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时间:2019-05-14 02: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第一篇: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发布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发布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在政治课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后,学生既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指导和实现人生价值,又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政治课“说”训练的学生在大小场合的说话胆大了,气壮了,声亮了,音不抖了,嘴会讲了。在县里举办的“我与社会主义祖国”、“学雷锋精神,做文明新人”、“我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等演讲赛中,参赛者均获一、二等奖。在1991年由上海市教育局、上海教育学院、《中学生知识》报社和上海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生命在党旗下闪光”演讲赛中,有两位学生分别获二、三等奖。

据几年来的跟踪调查,经我们在政治课上“说”训练过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宽、思维敏捷、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据测试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说最为基本。”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发布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发布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在政治课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后,学生既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指导和实现人生价值,又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政治课“说”训练的学生在大小场合的说话胆大了,气壮了,声亮了,音不抖了,嘴会讲了。在县里举办的“我与社会主义祖国”、“学雷锋精

用心

爱心

专心

神,做文明新人”、“我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等演讲赛中,参赛者均获一、二等奖。在1991年由上海市教育局、上海教育学院、《中学生知识》报社和上海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生命在党旗下闪光”演讲赛中,有两位学生分别获二、三等奖。

据几年来的跟踪调查,经我们在政治课上“说”训练过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宽、思维敏捷、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据测试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说最为基本。”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理论与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这一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要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和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中;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内容丰富,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每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就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把所学的政治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想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导向主要通过提问来调控,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学生具有制约作用,而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提问题的内容和结构。问题的提出在语句结构上对学生的回答方式和内容不应有严格限制,不要形成“是”或“不是”的标准化格式。提问应注重了解学生看待、研究问题的方式和想法。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设问要有指导性,使学生的回答有连贯性、系统性;设问还要有深度,使学生真正做到发现问题的实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各教学方法要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从创新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角色的充分发挥,可注重以下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关键是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具体说,要真正贯彻这一教学方法: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丰富、鲜活的事例吸引学生,适当扩充教学内容,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要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开阔的空间。问题的设计要能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并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要注意情感启发,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政治课的特定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自主学习法

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通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求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3.以教师为指导的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法

比如:提出一个热点问题,让学生来共同讨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剖析、说理、论证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解疑释难。设置这一讨论课,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社会实践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低下。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并创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及社会教育新模式,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公民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家发.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06).[2]王云华.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体育学校)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

【摘要】综合能力是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能力测试的出现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育工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从高考的高度对培养高中学生历史综合能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方法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能力测试目前已经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

纵观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历史命题,无外乎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两种,这些试题都强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整体性把握和综合分析,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教育新理念。

1.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中教学把目标盯准高考,为大学输送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上难免带有应试倾向。这种倾向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专注于知识整体的教学,要求学生牢固记忆和理解课本知识,然

后通过习题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应对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从而使高中历史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考试机制的指引下,高三历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等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由于受到旧有模式的影响,仍然按照传统的高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致使许多学生仍然在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中迷惘挣扎;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综合能力而一味地出奇求新,特别是到临近高考时,大搞综合教学与热点专题复习,以致丧失了历史教学的可贵本真,学生当然也是得不偿失!

高中阶段历史课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学生综合能力欠缺。具体表现在:①基础知识不足,知识应用能力低。知识面狭窄不能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不会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回答遇到的新问题,迁移能力低;被动地围绕教材和教师划定的圈子转,依赖教师、教材,只能死记硬背,理论联系实际,自学、理解、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②综合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底。不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问题,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低;阐述问题思路杂乱无章,论点不准确,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合理,语言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低;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比较鉴别能力、评价判断能力低;不能主动获取知识和研究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低。

2.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策略

2.1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2.1.1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和谐的合作观。长期以来所实施教育模式,对开展渗透教学具有一定的阻碍。一方面,应试教育已造成了单一的学科教师间的竞争环境,往往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容易产生教师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中,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也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的问题。这种环境不利于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为此,需要学校在相应体制上作出一定的变革,更需要每一个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排除“文人相轻”的思想,树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观念。可以说,这也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敬业爱岗精神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次,教师要树立唯物史观、注重培养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历史教师要树立唯物史观,熟悉掌握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寓科学于历史教学之中。

2.1.2 利用专业教学论坛进行教学交流,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信息的及时实时更新。

利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基础教育资源网,与历史教学论坛和专家们、同行们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为我答疑解惑。可以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使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问得到解答,教学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的提升。

2.1.3 利用百度信息查询提升教师的知识功底,为教学打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的改变,大量的历史史实被删除,使学生无法用通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史的方法全面的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量的讲解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历史名词等等。尤其是当前历史学科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核,高考中基本上都是以历史史料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阅读大量的史料和解读大量的史料以达到丰富学生学习。

2.1.4 利用撰写网络博客或者QQ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当前撰写博客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微博更是成为一种流行风。作为历史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撰写成博客发到网上,这也可以说是教师的日常教学叙事。发到网上,可以永久保存,日积月累就成了个人的发展成长的平台,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发到网上的博客内容可供同行教师的观阅,也可进行点评,这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2.2平时教学中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

2.2.1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②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③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2.2.2 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历史知识。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①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③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2.2.3 进行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

第一,立足单科,夯实双基,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将历史知识形成合理“数据库”,建立“超级链接”,进行知识迁移,实现跨学科渗透。

第二,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训练,注重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是掌握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种能力:;材料解析能力;识别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指能够发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展地、联系地、一分为二地、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和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采用发现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不把学习的主要结论提供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获取新知的教学过程。发现式教学强调从问题情景出发,即从资料、史实或实际存在的现象、问题出发,学生根据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回忆、调用与此相关的基础知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的方法加工信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从而独自实现问题从给定的条件到目标的转变。

第四,应当切实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当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坚持知识获得的积极性,而且倡导对知识的研究,还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资料、独立思考问题而获得新的知识和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在课堂上即兴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一难点或热点问题系统地探究。通过研究性学习可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

2.3 高考复习中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

2.3.1 狠抓基础知识,终培养综合能力。

(1)狠抓基础知识教学。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文综测试主要是考查综合能力,于是不切实际地丢开课本去培养所谓的综合能力,严重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种虽然重视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求高,即有的教师对一些历史问题进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行过分深入的分析挖掘。二是求全,即把教学中方方面面的知识点都塞给学生,采取拉网型扫荡,地毯式轰炸。三是求快,即只追求一、二、三轮复习的形式,忽视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一步到位,教学中先开快车,然后以练求高、求全,搞题海战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已经十分明显地看到:文综测试只可能是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综合运用的考查,所以切实掌握好基础知识是文综复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一,掌握基本线索,宏观把握基础知识。历史线索就是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基本线索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进程的普遍联系,掌握了基本线索,也就把握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线索,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疏通纲目,宏观驾驭教材。其次,要在明了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弄清基本线索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抓住主干知识,深刻理解基本内容。主干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或者是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的编户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制度在中国古代的税制改革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转折性意义。另一种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土地政策、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会议,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2)培养综合能力。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三历史教学要自始至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第一轮复习则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在第一轮复习中培养综合能力时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历史问题。多角度是指从某个或几个特定的视角对同一事物进行分析;多层次是指从表象、内容、感性、理性等不同认识层次对同一事物进行分析。如,在第一轮复习中分析“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这一历史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①经济基础。美国较好地利用了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调整了美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垄断组织高度发展更易于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与盲目性。②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即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保障了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③资源与市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源源不断的欧亚移民提供了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领土扩大和西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美国领土的东西两边都濒临大洋,战争威胁少,发展环境好。④历史条件。封建历史残余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小。毫无疑问,这样的分析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历史问题是培养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历史问题。人类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一定的地理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对人类历史活动的范围和方式起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人类的历史活动又是与政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治活动紧密结合的。因此,我们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

2.3.2 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加强各专题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

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应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即抓历史上大事件、大人物、大的典章制度、大的战争、大的社会变化等,细碎、偏冷的东西可以泛读。此外,在文科综合考试背景下,抓主干知识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现实的、重大社会问题有关的历史知识,二是可以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历史知识。复习中要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是与热点问题有关的历史知识,即使不是历史学科的重点也要比较全面地掌握,因为它往往是命题的对象。

专题史的复习除了延续以往纵向延伸的办法外,还应从分析各专题的阶段性特征入手,说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综合理解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横向拓宽。在专题复习中,加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横向拓宽:一是同一时期历史现象的横向比较,主要着眼于中西历史发展区域性差异,如中西资本主义萌芽比较;中日两国19世纪后半期历史发展比较等;二是相似属性历史现象的比较,一般是把中外历史相似的特定阶段或发生的相似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印民族解放运动比较,中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比较等;三是立足于世界整体发展来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既从国际环境去找原因,又着眼于把握宏观历史发展方向,如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中国等。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2.4 精心设计好训练题,认真做好试题点评。

(1)精心设计好训练题。

第一,知识的高含量。即要求我们平时的训练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并充分融合、充分运用。

第二,思维的开放度。高考试题以教材为依托,但不会照搬教材。高考试题一般选取新的角度甚至超出教材的观点来命题,并尽可能有效地测量出考生的思维个性,为其个性的张扬提供尽可能宽阔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求考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具有开放性思维。

第三,努力创设新情境。高考命题都注意创设新情境,或者将重大现实问题引入历史分析,让考生在全新的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尤其是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图文并茂,诗词歌赋,充分展现出历史命题崭新的面貌。这些试题仿佛使我们置身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角色,这些命题真是令人拍手称快。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能设置一些这样的习题,既可使学生在高考复习中紧绷的神经得到松弛,也可使其领略到历史的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复习任务。

(2)认真做好试题点评。

教师在复习中要选择一些示范性例题(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命题意图、审题思路、解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评析、指导,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感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复习过程中“授之以渔”的目的。

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揭示命题意图。高考命题都有其独特的命题意图。试题点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各个题目独特的设计意图,学生答题时就会思路通畅,切中要害,想其(命题者)所想之言,答其(命题者)所答之语。

第二,介绍基本方法。试题点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也是整个高三复习的统帅和灵魂。其次,适当介绍历史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集中和发散,这些都会大大加强学生在方法论方面的素养。再次,适时介绍一些解题的技巧。如,解答选择题的排除法、辨优法、求同存异法、逆推法。为此,笔者曾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指导,并且印发了相关的资料,其中就有关于审题与解题的方法指导。

第三,展现思维过程。教师在点评时,必须注意向学生展现自己解题的具体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史观”和“史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获取解题的金钥匙,从而最终架起思维的彩桥。

总之,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闻海山.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8.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2] 石国锋.综合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8.2.山东风机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543.4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125-01

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校政治组全体教师对这一“课题”专门加以研究。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探索出一套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初步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探索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渠道在课堂。因此,教师在学好创新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后还必须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探究动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源泉。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加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首要条件。

(1)选择耐人寻味的事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如果教师将政治课上成纯粹的理论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2)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创新精神孕育而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辩,“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3)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可见,教师以影视显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想。

(二)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一人当一次“教师”。有计划的安排指导学生每四人一组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然后进行组内试讲,每节课给一个学生10分钟的上课机会,“老师”必须简明扼要的讲清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问题。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2)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全班集中讨论,是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就能使学生熔为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辩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改革和探索,从根本上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展示了学生创造个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他们普遍反应政治课新颖别致,兴趣高,有意思,课业负担轻。

总之,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下载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论文5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一)适度性原则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与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创新能力......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 欧阳绿玉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 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贯穿于......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作者:王志祥 来源:《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3年第07期 探索性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这类问题是......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论文 镇江市上党高级中学柳海燕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须......

    谈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进教学模式,改变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探索范文合集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探索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无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可谓是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如繁星,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哺育了一代代......

    “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中枢镇初级中学 王和平摘要: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