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时间:2019-05-14 19: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第一篇:《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在正式写论文之前,我想先对秦瑜老师说一声:“谢谢您。”如果没上您的课,我想我对佛教误解只会一直错下去。说心中没有信佛吧,很多佛偈我都很信奉。要说心中有信佛吧,我对佛的了解不过九牛一毛,甚至只是一些错误的认识。

如果没有上《佛教与人生》这门课,我还真的不知道我们中国的佛教文化是起源于印度的。如果没有上《佛教与人生》这门课,我还真的不知道佛教在中国是怎么个分布传播法。如果没有上《佛教与人生》这门课,我还真的不知道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佛教智慧。

认真听了课,才知道佛教诞生于印度北部,现归于尼泊尔;寺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神圣的意思;塔里供奉着的是大师们的舍利„„

细细听了课,才知道印度佛教原来被那么广泛地传播,在中国的佛教分为四个地域:新疆、甘肃敦煌——西域佛教,汉文化圈——汉传佛教(大乘),西藏、四川——藏传佛教(显、密),云南——南传佛教(小乘)。

专心听了课,才知道生活中的佛教词汇形形色色。刹那、生生世世、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无事不登三宝殿„„

可多少原本富有深刻意义的佛门术语被人们单纯愚昧地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导致错误流传,失去了原本的意思。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来,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揪心的故事。在此就不再赘述。当时听完了老师的解说,我们都震惊了。我们一直都只遵照字面去理解这句话,仅仅以为是“放下作恶伤人的大刀,改过自新,遁入佛门修行”的意思。

原来,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指他一放下屠刀就成佛了。而是他开始悔过以往的恶业,发愿走上成佛的道路。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

还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句佛偈。其实“红尘”不是世人仅仅理解的爱情的羁绊,尘实际上包括了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个方面。其实寺庙的正面一般有三扇门,中间那扇大门谓之 “空门”,遁入空门就是出家的意思。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其实是觉悟者的指导。而为佛的最根本精神是智慧和慈悲。我们以前看《西游记》经常听到唐僧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佛慈悲。”之类的话,其实他就是在传达给我们佛家的根本精神。

欧阳竟无曾说过,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确实是无可厚非的。

佛门奉行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认为,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所以称为五戒。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约身、口、意三业分成十种。反之,称为十恶。

身业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业有四种: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 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痴。

“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即使并非佛门中人,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们的戒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强。我个人认为,口业最应该得到人们的注意。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应当不要口出狂言,自大自夸;不欺骗他人,心口不一;不搬弄是非,离间他人;慎恶言,不粗口伤人;不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这些至理名言,是我们在跟别人相处时尤其要注意的。这无论是对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人相处还是在工作上和同事客户打交道都是非常有益的。只要你谨遵上述箴言,工作、生活中必定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是非不和与妒忌猜疑等负面境遇。

人之烦恼:三毒————贪嗔痴 对治之法:三学————戒定慧

这简单的六个字,给了我多珍贵的生活指导,让我明白到再多的烦恼也有它的治本之道。再烦的烦恼也不过是庸人自扰之。只要你放开心看开看清,一切都清净明了。即使烦恼有108种,我们也能像佛门敲晨钟那样,一下一个把烦恼一一敲击掉。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要相信,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我们要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微笑面对一切艰难困苦。

法鼓山圣严法师教给我们至真至善的人生态度:面对他,接受他,处理他,放下他。这句话真的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它成为了我生活中的百宝锦囊。

法师还送过世人一份很实在的祝福:和敬平安。这四个字蕴含的真理,是我们生活追求的最满足。

佛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我们心中能想到的那仅仅的一些。佛教的学问博大精深,这史上能参透的人有多少?我心底还深深地埋着一句奉之至宝的话语:懂得宽恕,懂得感恩,懂得爱。我们首先要好好爱自己,才能懂得如何好好爱别人。连自己都不爱,如何爱人?

最后,我想以弥勒菩萨·契此和尚的一首诗结束我的论文。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愿世间多善少恶,和平安康。

第二篇: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由身到心

——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其实开始时,自己对佛教根本不了解。以为佛教就是一堆剃光了头的出家人在念经,普渡众生。他们不能有七情六欲,就如戏里的唐僧一样,即便是后来面对生母时也不能相认,有点离谱。我甚至会以为佛教就是菩萨、佛祖,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喜欢祷告的对象,但至少他们的前身是佛教中人。这些印象都是受《西游记》影响所形成的。而再现实一点点,见过的僧人不多,很浅薄,只知道韶关有个南华寺,听过佛教的音乐。

选择佛教是想从中学习到一些修身修心之道,因为自己是个很情绪化的人。觉得佛教其实蛮难领悟的,至少我没有这样的慧根。

曾经有人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在此,想先小小总结一下佛教的形成等相关内容。

佛法东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代印度创立的。“释迦”是族名,“释加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本是古印度一国国王之子。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二千年前,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时间、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四大系统,即西域佛教(新疆、甘肃敦煌)、汉传佛教(汉文化圈)、藏传佛教(西藏、四川)、南传佛交(云南)。而比较出名的僧人有虚云、印光、太虚、弘一等等。

兴盛衰败——其实在两汉之际,佛教文化还只是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不为人知;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渐渐初有规模,少有人知;而接着在南北朝、隋唐时慢慢开始繁盛,众所周知;到了宋辽金元就由盛转衰了;明清时渐渐世俗化;而近代佛教又在衰落中革新,渐至今日。关于僧人——佛教认为,众生的头发代表着他们心里的烦恼和欲望,虚荣和感情。所以以前僧人都把头发剃掉,代表把烦恼去掉。意思也就是把凡间一切尽数抛去,也就是脱离红尘的意思。代表从此一心皈依我佛,六根清静。潜心向佛,钻研佛理。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甚至僧人头上都带香疤的。而现在僧人是否带发修行我不知道,不过绝大多数应该没有香疤了。而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僧人不能吃肉,其实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指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和我们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然后佛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两种,在家居士可结婚,出家的须还俗才可以结婚。继而,我想谈一谈上课以来对学到的修身之道的一些个人想法,例如天台宗的二十五方便、止观法,还有其它一些。

二十五方便——因为我们只是想学习一下修身之道而已,所以我选择性地截取几个方面来谈。“二十五方便”这是止观法的“前便门”。

其中有个“外诃五欲”,指的是消除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等。(1)佛家认为色声味触都是会生障道业的,所以都不能靠近。但是我们不是要成为出家人,所以没有必要去戒色欲、声欲、味欲等。毕竟这个世界是有“爱”的,没有爱也就不可能会造就出我们,所以男欢女爱也挺正常的。(2)而对于那些音乐的爱好者而言,即便是我们。也不可能要求被戒声欲,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会是怎样。(3)“吃”其实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它可以是亲友共聚之乐,可以是我们放松的一种方法。纵然,不需要戒除,不代表我们可以沉迷。过于沉迷这些,陷得越深,就必然受的苦越多,终究会导致自我灭亡,就如那周幽王一样。而现实中因为美色、享乐等被送进牢房的人也不少。所以什么都不能“过”,要有个“度”。

但其中提及的“内弃五盖”,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它指的是弃除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1)我们试过很想得到某种事物,这可以称之为追求。但是一旦我们想要的东西越来越

多,无法控制自己,过了度后,就变成了一种贪欲。贪欲产生后会延传下去,覆盖了我们原本善良的心,最终会使我们走上末路,陈水扁、刘晓庆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可以有追求,但是我们不能有贪欲。(2)嗔、恚指仇视、怨恨。生活中,很多事不如我们所意,很多人我们不能选择。难免有时会被冒犯到,也许有时别人真的做了伤害自己的事,被人误会过,“背叛”过,也许很气愤,曾经怨恨过。但是,怨恨又能怎样,只会徒增自己的烦闷抑郁,而那个人也不受影响,何苦呢?我们需要的是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一样的人生态度,不要去怨恨他们,笑他们的可笑之处。万事无如退步好,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3)睡眠是必要的,但多了,就如无一可获,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就是一种懒惰。也应戒去。(4)反省是可以的,但后悔是不必要的。事情已经做了,根本无法重来,又何必每日都处于懊悔当中,自寻烦恼呢?(5)疑包括“疑自、疑师、疑法”,我们对自己要有自信,不要妄自菲薄;且用人不疑,适当时要相信别人。最后五点,“勤行五法”,分别为乐欲、精进、正念、巧慧、一心。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要精进、上进,常念世间之欺诳可厌,禅定之可尊可贵,权衡世间乐与禅定智慧乐之得失轻重,坚持到底。

谈完了“前便门”,自然轮到“止观”了。

止观——天台宗最有名的修行方法。止,是停止、止息,即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智慧。观,是观望、贯穿,即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摒除一切妄想,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处在一种恬静的境界之中,尤其越是冲动越要沉着,也即是要“慢”。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太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静,其实是一种独自思考的过程,静下来,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不轻易行动,想清楚再做。每天空出几分钟来自我反省,策划明天,每星期有半天独处机会,有了止观的功夫,就能转变心境,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面讲的都是自己关于天台宗修身之法的想法,下面将会谈谈对其他修身之法的看法,或者会有所重复。

退步原来是向前——记得老师曾经介绍过布袋和尚的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望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很浅显易懂,也很喜欢这首诗背后的寓意。农夫躬着身子,一步一步向后倒退着插秧苗的。看起来农夫的脚步是向后不断退让,实际上却是一步步前进,直到把秧苗插满了整个农田。以退为进,似退实进。六根清静方为道,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佛学上希望我们世人能抛弃那些外在的诱惑,达到真正的清静。清静,不只是物外的安静、清彻,更是自己的内心干净,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来的自然、安详,更能使自心清静。生活中的我们走得太急,大家都不断地争着往前冲,把退后当作是一种退缩,是懦弱的表现,所以无时无刻绝不后退。接着我们大家间的矛盾不断演化,大家都不再快乐。退一步海口天空,正如屈伸的拳头打出去才更有力。退一步,我们看得更远、更清,往往能将危机化成转机。做人处世要适时“低头”,这也表现了谦让与包容的伟大胸襟,处处谦让忍受,心中将能经常保持宁静与平和,思想也将更为明睿与清灵。并且在我们的谦让过程中,其他人也会感受到,意识到反过来谦让其他人。

生活中的艺术修行——除了以上谈的几点外,生活中,围棋、书法、雕刻、种花、佛乐、抄经等都是修行的好方法。因为那些都是素雅的行为,需要一颗无念的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不受外界的干扰。而在过程也是让我们平伏内心,一个人独处,使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在将来才能走得更远,更清晰。

上课听听道理,下课听听歌,其实蛮轻松的,每星期的这一晚就是让心休息的时候。

参考出处:佛教百科、中华佛教网、问问

第三篇:佛教与人生

十一班二组吴有兵

学《佛教与人生》有感

原本以为佛教离自己很遥远,深不可测;但我在学习《佛教与人生》后觉得佛教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和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我们导游工作更需要佛教的许多观点来引导我们的工作态度,处世态度,生活态度,人生态度。

佛法是阐明人生的真理的,释迦牟尼佛自己觉悟了人生的真理以后,为了要使世界上还没有觉悟的人觉悟,便到处去演说佛法;在那么多的教典里面,它所诠释的道理,当然是很多很多,其间有四种道理,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这四种根本而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呢?四种道理是:

一·无常,世界上的一切东西,没有一样不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没有一样不是在演化不息的;佛法说世间一切是变化无常的,所以痛苦是有解除的可能,你若不肯努力向上,好的乐的可能因无常变成坏的苦的;你若肯努力向上,坏的苦的也可能因无常而变成好的乐的。

二·苦,我们的心理上,有贪、嗔、疑、烦恼扰乱的痛苦;我们的身体上,有老、病死相继而来的痛苦;我们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生离、死别的痛苦;我们在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除此以外,我们内心有所求不得的痛苦,外界有风灾、水灾、兵灾、瘟疫等痛苦,人生在世,实在苦难多了!佛法说人生是痛苦缺憾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苟安现实,尤其不能因痛苦而畏缩,而应要努力去争取改进与摆脱。

三·空──空是甚么?佛法说世间一切是缘起性空的,所以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己要在利人中求,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四大皆空,不是专指学佛或拜佛的人,凡是有身体的,不管拜不拜佛,都是四大皆空。所以拜佛也好,不拜佛也好,要是大家对四大皆空的道理,有了正确的认识,那社会上许多无谓的争执,便可以大大的减少了。

四·无我──我是甚么?是我们应该捐除我见,打破我执,积极为人群、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谋幸福。

佛教虽有高深的哲理,但不是只讲理论的宗教,而是特别注重实行的;就是要把所解悟到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起来;理论配合实践,言行一致。佛教的道理虽然很多,但是上面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种道理,却是最根本的。

从佛法的观点谈到人生的意义。应该要抱括两种,那就是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物质的是饮食,可以滋养生命,使生命延续,使生命生存;精神的是文化食粮,可以增进智识,能够使人生的生活上轨道,过著有意义的生活,使人生的生存快乐,进而使生命升华。一般人只注意到前者,讲究物质生活,对于后者的精神生活,却被忽略了;所以那种沉迷与麻醉物质生活的人生,终归是空虚的!人生除了生活应该过得有意义以外;惟有这样,生存才有价值,生命才有归宿。我们人的一生,要时常护心,时常修心。

佛法是指导人生的,改进人生的,净化人生的,因此,尽管人生是苦难重重的,但是我们能够跟著佛法的指导去实践,便可以由缺陷达到美满,由迷梦达到觉悟。所以,佛法与人生,是有极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该向人生的真、善、美的目标迈进!这样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意义。

第四篇:佛教与人生(济群法师)

佛教与人生

——在定慧寺为苏州信徒开示

济 群 法师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动越做越好,听经的居士越来越多,真是非常高兴!大家能够踊跃地、积极地到这里来参加弘法活动,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是多生累积的善根!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修行从广义来讲,就是一种生活,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高尚,但我们要知道,学佛修行也可以是十分平常的事。

平常到什么程度呢?正象古德们所说的那样: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佛是平常道,要象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自然。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诵经、念佛等等。这些算不算修行?当然是修行。有的人诵经,每天要诵一卷《金刚经》或《地藏经》、《无量寿经》;有的人念佛,每天都要念几千声、几万声佛号;有的人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早晚功课。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是所诵的经典或念的佛号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越积越多,我们的修行工夫也就越来越深?不是这样的!

诵经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和妄想,因此浮躁不安。这些烦恼从哪里来?都是自己东想西想地想出来的!妄想少,烦恼就少;妄想多,烦恼就多。所有从贪、嗔、痴出发的行为,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所以说,凡夫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当我们产生一念嗔心时,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当我们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时候,内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念佛时,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种下了善的种子;当我们诵经时,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还是无明、烦恼的果实呢?关键在于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嗔恨、嫉妒,烦恼就会渐渐地形成强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慈悲、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着家庭琐事、忙着工作经商,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但这种作用却微不足道!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嗔、痴的状态中,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念佛。作为在家的居士来说,的确有很多世俗的事务需要处理,包括家庭、儿女、工作、人际关系等等。但是,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有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谁也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个人都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认为工作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工作;如果认为赚钱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赚钱;如果认为娱乐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娱乐;如果认为人际关系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应酬人际关系;如果认为学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学佛。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是不是重视。当我们觉得没有时间到寺院来或没有时间学佛时,就说明我们没有把学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前面已经说过,修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是一种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将学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现有没有时间的问题,因为我们不会没有时间生活。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佛教里有一部《佛说善生经》,在这部经里,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还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以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甚至解脱生死。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着爱心和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不好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话时,在生命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而真实的种子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话,一方面要说有利于别人的话,如果是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必说。

第三是要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伤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健康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去参与或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我们因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子对丈夫,总是一相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理解。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那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爱心和慈悲心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当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法具有悲和智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闻思经教,如理思维才能获得。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宝藏。在我们每天念诵的“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正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象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只是诵经、念佛,还要闻思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狂热。所以,信仰需要智慧来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仰的层次,提高信仰的水准。

作为居士,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关键。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着两重标准。首先,是不违背法律的规范,法律制定是以维护大众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如果我们连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离佛教徒的标准就差得更远。因为佛教徒还须遵守更高的道德准则,还应遵循五戒的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标准的职业才是如法的。

为什么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除了对行为的约束,戒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呢?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生命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我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们杀生,一定有被杀的对象;我们偷盗,一定有被盗的对象;我们邪淫,一定有被淫的对象;我们妄语,一定有被欺骗的对象。同时,造恶带来的果报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命,杀生会导致短命和多病的果报,因为杀生使动物们不能终其天年;妄语则会使我们被人欺骗或不能取信于人;盗窃和邪淫也是同样,只要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因,最后,也一定由我们自己来品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知道职业仅仅能够保障暂时的生存。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来,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从眼前利益出发。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要为更长远的生命着想,眼前的几十年毕竟是短暂的,而未来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殃及未来,岂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幸福呢?就要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规范来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我们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不能好好地待人处世。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嗔恨心在吃?吃饭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业;有时为了虚荣和面子而一掷千金。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贪心;反之,则会起嗔恨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又是虚荣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我们看,不好好吃饭,就会带来这么多的贪嗔痴烦恼。

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生存,还要注意相应的营养,营养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需要依靠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暴饮暴食固然不对,忍饥挨饿地自苦其身同样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奉行中道的原则,远离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所以说,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就蕴涵着智慧。

从前有位祖师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听的人不明白:谁不会吃饭、睡觉呢?祖师就说:“你们吃饭时挑肥拣瘦;睡觉时又东想西想。”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做,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学佛的话,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原有的情绪式的生活,改变为智慧的、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还是以吃饭为例,嗜酒的人必须有几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点荤腥才觉得踏实,就把吃饭这件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化。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吃饭,其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饿了才去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滋味来;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quot;,没有心事也就没有烦恼和负担,才能吃得开开心心;三是饮食要简单,如果菜太多、太复杂,会使我们的味觉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远不如清请淡淡的两三样更适宜。

吃饭是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如果我们每天以打坐、诵经将心静下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个过程,念佛和禅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象流水般一念接着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着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我们可以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无论是走路还是干活,都让这一声佛号念念相续。如果妄想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烦恼也随之增多。如果能够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就会越来越单纯,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为什么开心不起来?就是因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执着压迫着。当我们心事重重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反之,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体会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是帮助我们来看好自己的念头。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着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我们的心念,也象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象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象马一样到处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尘劳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着,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边,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象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念珠就象栓牛的绳子一样,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它。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着它跑。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总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着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邢晓彤记)

第五篇: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

杨振宁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 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是伟人的科学预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清水中有微虫八万四千,以及有关宇宙结构的三千大千世界等,这些都为现代科学中的微生物学和天文学所证实。

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也没得恶报。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其实这是对六道轮回业力成熟才得果报了解不够。论据之二便是因果轮回怎么没人看得见。

事实上从佛教产生后的两千多年来,历史记载了许多看得见因果轮回、只有种种神通的修道人。看不见的东西并不就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眼睛不能感觉到红外线、紫外线;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次声波;我们看不见微生物,更看不见原子等微观粒子,我们也看不见听不到我们周围如今到处充斥着的大量电磁信号,如无线电波、电视信号、手机信号。

我们能看见阳光却不能马上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我们把上述东西作为科学常识而深信不疑,因为当今流行自然科学。科学的实证精神在于科学不会因为你相信就让你轻易地检测到,也不因为你没有去观测而不存在,而成为迷信。

如果一个人想深入了解我们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现象就必须认真地跟科学领域中的善知识虚心学习。随着从小学读到博土毕业,你就能逐渐学到更多的科学理论,做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借助于科学仪器感知更多的科学现象。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易把握。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印度和中国世世代代的历史人物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是人类智慧的运用,而佛学正是令人断除妄念显现众生本具智慧的,所以科学与佛学丝毫不矛盾的。

佛教的科学性——正确认识佛教从这里开始!

佛经中很多论述,与现代科学惊人的吻合。大到宇宙的形成、太阳系及银河系的构造,小到寄生虫、微生物的观察;甚至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尖端科学等,3

无一不证明佛教的真实性。下面略举数例:

三千大千世界与宇宙

佛陀在《起世经》中对我们这个宇宙的状况作出过准确的描述,原文是古文,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佛陀以一千个太阳,一千个月亮组成的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而以一千个小千世界形成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化土。李庆宏居士在《佛教起信与入门》一书中分析认为:小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为银河系。佛陀把一千世界合在一起讲,并且说明了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盘起的头发)‟,即不仅圆,还带螺旋状,正是银河系的形状。而且指出银河系有上千个有人的星球。佛并未把无数没生命的星球放进去,因为人是正报,物是依报。

三千大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我们当前观察到的整个宇宙星空。

如果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为三千个大千世界,算下来就是30亿个星系(目前天文学家已观察到约10亿个星系),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成住坏空的,这就符合当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这种三千大千世界有无数个,也就是说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还没有超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起世经》还提到我们这个小千世界中(即银河系)有阎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单越这四个大洲,地球属阎浮提洲之一。其它三个大洲应指银河系其它类型的外星人。佛陀对他们作过详细描述,包括脸型,寿命,生活状态等。四大洲外还有„八万小洲‟,应是其他类型还没进化出高级生命的星球。

《瑜伽师地论》卷二记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 4

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根据部分佛教典籍的论述,一小劫为1,680,000年。每20小劫为一中劫,即33,600,000年。80中劫为一大劫,即268.8亿年。这就是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寿命。我们目前测定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年,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现在是中年。

我们大致算一下,其中„成‟和„成已住‟的年限是67.2亿年,生命仅在„成‟和„成已住‟的阶段出现,太阳系已形成46亿年,约形成十几亿年后开始产生最简单的生命;太阳系还有47亿年的寿命,后面若干亿年地球上已不适合生存,算下来刚好。

论地球的形状

《楞严经》载,佛的弟子阿那律陀双目失明,后成罗汉。在开天眼后看见阎浮提(地球)就象掌中的庵摩罗果(印度一种椭圆形的水果)。若不是实证,2500年前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

《俱舍论》描述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这表示地球是圆形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佛在《起世经》中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于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宫,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现。),现在的西藏人则还可以根据佛教的《时轮金刚续》准确测算日食月食。

论微生物

释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说,这杯水中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这八万四千是虚数,表示非常多的数目。即不用显微镜就看见了水中的无数微生物。佛当年规定弟子喝水都要先过滤,尽可能避免伤害 5

大一点的微生物(太小的就没办法了)。

论寄生虫

释迦牟尼佛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还指出确定位置和活动状态。今日由于科学发达,发现人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蛲虫、便虫、钩虫、丝虫、绦虫、肺蛭虫、肝蛭虫等有数十种之多。(详见〈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可能在人要问了,2500多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怎么对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了解得如此清楚?

实际上一切都在识心中,人可以通过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觉悟后,认识到宇宙的一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从现在开始经过50亿年的科学研究,人们对宇宙本质的了解还是及不上佛陀。这是由识心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佛是亲证,而许多现代科学,只能靠推测。如万物都是从空无中产生,以及所有物质依观测而存在,是现代量子力学铁定的结论。科学家无法从感性上理解,但也不能不接受这种结论。而佛早就指出万法心生,诸法无我。

《楞严经》指出:“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如近年兴起的宇宙全息理论,在《楞严经》上也可找到印证:“于一毛端含受十方国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二千多年前的佛学理论,近百年来才被现代科学一一验证。

现代科学家黄念祖说:“近百年中由于相对论、量子论、亚原子物理学、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等,所取得的成果,给佛教哲理增添了许多实际论证和实例”。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下载《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与企业文化

    佛教与企业文化 作者:释明生 文章来源:中国佛商财富论坛 “白日曜青春,时雨净飞尘”,这是三国曹植《侍太子坐》里的句子,展现的是一个净化过的明丽清新的景色。因而,希望大家有如......

    佛教与佛教建筑

    认识佛教与佛教寺院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卒......

    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会议 民主政治是今日世界的共同潮流,其基本原则在于纠合群力,集思广益,交换意见,截长补短,异中求同,融个体于群体,汇合为一共同的意见,以达到共同的目的,这也就是集体创作。因......

    佛教与中国民俗

    佛教与中国民俗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民间风俗有不少影响。风俗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生活景象。佛教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极乐世界、阴曹地 府......

    佛教与诗歌

    中国佛教与诗歌关系谈 ——以白居易为例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

    考察与随想

    激 励 与 奋 进 ——考察学习随想 为了学习借鉴高职同类院校先进的办学经验,深化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院的各项工作,2013年暑期,由院长亲自带队对山东服装学院、山东外贸职......

    人生与社会课堂学习体会

    人生与社会课堂学习体会 这一学期选择了人生与社会这门课程,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触与体会也颇多。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以为教学内容就如其课程名一样,只知人生与社会联系是......

    语文与人生之感想

    语文与人生之感想 主讲的苏立康教授,她老人家既是一位谦逊平和的长者,又是一位文雅博学的智者。聆听了她的讲座,真令我如醍醐灌顶。在视频中,只听得她老人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