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9: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

第一篇:《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

《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

主播:2015年10月17号,著名古典诗词大家、91岁的华裔女学者叶嘉莹叶落归根,定居南开大学。从漂泊到归来,叶嘉莹一直没有离开讲坛,不论什么时候,不论走到哪里,她都将中华古典诗词教授给年轻人,她一生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在她笔下,化作美丽的诗行。今天的“全景中国”节目,请听天津台记者采写的录音专题《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有一座典雅的中式小院儿——“迦陵学舍”。从辅仁大学旧址恭王府移植来的西府海棠,娇艳欲滴;客厅墙上挂着学舍主人同家人、师友的温馨照片;两层小楼中还开辟有科研室、教学室和藏书室„„钟灵毓秀之所,渊渊古典书院之风——这里就是著名古典诗词学者、91岁的叶嘉莹叶落归根的居所。有了南开师生、海内外知交好友的陪伴,曾经“一世漂泊,万里孤行”的叶嘉莹不再孤单。

在2015年10月17号“迦陵学舍”正式启用的定居仪式上,叶嘉莹说:

【录音:我的理想是要把我们古代的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精华,古代的这些个诗人、词人他们的理想志意、他们的品格真的能够带着鲜活的生命流传下来,所以我回来,我还有我未完的志意,我希望继续地努力工作下去。】

回家仪式简单朴素,背后却是叶嘉莹用尽一生的精神文化回归之旅。

【童声朗诵:“常记得夏来时,日初长布谷声高。庭槐荫满,榆荚钱飘。火绽榴花,翠擎荷盖,果熟樱桃。什刹海鲜尝菱角。五龙亭嬉试兰桡。最好是月到中宵。风过林梢。看多少叶影田田,舟影摇摇。”】(压混)

这是1953年身在台湾的叶嘉莹写下的回忆故乡北京童年生活的散曲。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察院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本姓叶赫那拉,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因为生在阴历6月,荷花的生月,叶嘉莹乳名唤作“小荷”。同当时大家庭的子女一样,叶嘉莹从小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3岁就开始背诗,一部《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而最初教叶嘉莹写诗的启蒙老师是她的伯父叶廷乂。

【录音:我伯父给我一些指点,说作诗要押韵,给我一本《诗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忽然有一天,我伯父说了:“你背诗也背得不少了,自己作一首吧。我给你出个题目,就咏天上的月亮,用十四寒的韵。”我就写了一首咏月亮的诗,可惜我没有记下来,大意是说,这个月亮升到中天,光明圆满地照射世界,可是在那样深的夜晚,有谁看这个月亮呢?所以我最后一句我记得,就是“未知能有几人看”。但是尽管没有人看,它该圆的时候就圆,有光明的时候,它就是有光明的。】

幼小的叶嘉莹显示出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悟性,家国的悲欢离合也砥砺着诗人的笔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航空部门工作的父亲叶廷元跟随国民政府南迁,一直撤退到重庆,而母亲李玉洁则带着叶嘉莹和两个弟弟在北平生活。几年后,母亲忧思成疾,手术后不幸感染恶化,溘然长逝。

16岁的叶嘉莹写了一首小诗《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诗风苍郁,竟不似出自妙龄少女。

【录音:我的父亲已经隔绝了多年没有音信,而我母亲去世了,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人世之间有这么多的战争、灾祸、苦难,我也是苍生里面的一员,我们什么时候真是能够度脱?那个时候,沦陷区的生活越来越艰苦了。吃不到大米白面,我们只能买到一种混合面,黑黑的、酸酸的、臭臭的,那难以下咽,我们就用最咸的炸酱把它吞下去。】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她也遇到了对自己诗歌生涯最重要的一个人——古典诗词学者顾随。

【录音:顾随先生教我“唐宋诗”,有习作就叫我们作诗。而很多同学平常没有作过诗,让他作诗就很生疏。而我呢,是从很小在家里就作诗的,所以我就把我那些旧作,抄了几张纸,就送给老师看。顾先生看了以后,回来给我发了一个作业的评语,说“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如此,当善自珍惜”,就引起我写作的兴趣。】

古典诗学原本就有“感物言志”“诗以咏怀”的传统,在老师的启发下,叶嘉莹养成了作诗的习惯。“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辞”“收拾闲愁应未尽,坐调弦柱到三更”,这些清雅不俗的诗句就是叶嘉莹在大学时的习作。

21岁的叶嘉莹从辅仁大学毕业,担任中学国文教师。1948年,叶嘉莹嫁给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赵钟荪,11月,一家人坐“中兴轮”到台湾。第二年叶嘉莹生下大女儿,虽然远离故土,但温馨的小家庭还是给叶嘉莹带来欢乐。然而就在那年冬天,一群官兵突然闯进了叶嘉莹的住处:

【录音:那天就来了一批人,就把我那个房间都搜翻遍了,然后就说要把我先生带走,说他有思想问题。所以我就匆匆忙忙地拿了一个小包袱,把我女儿换洗的尿布装一装,我就跟他走了,就到了军区左营。我在他姐夫家里边住了两天,什么消息都等不出来。我不能坐在那里等啊,因为我们从大陆到台湾,无家无业,我如果不去教书,我们就无以为生。】

丈夫入狱后,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叶嘉莹一个人身上。她带着女儿回到彰化女中继续教书。可是,没想到祸不单行,1950年叶嘉莹也被台湾当局关进了监狱。

【录音:说我们都有思想问题,说“你们所有这些人,我们都要把你们押送到台北的警备司令部去受检查。”我说,我先生已经被关了,台北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朋友,我有吃奶的孩子,万一有什么事情我连个交托的人都没有,你要关就关在彰化警察局好了。那警察局长把我跟我女儿放出来了。放出来就无家可归了。】

失去了工作,没有薪水也没有住处的叶嘉莹投奔到亲戚家。晚上,叶嘉莹等大家都睡了,才拿一个毯子铺在走廊上,带女儿睡觉,第二天一家人还没起床时,就最早起来。怕女儿哭闹影响大家午休,叶嘉莹就带女儿出门。烈日当空,她抱着女儿在台南的树荫下走来走去。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叶嘉莹为那段经历写下一首诗《转蓬》,所有的苦难和坚韧,都在她的笔下化作掷地有声的诗句:

【朗诵:“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录音:我们在大时代的战乱变化之中,真是身不由己啊,把你飘到哪里,落到哪里,都不是你的选择。那个时候我们不敢跟大陆通信,连家书家信都不敢写,还说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故乡的消息一点也没有。真是没有托身之所,好像灾祸无缘无故就降临了。“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因为“白色恐怖”之可怕,所有的你的亲戚朋友都不敢跟你来往了。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可是我现在呢有了白色恐怖的嫌疑,我没有资格去申请学校去教书了。“剩抚怀中女,深霄忍泪吞”,你在人家里你能够痛哭流涕?只有把泪自己咽下去。】

叶嘉莹一生深受《论语》影响,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那段时间,叶嘉莹最常做的梦就是回到北京教书,站在心爱的讲坛上,教学生们古典诗词的对句、平仄。

【录音:最常梦的有两个梦:我家老家本来是个四合院的大院子,我就梦见我进了大门,但是所有的门窗都是关闭的,我哪一个房间都进不去,我在那里徘徊半天,就是进不去那个房间;我还有一种梦,我就梦见我跟我的老同学到我的老师顾随先生那里去,我们经过后海,都是芦苇,芦苇长得又高又密,我们怎么走也走不过去。所以我梦都是回不去的梦。】

从21岁大学毕业,叶嘉莹就开始了为古典诗词的传承、研究而奔波忙碌的一生。看似柔弱和无用的古典诗词中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叶嘉莹从杜甫、苏轼、辛弃疾这些饱经磨难的诗人的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吾道不孤”的温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叶嘉莹没有放弃收入微薄的教师工作,她在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教书,并在台大、辅仁、淡江等三所大学兼职任教,将自己对传统诗学“兴发感动”的理解传授给年轻人。她说,诗歌可以“让人心不死”。

【叶嘉莹授课音响:“杜甫的诗歌里边有一组诗,就叫做《秋兴》,‘秋天的感兴’。这八首诗里边第二首说‘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压混)

从教70年,叶嘉莹讲课从来都是站着的,她在课堂上的风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著名诗人席慕蓉说:

【录音:我有一次听叶老师讲辛弃疾,叶老师其实只是说了辛弃疾的两首《水龙吟》,好像感觉到那个辛弃疾已经在我的旁边在讲话,最后叶老师讲到“系斜阳缆”,就是《水龙吟》那最后四个字,我们底下三个朋友一起都倒吸一口气,就觉得,哇,就是这个文学本身原来就是这么四个字的结束。你觉得好像“系斜阳缆”是一个非常的悲凉,可是又有一点斜阳的温暖。然后等到我抬起头来的时候,我就看到叶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非常端秀,然后非常高雅的一位女教授,而我的感觉就是想说,哎,等一下叶老师,您别走,辛弃疾还在这个讲堂里面,他的所有的那种英豪之气还在里面。我没有听过任何一位老师是这样讲课的。所以我就觉得是说,诗教就是老师用她自己的生命,然后把古代的诗人离我们千年的诗心和生命放到我们的心里面来,然后激发我们自己的生命做一个回响。我想,诗教没有失传。】

1966年,42岁的叶嘉莹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学。在哈佛大学期间,叶嘉莹过着简朴而勤奋的学者生活,而这普通的生活竟让饱经患难的她甘之如饴。

【录音:早晨两片面包,中午带一个三明治,再买一个汉堡包就是我的晚餐。哈佛大学远东系的窗前是一排美丽的枫树,秋天的时候满树都是嫣红的红叶,冬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白雪。五点钟以后所有的老师学生都走了,我一个人可以在四壁图书的图书馆里边工作(到)任何时间。那真是我觉得最美好的时间。】

叶嘉莹在哈佛大学与海陶玮教授(James Robert Hightower)合作,开展跨文化古典诗词研究,为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1969年,叶嘉莹结束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后,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为了跨越语言的鸿沟,叶嘉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录音:每天晚上查生字到两点钟,备课。可是我天生是一个教书的,也许我的文法也不对,发音也不对,但是我一定要把诗词里面它真正的感情、感动的力量讲出来。我就是用我最笨的英语,我也要讲出来。本来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没有人选中国的古典诗歌,可是我教了书以后,这个学生就越来越多。】

1970年,叶嘉莹此时已经被聘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然而她的内心却有些怅然。她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朗诵:“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匐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录音:在国外就算我教的这个书学生们也喜欢听,但是我不能像在中国教书这么随性地发挥。“北海南溟俱往事”,我当年在北京教书、在台湾教书,现在对我来说,能够用我自己语言教书的两个地方,我都离开了。我现在要(在)这里用最笨的英文教书,查着英文生字去给人上课,跟在地上爬一样,所以我就一心想要回国。】

阔别故乡近三十年之后,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到北京,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家人。她写了一首长诗《祖国行》,诗云:“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录音:离开了我的故国、故乡三十年,我在飞机上远远看见北京的一片长街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小时候常常来往的西长安街呢,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每当讲到杜甫的诗“每依北斗望京华”,不管是在台湾,不管是在美国,我眼里都是满是泪水。】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在叶嘉莹身上,这似乎成为一个预言。1976年3月,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离世,年过半百的叶嘉莹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她在《哭女诗》中写到:

【朗诵:“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叶嘉莹常常想起顾随先生的话“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痛定思痛,这次家庭悲剧让叶嘉莹作出了一个影响她后半生的决定——回大陆教书。

【录音:维持了一个家,各种的艰辛我都受过的。可是现在经过这一次大的悲痛和苦难之后,我忽然间觉悟了,“小家”“小我”,这个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我是从经过这一次苦难之后,我就决定回国教书,传承我们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那些古代诗人他们的心魂、他们的志意、他们的理想,我要把这宝贵的东西能够传给下一代。】

1978年,54岁的叶嘉莹给祖国写信,申请回国教书。在寄信的路上,叶嘉莹写了首绝句: 【朗诵:“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录音:傍晚的黄昏,我一个人走在树林里,寻思我以后我的下半生怎么办呢?“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我半生漂泊,辛辛苦苦维系了我的家庭,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不幸,所以我真是不知道我终极应该落在什么地方。】

叶嘉莹从报纸上看到,顾随先生的朋友李霁野在“文革”后复出,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于是她给李霁野写了一封信。

【录音:我说我在这个时候我也愿意回来,为祖国的教育尽上一份力量。李霁野先生马上就给我回了一封信,说你回来恰好,现在祖国的形势一片大好。第二年1979我就接到国家教委的一封信,“我们批准你到北京大学去教书”。我就写一封信也告诉李霁野先生。李先生一见这封信马上就说,北大的名教授很多,我们南开更需要你。马上南开就派两个人到北京来接我,我从此就来到了南开。】

叶嘉莹先生从1979年开始利用假期回国教授古典诗词,受到学生们的极大欢迎。如今已经是古典诗词教授的徐晓莉,当时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她逃了两节英语课,来到南开大学聆听叶先生回国后的第一次公开讲座。

【录音:第一次听完全听傻了。一口的京腔,倒背如流的诗词,板书都是竖排繁体,大段大段地默写跟诗词有关的古人评价的经典句子。给我留下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她渊博的学识、滔滔不绝的表达、清晰的思绪以及优雅的教学风范。我忽然觉得我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尤其是这个老师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带着自己的联想和理解去表达。人太多了,然后到那儿去就没有座位了。那个时候,五六月份的时候天气很热,都开着窗户,我们拽着那个栏杆听,一会儿这个手酸了,换这个手,就那样子,挂在外面。我们说“没有站票,买挂票”。】

第一次回国讲学,叶嘉莹写下了一首饱含深情的七言绝句:“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录音:我到南开来教书,我都走不上讲台,满满的是学生。因为我们祖国的年轻人,对于我们中国古典的诗歌、古典的文化还有如此的热情,所以我就非常感动。】

对于叶嘉莹先生来说,“报国”最好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叶嘉莹晚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出退休金,设立奖学金,鼓励青年人传承古典文化。“酒越陈越香”,在叶嘉莹晚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台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博士。然而叶嘉莹先生却十分淡然。

【录音:一个人如果你只把感情希望寄托在“小我”的一家之上,我觉得这是太狭窄了。尽你自己的能力,能够为“大我”更做一些什么事情,就做一些什么事情。】

2005年秋天,81岁的叶嘉莹先生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内蒙古叶赫水——叶赫那拉氏的故乡,在清澈的河水和金色的远山下,她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诗:

【朗诵:“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对于叶嘉莹先生来说,生命的原乡,既是有形的居所,更是无形的精神心灵。她曾经写下了一首《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录音:人生有时候要有一点傻的精神、痴的精神。我知道我虽然老了,但是莲花落①了有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莲子里面有莲心,而莲心是不死的。因为我看过一个考古的杂志,说他们考古的时候,挖出来有两颗汉朝的莲子。他们培植养育,居然它也长叶开花了。只要我们有种子留下来,我们中华的文化一定会开出花来的。】

乳名“小荷”的叶嘉莹,就如同一颗在古典文化厚土中孕育的种子,只有荷花落尽枯萎,莲子才能真正成熟。这颗在海外漂泊多年的种子,几十年里,一直在苦苦寻觅、返回自己的故乡。

如今终于叶落归根,那些逝去的岁月仿佛只是生命表面的浮光掠影。在精神的原乡,叶嘉莹从未离开,因为那颗热爱古典文化的初心,历尽劫波,从未改变。

【叶嘉莹吟诵:“一世飘零感不禁,重来花底自沉吟。纵教精力逐年减,(我)未减归来老骥心。”】

主播:本期的“全景中国”就为您播送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① 此处两个空格为《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上、下阕之间的间隔符号。② 除最后叶嘉莹吟诵的诗《二零一四年四月恭王府海棠雅集绝句四首》其四之外,其余叶嘉莹的诗、词、散曲引自《迦陵诗词稿》(中华书局2007年2月版,2008年4月重印)。

第二篇:叶嘉莹--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

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心,指情意;物,指形象。词比较注重比兴,即用一个形象做比喻,传达情意,或者看到一个形象,引起情意感动。但不论比还是兴,都有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与感发过程。而诗则不同直接叙写它除了比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法,那就是赋。赋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直陈其事”。这并不是说,赋就不需要物对心的感发作用。要写出一首好诗来,必须象《毛诗序》中所说的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怎样去评价一首诗的优劣?许多人常常迷惑不解:人们讲形象思维,是不是有形象就是好诗呢?一首好诗,它的每一个形象都有它的目的与作用,而不是杂乱地堆砌在一起。作者先写出美好的背景,衬映出人物的美好。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虞炎这首诗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很美丽,紫藤、花树、黄鸟、青枝,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形象没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和目的。他用“拂”来描写堤上的柳条、柳絮。藤给人的联想是缠绕,拂字放在它后面就不自然。虞炎这首诗第一句就给人凌乱、堆砌之感,说明作者缺乏内在的感动。第二句“黄鸟度青枝”也不行。度,从这一点到那一点。温庭药《菩萨奋》中曰:“鬓云欲度番腮雪”,形容女子在枕上一转头,长发由腮度过的样子。周邦彦也有一句词:“风格遥度天际”。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黄鸟怎样“度”青枝,飞过去还是蹦过去?不清楚而又不贴切.不能感发读者,所以是失败的诗。这首诗前两句整个地看形象虽然多面美,可是不能集中起来产生感发读者的作用。诗必须有完整的生命。

是不是一首诗有了诸多形象的统一性就行了呢?并非如此。评价一首诗,还应当注意它意境的深浅,层次的高低,这是诗人之间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例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的诗较之谢眺的诗兴象高远。何谓兴象?它与形象有何不同?具体地说,虞炎的诗只有形象,面无兴象,也就是说没有形象对读者的感发作用。兴象也有所不同,有的纤细,有的幽微,有的高远,变化万千。李白的诗兴象高远,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气象开阔宏大。他的这首《玉阶怨》,同样有这一特色。谢眺、虞炎诗中都点明了“思君”,而李白不写一个“怨”字、一个“思”字,思与怨的感情仍溢于言外。诗中的玉阶、白露、秋月、水精帘等形象,构成一个统一的色调,一个基本的境界。第一句中,“玉阶”、“白露”两个形象,洁白而有光辉,互为映衬;中间一个“生”字,既有增加、生长之意,又有时间的感觉,表示那女子已在玉阶上站了很久。因此,后边接着写“夜久侵罗袜”就很自然。“侵”,从外面侵袭进去,写出了外界的寒冷,人被包围侵袭的感觉。李白不像谢眺、虞炎那样写思君,没有明说,但在形象中传达了孤独、冰冷、寂寞、没有温暖、没有安慰的感觉。后两句写得更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却下”,更垂下之意。这女子在寒夜白露的包围中,没有回去安睡,仍透过水晶帘望着秋月。“水精帘”,晶莹透明,洁白无瑕。什么人的感情像它一样纯洁美好?李白没有明写,却使读者感到这女子以及她所怀念的人的高洁。“玲珑”,是古代一种中间雕有花纹的圆形玉器。明月上有阴影,形似桂树、玉兔,恰如一块玲珑美玉。李白之诗,将女子思君的情思发展到了一片高远的境界。虞炎的诗当然比不上李白的这一首,谢眺也只单纯地写了“思君”,不如李白还写出了人的心灵、感情、品格的高远。上面的三首《玉阶怨》,有失败的,有在一般程度上成功的,也有能使读者感情、品格为之升华的好诗,我们依此便可以评价它们的优劣。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不同的作者,所使用的形象有不同的性质,将众多形象结合起来的方式也不同。对此。我们就不能任意地说这个好、那个坏。

有的人写诗故意标新立异,陶渊明写诗与他们不同。宋人黄山谷评陶诗:“渊明不为诗,自写其胸中之妙尔。”陶渊明不强求,任其自然地写去。同时,陶诗又最富于哲理与思致,它写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种具体感情,而是整个人生的体验。陶诗中所用的形象,是现实中本有的事物,然而不是特定的事物。例如“栖栖失群鸟”中只写了鸟,是什么鸟?他没有写。所以,这仅仅是他意念中的鸟、概念化的鸟。这是陶诗的一个特色。写的形象中有没有托喻?有多么深的托喻?我们读了这首诗便可体会到写的形象所传达的深厚、悠远、阔大的情意。“失群鸟”一语,没有写特指的鸟,却马上变成了人格化、象喻化了的鸟。什么是“失群鸟”?杜甫有首诗中写道:“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讽刺趋炎附势的人。然而,有一只鸟却不肯随俗,这就是陶诗中的这只鸟。

杜甫的诗与陶渊明的诗很不一样。杜甫性格坚强,敢于面对人生的痛苦、血淋淋的战乱,描写它,控诉它。特别是关于天宝之乱,没有一个人写得比他多。杜甫这种写法同样很美。美是最大的真诚,写什么东西,把内心真实感受写出来就有美的力量。

陶渊明写本有而又概念化的物,杜甫写真实而又具体之物,李商隐又别开生面,用无有之物、假想的形象表达情意,如他的名篇《锦瑟》。

这首诗很难懂,因为它只有形象,没有直说。要读懂这首诗,主要应分析它的形象直接给我似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什么,而不去比附事实,我们要具体地分析它的形象。“锦瑟无端五十弦气中国古代神话里说,太帝令一女子弹锦瑟,乐声凄切,闻声流泪不止。太帝说这乐器太悲哀了,令人一剖为二,变为二十五弦。“锦瑟”二字,给读者一个美好而又悲哀的直觉。五十弦,比任何乐器的弦都多;无端,莫之为而为,莫之治而治的意思,是说不是它愿有这五十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一下子有了生命,瑟上的每一个弦、每一个柱都代表着消失了的一段年华。后面两句开始讲他思什么—“庄生晓梦迷蝴娜,望帝春心托杜鹃”。有人说,前一句引的是庄子丧妻鼓盆而歌的典故。然而庄子梦中化为蝴蝶是一个典故,庄子鼓盆而歌是庄子的又一个典故,怎么能把两个典故硬拉在一起呢?李商隐用典有他的特色。有时用其本义,例如《安定城楼》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果春来更远游”二句,言其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的悲愤。有时他又把典故当作一个形象来用,又加以创造性的引申,代替现实中本有或特有的形象。“庄生”一句便是后一种用典的写法。“梦”前加一“晓”字,“蝴蝶”前加一“迷”字,破晓前的梦,短暂无常;蝴蝶五彩缤纷,又令人神迷。这一句说的是他曾经沉迷在色彩斑斓的短暂梦境之中。“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望帝国亡身死,魂化杜鹃,悲鸣寄恨的典故,李商隐又加以引申。什么是“春心”春心就是追求、向往、忠于感情的心。望帝生时有这样的情感,死了也不失此心。多么痴迷的梦境,多么深挚的情志!后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写了两个地方·两个境界,与前边庄生望帝两个人物、两种情势不同。沧海、蓝田,一海一山;月明、日暖,一夜一昼.两两对比。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这么美丽月夜的沧海明珠仍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诗句给人以珍贵而悲哀的感觉。蓝田是山名,山中有美玉,有玉之处烟霭檬檬。玉同珠一样美,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认识、无人赏识。上面所说的,就是作者所思的华年。他有过彩色的“晓梦”,有过坚贞的“春心”,经厉了沧海月明、蓝田日暖这样迷惘、悲哀的世境,而其中的哀伤,并不是现在回忆之时方才萌生,而是在华年流过时,就体验到这一番感情。这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的意思。

这首诗的意象,虽初看时颇为参差错综,由于中四句儿乎每一句为一种象喻,各不相关联。然纵观全诗,却自有其分明之脉络可寻:首两句总起,中四句举四种不同意象,末两句为总结,乃是极完整的一首诗。全诗道出李商隐整整一生在感情方面的体认和感受,是义山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好诗。

总览《锦瑟》全篇,我们可以说,李商隐用的是缘情造物的写法。他用来表达情意的形象,都是非现实的事物,是理想的、主观创造出来的形象。这与陶渊明的以心托物,与杜甫的以情注物有很大区别。但是,尽管他们作品中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彼此不同,但能给读者以极大的感动,在中国古代诗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结归纳以上三位诗人,我觉得陶渊明所使用的意象取材多出于现实中可有之物;杜甫所使用的意象,其取材多出于现实中实有之物;而李商隐所使用的意象,其取材多出于现实中无有之物。

陶渊明是一位平实直朴之中见深微高远的人,其为诗与为人一向以平实真朴为主,不喜炫奇立异。另外他又是视精神胜过物质的人,他诗中活动着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实体,诗中表现的事物也往往只是遗貌取神的抒写。所以陶渊明诗中没有一句是刻露的写景咏物之作,他所写的孤云、飞鸟、松树、菊花都是他以精神体认之后的概念,绝非实有之个体。前面说过他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是把满怀激情托之于他所选择的事物概念之中来表现。渊明心灵活动的领域极其精微高远,为人之态度却极其平实质朴。这正是他之所以不取象于实有之个体,仅取之于可有之事物之概念的缘故。

杜甫则不然,他最大的特色在于极其关心留意现实,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以最大的天才叙写现实。他所选写的事物,多为现实中实有之物,这原是无足怪的事,只是杜甫同时又是一位感情最深厚、最丰满、最热挚的诗人,他常常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投注于他所写的一切事物之上,使之因诗人的感情与人格的投注而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所以我说他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情注物”,是因了感情的注入才使事物意象化的。这种从实物中取材的特点,是由于他的诗本来就是以写实为主的缘故。

李商隐是一位形象化、意象化的大师。陶、杜诗中的意象无论如何丰美,对作者来说,仍不过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李商隐诗中却可以明显地感到作者对于意象的有意制造和安排。有时李义山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缤纷意象,与陶、杜叙述之际尚有理念可寻,意象仅为心灵或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情形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他的先天资质察赋与后天遭际经历加之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造成的,唯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那份独特的幽隐之情,所以我说李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缘情造物”。

章法上,此三位诗入也各有不同:陶渊朋以“任真”为宗,表现于或层次之平叙,或心念之流转、跳接;杜甫是感性、理性兼济,纵使出于感性的联想发为突然之转接,也依然不忘理性上作先后之呼应;而义山诗则往往以一些意象的错综并举为主,有时在首尾发展之际略微作理性之提掣。

句法上,陶诗多用古诗平顺直叙的句法;杜诗有时只掌握感性重点,在句法上表现为颠倒或浓缩;义山诗是以理性之句法来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汇。杜甫诗句有时只要平顺地伸延或倒转就可明白易懂,而李诗无论文法怎祥合理,也依然不可具解。若说杜诗是文法上的难懂,则李诗就是本质上的难懂了,他的诗在本质上只能以感性去体认,不能以理性去说明。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仅可以见到三家风格上的不同,似乎还看到了某些属于文学表现方式上的历史演进迹象,更主要的是领略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心与物,即形象与情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感发的几种不同类型与过程。

从形象与情意的关系看三首小诗

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最美好的一面,是保存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之中的。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苏东坡、辛稼轩„„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的作品里边,所含蕴的那一份丰富的、美好的、崇高的品质,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品格,他们的志愿,他们的感情,他们的修养,我觉得那是非常可宝贵的,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的年轻人在这美好的文学里边,汲取到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份文化上的营养。

中国古人说的“情动于中而形子言”,要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那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有要说的话,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还是没话找话,在那里说一些虚伪、夸张的谎话。就是说,是不是果然“情动于中”,这是判断一首诗歌的最重要的标准。既然要“情动于中”然后“形于言”,这“情动于中”是诗歌蕴育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质素,那么什么东西才使你“情动子中”呢?

所以,我幻要批评、欣赏诗歌的好坏,是可以从它的传达、表现;它的用字、造句;它的形象,它的整个的章法、结构来判断,来感受、体会的。

第三篇:叶嘉莹吟诵:李白《将进酒》

叶嘉莹吟诵:李白《将进酒》

叶嘉莹先生吟诵《将进酒》

00:00 / 02:41

重新播放

02分41秒 4.7M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可 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我知道了!

10详情点击

叶嘉莹先生吟诵《将进酒》 跟叶嘉莹先生学吟诵:李白《将进酒》七言的长诗,除了像白居易这样的歌行的体裁以外,还有一种像李白的那种长短错落不整齐的七言的乐府诗,比较有名的一首是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编者按:吟诵中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以上为腾讯儒学独家视频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以下摘录自《叶嘉莹谈“谪仙”李白:一个不受约束的天才》 古人说“文人相轻”,文人总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是一种对同行的嫉妒。但凡这样的人都不是大家,因为他自己的才情确实有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所以才会嫉妒。而真正的天才,一定有他自己的东西,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而且,一般的人往往不能认识一个天才的好处,只有才气相近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天才。所以,真正的天才必然是互相欣赏的。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杜甫说李白对自己的态度是“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又说自己对他的感受是“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他们两个人虽然初次见面,却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交往一样。李白这个人高谈阔论,爱喝酒,有的人因此不喜欢他,可是杜甫说:我就是赏爱你这种纯真、豪放和不受约束的作风!他们两人相识之后,曾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度过了一段千古以下犹使人们艳羡不已的相知相得的日子。直到他们长久分别之后,杜甫还曾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对这位痛饮狂歌的天才诗人表现了深深的赏爱和痛惜。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办法来安慰自己。像苏东坡,他就有一种哲学的境界。无论在什么样的挫折和患难之中,他都能够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因而能在苦难中超脱出来。可是李白不行,他惟一的方法就是借沉醉来遗忘他的痛苦。在李白的诗中,凡是写“酒”的时候往往同时也写“愁”。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但酒真的能够使他从尘网中解脱出来吗?杜甫在“痛饮狂歌”之下接以“空度日”,这真是极为沉痛的三个字。李白既失望于人世,又幻灭于神仙,除了“痛饮狂歌”之外已经一无所有。然而,“痛饮狂歌”也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并不能抵销那种人生落空的悲哀与痛苦。

第四篇:叶嘉莹(写写帮推荐)

叶嘉莹:王国维伟大在为追求真理而活

[导读]王国维先生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当前一般所谓的“学者”追求的东西不同:当前很多人研究学问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而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

文/叶嘉莹

本文摘自叶嘉莹先生著《人间词话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39元。

王国维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他之伟大,他之了不起,他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当前一般所谓的“学者”所追求的东西有所不同——当前很多人之研究学问其实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像现在大学博士班里的有些学生,他们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博士学位,然后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工作、比较高的等级和比较高的待遇。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读书其实完全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这在中国内地的教育界、学术界,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现在很多读书人所追求的,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学问,而只是一个学问的外表。但王国维先生是真正追求学问的,而且他所追求的还不仅仅是一般的学问,我曾写过一本书叫《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我在那里边曾经提到: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

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怎么说是真理呢?这个是陈寅恪先生在给王国维写的碑文里首先指出的。清华大学有王国维先生的一座衣冠冢,冢前有一个“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上边就刻有陈寅恪写的这篇碑文。碑文比较长,我只节录里边的两段话读给大家听: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什么是“士”?士就是读书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中,“士”是排在第一位的。《论语》上曾提到过“士志于道”。士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的理想是追求一个真正的道理、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士之读书治学的最高目的,不应该是为了一个学位,也不应该是为了以学问当作工具来求得私人的利益。那么应该为了什么呢?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王国维读书治学的目的了,他是“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读书治学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心思、理想解放出来。从哪里解放出来?从俗谛里边解放出来。俗,就是世俗;谛,就是道理;桎梏,是枷锁。那什么是世俗道理的枷锁呢?除了刚才说的要得到一个高的学位,得到一个高职的工作之外,还有像中国古代所说的“扬名声显父母”,说你要成为一个有名的人就可以使你的父母因为你而得到尊荣,这同样也是世俗的目的。陈寅恪先生说,我们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就是说,读书是为了明理,是在追求真理。所以“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如果不能够自由地追求真理,那么生活就成为一种痛苦。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认为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的原因了。

王国维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国维生于1877年,死于1927年,死的时候只有50岁。50岁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正是研究学问的黄金时代,是思想最成熟精力最饱满的时代,是会有很大收获的时代,而王国维居然就自杀了。在颐和园里有一个地方叫鱼藻轩,他就是在那里跳进昆明湖自杀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啊?那我们就须要讲一讲时代的背景了。孟子说得好,“颂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这是一个提示:读一个人的作品,你如果对他的时代并不了解,不知道他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够明白他的作品呢? 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他生活的时代。所以我要讲一讲王国维身处的时代。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是我们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政权正在走向衰亡的时代。晚清时代订立了很多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当时中国的土地,是列强急于想要瓜分的一片土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就订立了《南京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又签订了《北京条约》。而王国维就出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他是1877年12月3日(旧历十月廿九)在浙江海宁出生的。

参考材料中,除了我在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前的照片之外还有一张照片,那是1987年王国维先生最小的儿子王登明约我去海宁拜访王国维先生故居时照的。因为1981香港出版了我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然后中国大陆的广东人民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王登明先生看了我这本书,特别约我到他的老家去访问。那张照片,就是我在他们的海宁故居跟王国维先生铜像的合影。然后还有一张,那是1988年我到台湾讲学,王国维先生的女儿王东明女士约我到她家里去,我们访谈的时候拍下来的合影。

我刚才所说的,是王国维出生以前的时代背景。那么,王国维出生以后呢?王国维18岁的时候,就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那一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完全失败,然后1895年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座的朋友们有谁知道?那是一件非常有名的大事。戊戌变法就是在1898年王国维22岁的时候发生的。而这一次试图挽救国家的变法,不幸失败了。

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国家虽然贫弱,政府虽然堕落,可是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却也有不少有血性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寻求办法挽救我们的国家。当时有一个人叫罗振玉,在上海办了个农学会。为什么办农学会呢?因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孔子在《论语》上说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是你先要有足够的粮食使老百姓吃饱了,还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抵御外寇,然后还要使老百姓对你这个政府有信心。所以,粮食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中国过去的旧社会,饥荒、战乱、土匪频起,老百姓常常是吃不饱的。我是1924年出生,今年实岁85,虚岁86。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某某省市发生了饥荒,有的是蝗虫的蝗灾,有的是雨水的涝灾,有的是天旱的旱灾。老百姓那时候真是流离失所。没有粮食吃就吃草根,吃树皮,吃泥土——他们管那个叫做“观音土”,吃了以后会得“臌胀”,很多人都死去了。所以为了振兴农业,让老百姓吃饱,罗振玉就成立了农学会。——其实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人都在寻求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的办法。像我的伯父也曾到日本去留学,我的父亲考入北大的外文系,后来又学了航空。他们的选择,都是要学习新的学问来为国家效力。

1898年戊戌变法之时,维新派在上海办了一个报纸叫《时务报》。王国维先生就在这一年他22岁的时候从海宁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来到了上海这样一个热闹的都会,进入《时务报》的报馆做校对的工作。而这个时候的罗振玉呢?他在上海办了农学会。农学会本来是提倡农业的,可是当时我们中国科学落后,需要向西方和日本学习,而想要向西方和日本学习,首先不就得翻译人家的书吗?——其实这也是我父亲之所以当年进外文系学习翻译航空书籍的缘故——要翻译人家的书,就要培养翻译人才。所以罗振玉就配合着他的农学会,又成立了一个学社,叫作东文学社。“东文”是东方的语文,当时这个是指日文。因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比较进步,学了很多西方新的科学知识。罗振玉成立了东文学社,聘请了一些日本人来做教授。那么当时的王国维先生就跟《时务报》报馆的领导汪康年要求说:我除了校对的工作以外,也需要自己进修,我要学一点新学科的知识,你能不能允许我每天下午用两个小时到罗振玉的东文学社去学习?汪康年答应了。于是王国维就进了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开始研习西方近代文化。

刚才我说了,是日本先翻译介绍的西方文化。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向西方学习,我们是再透过日本来学习西方文化的。当时东文学社有两个日本教师,一个叫藤田丰八,一个叫田冈佐代治。日本的这位田冈佐代治先生是研究德国的康德、叔本华哲学的。王国维本来是因为看到国家的积弱而来寻求新学,谁知他进了东文学社之后,接触了这位日本教师,读到了康德、叔本华的哲学,从此就对西方哲学发生了兴趣。

哲学所要解决的是人生的问题。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发财享乐难道就是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了吗?何况发财享乐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快乐的,有了钱以后也仍然会有很多烦恼。欧阳修的《秋声赋》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之中,只有我们人是最有灵性的。猫狗,你养的宠物,对你可能有感情,但是它们有思想吗?它们会不会想到人生的种种问题?这我还真是不知道。但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如果你只有饮食男女的欲望,你跟动物相差多少?所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一个大问题。王国维就这样一下子被哲学给吸引了,就开始对于康德、叔本华的哲学产生兴趣了。

王国维在他的《静安文集》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叔本华的哲学,我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对此有详细的剖析。那么王国维他受了叔本华哲学的什么影响呢?我现在要念王国维引叔本华的一段话,给大家做参考:

一切俗子„„彼等自己之价值,但存于其一身一家之福祉,而不存于真理故也。惟知力之最高者,其真正之价值不存于实际而存于理论,不存于主观而存于客观,端端焉力索宇宙之真理而再现之。„„彼牺牲一生之福祉,以殉其客观上之目的,虽欲少改焉而不能。(王国维《静安文集·叔本华与尼采》)

“俗子”就是一般世俗的人,这些人所追求的是个人一身的幸福,或者再推广一下是他自己一家的幸福,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理。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眼前物质上的利益,他不是说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他的目的是要探寻宇宙间真正的真理是什么。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他对现实的物质享受是不会很重视的。孔子说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是孔颜之乐。孔子和颜回他们所乐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他们的“道”。真正有智慧有理想的人,是绝不会对物欲孜孜以求的,为了“道”的理想,他们甚至可以放弃那些一般人孜孜以求的东西。

王国维后来在《哲学丛刊》的序文中还说过一段话:

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又说: 事无大小,无远近,苟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极其会归,皆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

王国维先生对于学术并没有什么中外古今之区分的狭隘成见,而且他认为,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远是近,只要你真是追求一个真理,就一定要忠实于你所追求的真理。什么是“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啊?这就是我以前常常引我的老师所说的,“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我的文章也不见得好,但至少我说的话是真实的,都是发自我内心的话。一个人,不要总是欺世盗名,不要总是说好听的话。欺人欺己不但得不到真理,自己内心也不会平安。只要你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你自己,最后都会对人类的幸福有好处的。

现在我们返回来接着讲陈寅恪先生所认识到的王国维,在碑文的最后一段他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王国维,不知道王国维的学说是什么,不知道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好处和缺点是什么,更何况,王国维先生的说法有的时候也不见得是完全正确的。我刚才说了,我说的话也不见得完全是对的,但至少我说的时候很诚实,并没有想要欺世盗名,说谎话去骗人。王国维先生也是同样。他的其他的学问是不是可商,我没有资格说,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认为可商之处甚多。就是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他可以有他的缺点和可以商讨的地方。但是王国维他说词的时候是非常真诚的,他写的完全是他自己的见解,不像现在有些人写的那些书,常常是拿来骗人的。所以陈寅恪先生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他认为王国维先生这种追求真理的、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学问的这种精神,可以与天地同期长久,可以和日月星三光永远地共明。以上我们所说的是王国维的时代与王国维先生这个人。

第五篇:叶文福起伏跌宕的传奇诗歌人生

叶文福起伏跌宕的传奇诗歌人生 徐 浚

内容摘要:

1、内幕:《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

2、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

3、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

4、奇缘:困境中遭遇感天动地的爱;

5、复出:《绿风》破冰《人民文学》解禁;

6、歌会:朗诵诗歌惊天地泣鬼神;

7、乡情:热情帮扶家乡文学新秀;

8、诗心:“我要书写正楷人生”。

我与当代著名诗人叶文福是同乡,都是湖北赤壁人。因为诗歌,我与叶文福神交已久。叶文福这个人,也许在今天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三十年前文学狂热的时代,“叶文福”这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那可是当时最为耀眼的“明星”。可以说,那种“红”的程度,今天的任何一位明星,恐怕都难以与之相比。让叶文福一时间声名鹊起的是那首发表在《诗刊》上的著名诗作《将军,不能这样做》,也就是这首诗,彻底改变了叶文福原本平顺的人生命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个特别有个性特别真实特别桀骜不驯的诗人,他那起伏跌宕的人生悲喜,也同样让人特别感怀。插絮:《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

(图片略:叶文福(前排左二)与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梁南、陈仲义、李老乡、潘洗尘、舒婷在一起)1979年,《诗刊》社评选全国优秀诗歌,采取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相结合,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因读者的巨大热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但是在正式公布时,叶文福的获奖作品却意外的换成了他另一首同样广获好评的诗作《祖国啊,我要燃烧》。

尽管《将军,不能这样做》未能评为全国优秀诗歌奖,但丝毫没有影响叶文福在诗坛的地位。十年**结束后,叶文福发表的诗作确实给萎靡不振的诗坛带来了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壮骨雄风,也让读者有了眼前一亮的激动和喜悦。

正如有些大学中文专业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著作的介绍评价:《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首先引起读者关注的是诗的题目以及那段简洁的序文。诗的内容也涉及到部队高级干部,它在诗坛乃至整个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褒贬的严重对立。全诗给予读者最深刻印象的是抒情的真诚。这是一首维护革命神圣性的诗,作者对将军的指责出于革命,对将军的期望也是出于革命。《将军,不能这样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自有其文学史上的地位。

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

(图片略:1986年在成都举行“中国十佳青年诗人”颁奖大会时叶文福(左二)与北岛、杨炼、舒婷、叶延滨等人合影)1986年,《星星》诗刊评出“中国十佳青年诗人”,叶文福以高票当选。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此前,他还荣获全国中青年诗人奖以及第二届全国优秀诗集奖。他出版的诗集《天鹅之死》《雄性的太阳》,深受读者的喜爱,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文艺书籍之一。

著名诗人、原《星星》诗刊主编叶延滨对当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著名作家韩作荣也曾撰文生动地描述了这次颁奖大会的火爆场面: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为了一睹叶文福的风采,黑压压地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大会组委会的同志怎么也想不到,叶文福竟然赢得了这么多青年学生、工人的青睐和崇拜,特别是女青年、女大学生们,在颁奖会后还不让他离开会场,像一大群马蜂一样冲上去,吻得他满脸都是口红。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把他架到车中,一只只藕白的手臂又把小本子递到车中请他签名。由于人太多,叶文福便龙飞凤舞地在一个个本子上只写一个繁体的“叶”字,随后抛出车外。女孩子们对只写一个“叶”字不满意,坐在一旁的叶延滨说:写全名吧,一个“叶”字人家还以为是叶延滨,此叶非彼叶也。

这场好戏还没有完,发奖大会的当晚,叶文福的住处几乎被踢破了门坎,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求其签名的,请其指导的,甚至只想看看他的男男女女,送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当时在全国颇为走红的,一同被评为十佳青年诗人的北岛、杨炼竟受到冷落,在叶文福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

(图片略:叶文福(站立者)与著名诗评家李元恪应邀出席长沙毛泽东文学院的文学讲座嘉宾)

《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1979年在《诗刊》发表之后,一些报刊转载纷纷转载,读者争相传阅,像一股飓风刮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诗歌本身,远远超出了文学界。直到今天,仍然有叶文福的许多崇拜者在回忆起自己当初读到这首诗时,神情还是那么亢奋。

后来,叶文福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时针砭时弊,“大放厥词”,引来众多大学生的捧喝,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首都传播开来。后来这件事被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典型,反映到中央。邓小平对对上报的“材料反映”非常关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批评叶文福在北京师大“放肆的讲了一篇话”,后来这个意见被《邓小平文选》收录。至于传闻邓小平曾找来《诗刊》,在这首“将军”诗上留言:“诗人,不能这样写”,是否确有其事,不得而知。

叶文福终于为自己率直的个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央发文通报全国,报纸上公开批评,长时间的隔离审查,也没有一家报刊敢公开发表他的诗作。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优秀诗人,突然之间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奇缘:困境中遭遇感天动地的爱

(图片略:诗人叶文福和他的患难与共的妻子王粒儿旅游留影)

1964年当兵入伍,成了一名工程兵战士的叶文福,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1978年出版了诗集《山恋》,因其脱颖而出的诗歌才华,1972年被借调到刚刚复刊的《解放军文艺》杂志社,在诗歌组做文学编辑。也由于“将军诗”事件,在1986年被迫脱下军装,以副营职干部的身份转业安排到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不久便“下岗”了。在这以前,叶文福遭遇过一次失败的婚姻。

叶文福沉寂下来了。他在思索自己的心路历程之际,也没有停止写作,尽管他的诗作在当时还没有那一家刊物敢发表。也就在他处在人生极度困窘时候,他遭遇了又一次爱情——一位对诗歌充满浪漫情怀的年轻女兵疯狂般地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一倍的他,这位年仅22岁的女兵就是他现在的妻子王粒儿。

叶王之爱在当时多少有些惊世骇俗,也正是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值得人们圈点。不说两人年龄相差大,单就叶文福当时的处境,将来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虽说叶文福是享有盛名的诗人,但那时的他却是一个“伤痕累累”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这一点王粒儿不是没有考虑。但她就是看上了叶文福的诗才,看上了他格外真实格外透明的性格,其他的没有多想。她只知道要不顾一切去爱,这自然无法得到自己的父母理解。但不管父母意见如何,她都要“生生死死”嫁给叶文福。无奈之下,老人只好由着心爱的女儿了。

当叶文福被“带走”隔离审查时,王粒儿正身怀六甲。这段日子里,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位柔弱的女子所承受的种种艰辛,多少个日日夜夜,她是怎样腆着肚子在翘首盼望丈夫的归来,又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在为清苦的日子打理着柴米油盐。当叶文福恢复“自由”之身,回到家徒四壁的家中,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刚刚呀呀学语的女儿,这位血性男儿扑在妻子的怀里,嚎啕大哭,历经艰难困苦考验的爱情使他对妻子更为倾心。而今,人们看到王粒儿与她的丈夫叶文福相互搀扶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看到这对幸福的伴侣相濡以沫,恩爱如初,与世无争地过着虽然清贫但很平静的日子,看到她无怨无悔一脸满足的神情,不禁肃然起敬。

复出:《绿风》破冰《人民文学》解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b4fd1d0100bb2c.html

(近年来,叶文福不断应邀各地举办的诗歌文学讲座,图为学生纷纷前来请求诗人签名留念)

著名作家、原《人民文学》主编,曾经是叶文福战友的韩作荣先生。在叶文福极为消沉颓废的日子里,给予了莫大的精神安慰。他不避嫌疑的走进叶文福的小家,上门安慰;又邀请诗人李松涛、刘毅然等人作陪,请叶文福来家喝酒谈诗,肯定叶文福在诗坛的地位。一番酒酣耳热后,韩作荣动情地说:“不管怎么说,你叶文福的《山恋》,诗界都佩服;《将军,不能这样做》,誉满全国,必定要写进新诗史。”说得叶文福异常激动,发誓要再写新诗篇。果然,他又写了一首歌颂基建工程兵的长诗《穿满弹洞的旗帜》,但是当叶文福把这首诗给了几家报刊,却没有一家敢发表。为啥?叶文福自嘲地说:“恐怕都以为我是反革命呢!”后来,《绿风》杂志小心翼翼地发表了叶文福的诗作,接着,《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诗作,各报刊以《人民文学》发表叶文福诗作当作开禁的信号,纷纷向叶文福约稿。于是,叶文福的名字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后,终于出现在喜爱他的广大读者面前,叶文福又驰骋在他朝思暮想的诗坛上。

歌会:朗诵诗歌惊天地泣鬼神

(图片略:叶文福出神入化的诗歌朗诵艺术总是将诗歌朗诵会推向高潮)

复出后的叶文福,再度焕发出艺术的青春,他受邀到全国各地去讲学,作报告,参加为他举办的诗歌朗诵会,而他也确实是一位极富表演天赋的演讲者,他的诗歌朗诵艺术更是出神入化。每到一地,无论是文学讲座,还是诗歌朗诵会,他都要激情朗诵自己的诗作。他经常朗诵的诗是《祖国啊,我要燃烧》等一些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诗篇,在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时,叶文福抑扬顿挫,感情激越,时而慷慨吟哦,时而拍案站立,时而陶醉在美的意境中,时而表露出对假恶丑无情的唾弃,似电光闪过,似雷霆震怒,似林涛翻滚,似江河奔腾,诗人浑身陷入长时间的战栗,在浑然忘我之境中,久久不能回到现实中来„„使现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受到极大震撼。这就是与众不同的诗人叶文福!

最富盛况的是2004年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北京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4中国新诗之夜”中的一个精彩镜头。叶文福朗诵的是一首自己创作的歌颂祖国的抒情诗篇,朗诵时的他玄衣布纽,辅助于朗诵,肢体语言丰富而忘我:或双臂上擎,或只手蹈之,或两眸如炬,或五指额首,他把激情朗诵演绎到了一个极致。场面蔚为壮观,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乡情:热情帮扶家乡文学新秀

(图片略:图为著名诗人、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梁必文在叶文福六十寿诞时赠送条幅祝贺)

叶文福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教我认识父亲的,是我的亲娘;教我认识祖国的,是我的故乡。”他对家乡有着特别不一样的深情。

这位放牛娃出身的著名诗人,怎么也忘不了他年迈的老父,前清秀才出身的老父,虽是农民,却在乡里是一个了不得的“文化人”。父亲晚来得子,对幼小的叶文福寄以厚望,在他四五岁的时候,老父就逼着他背诵千家诗,后来稍大一点的时候,又要逼着他背诵唐诗宋词。若是背不上来,老父就拿着一把六寸长的小铜尺敲着他的头,敲得他眼泪刷刷的流。多年以后,叶文福回忆起这段童年经历时,甚是感激老父当年对他的“打磨”。让叶文福深感愧疚的是自己未能为劳苦一生的老母送终,老母病重弥留之际,唯一牵挂不下的是身在军营的幺儿叶文福,总想最后看上他一眼,最后实在等不得了,长叹一声“崽吔,娘等不了啊!”后,便溘然长逝。他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拉扯大。难怪单身在京的他,每年除夕夜都要大哭一场,哭他的母亲。

成名后的叶文福,只要有机会回到家乡,总是不忘鼓励、提携家乡的文学爱好者,他的身边总是围满了要他修改诗稿得文学青年。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鄂南诗歌异军突起,先后有一批诗人走出家乡走向全国,诞生了两位荣获全国优秀诗歌奖的青年诗人饶庆年、王建渐,还有梁必文、叶应昌、欧阳明、叶向阳等青年诗人逐渐的在诗坛上站稳了脚跟,后继者如陶发美、李隽、徐泰屏、姜洪等人,都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笔者也曾在内兄刘光荣(著名外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家中,有幸亲聆他的教诲。

家乡人民始终用温暖的怀抱热情的拥抱这位他乡游子,他也非常眷恋自己的故乡。大病初愈的他,觉得在自己的家乡过六十岁的生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果不然,在家乡六十寿辰庆宴上,让他特别开心,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诗心:“我要书写正楷人生”

(图片略:生活中的叶文福是一个极受欢迎的人,所到之处,无论是文艺界人士,还是党政领导,都热情接待他。图为家乡父母官来到他的下榻处拜访这位著名的诗人)

叶文福是当代重要诗人之一,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无论是热情奔放、韵味深长的爱情诗作,还是那些长歌当哭、浩气凛然的歌颂祖国、忧思民族的诗篇,都为读者脍炙人口。人们欣赏他的诗歌,欣赏诗歌中的生命激情的直接流泻,感受诗人内心深处奔突的岩浆的喷发,感佩诗人对丑恶的无情抨击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的高尚人格。

称为“生命诗人”的叶文福,他的笔下诗行所传达出的一种强烈的生命体验,实现诗人真实自我与艺术自我的统一。诗歌评论家陶发美说:我们赞美叶文福是“生命诗人”,不只是因为他表达了生命和生命精神,而是还要看到他总在追求一种富有人类生命启示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在理性的光辉照耀下,又不断地逼视生命的现实。

生活中的叶文福是一个极为率真的一个人,有着一副极为丰富极为生动的国字脸,有时纯真得像个孩子。他的脑子里想的是诗歌,灵感涌动时,哪怕理发理到一半,他都要叫师傅打住,等把想到的好词妙句记下来后,才让师傅接着理发,谁想到生活中他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儿!有一次回到故乡,他长跪在赤壁矶头高呼“我回来了,我的故乡”,一个又一个的诗歌长短句,从他的心中喷涌而出,就像激越的浪花,忘情地拍打在赤壁摩崖上,每一响都夺人魂魄,让人为之动容。

生活中的叶文福也是一个极受欢迎的人。准确的说,他是赢得民心奖赏的大诗人。他曾经说,诗歌,应该是人类永远的良心;诗人,应是人类最赤诚的孩子。

而今,年过花甲的叶文福,尽管饱经折磨,但他依然挥洒诗情,壮心不已。依然是那么大气磅礴、才华横溢。诗人高伐林曾认为,叶文福“缺席”是中国诗坛真正的愦憾。而叶文福掷地有声地说,诗歌就是我的生命,我要用诗歌“书写自己的正楷人生”!(完)

下载《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叶落归根:叶嘉莹的诗歌与人生传奇》[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 高三作文素材叶嘉莹 作文素材

    2014《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明年度人物》之 叶嘉莹:桃李满五洲的汉学家 颁奖词:天降大任于斯人,十方遍布迦陵音,转鹏万里根在华夏,一世多艰深情不变。师承一代名家,海外别有建树,在......

    叶嘉莹:古典诗词给我力量

    叶嘉莹:古典诗词给我力量 叶嘉莹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休终身教授,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已有将近六十年之久,曾在......

    读叶嘉莹《古诗十九首》有感

    阅读叶嘉莹评《古诗十九首》讲稿时我有一种停不下来的冲动,叶嘉莹的思路是那么的清晰具有逻辑性,让人不忍停顿。她的言语就像是从天而落的泉水,结构上顺畅流利,内容上如甘甜的泉......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我特别喜欢《唐宋词十七讲》的两点,一是从人划分出部分,在作者风格和词之演进历史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但同时叶先生也使用了西方的理论来为......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我对诗词的印象大抵也是如此。 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迦陵先生对于东西方文艺的差异,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以积极的姿态......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书报告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书报告 宁波外国语学校高三班严征宇 叶先生赏诗,重在感发生命,让我们看到生命生活的美好可爱与沧桑,也让我们更真切地体味到生命生活本就如此。 最大......

    陶渊明的“真”与“妙”——叶嘉莹讲陶渊明(一)(精选5篇)

    陶渊明的“真”与“妙”——叶嘉莹讲陶渊明(一) 今天,一位德高望重的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来到《名家讲坛》栏目啦!火速搬板凳到前排听先生讲述陶渊明的诗歌世界吧!特......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41辛弃疾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41辛弃疾(五) 他在前一首词里说过:“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又说“江南游子’,“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我是北方来的游子,要回到我的故乡,可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