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自由篇 核心提示
自由: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和最高理想
自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是人类价值认识中的共识元素,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接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共同成果和人类社会的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又高度体现了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有机统一。
(一自由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本质规定和理想追求。
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既要高扬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光辉旗帜;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发展阶段的实际,辩证认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反对抽象意义上的“自由”和自由主义。
(二自由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价值追求。
自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人类共同价值观中最具有魅力的核心价值。自由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传承,是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人类自由的象征,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三自由具有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和认同基础。
自由对民族而言指国家独立、民族自主,对个人而言指人民翻身解放、个性获得发展。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广泛认同的现实基础。
(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具有重大意义。自由:人类的梦想,永恒的追求
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不分出身、种族、文化背景、信仰、贫富、性格、智力水平,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创造幸福、生命尊严的基础和源泉。作为人无可争议的基本权利和属性,自由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状态,即个人从外界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受他人的奴役、支配,具有自觉、自愿、自主的意志与行为自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
爱好,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在继承资本主义已取得的各种自由的基础上,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由、提高自由,使劳动人民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在劳动中能够自由创新,朝着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前进。
自由:人类生存的本质追求
人类追求自由,就像享受阳光、呼吸空气一样,与生俱来。当人类走出原始森林,进入阶级社会,一些人沦为另一些人的奴隶和附庸,自由便有了新的含义——不受人支配,人人平等。纵观人类漫长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奋斗史。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自由,也因此成为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词汇之一。
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人类一次次地超越自身,在自由之路上勇敢前行,也不断给自由添加新的内涵。丧失自由,是世间对人最严厉的惩罚。一个受压迫、被奴役的人,固然没有尊严可言,但锦衣玉食而失去自由的人,又何来尊严? 作为权利与义务的复合体,人需要自由地思想、说话、交流,自由地生活和工作。自由是人尊严的需要,更是人本能的需要,是人的基本权利。
从纯粹的自由观点看,自由就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在限制的理念和意志的外化及任意作为。一切违背这种理念和意志的外在限制,都不是自由本身合乎逻辑的要求。从本质上说,个人自由首先是指决定和意志的自由,其次才是行动和环境的自由。事实上,自由是一种权利,在本质上应该以理性和自律为基础,而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约束。绝对的自由是无处可觅、也无须寻觅的。不加限制的自由最终将物极必
反,走向自己的反面,极端自由等于没有自由。尽管如此,不能因为同滥用自由作斗争而完全废止和取消自由,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自由正是一件有待完善的好事,而不是有待废除的坏事。因此,为了真正享有自由,就必须对自由加以适当限制;而且,只有为着自由本身的目的,才能对自由加以必要的限制。毫无疑问,法律和政府的目的,应当是保障和扩大自由,而不是限制和取消自由。
个人只有拥有自由,才能真正成其为人。没有自由,则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就无从谈起。自由之所以高于生命,就是因为自由存在于人的本质之中。事实证明,一切奴隶状态都是使人异化的根源。因此,一旦失去了自由,人就不再成其为人,生命本身也就立即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负担。
自由:人类价值的共同追求
自由与规则相辅相成,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个让人眼睛发亮的词汇。自由是人类价值的共同追求,自由与人不可分离,自由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离不开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想最大限度地求得自由、幸福和发展。从原始人直到今天,不管与人斗还是与天地自然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由。从不断改善生存的自然环境,到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都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积累,都是追求自由的结果。渴望自由的强度越大,对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对创造超越自身条件的要求就越高。人类便是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爆发能量和创造力,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进步。
既然追求自由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目的,那么人类获取自由的基本途径,是对规律的深刻了解与自觉应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正如毛泽东所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有依赖,就没有自由,有恐惧,同样也没有自由。依赖是因需求而生的,是要得到;而恐惧源于环境威胁,是怕失去。所以,无论是“要得到”还是“怕失去”,都是主体不自由的原因。但是,无论针对哪一种原因产生的约束,人类的基本应对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另外一种就是改造环境,以满足自我。如果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那么生命是孤
独的,每一个生命都独一无二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至于其他别的生命,只是自我生存环境中的一个元素,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多少人苦苦地追求着自由,有时人们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自由,毋宁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已家喻户晓,它之所以广为人知,一个重要原因莫过于写出了人们对自由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义无反顾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独立和自由,还算得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吗?人也如此。放弃了生命,是源于对自由的热爱;放弃了圆满,是源于对自由的追求。所以,自由必须有制度保障,人民只有共同建立公正、平等的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自由才能真正实现。人们遵循自己制定的法律和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逾越和凌驾其上。
当然,自由的本义并不是为所欲为。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除非因自私而设置的枷锁之外,枷锁是无可指责的。枷锁有时像体育比赛,必要的限制正是强弱者的分界线。有时像飞驰的列车,轨道正是飞驰的根基。交通规则中的红灯,通常是限制自由的,但这种限制正是给予更多自由的保证。由此可见,人要的自由是有序的自由,而不是无序的自由,人要的自由是公共的自由,而不是狭隘的自由。无序自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通常会限制更多自由。法律这种看似限制人自由的东西,也正是给大多数人自由的保证。
自由:人类发展的最高追求
穿越历史的时空,无数革命先烈为自由而战,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从天安门城楼传来振奋人心的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自由了!如今,距离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已有60多年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走向富强!毫无疑问,争取自由、民主、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追求。如果把民主还原到作为其基础的自由之上的话,则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描绘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时,指出了从必然世界走向自由世界的总的历史趋势,并作出了人类把这一必然的历史趋势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路径设计。也许走向自由世界的
路径是有多条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提示的这一历史趋势则是不容置疑的。从理论上讲,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人们逐步摆脱自然的制约,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废墟上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清除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消极因素,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争取自由、民主、人权,依然是人们的重要价值追求,但这种价值追求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已经具有质的飞跃。我国的自由、民主和人权事业的进步,是自觉的、有序的、面向全国人民的。
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一本质在当代中国的实现形式,就是每个人从人和物的依附关系或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确立独立人格。这就内在地要求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才能把人从对各种人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彻底解放,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民心民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最高层面。
自由、民主、人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应有之义,但它只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所包含的内容。历史发展是新陈代谢的不息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水准与交往程度的限制,人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然与社会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进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们不应讳谈自由、民主、人权,而是要超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努力以现有的条件和方式,通过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不能因为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盲目超越现有条件。每个人对自由都有不同的看法,自由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位置。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自由,但我们同样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
范、法律。只有遵守这些规范和法律,社会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这种成熟的秩序是文明的表现,是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之所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是因为有自由才有快乐,有快乐才有高品质的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使每一个中华儿女享受到做中国人的荣耀和尊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也正是“中国梦”的光荣与辉煌。
名人名言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
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范围,便是不自由。——孙中山
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毛泽东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再来一次折腾。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脱离了党的领导,十亿人民没有一个凝聚力,就丧失了战斗力。那样的党连个群众团体也不如了,怎么领导人民搞建设?——邓小平
我们在家里过着舒适的生活时,不大能体会自由自在地在外面享受阳光与空气是一个多么大的特权。——泰戈尔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自由都是值得争取的。——马克·吐温 我们只反对一种自由,即减少他人自由的自由。——罗素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平等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平等篇
核心提示
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平等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地举起平等的旗帜,将平等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平等不是一蹴而就的,平等理念的张扬、平等规则的完善、平等行为的规范、平等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今天我们倡导平等,既不是重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也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观,而是要创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适应、有利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积极性、能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机会与利益的平等价值观。
平等:让每个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平等,顾名思义是公平等同。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平等”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表达了我们党在理论凝练与创新上的与时俱进,又反映了我们党在实践拓展与推进上的人文价值追求。平等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深入细致地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牢牢把握平等的价值导向,使整个社会向着平等、公正的目标不断前进。
平等:人类永恒追求的权利
如果说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利,那么平等就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人都是父母所生,行动于天地之间,要求与他人一样有公平的待遇,享受等同的权利,实在是很正常、很正当、很普通、很自然的事,说不上半点的过分和一丝的非理。对于平等,人类很早就期望着、争取着,可惜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
回望人类的发展史,在人类还没有完成自身进化的年代,并没有诞生出平等的观念。动物时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大自然没有把它的赐予平等地分给每一个动物,人也不能在恐龙、老虎、猎豹等强大的动物面前享受同等的尊严和自由。当人类进入个体能够独立生存的年代之后,人与人的不平等现象更是表现得异常突出。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就是最典型的不平等存在,正是这种不平等,激发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斯巴达克起义吹响了奴隶追求平等自由的号角。奴隶社会是人类平等精神的真正启蒙,也是人类追求平等的真正开始。
如果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前,人类生存纯粹依赖的是天地恩赐,那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人所表现的创造力和许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上的重要发现,则打破了对神的迷信崇拜,走上了自己主宰生活的道路。人类对使用工具的发明创造,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资本积累也迅速增加。但是资本的富有并没有给人带来真正的平等。如果说封建社会表现的不平等是土地占有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表现的不平等就是金钱占有的不平等,人也由土地的直接奴役变成了金钱的间接奴役。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对生存条件的占有或掌控上的不平等。生存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决定了人在地位、权力、生活起居等条件上的不平等。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充盈着“人之为人”的人性意蕴,在凸显人的价值上具有社会的共识性、普世性和引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首先要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一个平等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公平正义,也是个平等的问题。他在报告中说:“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胡锦涛在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其中一点就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更进一步讲,平等对于保护每个人的权利、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多元价值冲突以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核心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及世界发展的趋势出发,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平等:人类永远追求的理想
苏轼在《赤壁赋》中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说的清风、明月,确实是人人享有的平等。由此推断,平等是有条件的,譬如清风、明月,譬如在连日的阴霾过后温暖的阳光。太阳是无私的,无法把太阳的温暖据为己有,或者说人还没有具备把阳光据为己有的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当人具备了把阳光据为己有的能力后,平等享有阳光的时代恐怕就难以为继了。所以据此推断,只有世上人人都像太阳一样没有私心杂念,都乐于奉献、不求索取,而且这公正之心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时候,人间才会出现真正的平等。但人类要达到这样高的道德水准,又实在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平等永远是相对的。
吃、穿、住、行、用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天性。它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的私欲永远不会消失,私欲的无法消失决定了绝对平等的无法存在。所以人类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等,只能把绝对平等当做我们永恒追求的理想境界。
人类一直在宣扬平等,期望平等。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类要求在行为准则上获得平等的表现。虽然从理论层面来说,世间没有绝对的平等,但是,人类的一切行为规则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原则之下,才会被人们乐意遵守。尽管人类还有众多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但人类仍然希望营造一个平等的世界,而不愿放弃对平等的追求。
人们都在追求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蕴藏着追求平等的价值诉求。在人类解放史上,追求平等历经了漫长的过程。第一,在量的方面,他们各自得到的劳动回报可能是不相同的,但是,在制度上要保证他们的劳动所得没有受到不合理的剥夺;第二,要保证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而且使每个人的平等追求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并能得到法律的制度性保护;第三,政府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不会因为家庭收入差别而受到影响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四,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通过调整税收制度等方式对贫富差距进行政策性调整;第五,根除因非法收入而造成的不平等现象。总之,平等是人们的一种无止境的追求,要使社会保持稳定,需要政府进行同样无止境的努力。但是,马克思曾经非常明确地告诉他的读者,在他们所讲的那个“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平等只是在于用同一种尺度——劳动来计量人们的劳动报酬,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及其家庭背景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人们的富裕程度也是不同的。
当然,这并不是要人们放弃对于平等的追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决定》对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都作了非常具体的制度安排,从而为平等和公平的实现作了制度性的准备。
平等: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即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获得“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的“平等的权利”,再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劳动成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后,进入到一个实质上平等的社会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作指导,社会主义平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治上人们平等地享有政治、法律权利以及承担相应的政治、法律义务;
二是生产资料属于社会所有,人们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
三是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阶段的平等只能是按劳分配,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我们今天要求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再强调,要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三十年来,党和政府把执政的理念放在“以人为本”上面来,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等价值观正逐渐上升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力求做到全社会都平等,即公平正义,也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这三个“机会”的强调,阐述的是一种关于机会平等的政治伦理愿景。机会平等作为通往社会正义的路径和原则,在政治伦理的框架当中占有基石般的重要地位。三个“机会”的共享,交叠描述了关乎“分配正义”、“政治参与的机会平等”、“创造制度文明的机会平等”三个维度的社会正义诉求。
由追求平等而引发的分配正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尤其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积累,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实现分配正义,在当下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改革开放重大政治举措,因为它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正义的政治文明。如果不能直面分配正义,改革开放积累的经济成果过度集中在利益集团手里,将影响社会群体的民族认同和制度认同,中国梦也会因此而打折扣。
今天,我们靠什么来保障“机会的平等”而不是一味迷信“结果的平等”?政治哲学家们也许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但“共同的底线”也许是可以被广为阐述的,那就是程序正义的追求和实现,程序正义在社会正义的价值体系当中扮演的正是路径选择的角色。
而“程序正义”又是什么?程序正义在分配正义的实现过程中,是一套制度安排的框架,它应当涵盖一部正义的政治宪法和一种正义的经济、社会制度,它是调动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的法理依据和现实途径,也是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一套“明规则”。
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该怎么做?李克强同志指出的路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更具体的操作方案是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公开承诺的“约法三章”:政府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这是一个务实的态度。现阶段,只有政府的“紧日子”来了,人民的“好日子”才有盼头。这就是分配正义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最通俗描述。这的确更像是一个两难选择,但终究应当作出这样的利益协调。在一个追求“明规则”最大化的社会里,不可能满足人人想要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因此,社会的共同善乃是由局部的妥协来达成的。而究竟哪个局部妥协?哪个局部获益?这应当由程序的正义来裁判和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建设一套由法律法规构成的社会“明规则”体系,才能实现这一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厘清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说的正是达成一个民族的中国梦所迫切需要的社会土壤和制度环境。
对于平等的追求我们从未停止过,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名人名言
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马克思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
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胡锦涛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自由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自由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由的内涵。
2理解实现人 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教学难点:自由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PPT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有关自由的视频
1、“自由”的内涵(板书)提问:何为自由?你如何理解自由? 自由,在古代多指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
一、天人合一的境界。现在,主要是 指公民在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就是社要在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 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2、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板书)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 特征有何不同,但是在内心和精神的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 人格,都可以因为心灵的独立自由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道法自然。——老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追求自由平等
4、守护自由 实现自由(板书)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离的,法治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自由是法治的表现和产物,无法治就无 所谓自由。因此,数千年以来,人类苦苦对自由、民主、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与争取,实质上就是 在追求和争取法治。从一定程度上讲,自由是一种理想,是较为抽象的,而法治却是现实,是具 体而生动的。人类通过艰苦劳动和斗争,甚至是流血牺牲造就的具体现实的法治社会,为人类最 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自由与幸福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由在法治的怀抱中得以生存。
二、探究与思考
1、【案例】 金昌市一中风筝节——放飞自由 “借一方蔚蓝的天空,是为了在自由的风中寻找目标„„” 3 月 30 日,金昌小学足球场上,风筝翩翩,诗乐交响,全校师生在骀荡春风中共享着校园风筝节的文明、和谐与自由。金昌小学中校园风筝节自 2003 年创办以来,每年春季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四届,是市小学丰富多彩的校 园文化中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迎春活动。在各班团支部的组织下,同学们动手制作,动笔描绘,撰文赋诗,共同放飞。画意蓝天之下,风筝飞翔着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美好愿望。风筝组合《奥 运梦想》的作者之一,刘芳同学说: “从构想风筝造形,购买材料到动手去 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激励我们热爱自由,追求理想,我 们喜欢这样的活动。”
2、探究与思考:国学中的自由 国学中的自由。中国古代社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秩序井然、礼教森严的,乃至使人们认为,缺乏自由,似乎就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走进历史,走进国学,探究“自由”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足迹。
探究与实践:体验自由 体验自由。卢梭有句名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是其天性。怎样处理好自由与法治、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追求 真正的自由,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请你走进生活,体验自由,写出对自由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爱国篇
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篇)
核心提示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延续不绝的灿烂文明,经历百年屈辱而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发展奇迹从而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爱国意味着珍惜并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把爱国热情化为富强国家的现实行动,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爱国:实现中国梦想的精神力量
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几千年来,人们生活在养育自己的国土上,在可见的未来,人们依然要在养育自己的国家中奋斗。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不仅如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高度一致。想要建成美好的家园,你必须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想要过安定有序的生活,你必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想要过有尊严非奴役的生活,你就必须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因此,热爱我们的国家,其实就是热爱我们的家园,本质上就是热爱我们自己。这既是国民感情上的自然表现,更是国民必须承担的责任。
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在中国,爱国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爱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德,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凝聚人民思想感情的柱石。屈原虽遭流放,仍眷恋楚国,心系怀王,冀幸君之一悟;苏武牧羊,数十年手持汉朝符节,心志不变;岳飞抗金,历尽艰辛而矢志不渝,各地民众同声相应;土尔扈特部为维护民族独立,冲破沙俄重重截击,胜利返回祖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华侨与国内民众众志成城,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爱国,始终是炎黄子孙心系祖国的纽带与基石。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人民报效祖国的旗帜。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说出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内心依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自信地挺起了脊梁。
爱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多少种文明都消亡了,独有中华文明始终延续不衰,从来未曾中断;放眼世界,多少国家和民族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独有中华民族历经风浪与艰险,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始终推动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迸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灿烂成就的创造源泉。大禹治水、划分九州,是出于为国家和人民排除忧患的责任;商代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世所罕见,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勤劳结晶;汉代造纸术、勾股定理及张衡地动仪的发明,出于解决国家发展问题的辛勤探索;隋唐时期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苏敬等所编修的《唐本草》,是在济世救民责任驱使下的创造;宋元时代火药技术的成熟,适应了保卫国家的需要;李白的诗歌飘逸慷慨,源自祖国锦绣河山的孕育;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源自于对人民困苦的深深同情。这些辉煌的成就,均源自于对祖国的深厚热爱,也进一步激发着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勇气。
爱国主义还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动力。中国自建立以来,从来没有少过艰难险阻,经常受到战乱侵扰。但是中华民族从未因此沉沦,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努力实现着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迈步走向了社会主义,开始实现民族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依靠爱国精神的强大动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经济体系,靠的是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靠的是中华儿女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对祖国的赤诚之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汇集最广泛的力量促进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惊叹的傲人成就,靠的也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精神所凝聚起来的中国力量。用爱国精神助推中国梦想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们应当自觉增强爱国精神,自觉履行爱国责任,自觉实践爱国行动,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想紧密结合,聚集中华儿女的共同智慧,发挥社会各界的创造能力,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这是爱国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最好体现。
用爱国精神助推中国梦想,首先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旧时代的落后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用爱国精神助推中国梦想,其次要爱护祖国的山河。中国幅员辽阔,山水秀丽多姿。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中华民族世代栖息繁衍。而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延续不绝,是因为中国人掌握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特别是我们的土地五千年保持着良好的活力。我们应当珍惜锦绣山河,让祖国的丰富宝藏惠及我们的子孙;需要坚持保护环境,还给我们的子孙碧水蓝天;我们需要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这是热爱祖国必须承担的责任。
用爱国精神助推中国梦想,还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要求我们拥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敬重的态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现实国情相结合,创造领先世界的现代文化,增强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贡献力量。爱国不必时时挂在嘴上,深情地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其实是默默无声承受辛苦的绝大多数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人。谁不依存于这块国土,谁不希冀祖国的文明、富强和繁荣,天蓝水美风清气爽的国家,只能自己来营造,因为只有这片土地才属于我们,才能承载我们现实和未来的全部生活。
名人名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 宁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
——林 肯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法治篇
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篇)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报告再次确认,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法治”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共出现了18次,“依法”出现了21次。这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民主法治人权的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决定当代法治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当法治成为一种必须,当法治成为一种习惯,当法治成为一种价值,当法治成为一种信念„„法治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中国,改变13亿中国人的生活。
用法治开启中国梦想
法治,中华民族的艰难探索
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结成了社会,建成了国家。要保持国家的良好治理,要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必须要有规矩,于是开始建立法律制度。规矩还要保持稳定,坚持标准,一视同仁,人们不断寻求依法治理国家,依法处理事务。但是法治不是一开始就炼成的,中华民族为此探索了几千年。
几千年的封建中国,也创造了自己的法律制度。史书记载,舜即命皋陶作士,五刑为服,周代创造了礼仪制度,对于不受礼仪者,则制以重刑。春秋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自汉代以来,中国逐渐完成了封建律法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但是,在封建时代,有君权无民权,有人治无法治,有臣民无公民,特权横行,权利不张,人民饱受奴役。刑不上大夫,法不责君王,丧失了基本的公正。而在律法的执行过程中,又渗透着君主喜好和长官意志,使法律执行没有标准可依。个别明君清官伸张正义,民众已经世代感激。几千年来,中国有律法少良法,有人治少法治。酷刑之下,不知有多少冤魂枉鬼。儒法两道,不过在刑不上大夫和诛灭九族之间徘徊。直至近代,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奇案,都是这种非人性的司法制度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让中国人民的法治梦看到了曙光。然而,法治之路并不平坦。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却不幸经历文革,有了“人治导致灾难”的切肤之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9年,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和奋斗目标庄严地写进了宪法。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高举法治的旗帜,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且庄严宣告“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一个国家法治的路线和状态,执政党起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拥有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依法治国服务于社会主义,走上了保障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金光大道。法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法律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活必需品,法治是大家依法办事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其实是一种秩序,法治实际上是为保障公民权益、维持社会及经济活动基本秩序、防止政府滥权的系统。法哲学上,法治的定义与法治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作为一种通往善德正义的工具,要使事物合乎正义,须毫无偏私地判断是非曲直,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权衡。法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或者个人灵机一动的狂想。众所周知,民主不一定带来最好,但是它一定能制止最坏。同样,法制不等于法治,法律社会不一定是法治社会,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探索法治。
从生活中探索法治,应当从尊重权利开始,因为尊重权利被视为法治精神的基本含义。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获得平等、关怀和尊重。法治的社会里,任何人都能得到法律的平等看待。除非基于个人意志自愿,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权要求公民牺牲权利。权利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是法律的本位,只有尊重权利、保护权利,法律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性尊重和维护。正如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把法治贯彻到生活中,还需要我们树立法治精神。常见媒体有这样的报道,一些考试即使监考人员众多,监考规则严格,技术手段先进,但各种作弊依然防不胜防。这是人们缺乏法治精神、规则意识的结果。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规则活在心中,自然会有“不逾矩”的行动约束。当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
树立法治思维,是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广大群众应逐步养成遵守法规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尤其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时,要学会依法办事。近年,在一些劳动纠纷中,很多劳动者以法律为后盾,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多种方式依法维权,避免了矛盾激化,也使合法诉求得到了支持。要使更多人懂得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才能更好地维护每个人的权利,让普通群众“不怕事也不惹事”。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民主法治人权的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决定当代法治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法治,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工作。因为法治社会的建成,关键在于我们党,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法治能力,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抛弃特权思想和长官意志。这就意味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还要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处理各项工作时,必须首先自问: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这样做合不合法?怎样做才合法?因为,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不管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还是资源开发、劳动关系调处,领导干部都要学会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以法治方式定分止争,断事评案。把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纳入法治的框架内,是达到“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选择,更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切实保障。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法治思维的起点。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领导干部自觉遵守规定,用法治思维的标尺规范各项行政行为,而不能把自己当成例外分子。在行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不能拍脑门决策,不能钻法律空子,不能搞权法交易,更不能对法律问题指手画脚,影响司法公正。
法制建设,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内容;法治思维,是现代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政府坚持依法办事,群众懂得依法维权,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改革发展才能走得更稳更实,各项事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法治,绘制中国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寻求怎样的法治之路呢?回答肯定是,我们寻求的法治之路应当是一条既光明又可行,既从未来着眼也从现实出发的道路。光明,乃成功胜利之所谓也,意味着我们追求的是美好的前景。
从未来着眼,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客观的现实,也不能以小脚女子的观念与做派来对待法治,要求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有足够的勇气与魄力。我们要用这种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的执行与落实,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法治成为国家行政、公民生活的自觉选择。
从现实出发,意味着我们要寻求最可行的法治之路,既不滞后于现实需要,也不超越现实情况,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层面来说,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调整;重要的方面,涉及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直接的层面,则包括中国的法律制度、法律实施以及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都要贴近中国的实际。
从现实出发,还要求我们在法治建设中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这种从现实出发的法治建设,不是指抱残守缺,而是指革故鼎新,不是指讳疾忌医,而是指对症下药。既要临渊羡鱼,又要退而结网,把法治建设落在实处,使法治是在发展而不是在停滞。从现实出发,就是解决当下迫切的具体的问题,而不纠缠于空泛的争论。
法治应当是全体人民的法治,在走向法治国家的征途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建设法治,就从你的脚下开始吧。只要脚下的大地是坚实的,我们就没有理由懈怠,就要为未来追寻,甚至要因理想而超越和为理想而超越。被超越的,既有现实,也有我们自己。路,就在我们的脚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法律的生命,在于不折不扣的实施;法治的效力,源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已经在路上,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报告还将法治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这表明,依法治国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说明了我们党对依法治国十分关注,高度重视。它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全党、全国、全体人民依法治国觉悟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法治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依法治国溯源
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约2400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描绘了“法治国”的政治构想。在音信隔绝的古代,东西方哲人不约而同地提出法治思想,这绝非巧合,因为,对规则的尊重和追求,自古就存在于人类的思想意识之中。斗转星移,东方和西方,人类社会在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之中走过了2000多年。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要素,就是要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化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