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和公务员法知识要点

时间:2019-05-14 02:2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和公务员法知识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和公务员法知识要点》。

第一篇:行政管理和公务员法知识要点

《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概述 1.依据:公共行政权力 2.目标:实现公共利益

3.基本职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4.行政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

(二)行政管理的职能 1.任务性职能 1)经济职能

A 宏观调控(强化)

B 市场监管(海关、税务、工商、生产安全)C 微观管理(弱化)2)政治职能

地方-社会公共事务(转变职能)3)文化职能(教科文)

4)社会职能(控制人口、生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干预和补充市场失灵: 1)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

2)界定和维护财产权,克服外部性(污染)3)提供公共物品 4)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化 5)调控宏观经济

(三)行政管理的角色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前提)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关键)

二、行政组织 国务院结构

1)办公厅:国家信访局 2)部委(27个):

宏观调控(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专业经济(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水利、商务、铁道)

社保和资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人口)政务部(公安、民政、司法、民族事务委员会、监察部(双规))

3)直属机构和特色直属机构:海关、税务、工商、民航|特设:国资委

4)办事机构:法制办、港澳台办 5)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烟草专卖局

6)议事协调:军转干部、妇女儿童、老龄委

三、行政领导 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兼备首长制和委员会制)1.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决策人数多少划分: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 2)按行政权力的集中程度: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与范围:层级制、分职制和并用制 4)按智慧监控职权与上级主体:完整制和分离制

四、行政决策

1.行政管理的核心-> 行政决策-> 决策制定-> 选择方案 2.类型

1)决策的风险程度: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 2)决策对象结构性程度:程序性和非程序性 3)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个人和集体 4)决策主体方法:经验和科学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危机决策 原则性和灵活性

《公务员法》

一、产生和发展 1984-1993 创立

1993-2005 实施 1993.8.14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10.1正式实施 2005.4-完善 2005年 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5次会议 通过《中国公务员法》 2006.1.1 正式实施

二、基本内容

1.公务员的权利(8条)义务(9条)

(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

(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

(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

(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2.录用公务员原则

公开(前提)、平等(保证)、竞争(核心)、择优(目的)3.考核

内容:德、能、勤、绩(最主要)、廉(法新加)原则: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依法考核 方法:(1)领导与群众相结合(2)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法新加)、不称职 基本称职处理

1)可视同“称职”的晋升级别和工资 2)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 4.奖惩(1)奖励种类

1嘉奖2记三等功3二等功4一等功5授予荣誉称号(2)惩罚种类

1警告(6)2 记过(12)3 记大过(18)4 降级 5 撤职(24)6 开除 处分

1)除警告外,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2)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晋升职务要求

1)近两年年度考核中定位优秀或三年定位称职以上; 2)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3)符合任职回避规定;

4)符合具体职务规定的其他条件 降职与降级不同

1)原因不同:不称职/行政处分 2)目的不同:竞争机制/违纪惩戒

3)时限不同:一次性/持续期间(24个月)交流

1)调任(外部:身份和地方都变)2)转任(内部:身份不变、地方变)3)挂职锻炼(都不变)回避

1)任职(夫妻、血亲、姻缘、拟制)2)公务

3)地区(不可本人籍贯任乡、县长)辞去公职限制条件 1)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 2)涉及国家秘密 3)重要公务未处理完毕 4)正接受审计、犯罪等

第三十二条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第九十条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一)处分;

(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三)降职;

(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

第九十一条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第五十八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第五十九条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二篇:行政管理讲义、公文知识、公务员法

常识讲义

主讲老师:伍景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内部辅导资料

目录

公共管理.................2 党政机关公文基础知识

..........................5 公务员法

..................16

公共管理

公共组织

分类:

上下级权限:集权制、分权制

各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层级制、职能制

组织内部行使最高决策人数: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

行政领导

(一)类型:

按职权是由首长一人或者由委员数人行使,或者一部分职权由首长,一部分由委员数人 行使分:

首长制委员制混合制 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 1.“首长”的范围: a.第一类:法定的首长:

包括国务院总理、各委员会主任、部长、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镇长、乡长

b.第二类:推定的首长:

包括国务院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正职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正职领导+其他 2.主要内容: a.向谁负责:

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国务院负责、向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向本级政府负责 b.负什么责:

行政责任/政治责任 /领导责任

行政决策

(一)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的架构

1.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即行政决策中心、政府首脑机关。重要任务是“断”。2.行政决策信息系统,神经系统-机系统。3.行政决策咨询系统,重要任务为“谋”,即智囊团

4.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由中枢系统之外或之上的有权机构组成。

(二)行政决策过程过程如下: a.发现问题

b.拟制方案、论证筛选。c.评估优选、决断方案。d.实施反馈、修正完善。

行政协调

指协商、调整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 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一、几种类型的行政协调及其机制: a.与外部环境的: 协调机制主要有三种: 行政反馈(首要机制);职能调查;行政参与 b.内部纵横向的:

(1)纵向垂直府际关系:关键是解决好事权与财权、人事权与决策权的配置机制(2)横向平行府际关系:关键是解决好分工又合作的机制。

二、行政协调的前提条件 1.前提条件是: 行政沟通

2.行政沟通的种类:

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平行沟通

政府职能

1.政府职能的含义(1)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2)包括几层意思 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的基本职能

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政府的基本职能。内容:

a.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b.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c.文化职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d.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道德

1.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 去评价,依靠社会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范畴及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社会现象的总和。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真题演练

道德评价的根据是(D)

A.动机 B.效果 C.手段 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加强(ABC)。A社会公德建设 B职业道德建设 C家庭美德建设 D党风廉政建设

二、职业道德

就是从业人员的社会职业活动中思想行为必须遵循的道德和规范,这就是职业道德。它 调整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处理好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矛盾,是职业活动正常进 行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行政道德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又称行政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种,是政府公务 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必须遵循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1.意义

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是当代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国民素质的基 本体现 2.新特点

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政治性与政策性兼有;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多样性与共同性兼 具;服务性与权威性共存 3.内涵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加强学习、勇于追求;服务群众、弘扬正气;依靠群众、开拓创 新;更新观念、调整心态

4.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法行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2)遵循集体主义原则

顾全大局;尊重上级;关心下级。(3)爱岗敬业,勤政为民

尽心尽责,脚踏实地;精通业务,勇于创新。(4)塑造自身新形象

文化知识修养;语言修养;仪表举止修养;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 1.诚敬之道

(1)真诚:不伪;(2)信诚:不妄;(3)直诚:不曲;(4)精诚:不懈 2.途径和方法(1)见贤思齐;(2)省察克治;(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慎独;(6)公正廉洁;

五、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1.政治坚定、忠于国家;2.勤政为民、依法 行政;3.务实创新、清正廉洁;4.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义务规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法履行职责 2.接受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 3.忠于职守、服从命令

4.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5.公正廉洁、克己奉公

党政机关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活动中为 处理公务而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制成的文字材料。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 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 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种类

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分为 13类:

1、命令(令);

2、决定;

3、公告;

4、通告;

5、通知;

6、通报;

7、议案;

8、报告;

9、请示;

10、批复;

11、意见;

12、函;

13、会议纪要。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

(二)决定

(三)指示

(四)意见

(五)通知

(六)通报

(七)公报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条例

(十二)规定

(十三)函

(十四)会议纪要

注意:党:决议、条例、规定

政府:公告、通告 和党的:公报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庄重、朴实、严谨、精练、符合语法逻辑。(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四、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明确发文主旨。(2)收集有关材料。(3)拟出写作提纲。(4)认真起草正文。(5)反复检查修改。公文的格式

(一)公文格式

公文的格式可以分成: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的基本样式 0000001机密★一年 特急

□□□文件

×发〔2012〕××号 签发人: 关于××××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 „„„„„„„„„„„„„„„„„„„„„„„„„„„„„„„„„„„„„ „„„„„„„„„„„„„„„„„„„„„„„„„„„„„„„„„„„

附件: 1.„„„„„

2.„„„„„

(盖印)×年×月×日

附注: 主题词:×××××× 抄报:

抄送:„„„„„,„„„„„,„„„„„。„„„„ 市人事局办公室×年×月×日印发

眉首部分格式

眉首即文件头,包括: 1.公文份数序号 2.秘密等级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标识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7.横隔线

一、公文份数序号 亦称公文份号,是指根据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一般秘密文件才加顺序号。份数序号,一般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标识在公文首页版心左上角第1行,如果数字不足规定位数的,前面用“O”(零)补齐。

二、秘密等级

需要保密的公文,应根据保密程度注明密级。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也有的标于标题的左上角份数序号之下。同一机关发出的文件秘密等级标注位置要一致。

三、紧急程度

是对文件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紧急公文应分别注明“特急”或“急”字样,用3号黑体字,标注在秘密等级之下。

四、发文机关标识

又称版头。是公文制发机关的标记。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如:“中共中央文件”“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发文机关标识一般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人们常把法定公文称为“红头文件”,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端。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 25mm。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22mm×15mm。

若几个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发文机关标识的主要作用是:强调公文法定者的归属,唤起受文者对公文权威性的警觉。

五、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一个机关同一制发公文的顺序号。简称“文号”。位于文件头的正下方。它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三个部分组成,如中共中央2004年发的第10号文件,其文号应写成“中发〔2012〕10号”。辽宁省教育委员会2004年所发的第一号文件的发文字号,可写成“辽教〔2012〕1号”。发文字号应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

六、签发人供上行文用,标注在发文字号右侧,书写“签发人”和签发者姓名,是表示公文生效并对公文内容郑重负责的一个标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七、横隔线横隔线也称红色反线。在发文字号之下4mm处。与版心等宽,用于隔开文头和正文。

公文主体部分格式

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 1.文件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 4.附件 5.发文机关 6.成文日期 7.公文生效标识 8.附注

一、文件标题

标题用于提示公文的主要内容,是公文主旨的高度概括。公文标题的制作有三种情况: 1.最基本的标题形式是“三项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如: “国务院关于颁发《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通知”。2.“两项式”标题。或由事由、文种两部分构成,如:“关于赴×××省旅游局学习考察的函”;或由发文机关和文种两部分构成,如“北京市人民政府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3.只以文种为标题。这种写法往往用于公开张贴的文告,如《通告》、《公告》等。拟定公文标题时需注意:

1.标题起提示作用,应准确、简要、概括。2.避免层层套转。

3.标题中,除批转的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4.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书写,人名、地名不能分割成两行表示。5.公文标题应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排布。标题的拟定中,常犯的有三种毛病:

1.三要素不全。有的正式文件只有 “通知”二字,缺事由,使人一接到文件不知是什么事。2.事由中没事。例如,一女营业员在下班时拾到一黑色手包,交该营业所保卫部门后,查包内有支票两张、人民币三万元,后全部还给失主,受到表扬。但该营业所的上级在发通报时,标题为“关于××拾金不昧的通报”,事由模糊,原标题若改为“关于表彰××拾到巨款交还失主事迹的通报”为好。

3.语言啰嗦。主要是写事由没有抓住主要内容,把涉及的事项全放在标题中,使标题冗长、繁琐,不能使人一眼看到文件的实质。

二、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指发文机关要求对所发公文内容进行答复或处理的对方机关,也称“受文机关”。写在标题之下空1行处,靠左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书写,后加冒号。

三、正文

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主送机关之下,成文日期之上。每一段首行一律空两个字书写,回行时顶格书写。

四、附件

是正文的补充材料或参考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附件有两类:

一类是发布令和发布通知等发布、印发、转发、批转的公文。附件实质上是主件、而形式上的主件实际上只起报送、发布、按语、转发、函告作用。

另一类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或是正文的参考材料。常见的有:图表、统计表、凭据等。公文若带有附件,应在正文之下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附件”,然后按顺序完整地写明附件的名称,如不是一件,要在前面标上序号,最后把附件与主件装订在一起。注意:不是所有的公文都有附件。

五、发文机关

公文的发文机关又称落款,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在正文之后偏右处,应用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以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应在领导人的名义前冠以职务名称。

六、成文日期

是公文生效和查考的依据。位于发文机关名称之下,会议纪要、决定、决议等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可用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成文日期要书写完整,不得用阿拉伯数字,需用汉字书写,“零”写为“〇”,如: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日。

七、公文生效标识

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即机关印章。要盖在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上,做到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以印章的下部边缘压盖发文日期,一般以压盖4-7个字为准。

八、附注

位于成文日期的左下方,主题词之上。用以说明公文中在其他地方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如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或用于表示公文的传达范围、使用方法等内容。比如 “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发至各街道、乡”。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

版记部分格式

公文版记部分格式主要包括: 1.主题词 2.抄送机关 3.印发说明

一、主题词

主题词由反映文件内容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作公文主题检索使用,标注在发文机关落款的左下方。主题词一般是在本系统或本单位所编制的主题词表中选取,词与词之间空一个字的位置。正式文件均应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的个数除类别词外,不得超过 5个,其前后排列次序可根据需要有次序地排列。

主题词表有 13类,751个主题词,附表有 2类 298个主题词。

词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主题词区域的分类,如 02工交、能源、邮电等。第二层是类别词,即对主题词的具体分类,如 02A工业第三层是类属词,如“冶金钢铁地矿机械汽车 ”、第二层和第三层统称为主题词,用于文件的标引。类别类属文种

二、抄送(含抄报、抄发)机关

用以标明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名称。标注在主题词横格线之下左侧顶格处,注明抄送或抄报、抄发,之后加冒号,后面以机关性质、职权、隶属关系及其他逻辑关系,标注抄送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对上级机关用“抄报”,对同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用“抄送”,对下级机关用“抄发”。

三、印发说明(印发机关、时间)又叫“印制版记”,标明公文印发部门名称、印发日期。印发部门名称和日期置于文件末页下端。

公文格式其它要求

一、公文用纸规格

国内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 A4型纸(长 297毫米×宽 210毫米)。

二、书写形式

公文中所涉及的文字符号一律采用从上至下、自左向右的横写横排的形式,正文文字每行长度与图文区宽度相等,字距、行距以便利阅读和庄重为原则,尽量做到匀称、整齐。正文中数字表示多层结构时,可用如下标识方法: 第一层:一、二、三、四„„ 第二层:

(一)(二)

(三)(四)„„ 第三层:1、2、3、4„„ 第四层:(1)(2)(3)(4)„„

三、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一半各占一格,即整体占两格,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逗号和前双引号同时出现时,共占一格;冒号和前双引号共同出现时,共占一格。引号、书名号相遇时,并不共占一格。

4.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常用的主要公文种类

1.决定(1)功能

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2)分类

A.法规政策性决定。

如《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B.重要事项的决定。

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C.奖惩决定。

如《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泄露”事故的决定》 2.通告(1)功能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2)分类 A.法规性通告 B.知照性通告

通告不写抬头,无主送单位。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A.内容重要性不同

B.对发文机关限制性有较大不同 C.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3.通知(1)功能

适用于印发本级、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2)分类

A.发布指示的通知 B.颁发规章的通知

因在行政公文文种中没有条例、规定、办法、细则、方案等文种,所以在发布这类规章性文件时,都要用通知,也就是加一个文件头。如人事部关于印发《人事争议处理办案规则》和《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的通知。被发布规章全文附在通知后,但不作附件处理。C.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 D知照性通知 E.任免通知 4.通报(1)功能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2)分类

表彰通报:介绍先进事迹+先进事迹意义+表彰决定+希望号召 批评通报:错误事实+错误性质分析+惩罚措施+提出希望要求 情况通报:缘由目的+情况信息+希望要求 5.意见(1)功能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分类

规划性意见;实施意见;具体工作意见 6.批复(1)功能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与其他文种不同的是,往往在标题主要内容中明确表示对请示事件的意见,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消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主送机关一个,即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以上 6种为下行文。(意见既可上行又可下行)

7.报告(1)功能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2)类型 A.工作报告 B.情况报告 C.建议报告 D.答复报告 E.报送报告 8.请示(1)功能

运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2)应用范围

A.遇到问题无法解决,需要上级指示

B.处理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问题,要上报批准

C.遇到问题,虽有解决方法,但没有权力或能力实施,需要上级帮助 D.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发布指示有疑问,要上级解答 E.下级机关之间在重要问题上出现意见分岐,要上级仲裁 F.请上级领导参加活动,指导工作(3)分类

A.请求指示的请示 B.请求批准的请示

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 只能主送上级机关,不能送领导者本人 不得越级

请示,必须由主要负责人签发,要留下联系人联系电话

常用结语(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特此请示,请予批复 等)

以上两种为上行文 9.函

(1)功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合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2)分类 A.公函和便函 B.发函和复函

函是平行文,写法特别要注意用语分寸。10.会议纪要(1)功能

适用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2)分类 A.决策型 B.交流型 C.研讨型 公文中常见问题分析

1.文种的误用

主要表现在报告和请示的错用

报告和请示同属上行文,但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文种。

A.行文目的不同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不要求上级批复;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为主,要求上级批复。

B.公文内容不同请示可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说明理由,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但报告中不能夹杂请示事项。

C.规范性用语不同报告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特此报告”等;请示用“当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批复”。

目前,这两种文种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请示、报告混用

如《关于请校领导出席毕业典礼的报告》(2)请示、报告并用

如《关于召开新一届学代会的请示报告》 2.随意请报

“请报”指以单位名义向上级报送“请示”、“意见”“报告”。随意请报主要有三种情况: A.主送个人,如“x书记”、“x校长”。

B.多头主送,如“教务处、科技处并实验室管理处” C.越级上报

3.公文组成要素不全 A.上行文缺签发人,“请示”缺联系人姓名、电话。B.缺附件说明。

C.成文日期不全,如“二〇一二年六月”、“二〇一二年”、“1月14日”等。D.缺主题词或主题词不全,如缺类别词、文种等。4.公文标题病误 A.标题缺少行文单位

公文标题通式为:行文单位+关于+事由+的+文种 B.标题无文种

将一般公文误作为法定公文,致使标题无文种。如《„„关于„„的规划》、《„„关于„„的总结》。

转发、印发性通知文种被放弃,致使标题无文种。如《„„关于转发„„的方案》。C.不伦不类的标题

两个文种并用——如请示报告、任免决定的通知等。混用文种——将“请示”错用成“申请”。D.标题中事由表达不全

如《西安交通大学关于申请划拨陕西省“十二五”配套经费的报告》 E.标题中乱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公文中乱用标点符号主要表现在:

A.转发和颁发法规、规章,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B.不必用其他标点符号而随意使用。

如《关于对 2009年“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安排的通知》。5.语言结构和文字方面问题

A.段落层次不清,主次不分。不善于用结构层次序数,如一、二、„„,1.、2.、„„。B.不合公文文体,出现描述性语言和客套话。

C.繁琐冗长,多套话。如根据„„精神,在„„指导下,在„„关怀下等。D.主语谓语搭配不当。E.定语错位造成歧义 F.标点符号错用 逗号和句号错用 顿号和逗号的错用 „

公文处理

一、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收文处理是指对来自本机关外部的公文所实施的处置与管理活动。收文处理的一般程序为: 第一阶段:收受、分流

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第二阶段:办理

拟办、批办;承办、注办,第三阶段:

组织传阅(文件数量少);催办;查办(重要公文)。第四阶段:

处置办毕公文;立卷归档(查考保存价值);清退(涉密文件等从工作人员手中收回来);暂存;销毁。

二、收文办理活动方法要点

(一)拟办

拟办实际上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目的在于为决策活动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

(二)批办

批办是一项由法定责任者履行法定的事务处置权的决策性活动,(三)承办

由于公文只有经过承办才能产生切实的效用,因此,它是公文办理中的中心环节。

(四)注办

注办的主要作用是备忘待查,为日后查考了解某一公文的承办过程、承办方式、承办结果提供依据。同时,这顶活动还有利于建立井然有序的承办工作秩序,避免重复和混乱。注办由承办人随手完成。

三、收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一)公文签收

(二)公文登记

(三)启封

(四)分办

分办的实质是为公文确定运转方向,它是一项事关公文能否准确、迅速、有效地得到实质性办理的决定性的工作。

(五)公文摘编

(六)传阅的组织:轮辐

(七)公文的催办

催办是指根据承办时限和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所实施的催促和检查活动。

(八)公文的查办

公文查办是指核查重要公文的执行情况,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全面、具体地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的活动。

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一、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发文处理是指机关内部为制发公文所进行的创制、处置与管理活动。发文处理的一般程序为: 第一阶段:文稿形成

拟稿、会商、核稿、签发(批注正式定稿发出意见)第二阶段:公文制作 注发、(批注印发要求)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第三阶段:对外传递 分装、发出,第四阶段:处置办毕公文。立卷归档 暂存 销毁

二、发文办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一)文稿撰拟

(二)会商

(三)核稿

(四)签发

(五)签署

三、发文管理活动的方法要点

(一)注发

(二)缮印的方式与程序

(三)校对的内容与方法

(四)公文用印

(五)公文分装的步骤与方法

(六)公文的对外发出 历史真题 :略

公务员法

概述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第三条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历史真题

例.下列有关公务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B.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C.由于《法官法》《检察官法》对法官、检察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已另有规定,所以法官、检察官不适用于《公务员法》

D.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例.我国国家公务员与所在国家机关之间的职务关系是一种(B)。A.单方的行政法关系 B.双方的行政法关系 C.内部行政法关系 D.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章职务与级别

第十四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第十六条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第十九条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进退制度

第八十一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第八十三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第八十四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管理

一、考核

第三十三条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第三十七条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二、奖励

第四十八条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给予奖励。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三、惩戒

第五十四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

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十八条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第五十九条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四、交流 调任(64):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 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转任(65):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规定 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挂职锻炼(66):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 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五、回避

任职回避(68):

(1)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2)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地域回避(69):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务回避(70):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六、培训

第六十一条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应当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对全体公务员应当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其中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国家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领导人员的培训。第六十二条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登记管理。

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历史真题

例.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和提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应当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机关对新录用应当在(D)

A.录用后三个月内进行初任培训 B.录用后半年内进行初任培训 C.录用后一个月内进行初任培训 D.试用期内进行出任培训 申诉、仲裁的程序

注意:对于公务员的处罚,如果仅涉及公务员的权利义务的,则不能起诉,只能申诉,如果涉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的,则可以起诉

第九十条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一)处分;

(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三)降职;

(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 申诉。

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的规定办理。

100条第 3款: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三篇:公务员法考试要点整理

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公开平等 竞争 择优

监督约束 激励保障

条件:国籍 18 宪法 品行 身体条件 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其他

义务:宪法和法律 履行职责,工作效率 服务,监督 安全、荣誉和利益 决定和命令 国家和工作秘密 纪律,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其他

权利:工作条件 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工资报酬,福利,保险 培训 批评和建议 申诉和控告 辞职 其他

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 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结构比例

主任科员以下 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不录取:因犯罪刑事处罚 开除公职 法律规定

考试成绩 复审、考察和体检

管理权限 德、能、勤、绩、廉 工作实绩

考核结果 职务、级别、工资、奖励、培训、辞退

选任制(选举)、委任制、任期制 晋升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

晋升程序 民主推荐,考察对象 组织考察,建议方案,酝酿 管理权限 任职手续

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

奖励: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 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模范作用 发明创造或合理化建议,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公共财产,国家资财 事故有功,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 抢险、救灾,贡献 违纪违法斗争 对外交往,荣誉和利益 其他

撤销奖励:弄虚作假,骗取奖励 严重错误或违反规定 法律、法规规定 遵守纪律:国家言论,集会、游行、示威 非法组织,参加罢工 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决定和命令 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弄虚作假,误导、欺骗 贪污、行贿、受贿,谋取私利 财经纪律,国家资财 滥用职权 公民法人合法权益 国籍或工作秘密 对外交往,国家利益 色情、吸毒、赌博、迷信 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营利性活动,兼职职务 旷工或因公外出,逾期不归 其他

警告6 记过12 记大过18 降级 撤职24(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开除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分级 分类培训

初任培训 任职培训(前或一年内)业务培训 在职培训 专业技术培训 后备领导人员培训

内部交流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从事公务人员 调任、专任和挂职锻炼

领导职务和副调研员以上

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 同一领导人 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

回避 本人利害 亲属关系利害 其他

统一职务和级别 工资 按劳分配 体现工作职责、能力、实绩、影响、依法赔偿经济损失 资历 合理工资差距 正常增长机制 公务员主管部门 违法本法规定,滥用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追究刑事责任;否 给予处分 位津贴 领导成员,机关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内设机关领导成员 保险 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 帮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 助和补偿 2006 1 11957 10 23批准 1957 10 26 因公致残,伤残待遇 因公牺牲、死亡、1993 8 14 病故 亲属,抚恤和优待不得自行更改,擅自提高或降低 工资、福利、保险政策 扣减或拖欠工资 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 财政预算 辞职 30 领导成员 90 不得辞去公职 最低服务年限 国家秘密特殊职位或脱密期限 重要公务 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 其他 辞退:连续两年不称职 不胜任,不接受 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拒绝 不履行义务、纪律 不适合机关工作 不宜开除 逾期不归15,一年内累计30 不得辞退: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患病或负伤,医疗期内 女性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 其他 书面形式 失业保险 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接受审计 退休:退休年龄 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提前退休:工作年限30 局退休年龄不足5,且工作年限20 其他 退休金和其他待遇 申诉控告申请复核 30(原处理机关)申请申述 15(主管或上一级)也可以直接申诉 30:处分 辞退或取消录用 降职 不称职 免职 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未按规定确定或考接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其他 原处理机关 复核决定30 处理决定60案情复杂延长30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 职位聘任 省级以上 专业性较强和辅助性岗位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书面聘任合同 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聘任合同 1-5 试用期1-6月协议工资制 中央公务员规定 人事仲裁 合法、公正、及时处理 争议双方合法权益 委员会:公务员主管部门、聘用机关、聘任制公务员代表 申请仲裁60(委员会)不服15(人民法院)刑事责任:编制限额、职数或任职资格条件 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 奖惩、回避和办理退休 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 违反规定,更改工资、福利、保险标准的 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影响公开、公正的 不按规定处理和受理申诉控告的 其他 辞去公职或退休 领导3,其他2,不得与原工作相关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及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逾期改正 不改 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轻重 1-5倍罚款 名誉损坏 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

第四篇:公务员法知识练习题

公务员法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A.勤能并重 B 管理与监督并重 C.为才是用 D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答:D

2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是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A.资历 B 德才 C 具体的工作实绩 D 工作效率 答:C

3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制度.A.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 B.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C.分类管理 D.根据职位分类管理 答:C

4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哪个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A.依法履行公职.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C.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D.三项均属于.答:A

5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那些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A.九三学社机关的工作人员.B.基层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C.在企业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D.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答:C

6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A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司法资格证书.B 身体健康.C 无刑事犯罪纪录.D 大专以上学历.答:D

7职务序列的设置是根据

A级别层次 B 职位类别 C 领导与非领导职务 D 职能要求 答:B 8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对这一法条的正确理解是: A同一职务上的公务员其级别相同.B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机关职能确定.C公务员在不晋升职务的情况下可以晋升级别.D公务员的级别根据其工作实绩确定.答:C

9公务员法中所称的“领导成员”的正确含义是什么

A行政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所有人员.B各级人民政府,党委的各个部门的领导成员.C不包括各级机关的工作部门或派出机构的领导成员.D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答:D

10公务员的录用范围是:担任()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A主任科员 B副主任科员 C乡科级领导职务 D乡科级副职 答:A

11对于民族自治地方录用公务员,公务员法规定对于少数民族报考者 A按照公务员录用规定平等对待 B由民族自治地方自行规定录用办法 C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录用 D予以适当照顾 答:D

12以下情况不能录用为公务员的是: A曾被记行政处分的 B受过行政拘留的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大专学历 答:C

13对公务员的考核中,重点考核的是公务员的 : A工作能力 B工作实绩 C思想政治 D工作作风 答:B

14公务员法对领导成员职务的任免实行的是: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任期制 答:D

15下面有关公务员兼职的规定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在机关内兼职没有作出限制.B公务员不得在企业兼职.C公务员不得在事业单位中兼职.D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机关外兼职.答:C

16以下关于公务员受处分的法律后果不正确的是: A受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内不得晋升工资档次.B受记过处分的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级别.C受降级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仅不得晋升职务也不能晋升工资档次.D受开除处分的后不得再次被录用为公务员.答:A

17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记过,一年.B记大过,十六个月.C降级,十八个月.D撤职,十八个月.答:A

18受撤职处分的公务员有哪些法律后果

A受处分时间为十八个月.B不一定降低级别.C按照规定降低级别.D不再承担其它法律责任.答:C

19受到开除处分的公务员,有什么法律后果

分.A在受处分其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机关解除处B按照规定降低级别.C解除处分后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D自处分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答:D

20对公务员处分的解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机关只能是作出该处分决定的机关.B在处分期内公务员调离作出处分的机关,解除处分仍由原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解除处分.C在公务员的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机关可以解除处分.D解除处分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答:C

21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进行的是.A初任培训 B任职培训 C专门业务培训 D更新知识培训 答:A

22关于对公务员培训的时间以下不正确的是: A专门业务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七天.B初任培训是在试用期内进行一般不少于十天.C任职培训的时间不少于三十天.D更新知识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七天.答:A

23今年上半年中组部,国家人事部选派中央机关的干部到东北地区各级政府中交流任职,这种干部交流方式属于:

A调任 B转任 C录用 D挂职锻炼 答:D

24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挂职锻炼的形式是: A上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下级机关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B在不同地区机关进行交流的方式.C下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上级机关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炼.D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答:D 25以下情况中哪一个没有违反公务员法中的需要任职回避的规定情形: A夫妻双方在同一个厅机关工作,分别在不同的处里任科员.B在同一个处里处长与处里的科员为直系血亲关系.C夫妻二人在同一个厅机关里任处长职务.D在同一机关里有亲属关系的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在该机关的监察部门工作.答:A

26根据公务员法中地域回避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公务员在原籍和成长地任职需要进行地域回避.B公务员在原籍的中级人民法院担任领导职务不需要回避.C公务员在成长地的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一律需要回避.D乡级机关属于基层机关,一般不需要地域回避.答:A

27公务员工资中,()是工资结构的主体.A,基本工资 B,津贴 C,补贴 D,奖金 答:A

28国家实行()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A,工资比较制度 B,工资调查制度 C,调查比较制度 D,调查研究制度 答:B

29国家对公务员工作时间,实行().A,换休制度 B,轮休制度 C,工时制度 D,工龄制度 答:C

30公务员辞去公职,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日内予以审批.A,十五,三十 B,六十,九十 C,七,十五 D,三十,九十 答:D

31辞职包括公务员辞去公职,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请问这两种辞职有什么样的区别

A二者都取消了公务员身份.B前者的结果是机关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归于消灭,后者的结果使公务员丧失原来担任的领导职务.C二者均出于自愿.D前者根据本人意愿提出,后者须经任免机关批准.答:B

32任免机关对于公务员的辞职申请审批期限是: A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B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C自接到申请之日内十五日内.D一般公务员辞职的审批期限是三十日,领导成员辞职的审批期限是九十日.答:D

33公务员法中规定的领导成员的辞职制度中,有一种辞职方式实际上是领导成员对本人失职失误的一种主动追究,请问是那种辞职方式

A因公辞职 B自愿辞职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 答:C

34公务员进行申诉的时间限制是:自接到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应当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内进行申诉.A十五日,三十日.B三十日,十五日.C三十日,三十日.D十五日,十五日.答:B

35原处理机关在接到公务员要求复核的申请书后的()内应当作出复核决定,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内作出处理决定.A三十日,六十日.B三十日,九十日.C十五日,三十日.D六十日,九十日.答:A

36违反公务员法管理规定的机关或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是.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处分 D行政处分或刑事责任 答:D

37对违反公务员法规定情形的领导成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规定予以().A处分 B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D经济处罚 答:A 38公务员原系领导成员的在辞去公职后()内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答:C

39公务员在退休后的从业有一定限制,在公务员法中是如何规定的A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B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C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任职 D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活动 答:C

二、多项选择

1.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的工作人员.A.依法履行公职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 答:ABC

2.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A.公开 B.平等 C.竞争 D.择优 答:ABCD

3.属于公务员的基本义务的有:

A.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D.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答:ABCD

4.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具有职位所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B.具有良好的品行.C.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D 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答:ABCD

5.公务员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义务,是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其正确含义是:

A.对认为错误的决定如果上级要求立即决定,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B.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和命令,执行后果应当由上级负责.C.公务员执行的是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D.该决定和命令应在上级的权限范围之内.答:ACD 下列哪项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

A.认真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B.在工作中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义务C.坚决服从和执行上级所作的一切决定D.保守工作秘密

答AD

7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A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B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C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答:ABC

8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A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C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D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在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E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答:ABCDE 9公务员奖励分为:

A嘉奖;B记三等功;C记二等功;D记一等功;E授予荣誉称号。答:ABCDE

10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B转任;C挂职锻炼 答:ABC

11公务员处分分为: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E撤职F开除 答:ABCDEF

三、案例分析题

某省外事办一工作人员李某2月份因公出国,后无任何理由逾期不归。在年底时(12月1日)李某回国,来到其所在单位,被告知外事办已经将其开除,李某认为机关对其作出的处分不合理,决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问:

1、外事办对李某的处分是否符合有关的程序规定?为什么?

2、李某应该向哪个部门或机关提出申诉?

3、公务员提出申诉的时间限制是多长?本案中李某具体应当在何时以前提出申诉?

答:

1、不符合。第八十五条 辞退公务员,按照管理权限决定。辞退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公务员。

2、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3、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12月31日前。

第五篇:《公务员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知识问答

1.公务员法立法背景

2.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

3.公务员法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四个机制

4.公务员法新的发展和突破

5.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的意义

1.公务员法立法背景

1987年4月,由中央组织部和当时的劳动人事部组织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组研究提出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方案,并将原来起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作了大的修改,修订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稿)。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决定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88年人事部成立后,接手继续修改暂行条例,反复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论证,直到1993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后,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讨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于8月发布,10月1日正式实行。在暂行条例实施数年后,于2000年8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要求中组部、人事部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总结、完善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公务员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两部从2001年开始组织起草公务员法。在公务员法的整个起草审议阶段,这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之广、次数之多,与其他法律相比是少有的。草案报送国务院时已是第13稿,之后又先后配合国务院法制办、人大内司委、法工委、法律委修改10余稿。总之,这部法广泛征求了各地各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和法制部门的意见,还听取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是各方面集思广益的成果。

2.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

公务员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发扬了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干部人事管理的优良传统,系统总结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暂行条例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也借鉴吸收了国外人事管理的科学办法,在此基础上对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范。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它是做好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3.公务员法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四个机制

新陈代谢机制。公务员法从公务员队伍的“进口”到“出口”都作出了规定,“进口”严格,“出口”畅通,做到能进能出。公务员队伍的“进口”主要是第四章“录用”。另外,在第64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第45条规定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向社会公开选拔。这些“进口”都有严格的条件。在“出口”方面,有正常退休、提前退休制度,有辞退制度和辞去公职制度。

竞争择优机制。第21条明确规定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在第七章职务升降里,规定晋升职务有严格程序。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一部分职务可以在社会上公开选拔。另外,考核分为4个等次,考核不称职的要降职;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实行奖励等等,也都体现了优胜劣汰的精神。

权益保障机制。第13条规定了公务员的8项权利,第84条还规定了不得辞退公务员的4种情形。第十五章专门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还有十六章规定了聘任制公务员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这两项制度都是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第十二章对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也作了规定。

监督约束机制。12条规定了公务员的9项义务,53条规定了不得违反的16项纪律。规定了考核制度、惩戒制度、辞退制度、领导人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作为对公务员严格监督的制度保障。还有两项专门防范为政不廉的制度设计,一个是回避制度,再一个是65条规定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有计划地进行转任,即平常所说的“轮岗”制度。

4.公务员法新的发展和突破

(1)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公务员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参照管理。公务员法扩大了公务员的范围,凡是同时具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三个条件的都是公务员,正式实施前会用配套规定专门明确实施范围。另一方面,由于这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因此上述机关中的工勤人员仍不是公务员。另外,过去参照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机关工作人员仍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2)突出了级别的规定。根据十六大的有关精神,也根据近几年进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调研论证,公务员法突出了级别的规定,第三章题目里出现了“级别”二字,并在19条专门对级别作了规定,强调了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并授权国务院规定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在73条则明确公务员实行的是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3)总结吸收了十余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比如晋升职务中的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制度,考试录用中的公示制度,晋升领导职务的任前公示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对部分职位实行专业技术、行政执法等分类管理,领导人员的依法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等等。这些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新鲜经验都吸收到法里去了。4.对一些制度作出了较大力度的补充完善。比如申诉制度,增加了公务员可以提出申诉的情形,规定了二级申诉制。又如,公务员在执行上级的错误决定、命令时,对是否免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即第54条。再如,对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再就业的情形,中纪委有“三年两不准”的规定,也吸收到了法里,即102条,并明确了违反之后的处理办法。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就是第十六章专门规定了职位聘任制度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5.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的意义

公务员法第十六章对职位聘任专列5条,规定了实行聘任制的两类职位、招聘办法、聘任合同的签订、合同内容及聘期等。实行聘任制可以满足机关对一部分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有些职位需要具有特殊技能,经验或资历,而机关一时难以培养,可以采用较灵活的方式直接招聘相应人才。机关使用一些辅助性职位人员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从社会上招聘,不用经过统一录用考试,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把聘任制作为一种任用形式,还可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增强公务员制度的活力。

下载行政管理和公务员法知识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和公务员法知识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行政管理》复习要点

    《行政管理》复习要点一、公务员考试在《行政管理》方面一般要有一道案倒分析题。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案例分析。常见的案例有: 1、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应该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

    国家公务员法知识问答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领域的法律,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法律。它的制订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

    地税局基本情况及公务员法相关知识[合集]

    地税局基本情况及公务员法相关知识一、培训目的及要求二、地税部门的基本情况(一)地税局的组建1、时间。1994年,国家决定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国税、地税局开始分设。199......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知识

    第一章 综合 本章主要讲了公务员的基础知识、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以及违反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等。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公务员法》是什么时间开始......

    公务员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法知识测试题姓名:职务:成绩:一、单选:以下各题只有一项答案是正确的(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A.勤能并重B.管理与监督并重C.为才是用D.任人唯贤,......

    《行政管理》知识体系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政府职能体系 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政府机构概述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政府机构改革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国家公务......

    公务员法知识竞赛题目汇总二

    公务员法知识竞赛题目汇总二 (多选题) 1、公务员职务任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 A、有编制 B、有职数 C、有相应的权限 D、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答:ABD 2、公务员被降职使用时,......

    《公务员法》知识竞赛组织方案

    全省《公务员法》电视知识竞赛预赛组织办法一、预赛安排1、各参赛代表队于8月8日前将本队领队和队员的有关情况(姓名、性别、单位、职务及联系方式)报预赛组委会。2、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