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嘉莹:陶渊明只完成了自我 叶嘉莹谈诗忆往之五
叶嘉莹:陶渊明只完成了自我 叶嘉莹谈诗忆往之五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在诗人里面,陶渊明可以说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他完成了自己最超越的、最美好的一种品格。不过,陶渊明的自我完善是消极的、内向的,真正是只完成了自我。
陶渊明的诗就像日光七彩,融为一白。不过,他是经过心灵上很复杂的矛盾和精神上种种痛苦才最后到达这种真淳之境界的。
▲ 《渊明扶醉图》 元 钱选
绢本 水墨设色 纵28厘米 横49.5厘米林熊光、张大千旧藏 王季迁藏 文 | 叶嘉莹
西方一个有名的哲学家马斯洛(A.H.Maslow),他生在一九〇八年,死在一九七〇年。马斯洛提出一个哲学理论叫“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实践和完成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一个真正伟大的天才,他的这一份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不可遏止的。马斯洛列举了一些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其中包括科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和政治家林肯。我以为,在诗人里边,陶渊明也可以说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他完成了自己最超越的、最美好的一种品格。不过,有一句话我本想放到最后再说的,可是讲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出来。那就是,陶渊明的自我完善是消极的、内向的,真正是只完成了自我。当然,他的诗歌能感动千百年后的读者,那也是一种完成,但毕竟是可悲哀的。因为陶渊明并不是一个不想向外去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人,可是在这一方面他是失败了。这是很可悲哀的。而如果就“自我实现”而言,我们应该看到,陶渊明是付出多少饥寒劳苦的代价,用身体力行的实践完成了他自己,这种坚毅的品格和持守当然是我们的一种宝贵传统,我们不该抹煞。然而,以陶渊明这样伟大的人格,却只能完成个人的自我实现,在政治理想方面他只能走消极的道路,不能积极地自我完成,这又是为了什么?在我们的传统之中,哪些是应该继承的精华,哪些是应该丢弃的糟粕,难道我们不应该进行一番反省和探讨吗?我觉得,在我们的传统里,最可怕的东西就是几千年封建制度所形成的官僚腐败系统——我以为是如此的。也许我说得不对,观察得并不正确,但是上次我说过:“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我是非常诚恳地讲这番话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陶渊明在那官僚腐败的社会之中经过怎样的痛苦挣扎,如何完成了他自己的。
我们先看第一首诗《饮酒二十首》之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我说过我的重点并不放在伦理道德的内容上,但是这也不妨碍陶渊明的诗自然地反映出这些问题和现象。现在我所要探讨的是艺术,是他所以能传达出来的这一份兴发感动的生命的因素是什么。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好处就是这种直觉的感受能力很强,所以我们重视“兴”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看陶渊明的诗里边这些因素何在。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得很简单,可是却给我们开辟了联想的天地。鸟是需要同伴的,人也不愿意离群索居。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动机一定会影响他的人格;他还认为,人性的发展能够达到最高的境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你那自我的最宝贵的东西发展和完成。马斯洛提到“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这是《圣经》上的一个故事。约拿是旧约圣经里的一个人,神给了他一项重要的使命要他去完成,但是他考虑到个人的利害,惟恐完成不了这个使命,又惟恐神中途改变了主意。因为神对他说的是,这个城市里的人都犯了罪,我要在多少天以后把这个城毁灭,让他去传达这个旨意。约拿不肯听神的命令,他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怜悯心的神,如果我去传达了你的旨意,那里的人都改善了,你就不会再毁灭那个城,那么大家就都要指责我约拿,说我说了不真实的话。为了考虑个人的这一点点因素而拒绝了神的命令,这个complex,这种情结,感情里的这个阻碍,就叫“约拿情结”。就是说,为了个人得失利害之类的次要问题而丢掉了你本来能够完成的一个更重要、更美好的使命,这就是约拿情结。马斯洛又说,人类最低等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老虎要吃其他的动物,人则需要有衣食的温饱。就像陶渊明所说的“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我们最终极的目标是一个“道”字,一个最高的理想境界;可是你饿死了还有理想吗?所以,生存的需要——衣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了生存的需要之后就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这就是安全的需要;然后,还需要有朋友,有归属的社会,这又是归属的需要。不然,《诗品·序》上怎么会说“离群托诗以怨”呢?
可是,陶渊明这首诗里所说的这只鸟却是一只“栖栖失群鸟”,它失去了它的同伴和它的归属。陶渊明的诗里最喜欢用的几个形象是飞鸟、松树和菊花。我们上次不是讲过西方文学批评中形象使用的模式吗?不是有一个“象征”(symbol)吗?飞鸟、松树和菊花在陶诗里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象征。陶诗里经常写到鸟,例如有一首《归鸟》说:“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翼翼”是鸟的翅膀在动的样子。他写了一只正在向鸟巢飞回来的鸟,这只鸟不是没有飞出去过,早晨它曾经离开自己所居住的那一片山林,飞得很远很远,“远之八表”。现在为什么飞回来了?那是因为“和风弗洽,翻翮求心”——外面本来风和日丽,但忽然之间就天昏地暗,雨骤风狂了,就像《停云》诗所说的:“八表同昏,平路伊阻。”什么是“八表”?“八表”就是东、南、西、北,再加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现在这八方已经都在黑暗之中了。我所要走的路本来是平坦的大路,现在也发生了阻隔。——讲到这里我就要说,如果是一个积极的诗人,他就要和暴风雨做斗争,要冲出去;可陶渊明不是,他是一个实现自己的能力强而改造社会的勇气少的诗人,所以“和风弗洽”就只能“翻翮求心”了。“翻翮”,是翻转了翅膀。他说,我不再追求那八表之外的东西了,既然没有办法使整个社会达到那最高的境界,我只能翻回过头来实现我自己了。
陶渊明常喜欢用鸟的形象,在《归园田居》里陶渊明还说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总是怀念它旧日的森林,被人捉去养在池水中的鱼总是怀念它过去的山渊。他说他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真诚和自然是我的天性,如果让我违背自己的天性去做那苟且逢迎的事情,我会觉得比忍受饥饿寒冷更为痛苦。这就是马斯洛所说的从生存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再到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的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陶渊明尽力要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结果,就使他自己不得不失群了。如果大家所走的道路是不正确的,难道我也必须跟着走吗?——陶渊明曾经在《饮酒》诗中说过:“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辔”是马的缰辔,“纡”是使它弯曲。你们都走斜路,我也不是不会把马头掉转过来也去走那条路,但那样就违背了我自己,就会造成我一生的迷失和困惑。这就像《圣经》上保罗的书信中说的:“你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你自己!”——你就不能达到那最美好的自我实现的境界了。陶渊明为了完成自己,不但付出了饥饿寒冷的代价,而且付出了寂寞孤独的代价。由此可见,“栖栖失群鸟”的这个鸟,果然是一个象征的形象;陶渊明的这首诗也果然是一首象征的诗。黄昏已经是人归家、鸟还巢的时候了,可这只栖栖的不安的鸟还在飞,这就已经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悲哀,也表现了一种独自飞翔的勇气。一首好诗,它的每一个字都起一定的作用。“犹”是仍然、依旧的意思,说它依旧在独飞,就可见这只鸟独飞的时间有多么长了。有的人可以独飞两分钟,要他飞三分钟就坚持不下来了,可这只鸟是“日暮犹独飞”,不肯随别的鸟去找一个有东西吃的地方落下来。那么,这只鸟的目的难道就是独飞吗?它难道不愿意落下来找一个安定的所在?不是的。它“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它已经飞来飞去很久,而且度过了不止一个独飞的长夜。“夜夜声转悲”这里这个“转”字就和以前我讲的那个“生白露”的“生”字一样微妙。“转”者,是中间有所变化。也就是说,不是同样的悲,而是一夜比一夜更加悲哀了。它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落下去呢?陶渊明说,它“厉响思清远”——听到它那哀厉的叫声就可以知道,它是要找一个真正清洁的、高远的、没有污秽的所在。它一直在来来去去地找,带着那么深切的感情——“去来何依依”!我们常说“依依不舍”,那好像只是对于过去的留恋,其实不仅如此,“依依”可以留恋过去,也可以向往未来。我以为,这里的“去来”两个字是承接了上一句的“徘徊无定止”来去地飞,而“依依”两个字表现了这只鸟是怀着多么深切的依依的感情在寻找一个它真的愿意终身依托、永不离开的地方。“依依”不是对过去的怀恋,而是对未来的寻求向往。
我说过,陶渊明是一个自我实现了的人,他终于找到了这一片境界。马斯洛说“竭尽所能,趋求完美”,在这一方面,陶渊明虽然没有使整个社会都趋向完美,但是他自己实现了完美。所以,那只鸟也终于找到了它的栖身之所——“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我们刚才说,“鸟”在陶诗里是一个象征的形象;现在我们又可以看到,“松树”在陶诗里也是一个象征的形象。中国古人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当众草荒芜、众芳芜秽之后,松树的叶子依然是长青的。还不只如此。这只鸟找到的这棵松树还是一棵“孤生松”——是因为有人了解你,支持你,赞美你,你才这样做的吗?不是。陶渊明是坚强的,就是只剩下一个人,他也要保住自己的持守,所以他才用孤生的松树来做象征。“敛翮遥来归”这句写得极好,不但它代表的情意很深刻,它的形象也非常新鲜活泼。什么叫“敛翮”?“翮”是长着硬羽毛的翅膀;“敛”就是收。你看见过空中的老鹰落下时的样子吗?它在高高的天空上慢慢收拢翅膀,远远地就朝着它的目标落下来。这只鸟一定也是这样。也许有人要问,陶渊明找到的那棵“孤生松”到底是什么?是他的田园吗?是他住的茅屋吗?这“孤生松”不在现实之中,而是陶渊明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不必实指。“劲风无荣木”——这株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在强劲寒风的摧折之下,没有一棵树木还留有枝叶花朵。这就是“众芳芜秽”(屈原《离骚》),这就是“雨中百草秋烂死”(杜甫《秋雨叹》)!大家都被这种腐败沾染了,然而,居然有一棵孤松在劲风之中并没有凋残——“此荫独不衰”。因此,我终于真正找到了一个我愿意停下来把自己的身心交托给它的所在,从此以后,无论外界再有什么艰难困苦,不管我自己必须付出什么代价,我永远也不会改变了。这就是“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以上,我们讲完了陶渊明的第一首诗。这首诗好像说故事一样,有一个先后的次第:一只失群鸟,它的独飞,它的徘徊,它来去依依,它终于遇到一棵松树,它落到松树上决定不走了。这在结构上是一种非常平顺的、直接的叙述。▲ 《归去来兮辞图》元 钱选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106.6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下面我们看第二首诗《咏贫士七首》之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我们也看看他写出来的几个形象:一个形象是孤云;一个形象是“迟迟出林翮”的鸟;第三个形象他没有直接说出来——是人,是他自己。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第二首诗的进行是三个不同形象的跳接,中间并没有把形象之间过渡的经过明白地说出来,就一下子跳到另外一个形象上去了。我平时很不喜欢讲什么作诗的方法,我觉得按照作诗、作文的方法所写出来的东西,大概最好也只能成为第二等的作品。真正的好作品是什么?是像苏东坡所说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苏轼《答谢民师书》)就是说,哪一种形式、哪一种叙写方法最适合把你的感情和意念的活动传达出来,那就是最好的方法。我曾经说,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到,语言能够产生作用主要由于两种因素,一个是选择,一个是安排的次序。所谓选择,就是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词语而不选择那个词语。陶渊明为什么选择了“栖栖”两个字呢?因为他通过这两个字能够给我们以“丘何为是栖栖者与”的联想,这就是在用词上的一种选择作用。那么安排次序的作用呢?陶渊明有时用很平顺的句法,有时又用不平顺的、跳动的句法,那是因为他是个任真、自得的人。他完全凭任自己内心感发情意的流动,完全没有存心考虑别人对他评论的好坏。他说:“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你们说我好或者说我坏有什么关系!只要我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趋求完美,我不管你们是不是理解我。白居易写诗一定要念给老太婆听一听,追求平易、通俗,“老妪都解”;杜甫则“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而陶渊明则既不避免平顺的、无变化的句法,也能写出随着意念的流动而跳接的句子。在中国所有的诗人里面,真正能够不雕琢、不修饰、不逞才、不使气,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写诗的,也就要数陶渊明了。要知道,一般诗人为了把自己的诗写好,总是先存一个用种种方法跟别人争胜的心理,而这就已经使自己落入了二等。你不要跟别人去比,我说的是自我的实现,是你自己有没有竭尽你的所能来趋求自己的完美。从这一点来说,陶渊明是无人能比的,因为他真能够“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饮酒》)——你们悠悠众口说好说坏有什么关系,我要为自己追求一个完美的目标。我们所看到的这两首诗的不同结构,正是表现了陶渊明这份完全以真淳的面目和世人相见的基本态度。所以元遗山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中有一首论陶渊明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一九七九年我第一次回来教书时,也曾提到了陶渊明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后来有一个女同学问我:“老师,只要真诚就是好的吗?”我说不错,修辞立其诚。然而更可贵的是什么?是陶渊明不但以真淳与世人相见,而且他的真淳是深厚的而不是肤浅的,是复杂的而不是单调的。他的诗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却包含了很多很多曲折深远的感发的情意。我的《论诗丛稿》里边收了一篇我以前所写的文稿,标题就是《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在那篇文章里我做了一个比喻,我说陶渊明虽然是以真淳的本色与世人相见,然而他的本色却原来并非一色,而是如同日光七彩融为一白。也就是说,他像日光一样把红、黄、橙、绿、青、蓝、紫七种彩色光线融会成纯净澄澈的一片纯白!所以苏东坡说陶渊明的诗是“癯而实腴”——外表看起来很枯干、很平凡,实际上非常丰美。
我刚才说,陶渊明的诗就像日光七彩,融为一白。不过,他是经过心灵上很复杂的矛盾和精神上种种痛苦才最后到达这种真淳之境界的。陶渊明难道从生下来就心甘情愿做一个田园的隐逸之人吗?不是的。中国的读书人有一个传统——也就是儒家的传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就应当以天下为己任,“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因此,陶渊明当年也曾经有过一份用世的志意。可是——我不是教历史的,我们也没有时间多讲历史背景,不过大家只要有一点历史常识就知道东晋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时代。那时北方完全陷落,五胡乱华;而统治阶级内部那些野心的军阀还在彼此攻伐。陶渊明的故乡在江州浔阳柴桑,而江州是军阀攻占的必争之地,桓玄造反曾经占据了江州,后来又被消灭了,其间那一次次的战乱使老百姓流离失所。这些,陶渊明难道没有经历过吗?他难道不关心吗?所以有很多人曾经批评陶渊明,说你看杜甫经过天宝的乱离在诗歌中反映出多少民生疾苦!陶渊明怎么就没有反映呢?是不是他对国家对民生并不关怀?我说不是的,那是人的类型不同,是反映方式的不同。杜甫是一个外观类型的人,所以把时代、社会、民生以及他自己的整个经历都反映到他的诗歌之中了。但陶渊明不是,陶渊明这个人不是外观类型而是内省类型的。他的内心是一面镜子,国家和社会的种种灾难和不幸,这面镜子里都有,可是他把这些外表的事象都消融了,他所写的是他内心对所有这些忧患和苦难的一个反照。同时,陶渊明也不是没有过向外的追求,不是没有过政治上的志意和理想。他曾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十六)——少年时我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挫折、苦难,不知道世道的艰难,那时候,我读了古书就相信古人的话,读了圣贤的书就相信圣贤的话。他在《归鸟》一首诗中,也曾经要“远之八表”,可是因为“和风弗洽”,这才“翻翮求心”。他还有一首诗说:“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之二)为什么“有志不获骋”?因为时代让他无能为力!封建社会的那种官僚势力就像一条大锁链,牢牢地锁住了当时的读书人。以陶渊明这样精金美玉般的人品,这样艰苦卓绝的操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空掷,他只能保持自己不与龌龊之世同流合污,却不能实现当年那美好的志意和理想!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所以,陶渊明有很多首诗都是写他在这种痛苦的矛盾之中绝望的挣扎,而他最后也终于在这种种痛苦之中实现了自己。他是孤独寂寞的,那“无依”的“孤云”形象就是他本身的写照。*文章节选自《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三联书店2016年5月刊行)第二讲“陶渊明诗浅讲”。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叶嘉莹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5
第二篇:叶嘉莹(写写帮推荐)
叶嘉莹:王国维伟大在为追求真理而活
[导读]王国维先生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当前一般所谓的“学者”追求的东西不同:当前很多人研究学问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而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
文/叶嘉莹
本文摘自叶嘉莹先生著《人间词话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39元。
王国维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他之伟大,他之了不起,他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当前一般所谓的“学者”所追求的东西有所不同——当前很多人之研究学问其实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像现在大学博士班里的有些学生,他们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博士学位,然后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工作、比较高的等级和比较高的待遇。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读书其实完全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这在中国内地的教育界、学术界,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现在很多读书人所追求的,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学问,而只是一个学问的外表。但王国维先生是真正追求学问的,而且他所追求的还不仅仅是一般的学问,我曾写过一本书叫《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我在那里边曾经提到: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
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怎么说是真理呢?这个是陈寅恪先生在给王国维写的碑文里首先指出的。清华大学有王国维先生的一座衣冠冢,冢前有一个“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上边就刻有陈寅恪写的这篇碑文。碑文比较长,我只节录里边的两段话读给大家听: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什么是“士”?士就是读书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中,“士”是排在第一位的。《论语》上曾提到过“士志于道”。士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的理想是追求一个真正的道理、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士之读书治学的最高目的,不应该是为了一个学位,也不应该是为了以学问当作工具来求得私人的利益。那么应该为了什么呢?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王国维读书治学的目的了,他是“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读书治学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心思、理想解放出来。从哪里解放出来?从俗谛里边解放出来。俗,就是世俗;谛,就是道理;桎梏,是枷锁。那什么是世俗道理的枷锁呢?除了刚才说的要得到一个高的学位,得到一个高职的工作之外,还有像中国古代所说的“扬名声显父母”,说你要成为一个有名的人就可以使你的父母因为你而得到尊荣,这同样也是世俗的目的。陈寅恪先生说,我们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就是说,读书是为了明理,是在追求真理。所以“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如果不能够自由地追求真理,那么生活就成为一种痛苦。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认为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的原因了。
王国维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国维生于1877年,死于1927年,死的时候只有50岁。50岁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正是研究学问的黄金时代,是思想最成熟精力最饱满的时代,是会有很大收获的时代,而王国维居然就自杀了。在颐和园里有一个地方叫鱼藻轩,他就是在那里跳进昆明湖自杀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啊?那我们就须要讲一讲时代的背景了。孟子说得好,“颂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这是一个提示:读一个人的作品,你如果对他的时代并不了解,不知道他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够明白他的作品呢? 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他生活的时代。所以我要讲一讲王国维身处的时代。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是我们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政权正在走向衰亡的时代。晚清时代订立了很多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当时中国的土地,是列强急于想要瓜分的一片土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就订立了《南京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又签订了《北京条约》。而王国维就出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他是1877年12月3日(旧历十月廿九)在浙江海宁出生的。
参考材料中,除了我在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前的照片之外还有一张照片,那是1987年王国维先生最小的儿子王登明约我去海宁拜访王国维先生故居时照的。因为1981香港出版了我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然后中国大陆的广东人民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王登明先生看了我这本书,特别约我到他的老家去访问。那张照片,就是我在他们的海宁故居跟王国维先生铜像的合影。然后还有一张,那是1988年我到台湾讲学,王国维先生的女儿王东明女士约我到她家里去,我们访谈的时候拍下来的合影。
我刚才所说的,是王国维出生以前的时代背景。那么,王国维出生以后呢?王国维18岁的时候,就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那一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完全失败,然后1895年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座的朋友们有谁知道?那是一件非常有名的大事。戊戌变法就是在1898年王国维22岁的时候发生的。而这一次试图挽救国家的变法,不幸失败了。
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国家虽然贫弱,政府虽然堕落,可是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却也有不少有血性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寻求办法挽救我们的国家。当时有一个人叫罗振玉,在上海办了个农学会。为什么办农学会呢?因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孔子在《论语》上说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是你先要有足够的粮食使老百姓吃饱了,还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抵御外寇,然后还要使老百姓对你这个政府有信心。所以,粮食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中国过去的旧社会,饥荒、战乱、土匪频起,老百姓常常是吃不饱的。我是1924年出生,今年实岁85,虚岁86。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某某省市发生了饥荒,有的是蝗虫的蝗灾,有的是雨水的涝灾,有的是天旱的旱灾。老百姓那时候真是流离失所。没有粮食吃就吃草根,吃树皮,吃泥土——他们管那个叫做“观音土”,吃了以后会得“臌胀”,很多人都死去了。所以为了振兴农业,让老百姓吃饱,罗振玉就成立了农学会。——其实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人都在寻求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的办法。像我的伯父也曾到日本去留学,我的父亲考入北大的外文系,后来又学了航空。他们的选择,都是要学习新的学问来为国家效力。
1898年戊戌变法之时,维新派在上海办了一个报纸叫《时务报》。王国维先生就在这一年他22岁的时候从海宁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来到了上海这样一个热闹的都会,进入《时务报》的报馆做校对的工作。而这个时候的罗振玉呢?他在上海办了农学会。农学会本来是提倡农业的,可是当时我们中国科学落后,需要向西方和日本学习,而想要向西方和日本学习,首先不就得翻译人家的书吗?——其实这也是我父亲之所以当年进外文系学习翻译航空书籍的缘故——要翻译人家的书,就要培养翻译人才。所以罗振玉就配合着他的农学会,又成立了一个学社,叫作东文学社。“东文”是东方的语文,当时这个是指日文。因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比较进步,学了很多西方新的科学知识。罗振玉成立了东文学社,聘请了一些日本人来做教授。那么当时的王国维先生就跟《时务报》报馆的领导汪康年要求说:我除了校对的工作以外,也需要自己进修,我要学一点新学科的知识,你能不能允许我每天下午用两个小时到罗振玉的东文学社去学习?汪康年答应了。于是王国维就进了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开始研习西方近代文化。
刚才我说了,是日本先翻译介绍的西方文化。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向西方学习,我们是再透过日本来学习西方文化的。当时东文学社有两个日本教师,一个叫藤田丰八,一个叫田冈佐代治。日本的这位田冈佐代治先生是研究德国的康德、叔本华哲学的。王国维本来是因为看到国家的积弱而来寻求新学,谁知他进了东文学社之后,接触了这位日本教师,读到了康德、叔本华的哲学,从此就对西方哲学发生了兴趣。
哲学所要解决的是人生的问题。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发财享乐难道就是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了吗?何况发财享乐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快乐的,有了钱以后也仍然会有很多烦恼。欧阳修的《秋声赋》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之中,只有我们人是最有灵性的。猫狗,你养的宠物,对你可能有感情,但是它们有思想吗?它们会不会想到人生的种种问题?这我还真是不知道。但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如果你只有饮食男女的欲望,你跟动物相差多少?所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一个大问题。王国维就这样一下子被哲学给吸引了,就开始对于康德、叔本华的哲学产生兴趣了。
王国维在他的《静安文集》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叔本华的哲学,我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对此有详细的剖析。那么王国维他受了叔本华哲学的什么影响呢?我现在要念王国维引叔本华的一段话,给大家做参考:
一切俗子„„彼等自己之价值,但存于其一身一家之福祉,而不存于真理故也。惟知力之最高者,其真正之价值不存于实际而存于理论,不存于主观而存于客观,端端焉力索宇宙之真理而再现之。„„彼牺牲一生之福祉,以殉其客观上之目的,虽欲少改焉而不能。(王国维《静安文集·叔本华与尼采》)
“俗子”就是一般世俗的人,这些人所追求的是个人一身的幸福,或者再推广一下是他自己一家的幸福,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理。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眼前物质上的利益,他不是说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他的目的是要探寻宇宙间真正的真理是什么。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他对现实的物质享受是不会很重视的。孔子说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是孔颜之乐。孔子和颜回他们所乐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他们的“道”。真正有智慧有理想的人,是绝不会对物欲孜孜以求的,为了“道”的理想,他们甚至可以放弃那些一般人孜孜以求的东西。
王国维后来在《哲学丛刊》的序文中还说过一段话:
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又说: 事无大小,无远近,苟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极其会归,皆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
王国维先生对于学术并没有什么中外古今之区分的狭隘成见,而且他认为,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远是近,只要你真是追求一个真理,就一定要忠实于你所追求的真理。什么是“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啊?这就是我以前常常引我的老师所说的,“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我的文章也不见得好,但至少我说的话是真实的,都是发自我内心的话。一个人,不要总是欺世盗名,不要总是说好听的话。欺人欺己不但得不到真理,自己内心也不会平安。只要你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你自己,最后都会对人类的幸福有好处的。
现在我们返回来接着讲陈寅恪先生所认识到的王国维,在碑文的最后一段他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王国维,不知道王国维的学说是什么,不知道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好处和缺点是什么,更何况,王国维先生的说法有的时候也不见得是完全正确的。我刚才说了,我说的话也不见得完全是对的,但至少我说的时候很诚实,并没有想要欺世盗名,说谎话去骗人。王国维先生也是同样。他的其他的学问是不是可商,我没有资格说,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认为可商之处甚多。就是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他可以有他的缺点和可以商讨的地方。但是王国维他说词的时候是非常真诚的,他写的完全是他自己的见解,不像现在有些人写的那些书,常常是拿来骗人的。所以陈寅恪先生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他认为王国维先生这种追求真理的、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学问的这种精神,可以与天地同期长久,可以和日月星三光永远地共明。以上我们所说的是王国维的时代与王国维先生这个人。
第三篇: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
叶嘉莹出生贵族,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深受古诗词文化的熏陶,师从国学大师顾随,颇得顾先生真传,并更上一层楼,在古典文学研究上取得了享誉世界的成就。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叶嘉莹1923年生于x察院胡同,1948年跟随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丈夫迁往x。最初她任教于x彰化女中,之后受台静农先生赏识,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x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1969年,叶嘉莹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2013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并受邀在x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祖国行长歌》中的长词节选。在陈传兴看来,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是最打动他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19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我觉得是时候,把叶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像语言,讲给观众听。”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织,陈传兴希望用影像语言,把自己和叶嘉莹先生同样从中国诗词文化中获取的人生滋养,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两岸观众。
在电影中,陈传兴也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实验:“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叙述方式?”
敦煌壁画、晋祠、五台山佛光寺……长短句、慢词、小令,2个小时的电影中,陈传兴试图用最中国的元素,写意悠缓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结。
陈传兴说,他相信在诗的国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谓语言、文化、国家、时间的隔阂,同时通过诗词,为两岸民众打开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门。
遗憾于在x,已经鲜有年轻人知道叶嘉莹先生、热爱古典诗词。拍摄《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实际也是在了陈传兴他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使命。
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公映,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终曲。谈到为何要耗费10年的时间,以漫长的生命时光,去探寻诗人的精神世界?陈传兴给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诗人的人生,想表达和述说的,其实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时间,专注拍摄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派诗人,好似有陈传兴没有明说的私心。他希望用诗歌重要的黏合剂,把中华文化和历史以及整个华语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也许是因为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也许是因为流行了之后发现除了古人,当下的“偶像”极度稀缺,最近,一部讲述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成为一时文化现象。读过叶嘉莹诗词的人,并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但不妨碍这一代年轻人渴望接近她。96岁的叶嘉莹,突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电影只有120分钟,拍摄过程却累积了几十位受访者的百万余字素材,同名衍生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的出版,可以算是弥补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
陈传兴想把一个女诗人的个人历史、一段家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古诗词的几千年历史,投射到同一个落点上。我相信每一种历史都是真实的,但相伴发生的未必是完全的因果关系。所以,我更看重不同的人对叶嘉莹的描述。“盲人摸象”并不一定是贬义词,每一部分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除了“穿裙子的士”“诗的女儿”这些头衔,她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学生、老师……如果说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上的成就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那每位受访者就仿佛江河湖海,分别映照出她的不同侧面,她不是神,是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波光粼粼,是谓月映千川。
诗人席慕蓉的朋友是叶嘉莹在x大学的学生,她与她由此结识。叶嘉莹第一次见到席慕蓉,第一句话是:“我也是蒙古人(族)。”叶嘉莹从未在任何作品里提过自己的族姓叶赫那拉,她的祖上虽然是旗人,居住在叶赫水畔,却本属蒙古族土默特部。
无论回到中国,还是回到x,回乡——这个千百年中国诗人的关键词,也贯穿了叶嘉莹大半生的念想。在她快80岁的时候,一个秋天,席慕蓉陪着她去叶赫(现x省梨树县叶赫镇)寻找祖先的故乡。
叶赫古城遗址如今只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陪同的一个热心人先行跑上去探路,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嘉莹还是继续往上走,日已西斜,秋天的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风一吹,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
叶嘉莹站着看了一会儿,转过头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得一模一样。”
快80岁的叶嘉莹,是他们家族第一个回到叶赫水畔的人,她还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地为她写的诗。3年后,81岁的她又想去看蒙古高原,席慕蓉陪着她又出发了。在海拉尔,叶嘉莹口占的第一首绝句是:“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叶嘉莹是他们家里唯一一个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里,回到土默特蒙古高原的族人。她跟席慕蓉说,她在x的家已经没有了,可是到了蒙古高原,天穹低处尽吾乡,突然之间,人就打开了。
有时候我想,如果人生是电影,就能在不顺遂的时候黑屏,出一行小字“某年以后”,把悲伤快进到烟消云散。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说,诗人有两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叶嘉莹大概属于后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时的助手。她记得,有一次叶嘉莹在国家图书馆讲女性词的时候,谈到法国作家法郎士写过一本《红百合花》,书里说一个女子如果出生在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的生活也比较甜蜜,到30岁的时候连一场大病都没有生过,那么,注定她对人生的认识是肤浅的。
当花间词的作者用女性口吻表达男性的阴柔一面时,叶嘉莹在一个被压抑的环境里半生飘零,站在高原之上说“余年老去始能狂”,这个场景,让人想起苏东坡、辛弃疾。在访谈中,叶嘉莹和她的学生,也会反复提到《人间词话》里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在这本访谈集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几十个人的记忆中,叶嘉莹都是以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她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只存在于她自己的口述中。难得有人提到她先生,还说的是“她的先生很不讲理,她自己这么精彩的一个人,竟然都可以忍下来”。
1971年的夏天,文化史学者郑培凯在哈佛大学学习,经常去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善本,经常碰到叶嘉莹,“叶老师只要进了图书馆,就一整天不出来”。郑培凯到x后,创立x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中心,曾请叶嘉莹来担任客座教授。让他惊讶的是,叶嘉莹竟然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个很大的箱子。就这样,她一个人住了一个学期,那一年,她80多岁了。
离开x前,郑培凯去送行,一进门就看见她自己在那儿收拾行李。她把所有行李收拾在一个大箱子里,外面再用带子绑起来,绑得非常好。她对郑培凯说:“我都习惯了,旅行的时候都是这样,都是自己做。”
叶嘉莹有一个自创的概念——弱德之美,意思是要把内心的感情收起来,要有一种持守、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表达出来的。但“弱德”不是软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
叶嘉莹说过,有时候集大成的时代,比如西晋太康时期,正是质朴的五言诗在风格上将转未转的一个阶段,却没出现一个可以集大成的天才,那是诗人对不起时代;有时候诗人很有才华,可是遇到的时代不是文学发展集大成的时代,比如x诗派,那是时代对不起诗人。
从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间,是不是一个对得起叶嘉莹的时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一定是对得起时代的。
有一天,叶嘉莹打电话给学生施淑仪,请她把自己梦中偶得的诗句用书法写出来。那首诗是“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青春年华已经远去,但还是要把眉黛扫成春山,那是无望中的希望。
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1941年秋天,叶嘉莹怀着梦想进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辅仁大学,是叶嘉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人生总是在喜从天降时祸也不请自来,1941年9月,十七岁的叶嘉莹正沉浸在大学开学季的欢喜里,同时,也迎来了她人生当中第一个厄运——母亲的去世。
母亲的去世给叶嘉莹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17岁的她,已经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经对万事万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母亲的离去对她来说,无疑上天给了她一颗甜枣,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时也断了她一条路。为了祭奠母亲,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这段痛苦的日子是诗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来。
此后,叶嘉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x家中她是长姐,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她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责任是什么,彼时沦陷区物质条件艰苦,度日很是艰难,但幸运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还拥有贤惠慈祥的伯母,母亲去世后,伯母就担当起为两家人做饭的责任,每当叶嘉莹要帮忙时,伯母总推开她让她去专心读书。
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后,叶嘉莹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才华卓然,容貌清丽,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名角儿,也就是在这期间,她遇见了人生的伯乐顾随老师,1942年秋季,叶嘉莹正值大二,在唐宋诗课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恩师顾随,顾随既是她的文学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导师。
两人成为师生关系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对诗书的追求,使得两个人成为了高山流水之情,顾随的授课方式飘逸自然,从不刻板,因为对诗词有着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叶嘉莹成为了顾随的小迷妹,顾随也非常欣赏这个极具天赋的姑娘,所以经常一起讨论诗词,一起做文学研究,这段日子是叶嘉莹最充实最快乐的日子。
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多少年过去了?在风雨中吟啸、在花雨中徐行、在诗词里观照人生,叶嘉莹先生走过来的是一路坎坷,似乎应验了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句话。先生历尽生活的百难,一生有多少说不出的苦,幸好诗词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最近先生看完我发表在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一篇写她的长文《欲将修短争天地》后,她便告诉我一个小小的秘密:其实“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体会,过乐观的生活”,是在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刚因车祸去世后,她在悲哀痛苦中挣扎起来时,曾经写下的两句自我勉励的话,只不过因为当时,她觉得不好意思说这样洞观人生的话是她自己的体悟,所以曾经托名说是她老师顾随先生说的,但现在她年事已高,所以她承认了这是她自己的话。如今想来,这两句话不正是先生在中国诗词道路上一路坚毅走来的写照!
“剩得书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先生以为“词人是处在弱势的地位,不能够表白,也不能够言说,但是他有一种持守的品德。我处着一个弱者的地位,……在我保持一个弱者的姿态之中,我有我的持守……就是你的品格跟理想,不应该为外界的环境所左右而改变”。所以先生首倡这“弱德之美”,即使自己处在艰难苦痛之中仍旧终身持守。
今年先生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是未上映先轰动,在第十届x国际电影节在线售票时,5秒钟全部售罄,后来还得了电影金鸡奖。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在山河唯美空灵的镜头上,在佐藤聪明《秋兴八首》的配乐中,在先生吟唱诗词柔美的嗓音里,一同经历先生传奇的一生,无不感动不已。
导演陈传兴先生说:“叶先生与诗词的关系,已经深到生命里面,她就像一个水月观音一样,让人渡过诗词的大河,到河的彼岸。”先生曾有两句诗“要见天孙织锦成”和“柔蚕老去丝难尽”,先生把自己比作一条吐丝的蚕,因她从小热爱中国古典诗词,70余年从没有停止过教书,她希望她的学生和所有像她一样热爱古典诗词的年轻人,能够把她所吐的丝织成美丽的云锦,就像顾随先生早年对她的勉励和郑重的托付一样。
在今年庚子初夏,x广陵书社印了一部《驼庵迦陵师生酬唱集》,顾名思义,内容就是顾随先生和叶先生的诗词唱和。书是传统的木板手工雕版,用上等贡纸手工印刷,并作经折装,并配以宋锦函套,限量印成红、蓝、黑三色,可谓尽善尽美。这折子先生曾握在手中摩挲良久而不能释,那是文字因缘骨亲,更是他们师生传承永继的见证。
2016年,我想从x飞x探望先生,先生在电话里头说:“我实在太忙,一般很少跟人聚首见面,我已经太老了,自己有很多事情要收拾和整理都来不及……”先生这么一说,听来是拒绝我的探访。然我不死心,过了一段时日,又致电先生,不意先生竟答应11月19日早上与我相见,我便在前一天清晨直飞x,转车x,航空陆路,抵达先生家已是傍晚五点半了,我这突然提前到达,一下子似乎打乱了先生的生活节奏。
然先生还是和我聊了许久,说起了上回在x与周梦蝶先生的晤面,谈及痖弦先生曾在电影院外面看到她的往事。在先生为我带来的书一一签名后,我打算离开之际,照顾先生的阿姨突然问先生说炸酱有多煮,要不要留我下来吃炸酱面?
因阿姨这么一问,先生就没有让我这万里而来的客人离开,说:“我实在太忙,我要去准备明天下午的讲稿,今期《中国文化》中有我《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演讲整理稿,你自己坐着看。待会一起吃饭,没准备,只有简单蔬菜,炸酱面不知道你是否吃得习惯?我吃得简单。”而阿姨一边煮面,一边对我说:“先生只要有演讲,都一直做准备,常常到晩上两三点都不睡觉……”
不久,阿姨端出了两碗面、一大碗炸酱、豆芽、毛豆和菠菜,先生便每样分出半碟给我,然后我们各自舀了炸酱拌面,食不言,我就厚着脸皮静静地陪着先生吃了一顿晚饭。我猜先生平日是不留客人在她家用饭的,这次应算是特例。我现在偶然想起这一件事时,还是觉得非常得意,因为能和先生一起吃饭,此生难得。
学习叶嘉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叶嘉莹生于x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x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荣获2018最美教师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人物候选人,2019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这满目的荣誉和成就,象征着的是叶嘉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成长,然而这成长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荆棘满丛,充满痛苦的,每次生活刚开始出现一点阳光,立马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扫而空。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一格充满诗书气息的大家庭里,给一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为痛失了女儿,叶嘉莹的到来给他带了新的生活气息,所以从小就把叶嘉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叶家是叶赫那拉的后代,和纳兰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许从根源上就和诗书有着难以割断的渊源,叶家不仅是名门,还是旧学底子深厚的诗书世家。
从叶嘉莹的外曾祖母开始,个个都是诗词爱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还以自己的“仲山”名号自刻了一本诗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书达理的父亲母亲,吟诵成性的伯父,还有善良质朴的姨母,连伯母都拿着《唐诗三百首》用心教她。在这些人的环绕中快乐成长的叶嘉莹,一出生,就被诗情浸染不停。
在众多优秀的人的精心培养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庭院里成长,叶嘉莹的童年可谓是过得充实又美满,因为从小家里人就培养了她的阅读习惯,所以叶嘉莹对诗书的爱从小就被建立起来了,家人都喜欢诗歌,叶嘉莹在这种美好的气氛下成长,渐渐地,诗发出来的光也照进了叶嘉莹的心。
因为年幼,对很多人和事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叶嘉莹的诗是从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来的,她家的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子的匾额,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由此可见,叶家是一个家底深厚的大户人家,既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够充斥叶嘉莹的整个童年了。
等到叶嘉莹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进入了正式教育时,她已经是一个满腹诗书的大才女了,在中学的学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点,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属于学霸级人物,高中结束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铺仁大学国文系,从此一生便和国文成为了一体。
第四篇:叶嘉莹吟诵:李白《将进酒》
叶嘉莹吟诵:李白《将进酒》
叶嘉莹先生吟诵《将进酒》
00:00 / 02:41
重新播放
02分41秒 4.7M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可 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我知道了!
10详情点击
叶嘉莹先生吟诵《将进酒》 跟叶嘉莹先生学吟诵:李白《将进酒》七言的长诗,除了像白居易这样的歌行的体裁以外,还有一种像李白的那种长短错落不整齐的七言的乐府诗,比较有名的一首是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编者按:吟诵中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以上为腾讯儒学独家视频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以下摘录自《叶嘉莹谈“谪仙”李白:一个不受约束的天才》 古人说“文人相轻”,文人总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是一种对同行的嫉妒。但凡这样的人都不是大家,因为他自己的才情确实有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所以才会嫉妒。而真正的天才,一定有他自己的东西,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而且,一般的人往往不能认识一个天才的好处,只有才气相近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天才。所以,真正的天才必然是互相欣赏的。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杜甫说李白对自己的态度是“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又说自己对他的感受是“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他们两个人虽然初次见面,却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交往一样。李白这个人高谈阔论,爱喝酒,有的人因此不喜欢他,可是杜甫说:我就是赏爱你这种纯真、豪放和不受约束的作风!他们两人相识之后,曾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度过了一段千古以下犹使人们艳羡不已的相知相得的日子。直到他们长久分别之后,杜甫还曾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对这位痛饮狂歌的天才诗人表现了深深的赏爱和痛惜。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办法来安慰自己。像苏东坡,他就有一种哲学的境界。无论在什么样的挫折和患难之中,他都能够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因而能在苦难中超脱出来。可是李白不行,他惟一的方法就是借沉醉来遗忘他的痛苦。在李白的诗中,凡是写“酒”的时候往往同时也写“愁”。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但酒真的能够使他从尘网中解脱出来吗?杜甫在“痛饮狂歌”之下接以“空度日”,这真是极为沉痛的三个字。李白既失望于人世,又幻灭于神仙,除了“痛饮狂歌”之外已经一无所有。然而,“痛饮狂歌”也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并不能抵销那种人生落空的悲哀与痛苦。
第五篇:2015 高三作文素材叶嘉莹 作文素材
2014《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明人物》之 叶嘉莹:桃李满五洲的汉学家
颁奖词:天降大任于斯人,十方遍布迦陵音,转鹏万里根在华夏,一世多艰深情不变。师承一代名家,海外别有建树,在世界文化之大坐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叶嘉莹的故事: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地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
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封闭 1 的庭院,在她眼里却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窗前的修竹、阶下的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也让她自小养成了内向文静、幽微深远的性格。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叶嘉莹对记者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又干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叶嘉莹至今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妥善保存。后来,她把笔记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顾之京,并一起整理成书。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风雨逼人一世来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件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衣服的后面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只要我讲课讲得好,2 学生对我一样尊敬。”她有这种信念,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有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颠沛流离中,她写下这样的诗句:“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个人命运在大时代面前被彻底改写,她从此背井离乡。
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而被抓。不久后,叶嘉莹任教的中学,从校长到老师都被认为有思想问题,全部被审查。叶嘉莹没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夜里,在主人家的走廊上铺个地铺;中午,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主人午休,叶嘉莹不得不出门,在烈日之下抱着女儿在树荫底下徘徊。
3年后丈夫出狱,性情却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在绝望中,她只有“把自己一部分的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才有勇气生存下来”。
后来,经师友介绍,叶嘉莹到淡江、辅仁、台大3所大学任教。生下小女儿后,她没能好好休养,身体不堪重负,又染上哮喘,每天下课回家,都会感到胸部隐隐作痛,身体似已被掏空。她想起了王国维《水龙吟》中的句子“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坠”,不免自伤。
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她记得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记诵与原诗并不完全相合,但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由于出色的教学成就,叶嘉莹的名声散播开来,她获得了台湾大学的教授职位。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在异国他乡用英语授课,叶嘉莹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文论,另一方面,她有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她对学生说:“诗歌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准确,但我讲一首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她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
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
课堂上反响热烈,连叶嘉莹自己也完全沉浸其中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经原辅仁大学外文系教师李霁野介绍,她来到南开大学,就此与南开结下深深的情缘。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叶嘉莹却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想起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重新焕发的热情,让她抛却了“小我”的狭隘和无常。
诗歌使人心不死
叶嘉莹写过:“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的事,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教书,叶嘉莹的好多学生现在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今年她90岁生日时,有学生打电话给她,说很抱歉,老师的寿辰来不了了,因为已经不能走路了。叶嘉莹用自己澎湃的热情,深深感染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回忆:“叶教授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她在中国古典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惊叹艺术和文学之美。”
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2013年之前,叶嘉莹几乎每年都要在北美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不过,南开大学已然成为她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基地。早在11年前,叶嘉莹就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不久前,有热爱中国诗词的友人听说她今后将定居南开,决定捐资,与南开合作为她兴建了一栋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定名为“迦陵学舍”。
如今,叶嘉莹正在从事一项浩繁的工程。“我教书70年,历年的讲课、讲演的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她指指家里摞着的一个个行李箱,“这些都是我带回来的历年的讲课录音和录像。”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她的著作文白相杂,理论性强,而讲课时深入浅出,整理出来更利于向读者普及。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让这有限的生命之火为点燃其他木柴而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