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现代工业文明与高科技的大力发展使人类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恶化。为此,人类环境保护的意识日渐强烈,世界各国都积极致力于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如何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绿色设计”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可持续发展为已任,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绿色设计”代表着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和新的价值取向。其设计理念,切切实实关系到地球生态的平衡,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不可估量,它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理性与成熟的标志之一。本文就绿色设计的观念与价值取向、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绿色设计 环境保护 可回收 价值取向 可持续发展
现代工业文明与高科技的大力发展使人类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亦不可回避地面对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的污染与恶化一步一步向我们袭来。为此,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渐强烈,世界各国都积极致力于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如何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
“绿色设计”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可持续发展为已任,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绿色设计”代表着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和新的价值取向,它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理性与成熟的标志之一。本文就绿色设计的观念与价值取向,绿色设计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以利于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促使这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一、绿色设计的观念与价值取向
“绿色设计”是维护地球绿色环境的设计,亦可称为不破坏地球资源的设计及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设计。倡导与实施绿色设计,就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建立系统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方针,理性而又深刻地探索与揭示人类产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有效合理地缓解高科技下工业化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冲突,开发环保与绿色产品。
这些,对于人类社会,尤其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具有极大的冲击性。它意味着必须摈弃盲目的所谓社会富裕至高无上的目标,制止资源浪费和片面宣传需求与消费刺激的风尚,使之形成一种对人类社会和生态资源负责任的、健康的、有效的价值观念和评价体系。为此,它要求设计师们从设计伦理学出发,周详地考察研究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考虑新产品在生产全过程以及使用全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此外,还要考虑产品废弃的后果和处理等方面的可行性。例如,在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的物品应尽量符合4R的绿色设计资源回收系统的原则——即减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4R原则的实施和推广,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它也是设计向“自然与本真”回归的必然。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在100年前就提出了与自然亲和的“田园城市”理论,1930年L·柯布西埃则提出了“绿色城市”,20世纪下半叶西方出现的“生态城市”等等都是基于对绿色和自然的向往,其观念与意识不仅在城市规划领域影响重大,同时它对整个设计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5年在台北召开的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年会,都明确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即:阐释设计的真谛及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新生命,为人类共同栖息的地球谋求生态平衡与新的发展。近年来英国政府大力提倡“再设计”观念(REDESIGN),就是使设计师真正领悟和认识到绿色设计是二十一世纪企业参与竞争最强有力和最具亲和力的手段方法。在英国文化委员会主办的再设计展览中,把人类对资源、自然和地球的保护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其设计的理念和要义是:最好的产品设计是节约能源,省时、省力,无污染;最好的材料是可以方便回收,反复再生的材料;最佳的工艺是生产过程中无毒无害,易分类回收再生的工艺。
例如:“无污染能源”的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的研究和利用,新一代的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氢汽车等正准备在不远的将来投向市场。目前,在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政府立法来保护环境对生态的平衡,倡导“绿色产品”与“环保产品”。例如,德国政府立法规定生产电视企业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方准予生产,催生了绿色电视机,其零部件回收率在90%以上。1997年6月德国宣布在全国建立废光盘的回收系统,将其经过再生后用于电脑及汽车制造。不仅如此,德国政府实施的“蓝天使”计划,授予那些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健康均无危害的商品,授予“绿色产品”标志。而对于非绿色产品的商品,在进出口方面则进行严格的限制。以此来促使企业向环保型生产及产品转化。并调动国民对绿色产品的观念认识和消费引导,从而形成日益众多的绿色消费群体。其宗旨是:拒绝使用非绿色商品。不难断言:二十一世纪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与竞争体系中,谁设计、生产绿色产品,谁就拥有新世纪的市场,这也许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绿色设计作为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的保障手段,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和合作,尤其是政府在立法上应予以引导和保障,促使企业从产品开发的构想开始系统地注意绿色设计观念的注入,并注意许多设计中的问题,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产品设计中,尽量最大可能避免使用危害环境的材料或不易回收再生产的材料。例如应避免使用发泡塑料这类不易回收,不易再造,不易消灭的白色污染物而选用能有机地融入环境和生态之中的,可以再生或是易于再生的材料。
其二,在新产品设计中尽可能节省材料,充分考虑工艺生产过程与家庭消费使用中的节能问题。注意使用易生物分解的材料并力求使设计的产品可以重复使用。其三,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产品尽量地短、小、轻、薄而又多功能,摈弃不必要的装饰,杜绝过分包装,提倡单纯化,有效地降低耗材,节约资源。绿色设计是设计师能动的有目的性的对人类与生态资源的关爱与保护方式,它摒弃眼前和暂时的功利利益,而放眼于更长远的未来与发展。故此,当设计与开发产品的成本利益与环保发生冲突时应坚持以绿色设计的原则为取舍标准。
作为设计师,尤其重要的是要树立坚定的绿色环保的道德观、职业观、设计观,使绿色设计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约定速成的职业习惯,努力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价值观的认同。设计师在进行绿色设计过程中,主要方法有下列三种:一是模块化设计。它是对一定范围内根据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以此为基础,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而构成不同的产品,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该设计方式既可以较好地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产品设计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又可为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质量,方便维修,有利于产品废弃后的拆卸、回收,为增强产品的竞争提供条件。
当今世界的电子产业以这种方法较多且逐渐走向普及。二是循环设计。它是实现广义回收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小,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是环境污染最小的一种设计方法。三是可持续性的设计。它涉及诸如民族未来的发展及与之分享资源的后代的发展,以及如何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同时,减轻整个星球的负担。其基本操作方式是,在提高产品的效率的同时,推动与之相关的服务系统的发展:考察产品对于用户的必要功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对于产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的设计,比只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更为重要。可持续性产品的重点在于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外部因素的分析。在一定层面上,绿色设计也许并不太注重美学表现或狭义的设计语汇,但它所强调的尽量减少材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和努力使用天然材料等原则,给现代设计和环境保护以积极影响,其设计理念,切切实实关系到地球生态的平衡,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第二篇: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标题】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作者】洪茂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保护 和谐 【指导老师】吴从众 【专业】
【正文】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国家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只是表面上的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但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却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城市都是在盲目的发展,各成体系,重复建设了不少污染极大的小型企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不但没起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只注重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效益,而忽视了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严重破坏。
一、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和不被重视的原因,使得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对各种自然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首先,是对空气的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全球升温。同时,由于有害气体排放过多,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天空不在明亮。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下的雨也是带有腐蚀性的酸雨。
其次,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在我国,环境污染最突出的就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以黄河为例,1995年黄河全流域一类到三类水占38.4%,到1997年就锐减为13.8%,四类水由1995年的36.3%飚升到1997年的68.4%。黄河干流被恶化更为明显。1995年干流三类以下水占53.5%,1998年减为19.7%。据1999年1月的数据统计,龙门以下的黄河干流水质全部为五类,超五类水,已失去水体功能。
此外,水资源正加剧枯竭。主要是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冰川后移愈演愈烈。黄河断流始于七十年代,1970年断流的时间长达21天;1997年黄河断流13次,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道长度704公里。素由“千岛之县”美称的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境内本有大小湖泊4077个,而现已有2000个消失。祁连山冰川的后退一直悄悄的在加剧,东部冰川的年退缩速度为16.8米,中部冰川为3.3米,西部冰川为2.2米。黄河源头地区雪线上升,导致黄河来水量日益减少。
第三,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管理和规划,盲目发展,再加上对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首先是水土流失加剧。就水土流失率而言,宁夏达到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分别列居全国的一、二、四、五位。黄土高原土地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每年被雨水冲走的土层厚度达0.2—1厘米,而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200至400年,而这层土壤正好是腐殖土,偏偏被雨水冲走,被风刮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沙漠化急剧发展。西部各省的荒漠化率相当高,其中新疆是86.07%,宁夏75.98%,甘肃50.62%,西藏42.02%,青海33.06%,陕西15.96%,分别居全国的一、二、四、五、七、八位。近几年,黄河源头荒漠化急剧发展,几年前尚有一尺多高的草地,现在已经是斑斑沙迹。一些天然绿洲也面临着退化。由于内陆河流中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下游天然绿洲缺乏涵养水分,面积减少,植被衰退,加上大量砍伐林木,森林面积减少。例如柴达木盆地自50年代以来,森林面积减少了20%以上。准葛尔盆地梭梭灌木林面积比解放初期减少了68%以上。过去塔里木河下流两岸茂盛的胡杨林和5公里宽的绿色走廊,现在大片的胡杨林枯死。库鲁克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呈合拢之势,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绿洲由于黑河断流,下游居延河干枯而严重退化。
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这些破坏,反过来也对城市化进程造成影响,阻碍发展。表现之一,投资者不愿来了。某些城市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卫生质量太差,老百姓不愿在当地购房安家,投资者也不愿在此投资。二是减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因为环境的原因,使得这些城市不能很好的积聚外资,外地资金不愿注入,本地资金又有限,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形成影响。我们加快进行城市化进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为此,有些地方不惜以环境的破坏做为代价,走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事实证明,这条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以自身的惨痛教训向我们做出了证明。先发展,后治理,只能是在前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环境被破坏得不能再破坏的时候,发展也就不复存在,相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治理被污染的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发展所带来的效益。所以,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破坏的同时也进行治理。做到污染和治理同步进行,把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减到最低,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那么,该怎么处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对于两者间的关系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二、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哲学依据
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两种看法:一是人类中心论,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赞美、突出人的智慧、意志、精神、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二是自然主义,它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和非人生命体。这两种观念经过漫长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的冲洗,已分化形成如下三种有影响的、争论不休的观念。一是“极端的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的中心、主宰、征服者、统治者、法律关系的唯一主体,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从某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对待自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超越自我,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尊严和自然权利,否认和反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共处,否定法律应当和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主要是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无限、过分、不当夸大的产物。二是“极端的自然论”,又称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即认为人与自然没有区别,根本否认人的中心地位、忽视人的利益和创造力,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一切顺应自然、自然与人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甚至认为人是“宇宙之癌”,人的存在是一种宇宙病态,人在宇宙中如同癌细胞一样,夺取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宇宙的和谐,这主要是无限夸大自然与人的共性、过分轻视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产物。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认为宇宙中一切有意识的生物都是首先从“自我”或自身出发看世界的,人作为高级生物也不可能例外,从这个角度讲并不反对或否定一般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但是,人毕竟是不同于一般生物的高级生物,人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具有超越自我的能力。由人制定的法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是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用与理性、科学态度与道德理想的结合,应该同时反映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人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人应该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反对“自然主义”和“极端的人类中心论”。这第三种观念有着丰富的理论源泉,是极端的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主义相互取长补短、优化结合(或综合、整合)的产物,是整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环境科学理论、伦理学理论共同发展提高的产物。在现阶段的城市环保中,我们更应该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所以,我们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点。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的保护又需要全人类共同的努力。
那么,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还要继续延伸下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的同时便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关系既影响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自然有生命,有情感,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中国古代的儒家早已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正如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只有把他人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而不是当作异己的客体和利用对象,才能通过交往、对话、理解、沟通来建立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样,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
此外,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中生,和而不同。在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共含,两条鱼的内边结合得天衣无缝,外边则共同构成一个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协调吻合,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三点内涵中,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利于自己;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损于自己。学者把它称为“太极和谐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深刻、极为重要。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所以,我们要以和谐发展观的观念来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和谐的重要性是在它受到破坏之后才更加深刻地被人类所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更高层次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今天我们所讲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绝不是要回到原始社会式的和谐,而是要在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基础上,寻求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和谐会伴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升华,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是动态的、演变的,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改善自然、完善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当今世界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人,既是自然中的普通一员,同时也是自然中的特殊一员,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归宿,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目的在于合理和科学地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更好地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了今天,自然已经受到了人类太多的伤害而元气大伤,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大自然的自行修复和自我发展,根本不可能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平衡与和谐。人类欠自然的实在是太多了,现在正处在“还账”时期,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去科学地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那种一切以人类为中心去盲目地“改造”自然是错误的,是主观唯心论的认识论;而那种人类只能服从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同样是错误的,是机械唯物论的认识论。
此外,人作为一种群居生物,通常是以聚居的方式生存,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居住地逐渐的由村落变为了城镇,慢慢的形成了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的也就转变为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所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与环境间的关系。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是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指导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今天已经成为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协调统一的全面性战略。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现代化建设全局提出的创新思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而以可持续发展观来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首先就是要从效益的角度看污染与治理。
我国大力推行城市化的目的是依靠城市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目的。但就目前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并未大力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先是片面扩大了城市化规模,而并没有建设起与之匹配的工业企业,城市经济发展靠的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本身对经济的发展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能起直接作用。此外,还有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走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当地的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发展只是暂时的,这一代可从发展中得到好处,而下一代不得不为环境的破坏吞下苦果,西方发达国家早就从自身的教训提醒了我们,先污染,后治理,在污染之后的治理,付出的代价是甚大的,甚至是超出了以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前人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避免重导复辙,我们城市化的目的是发展经济,而先污染后治理将在以后的治理中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于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仅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这条老路,而应该在污染的同时,就进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会因环境的毁坏而在某一阶段对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城市化进程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保护环境,绿化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本质在于积聚人、财、物。只有把周边的生产要素积聚到城市中来,才能产生集聚和增值效应,才有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才有科技、教育服务设施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商品交换,只有在城市才能实现,地区的开放也是通过城市这个国际化的跳板来实现的。反之,如果一个城市对生产要素不是积聚,而是发散的,人、财、物是外流的,这个城市必然会衰退。历史证明,绿化建设与城市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不少曾经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有的甚至湮灭大漠。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绿化城市,提高城市积聚财富的能力。毕竟,一座城市只有不断的积聚人、财、物,才能持续发展;反之,则会不断的衰败,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次,城市绿化具有优化人居环境,吸引外地人、财、物积聚到城市的功能。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地方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已将目光转向了人居环境的优化。人居环境优化已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吸引人财物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三,从提高城市化水平上来看,城市绿化也是重要的实现途径。我们不能把高楼大厦看作是现代化的标志。这是一种表面现象。现代化,除了物质生产水平的现代化,还有精神生活的现代化,还有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的现代化不能局限有多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要讲求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合理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是将社会方方面面有机协调,形成高效运转、功能充分发挥的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念,是在“三大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现代化具有一定条件的状况时提出来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为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以期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
当前,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民众政治诉求方兴未艾,上访「洪峰」此起彼伏,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不断显化甚至激化,这对于中共中央的执政能力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而旨在协调利益格局、缓解社会矛盾的和谐社会理念,自然是执政党引领中国民众顺利度过临界点的不二法宝。
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目标,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但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要做到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继续努力。在诸多的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民失地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大量占用耕地而由此引发的农民失地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来国家对失地农 民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由于村、乡干部的层层克扣,最后发到农民手中的就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农民得不偿失,生活困难,使得农民失地问题越发严重。
同时,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对城市管理也是极大的考验。虽然现在提倡农民市民化,但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这些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并没有获得工作,城市也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来安排这些农民。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在进入城市之后,是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同时,又由于农村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也提高了管理的难度。在这么多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又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失地农民就算进入了城市,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市民化,在城市生活中,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和城市居民也不尽相同,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冲突。不利于城市的安定,也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这都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顾自然环境盲目发展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所形成的。
三、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职能
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加强政府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包括合理制定正确的城市环保发展指标和对企业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环境保护的进程不落后于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很多地方存在着不遵法纪的情况,不少污染较大的基础企业,比如说造纸业等,在建设上存在的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而实际上有不少的建设是不必要的。对于这类企业政府应加强规划,对于不必要建设的就坚决不批准,对于已经建设,但污染较大的要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查封。
此外,还需要加强执行监督和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行为。不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城市急于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以至于违反规划,随意侵占绿化用地和改变绿地性质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绿化规划难以落实,行同虚设,城市绿地屡遭破坏。某些城市违法砍伐树木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西部城市还在重复东部地区发展初期的行为,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作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采取这样错误的行为,其代价将比东部地区发展初期时的代价大得多。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思想意识问题外,主要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管理,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所以,西部地区城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城市绿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城市绿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坚决依法查处侵占绿地、破坏城市绿地设施的行为,抓住典型事例,将处理结果公布于众,形成社会舆论,切实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
(二)支持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 鼓励公众参与关键就是加快普及全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共同的努力,光靠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机构的努力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全体民众共同行动起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好。而要使全民都行动起来,就需要政府做好宣传工作和舆论指导,同时做好基础教育工作,从孩子抓起,从小就对他们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维护环境。回顾中外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环保事业最初由公众推动不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由政府首先推动。30多年来,从“基本国策”到“科学发展观”,充分显示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然而,好的政治理念必须依靠公众来响应,必须依靠公众参与来落实,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贯彻。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发展,不仅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保障。
目前,环保工作之所以越来越重要,是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是由于群众对此愈来愈不满,是由于我们治理的速度似乎愈来愈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深层次上的原因之一就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而中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不足。要实现整个中国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强化民主法制的监督约束机制。
我国于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首次在法律上肯定了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后来通过的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重要的环保法律,都对公众参与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今年起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公民的环境权益,规定凡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要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环境权益奠定了更为明确的法律基础。以上这些规定,为我国环境方面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证。而且,公众对影响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务,应当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环境方面公众参与发展的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环境意识发育的程度,同时也体现这个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发育的程度。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提高公众参与的水平,使环境信息透明化,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是一个渐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关心环境的个人共同努力。
这其中的非政府组织是指公众自发形成的民间环保组织。环境保护民间组织不是政府机关,环境保护群众运动不是国家行为,对他们不应强行划一,而应该提倡和允许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即坚持“多元性和多样化”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和群众运动的蓬勃、持续发展。由于环境保护群众组织种类繁多、情况相当复杂,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政府应该对民间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实行依法管理、宏观调控、正确引导,而不宜对他们实行直接管理或包办代替。应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积极稳妥地促进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不足甚至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应该制定鼓励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应该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制定相应刺激和鼓励的政策。应该在巩固原有政府性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并继续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有关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政策,应该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和功能,有助于限制和避免他们的消极作用和缺点。
同时,由于环保组织的参与者也是普通的公众,所以,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也就是鼓励公众个人参与监督环境保护。在公众参与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公众积极反映问题。公众积极反映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公众反映的问题要作好处理,不能因反映的问题涉及到某部门的利益而对公众进行打压,这样将导致公众不反映问题或不如实的反映的问题。只有政府作到了公众反映问题就及时处理,同时不涉及反映问题的公众自身,才能真正起到鼓励公众积极反映问题的目的。总结
我国公民目前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而为了发展经济所推动的城市化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了。所以,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对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互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二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光有这些认识还不够,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真真正正的做到全民参与环保。
第三篇: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关于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分析
(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用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社会生产力和人口都处于一种非常缓慢的增长状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作用相对狭小,因此,环境与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总体上是和谐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经济活动的需求,以及对环境作用的程度和强度日益扩大,加上许多国家忽略环境的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使环境问题成为威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三废”污染、水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平流层臭氧的耗损、温室效应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等。
(二)贸易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机制
贸易本身不会直接引起环境问题,只有当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因素(如外部性、产权不明确、信息不充分等)存在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贸易才会导致环境破坏。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也成功的将贸易纳入了传统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框架,对贸易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综合来看,贸易的环境效应大致可以归纳为配置效应、规模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结构效应、产品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七个方面。
二、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理论分析
1.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恶化
一方面,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长一直高于整个世界GDP。
另一方面,全球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大规模、高速度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只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现象,而非历史的常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较之国别或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因而引起各国政府和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乃至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浪潮。2.国际贸易的自然环境效应
国际贸易对自然环境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从有利方面看,自由贸易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大或改善环境容量,有助于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浪费。(2)提高自然环境容量。
(3)贸易增加了自然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认识贸易对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它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主要有:(1)环境污染的扩散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2)生产和消费增加对自然环境的损害。(3)运输的大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贸易影响自然环境的路径(1)商品效应
国际贸易通过具有环境影响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来影响环境。如果交换的商品有助于环境保护,或者是另一种危害环境的商品的替代物,那么,贸易对环境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由于贸易导致经济规模变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规模效应是由规模经济带来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规模和扩大,产出的增加超过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化因素,随着规模扩大,内部分工更细,劳动者熟练程度提高,节约了劳动转换的时间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尤其是专业化设备不能有效地缩减以供单个工人使用;另外,随着工厂或企业规模扩大,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购销费用和广告费用逐渐递减。(3)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是指贸易通过影响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贸易促进专业化分工,导致各国更依赖于自己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从而推动各国经济结构的转变。(4)规则效应
贸易会影响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影响环境,这
就是贸易影响环境的规则效应。
(二)实践考察
国际贸易对环境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但由于其正面影响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环保资金等途径实现的,因此是比较间接地、隐形的;而其负面影响则是比较直接的、显性的。因此,我们要从实践角度考虑国际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或减少贸易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濒危物种贸易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为国际贸易而开发野生生物资源,通常,野生生物被杀死后,用于制造一些产品(肉、皮、牙、角、羽毛等),或是被活捉以供宠物饲养、动物园、研究使用,以及被被运动狩猎捕捉,导致很多野生动物都濒临灭绝。
其次,由于国际贸易的推动,在供需关系影响下使得少数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人为的造成了物种不公平的争夺生存空间,从而破坏了其他生物生存的可持续性。2.木材贸易与森林退化
以不可持续方式开采森林并用于国际贸易,不仅会减少现在木材储量,而且还会有广泛的环境后果。这些外部影响包括一些消费价值的丧失(如采集、打猎及娱乐使用),生态功能的丧失(如流域保护、碳储备和微观气候调节)和其他非消费价值的丧失(如生态旅游、基因资源及存在价值)。3.渔业贸易与海洋环境问题
渔业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很难与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分开。英国南汉普渔业分析家塞维利·森从下面四个方面分析渔业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1)滥捕和储量耗竭。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捕捞能力增强,致使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捕捞不断增加,产量不断上升。
(2)濒危物种的捕捞。(3)附带捕捞。(4)海洋栖息地的破坏。4.贸易运输和环境污染
贸易自由化与运输业的环境影响之间的联系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联系是国际运输业自由化本身。
第二个联系是那些对运输有显著影响的行业的自由化,包括能源和运输设备。
第三个联系是物资生产和消费地点的变化,从地理空间来说增加了它们的距离。
第四个联系是生产和人均收入的增长,这种增长必然导致更集中的消费或投资,以及不同收入所需的不同商品和劳务结构的变化。第五个联系是贸易自由化对环境领域政策制定的影响——尤其是政府在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制定本国环境政策的自由度。
三、环境保护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环境政策和法规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各国不同的产品环境标准对贸易的影响。1.各国环境成本内在化措施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会促进贸易的自由化,由于环境成本已内在化到价格中,因此,现存的许多贸易限制已变得毫无必要。但由于各国实施环境成本的内在化程度不同,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措施也会产生贸易阻碍的效果。一般来说,环境成本的内在化措施对贸易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竞争力的影响。(2)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3)对某些产品的贸易禁止和严重限制。2.国际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努力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早期,全球和跨界环境问题未被广泛认识。环境问题主要局限于国家的边境范围之内,环境政策制定者主要考虑工业污染的问题。当前跨国界污染和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环境政策决策者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已成为各国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连同酸雨、共享水体的污染、跨界的空气污染等,都需要各国合作解决。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和濒危动植物物种的贸易活动,表明各国之间从事的贸易活动本身直接的与环境退化有关。由于环境问题具有整体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在环境问题上很难分清国内环境问题和国际环境问题 的界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一致采取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措施。至于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程度,需要视不同的环境问题和不同的国家而定。
正因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密切关联性,因此1995年WTO成立后,在总理事会下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在CET的组织与领导下,各成员国近年来就有关环境与贸易的10项既定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于2001年WTO多哈第四届部长会议上将贸易与环境列入第一轮多边谈判议程。面对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摆在人们面前的主题是如何扩大贸易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而抑制其负面影响。在进行相关的国际贸易时,国际上的各国切实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在地球上长远的生存发展下去。
第四篇: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摘要]:
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现状,简要分析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间的联系,讨论了食品包装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表现。分析了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饮食安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问题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问题的天道。关键词: 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自然和谐。
1、前言
我们都知道,也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见过不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真是让人感到心寒,为什么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危害到人体健康的食品呢?其责任就在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管好,让利益熏坏了我们的良知,我没有能力去消除那些危害人类的食品,但我可以为此出一份计策,好让那些生产销售危害食品的人从中看到自己的良知,洗心革面,只要大家把自己管好了,这个社会上就不会存在“危害”两个字了,但要想管理好这些危害食品,关键是要分清危害食品的整个流程。所以,我们应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共同处理好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 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 是10 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5]。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矿产资源为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将成倍的增加,我国煤炭资源作为所占比例最大的能源,所占比率达75%左右,并且在21世纪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矿产开发,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给国家提供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保障的同时,却给矿区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
3、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间的联系
食品来源于是农作物,农作物的生长必须有很好的自然条件,也就是只有环境好,食品质量才能保证。环境不好,污染严重,农作物变异,发生基因变化或者长出来的果实含有害物质,污染的农作物生产出来的粮食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食品是不安全的。环境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证,食品安全建立于环境之上。故需要保护环境,倡导大众保护环境。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生产出好的食品。
4、食品包装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表现
包装作为商品流通环节的重要部分,它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了一定的拓展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表现为商品的包装竞争。伴随着包装观念的加强,一些包装认识上的误区又纷纷出现了,过分包装就是其中十分严重的一种现象。许多企业认为,在商品质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商品的包装能为商品提供更高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商品在市场上的竟争能力。正是因为包装的这些价值,近年来,一些食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例如中秋月饼。2005年4月份以来,重庆、上海等地先后出台了限制月饼过度包装的地方性法规。7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一[商总局、质检总局四部门联合颁布了对月饼包装等有关事项作出限制的公告。全国各月饼生产厂家纷纷做出回应,推出了减轻月饼包装计划。可是,在市面上我们并不难发现包装精美的月饼。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1998年,山西朔州制售假酒喝死了人。案发后哄动全国,制假者被处以极刑,就是这样,也未使制售假酒者受到双慑。之后又在广州白云区相继发生两起白酒中毒事件,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制假售假者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真是丧尽天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显示:仅2004年一年间,就有阜阳毒奶粉事件、广州毒酒事件、致癌毒米事件、湖南黄花菜事件等影响重大的
食品安全事件和“四川泡菜”“龙口粉丝”“重庆火锅底料”“太原陈醋”等40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先后被查处。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不仅让老百姓心有余悸,更让一些人大代表感到责任重大。据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案组介绍,今年两会议案组收到代表联名提交的95件议案中,食品安全的议案数量排在首位。而差不多同一时间,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含有“苏丹红一号”的辣椒酱被紧急召回,这一事件更加引起了会内代表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5、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5.1食品安全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祝义才认为,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新的困扰随之而来。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在利用高技术手段大幅度增产的同时,人们也承受着高科技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负面压力。在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例如: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小,全国现有的700多万家小型食品加工作坊、摊点中80%以上为10人以下的手工作坊,工艺落后,卫生条件极差,20%-30%没有达到行业标准,有的还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吊白块、硫磺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由于农药问题,有3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食品安全涉猎的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以外,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范畴,是一个涵盖全社会的、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为基础的,与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舆论、个人食品安全防范等相关的系统工程 对策
食品安全早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水平以及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时代的进步,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提醒我们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设立管理体系、立法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要逐步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改变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监督管理关口前移至生产和加工环节;逐渐实行食品溯源管理制度,完善标签管理;完善食品供应组织体系,2
根据“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完善生产和加工方式。食品科学技术工作者在承担起专业责任的同时还要肩负起社会和时代的责任,研究和探索保证食品安全的技术手段,积极思考保证食品安全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1、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2.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3、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
4、食品标准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6、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
食品原料产生于我们所拥有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品质。所以,重视环保和食品安全都是刻不容缓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都离不开人类与自然,因此,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从每件小事做起,不让大自然被破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次,我们要杜绝一切不合格的食品,让他们没有可乘之机。
总之,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饮食安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问题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问题的天道。
7、参考文献
[1]沈晓彭.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简析与对策探讨.食品工业科技,2005,4.[2]吴琼.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3]王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4]王样荣.生态与环境[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3
第五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