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教名言

时间:2019-05-13 22:0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典佛教名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典佛教名言》。

第一篇:经典佛教名言

经典佛教名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禅师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大愿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斌宗法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普贤菩萨警众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唯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心命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弘一大师

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则无所忌惮。经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印光大师

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慧能禅师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十善业道经》

第二篇:佛教名言语录

佛教经典名言语录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

本意是:凡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的妙用,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五蕴,好比人咽了气,哪还来的五蕴?所以又有:“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识所变”。这个心就是佛性。

所有有相的事物,其实都不是真实的相,佛家讲的无常根本,都是在变化中,就连思绪念头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一刹那间也都会有无数的念头在变化,看待事物的本质,才是实相,实相是空,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又在孕育有,所以才叫做真空妙有,达摩祖师曾说过,看那看不见的事物,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知那不知道的事情,才是真的!不明白的以为这就是神通,那才是佛菩萨的能力。着相修行百千劫,离相修行刹那间!

2、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

出自《拈花一笑》典故,全在领悟其中奥妙,是不可说。出口便成因果,即为业。又出自《大般涅盘经》,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 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是常说的《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为相;空,为寂。色空无异,为佛性。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为偈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 绕身。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原文为: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严经》奥义为:一多相容,大小无。所以一粒沙砾可见三千大世界„„

意思是:一花一世界,亦被称为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除了如来佛祖,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佛经里没这句,或许的哪位大师的偈语吧。此悲,为慈悲。此悟,为大悟,即大智慧。此笑,为真笑,为真潇洒。

意思是真正巨大的悲痛,痛入心扉,反而哭不出来,不是泪水能表达的。真正的大彻大悟,无法用语言表达,真正的大笑,笑声是是表达不了的。

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其中“苦海”比喻众生受种种痛苦,犹如溺于无边大海之中一样。回头,表示醒悟、悔改。众生的作恶和习气使自己受到道德等的惩罚,即产生恶报,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作恶之人,一旦悔悟并努力向善,那么就能获得新生。现在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有出路。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大般涅盘经梵行品》。这句听的多了,不难理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佛!“屠刀”的本质就是“人对自身”的迷惑;人使自我痴迷,并痴迷于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碍,只有超脱了人,舍弃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出自《坛经》中一则禅宗典故,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神秀问:“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上座弟子神秀所作的一句偈语。这句偈语以尘埃比作烦恼,以镜比喻人的心,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烦恼,如有烦恼就要除去,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断除烦恼是佛教修行内容之一,所以神秀说得也的确不错。

10、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佛教的一个典故,说地藏菩萨见地狱众生受苦,感同身受,遂发愿下地狱救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而地藏菩萨虽然身处地狱,却清凉自在,虽誓不成佛,实已得佛果。这就叫什么人说什么话!地藏菩萨是大自在人,说的就不是大话。

11、一切皆为虚幻

在佛法中谈“虚”字,应该不能与汉语古文中的“虚实”概念相关。同时,要看用在什么位置、什么语境中,而后的解释是不同的。在这里的“虚”字,是指一切事物本身没有真正的独立的自己本性,(1)一切事物会有种种生灭变化,存在的都只是一个个过程片段;(2)一切事物本身不能脱离其他外界条件和关系而独立存在。由于这两个概念,所以说是虚幻无常。就是说一切事物表现都是不真正把握的,不是真正了解的,这其实是佛法中“空”的一个概念。这里没有虚实、虚无这样的“无”的意思。

1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经上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的一生说真的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心仪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至少是我们不知道该不该要的。有人说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应该享受这一过程而不是考虑结果。或许是的,或许不尽然。享受过程原本是一种美,一种刺激。不过有时候这一过程并不对劲,甚至一塌糊涂。过程完毕之后的结果 是啥,谁也不能在过程中就会有知晓。能有知晓的结果是乏味的。如果我们追求的不是我们要的或是应该要的,痛苦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我们想要的,但是最终又追求不到,也是痛苦的。

13、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心不住在一切法上,也不执着于一切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这样。

这里说的“无心”应该是指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将所有的法统统放下,才能成就。不仅仅包括世间的财富、权力、名声、亲人等世间法,还应该包括出世间的佛法。就如《金刚经》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说的“法”就是“出世法”,“非法”就是“世法”。和这里所说的“世出世法莫不皆尔”意思相同,就是什么都不执着。

14、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这是一句佛法,大概意思就是对待事物不要过于刻意,但也不能逃避,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

1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盘寂静。” 此是佛学中的“三法印”法印是佛法之特征!乃印证义理是否正确,若所说与法印相契,则可认为是佛说,如与法印违背,则被判定为非佛说。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16、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因为佛说世上本无法可说,第一义就是无法。而众生的智慧有限所以就需要佛想出很多所谓的法来教化,这个就是诸法。让你认清楚诸法的相本来性是空,而第一义无法也是空,就是虽然说了很多法,但是这些法的本性都是空,不管怎么说第一义是空这个理是不会动摇的。

1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这里的物不单单是物品,应该说是事,以赤子之心或者说是真正本心对待万事万物,不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外相迷惑产生分别心。

18、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就是多此一举的意思,整天采摘花朵玩弄火种(驱魔辟邪),却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有个道场(可以驱魔辟邪的场所)。

19、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这是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所讲的,“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一切人、一切物;无好丑,就是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它是平等的。“好丑起于心”,所有一切差别是我自己的心,我觉得这个人好,喜欢他,贪心起来了;我觉得那个人讨厌,瞋恚起来了。本来都没有的,所以好丑起于心!真正修道人,他心清净,他心平等,他怎么会看到这个过、那个没过?

20、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解释是:“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心不是指法心,是指无始无明,也就是佛所说的第八意识(简单的说就是潜意识吧)所产生的种种幻想。比如:心生种种法生,看到美女,喜欢她,就产生横多美好的感觉;心灭种种法灭,看到仇人时,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对待他。当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当你没有怨恨的心时,他不再是仇人,「仇人」这个想法、「仇人」这个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现象。

21、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是指真正的证悟,不非要深入禅定断除六识才证本来面目。而是该用耳朵听就听,该用眼睛看就看。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说的: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又言:若识本性,即本解脱。

22、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所谓事,它的本质是人们自己造出来的。吃饱了,穿暖了。要比个高下、善恶、是非、美丑,然后人人皆知趋之若骛。反过来,以此做为分配给你生活资料的标准。试想,在原始社会有这些事吗?从个人来说,烦恼往往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别人白你一眼,要难过,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从宗教的角度看,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转变痛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保持平和的心,你的心平和了,你就身在天堂,如果 你的心贪嗔痴,即使实质上你过得很好,也会身在地狱。“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才最接近生活的本质。

23、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这是金刚经里的话语,目的就是让你先抛开语言和思维;只有先跳出这个陷阱,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用逻辑,用语言分析等等方法来理解,那只是用自己已知的浅陋知识,去尝试理解那无边的智慧,那结果必然是无法理解。

24、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相对而言,心静自然凉。世事本是平静无声的,由于人心浮躁而变得不安。

25、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人将感情倾注在客观事物身上,客观事物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类似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是说人的心情变化主导着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

26、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本性体弱太虚”是指如果你执着于这个虚空的“我”,那么这个“我”是很虚弱的,“我”无法掌握自己,每时每刻,“我”的身体都在刹那的变化,每天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每天细胞都在生长,成长,衰老,死亡,我们的皱纹都在增长,我们无法控制,所以说这个“我”并不属于你的,你不应该去执着于“我”,所以也就有了“无内无外”,当你不在执着于你的身体,你的财富,你的身份的时候,生于死你也不会再去执着了,你的来与去,也就自由 了,也就是“非来非去”。

27、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是禅宗的修炼法门.佛教讲无二法门.但机缘不一,修炼方法,入门途径很多.“法如筏喻”是工具,即方便法门.这种“法门”很多.但实质只有一个“五蕴皆空”。

28、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一切众生都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人与畜生等没有区别,如果想要去吃众生的肉,首先试着割自己身体上的肉来食。这句话的意义在于,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其他生命体。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30、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这句话是佛门的古大德说的,是用来告诫出家修行人要知恩德,勤修行,勿懈怠,意思是这样:出家人,都受着众生的供养,所有这些供养的米(这里泛指钱,米,油,菜等等)都是众生(也就是施主)辛辛苦苦赚来的。那人家凭什么要供养出家人呢?出家人又凭什么接受这些供养呢?因为众生们需要出家人修行成 就了以后能渡他们出离生死,出离苦海.所以出家人享受到的每一份供养(一颗米)都是众生了脱生死的大愿呐,这样的大愿如同须弥山一样重,如果出家而不修行,不思进取,白吃白拿着人家的供养,混日子,辜负众生的期望,这样欠下的众生债,那是要在以后的生生世世做牛做马(披毛戴角)都还不完的。

31、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意思说,让人念佛很容易的,譬如念“阿弥陀佛”,但是难就难在你念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不是一心不乱、专心致志的念,这就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了。

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这一句话又是在前一句话上的提升。意思说,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心不乱的念佛了,连这都不是难事了,但是要断绝或者叫摈弃爱欲、情欲的根本念头,那又是更难的事情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佛教称为:娑婆世界),就是个以欲望为根本的世界,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就是这个意思,没有情爱,你就不会降临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也不会堕入六道轮回,所以相比之下,断除爱欲的根本(爱根)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可见真正出家的人很不容易,因为他们正走在断除爱根的这条路上,比我们更早更快的走上成佛之路啊。

32、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但”后面应该还有个“自”字,完整的句子是“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意思是只要自己心里对一切事物毫 不执著,那么有再多的事物围绕在身边,都没有关系。这句话是针对某些只知道修苦行,却不注重内心修行的人来说的。虽然吃住等外部环境条件很差,但是内心还是充满了对物质的渴望,这种修行是没用的,只是一种表面的功夫。

3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就是说祸福不是上天赐予的,是我们自招的。地狱阎罗本不愿你下地狱,奈何我等作恶多端偏要下去。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影子甩得掉么?人死了金银财富,名望地位全部可以甩得掉,唯有善恶之报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一起去。所以我们要惜福,多种福德。

34、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人本来就没善恶之分,所谓的善恶只是你的妄想心所做出的分别。所谓的善恶是相对的,对一个人说来是善行,但是对另一个人看来也许是不折不扣的恶行。

35、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

这段话是从《无量寿经》摘录出来的。人在这个世间,因为我们都贪图五欲,所以都在“爱欲之中”。但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并不表示我们死的时候才是独死、才是独去,连我们生的时候,也是独生独来.“独生独来”是指我们即使有六亲眷属,恩爱、和合在一起,但其实也是孤独的,因为往往我们的心事,很难有一个知交能让我们倾诉,所以台语有一句话说“心事谁人知”,这个大家都有同感吧!所以,即使与众相处也是独.更何况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当我们临终受果报的时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乐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恶道,都要自己去承担,没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这个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36、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有苦难,万法最高境界是无我,只有死去了才能正真的安乐。

3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在佛家的经典中是智慧,良知的意思,般若是音译词,具体包含的东西很广,在这一句中,愚和智也不能简单就翻译成愚蠢和智慧,如果你了解佛家文化,你就会明白,佛家追求的是顿悟,用我们话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愚和智是我们翻译时用来代表佛家思想的符号,这里的智就是顿悟,参透,明白佛理的意思,愚则是相反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通顺的解释一下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够顿悟(参透佛的道理)那么他的智慧(思想)也就不会打开(获得),如果一个人能够顿悟(理解佛得道理)那么他就打开了他的智慧,真正参透了世界。

38、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时间的任何一个点都是不能重复的,任意点就是刹那,不可重复就是永恒„„

39、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是一切的 害人害己的事情都不要去做。众善奉行,是一切的利人利己的事情的应该遵行。自净其意,就是要去掉你心中那些污浊的东西,要在心中充实那些光明高尚的东西。是诸佛教,以上三点,可以说就是一切圆满觉悟的佛陀们的共同的教诲。这个偈子,被称之为:七佛通诫偈。40、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就是用华丽的衣裳掩盖住化脓的伤口,用缎绵做的被子盖住屎尿桶,比喻用美好的事物掩盖丑恶的事物。

4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指的是十法界,分别是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神、声闻、缘觉、菩萨、佛所居住的地方。这些人都不是具足圆满智慧的人,所以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在造业,说到这,十法界是怎么来的,您应该清楚了吧。

根据相宗的理论,由一念不觉转成无明,由无明转成三细相(见分、相分),形成了法界。现代理论物理学也有类似的说法,讲到宇宙的本源就是一个能量体,由它分化成了正物质与反物质,正物质与反物质相撞发生了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

4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佛自己提出来心的问题,由眼见到 心。他的结论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之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4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想要放下就放下,放下即在当下一念!如果天天盼着了结而不当下去行,是永远不会了结的。人生难得,佛法难遇,今生既然有缘遇到,不发心当下放下执着,度自己解脱一切烦恼痛苦生死流转,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得遇人身,度脱自己!

44、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法清法师:这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大乘佛教里面的思想。佛展开这么一个思想,是来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不要被一些数字给蒙蔽了。

那么,“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说,先是万法要归一;然后,一又是归于万法,也就是一跟一万的关系,这个关系明白了没?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万法是什么?万法唯心!都是我们的心把它生出来的。因为心生,则种种法生。所以,你首先你明白,万法归一,一切存在的万法,都是由你的心虚妄分别而产生的。

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切法的形成,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变复杂了。我们的心呢,它一复杂,就会 生出很多的是非来,所以说,万法为一心生。因为心复杂了,所以,就生出很多很多。但生出这么多以后,最终还是要回过来,回到一,回到单一。回到单一,就是回到简单,回到简朴,也就是把复杂的心去掉。回到简单,才是真实。回到简单以后,简单的心又能反射出一切的存在物,所以,一就是多了。

所以,让我们复杂的心回到简单,回到一。回到一以后呢,我们有一个真心的存在了,反过来一看,对于一切法的存在,就能真正明了了。有了这个根本,反过来,我们就能真正的明了一切法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一就是多了。

45、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出自太上感应篇(第一六九集)。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持戒修行的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所犯的种种过失,假见如不见,绝不放在心上。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过,你要见到别人的过失,你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挂在口上,常常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大师说你「自非却是左」,左是下降,你已经堕落、已经下降。在中国过去讲,右面是升,左面是下降。我们上讲台,从右面升,从左面下降,左你就下来了,就这个意思。又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做的不是,我不跟他一样,我不非,我不错;我如果也要跟他一样,自己戒律再严,还要批评别人、瞧不起别人,说别人过失,我自己就有过失。这个六祖说得好,真正是提醒我们,我们自己要修行,成就功德,要真正忏除业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怎么行。

4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的罪!若想学得最上无上菩提,不要轻视刚学佛法的人,即使是最愚痴的人,他也有成佛的智慧!不可轻视!众生皆是未来之佛嘛!都可以成佛!即使是最聪明,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也有智慧被无明、欲念埋没的时候,被自已高深的知识所障碍,如果轻慢刚学佛法的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所以说,障碍自已圣道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已。我相一起,百相、千相„„ 顿起。我相不起,诸相皆没!

47、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六祖惠能圆寂前所说的一句佛揭,“兀兀不修善”,“兀”是不动,心里不动.善要不要修?要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修一切善,心不动.诸位读了“兀兀不修善”这句话,一切善事都不做了,你就不懂大师的意思。这是教你心里不能有修善的心,可是修善的事情要做。“腾腾不造恶”,‘腾腾’是自在的意思,自在坦然,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这四句话实在是说尽修行人的本色,是我们应当要学的。“荡荡心无著”就是诚敬之心,心中坦然、平等、清净、慈悲一切。“寂寂”是安静的意思。“断见闻”,就是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心是不染著,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著;今人 所谓是客观的看,实际上客观还落在意识;这是完全离心意识接触、见闻,心地才能真正达到平等、清净、慈悲一切。这是大师末后的教诫。

48、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本来清净的性体不在他处,只在众生的起心动念之间。意思是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不要到处攀缘四处寻找了。它就在你的起心动念间。而这种种妄念都缘起法性。如果把性体比喻作水,那么妄心(凡夫心)就是波浪。所以修行要在念头上下工夫,在念头与念头间停顿处,回光一照猛着精彩,要明了那清清静静能知能闻圆圆融融的了,灵知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啊!

49、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愚蠢的人只顾解决眼前的矛盾,就事论事;然而聪明的人是解决内在矛盾而不只是表面上的矛盾。

50、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如果不注重内在修养,只关心外在的东西,想要获得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

51、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你内心若无杂念,外界的事物就对你毫无影响就好比外界一切都是虚无的,但凡是有色相的事物,一切都不是真实而是虚幻的。

51、人情世态纷纭往复,安危苦乐随遇而安

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世间的各种酸甜苦辣,特别繁琐和 复杂,该怎么办呢?所以不管安定、危急还是痛苦、快乐,还是要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不要追求更高,这样才最好。

5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明白自己的心很容易,做到无欲无求却很难,但一旦能做到,随处皆可安然。

53、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大意是说:“法身本来是无身的,不妨暂时借用一下,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色身(肉身)。心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形的;只是因为境界出现了,所以心性就对境界产生了相应的作用——于是就有了分别的念头,这就是思维心。如果所对应的境界没有了,思维心就自然消失了——它回归于了心性,而心性是寂然无形的。所谓的罪业和福报等等到底是些什么呢?它们只是众生思维心的如幻造作罢了;而思维心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一切罪业和福报等等,也就随着思维心的生灭而变幻无常,终究归于消灭。”

54、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大意是说:“如果有人能够亲见自己的色身并非实有,亲见一切众生的色身并非实有,那么,他的见解,就是佛陀之见。如果有人能够明了自己的心如幻,也明了一切众生的心如幻,那么,他这个明了,就是佛陀之明了。倘若能够如此明了,明了所有的 色身和心识,其本性都是空而不可得的话;那么,像这样的人,与佛陀有啥差别呢!

55、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大意是说:“觉悟的佛陀,却没有法身可见,如此方知,它就是真正的佛陀。因为呀,‘知性’就在那里,从未动摇过,从未失去过,除此之外,别无佛陀可寻。有智慧的菩萨们,能够明达生死之罪业其性本空,终究幻起幻灭;因此,他们才能够坦然地化现在生死轮回当中,广度众生,而丝毫也没有畏惧。”

56、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人生在世,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在不断追求中,有所得必有所失,有许多的愿望总是会不告而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适时的放弃,在失望中找到心理的平衡。以淡然的心态看待成败得失,以超然的心境置身于事外,努力的减少无谓的失误与牺牲,用一颗平常心去获得制胜的法宝。

57、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万法随着因缘,而迁变,比如有阳光雨露,种子就萌发,没有就死掉,如此生灭无常,没有永恒的实体,所以是空。而空不代表没有缘起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花还是有开;同时,也没有一个“空”可以给我们依赖,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立而统一。但是当我们万缘放下,不要执着于假象,假象看破 了,自己本有的清净圆满的心性就显现。山河大地都是我真心所展现,没有区别对立,哪里可以安置一个观念,说这个是“你”,那个是“我”呢?所以禅法是不二法门,离颠倒分别,“法”、“无法”都是戏论,要看破,放下,就能随缘自在。

58、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无有一法谓之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故名如来。观自在,观者,观照也,自在者,无碍也。自观自在,名观自在。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种了因,就要受报。转八识为大圆镜智方得断除一切有漏种子,永离生死烦恼。须知业障即是无始以来流转生死的根本。

59、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心既是佛,了我自心。身外无佛,观自自心,不思善恶,清净自在,大智慧等就在你心。

60、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生活中的人就如那野鹤总要独立而活,生存的技能会慢慢 领会的。粗疏饮啄:鹤的生存技能。

61、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这是六祖大师说的偈颂,「一切无有真」: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不以见于真」:你不要以为这个不真的,你见它是真的。「若见于真者」:如果在这个不真之中,你认为是真的话。「是见尽非真」:你所见的见,也不是真的。「若能自有真」:假设你 能自己回光反照,反求诸己;在你自性里,你就知道它是真的。「离假即心真」:你离开世间上一切的假形假相,那就是你的真心。「自心不离假」:你自己心里不离开这个假,「无真何处真」:你心里要是没有真,那么哪个地方又会有真的呢?所以真的是不离自性的;离开自性就没有真的。

62、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大家各自本来是佛,诸般种子自然齐备,等到适合的情况,自然萌发,由量变到了顿悟的质变,了了情啊,欲啊,便是证道了,菩提是觉悟,那么成就了觉悟的果位。63、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佛教讲,心是六尘之影像,似真似幻,说明白点,就跟梦一样,不真实的。故佛的境界,是无心的。圣人教化民众,教化别人,先得从自己做起,求得自己的本心后,然后扩充出来,才能教化民众,让自己本心成为万民之心,成就圣人之位。愚蠢的人看不到,碰到问题无法解决,不向自己求取答案,结果去求神求佛,佛讲无心,心都没有如何解决此人心里的疑惑,这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吗?

64、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 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65、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明白自己的心很容易,做到无欲无求却很难,但一旦能做到,随处皆可安然。

66、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原本清净妙明的正觉真心非在别处,唯在众生的妄想心中。用藏密大圆满的话就是“烦恼即菩提,轮回与涅槃无二”。6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大意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68、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这里的物不单单是物品,应该说是事,以赤子之心或者说是真正本心对待万事万物,不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外相迷惑产生分别心。

69、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要是想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该要忘记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的心愿没有了就没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了。外在世界的影响失去了,就心死了,没有愿望和动机了。70、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想法(念头)若是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便为妄想(即不理性不现实的观念)。

71、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凡夫取境”凡夫拼命的执着这个境界,“道人取心”道人知道,这个“取心”就是说,了解这颗无心,凡夫执着境界,而道人呢?了解、悟,悟到这一颗无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心境双忘就是放下,心就是无心,境是缘起空性,统统放下,乃是真法,这就是真法了。

7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学佛最难的是保持长远心,就我自己来说,也确实体会到,因为很多违缘,会因为各种违缘而放逸退转掉。什么时候的心最好呢,就是初学佛时候,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若能永久保持初学佛时候的心,真的成佛不难,问题是我们都是业力凡夫,障深慧浅,随时都会放逸和退转,没法永久保持。又俗语,出家乃大丈夫行为,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如果真能保持初发心,那也真是如同猛利大丈夫也。7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所 阐述的是一种事物由循序渐进、慢慢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同时也是警示人们,一些微小不良现象的萌生,应尽早看到及早警惕和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的危害和后果十分严重。74、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每一个生命,都在不断的生死轮回,也叫‘分段生死’,每一段生死就是一世,叫做一期生死,每一期的生命形态都不一定一样,一般有六大类,所以叫做六道轮回。一世一世的都在这六类生命形态中不断的变换,人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而能生为人是很困难的。

时间的无始无终的,出现佛法的枘会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就算现在来说,释迦牟尼世尊的佛法出现到现在才两千多年,现在就已经是未法时代了,所以相对于无始无终的世界来说,极其难遇。

75、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人之一世所做的恶念恶事有意无意所做的,都是由于贪心痴迷心嗔恨心,都是一件件恶事,一句句恶语,一个个恶念所聚集,今发诚意以弃往日所有之过,重新为人。诚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76、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这句话的本意是,在是非和既得利益面前学会退让一点,就 得到一点好处;反之,如果争个高低,贪心太大,看似满足,实则是福分的丢失。引申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77、若问前世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事,今生作者是。

因果循环啊,前世作的是“因”,后世得到的是“果”,前生是今生的因,今生是后世的因,如果你要问前世的“因”是什么,看看你今生得到的“果”就知道了,若想知道你后世能得到的,看看你今生作的吧,(都是因果循环的理解)。

78、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一但无常到意思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化的,有生灭的,比如人的生命,花草,钱财,健康等。

方知梦中人意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像通常说的四大和合,像所说的诸法空相,真空妙有。比如说你晚上做梦,梦中实在是有真实的情景,但是你醒了之后,发现什么都不可得到,只不过是场梦!万般带不去是说人死后,我们的财富等所喜爱的东西什么也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是说我们死后,只能带走我们生活在这世间做造的善业和恶业。要知道因果不空,善业感生善道,恶业感生恶道(恶道是很苦的,还且受报时间很长很长),所以我们应该,不要做坏事,哪怕是小坏事也不要做,多做好事!时常保持一颗善良慈悲清静的心,这才时我们应该做的。

79、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这个意思就是说看见他人死亡想到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所以心中非常的愁苦烦恼。

80、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出自《杂譬喻经》,《杂譬喻经》中说:在迦叶佛时代,佛徒遍及世界。有兄弟二人,都出家做了沙门。二人皆欲成正果。

这兄弟俩平日倒是专心修道,诚心敬佛,只是两人做法有些不寻常,让人感到实在未全心全意供佛。怎么回事呢?

原来,哥哥只一心一意坐禅求道,可是从不布施。而那个弟弟虽一心一意布施修福,但又常常破戒,仿佛存心似的。多少年来,二人都是如此。

后来,哥哥因为从释迦出家而得了罗汉道,把弟弟的羡慕得不得了。但是,他又吃不了哥哥的那种苦,便投生到大象群中,成了一头象。由于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此生颇有善缘,它长得威武雄壮,被国王相中,成了国王的宠物。这头大象力大无比,能为国王抵抗外敌的入侵,周围的敌国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国王便把大象封为“百户王”,并用金银、珠宝、璎珞等把它装饰起来。它想要什么,国王就给什么,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可那个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衣衫褴褛,饮食缺乏,饥寒交迫一直在困扰着他。一次,他一连七天未化到缘,饿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万般无奈,他只好吃一些鹿群吃剩下的东西,才勉强保住了性命。这位哥哥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去投奔他前世的弟弟--象王,以求吃顿饱饭。

象王正在跟自己的儿女们在一起,大吃美味鲜果。它现在过着如此舒适、奢华的生活,哪里还记得前世的因缘呢?那象王正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喝,手下的一个象卫士进来报告:“我王,外面有一个沙门要见您。”“宣他进来就是了。”象王根本没当回事,“父王,他是给您送礼来的吧?”象王的女儿好奇地问。“难道你不知道吗?只有人们给沙门吃的东西,哪有他给别人送礼的道理!”象王的儿子听了这话,笑着问道:“那么,您会施舍吗?”“爸爸的东西都是国王赏赐的,是不能随便施舍给哪种人的。”这时,做了罗汉的哥哥走进门来,呆呆地望着象王。大概是鲜果的香味刺激了他的食欲,他一个劲地往下吞口水。这前世的兄弟俩,就这样彼此对视着,半天没出一句话。过了好一会儿,象王才开口问道:“你找我有么事吗?”罗汉见象王高踞在上,对自己神情冷淡,毫无施舍之意,便不顾一切径直走上前去,抓住大象的两只大耳朵,轻身说道:“我与你前世都有罪呢!”象王听到这话,顿时觉悟到自己的前世可能与这个沙门有什么关系。它立即感到非常沮丧,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了。罗汉见象王没有一点儿布施的意思,赌气转身走了。象王身在豪门富贵之中,一贯得意非凡,突然遇到这么个穷沙门,还和自己前世有缘,让它打心里不痛快。

象王的儿女们见一向食欲极好的父王突然间食不甘味,都愁得不得了。可无论它们怎么劝父,父王总是郁闷不乐,无奈,象王的儿子只好到国王那里去求救。国王正在宫中用膳,卫士进来报告说象王的儿子求见。“就说我正在吃饭,让他稍候一会儿。” 国王说道。“陛下,它非常焦急,一定要立即见您。”“那就让它进来吧。”象王的儿子满面愁云的进来报告说:“尊敬的陛下,我父亲突然间非常郁闷,饭都吃不下去了。”“赶快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国王听说他治国御敌的得力助手象王吃不下饭去,感到问题重大,着急起来。“刚才有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沙门进来,抓着我父亲的耳朵说了句话,他就马上闷闷不乐,饭也不肯吃了。”“那沙门到底说了什么?”国王有点愤怒地问。“没有听清他说什么。”象王的儿子喃喃地说。国王也不吃饭了,立即传卫士进来吩咐道:“你马上带几个人跟小象去把那个沙门给我抓来,我要亲自审讯他!” 卫士们跟象王的儿子一起出去了。国王吃罢饭便在宫中等着他们回来。不一会,卫士们便将那个穷沙门带了来。“该死的沙门,你知罪吗?”国王厉声问。“尊敬的陛下,我犯了什么罪?请您指明。”“你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恶毒的话?”“没有,没有啊。”“那为什么我的象王吃不下饭去?它要病了,我饶不了你!”“噢,是这么回事。”罗汉把前世因缘和刚才跟象王说过的话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心中也有许多感喟。他对罗汉说:“既然你们前生有此缘,我也就恕你无罪。念你衣食无着,赶快回去忙你的衣食吧。”罗汉走了。国王又费了一番口舌,才使象王新高兴起来,心安理得地过起了自己的舒服日子。

81、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人间的快乐光阴很短暂,而地狱的痛苦则非常漫长,所以活 在人间时要利用各种因缘清净往昔的罪业,以后尽量不再造新的罪业。

82、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人心生一个念头不管是善是恶,天地鬼神都知道,因此,警策自己不要随便动恶的念头。善恶是有报应的,如果没有报应,那么天地(乾坤)也就有私心了,但我们知道天地是无私的,所以善恶报应也一定是真实的。

83、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中国人讲的天地也可以说成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能掌管人类生死祸福的神灵,但在佛教看来,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这是地藏经注解中引用的一首偈,说的是业力作用,因果不空,意思是说,即便经过百千劫(实则是说无量劫),从前所造业因没有消失(净空法师说:所造的业,业习种子落在阿赖耶识之中,阿赖耶是个仓库,藏在这个里面永远不会失掉),只要因缘来到,所造业因的果报,还是要由造业者承受。业力的梵语叫做Karma,古时中国翻译成羯磨.Karma的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业力的“业”原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业就是造作,力就是力量、力用,由造作而产生的力量和作用,就叫作业力,这是佛教为解释宇宙人生一切因果现象而使用的一个中性名词。

84、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说的是人生在世的时间很短,不要将名声和利益看的太重,平平常常的享受人生,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莫要强求,有点佛家出世的味道。

85、善恶到头总有报,未知来早与来迟;望君回头多行善,切勿损人昧良心。(无注解)

86、夫妻一场应看空,大限来时各西东。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无注解)

87、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度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披着铁甲的将军夜里渡过关口,上朝的臣子在严寒的五更天起早,他们为了功名,起早赶黑,实在辛苦。而红日高照,不图功名的山寺僧人还酣睡未起,享受着无限的清闲之乐,由此可见,追求名利还不如求闲。

作者淡泊名利,认为为了追逐功名而忧患忙碌实在不值,主张抛弃功名思想,追求清静无为,忘却人世喧嚣,抛却人际烦恼。88、人人尽说清闲好,谁肯逢闲闲此身?不是逢闲闲不得,清闲岂是等闲人。(无注解)

89、得住手时须住手,得闭口时须闭口;若能住手与闭口,百岁安宁有八九。(无注解)

90、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意思是:“人生百年光阴短暂,我们早晚都是要死的。奉劝

大家赶紧来学佛念佛吧。不要贪恋尘俗的虚幻世界,不要被一些看似很好的假象所迷惑,极乐世界比这好的多的多!” 91、黄泉路上无老少,要想善终请念佛;待到大限来临时,方知却有阿弥陀。(无注解)

92、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无注解)

93、苦海滔滔虐自招,迷人不省半分毫;为人不把弥陀念,枉在阳间走一遭。(无注解)

94、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我劝告人们尽早的开始修身、学习,时间像射出去的箭一样难以留住,冬夏交替变化人慢慢变老了,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就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总的意思是劝人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及早开始学习。

95、佛法圣道妙理含,知者容易行者难;口是心非总无益,说一不二是灵丹。(无注解)

96、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这首偈,是劝导修行人珍惜今生难得的人身和信佛学佛修道的殊胜因缘,精进修行,成就解脱。是劝修行精进的意思。97、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佛经上说,淫人妻女,妻女被人淫,淫乱别人的妻子,将导致无子的报应。淫乱别人的妻女,将导致自己的妻女也被人淫乱的报应。因此,若犯邪淫,等于是拿自己的妻女去还债,且又会受到断子绝嗣的报应。过去有许多这种报应的例子,就是现在及未来,也必会有相同的因果循环,所以绝不可邪淫。

98、劝父母,莫系怀,儿孙八字自带来;贫贱今生受孽报,富贵前生修积来。(无注解)

99、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能做夫妻都是有缘分的,善缘就是夫妻和睦,不吵不闹,恩爱齐心,家庭幸福,恶缘就是家庭不太平,总是吵闹,不顺,儿女生下来听话不让父母操心,是还债,反之,不听话,总惹事,让父母操心,就来讨债的!

100、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做坏事的人没有出现恶报,是因为前世的福报未尽,一旦前世福报尽了,必将显现恶报。做善事的人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前世造恶的果报未尽,前世恶报尽了必定会显现善报。101、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就是说,只怕自己没有发菩提心,不要怕佛没有佛法来渡你的意思。

102、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月下松林在风中轻摇,发出如涛声响,蕴含道家之趣;鸟儿在袭袭花香中欢叫透出佛家之理。

道,乃是顺乎天道,月光照射下所投下的影子,松树随风摇所产生的涛声,这些自然的现象,含着道家的道理;佛,乃是心道,花的清香,鸟的鸣叫,如此轻快,如此动听,无忧无虑,不正是佛家所追求的心境吗?

103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君子不喜诡计胜,小人不喜兵法赢,守道者为正,失道者为邪,正邪存乎人心,得道者即正,失道者即邪,何能定论。10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105、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意思就是讲你不要着了“精进"这个相!不要执着于我要怎么样!只要有了这些念头,就是着了相!就是所谓的“有为法”!这都是不好的!

106、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当汝恰要用心时,恰巧会发现汝真心无以为用。真心要能用,率直而出不觉得滞碍繁重。若用心时在名相上阐释,非为真心之用,故觉得劳碌心形。心入无所著之境界,是为无心,此时无心恰恰能起真心之用;若真心经常自起心用,那常用之心将趋于昏

眛不灵,而起不了心用。但现在所说之无心状态,是心之不着一切有相,此境界与有心之用并不是非同也。

意思是生活中有些事情你太执着太刻意去追求,最后却未能得到你想要的。而当你坦然处之,不经意间你却得到一切。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属于你的你躲也躲不开,不是你的你想也想不来。107、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因为人生不完美,有很多无法实现的愿望,这样才能显现出你所拥有的一小份幸福的可贵。没有苦,也就感受不到甜。它的意思是随遇而安,不要祈求太多。珍惜我们眼前的幸福。108、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不知道为什么来了,就这样离开了也不错,明智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会感到心冷。

109、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无注解)

110、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无注解)

11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聪明勇敢的人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身边的因素,去成就自己。傻瓜只会哀叹机会还没有到来,继续消极等待下去。112、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聪明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人,是战胜自己的人。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不必劳心。

113、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无注解)

114、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人生如秋风吹皱的悠悠岁月,飘荡着几多惆怅,几多烦恼;行走在星转斗移的人生之旅上,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争争吵吵;遇到了不必针锋相对,伤人伤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想开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这样才能在风雨人生路上,逍遥任我行。

11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意思很简单,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天灾人祸降在你头上,这个时候你除了接受,你还能胜天么?所以人除了要有人定胜天的自信,但是也要有量力而行,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的勇气。11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只要降服了自己内心的烦恼,一心安住在修行的正念上,无论身体处来何处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逃”是指逃出三界轮回。如果众

生还有一个人还没有解脱,绝不要舍弃他,而自己独自享受涅槃清净的安乐。大乘佛法以发菩提心,修行救度众生为根本。一旦舍弃众生,就是退转了菩提心,失去了成佛的机会。所以说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117、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形容那些心口不一的人,一种执念有时候会错过很多„„,往往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118、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现实是第一位的条件,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正确理解现实,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利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改变现实。

119、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因果轮回,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不必埋怨上天的不公,一些源于因果!

120、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狂妄的人犹如一株苍天大树,大树可以靠修剪管理让它规范,狂妄也是一种光芒四射,勃勃生机,而自卑的人犹如没有生命力的植物,这样谁看到它都像看到了死神,除了好心人会偶尔想救他其他人看到他就像沾上了晦气一样!12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宽恕不仅能够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轻松的环境,同时也是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关键。洒在地上的牛奶不能够再收回,因此你也

就没有必要再去哭泣或悔恨。在生活中不妨豁达和洒脱些,这样,生活中将会减少很多烦恼和麻烦!

12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把金钱看为自己所依靠的东西,到头来只能“肉食者鄙不能远谋”,牺牲了人生的目标,而个人的行为为金钱驱使。

123、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无注解)124、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可以为别人设想,那别人也会为他想,所以朋友都很多,也不会感到孤单!

第三篇:佛教名言格言名句

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佛说十善业道经》 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3.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4.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5.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7.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六祖法宝坛经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7.下下人有上上智。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32.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33.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34.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3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3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37.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38.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39.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0.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41.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2.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普贤行愿品中的15句名言

1.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lun,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2.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佛。

3.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4.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5.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6.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7.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8.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9.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10.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11.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12.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13.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14.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15.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16.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圆觉经名言

1.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2.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3.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4.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5.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8.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9.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0.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11.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12.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1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14.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15.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16.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17.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18.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19.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20.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21.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22.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23.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24.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25.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26.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27.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28.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29.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30.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31.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32.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宗嘉节自《圆觉经》)

金刚经名言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15.信心清净,则生实相。1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7.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35.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36.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37.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8.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39.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40.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41.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宗嘉节自《金刚经》)

第四篇: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它还影响着东方千百万计的生活和灵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二、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槃;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槃。据《肇论》介绍: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是为有余涅槃;《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槃,是为无余涅槃。大乘还分性净涅槃和方便净涅槃两种。本有的法身,名性净涅槃,即真如法性,亦称性德涅槃;假六度缘修,本有法身显现,名方便净涅槃,亦称修得涅槃。法相宗综合了大小乘涅槃学说立四种涅槃:①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②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③无余依涅槃。出生死苦之真如;④无住处涅槃。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说,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应化身故不住涅槃,名为无住涅槃。大乘佛教认为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三、佛教的重要节日

①佛诞日即释迦牟尼诞生日。由于说法不一,世界各国佛涎日期也不相同,中国汉

族地区和日本均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蒙、藏族地区为四月十五日;傣族地区 为清明节后十天。佛诞日各佛寺一般都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

佛身”的传说,教徒要以香水洗释迦佛像,故又称为浴佛日。

②佛成道日;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口子。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届时佛寺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腊八粥”以供佛。为什么要供“腊八粥”呢? 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苦行多年,饿得几乎死去,后遇一牧女送他乳糜,得免

于死。释迦牟尼成佛后,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

粥”。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吃“腊八粥”的习俗,用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 疫。

③佛涅架日;即释迦牟尼逝世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五日。但是释迦牟尼 逝世的年代,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相差59年,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545年;北传

佛教认为是公元前486年,后者是我国公认的年代。

④世界佛陀日;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把佛诞、成道、涅槃三个节日合并起来,称作“维莎迦节”,时间是五月中旬的月圆日。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世界佛教

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规定为“世界佛陀日”。在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这是一个全 国性传统节日,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

⑤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农历六月十九 为观音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涅槃日。届时善男信女便举行盛大的庙会,被

看作观音道场的浙江普陀山,更是摩肩接踵,香火旺盛。

⑥其他佛或菩萨的纪念日;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诞生日。农历二月二十一 日是普贤菩萨的诞生日。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

萨涅架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的诞生日。农历七月十五是僧自恣日,即

孟兰盆会。何谓自恣:就是佛教徒每年安居期满之日举行检举忏悔集会,请别人尽

情(恣)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进行忏悔,同时也检举揭发别人的过失。此日称“僧 自恣日”届时以百味饮食供养自恣僧,据说如此能使现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度脱苦 厄。

四、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汉魏之际,佛教虽已传入中原,可在史料中,关于佛像的记载却极为鲜见。在出土的佛教文物中,有四川乐山崖墓的佛雕像、彭山崖墓内发现的陶制佛像,这些据考证都是汉代的作品。但是这时的佛教文物遗留下来的为数极少。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说可容三千余人,其中还安置了身穿锦彩衣物、铜质涂金的佛像,这是中国的造像立寺首次见于正史记载。

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的代表.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以东晋戴逵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逵的创作态度认真,据说有一次他为了制作一尊佛像,曾潜藏在帐中,倾听众人的褒贬议论,然后加以详细研究,积思三年,才得以完成。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像,包括塑像和画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传来的佛像图样,而是融合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寺院的各种塑像以及画像,现在大多都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传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铜佛像以及当时开凿的一些石窟寺中,来了解和研究当时佛教造像的一些情况。

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是后赵建武四年(338)造的释迦佛铜像。此像现藏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像通高 39.4厘米,身着通肩大衣,衣纹以身体胸部为中心,向左右对称雕出作平行下垂状、两手在腹前作禅定印,肉髻较大,脸部轮廓清楚。佛座为四足方座,这是大多数早期金铜佛像所采取的形式。整个佛像身体略向前倾,衣纹形式化,左右对称,略显呆滞,带有早期还不成熟的佛像制作风格。

南朝佛像,传世遗物较少。但从现在仅有的一些造像来看,其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例如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所造的佛坐像,其衣纹、手印、背饰等基本上还保留着较早的传统手法,但其面部表情则安详柔和,与其他一些显得强有力而充满感情色彩的佛像相比,尤为幽雅静温,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色彩。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此外,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伟气势、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大佛像,历来被视作云冈石窟的代表、由于这一洞窟的顶部和前壁已揭,佛像成为露天,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瞻仰这一大佛的雄姿。佛像高13.7米,面部丰满,高肉髻,鼻梁挺直,嘴部轮廓清楚,嘴角处略带微笑、眉眼修长,眼睛瞳孔部镶着黑釉陶器,看来炯炯有神。双耳垂肩颈部肥短,两肩宽阔厚实、双手作禅定印,手肘外张,显示出力量和威严。造像整体看上去端庄凝重。身披袈裟,偏袒右肩,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于北方寒冷气候中的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也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某些特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并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因此,标志着这一时期艺术水平的龙门石窟,具有更加浓厚的中国风味、其中如古阳洞、冥阳洞、莲华洞等,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隋唐的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清和神秘气氛的宠罩。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颇似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纹皱折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同时显出衣物的质地轻薄、紧贴身上,更显得肉体的丰腴和体态的婀娜多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以及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和塑像等等。

五代宋以后的佛教造像,以四川和云南各处的石窟中保留得较多。这时的像有许多是密宗的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密宗的流传情况。元代盛行藏传密教,藏密寺院中,也塑有不少密宗的造像。此外,杭州飞来峰的摩崖石刻造像,也多为佛教造像,可以说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其中又以笑口弥勒(布袋和尚)的像最为著名。它那憨厚质朴、纯真无邪的笑容,看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吸引着一群群的游人和朝拜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代宋以后,还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完全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些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上看,则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也更浓,这样也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多从唐以前的面部留有蝌蚪形小髭的男相,转变成风姿绰约、美丽端庄的女性形相,而且更具有世俗的风韵。这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看,都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五、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诗歌、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庄严器具、坛场布置、佛事仪轨、丛林规制等等。佛教是中国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与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佛教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质的部分、核心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思想”、“精神”,而佛教提倡的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皈依”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藉著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

七、佛教的影响

从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就文学而言,这对于丰富文学思想以及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是使中国文学作品想象更丰富,故事性更强。天竺声韵理论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诗歌格律的形成。佛教还丰富了中国语言与词汇,丰富了文学观念。同时,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净化了中国人的心灵,从盛唐开始,佛教与儒家、道家并列,成为人们政治文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组成,佛教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稳定了社会,使人们精神领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广泛的被国人用于外交领域,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融通,总之,其深远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7.htm

http:// http://www.newsmth.net/bbsanc.

第五篇:佛教(范文模版)

一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中国四大宗教指那些教?

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园六世纪发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宣扬“众生不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每个人靠自己修行得道求来世灵魂进入“极乐世界”

2基督教:公元一世纪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宣扬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是基督即“救世主”,是为拯救贫苦人民而降生的,宣传世人应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即忍受苦难的人死后都会升入天堂,3,伊斯兰教:公元622年,发源于阿拉伯(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主张伊斯兰教徒部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当前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后称中国四大宗教 二,我国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宗教在社会主义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它,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无神论者与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汉族宗教信仰有何明显特点?

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接受不同的宗教

2外来宗教必须在中国地方化、民族化后,方能被汉族所接纳,并在汉族地区扎根、发展 四,中国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法的状况如何?

中国西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西藏、青海、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地的藏、蒙、裕固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白、壮、布依、侗、纳西、满、朝鲜等10个民族信仰大乘佛教,俄罗斯、鄂温克族信仰东正教,另有部分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五,我国著名的宗教场所有哪些?

佛教寺院有:北京的法源寺,洛阳的白马寺,上海的龙华古寺、立佛禅寺,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陕西西安大 思寺,嵩山 材寺,成都的文殊院,西藏布达拉宫等

基督教堂有:北京南堂、北京的北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国际礼拜堂,天津的老西开教堂等

伊斯兰的清真寺游:广州的怀圣寺,浙江的凤凰寺,泉州的清静寺,北京牛街礼拜寺,东北的清真寺,上海松江的清真寺,西安化觉寺、西宁东关清真寺等

道教道观有:陕西楼观台,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成都青年宫,福建莆田妈祖庙,苏州玄妙观,山西芮城永乐宫,河南登封中岳庙等 六,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南部)净 王得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他宣扬苦\无常,无我,缘起,解脱等教法,并强调无论任何阶级均可信奉其教说都可以成佛,后世佛教徒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家族的圣人,佛教曾经长期广泛流传于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众多国家,近代以来,已流传到欧美等地 七,印度佛教发展的三部曲是什么?

1,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时期,称为原始佛教阶段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佛教内部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称为部级佛教阶段

3,公元1世纪左右兴起的大乘佛教阶段,乘即教义,大乘佛教宣扬普度众生到彼岸世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发展到13世纪初,受外来侵略扼杀,才在印度衰落

八,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指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它主要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三法印’以及它的‘无我观’‘众生平等观’和僧伽制度,这些也是释迦牟尼首次传法的内容

九,何谓‘四圣谛’

‘四圣谛‘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法之一,谛是谛理即真理的意识,它的核心是讲世间、人生都充满苦难,‘四圣谛’(又称‘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据,灭谛讲佛教可以帮助人们灭断根源,而达理想的无苦境界(即涅槃),道谛讲断灭痛苦的具体八种正确途径与方法 十,什么叫“八苦”?

“八苦”是指佛教的基本教义的“四圣谛”之苦谛中的八苦:①生苦 诞生时的痛苦②老苦 老年时的痛苦③病苦 生病时的痛苦 ④死苦 死亡时的痛苦 ⑤怨、憎痛苦,指不由自主不得不与不喜欢的人或物离别时的痛苦⑥求不得苦 指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痛苦⑦五盛阴苦 指人生之色、爱、想、行、识五种基本因素生灭无常,满是痛苦

十一,什么事“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是“四圣谛”中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因果关系,三世轮回

“八正道”则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发挥,它具体指出八种解脱诸苦,断绝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这八种方法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当的职业)、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勤修善行)、正念(专心修正确的思想)、正定(按以上七阶段修持,进入涅槃解脱的境界)十二,何谓“三法印”? 法印即法之印章,意即“佛法之特征”是判断思想是否合佛教之理得三条标准,第一条是“诸行无常”这里的‘诸行’指一切事物的运行与变化,主要是生灭变化;第二条是“诸法无我”诸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刹那生灭,事物主体“我”是不存在的;第三条是“涅槃寂静”是通过对物,我的透彻理解,而达到的最高境界,此时一切烦恼、痛苦均已消失,精神进入永恒的安乐状态 十三,“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唐三藏法师”是什么意思?

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寺院里的三个活动场所,“三宝”即佛、法、僧,“佛”是指僧人,“大众登场办事”的地方;“法”是指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些地方是不准随便登门游览的

“三藏”是对庞大浩繁的佛教有关经籍的统称,它包括佛经、佛律和佛论三大部分,经也称经藏,凡佛所言(一一般都是由佛的弟子复述出来的,所以经的开首都是由“如是我闻”起首,即是“经”“论”(论藏)是对经加以解释和阐发的各宗派学说、论著,“律”(律藏)是佛教僧侣行为的规范和宗教仪式的规则,三藏法师是法师的最高的尊称(头衔),是指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唐三藏是对唐朝高僧玄焋的尊称 十四,我国一般佛寺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三尊是什么?

这三尊佛称三世佛,三世佛又分为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两种,竖三世佛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过去佛是燃灯佛(也称迦叶佛)传说他是释迦牟尼前进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定成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指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

横三世佛指三个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正中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十五,佛教的丛林、宝刹、迦兰有什么区别 丛林:通常指佛教禅宗寺院,也称禅林、丛林的原义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一定的规矩和法度,丛林起初规模不大,不设佛殿,只立法堂、建立佛殿是后世的事,另设方丈、僧堂、茶舍、僧人均参加生产劳动以自给生活

刹:指佛塔顶部的装饰,由大寺院中多建有塔,因此以“宝刹”指代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伽蓝即僧伽蓝,原为梵文的音译,异译为‘众园“僧园”原意为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群在内的寺院

十六,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是怎么回事?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是指修者得到证悟和果位,据佛经载,佛有十六弟子受佛之嘱,“不如涅槃,常位人间”以助众生,十六罗汉的尊称为十六尊者,这些已在《法住记》一书中(作者为公园2世纪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此书后被唐玄奘译成汉文,唐末著名僧画家始画十八罗汉即在原十六罗汉之外加上庆友和玄焋,后则被世人接受成十八罗汉之说,而五百年之说有三:一说是释迦牟尼的五百个弟子,二说是参加第一次或第四次集结(佛教会议)的五百罗汉,其实“五百”在古印度只是形容众多的意思 十七,佛教的五欲供是什么?

佛教认为人生有五欲(色、声、香、味、触),而戒除五欲可以减轻烦恼、安然自得,故寺院前供品尝有:鲜花(或明镜)琵琶(或其他乐器如钟)香、水果天衣(或帐幔)、鲜花象征视觉,乐器代指听觉,香则喻为嗅觉,水果为味觉,天衣为触觉,这些称为“五欲供”即象征五种感官引起的各种欲望,劝引人们放弃欲望,一心修佛 十八,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灭佛”是怎么回事?

由于佛教势力的扩张,严重影响到封建社会王朝的赋税收入和兵力、劳动力的来源,佛教同最高统治者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过“三五之厄”的皇帝灭佛运动,三武指的是①北魏太武帝拓跋寿②北周武帝宇文邕③唐武宗李炎,以上三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下令灭佛,尤其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以灭佛运动是最严重的一次,称为会昌法难,它给佛以严重打击,使佛教从此由盛而衰 十九,中国佛教产生宗派的原因是什么?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佛经逐渐出现各种译本和不同的理解,并受印度部派佛教影响,在南北时期已发生了各种不同观点的学派,但未成宗派,隋唐时期,佛教各宗派开始形成,特别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思想活跃,寺院经济高度发展,这样,佛教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具有各自理论体系和宗教法规的佛教宗派便开始建立 二十,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

中国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寺、法相寺、华严宗和禅宗这四个各自理论体系的宗派以及律宗、密宗、净土宗这三个在民间广有影响的宗派,其中天台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在唐代以后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并在那里建立了各自或互相结合的宗派 二十一,什么事密宗

密宗又称密教、瑜伽密教等,此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以真言(咒语)、手印、仪轨等方式,达到即身成佛,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宗要,故名密宗,它是7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结合而产生的,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在唐代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先后在长安译经传播,曾极盛一时,五代后衰微,现在西藏多密宗和唐代所传的部系不同,一般称为藏密和喇嘛教,而后唐代长安的密教为唐密

二十二,为什么密教要修持“三密加持”

密教认为,世界万物、佛如众生皆由地、水、风、火、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识”为“公法”二者统摄宇宙万物,而又皆众生之心中,佛与众生修性不同,众生如果依法修持“三密加持”-----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观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静,与佛的身、口、意相应,这样就能即身成佛 二十三,喇嘛教是什么样的宗教?

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因其主要在我国的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故藏传佛教或藏语系佛教,它是印度密教在公园8世纪时传入西藏并与当地原始宗教(本教)斗争结合而形成,它以藏文《大藏经》为主要经典,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至13世纪,由于元朝统治者得大力扶植,上层喇嘛教开始掌握政权,在西藏逐渐形成“政教合一”的制度 二十四,喇嘛教有哪些教派?

喇嘛教在不断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后演变为格鲁派、俗称黄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即黄教)等,以格鲁派影响最大,而且它目前仍是喇嘛教中最主要的教派 二十五,喇嘛教僧人的教阶(僧阶)制度是什么?

喇嘛教的僧侣俗称为喇嘛,藏语中意为上师,只有地位学问有修养且能为人师表,领人修行的僧人,其僧阶制度;最低级为僧侣(所谓闲散喇嘛)格西(有一定学位的僧人)、扎萨克喇嘛(僧学院或中小寺院主持人)、**(大寺庙的主持人,藏语俗称“ 古”是神化现的肉身,是喇嘛教的五级僧侣)大**(称为“呼图克图”,是蒙语中“有寿之人”的意思,具有世任西藏地方政府摄政为贵格)、**和** 二十六,喇嘛教首领的转世相承是怎么回事? 喇嘛教依据灵魂转世,生死轮回的教理,规定自**以上高级僧侣的产生,采取转世制度(即灵童转世制),喇嘛教首领原本是父死子继,至13世纪,由噶举派的噶玛已支系开始实行转世制,15世纪格鲁派兴起并禁止喇嘛娶妻,转世制度更为流行,**死后。寺院上层集团通过古卜,降神等活动,寻找**圆寂时出生的婴儿,将其名字写于纸片,从若干纸片中选出一张,这个婴儿就是上代**“转世”的灵童,迎来寺中继承**的地位 二十七,何谓金瓶掣(抽)签?

1727年,清廷设置驻藏大臣,规定与**、**共同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后又由清朝皇帝----金瓶(即金奔已瓶),专供寻认灵童之用,该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像牙签五支,凡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牙签上,放入瓶中,选派有真正学问的**、祈祷七天,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如果找到灵童只有一名,亦需将一个有该灵童名字的象牙签同放瓶内,如抽出没有名字的牙签,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灵童,而需另外寻找,**喇嘛和**额尔德尼的转世也一样,须经瓶挚签才能确定 二十八,喇嘛教的主要寺庙有哪些?

在西藏地区当今喇嘛教最大有影响的是格鲁派,俗称黄教,其寺院也最有影响,黄教有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一般均由当时**担任“池巴”(住持),札什伦布寺不列入“三大寺”,但也是西藏地区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青海的塔尔寺,是西藏地区之外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在世界佛教界也享有盛名。

另外还有噶举派(白教)的止贡寺、萨迦派(花教)的萨迦寺、宁玛派(红教)的多吉扎寺等

二十九,什么是禅宗?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虑”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式,以期彻悟用心故名禅宗,主张用“禅定”作为宗教的全部修行方法。

下载经典佛教名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典佛教名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歌曲歌词汇总

    佛教歌曲歌词汇总缘 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 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 顺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 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愿 愿修一切善,愿断......

    佛教调查报告

    清明节,让我走进佛寺,了解佛教。一时间顿觉大彻大悟。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

    佛教知识

    认识佛教 名词解释,对于初机很重要,很多的同修不仅对佛教的观念是错误的,也许是对名词不理解所至,我和同修们一样都是初学,所以我遵照净空法师、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转抄给同修,帮......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 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 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为了求得解脱之道苦修悟道。 2. 释迦牟尼佛的第一次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3. 第一位皈依佛陀的......

    佛教经典语录大全(模版)

    篇一: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一)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

    佛教节日

    佛教节日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

    佛教体系

    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

    佛教简介

    佛教简介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就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无数人的弘扬提倡,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