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学习心得
选修论文,自己所写,广工人绕道,皆因我不想让老师看到一模一样的论文。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学习心得
在广东这个地方,有一种很特别的文化习俗,每逢初一十五,人们都会烧香拜神,向神表达自己的尊敬与虔诚,以此祈求神的庇佑,岁月静好,风调雨顺。幼时无知的年代,曾坚决认为那就是封建时代的迷信,是农村人愚昧无知的写照。然而,多年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很肤浅的看法,任何事情都在发展变化着,我们不能再以旧时代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本质。改革开放到了这个时代,相信每一个人不会愚昧到还不清楚封建迷信的定义。任何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与奉承着的东西,即使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但这恰恰可以体现出我们心中的需要与追求,并且让我们心中有个信仰,有种无形的力量。
而烧香拜神,其实就是佛教的一种延伸,是一种佛教礼仪文化的一种体现。尽管我们都没有加入佛教,成为佛教信仰中的一员,但这也阻止不了我们对于佛教文化的热爱。而深入了解佛教这一个宗教,却是开始于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或者选了这门课程,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佛教文化博大而精深,包罗万象,其中不乏让人深思的对于生命最原始的思考。
一、关于得失
记得老师在课程前几节的时候,讲到过“看破红尘”,在我一直以来的思维当中,这是一种对感情,对生命绝望后心灰意冷的消极心态。在现代的语言当中,看破红层“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最原始的含义,也即是在佛教的语言当中,所谓红尘,也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几乎囊括了我们的六根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人世间罪恶的来源。我们看破它,这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任何时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到的终须失去——这不正是一种从容,随性,洒脱的人生观吗?宠辱不惊,先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佛说:“万物皆空,因果不空。”让我想起很流行的一句电影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既然得到的终究要化为尘土,当初何必苦苦追寻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到了,也终究会失去的。坚持追求正确的东西,是执着;而人世间有太多太虚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名利、财富、权利,得不到又何妨?
二、关于宽容
佛教有一个很为大家所认同的观点,就是始终坚持“众生平等”,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平等的。正是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得以让佛教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很受欢迎。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认为人类有“原罪”, 故人生来皆负有罪孽,人生来就是为了赎罪,死后才会被原谅。而佛教却是一个讲究宽容的宗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佛说,只要诚心悔过,所有的罪孽都可以被赦免。佛教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因一个人的贫或富,贵或贱,善或恶。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引用这一出自佛教的名言的时候,是否想过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这样呢?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在个个都在标榜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多少人曾想过要为无心犯错的别人给予一丝的宽容和大度,说一声无所谓呢?众所周知,在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却是“人肉搜索”盛行的年代,人肉搜索让人看到网络技术之发达和网民力量之强大的同时,也让很多当事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据我所知,人肉搜索多为私心寻求报复而起,尚且撇开人肉搜索的法律层面不谈,我们在呼吁网民理智对待信息真假性的同时,是否应该在开始参与之前,多一丝宽容的心态呢?
三、关于修生养性
佛教的语言,睿智而又真实,能给人性情的陶冶。教人随善,淡化贪欲,念无常。最重要的一点,佛教能让人内心宁静。在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要求我们都亲身体验一下静坐,让我获益颇深。那种心无杂念的心境,恐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当中,没有几个人会体验过吧?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人都为生存为发展而忙碌,是否曾有人想过要停下脚步,体验一次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随意而率性的心灵之旅呢?
„„
佛教的经典有很多,无法一一细赏,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与智慧,当然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叙写。佛教在影响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的同时,也在或多或少地让这个世界变得平和,安宁,这就是佛教的魅力所在。
第二篇: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人生如梦,爱恨嗔痴交织的生活里,我们像极了围墙里挣扎的人儿,在一重重名叫私欲和妄想执著的围墙里迷失了自我。佛教则是围墙外的人,慈悲渡人。佛家里有个绝妙的比喻,他们认为,人是被自己困在一场梦里,看不清真相,而佛,就是觉悟者,佛徒则是睡梦中醒来的人。因此,佛教并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和宗教。而是一门最高深最神奇的哲学和心理学,虽然我接触它只有短短一段时间,但是我却被它深深折服。每次上完佛学我的QQ签名一定是“佛曰……”。
佛教是一门很神奇和神秘的宗教。记得我第一次听见那些佛涅槃后留下金身不坏时,我一直觉得那是迷信和夸张,更把它打上神棍的记号。可是在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慧能大师的金身在文革时曾被证明是真的肉身时,我突然觉得佛教里那些曾经被我否认的奇迹一点点闪着光芒。再细想,达摩一叶渡江的故事或许也是真实的。那么佛教里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历史的流逝里随之流失呢?这成了我的一个悬疑。又或许我们可以对他们所向往的另一个飞升的世界有所期待,这是迷信还是科学无法达到的高度?
佛教的传承是十分严格而肃穆的,记得在视频里看到慧能大师继承六祖衣钵时那种口口相传方式,让人不禁肃穆起来。佛学里的每句话都是精简的,但是却发人深省,看着那一句句箴言,就像在说出一个个远古的魔法一样,让人的心莫名地平静下来,感觉好像玻璃一样透明,在恍然大悟的瞬间,身心都变得轻松无比。
在学佛教与人生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佛教里说的关于生命本质的探讨了。这让我受益匪浅。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曾发出感慨:“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像,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就像孟子曾说的“人性本善”,人生而纯粹,只是被太多俗世的烦恼情感遮蔽了眼睛。人生越走越远,也就遗忘了许多最原始的那些最真的本质。佛曰:生命十分纯粹。那么,当我们迷失在雾里时要如何找回最初的那份纯粹的心情,如何才能真正自由如风地活出生命的自我呢?
佛学认为,人之烦恼在于三毒,即贪、嗔、痴。我们的烦恼都是来自于这三者,也就
是妄想执著,我们过于执念于得到什么,过于执念于留下什么,结果自寻烦恼。而对治之法 则是三学,戒、定、慧。其实也就很简单,既然“毒”,那么我们就放下它们就是了。舍弃贪念和嗔痴,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烦恼的理由呢?
在四圣谛里更清楚地指出了生命的真理。四圣谛里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里指出:生苦,劳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哭,五取(色、受、想、行、识)蕴苦。客观总结起来就是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集谛里说出了苦因——贪爱、嗔恚。我们太贪求事物了。在感情上,友情也好爱情亲情也好,当我们对对方好的时候,也会想得到对方的感情、重视,若果求不得,就会有沮丧、伤心甚至怨恨等烦恼出现;在事业金钱上,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好的境遇,不满现状的情绪越积越多,烦恼随之而到。一切烦恼都在于一个贪字。
灭谛——乐果:涅槃,灭度、灭寂、不生、解脱、安乐。也就是我们灭去苦谛所得到的乐。
道谛——乐因。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烦恼如客尘,我们要自净其意。对凡事不要太执着,付出时无相布施,做事尽力就是,求不得时笑笑置之,如果心净如水,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烦恼也只能在我们身边擦过而已,我们照样风淡云轻。就如慧能大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简单的心会让一切事物都变得简单起来,快乐也会简单起来。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埋怨社会压力太大,生存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变得虚伪,偏离自己的意愿,结果人越活越压抑。可是有时候,只要我们简单对待生活,放下一切贪求和执着,我们就能做最纯粹的自己。可是,很多时候世界是等价交换的,你得到什么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们真的得到我们要的那种无一物也无尘埃的境界时,我们会很清醒也能很真实地自由地生活。但是我们就无法体会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喜悦和那种幸福的感觉,我们也会很难在社会上取得一个舒适的地位,生活也许就会苦不堪言了。
我承认我不是个最虔诚的佛徒,我只能体会到佛学的道理却无法贯彻到底。佛学提倡的是知行合一,而且要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能停留在任何时间任何境界,而 是要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有无忧之心。但是,做起来谈何容易。我会有选择地“无一物”,我贪恋世事,但不会太执着。在伤心时迷惑时用佛学来指导自己,把它作为我最坚强的后盾。
第三篇: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胡涵
3112003638 12路桥1班
在上佛教文化这门课之前,认为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都只是人的一种信仰,而我自认为是没有什么信仰可言。听老师第一节课,就纠正了世俗对佛教的理解,佛教,并不是说,你要去信仰它,你要削发为僧去当和尚,你要抛开世俗一切去寻得自己的果,佛教,它是一种大智慧。
谈起佛教,自然首先要从佛陀说起,大家都知道佛陀是谁,如来,释迦牟尼等等都是世人给他的尊称。佛祖的真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当时一个小国的太子,佛陀的人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他由于是太子,他老爸就为了让他抛弃世俗的烦恼,给他的生活是非常非常好的,基本上是无忧无虑。在有一次,他出宫游玩,才发现人有生老病死,人其实活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于是在他29岁时,决定出家修道。当时修道的方法是绝食,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身体是欲望的根源,你想解脱世俗烦恼,你先要折磨自己的身躯,于是释迦牟尼加入了这个行列,基本上不吃饭,偶尔吃点小米,喝点水,过了六年,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他觉得此路不通,就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食物,当时有五个人和他一起修行,看到他如此作为,就认为他堕落了,就纷纷离开他。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首先顿悟的人会是这个他们看不起的人。佛陀随后到了一棵树下(后称菩提树)打坐,据说坐了七天七夜,仿佛经历了百世轮回,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三十五岁。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当时听完老师说起佛陀悟道的过程,我其实是非常奇怪的,为什么一个人,可以仅仅依靠自己,在树下盘坐,就能感悟到如此的大道理。不过想想,又觉得是有可能的,佛陀的经历摆放在那里,要我们现在世人去做,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佛学认为,人之烦恼在于三毒,即贪、嗔、痴。我们的烦恼都是来自于这三者,也就
是妄想执著,我们过于执念于得到什么,过于执念于留下什么,结果自寻烦恼。而对治之法 则是三学,戒、定、慧。其实也就很简单,既然“毒”,那么我们就放下它们就是了。舍弃贪念和嗔痴,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烦恼的理由呢?
在四圣谛里更清楚地指出了生命的真理。四圣谛里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里指出:生苦,劳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哭,五取(色、受、想、行、识)蕴苦。客观总结起来就是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集谛里说出了苦因——贪爱、嗔恚。我们太贪求事物了。在感情上,友情也好爱情亲情也好,当我们对对方好的时候,也会想得到对方的感情、重视,若果求不得,就会有沮丧、伤心甚至怨恨等烦恼出现;在事业金钱上,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好的境遇,不满现状的情绪越积越多,烦恼随之而到。一切烦恼都在于一个贪字。
灭谛——乐果:涅槃,灭度、灭寂、不生、解脱、安乐。也就是我们灭去苦谛所得到的乐。
道谛——乐因。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烦恼如客尘,我们要自净其意。对凡事不要太执着,付出时无相布施,做事尽力就是,求不得时笑笑置之,如果心净如水,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烦恼也只能在我们身边擦过而已,我们照样风淡云轻。就如慧能大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简单的心会让一切事物都变得简单起来,快乐也会简单起来。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埋怨社会压力太大,生存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变得虚伪,偏离自己的意愿,结果人越活越压抑。可是有时候,只要我们简单对待生活,放下一切贪求和执着,我们就能做最纯粹的自己。可是,很多时候世界是等价交换的,你得到什么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们真的得到我们要的那种无一物也无尘埃的境界时,我们会很清醒也能很真实地自由地生活。但是我们就无法体会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喜悦和那种幸福的感觉,我们也会很难在社会上取得一个舒适的地位,生活也许就会苦不堪言了。
人生如梦,爱恨嗔痴交织的生活里,我们像极了围墙里挣扎的人儿,在一重重名叫私欲和妄想执著的围墙里迷失了自我。佛教则是围墙外的人,慈悲渡人。佛家里有个绝妙的比喻,他们认为,人是被自己困在一场梦里,看不清真相,而佛,就是觉悟者,佛徒则是睡梦中醒来的人。因此,佛教并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和宗教。而是一门最高深最神奇的哲学和心理学,虽然我接触它只有短短一段时间,但是我却被它深深折服。
第四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感想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感想
我对佛教的兴趣缘自奶奶的影响,在我的家乡,佛教很盛行,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信仰佛教.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目不识丁,但他们虔诚的态度绝对不亚于任何人.从小时候就看到奶奶每逢初一十五烧香,有时还要去县城中的太昊陵拜神.另一个与佛教有关的就是《西游记》.这部与佛教有关的动画片更是增添了我对佛教的许多了解.那时候总是对鬼神的事由怀疑,以为佛教只是有人凭空编造出的东西,世上不可能有这么离奇的东西,更是对佛教的创始及发展一无所知.但看到奶奶一些老人那么虔诚,总还是存在一些敬畏.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节就被老师所说的“虚空粉粹,大地平尘”震撼了,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呀?还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然不甚了解,却怀着一股崇敬.自那时开始真正被佛教吸引了.佛教的精髓在于修心,追求内心清静,体会佛教的这个特点有助于反省内心, 像老师说的:”佛者,觉也。觉的宗教,自觉自力自立自度自救.重内因,平常心,舒展心灵 慈悲心大智慧,随顺自然,不执著 ,放下 ,保持清静的内心就能对外界的诱惑有抵抗力.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从而不迷失自己的方向.从老师课前给我们播放的短片中可以看出佛教对世界细致入微的剖析,对哲理的体悟.虽然不是信仰佛教的人,但了解佛教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从他出生就异于常人,最后放弃王子地
位,历经磨难,在菩提树下静坐禅思七天七夜后睹明星而悟道,自言自语曰:”奇哉!奇哉!终生皆具如来智慧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之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自此开始弘法,最后在二月十五日,在拘尸那拉城(拘尸那拉国的都城)外娑罗树林入灭.他的一生有太多的神奇,似乎他的出生就是为了创立佛教,向世人展示佛法的神奇.这更使我迷惑,是否在释迦牟尼之前就有佛存在,如果是的话,那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真有那么灵异的事物存在吗?我渴望找到答案.佛教的基本教义中三法印给我的印象最深,三法印分别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指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中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有情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又因因缘而离散,其中没有主宰身体,永恒存在的我或灵魂.涅槃寂静,指由观无常无我而熄灭烦恼,能证得寂静的涅槃境界.我想三法印主要阐述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空灵.生命无开始也没有终结,人生也许就是一种虚幻.之后佛教经过几次演化与分裂,经过几次集结,形成了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各自传播.佛教传入中国最早记载于东汉成书的《四十二章经序》,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梦金人,经太史傅毅解梦,帝遣蔡愔一行人去西域寻求佛法.蔡愔一行人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大月氏国(现在新疆西部伊犁流域遇见了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西域沙门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经卷,随蔡愔一行人到了洛阳住鸿胪寺.后来明帝为两位沙门建精舍,命名“白马寺”。两位沙门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之后佛教再中国开始了发展。与中国文化开始碰撞
和融合。佛教曾受到许多皇帝的推崇,在中国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时比儒道还显赫。当然也有少数的皇帝不相信佛教,甚至消灭佛教,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他们最终的下场都很惨。
佛教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禅宗,神秘高深却又与现实世界相关。禅宗的起源于灵鹫山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传说: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百万人天大众举目罔措,头陀迦叶破颜微笑,如来正法眼藏独得薪传。释迦牟尼佛传授给迦叶尊者的这种正法眼藏,就是禅宗.这种传授方法就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而迦叶尊者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师。中国禅宗开始于达摩,达摩于梁武帝普通7年9月21日到达广州,见到了梁武帝,与梁武帝一番对话后去少林寺面壁九年。达摩把他带来的印度禅学奥旨(如来禅)传给一个中国高僧慧可(神光)并以《楞伽经》作为理论依据,付衣钵为凭.至此之后,中国禅宗一代代传下来。至六祖惠能,中国禅宗蔚为壮观的千年大戏拉开帷幕。
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字面意思易懂,但暗藏玄机,使人体会到佛教那种空灵的境界,这种境界令我向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西方的哲学也在探讨人的存在问题,哲学家们思索宇宙的来源,思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上帝是否存在等问题。而佛教思索的问题似乎已超越了我们当前的世界。佛教解答的问题不仅关于今生,还有前生,来世。已经超越了常人能感知的范围。一念三千,何等微妙又宏大的境界呀!
对于佛教,我还知之甚少,希望在下半学期的学习中,能好好感受它的神奇,认识它与中华文化的融合,提升自身修养。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
息县二小:李丹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荣幸。教师这个职位是多么的神圣。要想成为师之典范,必先成为一个好人!对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感悟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须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须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教学生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
3: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4: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汪源源不断的泉水,不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努力把传统文化持之以恒的渗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刻警惕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