,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应具有前瞻性,从而缩小“订单式”培养的学生与非“订单式”培养的学生之间的差距。

2、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轴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同样是校企合作教育的核心,体现着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课程,坚持专业建设与经济需求相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贴近、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贴近的“三贴近”原则,以企业的用人需要规范课程设置,来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完善政策机制保障。订单培养在探索和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的机制。一是健全校企合作人才配培养的组织领导机制。要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根据专业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时,赋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其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方案的确定,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提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负有重要职责,以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健全学生实习的管理机制。学生实习期间,由于职责不明确,容易造成一些学生放任自流,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学校要和企业共同建立一整套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规范实行制度,确保实习成效。三是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教学调整,建立一个由学生、实习单位、培训指导人员、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信息反馈渠道,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尽早地了解工作岗位和环境,也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角色,为走向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

尽管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后,学校的管理略显“鞭长莫及”;酒店管理学生的方法完全职业化、商业化,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初出校门在

酒店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大部分独生子女),有心理落差大、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环境不适应等问题。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酒店企业、学生与前几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改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根据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和丰富经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大优越性和很高可行性,值得不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曲秀梅: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21~22 [2]张 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问题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3):54~55 [3]周跃红,王世豪.珠三角地区产学研结合机制与途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34):20-23.[4]靳润奇,陈鸿雁,赵立民.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34-38.[5]谢开勇.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1):119-122.

第三篇:对接产业发展,推进校企合作

对接产业发展,推进校企合作

——在宜春市职业教育工作会上的发言

高安市职教中心 王华林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各位在这里相聚,共同讨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高安市职教中心在对接产业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作个简短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当前,高安市大力发展光电、建陶、汽运、物流和机械机电等支柱产业,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急迫需要一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我校积极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努力做强汽车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和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大力推进“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校企合作模式。

所谓“政府搭台”,就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搭建合作平台。这主要是指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办学积极性,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协调,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构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发挥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和选派兼职教师等工作,积极接受学生实习,给学生安排对口专业的实习岗位,确定带教师傅,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等工作,按有关规定和实习合作协议合理支付实习学生劳动报酬和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实习结束时优先从实习学生中录用新员工,既帮助学生就业,又为提升人才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共享学校场地、设备和教师等优势资源,在学校建立企业研发基地,通过企校合作,建成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育孵化基地。

近几年,我校先后与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江西泰豪特种电机有限公司、宜春206汽修厂、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基本涵盖开办专业,每年都共同培养学生两千多人。

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创新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办学魅力,扩大办学效益和辐射功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坚信,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有职教战线上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锦绣辉煌!

谢谢大家!

第四篇:浅谈校企合作

浅谈校企合作

一、概述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它注重的是培养质量、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等。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及重要方向,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可以有效避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避免产生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不适用,而企业又招不到需要的实用人才的尴尬局面。

二、案例(一)美国高校合作案例及解析1、美国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案例一:单一企业与多所大学合作模式—Hoechst-Celanese公司与Rutgers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教会大学的合作。

最初Hoechst—Celanese公司官员发现他们在神经科学、动物健康、聚合物研究以及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基础性探索研究方面与大学有共同的利益与兴趣,因此希望通过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创造一种能够推动根本性创新而不是渐进式创新研究的环境。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企业把大学的地理位置:是否与公司接近;大学的研究能力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公司对每1合作伙伴的最初投资为l00万美元,还包括提供辅助性工作站、研究合同、教育项目、咨询合同等。这些合作并不一定局限于事先约定的某个研究领域内。公司期望从这种合作关系中获得企业不能够在内部完成的而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前沿科学的战略性知识基础,以及获得可以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概念,并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起能够从事广泛的灵活的企业研究机制。最重要的是,企业期望建立一个开放的企业研究系统,该系统能够与合作的大学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产生新的经营战略或技术构想,这些构想在封闭的企业环境中是无法获得的,只有与大学的合作中才能获得。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双方建立了联合委员会,企业要求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担任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委员会的工作包括:识别相关的研究领域,收集大学所提出的研究申请,选择双方认为是适当的研究申请进行资助。在合作过程中,为控制研究风险,公司将研究成果提交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双方约定:在合作期间产生的成果归大学所有,但是企业拥有第一个选择是否将其转化为产品的权利。

在整个合作过程,校企双方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决策层的战略性互动,企业、大学的关键官员需要相互了解彼此的能力、组织结构、相关情况;第二个层次属于探索性互动,由企业的项目管理负责人、大学的部门负责人与主要研究人员之间就共同的研究利益及研究兴趣进行探讨,这些探讨对广泛利用大学的资源、创造性的新发现起到了指导性作用;第三个层次的互动发生在项目层次.大学与企业的研究人员执行某一项特定的研究任务时,企业要与大学建立工作网络,以加强研究人员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反馈:合作的参与者们认为三个层次的互动增加了合作的价值并有助于双方的协调,同时多层次互动tE构成了灵活的管理体系来满足合作伙伴之间的需要。

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功.企业及其合作的大学都从中受益。双方认为合作成功的原因包括: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企业在合作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建立双方积极的互动关系以及相互信任的研究氛围。就利益归属问题,达成明确的协议也是合作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案例二:多个企业与单一大学合作—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与多企业合作模式。

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创办于1985年,从事与广播、出版、计算机行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探索性与先导性研究,如数字电视、全息摄影技术、计算机音乐、电子出版、人工智能、人机对话等方面的研究。实验室与企业资助者建立了广泛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联系,同时实验室为企业家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在整体上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资助者分享其研究成果,以加速实验室发明的商业化应用。

在政策上,实验室允许其主要的资助者按照资助的规模、性质,通过相应的合同安排,使用实验室的知识产权。这些合同的形式包括支付专利权费,授予非独家技术许可,通过分担专利权费获得技术使用许可等方式。实验室的开放性与创新氛围,吸引了大批工程和艺术学科的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生参加实验室研究工作,实验室在前述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125个合作企业中,60%的资助者加入了其中至少一个研究项目协议。促使实验室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实验室在吸引资金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压力成为影响企业的研究资金投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一些企业更乐于资助短期研

究.实验室由于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包括先进的设施,吸引许多企业选择该实验室作为公司的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一些长期的研究计划所获得的资助呈下降趋势。

案例三:单一企业、单一大学加政府支持的合作模式—cabot(卡伯特)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本·富兰克林中心的研究合作。

宾夕法尼亚州在钛酸钡电磁陶产业中具有优势地位,不仅拥有大批的优秀科学家与研究人员.还拥有良好的研究设施:与市场的接近程度也非常之高,具有丰富的市场信息、高效的市场联

系。Cabot公司是一家钛酸钡供货商,他们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本·富兰克林中心(州政府所设立的公共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始于1991年,这种合作关系在推动Cabot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优质钛酸钡供货商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Cabot公司的主导产品是钛酸钡,公司发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绝缘体研究中心在优质钛酸钡粉剂研究中,发现了钛酸钡粉剂所具有的低熔点性能,公司决定对此项研究加以资助,以寻找进一步增加其助熔性能的方法。公司在最初的研究合同完成后,决定进一步建立与大学和富兰克林中心的合作关系。同时企业希望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开发一系列差别化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

此,公司对建立与大学及富兰克林中心的合作关系非常感兴趣。

Cabot公司完成项目。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Cabot公司只动用了有限的资源经营这种合作关系,就收获了较大的利益:对Cabot公司而言,合作成功的焦点,在于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取得突破,成果能否为公司所用,能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公司将合作关系纳入到战略决策管理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关键性资源利用方面所进行的工作Cabot公司对项目的支持包括对合作项目方向进行指导、对项目的资金支持、提供关键性的研究眼务。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非常关注与合作方的及时沟通。为了确保合作研究与公司核心技术能力的相关性,公司与合作方共同拟定了一份项目路线图。规划了项目的目标、具体任务、项目时间表。大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以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主,企业同意他们参与同企业不同层级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在合作中由于对合作项目的目标、任务、解决问题的途径规定得非常清楚,大学研究人员可以明确地理解企业认为最重要和最关心的一些事宜,包括知识产权的取得、对研究信息的保密、及时响应企业的需求、按时完成项目计划、保证研究的可靠性等方面,这使合作能够符合公司的利益需求。

合作成功表明,政府以及政府的研究部门,通过与企业、大学建立有组织的合作关系,在加速新技术从概念到市场化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合作不仅在Cabot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优质钛酸钡供货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还对宾夕法尼亚州的就业、社会福利、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直接或潜在的作用。合作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合作方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案例四:多个企业多大学的合作模式—Rochester大学电子影像研究中心。

该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由Rochester大学、Rochester理工学院、纽约州政府以及柯达、理光、3M等多个企业共同发起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合作研究中心项目之一,研究的核心

项目是信息时代的影像技术(包括基础研究和发明研究)。中心的长期目标是建立美国一流的在电子影像系统方面具有全面领先地位的国家研究中心,是一个属于新技术孵化器性质的研究机构。

中心管理层的成员分别来自中心管理团队、大学政策委员会、行业咨询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纽约科学技术基金。中心有四个专门部门负责分别处理研究合作、技术、工业创新及外联事宜,其中工业创新部门负责对拟议中的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技术进行市场定位、识别军事技术民用化的可能性;外联部门负责举办会议、专题讨论或其他教育活动,促进中心与该领域其他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众多企业参与中心的合作研究的动机之一.是能够从战略上接近这一可能产生领先技术的孵化器。通过中心的研究工作,分担企业成本,加快技术从研究中心向企业的溢出速度。政府的工作任务之一是放大企业的这一动机,另引企业加入到中心的研究工作中,从而鼓励创造技术转移与扩散的环境,形成研究一投资一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与行业咨询委员会建立密切联系。处理研究合作事务的部门首先与企业(参与并资助研究的企业)代表进行充分讨论,然后再由大学对具体研究领域进行筛选。确定了研究战略和研究重点之后,则由中心、企业、大学三方组成研究小组分步实施研究计划,小组成员包括大学研究人员、研究生或博士后、企业研究人员。这种合作形式让大学研究人员在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担负较多的责任。由于能够同企业研究人员有较多的合作沟通,大学研究人员可以从企业角度思考研究问题,加强大学和企业两方面的互动。

中心采用这种形式的合作运作模式,缩短了将新兴技术推向市场的时间,加快了新技术的扩散进程,同时企业作为合作是否成功的第一检验者,能够及时发现合作中出现的技术契机与其他

问题,有利于提高合作的绩效。中心研究工作的参与者认为,中心运作成功的关键是在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使研究工作的应用性增强,加快了新技术市场化的进程。该中心已经成为电子影像技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企合作成功的测度与评价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参与合作研究的人员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讨论,试图解决2个问题:①不同的合作者是如何测试合作是否成功的?②哪些指标可以用来预测合作是否成功?

(1)成功合作的测度标准

对多数企业而言,他们并不仅仅根据合作所获得的财务收益或研究成果的数量来评价合作是否成功。按照重要性排列,企业认为达到以下目标就意味着合作的成功:能够增加对新技术的了解并获得新技术;为企业员工增加新知识提供机会:获得了新的战略思想、接触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更多接触知识产权、提高企业声誉、可以招聘到更好的员工。

对大学而言,成功的合作应该包括以下的收获:企业对研究持续的支持、增加大学对企业需求的了解、扩大了研究范围、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公开发表的成果和专利数量增加、与其他学术机构接触的机会增加。

对政而言,最重要的标准是增加就业、增加政府税收基础、促进总体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满足国家安全需要。其中,一些传统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如项目是否取得重要成果、建立合作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等,对所有的合作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2)预测合作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指标

校企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成功的合作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从合作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几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合作是否成功。

a)态度及文化背景因素。合作者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对合作的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合作的效果。合作者对合作规则、各自组织的差异、他们的价值观、组织目标、激励方式的理解以及对彼此工作环境的尊重,决定了合作者是否能够积极促成合作的顺利进行;合作者在跨学科活动中彼此沟通的能力以及参加合作的研究人员是否带有较大的学科偏见,对合作沟通的效果可以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合作研究成果的认同方面,企业是否能减少对具体技术专利的过分关注,大学是否能克服对问题解决型和应用型研究的过于忽视,是合作双方能够真正成功合作的关键。

b)系统方面的因素。在企业和大学之间保持平衡,是影响合作能否顺利运作的关键因素;能否建立促进合作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大学的激励机制能否真正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对合作的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

c)管理方面的因素。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合作,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为项目提供足够的财务、人力、信息资源的支持,促进了合作的顺利发展;为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对研究活动来说也特别重要;建立制度性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对参与项目的一线研究人员进行项目授权以保持沟通顺畅,同样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管理因素。

3、对我国校企合作的启示

在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研究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但现实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大学作为企业战略性技术资源的地位还没有彰显出来。美国校企合作至少在几个方面值得国内的校企合作参与者思考:首先是重视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加速新技术从概念设想到市场化的进程;其次,合作研究的方向应当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第三,如何有效地对合作进行管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对于在企业界与大学之间形成投资一合作研发一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校企合作-数字好莱坞大学-动漫

日本产学合作典型案例,由CCC集团、日立制造所、内田洋行、TAITO、关西广播电视局、NAMCO等有名的大企业出资建成了日本第一所培养数字内容专业人才的学校,位于世界数码市场秋叶原的中心,把以秋叶原为首的电影,动漫,音乐等日本文化进行数字化,向世界发送。

1、可入学后再选专业课程。通过“数码信息”,塑造富有创造性的人才1-2年级,对Web,映像,CG,美术印刷设计,编辑,出版,IT工程等,“数字内容”的基础技艺始终贯彻学习。在数字信息内容领域中,自己应该前进向哪个领域发展,将在入学后成为判断体系。学会自己掌握“创造”的能力,发展各自的个性。

2、教员都是从事向往各行各业的专家。能受到活跃在各行各界的专家人士们的直接指导教育。

3、培养有商务通用英语力的人材。能使用英语在海外各行各业里谈判的人材,在全世界上是被肯定的。该校,1~2,学校准备了贯彻始终的英语全部课程。为培养适应世界发展的人才,加强了对商务英语的教育。

4、通过留学课程,掌握国际感觉和世界网络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预定)等地的以大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机关签约准备了约一年间的留学计划。不光是为了学习语言,IT和信息等专业也在海外学习。如果在留学中取得的单位,该校将于承认。加上留学期间、共4年者给予卒业。能学习掌握海外的关于数字信息的全球的视点,更进一步加强了语言的锻炼。

5、积极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不仅针对作品文化内涵,更要关注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提供极佳的岗位实习的平台,为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极大便利。

(三)国内典型农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综述(1)实施“政校企联盟”。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百县千企联盟”工程,是“政校企”合作的一种具体表现。“政校企合作”是在原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又增加了政府一方。在这种方式中,学校除了选择与所设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外,还选择与之相关的县政府进行联姻。而具体实施中,由学院、地方政府、主管厅局、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成立协调领导小组,通过招生就业、行业协会、校企校际校政合作交流等多种途径推动其实施。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如湖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为基本原则,以服务湖北现代农业建设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全省农业行业、涉农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职业院校等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立足于某一行业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深化校企合作。

(3)“1+N”多元化办学主体。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所采用的一种新模式。该院和皇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龙集团、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办学,携手创办皇冠学院,其“N”意味着校企合作办学主体不断多元化,不再是单一一家企业,而是相关行业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一同进行块状合作。参与此次合作办学的皇冠投资集团、南龙集团、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在业务上都是合作伙伴关系,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有一定份额。

(4)实践“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创办“校企合作学院”。

这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所采用的一种模式。从对口专业的新生中,由企业组织面试、选拔愿意到企业提供的岗位工作的学生,被录用的学生在身份上既是学院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为维护校企双方的利益,企业与学院签订一份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办学关系;学院、企业与每一个学生(准员工)同时签订一份教育培养合同,以确定三方的权益和义务,明确学习工作和教育培养关系。学生在企业学习实习期间,由企业安排住宿等必要的生活条件,校企共同负责学生的劳动安全保障与人身保险。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院学生也是企业员工,企业每月支付一定的准员工工资,但学习期间学生也有为企业工作创造利益的义务(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进行工作实习),准员工工资标准根据学生在企业培养的时间每年递增(如:第一年每月500元,第二年每月800元,第三年每月1200元),毕业后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为鼓励学生毕业后稳定在企业工作,毕业后三年内每工作一年,学院会以就业奖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额度为一年的学费额,并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优惠与帮助。

(5)涉农紧缺人才“项目委托培养”模式。

这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所采用的又一种新模式,“崇明班”委托培养模式专为培养基层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新与尝试。22012年5月,为缓解崇明县基层农业人才紧缺状况,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知识型、发展型的基层农业人才,经崇明县委和县政府批准,崇明县农委委托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农业类大专学生。计划在未来4年内,每年为崇明县定向培养园艺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生产与经营、动物医学、畜牧生产、水产养殖等7个专业的崇明籍学生10名。今后,学院将进一步下农村基层开展调研,将委托培养模式推行到其他区县。

(6)“订单培养班”、“冠名班”、“虚拟订单班”等。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上海牛奶集团合作办班,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三江一力班”、“民泽班”等定单培养,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众鑫旅游”订单班,农业中职院校的辽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温氏畜牧冠名班”,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式办学模式”。毕业学生全部按“订单协议”到订单单位实习与就业。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满足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还克服了教育与就业脱节、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创新“虚拟订单班”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该院与黑龙江省凌志数码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组建经管类专业“凌志虚拟订单班”协议。由学院在经管类专业新生中选取50到80人组成,企业派专家到校围绕企业愿景、企业文化及制度、产品生产及管理等内容给学生授课。“虚拟订单班”的学生不仅能享受到企业典型案例的分析,还能接受专门针对岗位设定的实际技能培训。此外,企业免费给学生提供工装,并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由企业择优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零学费上学、零距离高质量就业”,自2008年就与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合作,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师资共享,这也是酒店管理专业“零学费上学、零距离高质量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果,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真正达到校企生三赢。

(7)建立“校中厂、校中部”、“企中校”。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展“校中企”、“企中校”、“订单班”、“冠名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已经与15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的局面。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以“引企入校”的模式建立“校中企”,目前先后成功引进了10家企业,建立了10家不同形式的“校中企”,达到每个大类专业都有两家企业合作办学。企中校“的做法是把学校的教学地点设在校外的工厂或者车间,即“走出去”的模式,而“校中厂、校中部”、“引企入校”则是“请进来”形式。

(8)教师挂职锻炼。

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企业深入企业做实事,共同合作申请的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正式受理,结束了丽职院没有申报专利的历史。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首先选派高军伟老师与该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启动“复合板焊机———打毛机的设计研发”项目的研究工作。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激发了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提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硬科研能力、促进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县区设立教学点,联合办学,服务“三农”。

这是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新合作做法,将该院成教部和丰宁县畜牧局共同举办,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丰宁县兽医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同时是为了使学员能够顺利通过兽医资格考试。成教部积极开拓办学,先后在隆化县、围场县、承德县、宽城县设立教学点,举办函授、远程教育、素质工程等学历班,为各县培养了大批农牧业专业人才,提高了学院的社会效益。

二、校企合作的组织与管理
(一)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形成的“协调领导小组”。

在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百县千企联盟”工程中,由学院、地方政府、主管厅局、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这种模式的管理与实施。

(二)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应有咨询性机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作用,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农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采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顾问委员会”的实施与管理方式。这样的合作体制科学合理,首先从组织机构入手,根据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与教育管理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专业顾问委员会”,其职责是参与学院专业设置与调整,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大纲)、校企合作计划的制订或修改,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定了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运转,防止其成为固定和僵硬的“天花板”,阻碍双方信息、资源、人才的沟通。

(三)基于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下的全过程管理

在校企利益共同体中,学校拥有知识、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企业拥有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校企双方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实现优势互补,即需要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估等工作,也需要学校参与企业员工培训。通过共同建设实训场地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使学校与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从而实现校企共同发展。通过订单班、企业实习、企业兼职老师授课、讲座、实训室建设、参与答辩等多种形式,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教学与管理过程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学生的成长视为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义务。

三、校企合作的内容(一)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兰花合作基地已成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张独特而又亮丽的名片,该院与台湾兰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兰花生产实训基地”,属校企合作之独立运营体性质。以台方经营为主,校方协助,将基地打造成集种源展示、生产示范、质量检测、技术推广、项目孵化、观光旅游、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型兰花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施股份制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及未来组建股份制合资公司,将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是该校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方面的有益尝试和实质创新,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通过兰花项目合作,实现了辽宁与台湾两地在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和校企间的互惠双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茶博园、农博园、宠物养殖基地,有葡萄养殖社团(基地)等与学生之间直接对接,手把手地教学生,让学生走进大地,从理论到实践,更“接地气”。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紧密型基地,把与企业的关系由松散转变为紧密,由“邻居”转变为“亲戚”,合作由单一到多元,使校企成了“一家”;基地对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输送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和优质就业之间充分发挥了“校企直通车”的作用。学校在与企业合作之初,即按照企业需求,从“用人单位的标准”出发,由双方共同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做到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企业同步、与市场需要高度吻合,让企业把学校当成企业自身的“员工培训基地”,让学生“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从而实现了学生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合作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满足企业需要的毕业生直接输送到合作企业。这种结果在“订单班”形式的校企合作中尤为突显。

(三)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辽宁省实验林场进行了野生垂枝桦的园林应用合作;与沈北明之信苗圃进行了辽宁地区五种宿根花卉抗寒性及园林应用研究合作。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哈尔滨东轻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研发、项目改造、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如通过选派老师与该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启动“复合板焊机———打毛机的设计研发”项目的研究工作,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激发了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提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硬科研能力,促进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南通农院围绕园区建设项目联合申报立项了“互联网休闲农场观光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无线传感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水滴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等多项省、市科技项目;同时,教师申报立项的“江苏省睡莲及水生鸢尾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设施栽培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与种苗产业化推广”等10项省级、10多项市级科研项目以及10多项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放在园区或借助园区条件进行实施。另外,学院还为合作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他们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如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太空种子(豇豆、甜椒等)栽培繁育基地。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建设一流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建设一流示范基地,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建设一流科研基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都是属于典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四)服务“三农”及区域经济发展。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实施“百县千企万户服务工程”,开展科技服务万里行等系列活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每年创造的社会效益数以亿计,为学院所在地潍坊市成为全国第一畜牧大市、为山东成为全国畜牧大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被确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林牧渔类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青海省资源条件和农牧业生产实际,以“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在省内外共建立了85个实验实习基地。同时,与企业合办饲料技术应用培训班,对湟源县规模化养殖企业、养殖62户负责人及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培训中,重点讲授了饲料生产、使用和适应该区域牛、羊,猪,禽及其它经济动物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方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养殖户合理使用混合饲料及科学标准化饲养的能力,为地方培养更多的畜牧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农区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县”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第五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共成长

为进一步扩充公司的人才队伍,经与张家港职教中心商量,于6月份去该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与职教中心签订了一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议书。6月23日,招收的部分实习生来我公司报道,即将在我公司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涯。当天由黄健总经理向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并组织学生们参加各个车间以及二个快修门店,让他们能尽快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

这次招实习生是我们与职教中心的联动,采取定向选拔、招聘优秀学生、培养企业后备力量设想的一次实践摸索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跟踪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这是金港维修为解决人才短缺所采取的一个积极的步骤。

金港维修(许金华)

下载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李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效果和不足,创新性构建我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将为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提......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日期: 2011-5-4 10:43:33 浏览: 6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至未来社会,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的重要需......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策划书 一, 方案的总体简介:„„„„„„„„„„„„„„„ 二, 策划目的:„„„„„„„„„„„„„„„„„„ 三,策划背景:„„„„„„„„„„„„„„„„„„......

    校企合作

    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例子与方法 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它被认为是促进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推动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纵观发达国家......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普工的培训基地何错之有? 现在的社会很流行校企合作, 尤其是在中专技校。 有一期的打卡总结这么点评它: 中专技校简直成为了普工的培训基地。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我赞同......

    校企合作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基地,提高和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为学生......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二) 2011年10月27日 14:38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二) ——访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