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新闻调查的报道
换届月,学生公益组织遭“冷遇”
6月,是xx学校内部各个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换届月。然而校园内的学生公益组织却因为找不出“接班人”而焦虑。不仅干事不愿升干部,部长们也不愿竞选主席。权力的香饽饽在这里倒不受欢迎了。
桌上的手机再次响起,叶东(化名)看了看来电,不好意思地示意需要接个电话。这已经是采访过程中的第三个电话了。叶东是校内某学院青协组织的主席。他告诉笔者,马上面临学生组织换届了,即使是双休日也没办法好好睡个觉,不仅自己要接电话,还需要打电话做各个部长的工作,希望有人能留下担任主席。
活动多而“虚”
小金是叶东的女友,也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青协)的大一干事,刚进学校时,青协的学长学姐们的帮助给她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她和寝室的所有姐妹都加入了青协。然而,换届之际,双重身份也没让她有留在这个组织的想法。
“和自己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她这样描述加入青协的日子。“因为以前就觉得志愿者嘛,就可以帮到人。但是真正做活动的时候,就觉得这些活动很杂,效果也不大。”这是她不愿留在青协的原因之一。
“(活动)太虚了。”同宿舍的另一位成员补充道,“比如说有一个向宿舍里搜衣服(的活动),说是给狗做狗窝。这个活动就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功夫,就觉得不太值当。比如还有那个低碳环保系列。有个活动时熄灯一小时的活动。这种活动应该是全世界的,但是让我们除了一部分人去呼吁,也只是让桃苑关一小时的灯。”
院青协组织只是校内众多公益组织中的一个,社工学社、自强社、研究生支教团等等都是校内的公益性组织。单校内的青协组织有25个,加上社团性公益组织共计30多个。不仅如此,各班级及团委均会组织公益活动。
“学校内的活动基本已经饱和了。”青协主席叶东说,“我们学院的青协每月平均要举办40个活动,到志愿者活动月的时候达到80个。”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听着很吓人吧,我也没办法。我们学院青协一直是做的很好的,我也不想它在我手里砸了。”
正是基于大量的活动量,成员们往往被每个月这样那样的活动缠身,对自己所从事公益产生了怀疑。
即使是对学生活动不太重视的学院在志愿者活动月时也要达到40个活动。
“我们经常有“蹭活动”,就是可能实际上只要一个学院办就能完成,咱们就商量着署个名,出一小部分力。可能每个人平均下来,自己真正参与的是10多个活动。”这样“蹭活动”的方式成为青协完成大部分活动任务的有效措施。
“好活动太少了!”
“做活动是根本,没有活动就没有活跃性、影响力,组织就是散的。”南京一所高校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如是解释难留人问题。
“办那么多活动,大家真正能感受到的活动有多少。好的活动太少了。什么是好活动,首先,要能帮到大家的。第二,好多活动不是常态化的,而仅仅是这次办完就了事了。”信电学院的青协负责人解释其中原因,“这和校青协给大家一个考评有关。要求校级活动15个,联办活动10个,院级25个以上。大家就只好疯狂的办活动了。有些公益组织投入所以经历做一个活动,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换句话说我们的公益活动仅仅是浮于水上的。”
然而校团委在制定这样的制度时却看不见质与量之间的均衡。文法志愿者外联部部长小歌,说起志愿者活动月时,有些激动,“你想,一天去(养老院)三批志愿者组织,这样不是在做志愿者服务,而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在摧残老人的健康!”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她被寄予留下当主席的希望,然而她却并不想留下。
制度制约公益
“公益本质上是一种自愿利他的行为,不合适硬性规定与服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龙永红老师在《高校公益性学生组织运行机制》一文中如此说道。
学校内的学生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校青协组织,这三大组织分管各学院的学生会、社团和青协,而这“三巨头”又是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在每个学院内部又分设院团委,院团委对校团委直接负责,但也同时管理学院内的学生会、青协、社团。这样的分级管理又集中管制,使得这些学生组织既要听命于学院又要听从学校,却无法听从自己。
“有些活动大家都是在应付任务。” “这些活动是谁委派的?”
“团委啊,学院啊。”信电青协负责人说道,他认为青协算不上一个公益性组织,而是半官方的组织。
“今年青协做的材料超级多,学院里评,校团委也有,学工处有一个,校青协也组织评优。我们学院青协现在定位是社团。社联那边也要交材料。”
“可以选择不评选吗?”
“可以,不过不可能不评选,一般都通过学院下达通知,那就明显不配合工作,再说我们还倚靠他们“供奶”,不然动都动不了了。”
学校官方与学生公益组织间关系尴尬,而公益组织各方迁就,触角难以延展,这也使得同学们校内的公益组织失去信心,甚至贴上了“形式主义”的标签。
截止发稿时间,换届工作已经完成,外联部长小歌还是被说服留了下来,但并没有担任主席,而是副主席的位子,她觉得这样任务能轻些。
第二篇:有关《新闻调查》
方法特点: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调查性报道和揭露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和平衡。
叙事:借助电视的声音、画面、文字并用的符合语言这种声话手段,对新闻事件的各个要素和背景进行深入透视,视听结合,现场感、形象性和真实感很强。对事件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对事件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选题:
有五个地点:1选择有影响力的选题。主要是个公众利益相关的,公众十分关注且具有一定时效的时间和现象。
2选择信息量较大的选题。让公众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事实真相。
3选择故事性较强的选题。能满足受众好奇心吸引受众。
4选择有命运感的选题。关注事件进程中涉及的人物。
5选择独家的选题。发现有新的新闻价值的题材。
《新闻调查》栏目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性 第二是故事性 第三是命运感。并且提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强调挖掘新闻事实的故事性、曲折性和人物命运,以增强报道的可看性,进而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角度:电视调查性报道关注的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社会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牵涉重大公共利益、公众极为关心,具有极强得社会影响力。其结果往往是震撼性的,常常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某些权贵或利益集团的迅速垮台。
结构:逻辑清晰。将一个大的悬念分解为若干悬疑点,在各个段落一一破解。节奏自然紧凑。使用的画面奇特、动感,具有冲击力、冲突性和显著性。
第三篇:新闻调查
农村新闻事业现状
1.农村接受媒体形式单一
在调查表中,农民接受新闻信息主要是电视,除了电视,没有第二种选择。形式单一,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也无法或得更全面的信息。
2.政府、新闻界对于农村新闻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不足
即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媒体在县级以下的基层设立过记者站或者专门的新闻联络处,也没有哪一个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扶助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地广村深,一些村子与县城的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往往一些新闻发生之后,记者都要匆匆忙忙地从县城的媒体或者记者站出发,而等他们赶到时,早已是事过境迁,成为旧闻了。更有一些媒体或者记者,即使在获得一些农村的新闻信息源后,往往因为采访不方便,耗费精力大,而不愿前去采访。本来农村的新闻信息源的流通就相对不畅,加上媒体的“惰性”,使得新闻往往就成为了城市的专利。
3.农村居民对新闻节目选择也比较倾向于一些软新新闻为主
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农村居民是少有看新闻的。电视节目看得最多的是反映一些社会真情类,而且,电视剧为主。排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类节目与电视剧相比,应该与百姓的生活、利益关联更大一些,更是久居村中的百姓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但缘何不能引起他们的丝毫兴趣呢?农村百姓的文化水平较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当下农村,除了老一辈之外,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还是能够看得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真正的原因,还是新闻过于脱离农村,脱离农民。
4.以当地电视台为主,不怎么反对子女看电视。
农民在看电视时,几乎都选择安徽卫视,特别对《我爱饭米粒》情有独钟,可见地域对其选择具有这莫大的影响力,而对其他电视台,除了cctv还有一点收视率,其它几乎就没有选择了。而且,留守儿童较多,也许是一个子女的缘故,很少被限制看电视,虽然心里有点反对,但大多还是会放行。
形成的原因
1.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
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政府、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国家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整体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仍然都是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整个农村的经济活动规模较小,社会分工不细,农村居民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面相对较窄。此外,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使得农村的社会受教育面相对狭小,农民的文化水平过低,这必然限制了读者群和观众群。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媒体除了政府的部分拨款投资外,广告收入越来越成为媒体的主要经济支柱。而农村的广告需求少,广告市场狭小,这些都影响着媒体在农村的投资欲望。同时,农村交通的不方便,信息传播技术的不发达,新闻传播物质手段的单一等等这些无不制约着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2.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考虑
农村新闻事业被许多媒体视为“公益事业”,特别是面向农村受众的农村新闻报道,与其他的新闻报道相比,由于并不能吸引“眼球”,没有什么“卖点”、“亮点”,在市场运营中很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者干脆没有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媒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全额拨款的单纯的事业性机构,它同时具有企业经营性质,它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到兼顾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往往就面临着社会责任与市场环境博弈的两难境况,为了提高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赢得较高的广告收入,为了媒体的运行和生存,媒介往往很难顾及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3.媒体农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一直以来,传媒总在有意无意地走着一条完全的城市化路线,由于城市集中了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新闻在报纸版面、电视节目上的地位。读者和受众的主体群相对集中在城市,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决定了他们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城市新闻;确实,城市路线也确实给媒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此,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农村意识淡薄的媒体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关注农村,缺少关注的农村也不会给媒体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媒体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就更不愿意去注意“无利可图”的农村,久而久之,媒体仅有的一点农村意识就这样慢慢地消逝殆尽。媒体乡村意识的缺失,使得媒体不可能认真地审视农村,更不能发现农村新闻所蕴涵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商机。
几点意见:
1.媒体应当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农村新闻意识
农村的新闻事业要能够重新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媒体必当先要摈弃旧有的单一的城市新闻观念,树立正确的农村新闻意识,重新认真审视农村的新闻市场。各种新闻媒介应该利用自身的特点,开展对农村受众的媒介教育。广播、电视等定期设立专门的节目,提供知识,引导农村受众正确认识媒介,积极关注新闻,参与媒介活动
其次,媒体还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在全国上下普遍对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和重视,而媒体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社会舆论机构,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担负起自己在新农村建设、农村新闻事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把经济效益排在首位,单纯地以经济效益的好坏来取舍新闻传播的重点。
2.加快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解铃还需系铃人,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经济、文化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才能充分扩大农村的信息需求,开阔农村的广告市场,从而会刺激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将为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畅通的信息环境、丰富的信息载体、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等等。与此同时,还应当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接受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新闻阅读、分析能力和兴趣,不断扩大农村的新闻受众群体。
3.政府、新闻界应当加大投入,扶助农村新闻事业发展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农村新闻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的新闻事业发展才能够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其次,政府首先应当对媒体予以资金上的保障,农村新闻传播事业的投资是个范围广、投入高、周期长、初始阶段回报低的工程,光靠媒体自身很难完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媒体业已进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轨道,媒体向农村的初始投入必然以部分经济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只有政府在资金上对媒体予以保障后,媒体才能够在部分亏损的情况下顺利度过拓展农村新闻市场的初期,媒体对农村新闻事业的投入才能够有保障,才能持久。
第四篇: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摘要】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2003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改版,引人瞩目的是在晚间第二个黄金时段展播央视的七个精品节目。在播出的七个精品节目中,新闻类节目只有一个《新闻调查》,这就使《新闻调查》这个存在了七年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
品质
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 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深度报道是受众的需求,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常见的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有:电视专题报道,也叫做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它类似报纸的通讯、特写、长篇报道、调查报告等。一般是对比较大型、重要的新闻事实作深人、具体、详尽的报道,对发展中的重要新闻事实也可作比较全面的展示。作为央视的品牌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节目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一、高起点创立栏目核心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首期节目《宏志班》播出,拉开了中国电视史上一个时段最长的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序幕。创办者当初对这个栏目的期许是:“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1]事实上,从央视在寸土寸金的第一套节目拿出45分钟的时间(后来有过30分钟和40分钟的时长,现在又恢复为45分钟)来办这个栏目,而且是在周末晚间的第二个黄金时段,不能不说央视对这个新闻专题类的“航空母舰”节目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从《新闻调查》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基本上是秉承了深度报道的“深刻、理性、关注大命题”的精神实质。《新闻调查》在创办之初提出的口号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其意在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面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关注那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事物。所以在《新闻调查》最初的节目中,我们发现有关香港回归祖国(《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选举纪实》)、重庆直辖市(《重庆——中国第四直辖市》)、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备忘录》)、环境保护(《淮河水》、《再访淮河》)等重大事件或问题都进入了《新闻调查》的视野,从而凸显出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的权威和深度。
1998年,《新闻调查》又提出了三句话的理念:“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全面深入、国计民生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新闻故事一波三折”,更加突出了它关注社会大命题的宏观视野。到了2000年,《新闻调查》又从人性化的角度在人物题材的深度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普通人走进了《新闻调查》,报道的是普通人,但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和历史感使节目具有了深层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2001年,它正式宣布了“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理念,开始“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2]。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闻调查》在近两年中涌现出大量的具有调查性报道特征的优秀节目:《绛县的经验》、《厦门特大走私案》、《走进文楼村》、《南丹矿难内幕》、《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这样,《新闻调查》的面目变得更加清晰:这是一个严肃的、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目标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二、形式内容突出栏目特色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要保持主流媒体的品质,新闻类节目必须成为其立台之本。虽然一个崭新的新闻频道已经在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但是作为央视主要“面目”的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来说,新闻类节目依然应成为其赖以存在的标志性节目形态,新闻是作为大众传媒而存在的电视台所承担的主体内容。所以,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仍然需要保留一定数量品质较高的新闻节目:原第一套中四档主要新闻节目《新闻早8点》、《新闻30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报道》,以准确及时的新闻时讯凸显央视一套的权威性。然而,只保留这四个新闻节目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不需竞标,毫无疑问地保留了下来,一个早间,一个晚间。
那么《新闻调查》的位置呢?正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新闻调查》的出现,事实上是弥补作为只有13分钟时长的《焦点访谈》在面临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问题或事件时开掘深度的不足,而力图比《焦点访谈》“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新闻调查》的创办者当初的设想如今看来不难理解:对于像当年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说,对于诸如国企改革、农村发展这样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来说,一期《焦点访谈》无论是在叙述的完整性和报道的深度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而电视媒介线性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过多地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因为报道的片段性和传播内容以及接受方式的顺序性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这样,创办一个容量较大,能够尽可能在一期节目中承载下复杂内容的电视栏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所以,即使以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者赋予它的使命来考虑,《新闻调查》在报道内容和形态上的不可替代性也足以使它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新闻类节目中站稳脚跟。
三、严肃理性奠定栏目传统
那么,在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节目,《新闻调查》栏目究竟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道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呢?笔者认为,《新闻调查》仍然需要保持它的以严肃、深刻、理性为精神气质,以做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以现场采访为主要手段的电视深度报道形态。不仅因为这些内容是《新闻调查》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而且也决定于目前央视新闻节目的内部环境。就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来说,《新闻调查》有其独特的价值。再来看央视7月1日正式播出的新闻频道,它所新创办的电视专题类栏目像《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是演播室访谈性节目;《社会记录》、《共同关注》在某种情况下类似于《焦点访谈》,而且更带有社会新闻的性质;《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属于新闻杂志性节目,而且题材相对单一„„
综合这些节目可以看出,新闻频道的主要特色是:注重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注重新闻事实的平面展示、注重演播室访谈。相对来说,新闻现场的深入采访和通过新闻事实对问题探寻的深度则略显不足,而题材上则在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可称做“冰点”的问题相对缺乏„„这样,《新闻调查》的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就更突出了。
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对于《新闻调查》来说,它最大的外部特色就是“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3],其优势首先在于大量的现场采访的鲜活内容。无论是对于事件的报道也好,或者是对于问题的探讨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是生动的影像语言,即现场的采访与报道。而对现场的生动报道,如果没有记者的深入采访,没有一定时长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新闻频道众多以演播室为重的新闻节目来说,究竟能不能做到对报道内容较长时间的深入调查,能不能做到在节目形态上运用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记者那样翻入蓄水池、拔起下水管、询问当地农民、追问乡长那样的大量采访画面呢?演播室的专家采访当然能够把问题谈深谈透,但毕竟没有现场采访那样生动、有说服力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深度报道的优势还在于它的深度,在于它现场到达的深入程度和对问题的追问程度。深度报道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得益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新闻报道内部在报道形态上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闻事业传统的舆论和精神先导的内在追求,这使得媒体必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对事实进行平面的报道和浅层的分析。所以,以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面目出现的深度报道就承担起了穷究事理、深挖本质的认识功能和精神引导功能。在众多栏目以快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攻方向时,对于《新闻调查》来讲,那种对深度的追求,对新闻事业崇高职业理想的信念,是它能够保持独特个性的优势所在。
《新闻调查》不只报道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且要审视它存在的现实环境和可操作空间(如《财权的变革》);不只把反腐败报道指向一个个“巨贪”,而且要深入到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的坍塌和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及弊端(如《厦门特大走私案》)„„这种对事物探寻的深度,这种理性的精神,这种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可珍贵的精神品质。深度报道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严肃和理性。严肃重在节目内容,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一个新闻类的电视栏目面对着巨大的收视率诱惑和压力,保持自己的严肃和理性是必要的:既不能迫于收视率的压力追求娱乐化和刺激性的内容,又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掺入不应有的感性化内容。
《新闻调查》创办至今一直坚持节目内容的严肃性,而且曾一度把“理性”作为栏目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它能够作为央视一个品牌节目,被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电视深度报道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着眼于严肃的报道和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133 [2]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204 [3]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157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报道稿
文化校园树特色
笃实致远育英才
--记高码头镇丁大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报道稿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大地,也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温暖的春天里,高码头镇丁大寺小学在范县教育局史局长以及高码头镇中心校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基本思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特色,丰富载体,追求独有性、系统性、渗透性、知识性、层次性、丰富性和实用性,用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特色。
丁大寺小学为推进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构建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首先,校园围墙进行了再次粉刷,同时,墙体标语也进行了重新设置;再者,在校园门口设置了“警示牌”、“公开公示”展板,还有,在校园围墙上,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先后创办了“校园简介”、“安全常识”等展板。其中重点突出了丁大寺小学的办学宗旨、理念、校风、校训以及小学生安全常识歌等内容,丁大寺小学的校园旧貌换新颜,精彩亮相的校园展板文化,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全校师生、家长流连忘返。
二、彰显个性。
丁大寺小学对班级文化建设采取统一加个性的方法,对班级文化进行一系列的布置。学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规范统一格式;班风、班规则由班级师生自行设计,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与追求;学生园地,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小栏目。另外,班级文化阵地走出教室,走向室外,那就是在各班级教室外的墙壁上开辟出了“班级风采”、“榜上有名”、“学生个性展示区”展板,经过各班级师生同心协力,集思广益,自己动手,共同营造,一批批新的作品展现在上面,尤其是“学生个性展示区”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书法、绘画、工艺制作等,并定期更新,形成长效机制。这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展板内找到自己的身影,体现了学生的多才多艺。班级文化的改建,不仅美化了学习环境,营造了班级的文化氛围,还展现了学生多元、活泼、个性的精神面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动手和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习惯,使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形成班风纯、学风正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功能。
丁大寺小学精心打造学校楼体文化,力争让每个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如楼柱子以及走廊两侧墙壁上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标语,楼道墙壁上的警示语等。都使楼体具有了潜在的教育功能,使楼体各部分“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不仅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更使学生在举步抬头间都受到教育,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增强氛围。
近期,丁大寺小学又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这些绿色植物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幽静典雅,与校园的学习气氛相呼应,和校园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师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环境育人,无声胜有声。丁大寺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不仅生动活泼,而且重视以校内师生为题材,力求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环境;创设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校园人际环境,建立动静相宜、有张有弛的校园生活节奏以及把美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让墙壁说话,让花草传情,让“榜样”引领学生成长。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展示栏时时激励着师生们奋发向上。校园是学生的乐园,丁大寺小学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了影响孩子们思想的一扇窗口。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如今,丁大寺小学的师生正沐浴着优雅的校园文化,感受着文化校园博大的胸襟,体验着校园文化带来的巨大教育魅力,而奋力前行!
高码头镇丁大寺小学通讯员:史占龙
20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