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时间:2019-05-15 08:0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知识》。

第一篇: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为了求得解脱之道苦修悟道。

2.释迦牟尼佛的第一次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3.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国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

4.释迦牟尼涅槃后,为整理佛的遗教,摩诃迦叶主持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

5.中国佛教的第一位比丘尼是西晋洛阳竹林寺的(净检比丘尼)。

6.玄奘法师将自己旅途中的见闻编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

7.顺治皇帝所敬重、亲近的高僧有天童道忞、(憨璞性聪)、玉琳通琇等三位禅师。

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六道轮回)”法。

9.(金瓶掣签)制度是朝廷监督并确认**转世的一种制度。

10.所谓“(如来)”者,无虚妄名如来,又说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

11.大乘佛教在自利的同时更注重(度它利生弘法)的工作。

12.在所有佛经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四个字。

13.在佛教中最常讲的“法印”有三,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14.“三藏十二部”中“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15.因(法藏)法师号贤首,所以华严宗又被称为贤首宗。

16.(净土宗)由于简单易行,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民间下层群众的信奉,称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

17.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一论”中的“一论”是(《往生论》)。

18.在佛教中,被称为律宗祖庭的寺院有:(丰德寺)、净业寺、(大明寺)、隆昌寺。

19.现在的密教主要流传在中国的西藏、(甘肃)、(青海)等地。

20.《涅槃经》的种类比较多,现在流通的以(《大般涅磐经》)为主。

21.“浴佛法会”的举行,一般分为集众、奉迎圣像、(安像祝赞)、祝圣浴佛、(皈依回向)

行仪。

22.在“水陆法会”中,(大斋)是指不限制的普施饮食。

23.(打七)即是在七天内或坐禅,或念佛,或经行,或礼拜,专心修持某一法门。

24.(降神)法会是藏传佛教中一个问卦吉凶祸福的法会。

25.“海青”是我国佛教僧众所穿着的主要服装之一,通常也称为(大袍)。

26.佛教寺院名称的其他称谓通常有:庵、堂、(僧伽蓝)、(精舍)、(兰若)、刹、丛林、道场、律寺、讲堂、讲寺、莲社等。

27.十方丛林中由于住持继承制度的不同,还有(子孙丛林)与(十方丛林)之分。

28.竖三世佛是指(迦叶佛)、(弥勒尊佛)、(释迦牟尼佛)。

29.藏经楼有时也被称做(毗卢阁),这是因为在藏经楼内多设毗卢佛像。

30.现代寺院中五百罗汉的名号基本上是依据一本叫(《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的碑文。

31.在法堂上一般设有二鼓,东北角者称为(法鼓),西北角者称为(茶鼓)。

32.数量为42颗的佛珠,这是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四十二个(阶位),需要渐次修正。

33.佛塔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就是(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

34.在佛教中所说的(四威仪)包括了行、坐、住、卧四个方面。

35.(沙弥尼)是指在寺院出家已经受十戒,但未能受具足戒的出家女童。

36.(西堂)是指曾经在其他寺院里担任住持,而现在客居于本寺院的人,又称“西庵”。

37.“四大班首”也称为四大板首,即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

38.律师在佛教中是对那些专门研究佛教(戒律)的法师的敬称。

39.(居士)通常是指居家学佛之士。

40.(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

41.五台山五大禅处分别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

42.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四大之一,观世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传至中国内地、西藏、南海及日本等地。

43.九华山的主峰是(天台峰),是九华山观览云海日出的最佳地点,此景被称为“(东南第一山)”。

44.东岳泰山又称为“(五岳独尊),名山之祖”。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荼毗”是什么意思? 答:荼毗意为焚烧、烧身。

2.什么是“**转世”?

答:**转世是指上一代**圆寂后,按照宗教仪规,再寻访一位在他圆寂时出生的儿童认定为转世灵童,并继承他的名号、衣钵和地位,承担他弘法利生的责任。**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佛教传承制度。

3.佛教的法器从用途来分有哪些种类? 答:从用途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六种:(1)庄严道场的佛具;(2)供养用的佛具;(3)梵呗赞诵用的法器;(4)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5)置物用的法具;(6)密教的法器。

4.进入佛殿时候应注意哪些礼仪? 答:

5.佛菩萨像中最常见的手印有哪五种? 答:佛菩萨最常见的手印有五种:

(1)施无畏印。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左手作拳,又执袈裟之两角,安于脐上。意即如来的殊胜之力遍一切处,普除一切恐怖烦恼,表示施无怖畏给无边众生的意思。这是佛菩萨为救济众生,使众生安心所作的印相。

(2)施愿印。左手作拳,执衣角,安于脐上。右手开五指,掌向外下垂。表示佛令一切众生,所愿皆成,即满足众生一切所需的意思。

(3)触地印。左手作拳状,置于脐上,右手下垂,手掌向内,五指并伸触地,或覆于膝上。

此印能令诸魔鬼神、一切烦恼皆不能扰乱众生。(4)说法印。有三种形式:

一是左右手各捻无名指与拇指指头,其余三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隔一定距离覆其上。二是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食指散而稍弯曲,小指直立,横左手于胸上,竖右手于胸间。

三是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三指并舒展,左手仰掌,安于胸上,以右手腕着于中指等头。以掌向外。这三种说法印表示为化报法三身说法的印相。(5)禅定印。以右掌置于左掌上,双手仰置双膝上。不同的佛像所结的手印不同,同一佛像也可能结几种不同的手印。一般释迦牟尼佛通常结说法印、触地印、施愿印、施无畏印、禅定印等,阿弥陀佛结禅定印、施愿印等,药师佛结施愿印等。

6.殊像寺供奉的文殊菩萨造像为何号称五台山之最?

答:殿内主奉文殊菩萨像,高度连狻猊座一起为9.87米,是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塑像。

7.江苏宝华山隆昌寺为什么有“天下第一戒坛”的美誉?

答:全国各寺院之授戒仪规,皆以宝华山隆昌寺之《传戒正范》为蓝本。宝华山之唱念,亦成为江南佛教寺院之标准唱腔。隆昌寺且赢得‘天下第一戒坛’之美誉。

8.密宗的金刚持菩萨有什么特点?

答:金刚持菩萨音译作伐折罗陀罗,意译为持金刚。一般手持金刚杵,用以表示如来金刚智印的智慧力,是藏密噶举派崇奉的本初佛。据说他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密法时化现的形象,所以又有“秘密主”的称谓。他的形象是身呈白黄色,着天衣,结跏趺坐于赤莲花上,头戴花冠,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执持金刚杵,两手交叉,置于胸前,全身装饰品很多,现菩萨形。他也有双身形象,即拥抱明妃的孙那利菩萨。

第二篇: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释迦牟尼遁入山林,经过六年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

2.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是在一个叫做(鹿野苑)的地方。

3.依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后,先到(阿罗罗)、郁陀罗二位神仙处学道。

4.释迦牟尼的第一次制戒是因为(须提那)犯戒。

5.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

6.玄奘法师的为了佛法忘我舍身的精神,被鲁迅先生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7.顺治九年时,五世****(阿旺洛桑嘉措)前来觐见。

8.“三武一宗之厄”中的“一宗”指的是(后周世宗)。

9.在历史上,大**转世灵童都是由“(吹忠)”作发降神祷问指定。

10.“菩萨”这两个字,全称为“(菩提萨)”。

11.小乘佛教主要依据的经典是(《阿含经》)。

12.佛教经典所使用语言的不同,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三大语系,即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

13.“阿弥陀”翻译成汉语就是无寿量、(无量光)。

14.“(大藏经)”一词,是对佛教典籍的总称。

15.华严宗的基本思想是(法界缘起)。

16.净土宗有一个特点,即有明确的(师承)关系。

17.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一论”中是“三经”是(《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

18.密宗又称(真言宗)。

19.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俗称“(喇嘛教)”。

20.噶举派僧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藏族民众中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

21.人们俗称的观音节是指(观世音菩萨圣诞)、观音菩萨成道纪念日和(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22.“盂兰盆会”举行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十五),其中“盂兰”即是(倒悬)的意思。

23.(闭关修行)能够摆脱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

24.现代汉族僧人的服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法衣),二是(常服)。

25.太虚大师所设计的长衣最早被称作“太虚褂”,后来又被称为(罗汉褂)。

26.(讲堂)是指专门用作讲经说法的场所。

27.佛教寺院的布局一般都是按(修道区)和(生活区)两部分来划分的。

28.五方世界佛是指(南方世界阿弥陀佛)、(东方世界阿閦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29.在藏经楼上层一般是沿壁立柜放置藏经,中间安放一张条柜作读经用,这种方式称为(壁藏)。

30.(云水堂)又称上客堂,即是云水僧挂单居住的地方,是表示暂住、寄居之义。31.(引罄)又称为小手磬,一般在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的注意。

32.数量为27颗的佛珠,这是表示二十七贤圣,即(十八)种无学和(九)种有学。33.塔身是佛塔的主体部分,有(实心塔)和(空心塔)两种。34.佛教中所说的(五观堂)是指出家人吃饭的别称。35.(沙弥尼)、(沙弥)和(式叉摩那)合称为三小众。

36.(监院)是对寺院中总领众僧的法师的称呼,是一寺的监督、总管。37.(八大执事)即是指这五发堂口的主要负责人及寺院的其他重要执事僧。38.(长老)通常是指哪些年龄长、法腊高而且智德俱优的大比丘。39.(仁波且)是指那些具备担任密乘“规范师”资格的上师。

40.“放焰口”是寺院中最常见的一种佛事仪式,它的全称是(瑜伽焰口施食仪)。

41.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是白色舍利塔,位于显通寺南侧的(塔院寺)里。它始建于(北魏),明代重修,塔基座呈正方形,为砖石结构的(藏式藻瓶佛塔)造型。42.观世音菩萨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43.九华山四大丛林是指(祗园寺)、东岩寺、(甘露寺)和百岁宫四大寺院。44.南岳衡山素有“(五岳独秀)”的美誉。45.云南鸡足山为我国佛教(迦叶)道场。

46.杭州灵隐寺的大雄宝殿建于清光绪末年,殿高33米,是我国著名的(三重檐)古建筑。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四十二章经》的大意是什么?

答:不论出家人或在家人都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等能够生长智慧,也由此而能够得证到四沙门果。在这部经中包含了佛教的最基本的修道纲领,阐释了出家学道要义。

2.什么是佛教的“三宝”?

答: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法宝、僧宝。

3.密教中常用哪六种物来供养佛?

答:密教中常用阏伽、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来供养佛。

4.佛教徒出家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答:首先,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建立在信仰佛教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前提,现在的出家人尤其注重这一点,现代的社会和平,出家人并不想电影里所描写的那样,在过去封建社会里,由于家庭贫困而到寺院里求得生计,或者是因为生活、工作的打击而“看破红尘”到寺院里来。因为现代社会和平,生活安康。如果是出去前两种目的来到寺院里,那么不久也会被外面的物欲世界所迷离,且受不了寺院生活的简单枯燥而重新投入社会。

第二,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征得家中父母的同意,在父母同意后方可出家。这是因为佛教讲知恩报恩,父母恩重。不只是出家才可以修行,在家同样也可以修行,为人子女如果不愿尽孝道而逃避到寺院里来,则不够一个出家人的资格。

第三,欲出家者必须无婚姻恋爱关系,如果有婚姻恋爱关系者,也同样没有资格出家,因为出家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法的住持弘扬中,是为求了生脱死,如果有婚姻等关系的存在,就会有亲情等的牵挂。

第四,欲出家者必须没有债务等经济上的纠葛,因为出家不是一种对自已、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出家者必须解决一切干扰,不为俗事为困扰。

第五,欲出家者必须有县、乡、村的三级政府证明,证明欲出家者身份、政治背景清白,而并不象电影里所演的那样,犯了国法然后到寺院里一躲了事。

第六,欲出家者必须有寺院接受,在寺院里找一位依止师,依之学习佛法,在上面所讲的条件都具足后,并征得寺院的同意,为寺院所接受,那么就可以正式在寺院出家了。

第七,欲出家者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出家人,一般还需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及适应阶段,经过一年的时间之后,寺院经过各方面的考察,认为此人符合出家的条件,便可正式出家,同样,欲出家者在寺院里经过一年的出家生活过后,如果能适应寺院的生活环境,自已到这个时候坚信出家的意愿,那么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正式剃度成为沙弥。

5.什么是普贤十大愿望?

答: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6.为什么称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答:据说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

7.释迦牟尼佛的造像一般有几种? 答:(1)成道像。(2)说法像。(3)旃檀佛像。(4)太子像。(5)涅槃像

8.杭州灵隐寺有哪些佛教文物?

答:韦驮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第三篇:佛教知识

认识佛教

名词解释,对于初机很重要,很多的同修不仅对佛教的观念是错误的,也许是对名词不理解所至,我和同修们一样都是初学,所以我遵照净空法师、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转抄给同修,帮助初学,虽然未完全尽意,但是真诚的供养,真诚的发心,希望有缘的同修,都能欢喜,共同勇猛精进。

佛:智慧和觉悟的意思。

佛教;佛教 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佛教不是哲学、宗教,是佛法。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讲现在、讲未来。

佛降生是周昭王26年,圆寂于穆王五十三年。如以此历史记载,佛灭度至今为三千零一十九年。(西方说佛灭度二千五百三十三年)。

佛法在象法时初传入中国是汉永平五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已一千五百多年。

到我国周末时,世界生三聖人。孔子也、老聃也,东方之聖人也。释迦摩尼也,西方之聖人也。三聖人之学不同也,而其道无不同,化世界於无形焉而已也。三聖人之教不同也,而其皆无不同,救世界於无名焉而已矣。故夫孔子之道、极其旨则在大同,故其言曰、天下为 公、人不独親之親、不独子之子、货不比藏於己、力不必为己。而其为学也、则无意本於无我。老氏之道、极其旨在自然。故其言曰、万物则自賓,万物将自化,天下则自正,人民不令而自均。而其为学也,则无有人於无间。释迦之道、极其旨在极乐。故其言曰、其国众生、无有众若、但受诸乐。天人供养,禽树演法、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而其为学也,则无死根於无生。然则三聖人者。固将起灭万古,升降一世、来其道也治天下,而不已独善其身者也。

九界:(名数)十界中,除佛界,自菩萨界至地藏界之九界也。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为迷之境界也。

佛陀:“智觉”究竟圆满的觉悟(全知全能)。

智:就体上讲,智有三种: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怎么产生的呢?从那里来的呢?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叫做“道种智”。第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没有一絲毫的差誤,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觉”。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觉”也有三类:第一、是自己觉悟了。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第三、是圆满的觉悟。

大智大觉的对象:就是无尽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万”不是数字,只是形容极多——无量的无量。

佛法:就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物。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对象(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

一真法界:最真实、最圆满、最高的境界,“能知能觉”与‘所知所觉’是一不是二。

修行有两种:一种是坐禅,一种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有十六个小时在用功,妄念当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

凡夫与菩萨有什么不同:一个是“觉”一个是“迷”。寺院的组织:

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教学的老师称阿阇黎。

佛教寺院的体系:

佛教寺院的体系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佛教所有的一切艺术,都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不能把它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来、领会不到的。

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不是神,是代表法门的。世间有无量无边的事、无量无边的理,用一个形像、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表达的,所以用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品来表达。佛教艺术在教育上特殊用意了解了,便不会把佛教当作是神教;真正清楚了,佩服之心便油然而生。一切诸佛是代表我们的性德;一切菩萨、罗汉是代表修德。不修,性德虽然有,但不能够显现出来,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显现要靠修德。菩萨代表“修”,佛代表“本性”。因此,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

通常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即是代表“本体”。释迦牟尼佛的两边,供养两尊罗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代表“解”、代表智慧。迦叶尊者苦行第一,代表实“行”。也有供奉释迦牟尼佛,旁边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文殊是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贤菩萨是“行”的代表。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总不外乎“解、行”两大类。净土宗供奉阿弥陀佛——代表本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代表“行”;大誓至菩萨智慧第一,代表“解”。所以佛像的供法都有他的意义,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不会供两尊佛三尊菩萨!

释迦牟尼佛是从名号上说的,名号都是显性德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这是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寂默就是清净,是对自己的。对人慈悲,对自己要求的是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的,这是我们性德本来具足的。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啊。什么无量呢?一切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寿命无量„„。无量的无量当中,寿命是第一,没有寿命,一切都落空了;要有寿命,所有一切无量才能得到享受。

所以供佛便要了解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代表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代表宇宙之间的一种真理。

在佛教的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著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代表(教给我们)平等心、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所以弥勒菩萨面对著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惊场、改进。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 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能这样做,佛哪里是迷信、哪里是崇拜偶像呢?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著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著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著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龙表的就是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天王殿教导我们这些啊!不单是神明,对他烧几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错特错了!

由此可知,佛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乾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乾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 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萨不闻、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啊!再者,“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现在学佛的人,对这些教育意义,统统不知道。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供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统统都变成迷信。社会上有人批评学佛的人“迷信”,更有人说学佛的人都是精神病。他说得没错啊!多少学佛的人真没有弄清楚啊。

总而言之,佛法是以真实的智慧、无量的大觉,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真正的快乐,这是离苦得乐。佛以无尽的悲心,教化一切众生。自古至今,每一个朝代,依照这些理论、方法修行的,成果都非常殊胜,这是真实不假的呀。这一代是衰落了、迷失了,真正的佛教不知道了,所以成果比较少、比较暗淡。念佛的殊胜,就在它简单容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也不需要任何仪式。无论什么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成就。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住世七十九年。现代中国佛教,老一辈的大德们,对佛入涅盘的纪念日,便是用这个纪年。历史上记载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经典的来由”——佛讲宇宙人生的真想,后来学生记录下来,就 是现在的经典。

释迦垂教四十九年,铨次结集,流演分佈,闻为四藏,析为五乘统为十二分。随机啟发,浩若尘沙。佛典译自印度,非吾固有之国粹也,奚贵之有

自汉以后,诸佛菩萨先后化身降临,传译此一千余部法宝。墨烛穴以智灯,起沉疴以良剂。佛力广被,照耀人天

三藏玄枢,赞灵文于宝偈。圆融理体,不落言诠。绝待真如,岂堕文字。第真空无象,非象教无以显其真。实际无言,非言辞无以显其实,故一真法界,假名 异乎常名。四悉因缘,有说不殊于无说。戒学定学慧学,三学齐资。教部类开十二,契经义蕴无边。圣言不易言穷,佛旨良难窥测已。溯夫释迦世尊之垂化也,普鉴机宜,广演言教。针锋相对,水乳互融。度凡外而尽成法器,斥权小而共达真修。历五味之调纯,会归圆顿。至五时而开显,悉入醍醐。佛应有感遂通,法化不遗在远。我中华则周星閟彩,已彰降诞之休征。汉日流祥,乃叶通神之瑞梦。使臣西去,释侣东来。自马驮贝多之文,金简译单兰之典。法降伪道,化及遐陬。三国六朝畅其流,秦晋隋唐极其盛。

况佛教书類之浩瀚,古今之无比。一字一句如寸珠尺壁,令人视为稀世之宝,瑞相豈易现。佛意豈会哉,願众生者猛省回头,打拼精神,归何一路,还一疑义,如临被水阵,不克不休。逢一难关,如过独木桥,不敢旁瞬。在佛前痛加忏悔。求佛力加倍。

“佛教教学的方针”

彻底破除“迷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 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佛教教育众生的两大方针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下流了。佛家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多下流。” 注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说明:第一、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世间人对于宇宙人生也有觉悟,只是觉悟不圆满。如果是贪、瞋、痴、慢,人我、是非、烦恼,都断尽了,没有烦恼了,佛就承认这个人是“正觉”。他得到了「正觉」的学位;佛教里面称他为「阿罗汉」。

“正觉”——阿罗汉“识心”——没有烦恼“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阿罗汉”——老师“菩萨”——硕士 “佛”——博士“佛法”智慧的教育。“寿”—— 无量。既多多就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圆满——真如自性。“般若”—— 能够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叫般若。“ 般若与智慧的不同” ——般若无知和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我所不知是“智慧”。“三昧”——是梵语,翻译为「正受」,就是禅定的意思。“修行”——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

“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 ——

(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二)是言语所造的口业行为。

(三)是起心动念,意业行为。行为无论有多少,总不出这三个范围,所以叫“三业行为”。

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心正,我们的言行一定正,所以要从心地修。

“三昧”—— 就是心定。“禅定”——就是心不乱。

佛法讲行门是无量无边,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这许多方法、门道都是修定。「三昧」是佛家修学的枢纽。——“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生出来的,这是自性本定,称为「三昧光明云」。

“三宝”—— 佛、法、僧,大福德是怎样能够得到的?福德是果报,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报。

大乘圆满法/地藏/观音/文殊/普贤/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来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观音菩萨是地藏菩萨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哪来的观音„。所以

(一)地藏的孝敬。

(二)观音的大慈。

(三)文殊的大智。

(四)普贤的大愿。

“净业三福” 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共十一句。

“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很高的天界” 如色界天、无色界天。“色界天”——为诸天也,“无色天”——(界名)谓无色界之四处。

“六道轮回”——与六趣同,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固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固谓之六趣。

“出家人的生活”—— 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六和敬”——(一)见和同解(二)戒和同修

(三)身和同住

(四)口和无诤,(五)意和同悦,(六)利和同均。

“菠罗蜜”——是究竟圆满的意思。

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三藏”——

(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1)修多罗,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2)祇夜,译作应颂,又作重颂。(3)伽陀,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4)尼陀那,此译因缘。(5)伊帝目多,此译本事。(6)阇多伽,此译本生。(7)阿浮达摩,新云阿毘达磨,此译未曾有。(8)阿波陀那,此译譬喻。(9)优婆提舍。此译论义、(10)优陀那,此译自说。(11)毗佛略,此译方广。(12)和伽罗,译授记。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祠堂建筑色为三等:

1、黑色白字者表奸佞,是亦寓褒贬之意,以期收劝恶奖善之功法。

2、黄色金字表平民。

3、紫色金字表忠孝。

“中华民族宗祠”刍议

一曰祭祖先,旨在教民诚、信、忠、敬,爱人如己,视死如生,情至厚也。二曰祭天,天者,天礼也。有事必有理。祭天旨在教民以明其法尔自然之理也。天理明,则良知现;良知现,则道义生;心生道义,行顺理智。此祭天之本义也。三曰祭诸神。诸神即指万物万事之谓也。祭之旨在教民敬事爱物,以成百艺,是为生活之艺术感情之表现,并非迷信也。如地神、山神、海神、树神、花神、五谷神,乃至门神、灶神等等,无一不是教人敬事爱物之意也。实即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谓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勤俭之道,从此生矣。其立意之精美,则非浅智所知也。三祭备,真、善、美满之人生乐趣,始得与物同享。佛法曰“离苦得乐”,是祭之道,不亦大矣哉!

净宗修学理论,咸共遵修,《净士五经》、《净士十要》,尤以《无量寿经》、《夏大士会集本》、《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三种为必修所依,„„。遵修观经三福、六和、三字、六度,十大愿王。

修学次序:“大乘四愿”,第一,一切众生誓愿度。第二,烦恼尽誓愿断。第三,法门无量誓愿学。第四,佛道无尚誓愿成。

达拉斯佛七讲话(一九九三年),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求。”我等何幸得人身?何幸得闻大法?尤幸者,竞闻如来无上至圆至顿之净宗妙法,则此身之成大幸之至者也。用真诚恳切的心念佛,时间久了,自然得念佛三昧(即一心不乱),这个时候身心自在,万境如如;这是功夫向前成就。求得九品莲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之彼次发心撰稿成文,均是引导老师“释心军”协助整理所致。但自知悟性劣钝,故错漏难免尚啟贤法有以指教。

阿弥陀佛

释心军.思果

2011.9.30

第四篇: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

【十三宗】

乃佛教诸宗之总称。在我国,指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在日本则为:南都六宗之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三宗;开宗于平安初期之天

台宗、真言宗等属密教系统之二宗;镰仓时期之后,禅宗系统有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等三宗;净土教系统有净土宗、真宗、融通念佛宗、时宗等四宗,上述十二宗加日莲宗,则为日本佛教十三宗。兹就各宗派之宗名、教乘、宗祖、依用经典、要义、年代等,列表如后。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以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的说教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民痛苦的根源。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剥削阶级有利的。诚然,剥削阶级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剥削阶级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剥削阶级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剥削阶级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剥削阶级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这就为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荒淫无耻地进行享受提供了根据,把劳动人民由于剥削制度造成的苦难亦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这种说教起着掩盖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让劳动人民服服帖帖当牛作马的反动作用。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这种说教,实际上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恫吓劳动人民群众,对他们进行精神奴役的一种手段。

释迦牟尼死后百余年间,佛教发生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僧侣,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又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并且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不管别人,所以很不可取。他们把罗汉称之为“自了汉”,是带有一点轻蔑的意思的。大乘打着普渡众生的招牌,宣称自己宁愿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这是很能换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空宗(又称“中观宗”)是公元三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一个派别。空宗宣扬“一切皆空”的教义,很有导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对。后来世亲、无著才创立了“有宗”。有宗又称“瑜珈宗”是针对空宗来的,认为不能象空宗那样讲,不是一切皆空,佛还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扬“万法唯识”的教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最终也都要归到佛性一来,主张的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识论。

传说龙树是大乘佛教的祖师,他不仅创立了大乘空宗,而且还把佛教某些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仪式相结合,创立了“密宗”,(或称“密教”)。后称密宗以外的教派为“显宗”(或称“显教”)。所谓密宗,一是主张秘密传教;由一人直接传授给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众的巫术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秽浊的污水。佛教出现了密宗以后,就走入绝境了。

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为印度的国教。当时印度海上交通发达,对外关系活跃,国家甚至发动佛教传教士远赴国外以扩大政治影响,佛教由此便逐渐向亚洲其它各国传播。南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以后佛教便一步步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传入各国各地区后,又与当地的思想意识、宗教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显得相当活跃。但在印度,中世纪后佛教便逐渐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纪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传入的。由我国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来终于战胜了苯教,同时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祗和仪式,并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后来被外地人俗称为“喇嘛教”。

基督教: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Jesus)。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耶稣三十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此后,耶稣就率领彼得、约翰等门徒四处宣传福音。耶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和祭司的恐慌,他们收买了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中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总纲和处世的规范,是永恒的真理。《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耶稣对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犹太教的看法,并做出了解释说明,作为自己信仰的一个重要依据。《旧约》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历史书和杂集四类,共39卷,其中记录了天地起源、犹太人的来源和历史以及古代犹太人的文学作品。《新约》包括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27卷,其中主要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在《启示录》中,还记述了基督教对末日审判的预言。

基督教的教义比较复杂,各教派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基本信仰还是得到各教派公认的。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37-40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它的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

基督教诞生至今已两千年,除了耶稣,还涌现了许多对基督教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彼得、约翰、雅各等十二门徒,保罗、巴拿巴等使徒,对基督教神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奥古斯丁,以及马丁.路德、闵采尔、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现在,基督教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教徒遍布四大洲。

天主教: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统称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一般只指新教,不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由于新教在我国称基督教(俗称耶稣教〕,基督教一词遂产生了两种涵义:一是指世界性公认的基督教各派总称;二是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教。“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故把他们传播的宗教定名为“天主教”。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现任教皇为波兰人约翰·保罗二世,于1978年10月就任,是第266任教皇。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

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虽然有了300万教徒,但教会领导权却一直在外国主教手里,中国天主教成了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宗教。

50年代,中国天主教进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天主教爱国宗教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由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的,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使者、信前定、信来世、信天使、信经典。其中最基本的是信安拉、信使者,即: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主宰者,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的经典主要是《古兰经》,其次是《圣训》。《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中以安启示名义陆续发布的议论汇集,其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基本功课和教律。

现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东乡、撒拉和保安族。其中前7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后3个是1949年以后从内地陆续迁来的。信教群众占全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有宗教活动场所2.3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2.7万多人,宗教团体80多个。新疆是中国伊斯兰教寺院最多的地区,各地均有分布,比较著名的有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库车大寺、莎车的加玛清真寺和阿孜那清真寺、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和南门寺、伊犁的拜土拉寺、和田的居曼寺等。为解决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新老接替的需要,1987年新疆伊斯兰教协会开办了伊斯兰教经学院。

道教:追求仙境、仙人以及成仙之术的方术之士,先秦已有。古代传说中的方士有彭祖、容成、素女等。《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周灵王时的方士苌弘,以方术奉事周灵王,这是现在史籍中记载最早的方士。战国末,燕齐沿海一带的神仙方士十分活跃,形解销化,依鬼神之事,成为方仙道。秦始皇时,派遣方士徐福去海上为之寻求仙人和仙药。得到汉武帝宠幸的方士有李少君、栾大、公孙卿等,他们或者祠灶、化丹砂为黄金,或者以方术致鬼神,或者求不死之药、寻找仙人。以后神仙方术为道教所继承,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战国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被秦汉道家、儒家和神仙方士以及后世道教所吸取。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的思想,成为汉代人普遍的看法。早期道教经典中也充满了阴阳五行思想。《太平经》之言「以阴阳五行为家」,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认为天地之性是由阴阳所构成的。《老子想尔注》讲阴阳之道,主张「和五行,令各安其位」。《参同契》以《周易》卦爻配阴阳五行,用以说明修仙炼丹。《黄庭经》以五脏配五行,用阴阳之气炼形养身。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道教教义也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义理并大量采用阴阳五行学的名词术语。

「神」的观念充满了先秦古籍,为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具有神秘的主宰力。「仙」是种长生不死的信念,《说文解字》说仙是「长生迁去」,《释名》也说老而不死叫仙。神仙连用是后世道教术语,但神仙思想早已萌发。《庄子·逍遥游》描绘藐姑射山的神人不食五谷,乘云御龙,游于四海之外。《庄子》中多处对神人、至人、真人等神仙的生活与法术作了形容。《山海经》记载有「不死之国」、「不死之药」和「不死树」、「不死民」等等。古代又有许多长寿不死的神仙人物的传说,如说彭祖在世八百馀岁,广成子修身二千馀岁而形不衰。古代神仙思想在燕齐沿海地区较为流行,在荆楚一带神仙传说也较多,可以说春秋战国时的燕齐文化和荆楚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神仙思想。特别是燕齐位临大海,海市蜃楼的幻景激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幻想海上有神仙,居住著不死的仙人。於是燕齐兴起了宣传神仙不死和播弄神仙方术的神仙家,燕昭王尤其督信。这些先秦的神仙思想到秦汉时由於统治者的热衷而盛行不衰,秦皇汉武掀起大规模的求仙浪潮。道教产生后继承发展了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使之成为道教最基本的信仰,这是道教不同於世界上其他宗教的显著特点。

第五篇:佛教知识

佛学小知识

一、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答: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译成中文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静。

二、什么是五戒?

答:佛教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不杀生,五戒第一戒

杀生的果报是疾病、短命。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我们要健康、要长寿,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从不杀生来。佛陀在大乘经典里面劝菩萨不食众生肉,这是健康长寿之道。纵然做不到,但决定不可以杀生,戒律里面有开缘,可以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的声音、不为我杀。

不偷盗,五戒第二戒

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我们要想富有,要想自己的财富能够永远保持而不失去,那要晓得怎样修因。

不邪淫,五戒第三戒

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美满,家族兴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禁止邪淫。

不妄语,五戒第四戒

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言而有信,决定不妄语,才能得到大众的信任、支持、尊敬,事业一帆风顺。

不饮酒,五戒第五戒

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以上四戒,所以佛陀把这一条也列入戒律之一。

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三、什么叫学佛?

答:佛法的修学,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发心要真诚,真诚就是菩提心;发心要真实,真实就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发心以后认真修行,学佛修行绝对不只是在佛菩萨像前念经、祷告、礼拜,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正确而没有过失。拜佛、念经是形式上的修行,真正学佛要学菩萨,菩萨修行是在红尘中修,万马奔腾,一心不乱,最终达到最高标准。由于我们的错误很多,但自己并不知道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们所教导我们的,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言行、处世待人接物。学生们把它记录下来,就变成生活的规律,在佛教称为戒律,在儒家称为礼。学生记录下来给我们参考的是圣贤的生活行为,他们的生活是正常的,我们的生活不正常;他们的思想是正确的,我们的思想是错误的。处处向他们学习,这就是学佛。学佛,并不是迷信,而是学习好的知识品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在这个过程中向有学问有学识的人和菩萨学习他们的知识与标准,以求的善业功德。

四、何为现世报应?生报、后报又是什么?

答:现世报应,就是现在做的善事、恶事,今世即受到福报或恶报。生报,是今生做善恶,来世受福报、苦报。后报的迟早,则是取决于因缘何时成熟。但只要种下业因,一定受果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在平日的生活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善与恶业,而为何恶人没有得报而好人却一直得不到福报,原因在于“报”的因缘成熟,当你的报显现了并不是不好,而是你在偿还自己的业,福报也将自然而然的在后面来到。

五、什么是六道?

答:佛教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道是欲界众生的栖居地,如果不能证悟成佛,就只能在这六道中轮回。

佛教认为世俗的世界是由所谓六道组成,众生就是在这六道中不断的流转轮回。这六道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和地狱道。六道的前三道称为三乐趣、后三道称为三恶趣。

1、天道,天道众生生活的自由自在,长寿而没有烦恼,是六道之首。但是他们迷恋于世俗享乐,当业力耗尽他们的福报,就会堕落到其他五道中去。

2、人道,人道众生的受生方式是胎生,在人的一生当中要受到许多痛苦。

3、阿修罗道,此道中的众生福报极大,寿命很长,与天界众生差别不大,所以又被称为“非天”。但是由于忌妒心重而好战,在与天界开战时,阿修罗往往战败而受到极大的痛苦。

4、畜生道,六道里的畜生道众生散居于天上、地面、地底及水中,畜生们大都愚蠢而且缺乏精密的思考能力,所以它们不可能积累善业。此外,畜生还要忍受寒热和饥渴,在自然界中互相残杀。

5、饿鬼道,在饿鬼道的众生没有食物和饮料,一般都是大肚子和小脑袋的形象,吃食物时,喉咙会有烧灼的感觉。饿鬼所受的苦比六道里的畜生道众生更大,但是其智力足以了解佛法,不像畜生般愚蠢。

6、地狱道,在六道之中,地狱道众生所受之苦最为可怕。地狱道又可细分为八大寒地狱、八大热地狱、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四大部分。

六、什么是十二因缘?

佛教的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一、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行,因为无明而做出善或恶的行为。

三、识,因为过去的行为累积了一定的因果,从而投生于今世,成为新的生命。

四、名色,指由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五、六入,人在胚胎发育时,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能力。

六、触,人在出生后,对外界事物有所接触。

七、受,由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苦、乐、忧、喜的感觉。

八、爱,对苦有强烈的憎恨,对乐有热烈的渴望,强烈的欲求或渴望,就是爱。

九、为爱努力地追求。

十、有,今生为爱产生诸多行为,成为下一世的果报。

十一、生,有了今生的业因,而受来生的生命。

十二、老死,有生必有死。

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

十二因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现在世,生和老死是属于未来世。

十二因缘的三个阶段中有两重的因果: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

过去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过去世的迷惑,行是过去世的造业。现在果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正是由于过去因才有了现在的果,这就是第一重因果,过去因被称为“能引”,现在果被称为“所引”。

现在因是爱、取、有,爱和取是现在世的迷惑,有是现在世的造业。未来果是生和老死,正是由于现在因才能了未来的果,这就是第二重因果,现在因被称为“能成”,未来果被称为“所成”。

逆观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中,佛祖说此法时,采用了逆观十二因缘。

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把十二因缘从后往前推,从老死逐渐逆观到无明。

老死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之所以会忧悲苦恼,是由于有生,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重要的条件是有,有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对后果潜伏的一种力量,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和死。

有又缘于取,正是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著追求。才造成了善业和恶业。

取又缘于爱,爱就是生命欲,正是有了生命欲才有执著的追求,产生了业力。

爱又缘于受,受是对客观之事物产生的苦乐,正是这种苦乐的感觉,激发着生命的欲求。

受又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有心理活动的开始,才有了受。

触又缘于六处,六处是六根对六境的认识,由此产生了触。触又缘于名色,名色是身心合成的组织,六根依存于身心组织。

名色又缘于识,识是名色的中心,它们之间互相依存。

识又缘于行,识和名色都是由过去所造的业,也就是行而来的。

行又缘于无明,无明就是对无常、无我的真实不认识,是人们生死痛苦的根本。

十二因缘的意义

因为十二因缘的每个要素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导致轮回流传不止,所以只要我们暂断轮回链上的任何一个接点,尤其是破除无明,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缘所束缚,跳出六道轮回,摆脱无休止的生死循环,这也是我们参悟十二因缘的目的。

七、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答: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

八、什么是法师?什么是和尚?

答:法师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并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法师的。

法师,通达佛法并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

还有较高学位的,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

更高的是三藏法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唐三藏法师玄奘。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法师的。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老师”。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是对有相当地位、有相当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和尚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做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和尚字义是不符合的。

九、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佛教徒有许多的名称,名称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佛教徒的正式称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优婆夷等。一类是对佛教徒的别称,如僧、沙门、和尚、阇梨、头陀。

佛教徒名称的正式称呼

一、比丘,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二、比丘尼,意思是乞士女,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三、沙弥,意思是息慈、求寂等,称呼年龄不满20岁但已满14岁的少男出家者。他们虽然还不能受具足戒但也要受许多佛教戒律的约束,—般受持“十戒”。

四、沙弥尼,意思是勤策女,称呼年龄已到14岁但还不到18岁的少女出家者。她们虽然不受“具足戒”的约束,但也有很强的行为规范要遵守。比如,不得于避处自弄身体、不得照镜子化妆等。

五、式叉摩尼,意思是学法女,称呼年满18岁但还不满20岁的沙弥尼,她们专修“四根本戒”和“六法”。之所以要沙弥尼再经两年的式叉摩那时期才受具足戒,是因为要检验女弟子会不会怀孕。

六、优婆塞,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称呼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这些信众虽然没有出家,但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教义加以约束,遵守“三皈五戒”。

七、优婆夷,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称呼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

佛教徒名称的别称

一、僧,梵文音译“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所以僧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称呼,一名出家人不能称为僧,由四个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的人所组成的组织才能称为“僧”。

二、沙门,梵文音译,也译为“桑门”。沙门本是对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但传人我国后,就成为佛教徒特有的一个称呼。

三、和尚,也称“和上”。在我国,“和尚”的称呼最为常见。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

四、阇梨,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教授、规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教徒。阇梨与和尚的区别在于和尚的资历比阇梨深。

五、头陀,对一类佛教徒的称呼,原意是抖擞、弃除等。正宗的“头陀”要抛弃一切物质生活的拖累,云游天下,修苦行,以乞食为生。所以也称呼头陀为“苦行僧”。

十、出家的条件

答:佛教对于出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一个人要出家,除了信奉佛教、真心愿意皈依佛门之外,一般来说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一个自由人。为人子女的,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要辞去官职;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等。总之,出家前要摆脱人的所有社会属性。

二、要接受身体检查。一些患有疾病和身体有缺陷的人是不允许出家的。主要有:患有恶疾的人;“黄门”,就是被阉割的人,这样的人是佛教尤其忌讳的;男性或者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这样的人被佛教视为身体不净。

三、没有犯过罪。尤其是犯过重罪的人是被禁止出家的。

四、没有债务纠纷。

十一、什么是居家八法?

答:佛教所说居家八法是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在《杂阿含经》中,有个年轻的婆罗门名叫郁阇迦的向佛陀询问在家人的安乐之法,于是佛陀就向他说了居家八法。居家八法包括今世安乐四法和来世安乐四法两种,共八法。如果在家之人能按照居家八法修行,就能获得现实和未来安乐。

今世安乐四法

1、方便具足,就是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技术,从事对社会和民众有益的职业,工作中努力勤奋、尽心尽力,但不能从事违法经营活动,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谋生。

2、守护具足,就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合法财产,不要被有权势者、强盗、小偷侵吞盗窃;还要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火灾、水灾等各种意外灾害;如有人借贷,必须谨慎从事;本人不可沉迷酒色、赌博、歌舞伎乐。

3、善知识具足,就是亲近良师、结交善友,不与欺诳、凶险、放逸的恶人来往。

4、正命具足,就是善于理财,出纳平衡,不奢侈浪费。对于收入的分配,分为饮食、置办产业、储蓄、信贷、结婚、造住宅六份。如果做到了以上四具足,今世就可以得到平安、财富、健康、喜乐与吉祥。

来世安乐四法

1、信具足,就是正信佛、法、僧三宝,行三皈依,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这等于八正道的正见、正志。

2、戒具足,就是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3、施具足,就是不作家庭私产想,出于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出于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相当于八正道的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4、慧具足,就是明了四圣谛等正法,不但自己体悟真理,而且还要教人这样行。如果做到了以上四具足,就可得到来世的安乐吉祥。

十一、什么是三宝?

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佛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是佛宝。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省略,意译是觉者,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

佛宝就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圆满佛道主要有佛身和佛德两个条件:

1、佛身是指于无量阿僧祗劫,不惜生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包括法身、报身和应身。

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包括智德、断德和恩德。

法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是法宝,法宝是三宝的核心。法是梵文音译达摩的意译,意思是佛教的基本义理。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主要以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主。

法宝主要有三个要素:

1、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

2、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

3、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僧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是僧宝。僧是梵文音译僧迦的省略,意译是和合众、法众,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组成的僧团。僧宝就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

僧宝可分为义僧、贤圣僧和福田僧三种:

1、义僧是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2、贤圣僧是指道位以上的贤圣,小乘佛教中是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佛教中是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3、福田僧是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

十二、什么是六根与六尘?什么样的人称为居士?

答:六根是指六种认识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它是接触六尘的六种认识机能。六尘是色、香、味、触、法。此中色、声、香、味、触,是具体的物质。其相应的认识机能分别是眼、耳、鼻、舌、身。而法可以是具体的物质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非物质性的,以及抽象的非物质性的,例如概念,这是意识的认识物件。一般而言,凡是可以感触以至思想的,都可以是法,而为意识所认识,故意识的物件最为广泛。

居士在印度指优婆塞、优婆夷,其意思是清信男、清信女,或近善男、近善女,是指在家的修行者。因很多修学佛法的人,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能出家,所以受持三皈依后,在家里按照佛陀的教诲修行,这样的人就称为居士。

下载佛教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知识普及

    延武禅堂:佛教知识普及汇编 佛教产生于印度,尊释迦牟尼为佛祖。公元前一世传入我国,在我国主要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大派系。我市现有佛教活动场所59处,教职人员302人,佛教信......

    佛教知识(xiexiebang推荐)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一、法相名词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

    15.三塔与佛教知识

    《十五》塔公园与佛教知识 三塔----以前可以上去,现在不行了。为什么?塔不开放的原因:80年代,因一本书。 1.特点曲线美—)因为女人比男人漂亮,曲线会让人产生兴趣,因此,大理三塔形成......

    佛教中礼仪小知识

    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 不仅特殊, 而且颇具神秘色彩。在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的过程中, 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 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隔膜。和小编一起......

    佛教寓言故事

    《佛教寓言故事》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 序言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上.下集 阅读好书的儿童 提早学习慈悲与智能 据专家学者研究,十三岁以前的儿童如果大量阅读优良书籍,会使他......

    佛教邀请函

    篇一:中国西安佛教文化博览会邀请函1(2) 3 2015年西安佛事用品暨工艺收藏品博览会 xi’an buddhist supplies and vegetarian health exhibition in 2014 西安香文化博览会......

    佛教倡议书

    篇一:浙江省佛教界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倡议书 浙江省佛教界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 倡议书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和浙江省民宗委......

    王维佛教

    硕士生考核论文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学 姓名:王维 学号:81020152 指导教师:龚贤 开课学期:研一下学期 浅析佛教对孙悟空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佛教的角度出发,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