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时间:2019-05-14 02:4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9年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9年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篇:2019年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张立

当前,农村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农业和农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笔者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制定规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为顺利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规划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计划、方针和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进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尝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就三都县而言,各乡镇就该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1+1”产业结构的抓好调整,可以采劝竹业+优质果蔬”、“竹业+辣椒”方式等等,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来作好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市场为中心,加强宣传引导

作为乡镇政府,要懂得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彻底改变一切由政府包揽计划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习惯做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切不可背离。但是,强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等于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甩手不管。相反,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要制定支持和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引导。

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乱占耕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行粮食收购优惠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乡镇政府应当搞好规划,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一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调整各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大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加工和转化的力度,金融机构应合理贷款结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三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进项抵扣率,并对企业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在关税和增值税上给予优惠;四是要重点扶持有基储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基础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尝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首先,加快发展产地批发市常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加快建设,完善设施,规范发展。其次,坚持和完善多渠道流通形式。要坚持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在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购销队伍等渠道的重要作用,积极扶持各类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它们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再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动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建设,用优惠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条件吸纳更多的市场经营者。同时,要健全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反对封锁和垄断,使参与农副产品交易的各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可得,公平竞争,尽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而保证农副产品能够有序、合理的流通。

4、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将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当前,应主要实行以下倾斜政策:第一,支持农业科技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搞好现有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推广优良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

第三,严格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增强其推广服务功能。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的利益机制,把科技推广服务与实际利益结合起来。第四,加大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利用各种办学条件来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如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等,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要着重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植树种草、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以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饲料作物生产基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保证,政府应高度重视,多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协调农村信用社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改善金融服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产,对农户的种养业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要引导农民个人和集体增加农业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多渠道引进外资。

6、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

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政府要认真制定政策,发挥扶持引导作用,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针,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切实搞好规划,制定有力措施,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三、开展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走向市场

农民对变化的市场还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导致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多,大多数地方缺乏这种条件,不是很重视信息服务,时而发生滞销,造成的农产品积压甚至毁掉的现象,农民利益直接受损。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要花大力气搞好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由搞好市场预测,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气象等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好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政府要把信息服务作为引导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起“农经网”等权威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同时,要注重组建本乡镇和村的专业营销队伍,保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畅通。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农业信息管理水平低,农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跟不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规范信息管理,改善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提高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切实做好农民调整结构的信息服务工作。

四、搞好技术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解决的不只是当前农产品难卖、价格下跌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和效益,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把结构调整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下,提高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发展质量型农业。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转包农民土地,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方面搞试验、示范,一方面向农民出售良种,提供技术服务,使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政府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向上争取项目,使上级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支持各地以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有计划、有重点地创办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在结构调整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篇: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张 立当前,农村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农业和农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笔者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制定规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为顺利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规划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计划、方针和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进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就三都县而言,各乡镇就该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1+1”产业结构的抓好调整,可以采取“竹业+优质果蔬”、“竹业+辣椒”方式等等,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来作好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市场为中心,加强宣传引导
作为乡镇政府,要懂得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彻底改变一切由政府包揽计划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习惯做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切不可背离。但是,强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等于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甩手不管。相反,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要制定支持和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引导。

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乱占耕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行粮食收购优惠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乡镇政府应当搞好规划,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调整各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大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加工和转化的力度,金融机构应合理贷款结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三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进项抵扣率,并对企业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在关税和增值税上给予优惠;四是要重点扶持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基础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首先,加快发展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加快建设,完善设施,规范发展。其次,坚持和完善多渠道流通形式。要坚持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在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购销队伍等渠道的重要作用,积极扶持各类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它们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再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动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建设,用优惠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条件吸纳更多的市场经营者。同时,要

第三篇: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农村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和农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制定规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为顺利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规划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计划、方针和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进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就我乡而言,可以采取“竹业+优质果蔬”、“竹业+辣椒”方式等等,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来作好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市场为中心,加强宣传引导。

作为乡镇政府,要懂得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彻底改变一切由政府包揽计划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习惯做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切不可背离。但是,强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等于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甩手不

管。相反,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要制定支持和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引导。

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乱占耕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行粮食收购优惠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乡镇政府应当搞好规划,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调整各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大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加工和转化的力度,金融机构应合理贷款结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三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进项抵扣率,并对企业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在关税和增值税上给予优惠;四是要重点扶持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基础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首先,加快发展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加快建设,完善设施,规范发展。其次,坚持和完善多渠道流通形式。要坚持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在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购销队伍等渠道的重要作用,积极扶持各类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它们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再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动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建设,用优惠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条件吸纳更多的市场经营者。同时,要健全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反对封锁和垄断,使参与

农副产品交易的各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可得,公平竞争,尽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而保证农副产品能够有序、合理的流通。

4、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将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当前,应主要实行以下倾斜政策:第一,支持农业科技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第二,加大扶持力度,搞好现有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推广优良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严格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增强其推广服务功能。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的利益机制,把科技推广服务与实际利益结合起来。第四,加大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利用各种办学条件来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如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等,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植树种草、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以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饲料作物生产基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保证,政府应高度重视,多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协调农村信用社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改善金融服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产,对农户的种养业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要引导农民个人和集体增加农业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多渠道引进外资。

6、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政府要认真制定政策,发挥扶持引导作用,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针,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切实搞好规划,制定有力措施,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三、开展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走向市场。农民对变化的市场还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导致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多,大多数地方缺乏这种条件,不是很重视信息服务,时而发生滞销,造成的农产品积压甚至毁掉的现象,农民利益直接受损。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要花大力气搞好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由搞好市场预测,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气象等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好农业生产和

经营管理。政府要把信息服务作为引导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起“农经网”等权威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同时,要注重组建本乡镇和村的专业营销队伍,保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畅通。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农业信息管理水平低,农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跟不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规范信息管理,改善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提高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切实做好农民调整结构的信息服务工作。

四、搞好技术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解决的不只是当前农产品难卖、价格下跌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和效益,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把结构调整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下,提高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发展质量型农业。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转包农民土地,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方面搞试验、示范,一方面向农民出售良种,提供技术服务,使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政府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向上争取项目,使上级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支持各地以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有计划、有重点地创办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在结构调整中发挥辐射带动作

第四篇: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农村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农业和农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笔者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制定规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为顺利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规划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计划、方针和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进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就三都县而言,各乡镇就该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1+1”产业结构的抓好调整,可以采取“竹业+优质果蔬”、“竹业+辣椒”方式等等,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来作好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市场为中心,加强宣传引导

作为乡镇政府,要懂得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彻底改变一切由政府包揽计划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习惯做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切不可背离。但是,强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等于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甩手不管。相反,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要制定支持和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引导。

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乱占耕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行粮食收购优惠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乡镇政府应当搞好规划,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调整各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大扶

第五篇:农业的科技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学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农业可持续发展

学号:20094042129

专业班级:农林经济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王瑞

授课教师:马凤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如果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民经济也会很稳定的增长,可见农业经济对我国的重要性,但是农业经济也离不开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可持续的发展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可持续农业以科技和知识化人力资源投入为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持续农业是常规农业面临的一系列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当代许多国家里,由于所用技术不适宜,或没有被其应用者很好掌握,从而导致环境恶化。如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便污染了水源,有害物质残留在食物里,便危害人的健康,大规模专业化单一经营,便是土地生产力下降。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1投入的合理性。以科技和知识化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

2系统的协调性。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机结合,既能避免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农业发展,也能避免单一强调保护资源和环境而阻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从而建立其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3发展的持续性。通过合理投入,建立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达到资源的永续使用、环境保持优美、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有22718亿元,而2010年上升到62956.5亿,增长了近三倍平均每年递增5.2%,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上升。如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8600万吨、3000万吨和200万吨,年均分别递增约2%、1%和8%。

2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进展,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从过去的只重视粮食生产向发展经济作物转变,从只重视种植业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如2005年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之比为49.7:3.6:33.7:10.2,到2010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33.6:4.77:15.8:13.9。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不仅更有效更充分的利用农业资源,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农民依然在靠天吃饭。近年来我国对农业设施的建设比较重视,逐年加大对农业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提供了较大的利益。但从整体看,我国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水资源的浪费污染情况还是很严重的,由于设备的不健全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还是很严重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有所改善和提高。2010年我国有效耕地面积为20.26亿亩。同时农业机械拥有量、化肥、农药施用量以及农作物品种生产能力

都拥有大幅度提高,这些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单产的提高上。2010年每公顷耕地粮食产量比2005年单产提高了88.9%。

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人口尽管我国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降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其增长率却很高,人口数量并没有显著的降低。人多地少是我国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因此这就造成了我们生存空间的狭小。

2淡水我国现有的水资源总量为2.8亿吨,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占有量只有2700吨,居世界第88位。人均水资源量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和50%。我国降水的地理分布差异很大,一般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下水资源分布也不均匀,全国地下水资源约为7000亿吨,但在分布上,地表水多的地方地下水也多,地表水少的地方地下水也少。目前我国北方缺水总面积已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农业缺水总量约为300亿吨,受旱面积已达2亿到3亿亩。

3森林粮食开发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由多个环境因子构成的综合概念,其中与人类生活及粮食开发有关系渊源最深、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森林。,我国仅拥有世界剩余森林的3%,森林覆盖率为12%,居世界第120位。随着全国建筑的兴起,我国许多地区木材缺乏。尽管今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但是采伐量仍超过木材生长量。

4自然灾害由于森林过伐、湖泊过度开垦和草原植被减少等原因,是我国农业生态出现了功能紊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酸雨污染以及臭氧层的破坏等严重的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农业灾害更主要的是生态因素造成的,洪涝、旱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等一直危害着我国的农业,近年来我国成灾率逐年上升。

5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饮食结构开始多样化,逐渐从粮食为主转向肉类及禽蛋和奶制品。而上述所需食品又需要大多粮食进行转化,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粮食供应。此外,对鱼类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储备适量,粮食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食物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供给稳定。粮食是农业的基础,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保证市场供给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的物质基础。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要控制耕地面积与耕地方法。

2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使用能力得到有力巩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地利用和有效的保护。形成了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新能源为辅助的能源格局,能源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改善

3逐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先导。它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要逐步地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促进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4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劳动力素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人口增长的可控性,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此同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六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对策

1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影响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为此要摒弃旧观念,准确认真的认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着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树立正确观念,坚持资源、生态、经济相协调与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们通过多年的探索而提出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资源、生态、经济相协调与持续发展原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不仅如此,还应考虑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对农业开发和利用要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服从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也要服从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的要求,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使用和组织管理,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人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使用和组织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文化水平、懂科技、会经营、敢创新的农民企业家队伍。

4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可靠的支撑和良好的环境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要求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统一,除了要通过生产、科学技术、资金注入和市场建设外,还必须全面的社会保障、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政策手段支撑,以规范社会活动行为和运行机制,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芮黎明 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朱希刚 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叶文辉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征收的深层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 2003

下载2019年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9年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抓好农业这是基础产业,实现农村经济新的跨越。“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

    浅析乡镇政府如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浅析乡镇政府如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应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党和各级政府当前所极为关注、推进的一项重大农村......

    农业结构调整

    甘肃农业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的思路与对策 李丽莉 ( 甘肃经济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时期、新的经济环境下赋......

    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农村工作会议)

    最近州委召开了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就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及今年的经济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决定召开自治州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专门安排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紧接着......

    关于切实抓好2011年农业生产暨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关于切实抓好2011年秋冬季农业生产暨农业结构调整的 实施方案 各村、镇直各单位: 为认真抓好今年秋冬季农业生产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根据毕市府通〔2011〕35号文件精神和毕市......

    农业农村经济考察报告

    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涿鹿、万全、崇礼三县就农业产业化、......

    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XX镇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地、县委扩大会议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

    125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二O一O年八月 目 录 前言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回顾„„„(3)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