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19: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

第一篇:《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

3.我读对联识汉字

设计人:尚明慧 审核人:耿丽娜

【目标导航】

1、认识“冬、去、春、、语、香、竹、声、新、年、入、关、心”12个生字,会写“新、鸟、竹、关”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3、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前置性学习】

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心、鸟、竹、关”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出示幻灯片)观察一张过年的照片,照片上有对联: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读题。

3、简介对联。

二、感知研学:

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师:同学们,下面自由地读读课文里的对联,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

3、全班拍掌齐读

4、小组赛读

5、巩固认字

三、读悟品学

1、学第一副对联(1)观察课文插图(出示幻灯),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自由读(3)指名读(4)个别读(5)全班齐读

2、用同样的办法学习第二、三副对联

3、(出示三副对联)选择最喜欢的一副对联读一读。

4、交流读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

第二课时

四、得知博学

1、指导朗读对联。2.引导学生了解每副对联的意思。

3、你家贴过对联吗?请你说说对联认识的字。

4、读一读 爆竹声声辞旧岁 锣鼓阵阵迎新年

5、写词语。

rén mín_____ zhú zi_____ bǎi wàn_____

6、试一试,你会读吗?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落霞(xiá)与孤鹜(gū,wù)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7、请搜集几幅对联,写在你的采集本上。

五、反思促学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吧

六、追因分析:

板书设计:

3、读对联

上联 下联

冬去山青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第二篇:《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缀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 楹联作家白启寰

一、什么叫对联:

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有人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

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上联叫出句、初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白、对母或对尾。

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而邱琼山对以“青云足下生”,不但赢得了座位,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全联生色多了。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

二、对联的形式

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镂刻于木板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例如,1979年,杭州的岳飞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 《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的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婚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1941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三、对联的对法:

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例:

福如东海

浮舟沧海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蚕到死丝方尽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寿比南山

立马昆仑

一行白鹭上青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 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例:

春色满园关不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枝红杏出墙来

留取丹心照汗青

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对联的特点:

传统的楹联与格律诗一样,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律: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百字长联详见课本)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

3.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平仄相间和相反。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否则拗口。

4.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五、对联与对偶、对仗的区别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

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外,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

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联的平仄可以有一点变通,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碰到单数字,平仄可以放松要求,上联是平声,下联也可以对平声,仄声亦然。但逢双的数字必须从严。这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不必太受拘束。例如上面的例子,首字就是平平相对。我们再举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

六、对联的平仄: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口诀中又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因为一三五是奇位字不影响整句音节的流畅,二四六偶位字是决定音节的关键字眼,我想平仄歌诀可改为:“平对仄,仄对平,相间

二、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三换仄平,可平可仄一三五,偶位句末定要明”,是比较准确些。

对联中一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有

(1)同字相对(虚词)。(2)专有名词相对。(3)文言虚词相对。(4)成语、熟句相对。名联赏析(感性知识储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清代左宗棠作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1934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的对联题: 上联: 孙行者

下联: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位置相同,词性相同

4、平仄相对,音调相谐

5、对联张贴,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

对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而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求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用平声。如:

上联:春晖盈大地平平平仄仄

下联:正气满乾坤 仄仄仄平平

同桌试对: 春兰——

落日—— 去伪——

花好——

书山——

绿水——

海角——

月转——

细雨——

天文——

柳暗——

虎啸——

水底月 ——

水帘洞 ——

刀子嘴 —— 蚕吐丝——

辞旧岁 ——

蜂采蜜 ——

情深似海——

山清水秀——

望梅止渴 ——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4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行千里路 ——

改邪归正—— 忠言逆耳――

见风使舵―― 流芳百世―― 狗仗人势――

雪中送炭―― 福如东海阔——

冬去山清水秀 ——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

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987年高考题)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2、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3、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009年湖南高考语文卷第5题

4、“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5、从对联的角度为上联“劝君更尽一杯酒”选择合适的下联()A、西出阳关无故人

B、与尔同销万古愁 C、益友何妨去复来

D、开卷神游千载上

5、明末大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常以忠节自命。他曾在厅堂门框上亲自撰写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兵败被俘,屈膝降清。当时有人十分鄙视他,在其自撰联后各添了一个虚词,顿使此联内容逆转,成了洪承畴的“自供状”。

请问添加的是哪两个字?

6、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一池翠影游鱼乐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书山万仞志能攀 学海无涯勤可渡

三径红香舞蝶忙 风送花香红满地

绿柳展枝舞春风

7、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调整为:

8、课后大显身手

(1)处处风光好,(2)荆轲有勇刺嬴政,(3),,; 悲也,愤也,颂也,革命文豪感情。

《纪念刘和珍君》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课后要求: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做“有心人”,尤其当你有机会外出旅游时,请你留意那些名胜古迹、庙宇高堂上的对联,相信这能让你的旅途增添更多的收获!

较为常见的成语对联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鼎新革故――激浊扬清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千山万水――五湖四海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追本穷源――寻根究底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牛鬼蛇神――魑魅魍魉

落花流水――残枝败叶 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抛砖引玉――点金成铁

弃暗投明――改邪归正 苦中作乐――忙里偷闲

貌合神离――阳奉阴违 削足适履――杀头便冠

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牵肠挂肚――提心吊胆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伶牙俐齿――拙嘴笨舌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山珍海味――粗茶淡饭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横眉冷对――低眉顺眼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打草惊蛇――敲山震虎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7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上册 我读对联识汉字教案 语文S版

3.我读对联识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美、民、幸、福、岁、欢、笑、新、年、百、喜、万”12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3.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对联的特点,知道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2、用不同方法识字。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美、民、幸、福、岁、欢、笑、新、年、百、喜、万”12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对联,或关于对联的信息资料,小组长带领组员经过整理带到课堂上来。

二.动画引入。

1.播放课件:过春节的习俗,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拜年,穿新衣,戴新帽„„

师: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最喜庆的日子,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装扮一新,人们还会在自家门口贴对联。今天,每个小组都带来对联,那我们就一起动手把教室装扮起来,把你们的对联都贴在墙上。2.各小组齐动手贴对联。

三.读对联,认生字。

1.出示本课三幅对联。

师:老师也带来了三幅对联(师读出来)。

2.师领读。

3.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互教互学。4.抽卡片读生字。

(1)认识的字大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举手。(2)请同学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5.再读对联。四.交流资料。

师: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贴对联?对联有什么含义呢?请各小组给大家介绍你查找的资料好吗?

1.各小组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资料。

2.交流互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同学解答,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给同学课下查资料。

五.拓展活动。

1.让同学走下座位,读一读各组贴在墙上的对联,不认识的字互教互学。

2.全班交流。

读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对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

2、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游戏:生字组词对对碰。

用本课的生字组词。比一比,哪一组组得最多。

二.指导书写本课四个生字。

1.按照书上的笔顺指导描红。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提出来。

3.老师示范讲解笔画及笔画规则。

4.学生自练。

三.小组互评互赏。四.拓展活动。

1.让同学走下座位,读一读各组贴在墙上的对联,不认识的字互教互学。2.全班交流。

读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板书设计:

3.我读对联识汉字 人民 欢笑

美 新年

百万

第四篇:有趣的汉字导学案.

1、有趣的汉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 13个字;会写“毛、笔、元、” 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写好生字卡片。学习过程:

一、看图猜字 1.猜字

你们猜一猜,这两个是什么字? 2.出示教材 P1中的图。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学习

3.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4.观察写字,相信你能行。

注意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描红再写。

三、自我检测

1.朗读课文,同桌检查,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把你最漂亮的字留下吧!

四、总结与反思 我学会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示、写、字、笔” 4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宝盖” “秃宝 盖”。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 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2.生字卡片。学习过程:

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组内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人边听,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1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①从第一自然段中你读出古人写字象什么?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出古人是用什么画出事物的? ③朗读一、二自然段,感悟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④你们知道古人 “用图画出事物” 的还有哪些字?(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 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2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 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造 出一个新字。

②组内演示 “鸣、休”的造字方法,感受会意字也很有趣。③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④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 的资料进行拓展。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教师板书

②组内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笔”字。

(1回忆实物毛笔。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2所以说“笔”字怎么写?(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 笔的“笔”。(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出示“竹字头“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4观察“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练习书写“笔”字。

2、指导书写“字、写、示”。(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3学生练习书写。

三、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用(示(笔(月(元(毛(2、你能用“有趣”说一句话吗?

四、回顾总结

我发现汉字真: 板书设计:

1、有趣的汉字 口-鸟----鸣 人-木----休

第五篇:我爱你中国汉字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中国汉字》导学案

刘湾镇赵庄小学

主备人:马建

使用人:

导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学习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概括汉字的特点。2.感受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自学获知

1.学生读生字,注意“坠”、“脂”、“骋”的正确读音。

2.理解词语:

瑰宝

愉悦

精灵

风韵

清丽

驰骋

3.从课题分析,作者会紧紧围绕哪些方面来描写?

4.了解作者。

二、自主探究,积累成果。

1.作者对中国汉字有哪些独到的感触?

2.作者爱从何来,爱有多深?

3.作者把汉字比作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1.作者爱汉字的什么?勾画句子,概括汉子的特点。

2.作者认为汉字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它独特在哪里?

3.“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这个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4.第二段的末尾是什么句式?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你怎样理解:汉字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 6.课文最后两段写了什么?

7.说说你对“我真的钟情于我们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这句话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深化感情。

1.读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面对这些可爱的中国汉字,你想说些什么?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五、学习检测。

1、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风韵(yun yun)驰骋(chen cheng)魅力(mei mei)壮丽(zhuang zhuan)

2、辨字组词

韵()坠()魅()

暗()队()鬼()

3、选词填空

回味 品味

(1)人类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

(2)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他们在瞬间走进你的想象,然后又从想象里流出,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无穷的()。

崇尚 崇拜(3)我在小时候就非常()大英雄。

(4)我不是传统的盲目维护者,而是()人类创造的文明。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常指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也指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2)优美的姿态(多指好)。()(3)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4.雄壮而美丽()

5、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或修辞手法,把相应的符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和拟人 B.排比句 C.反问句

(1)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呢?()(2)我常常觉得,方块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来愉悦你的眼睛()(3)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山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华如脂()

6、阅读下面的问短,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呢?

我是炎黄子孙,是喝扬子江水长大的,也许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喜欢夸耀自己的东西。俄国罗蒙诺索夫不是用诗的语言赞美过俄罗斯语言吗?我不是传统的盲目维护者,而是崇尚人类创造的文明。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一样,我真的钟情于我们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必将越来越被世人所喜爱和珍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耀——()壮丽——()2.请仔细阅读,找出文段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徜徉:__________________ 盲目: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扬子江又叫什么?它与哪条河并称为我国的两条“大动脉”

下载《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爱你,汉字导学案[合集五篇]

    我爱你,汉字(学生版) 五班姓名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 3、能为纯净......

    汉字对联

    汉汉字字对对联联 日在东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间配定好字寸土为寺,寺旁言寺,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

    《看云识天气》 导学案

    博达助教通 看云识天气 教师寄语: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3、培养学生......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胡川语慧教学设计之《看云识天气》导学案重庆高新区育才学校 胡川【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领会语言的生动。 3.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目标呈现 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的......

    读儿歌识汉字下册(合集5篇)

    一册 1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2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

    《我在街上识汉字》教案

    教学目的1、认识“店、饭、公、司、汽、站、园、医、院”9个生字,会写“中、公、电”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感悟词语的意思。3、激励学生在街道、社区等生活环境......

    《我在街上识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店、饭、公、司、汽、站、园、医、院”9个生字,会写“中、公、电”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感悟词语的意思。3、激励学生在街道、社区等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