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2 15:1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学习心得》。

第一篇:佛教学习心得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在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之前,我真的不大懂佛教文化。即使看到家里有人信佛教,也不会主动去寻根问底,只知道这些其实都是人们精神上的寄托。但是我在本学期的佛教选修课上,学到了很多,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佛教的单一见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令我们开了眼界,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去理解真正的佛教文化。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烦恼,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这是我们该勇敢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和放下它,而不是去逃避它,逃避只是一个借口,对事物的发展不能起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说能在这短短的几节课里能真正体会到佛教的精髓,我实在只能略知皮毛。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单是在国内来分,就有北传、南传和藏传。北传、南传、藏传里面又有小的分类,分为天台宗、律宗、密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和三论。

在这些宗派中,我最有兴趣的是藏传佛教。因为之前我看过一本叫做《藏地密码》这本书,这本书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追寻藏传佛教及西藏千年隐秘历史真相的探险巨著。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西藏这一千年来最隐秘的故事。高三那会由于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拿了这部小说来解闷,没想到越看越有兴趣,就此对里面那些人物去寻找古老的藏獒,去探索古老且神秘的帕巴拉神庙感到很好奇,很想知道那个神庙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探险者去探索这神秘的藏传佛教。每每看着小说,自己都会有种心随着去探索的感觉。卓木强巴是里面的主角,他为了自己所喜爱的藏獒,毅然和别人组成队伍,去探索古老的领域。总的来说,是这本书勾起了我对西藏的兴趣,勾起了我对藏獒还有藏传佛教的兴趣。如果没有这本书的指引,我想到现在的我对藏传佛教会更加无知。

在之前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证严法师的视频。当我看了以后,真的对此很有感触,特别是他们所宣扬的大爱精神,令我特别感动。没有薪酬,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愿意去慈济做义工。证严法师一手创建的台湾慈济医院,有很多医生会选择到那里去做义工,即使花上一个礼拜的时间,也是一种爱的传递。现在的台湾慈济医院已经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医院咯,设备很完善,而且这医院完全不收费,对贫穷人民有很大帮助的。这也很符合当初证严法师历经千辛万苦创办这间医院的目的。同时,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也发展得很好,哪里需要他们的帮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他们的救援队伍中,有来自大公司的老总,也有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士。

而我们大陆这边呢,在寺庙打坐的和尚很多,像证严法师一样宣扬自己的大爱思想的人很少,甚至没有。大爱精神,社会真的很需要这种精神,当我在视频里每一次看到慈济的救援队伍,就会有一点感动,就会有一点高兴,就会有一点激动,也就会有一点失落……感动的是慈济的人伸出自己的援手去帮助他们,高兴的是那些人得救了,激动的是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很好,失落的是我们这儿却没有像慈济这样的慈善机构……社会上有些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悲剧视而不见,常常都是不理不睬。何时我们的社会会像台湾那边,全民皆有大爱精神。当我们没有了冷漠,没有自私,没有世俗目光,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多么美好,人人互相帮助。当然这种现象还要经过好久好久的时间才能变成现实。我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在上一节课,我特别对他国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每个男的一生都会出一次家。当我看到这个现象,我起初是很难理解,当看完整个视频后,我彻底醒悟了。这是他们的一种尽孝方式,一种出于对父母好的行为。那里的男人即使已经50多了,他们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还没出家,他们都会回到家乡那边选择出家。即使只是出家一个星期,已经足够有心了。当他们的父母看到以后,会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赞扬,也会为他们的行为感到自豪。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那,或许现在的我也会被那儿的佛教文化所灌输,也会有一种一生要出一次家的思想。而我的父母,也会支持我去出家,他们会在寺庙外高兴地看着我去出家,也会高兴地等着我回来。这个就是佛教与孝义的结合。就像现在这个我们立志要帮父母过个好的晚年一样,性质都是一样的。还有有的国家的寺庙里,寺庙里的和尚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会出来。这时,街上已经有一条长长的队伍了,他们都是准备给那些和尚吃的或者钱。他们之中有些是富贵人家,有些是贫穷人家,但他们向佛的心并没有因身家的富贵贫穷而变,反而让他们更加团结,更加平等。这些人家大多一个星期来一次,或者更频繁,但是有心就足矣。

通过这几堂佛教课,我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人本来就有不足,我们不必太过于去在意。只要我们有心去改变,我们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做任何事,对待任何人都要随缘,随缘才能得大自在,才能做到圆满,才能过真正幸福美满自在的生活。没有了妄想、分别和执著,你也就具有了一颗平等心,一颗清静的心,真诚的对待一切,而不参杂。一旦你清静了,智慧就会现前,你也就是一个明白人了,你就要懂得做人行事就要依善,要能真正帮助别人。不管你的行为多么小,只要有心,都是帮助别人。

本文作业:邹悦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850509920

第二篇: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人生如梦,爱恨嗔痴交织的生活里,我们像极了围墙里挣扎的人儿,在一重重名叫私欲和妄想执著的围墙里迷失了自我。佛教则是围墙外的人,慈悲渡人。佛家里有个绝妙的比喻,他们认为,人是被自己困在一场梦里,看不清真相,而佛,就是觉悟者,佛徒则是睡梦中醒来的人。因此,佛教并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和宗教。而是一门最高深最神奇的哲学和心理学,虽然我接触它只有短短一段时间,但是我却被它深深折服。每次上完佛学我的QQ签名一定是“佛曰……”。

佛教是一门很神奇和神秘的宗教。记得我第一次听见那些佛涅槃后留下金身不坏时,我一直觉得那是迷信和夸张,更把它打上神棍的记号。可是在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慧能大师的金身在文革时曾被证明是真的肉身时,我突然觉得佛教里那些曾经被我否认的奇迹一点点闪着光芒。再细想,达摩一叶渡江的故事或许也是真实的。那么佛教里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历史的流逝里随之流失呢?这成了我的一个悬疑。又或许我们可以对他们所向往的另一个飞升的世界有所期待,这是迷信还是科学无法达到的高度?

佛教的传承是十分严格而肃穆的,记得在视频里看到慧能大师继承六祖衣钵时那种口口相传方式,让人不禁肃穆起来。佛学里的每句话都是精简的,但是却发人深省,看着那一句句箴言,就像在说出一个个远古的魔法一样,让人的心莫名地平静下来,感觉好像玻璃一样透明,在恍然大悟的瞬间,身心都变得轻松无比。

在学佛教与人生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佛教里说的关于生命本质的探讨了。这让我受益匪浅。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曾发出感慨:“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像,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就像孟子曾说的“人性本善”,人生而纯粹,只是被太多俗世的烦恼情感遮蔽了眼睛。人生越走越远,也就遗忘了许多最原始的那些最真的本质。佛曰:生命十分纯粹。那么,当我们迷失在雾里时要如何找回最初的那份纯粹的心情,如何才能真正自由如风地活出生命的自我呢?

佛学认为,人之烦恼在于三毒,即贪、嗔、痴。我们的烦恼都是来自于这三者,也就

是妄想执著,我们过于执念于得到什么,过于执念于留下什么,结果自寻烦恼。而对治之法 则是三学,戒、定、慧。其实也就很简单,既然“毒”,那么我们就放下它们就是了。舍弃贪念和嗔痴,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烦恼的理由呢?

在四圣谛里更清楚地指出了生命的真理。四圣谛里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里指出:生苦,劳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哭,五取(色、受、想、行、识)蕴苦。客观总结起来就是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集谛里说出了苦因——贪爱、嗔恚。我们太贪求事物了。在感情上,友情也好爱情亲情也好,当我们对对方好的时候,也会想得到对方的感情、重视,若果求不得,就会有沮丧、伤心甚至怨恨等烦恼出现;在事业金钱上,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好的境遇,不满现状的情绪越积越多,烦恼随之而到。一切烦恼都在于一个贪字。

灭谛——乐果:涅槃,灭度、灭寂、不生、解脱、安乐。也就是我们灭去苦谛所得到的乐。

道谛——乐因。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烦恼如客尘,我们要自净其意。对凡事不要太执着,付出时无相布施,做事尽力就是,求不得时笑笑置之,如果心净如水,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烦恼也只能在我们身边擦过而已,我们照样风淡云轻。就如慧能大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简单的心会让一切事物都变得简单起来,快乐也会简单起来。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埋怨社会压力太大,生存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变得虚伪,偏离自己的意愿,结果人越活越压抑。可是有时候,只要我们简单对待生活,放下一切贪求和执着,我们就能做最纯粹的自己。可是,很多时候世界是等价交换的,你得到什么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们真的得到我们要的那种无一物也无尘埃的境界时,我们会很清醒也能很真实地自由地生活。但是我们就无法体会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喜悦和那种幸福的感觉,我们也会很难在社会上取得一个舒适的地位,生活也许就会苦不堪言了。

我承认我不是个最虔诚的佛徒,我只能体会到佛学的道理却无法贯彻到底。佛学提倡的是知行合一,而且要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能停留在任何时间任何境界,而 是要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有无忧之心。但是,做起来谈何容易。我会有选择地“无一物”,我贪恋世事,但不会太执着。在伤心时迷惑时用佛学来指导自己,把它作为我最坚强的后盾。

第三篇: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胡涵

3112003638 12路桥1班

在上佛教文化这门课之前,认为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都只是人的一种信仰,而我自认为是没有什么信仰可言。听老师第一节课,就纠正了世俗对佛教的理解,佛教,并不是说,你要去信仰它,你要削发为僧去当和尚,你要抛开世俗一切去寻得自己的果,佛教,它是一种大智慧。

谈起佛教,自然首先要从佛陀说起,大家都知道佛陀是谁,如来,释迦牟尼等等都是世人给他的尊称。佛祖的真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当时一个小国的太子,佛陀的人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他由于是太子,他老爸就为了让他抛弃世俗的烦恼,给他的生活是非常非常好的,基本上是无忧无虑。在有一次,他出宫游玩,才发现人有生老病死,人其实活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于是在他29岁时,决定出家修道。当时修道的方法是绝食,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身体是欲望的根源,你想解脱世俗烦恼,你先要折磨自己的身躯,于是释迦牟尼加入了这个行列,基本上不吃饭,偶尔吃点小米,喝点水,过了六年,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他觉得此路不通,就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食物,当时有五个人和他一起修行,看到他如此作为,就认为他堕落了,就纷纷离开他。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首先顿悟的人会是这个他们看不起的人。佛陀随后到了一棵树下(后称菩提树)打坐,据说坐了七天七夜,仿佛经历了百世轮回,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三十五岁。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当时听完老师说起佛陀悟道的过程,我其实是非常奇怪的,为什么一个人,可以仅仅依靠自己,在树下盘坐,就能感悟到如此的大道理。不过想想,又觉得是有可能的,佛陀的经历摆放在那里,要我们现在世人去做,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佛学认为,人之烦恼在于三毒,即贪、嗔、痴。我们的烦恼都是来自于这三者,也就

是妄想执著,我们过于执念于得到什么,过于执念于留下什么,结果自寻烦恼。而对治之法 则是三学,戒、定、慧。其实也就很简单,既然“毒”,那么我们就放下它们就是了。舍弃贪念和嗔痴,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烦恼的理由呢?

在四圣谛里更清楚地指出了生命的真理。四圣谛里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里指出:生苦,劳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哭,五取(色、受、想、行、识)蕴苦。客观总结起来就是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集谛里说出了苦因——贪爱、嗔恚。我们太贪求事物了。在感情上,友情也好爱情亲情也好,当我们对对方好的时候,也会想得到对方的感情、重视,若果求不得,就会有沮丧、伤心甚至怨恨等烦恼出现;在事业金钱上,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好的境遇,不满现状的情绪越积越多,烦恼随之而到。一切烦恼都在于一个贪字。

灭谛——乐果:涅槃,灭度、灭寂、不生、解脱、安乐。也就是我们灭去苦谛所得到的乐。

道谛——乐因。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烦恼如客尘,我们要自净其意。对凡事不要太执着,付出时无相布施,做事尽力就是,求不得时笑笑置之,如果心净如水,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烦恼也只能在我们身边擦过而已,我们照样风淡云轻。就如慧能大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简单的心会让一切事物都变得简单起来,快乐也会简单起来。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埋怨社会压力太大,生存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变得虚伪,偏离自己的意愿,结果人越活越压抑。可是有时候,只要我们简单对待生活,放下一切贪求和执着,我们就能做最纯粹的自己。可是,很多时候世界是等价交换的,你得到什么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们真的得到我们要的那种无一物也无尘埃的境界时,我们会很清醒也能很真实地自由地生活。但是我们就无法体会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喜悦和那种幸福的感觉,我们也会很难在社会上取得一个舒适的地位,生活也许就会苦不堪言了。

人生如梦,爱恨嗔痴交织的生活里,我们像极了围墙里挣扎的人儿,在一重重名叫私欲和妄想执著的围墙里迷失了自我。佛教则是围墙外的人,慈悲渡人。佛家里有个绝妙的比喻,他们认为,人是被自己困在一场梦里,看不清真相,而佛,就是觉悟者,佛徒则是睡梦中醒来的人。因此,佛教并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和宗教。而是一门最高深最神奇的哲学和心理学,虽然我接触它只有短短一段时间,但是我却被它深深折服。

第四篇:认识佛教学习心得报告

24-001佛教是什么

尊敬的老法师!

尊敬的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阿弥陀佛!

弟子在二零一三年九月六日,偶然的机会恭听到老法师的开示,听了很是欢喜。之后就天天在网上收集着看,越看越着迷,于是就决定要好好学佛。没想到有这么殊胜的因缘,在网上能很系统的参加学习,为现代学佛弟子们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弟子真诚感恩老法师慈悲开示!真诚感恩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阿弥陀佛!

老法师以讲故事、说案例的形式给弟子开示,非常耐心、非常详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弟子在恭听老法师慈悲开示的《佛教是什么》课程之后,对佛教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彻底转变了原有错误的观念。真正认清佛教是一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确确实实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教弟子对于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能力辨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恶。帮助弟子通达明瞭宇宙人生一切理事现象,恢复弟子原本的自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教的内涵包括了无量无边,为一切众生说大圆满法。比我们现在一所完整大学里面包括的还要多。从时间上讲,它的内容讲到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讲,它讲弟子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如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讲一世,讲弟子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尽虚空遍法界。

佛法所教,佛法所學。佛法是教弟子如何修学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给我们所说的法,就是给弟子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大乘经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华严经》上讲宇宙人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教弟子如何断烦恼、如何破迷开悟、如何转凡成圣超越三界。这些讲解,就是佛教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因此弟子应依据佛教的经典进行修行,找对法门,选对老师,依教奉行,勇猛精进。即信而学之,学而行之,行而省之,省而改之,改而学之,如此循环,必将成就。

明白了佛教是什么后,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知道了应如何修行及修

学的方法。真正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错误的行为,即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话说错了、动作做错了。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首先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体的一举一动,即身业的行为;然后是口的言语,言语的行为,即口业的行为;最后是起心动念,即意业行为。三业行为把它统统修正过来,这是真正修行。依据大皈依修学,大皈依是皈依大圆满的自性,是圆满的自性三宝(三宝即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佛菩萨告诉弟子在这末法时期,应发愿修念佛法门,最容易成就。念佛是从净门入,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修得清淨心。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有解有行。以念佛为主,听经读经为辅。因此,经书要天天念,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训,把《无量寿经》变成弟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来处事待人接物。一句阿弥陀佛,以净念相继、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必定成佛。

老法师慈悲开示,明确了学佛的修学次第。教弟子修行一定得先打好基

础,扎好根,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作为弟子入佛们的根基,就是《论语》上讲的夫子五德,即温厚、善良、恭顺、节俭、忍让。以「信、愿、行、证」这

四个阶段为指针。发大心,大心就是要度一切众生的这一个愿心,然后断烦恼、断习气,再学法门,最后圆成佛道。依据净土经典五经一论,按净宗五课依次修行:《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三福》,是个人修行的基础。何谓三福?即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六和》,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六和敬,是大家在一起共修的六个戒条。一条都不能少,少了一条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团了,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三学》,即戒、定、慧三学(如理如法,清净平等,真诚慈悲)。《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是教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要守的六个原则。《普贤十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懂得了修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路线,有

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而行之,落实在自己的生活行持上。从地藏菩萨的孝敬学起,学观音菩萨的大慈,学文殊菩萨的大智,学普贤的大行,踏踏实起心动念是根本。把心里自私自利、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把这些统统看破放下,修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想法、做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一心稱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如是一生,决定往生净土。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它绝对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更不是

迷信。因此,弟子一定要老实念佛,天天读诵《无量寿经》,依教奉行、一门深入、长时熏习、永不退转,这才能在今生成就自己,普度一切有缘众生!

以上是弟子粗浅整理的内容及一点学习心得,有不当之处,恭请各位同

修,以及学院的大德菩萨们批评指正!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顶礼尊敬的老法师!

顶礼各位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弟子德纯(学号eb34537)敬上!

2013/12/26

第五篇: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它还影响着东方千百万计的生活和灵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二、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槃;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槃。据《肇论》介绍: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是为有余涅槃;《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槃,是为无余涅槃。大乘还分性净涅槃和方便净涅槃两种。本有的法身,名性净涅槃,即真如法性,亦称性德涅槃;假六度缘修,本有法身显现,名方便净涅槃,亦称修得涅槃。法相宗综合了大小乘涅槃学说立四种涅槃:①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②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③无余依涅槃。出生死苦之真如;④无住处涅槃。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说,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应化身故不住涅槃,名为无住涅槃。大乘佛教认为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三、佛教的重要节日

①佛诞日即释迦牟尼诞生日。由于说法不一,世界各国佛涎日期也不相同,中国汉

族地区和日本均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蒙、藏族地区为四月十五日;傣族地区 为清明节后十天。佛诞日各佛寺一般都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

佛身”的传说,教徒要以香水洗释迦佛像,故又称为浴佛日。

②佛成道日;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口子。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届时佛寺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腊八粥”以供佛。为什么要供“腊八粥”呢? 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苦行多年,饿得几乎死去,后遇一牧女送他乳糜,得免

于死。释迦牟尼成佛后,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

粥”。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吃“腊八粥”的习俗,用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 疫。

③佛涅架日;即释迦牟尼逝世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五日。但是释迦牟尼 逝世的年代,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相差59年,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545年;北传

佛教认为是公元前486年,后者是我国公认的年代。

④世界佛陀日;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把佛诞、成道、涅槃三个节日合并起来,称作“维莎迦节”,时间是五月中旬的月圆日。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世界佛教

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规定为“世界佛陀日”。在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这是一个全 国性传统节日,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

⑤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农历六月十九 为观音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涅槃日。届时善男信女便举行盛大的庙会,被

看作观音道场的浙江普陀山,更是摩肩接踵,香火旺盛。

⑥其他佛或菩萨的纪念日;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诞生日。农历二月二十一 日是普贤菩萨的诞生日。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

萨涅架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的诞生日。农历七月十五是僧自恣日,即

孟兰盆会。何谓自恣:就是佛教徒每年安居期满之日举行检举忏悔集会,请别人尽

情(恣)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进行忏悔,同时也检举揭发别人的过失。此日称“僧 自恣日”届时以百味饮食供养自恣僧,据说如此能使现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度脱苦 厄。

四、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汉魏之际,佛教虽已传入中原,可在史料中,关于佛像的记载却极为鲜见。在出土的佛教文物中,有四川乐山崖墓的佛雕像、彭山崖墓内发现的陶制佛像,这些据考证都是汉代的作品。但是这时的佛教文物遗留下来的为数极少。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说可容三千余人,其中还安置了身穿锦彩衣物、铜质涂金的佛像,这是中国的造像立寺首次见于正史记载。

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的代表.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以东晋戴逵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逵的创作态度认真,据说有一次他为了制作一尊佛像,曾潜藏在帐中,倾听众人的褒贬议论,然后加以详细研究,积思三年,才得以完成。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像,包括塑像和画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传来的佛像图样,而是融合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寺院的各种塑像以及画像,现在大多都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传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铜佛像以及当时开凿的一些石窟寺中,来了解和研究当时佛教造像的一些情况。

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是后赵建武四年(338)造的释迦佛铜像。此像现藏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像通高 39.4厘米,身着通肩大衣,衣纹以身体胸部为中心,向左右对称雕出作平行下垂状、两手在腹前作禅定印,肉髻较大,脸部轮廓清楚。佛座为四足方座,这是大多数早期金铜佛像所采取的形式。整个佛像身体略向前倾,衣纹形式化,左右对称,略显呆滞,带有早期还不成熟的佛像制作风格。

南朝佛像,传世遗物较少。但从现在仅有的一些造像来看,其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例如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所造的佛坐像,其衣纹、手印、背饰等基本上还保留着较早的传统手法,但其面部表情则安详柔和,与其他一些显得强有力而充满感情色彩的佛像相比,尤为幽雅静温,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色彩。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此外,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伟气势、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大佛像,历来被视作云冈石窟的代表、由于这一洞窟的顶部和前壁已揭,佛像成为露天,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瞻仰这一大佛的雄姿。佛像高13.7米,面部丰满,高肉髻,鼻梁挺直,嘴部轮廓清楚,嘴角处略带微笑、眉眼修长,眼睛瞳孔部镶着黑釉陶器,看来炯炯有神。双耳垂肩颈部肥短,两肩宽阔厚实、双手作禅定印,手肘外张,显示出力量和威严。造像整体看上去端庄凝重。身披袈裟,偏袒右肩,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于北方寒冷气候中的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也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某些特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并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因此,标志着这一时期艺术水平的龙门石窟,具有更加浓厚的中国风味、其中如古阳洞、冥阳洞、莲华洞等,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隋唐的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清和神秘气氛的宠罩。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颇似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纹皱折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同时显出衣物的质地轻薄、紧贴身上,更显得肉体的丰腴和体态的婀娜多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以及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和塑像等等。

五代宋以后的佛教造像,以四川和云南各处的石窟中保留得较多。这时的像有许多是密宗的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密宗的流传情况。元代盛行藏传密教,藏密寺院中,也塑有不少密宗的造像。此外,杭州飞来峰的摩崖石刻造像,也多为佛教造像,可以说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其中又以笑口弥勒(布袋和尚)的像最为著名。它那憨厚质朴、纯真无邪的笑容,看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吸引着一群群的游人和朝拜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代宋以后,还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完全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些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上看,则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也更浓,这样也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多从唐以前的面部留有蝌蚪形小髭的男相,转变成风姿绰约、美丽端庄的女性形相,而且更具有世俗的风韵。这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看,都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五、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诗歌、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庄严器具、坛场布置、佛事仪轨、丛林规制等等。佛教是中国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与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佛教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质的部分、核心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思想”、“精神”,而佛教提倡的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皈依”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藉著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

七、佛教的影响

从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就文学而言,这对于丰富文学思想以及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是使中国文学作品想象更丰富,故事性更强。天竺声韵理论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诗歌格律的形成。佛教还丰富了中国语言与词汇,丰富了文学观念。同时,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净化了中国人的心灵,从盛唐开始,佛教与儒家、道家并列,成为人们政治文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组成,佛教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稳定了社会,使人们精神领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广泛的被国人用于外交领域,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融通,总之,其深远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7.htm

http:// http://www.newsmth.net/bbsanc.

下载佛教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范文模版)

    一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中国四大宗教指那些教? 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园六世纪发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宣扬“众生不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每个人靠自己修行......

    佛教歌曲歌词汇总

    佛教歌曲歌词汇总缘 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 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 顺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 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愿 愿修一切善,愿断......

    经典佛教名言

    经典佛教名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佛教调查报告

    清明节,让我走进佛寺,了解佛教。一时间顿觉大彻大悟。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

    佛教知识

    认识佛教 名词解释,对于初机很重要,很多的同修不仅对佛教的观念是错误的,也许是对名词不理解所至,我和同修们一样都是初学,所以我遵照净空法师、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转抄给同修,帮......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 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 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为了求得解脱之道苦修悟道。 2. 释迦牟尼佛的第一次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3. 第一位皈依佛陀的......

    佛教经典语录大全(模版)

    篇一: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一)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

    佛教节日

    佛教节日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