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上司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发行、上市和交易等过程中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广大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的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按照法律法规及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利用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上市公告书、临时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向信息的需求者真实、完整、准确、规范的公布的过程。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公司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的要求,采用直接(呈送)和间接(公开披露)方式,对重要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形式,向信息使用者一提供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会计信息,供信息使用者一作出经济决策使用。其目的是保证所有相关的信息得到最公平的披露,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运作透明度,保护股东的利益。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强制性信息披露,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公司经营数据和业务数据、财务报表、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收购兼并决定等主要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第二个部分为自愿性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公司核心经营数据、经营计划、战略规划信息等。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国外现状
Warfield(1995)指出当管理层合理持有公司股票时,就会降低公司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该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Laporta(2000)提出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股东就会更多地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样就有可能实施财务报告舞弊,利用会计信息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力,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Wong(2002)通过选取几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那么该控股权股东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控制管理层,共同伪造、粉饰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下降。Fan(2002)研究发现,大股东常常运用自己的持股优势控制了整个股东大会,导致小股东的投票失效,这种“独裁”现象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下降。
Willamson(1984)指出,董事会组织结构对影响监督约束经理层起到一定的作用。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其监督约束作用的有效性也就越高,随着独立董事人数比重的增加,董事会就更能有效监督约束经理层行为,从而减少经理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空间,进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Peasnen, Pope和Young(2000)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越能减经理层粉饰财务报告和操纵盈余的可能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性。Chtourou(2000)发现监事会规模与高管操纵盈余管理负相关。Carcello(2002)指出,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财务报表,发表真实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大。Neal(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也就是说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越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就越高。
Watts(1980)认为,高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需求直接决定其选取何种层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市场恶性竞争的存在,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客户,丧失独立性的情况时有发生。Bushman(2005)在《财务报告动机》一文中,通过以跨国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法律制度健全、资本市场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其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告更具可信性。
(二)国内现状
刘立国等(2010)认为股权适度集中,即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当,既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又能减少经理层财务造假行为。蔡宁等(2003)认为股权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大股东控制整个公司的现象,股东之间的约束机制失效,则经理层沦为控股股东意志的代言人,极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刘立国(2011)将近几年来因违规披露会计信息被证监会处罚的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股权性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其更容易出现违规披露的现象,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之正相关。
彭睿(2013)选取国有控股公司的样本数据,引入博弈论模型和五粮液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造成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根本原因是内外部公司治理的缺陷,提出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来强化经营者行为,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王斌、李常青(2009)以深交所2003一2008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报告书及1900多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法律制度环境、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发现法律制度规定地越详细,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越强,越会给上市公司造成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石美玲(2010)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5-2007年的132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别从市场、政府、债权人、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市场竞争程度、内部经理人员的选取途径、中介机构的审计意见报告、政府的监管力度、债权人施加的压力等均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故意隐瞒事实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道德沦陷,有些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不惜一切代价包装公司,实现的利润远远不能达到上市招股说明书上的预期盈利额,上市第一年就亏损,但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却故意隐瞒事实,给投资者带来真实的信息从而误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信息披露不真实一直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法律的修订、法规的颁布和会计准则、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等行业规范的制定等重大举措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但是,信息披露不真实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如财政部2011年10月公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一号)”显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土作较薄弱、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问题。”从检查的情况看,多家上市公司仍存在会计基础土作薄弱、虚构收入及成本、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违规列支、虚假信息披露等问题。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
有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因会计信息披露而受到的处罚中:有69.72%的原因是没有完整而准确的披露会计信息。2004-2006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分别有6次、7次、5次上市公司补漏,占当年全部上市公司的17.6%, 20%,13.5%,所占比重相对比较高。而从披露内容上不难发现,对公司有利的信息则过量公布,不利于公司的信息则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这就表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完整性。我国证监会对信息披露发布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则来加强信息披露的管理,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影、《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巧号一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0] 1号)等。尽管如此,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十公司的财务信息过量披露,对不利十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联交易披露不实;偿债能力的揭示不够充分;债权结构分析不足;隐匿对外担保、或有负债、对外投资、利润构成的具体内容等等。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
现在我们是信息时代,信息的特点具有时效性,任何信息的价值都体现在时间性上,且在某种程序上信息越及时其价值就会越高,过时的信息只能作为历史资料,对决策毫无用处。会计信息的价值具有时一效性,即使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一提供,就失去了时一效性,对投资者一的效用应降低,甚至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时一间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巨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有关定期报告、临时一公告的时一间等。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但是,仍有一些上市公司违反规定,不按规定时一间披露会计信息,从而使内幕人员利用时一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或及时一避险获取了充分的时一间。
四、为上市公司提出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股东等市场主体根据真实财务报告进行交易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应完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以加强监控者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了解,提高其信息收集、评价能力以及增加其监控手段。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分配、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形成严格、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约束,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
(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
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现有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并严格规定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立法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会计法规实施细则,必须要明确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惩处方法,从而避免执法上的混乱,并使有关法规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
加大证券监管力度,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证监会一定要严肃处理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不及时、不真实、信息不充分等违法问题,还要全面引入民事赔偿制度,规定让上市公司对发布虚假会计信息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该予以相应的经济补偿。证监会还应采取新的措施,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确保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更便于投资者的阅读和理解。
要加强审计职业队伍建设,加大证监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必须转换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体制,确立正确的指导方针,真正把工作的重点从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转向注重执业质量上来。会计师事务所应以独立审计准则为指导,建立起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切实提高会计报表的审计质量。还要强化会计人员及审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加强审计业务素质的培养。在注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册会计师协会自律化管理尚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下,还要加大证券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建立以证监会抽查复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再监督体系。
(三)加大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制度
加大处罚违规会计信息披露的力度。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这些法规和制度对违规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偏轻。因此,要提高查处效率,减少内部批评,及时向市场公布,并对披露违规公司限制增发或配股方面进行,对相关公司和管理层的处罚力度要加大,加强违规处罚刚性,以提高会计信息及其披露质量。相关证券监管部门对已经颁布的法规制度,要做到违法必究,从而在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参与者心目中树立法制意识,同时加大相关中介机构连带责任的惩罚力度。
建立和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改变目前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以及过度依赖政府规制和政府行为的违规会计信息披露处罚制度。建立和健全投资者民事赔偿机制,减少对投资者的司法救济的障碍,既可以威慑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也使给损害的投资者以经济补偿,从而有效遏制近年来屡禁不止的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的发生。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和中介机构建立信用记录。在严厉处罚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相关人员的同时,还要将违规记录进行公告,加大其违规成本。情节严重者,还要取消其执业资格。总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明确应该对上市公司及其它市场主体进行综合规范与治理的重要性;其次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规范和完善,既要采取行政手段和道德教育,还要实施法律约束和经济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保证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巧娣,解恒慧.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3(10).[2]彭真.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评论.2013(10).[3]韩道琴.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1(9).[4]刘晓波,王玥.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13(5).[5]刘永.上市公司绿大地造假案例分析[J].中国市场.2013(45).[6]王璐,赵一蕙.上交所明确明年信息披露监管思路.上海证券报.2013(12).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李涛.从绿大地事件看上市公司监管[J].财会研究.2012(6).
[8]朱丹,刘星.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历史回顾与总结[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6).[9]鹿小楠,傅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J].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10]于婧.浅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其防范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11]白宪生.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0(1).[12]潘士楷.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分析[J].财会审计.2011(2).[13]周国林.公司内部治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视角.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14]孟令国.中国经理人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9(5)[15]王乾光.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6]刘闻.社会责任视野下公司治理机构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7]于东至.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2003.[18]王化成,伶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J].会计研究.2O08(2).[19]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儿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10(6).[20]陈汉文,林志毅,严晖.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9,5.[21[薛祖云,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 分析.《财务与会计》.2004,4.[22]徐维兰,薛宝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其内部治理对策——基于深交所的 经验数据.《会计之友》.2011,9.[23]Forker J.J.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Disclosure Quality.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92,(22)[24]Beasley Mark.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10),443-465.[25]Dechow,P.M,R.G.Sloan and A.P.Sweeney.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of Manipulation: An analysis of Finn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26]La Porta.R,Lopez-de-Silances, F.Shleifer.A.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1999(54):471-518.[27]Spathis, Doumpos, Zopounidis.Detecting Falsifi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Multicriteria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er, 2002.
第二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xx大学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系 别 年级专业 会计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xx大学
目 录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2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2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2
(四)会计信息披露不主动、不规范„„„„„„„„„„„„„„„„„„„„2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2
(一)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外在原因„„„„„„„„„„„„„2
(二)上市公司的内在原因„„„„„„„„„„„„„„„„„„„„„„„„3
(三)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3
(四)第三方会计监管不规范„„„„„„„„„„„„„„„„„„„„„„„3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解决对策„„„„„„„„„„„„„„„„„„„„„4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4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4
(三)加强证监会的监督同时发挥媒体监督„„„„„„„„„„„„„„„„„4
(四)健全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4(五)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4 主要参考文献„„„„„„„„„„„„„„„„„„„„„„„„„„„„„„„„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依然不少‚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披露;虚假;监管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股票发行公司按照国家和证券交易所规定,公开企业重要信息,以有益于投资者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凡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做出理性判断的,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都应按着规范的标准公布于众。按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所谓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运用一定的媒介,将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及相关资料公之于众。同时,企业为了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和企业经营的全貌,更好地通过企业披露的信息把握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企业不仅披露会计系统输出的信息,也要披露有关的非财务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投资信息的渠道和双方沟通的桥梁。当前,投资者主要依赖对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阅读各类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上市公告书等信息来了解公司,从而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这将对那些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供帮助,因此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至关重要。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披露事件层出不穷,既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又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不信任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粉饰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为了不同的目的,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操纵利润。一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使利润最大化;二是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连续两年亏损面临被特别处理时,往往希望利润最小化,在股市中我们经常看到股票被特别处理时,此公司往往是出现巨额亏损的;三是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较高的信用等级,精心策划利润稳步增长的假象。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即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仍然存在《会计法》等法规都明令禁止公司编制、披露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虽然证监会中注协等相关监管机构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以杜绝其恶劣影响,但是此类现象仍有前仆后继之势。部分公司为了申请上市、配股或由于面临终止上市的威胁等原因,为了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惜包装自己,以各种方式人为提高利润。此外,由于盈利预测受主观判断的影响比较大,却又容易左右投资者未来的投资选择。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但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和规范,通过这种方法逃避社会监督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在股票市场上,如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则无异于为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创造良机。我国有关信息披露要求中对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披露事项都做了严格的时间规定。近年来,各上市公司的报告及中期报告一般都能在截至日前向公众公布,保证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但是,在临时报告的披露上,部分上市公司往往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这影响了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势必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四)会计信息披露不主动、不规范
在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自愿性披露意愿很低,都是强制性披露,使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一种被动应付的现象,包括临时报告披露的随意性和定期报告披露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这种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非主动性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而言失去了决策有用性,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证券市场的监管来说则丧失了政策措施的制定基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随意、不规范。诸如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随意调整利润分配;中期报告过于简略,无法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不提供上年同期相关的重要数据:与公司相关的市场竞争、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营销策略、宏观产业政策揭示得不完全,或根本就不披露。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
(一)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外在原因
投资者希望获取会计信息,以有助于提高其经济决策的合理性由于,投资者迫切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公司所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变动等信息,从中获悉公司以往及本期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并进而结合公司的管理水平、市场利率变动、行业发展周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状况做出合理预期,并据此对公司股价做出适宜的内心评价,进而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投资者的上述决策需要无疑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也希望获取会计信息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股份有限公司除有投资者这一重要的资源委托人外,还存在其他各种资源委托人(如债权人、政府、职工等等),他们以及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既有相一致的方面,又有不相一致的方面。而会计信息无疑是改变物质利益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势必备受各方关注。
(二)上市公司的内在原因
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多公司内部控制薄弱,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仅仅是公司“一把手”说了算,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真实。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监事会的监督不到位,在我国《公司法》中虽然对监事会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如何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权和作用,《公司法》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细则,而且法律也没有赋予监事会具备直接调整公司董事和经理人员行为的能力与手段。因此,监事会的监督工作,在大多数公司充其量不过是起到一种咨询和建议作用。这样的状态,就特别容易造成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对董事会所做的决议进行监督。
会计信息披露无疑有助于经营状况相对较佳的公司消除市场上信息受到阻隔而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从而相继确立相对筹资优势,这无疑构成公司主动披露会计信息跟你根本动力。事实上,这种会计信息披露不仅对于证券发行市场具有巨大意义,而且对证券交易市场也具有其意义,因为交易市场于发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在实务操作中,交易市场的股价将直接影响发行市场上新股价位,而且,交易市场上所树立的企业形象对于新股发行的顺利与否亦具有重要影响。
上述的情况亦可能出现于经理人市场。因此,优秀经理人员为避免无端承受劣质经理人员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而成为经理人市场上价格保护机制的牺牲品,亦具有主动披露会计信息以报告其受托经营责任履行情况的动机,而优秀经理人员的这一举措也会引发类似的良性连锁反应。
(三)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规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建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业务行为人新的经济工具的出现,使现行的法律一时很难跟上。例如:《会计法》以及《证券法》中都没有对提供虚假信息以及做假账等行为的处罚作出明确的规定。这种含糊的、原则的规定,就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执行,而那些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也就开始铤而走险以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四)第三方会计监管不规范
所谓第三方会计监管就是指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的审计监管。在证券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在信息披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很大层面都是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审计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独立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共同做假账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虚假信息的披露,从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阻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
虚假会计信息从生成到披露要涉及多个市场主体‚仿佛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接‚而上市公司是产生、披露虚假信息的源头‚应该是治理的重点。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要从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这两个源头抓起。首先‚要对他们经常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对单位会计责任负责的风险意识‚建立起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的理念‚从根本上治理虚假会计信息。其次‚要从制度安排上减少虚假信息的产生。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实施严格的控制‚规范财务行为‚以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在监管信息披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通过审计意见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因此,必须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这可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其次,降低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各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和晋升政策。最后,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严厉打击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恶意串通出具不实报告的行为。
(三)加强证监会的监督同时发挥媒体监督
政府监督是外部监督中最有力和最重要的,但目前我国政府监督的力度仍然不够。当前监管上市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证监会,但由于目前上市公司众多,仅靠证监会很难做到全面监督。因此,其他政府有关部门应辅助监督,并将结果汇报证监会。另外证监会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后续监督,使上市公司切实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真实披露信息并对上公司未达到上市业绩要求的公司执行退市。由于新闻媒体能够迅速获得信息,因此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证监会及其他社会大众新闻媒体为政府监督起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它主要通过曝光上市公司虚假信息解决上市公司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应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四)健全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主要由《证券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构成。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是确保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前提,也是证券市场向规范化迈进的关键一步。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在吸收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制度化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尽快完善现行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建立一套符合公开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充分性原则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对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会计信息内容、披露时间、披露方式、披露到何种程度及公司违规后的处罚做出更详尽的规定。
(五)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订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报
表披露细则》等。这些法规和制度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认真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有的单位知法犯法‚阳奉阴违。为此‚要加大相关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针对造假违规成本低‚对那些敢于铤而走险单位和个人‚建立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使造假者名声扫地‚甚至倾家荡产‚饱受牢狱之苦‚以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
本文针对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围绕如何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一中心进行研究,力求找到适合我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先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入手,然后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剖析,最后得出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无疑是国内外理论界共同关注、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治理也是一个不断的完善过程, 制度无论再好,也会有缺陷,新的事物在不断的产生,我们不能企图把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解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的问题在不断的产生,我们也相信,随着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会越来越规范,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彩珍.浅谈会计信息披露[J].经济师,2008.5:45 [2]李静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10.4:167 [3]孙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0.9:78-80 [4]王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J],中国市场,2012.2:127 [5]黎小长.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动因分析[J].财会通讯,2008.8:113-115
致 谢
在这里我要真诚感谢学校各位老师的关怀、老师们的培养和同学们的帮助。能够完成本文的写作,我要感谢指导老师,感谢她对我们学生的一贯关怀和支持,在此我向指导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从论文的选题到框架的完善、从内容的扩充到行文的用语、从格式的规范到论文的定稿指导老师都严格要求、力求完美。论文指导期间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活跃的学术思维、因材施教的指导风格、和蔼可亲的性格等等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和同学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您们!
第三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09-11-08 17:01来源: 作者:未知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应当做到确保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而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同时,上市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必须对此做出保证,并就其保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在(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应当做到确保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而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同时,上市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必须对此做出保证,并就其保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在实践中,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上仍然存在严重的不真实、不充分和不主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所有者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与经济特征,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企业管理当局蓄意歪曲或不愿披露真实的信息,为了发行股票及配股、为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以及减少纳税等而进行会计造假,使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期望偏离较为严重。
(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披露不足”现象。信息披露不足是指某些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一是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供给不足,上市公司对于重要事项,尤其是负面事项往往采取消极逃避的办法,不公布或者虽然进行披露却如蜻蜓点水;二是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供给不足,上市公司对于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代表的未来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如资金投向、盈利预测等缺乏披露。
(3)会计信息披露不主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强制性信息披露阶段,他们往往把会计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一种应该主动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因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披露相关信息,而是抱着能够少披露就少披露,能够不披露就不披露的态度,严重影响到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2.会计信息披露路径问题。会计信息披露路径问题表现为信息传播与反馈渠道不畅、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需求主体间分布不均衡。(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传递缺少交流通道。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传递主要以公开的信息交流为主,个人投资者获取会计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电视、报纸与因特网等公开的传媒,缺少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直接交流。(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少深度加工。以证券分析为主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加工从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3.会计信息披露时间问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中虽然明确地规定了定期报告公布的日期,但仍然存在很多延期披露的现象。从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违规处罚公告分析,因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而受到违规处罚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信息违规公司一定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对会计信息披露虚假与严重误导性陈述行为的处罚数。由此说明上市公司利用推迟公布或不公布信息来抵减“坏消息”的影响,并因此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在不及时问题上临时报告体现得尤为突出。投
资者可以发现,上市公司一些临时报告会在定期报告重大事项中初次披露,采取了一种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的形式对外公告,一些临时报告会在距离实际发生日期几个月或几年以后补充披露,并同时向投资者致歉。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公司利益的驱动。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上市的诱惑。在银行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时,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和渠道。在众多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基于包装上市的目的,或者利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或者制造虚假证明文件,或者进行虚假陈述,发布误导性信息;其次是配股的诱惑。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为了获得配股以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据,披露虚假信息。三是特别处理及摘牌的威胁。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了保住“圈钱”机器,有些公司大搞财务包装,玩弄披露游戏。四是私利诱惑。公司有些高层管理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用公司的金钱行贿官员,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司的财产或挥霍、隐匿账外资金而损害公司的行为。
2.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但到目前为止,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出多门,表现为证券法规、审计法规、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的不同控制要求和控制层次,使许多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深度、时机等的选择上十分随意,没有形成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处罚的法律环境。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在法律上尚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且以行政手段为主。这样的制度,客观上不能不对某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构成了诱导。
3.违规成本的低廉。假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是理性的,是利弊权衡的结果,是成本效益比较的结果,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信息披露违规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若大于由此所致的成本,上市公司就会选择违规行为;反之上市公司则会依法披露信息。(1)被揭露的可能性很小。(2)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国家现已发布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关惩治会计造假的规定处罚过轻过宽。这样,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行为可能获得的不义之财,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
4.外部监管力度不足。(1)证券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尚无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也很少严格约束会员。由于中国证监会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多方插手。
(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4.外部监管力度不足。
(1)证券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尚无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也很少严格约束会员。由于中国证监会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多方插手。个别负责经济的官员习惯于用行政管理办法来管理证券市场,不按证券市场的规律办事。投资者的行为也还在摸索阶段,造成有用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及时地传递给投资者和其他信息需求者。因此证券监管力度不足也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原因之一。
(2)社会审计机构存在问题。众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舞弊案无不与注册
会计师的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和眼前利益,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还为虎作伥,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不揭露,还通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手段,为作假者服务。这种做法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之间权利分配和相互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现代公司的特性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契约关系下的代理成本问题。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所有者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一系列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经营者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2.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发展市场信息中介,提高市场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和信息发掘。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以较低成本发掘公司内部的私有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帮助鉴别和传播企业披露的公开会计信息。企业通过提高信会计息披露水平以减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一基本前提,即资本市场存在良好的信息沟通传播机制,离开信息的有效沟通,在信息受到阻隔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公司所作的评价将易于偏离其内在价值,股价往往被扭曲,此时,无论是上市公司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都将事倍功半,达不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预期效果。投资者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相应的知识结构去收集和研究会计信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无法被投资者转化为有用的投资决策信息,信息在传递中受到阻隔,他们不能对企业的投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需要专业的信息中介为他们搭起信息沟通之桥,而证券分析师正是信息中介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
3.完善和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与保证机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监管部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制度健全监管有力,不仅有关公司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还能有效抑制某些公司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利润操纵行为。完善和加强我国证券公司的监管,就要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搞好各监管部门的协调;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配套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上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加强对行为和过程的监管,严格贯彻执行《证券法》的同时,严格把好上市关,完善证券发行机制,从源头上控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审计技术,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在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显示出较高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4.加大执法力度。只有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引入集体诉讼,降低诉讼成本,提高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违规违法行为的成本,才能真正起到惩罚和震慑作用,使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不敢违法违规,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龚卫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浙江金融,2008,(02)
[2]窦予华:试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财会研究, 2006,(07)
第四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摘要:上市公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引起信息失真,必然要求进行信息披露。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查处与披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证券市场无法回避的焦点之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会计变为 “实时”而非事后反映各类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提供者与使用者的时空障碍也将消失。信息技术的日益先进,也将为会计信息披露多种计量基础进行编报并增加预测性数据创造可能。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失真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银行和投资者的经营或投资理念,以及操作方式将发生变化,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依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做出贷款或投资决策,以及操作计划。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行业监管、公司自身的稳定及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外部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使信息需求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盈利情况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决策。本文拟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及原则入手,讨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继而提出有效对策。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原则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有差别的,通常情况下,卖方拥有较为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的信息都不完全;经营者拥有较完全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上市公司亦是如此。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1、充分性原则。所谓充分披露原则是指为达到公正反映企业经济事项及其影响所必要的信息都应完整提供,并使使用者易于理解。充分披露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使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了解与决策,即对其决策是有用的。从这个目的出发,充分披露原则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即会计信息应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只要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都应予以披露。无论对企业有利或不利都应予以披露,而且不仅仅只停留在披露对象的表面,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披露。
(2)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当性。以信息提供方来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能无限度地披露;从信息使用者来看,其使用信息的目的在于做出正确决策。因此,过多地披露信息,反而会使使用者无所适从,判断混乱,不便理解、掌握和接受,甚至还会产生误解判断会计信息披露是否恰当,应运用重要性原则。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当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可能使依赖该信息的人做出不适当的决策。根据此原则,对于重要的项目,应从详披露,并加以重点说明,对于次要项目则从略披露,做到主次分明,轻重有别,便于使用者有效使用。(3)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首先会计信息披露要易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可理解性是决策者和决策有用性的连结点,即信息是否对决策者的决策有用,它决定了决策者是否能了解该信息。其次,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能满足各种使用者的共同要求,是一种通用目的信息,不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各种具体决策需要。
2、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所在。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经济事实,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用性。即真实的会计信息应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增加使用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决策盲目性与风险。
(2)相关性。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的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规范信息披露的形式、数量和质量,与信息使用者的目的和要求息息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3)可靠性。披露信息必须可靠,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要使信息可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必须在重要性和成本的许可范围内做到完整。遗漏能造成信息虚假或令人误解,从而使信息不可靠并且在相关性上留有缺陷。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和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
(4)中立性。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持中立性。即会计人员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和结果不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否则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果为了达到预定的成果或结果,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列报。使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或判断,那么财务信息就不是中立了。目前许多企业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都与企业过于偏重当前利益,不能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我国所有公开上市公司都必须严格遵循信息披露规范的各项要求,提交并公开披露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和充分性及可比性的各种会计信息。但是当前在上市公司中,会计披露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主要有:
1、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管理当局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蓄意歪曲或不愿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低估损失,高估收益,使得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不够真实。再者,上市公司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办法,提供带有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以粉饰经营业绩。自1992年以来,在上市公司中已先后暴光了深圳“原野”、海南“琼民源”及四川“红光”等公司严重蓄意搞会计造假、操纵利润的恶性案件。
2、信息披露不及时。根据有关规定,当发生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应立即编制重大事件公告及时向社会披露。但仍有一些公司违反这一规定,不按法定时间正式披露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一方面无异于为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创造良机,从而使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则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3、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过量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企业偿债能力的揭示不够充分;很多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情况下,都不对后收账款的构成进行分析,或者对企业的对外担保情况、或有负债的具体内容进行隐瞒等等;对资金投放去向和利润构成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借保护商业秘密披露不够充分;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隐瞒对企业不利的财力信息尤其是涉嫌违规行为的披露。
4、会计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同一项业务通常有几种会计方法可供上市公司选用,其结果仅造成各个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致使同类报表数据在各个上市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而且为上市公司中的操纵利润行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
1、上市公司自身的内在原因。(1)公司利益的推动,某些上市公司为了在当前证券市场中树立其良好形象,并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致于利用会计造假、操纵利润的各种利益冲动一直有增无减。其中有的为了争取上市而虚列股本及业绩;有的为了实现配股或提高股价而虚夸利润,谎报业绩;有的为了免于特别处理而粉饰绩效、操纵利润等。(2)公司股东的产权约束弱化。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的现代产权制度还不能通过改革一步到位,其中由于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很难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由于社会公众股数量较少,股东较分散,也难以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从而造成这些公司的管理权失控,以致给利润操作者以可乘之机。(3)公司内部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目前某些上市公司正是由于缺乏应有的内部审计及管理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管理体制不顺,会计监督无力,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被削弱等原因,以致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甚至陷入财务困境而难以自拔。
2、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落后于实务,一些新业务的会计处理缺乏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颁布的几个具体会计准则,予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领域尚未公布具体会计准则。如资产重组中的会计处理,由于缺乏具体会计准则的规范,实务中的会计处理很不合理,甚至成为某些公司操纵赢余的一种途径。
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实施和制定都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1)某些颁布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不明确或缺乏可操作性、如《公布发行股份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中规定,报告中要全面披露每股收益,但对什么是全面薄以及如何计算,尚未做进一步规定。(2)注册会计审计制度不完善削弱的对会计信息的鉴证作用。按规定,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公告书和报告应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但目前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审计责任的认识远远不足。虽然近年来已有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出现,但不可否认整体审计质量还是偏低。
4、我国证券监管机构体系尚不健全。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我国证监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证券监管机构体系尚未理顺,证券会无论在监管的规范,范围及时同上,还是在监管及处罚力度上都还不健全、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综合分析及有效对策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综合分析 1.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失真 信息经济中,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由于买方和卖方之间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率下降。会计信息不对称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由于选择了特定的会计方法而造成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偏向某一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有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在股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引起股票交易成本上升,投资回报的期望值上升,股票市价下跌,流动性下降。相当一部分会计学者通过对股票市场的实际观察得出结论,当企业的会计信息在股票市场上是不对称分布时,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所采用的信息披露方法。第二种信息不对称是企业管理者与外部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般的上市公司避开的投资者对所购买股票企业的财力、经营成果,偿债能力等都无法确知。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则更多地了解公司内部的经营,他们在与投资者等外部使用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拥有大量的私人信息,对报表进行粉饰和美化,不断地进行收益和盈余调节,向市场传递不正确的信息。常见方式有,在效益好的年份,对利润和资产进行隐藏,多计提各种准备,在效益不好的年份,释放各种秘密准备,弥补当年不理想的财务状况;或者利用掌握的内幕信息,掌握企业重大变更消息,为个人牟利。这种不对称使企业财富不公正地为少数内幕交易者拥有,会扰乱企业的真实股价表现,增加投资风险,打击投资者信心,长期来看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失真会削弱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管理者要迫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性。2.信息披露——解决信息不对称办法
信息不对称难题是造成证券市场失误的最重要原因,其中,经理人知识多于投资者知识可能是证券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使用者个人无力评估和监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另外,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经理可能会向股东隐瞒这些坏消息,从而加剧信息需求者的不对称信息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应享用更为全面的信息强制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监管的首要目的的是矫正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新经济下的上市公司应当为谁提供信息呢?(1)、投资者。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资本市场将快速发展,公司的股东结构将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上市公司不但要考虑现有股东获得信息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公司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股东的注意,以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增强其发展潜力。此外,随着公司间竞争趋于激烈。为了求生存、发展、获利,公司必须要向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他们所需信息,才能吸引他们的关注,以利于公司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因此,潜在的投资者将成为新经济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2)、公司债权人。包括银行、供应客户、公司债券持有者等作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他们也应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了解上市公司资金用途、资产抵押、资金周转等财务状况,并作为他们刺激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资产变现能力及长期盈利能力等的依据。(3)、政府的有关部门。包括税务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证券管理部门等。税务机关通过对公司信息的了解,可以确定公司纳税申报的执行情况,以便监督公司在依法纳税中应尽的业务。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要求上市公司定期递交财务报告,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汇总编制本行业的财务报告,二是借以了解所属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对本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代理政府干预和管理证券市场的证券管理部门也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呈报整套财务报告,其目的是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能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监督上市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提供投资者导向材料,维护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
以上三类用户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主要外部使用者,他们有时对上市公司的报告目标持不同观点。监管部门的财务规定常着重于谨慎的观点处理资产和负债,其目的在于保护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其关心偿付能力、重财务状况;投资者则更关心本期净利润的总数,及时性和预期现金收益等等。所以,尽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对公司的财务实力感兴趣,但是,监管部门与投资者在有些方面的兴趣不是完全一致的,上市公司应做出有区别的披露。
为了有效解决这种不对称问题,作为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必须遵循区别披露的基本原则向所有证券市场参与者如实、充分、可靠地进行信息披露,特别要关注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弱势群体,要使他们在接受信息的质与量上跟大股东或集团无差别。而信息供给者与需求者在会计信息市场上也应处于对称的地位,否则会导致资源无效或低效配置。另外,所提供的财务报告要易于理解,并且公众于多种媒体,特别如网络向外部散布信息,保证所有相关参与者及时地获取信息,便于其决策。
(二)、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对策
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核心是完善信息管理机制两方面,可以从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入手。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1)必须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机构。目前必须将上市公顷司的会计部门和财力管理部门分立,分属不同领导,分担不同职能。财务管理部门由总经理领导,会计部门由董事会领导,主要会计人员由董事会任命,并向其负责,让会计人员真正成为财务信息供给的主体,使会计人员有责任也有能力拒绝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要求,避免管理人员舞弊。
(2)上市公司必须加强内部审计,设置内审机构,归属监事会领导,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的内部审计监督。
(3)明确财务人员的信息供给主体的地位,强化披露财务信息的内部监督。(4)监督人员在企业中行使其职权财产保持高度的独立性。2.建立外部约束机制,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是制止和防范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证。(1)、制定科学、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会计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股票发行与变量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法律规范制度所构成。但是目前我国有关现行法规制度中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如财务信息披露中对重大事件披露的规定显得不够明确和完整,商业秘密和必须披露的财务信息间的界限不够明朗等,这些地方都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2)、加大证券市场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①改革多头管理的体制。证券监管部门的设置应集中到两个层次:一是中央级的证券监管部门。负责对全国上市公司进行客观监管,统一制定证券市场政策和上市信息披露规范;二是证券交易所,它就遵循中央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对上市公司的日常活动和财务信息披露进行具体的详细的监管。②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察员制度,由中国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机构委派信息监察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申报、年报、股利分配等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防止外界各相相关利益集团对会计部门的信息供给横加干涉。③证券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办法,对违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坚决杜绝不规范行为。(3)、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善执业环境,制定相庆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完善审计准则修改审计假设及审计方法和程序,以适合我国证券市场不够规范的现实。加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承担责任的经济约束刚性和力度。目前,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几乎为零,资本市场公众投资者起诉激情不大及途径之少,使得我国资本市场上合计违规成本几近为零。因此,为了保证审计目标即披露重大错弊的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资本市场诉讼和民事赔偿制度,并使其得到切实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成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和披露的可靠保证,才能保护投资者利润,促进证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红英、郑兰先:《新经济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中南财经政治大学2002年2月版,第145页
[2]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1.4 [3]赵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财会研究.2001.3 [4]张波: 《我国上市公司财力信息披露现状分析》,财会研究.2002.10 [5]刘姝威: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 [6]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trade, and capital flows under alternatve exchange rate reg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51.[7]Williamson,J The world economy:textbook in international econom Harvester Wheats, 2003,p16.
第五篇: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人民币汇率趋于坚挺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2 某水泥公司筹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3 某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存货计价方式对企业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 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6 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治理 10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研究 11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的研究 12 企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13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14 某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讨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17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价值影响分析 中小企业会计组织结构设计——内部会计控制 19 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现实思考 20 某葡萄酒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以某自动化公司为例 22 上市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管理分析 23 基于新准则的会计职业判断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手段及成因分析 25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某啤酒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 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29 xx袜业公司销售信用政策问题研究 30 万科公司的负债融资研究
经济危机背景下汽车行业盈利能力评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性研究 33 某轧辊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34 世纪联华连锁超市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35 浅析会计舞弊及风险防范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应用探究——以某公司为例 美的电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诚信
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和选择 某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xx公司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困境及其改进 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研究
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管理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宇通客车公司的存货管理研究 并购行为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的研究
论作业成本法在制造行业的应用——以xx企业为例
服装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以某服装厂为例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扣除额调整前后的税收对比及其对其他税目影响的案例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降低服务业的运营成本研究
质量成本计量与控制的实证分析---以xx电源有限公司为例 某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以联想为例
某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某玩具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研究
某电子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规避措施
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碳汇交易的会计问题研究
某贸易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探讨
浅析我国高校债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民营企业筹资方式研究--以“横店系”为例 某公司股权融资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的方法与识别研究 价值链会计下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某公司目标及实施方案设计
某制药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某智能系统公司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试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8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85 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以xx钢铁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为例 87 某公司模式优化研究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89 某钢铁集团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0 某模具制造公司的成本控制研究 91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香港和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战略比较研究 93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94 人寿股利政策研究分析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影响的研究 96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研究
目标成本管理在现代制造业企业的运用探讨 98 某公司高存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 100 余额宝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01 企业投资决策与可行性研究
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103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以海尔为例 105 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6 我国民航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107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108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 109 企业问题剖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11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1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对策 113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1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15 某公司所得税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116 期权在公司财务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117 代理记账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119 某集团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120 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财务分析 122 企业并购中的绩效与风险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非盈利组织的和控制研究——以某福利院为例 1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26 企业物流成本相关问题探析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128 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129 对卫东机械厂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以某机械加工厂为例 131 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研究 132 目标成本管理在某纺织企业的应用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34 某塑料公司筹资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135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探讨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13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38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探讨
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几点影响 140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 142 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研究 143 某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研究
从“召回门”看丰田的内部控制缺陷 145 海外并购及融资方式的研究
S公司业务流程再造与应收账款管理 147 某汽配商行的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148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相关问题研究 149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51 某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52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管理 153 企业并购中的品牌价值问题研究
154 浅谈打造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方式 155 论中小企业品牌塑造及误区
156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有关问题的探讨
157 物流企业负债经营分析——以xx公司为例
158 基于某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公允价值研究 159 论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制度现状及对策 16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61 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62 略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163 企业所得税的应税差异研究
164 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65 浅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方法与治理
166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以某物流公司为例 167 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小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研究
168 企业零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169 某集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170 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以某钢铁司为例
171 服装企业零库存的应用与改进——以xx服装有限公司为例 172 万科盈利能力分析
173 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74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 175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176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177 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体系的差异分析 178 某电缆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179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180 企业集团问题研究
18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182 某建设集团公司筹资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 183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及审计对策 184 我国农村居民投资策略分析 185 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86 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187 企业横向并购的价值效应分析——以美的并购小天鹅为例 188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89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190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91 企业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研究
192 资金预算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啤酒公司为例 193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94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5 企业财务失败的预警模式研究
196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法应用研究--以xx汽车公司为例 19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探讨 198 浅析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
199 中小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200 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