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2:4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

第一篇: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

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

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收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1)拟题 2种

正副标题

只有副标题 例如正副标题: 科学无止境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 成功靠勤奋

——读《爱迪生》有感 副标题: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 读《爱迪生》有感(2)读后感的基本框架

(一)标题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感点}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题材)

(二)正文结构 ⒈点明篇目写出总印象 ⒉抓住感点介绍内容 ⒊围绕感点议论想法 ⒋围绕感点展开联想 ⒌总结感受升华感点 点—介—议—联—结

“联”是关键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梦想的力量》,文中年仅6岁的小男孩瑞恩,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点)

《梦想的力量》中的男孩瑞恩,在听了老师说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死去后,下决心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瑞恩放弃玩耍的时间,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取打井的钱。经过不懈努力,瑞恩的愿望最终实现了。(介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瑞恩,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希望给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当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井要2000元钱时,而瑞恩只是说:“那么我来挣吧!”这连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他做到了!他以梦想的力量,以坚定执著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感动了许多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成立了“瑞恩基金会”,已经在非洲挖了70多口井。小瑞恩心中想着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子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瑞恩的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议)

瑞恩的爱心使我想起了白芳礼老人。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为了圆一个让贫困孩子能继续学业的梦想,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而他自己却将物质生活压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老人和瑞恩同样都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梦想,他们既使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又使我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联)

《梦想的力量》给我一个启示:从小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于他人,还要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结)

注意点:

忌大段抄录原文,读后感写成了“读后抄” 忌大段抄写检查,写保证

忌感想脱离原文内容,感想与所读脱节,无关

请欣来欣赏欣赏一篇读后感:读《滥竽充数》有感

《滥竽充数》讲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 竽,却装腔作势,混进齐宣王的吹竽队里。后来,齐宣王死了,齐 闵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却喜欢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 夜逃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他如果学了真本事,不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宫里吗?可他没有下苦功夫,却耍起了小联 盟,靠糊弄人过日子,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滥竽充数》似乎描写着我往日的行为。记得五年级时,语文 老师要求我们多读、多背、多写,成绩才能踏踏实实。然而我并不 在乎,每当齐背时,我便是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就会一下就算了,因此每到考试时,我总是名落孙山。现在我读了这则寓言,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 不学无术,经不住考验,这种人始终会被时代淘汰,成为“二等废 物”。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有真才实学,学习也一样,决不 能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请你想一想:

1、这篇读后感作者开头是怎的? 读后感的开头,要用少量的文 字先概括介绍你所读的内容。因为 你读的作品并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 熟悉,不作任何介绍就发表议论会 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而精要地简介,会使读者对陌生的作品有所了解,即使对于熟悉作品的人来说,也能 起到引发思索的作用。这是读后感 的第一步“引”

2、故事梗概介绍完后,第二段又写了什么? 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议 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见 解,这就是读后感的第二步 “议”,“议”是对“感” 的直接的、初步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进行了议 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第三段作者又写了什么? 作者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以自己 的观点为依据,既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又 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这就是读后感的第三步 “联”。

1、联系自己的实际,要反映自己的 切身体会,要具有某种个性,而不要流于空 泛和俗套;

2、联系社会实际,可以包括古今 中外的事例,而主要指现实生活;

3、还可以 联系原文,要扣住原作的有关的内容,克服 只在开头提一下原文,以后就甩掉原文的毛 病,在语言表达上,要不时地把原文的词句 “点缀”在论述中。

4、联系实际之后,作者在结尾,总结全篇,看一看结尾有什么特 点? 结尾要归纳看法,点明主旨,总结全篇。

请你来总结:读后感在写作上一般有哪几个步 骤?

引:引原文

议:对“感”直接的初步的论证

联:①联系自己的实际,②联系社会实际 ③联系原文 结:结尾归纳看法,总结全篇 写读后感的困惑: 什么是感点,怎样抓感点;结合生活实际怎样与感点联系; 读后感包括哪些内容; 读后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要内容与梗概不同; ? ? 读后感中内容写多少,写什么; ……

感点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所获得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 启示。

写读后感主要步骤 ⒈读通全文 ⒉捕捉感点 ※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先把感点排列出来。※同一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产生感想的“点”。⒊选择感点 ⒋写读后感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 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 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的。”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他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我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 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 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于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的说出并做到呢。

你能找到哪些感点呢?小男孩的角度 妹妹的角度 医生的角度 读者的角度 读后感四步曲 ? 引 议简析引文 亮出感点 联联系实际 证明感点 结总结全文 升华感点 围绕感点 引用原文 ? 学生写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写法一般可 归纳为“引”、“议”、“联”、“结”4个字,即引用原文的内容或观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然后由此及彼联 系实际加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提出 看法。

第一步:述读——引 “引”适当地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 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 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 语言为主,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 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 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 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第二步:感点——议 “议”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 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看完一本书或 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但要选择自 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 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 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 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 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 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第三步:发感——联 “联”密切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 会实际;可以是教训,也可以是当 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 是班级或家庭状况。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第四步:结感——结结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 号召。但不管这样结尾,都要与前 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写法指导 ? 首先,拟写一个醒目、新颖的标题。?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 有感”或“《×××》读后感”,? 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 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 再写上副标题。如: ? 为学习而战斗 ?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写法指导

第二步 ? 第二步,开篇点题,简写感受。“感受” 就是这篇读后感的中心句。初学写读后感 的同学们,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开 篇先亮明自己的观点。? 开头,如: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 文,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 多。? 这几天我在读《80天环游地球》这本书,读着读着,我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 引了。仿佛是刚刚经历了探险而归来,既 感到紧张、奇异,又觉得轻松、有趣。? 读完《祖国在我心中》一书,使我心潮汹 涌情思横溢,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这 本书语言生动,内容感人,读过之后受到 感染、熏陶,爱我中华的种子播入我的心 田。

写法指导 第三步 ? 第三步,抓住重点,概写全文。写清楚所读书的 名称、作者以及原文的内容概要。这部分内容是 为后文的感想作铺垫的,可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 所读文章的具体内容。?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年秋,五 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 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 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写法指导 第四步 ? 第四步,叙议结合,详写感受。这部分就 是读后感类文章的重点,是对感受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观点的正确,使 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写作指导 第五步 ? 第五步,联系实际,补写感受。一篇好的 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实际,有真情实感。这 “实际”可以是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言行、经历;可以是书中的事例或道理;也可以 是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这样,使文章更 有说服力。? 最后,结尾扣题,强调感受。结尾的其他形式 ? 读完了这本书。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 是宝贵的。人生如一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没有了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也就毫无价 值和意义了…… ?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第二篇: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

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

[写作导航]

亲爱的同学们,你在这个码头的收获颇为丰硕了吧,但是我们不仅要学会读,还要会用所学知识来写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由此可见,读书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而写读后感则更是与读书密不可分的事了。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有时也被称作感想性议论文。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一本书、学习一篇文章或读了一首诗之后,把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出来这就是读后感。无疑“感”是核心,“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读后感的突出特点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感”因“读”而来,所以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第一步就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融会贯通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还可以把文中的内容同历史的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才会深入具体,从而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所谓“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不能离开原文的内容,更不能从头至尾没有对原文的简要介绍。如果不这样做,“读”和“感”就脱节了,“感”便成了无源之水。是不正确的。把原文中你觉得很好、很受感动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来。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但要记住:“感”是文章主体,因此行文过程中内容安排上要注意“读”和“感”的比例。课文内容引用不要太长、太细,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所谓“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还要写得具体,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两点,任何一篇文章,读完后受到的触动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泛泛的谈,那就根本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有独到见解的感受来写。千万不能“感”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那么如何选择感受的角度呢?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你能发掘出深度的角度来写,不可勉为其难。

2、感受点要有新意,切忌千人一面,所以写作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实质,紧扣原文中心同时从不同角度去想,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例如:《孙权劝学》一课,我们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引导来谈,也可从学习的内因外因、鲁肃重学识等角度来写。

5、读后感应力求入情入理、新鲜、活泼。有些同学写读后感或是板着面孔议论一番,或是痛心疾首自责一番,前者往往流于枯燥,后者则不大自然。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言必由衷”,“情动于中而发于辞”,只有深受启发,确有所得,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所谓“联”就是联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要略写但却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值。由原文推而广之,使原文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自己对原文的体会也会更深刻。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实际,这一点是读后感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当然,联系实际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去联系,而也必须如写议论文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决不能泛泛而谈,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和情和理。

联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自己个人生活,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样才能不空洞,才能言中有物,深中肯綮。

(3)、联系实际时还要力争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编乱造。

(4)联系实际时,联想要丰富。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各个领域的突出表现的人和事,多选择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所谓“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

总之,写好一篇读后感无论怎样都不能只有引述没有感想,也不能人云亦云的重复别人的观点,应从文中提炼出新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较为深刻、又颇具新意的读后感。

[范文评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让我飞翔

袁玉婷

鸟儿有了翅膀,可以在长空飞翔;飞机有了翅膀,可以翱翔九天;我也有那飞翔的翅膀,可以在书的世界中遨游„„

5岁时,爸爸送我一本连环画《西游记》。这是我独立阅读的第一本书,从此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年龄的增长,连环画再也满足不了我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从沙翁到泰戈尔,从老子到鲁迅,数不清的作家带着他们的名著从书架上搬进了我的脑海。书中的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彩、鲜活生动,引得我或捧腹大笑,或垂泪,或茶饭不思,或浮想联翩。阅读,让我长上了飞翔的翅膀。

六年级那年暑假,我意外地在一个小书店发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早就想读了,一直没找到,这意外的收获使我欣喜若狂。没想到店主告诉我,这本书有人订下了,一个星期后来取,惟一的方法便是天天跑到书店来看。我毫不犹豫地决定了

从此,我每天骑半个小时的车来书店,找个地方靠着看书,有时一看就是半天。中午吃点自带的面包,渴了喝几口带来的白开水。遇到警句或不懂的地方,便记在案《阅读随笔》上本上,回到家再细细啄磨。我就这样“面包加清水”看了三天,店主十分感动,竟破例让我坐到柜台边去看。我便可以不再受手酸脚麻之苦。

第五天,骄阳似火,阳光炙热地烤着大地。朋友找我去游泳,这种天气,若泡在游泳池里是何等的惬意!可我没有工夫去享受,眼看“期限”将至,可我还有好几十页没看完呢!朋友看我戴上遮阳帽,骑着车匆匆出门,不解地问:“你是不是‘走火入魔’啦?”我愉快地说:“是本值得我一口气看完的书。”说着,跳上车向书店奔去。

到了书店,我已经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湿透了。可我顾不得擦汗,捧起书就读,直到夕阳西下,我才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书,还收集了一本读书笔记。虽然累点,但我无怨无悔。

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有的只是丰富的知识和阅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说话。——不是吗?能有这样和高人的说话的机会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激动的事情吗?我是有一种飘然若飞的快感的哦。

朋友,你找到这种飞翔的感觉了吗?

点评:一本小小的连环画使小作者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至 “走火入魔”——于骄阳似火中赴书店读书,读来令人感动。事实中是连书店的老板也为之感动,而让我享受了可以坐在柜台边读书的优待。是的,当阅读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它就变得那样崇高和令人起敬!本文作者抓住阅读过程中的典型事例来叙述,文字并不华丽却能至诚至真,读来也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文不在于词藻而贵在选材真实、典型。当然本文行笔流畅中也可见小作者平时的积累是比较扎实的。文章结尾处的写实手法: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能从反面立意、入笔,也是颇有几分意味的。

[文题集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使人________________(可填充实、快乐等等)

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和书籍打交道。本单元又学了许多与读书有关的文章,拿起你的笔来,写下你的读书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读书的喜怒哀乐,或发表你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当今社会中可阅读的东西很多,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的作品,流行的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所以应该放在第一位。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所以名著应该放在第一位的。针对两种不同的意见,你有何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

培根的《谈读书》一文历来广为流传,你读了以后是否也有一些感想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审题思路]文题思路提示举例:

第2题:读书使人__________

此题为半命题作文,学生写作前先要全盘考虑后补充完整题目。首先考虑文体,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因为要填的的词语是你下面写作的重心,所以要考虑好哪一个方面你最有东西可写。如写记叙文,在充实、快乐、两个词语中选择,很显然,充实和快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作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充实则要表现读书的收获,填补自身空白领域的知识;快乐则要表现读书过程中的乐趣,可以是有所得之乐,也可以是读书过程中的趣人趣事。如写议论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了,那你要在草稿纸上分别简单地写出你拥有的论据,看哪一个充分,哪一个有话可写。如此思量一番,文章的结构也大概清晰了,然后再对文章的布局作些调整就可以了,语言的功夫就不是在试场上能决定的了。

第4题:

这道作文题的要求可说比较清楚了,要写一篇议论文,观点就是你认为是把名著放第一位,还是把流行放在第一位。当然无论是认为哪个放在第一位,严格的来说应该都不算错,但你还是要权衡一下你能为哪一种观点找到充足的根据。两种说法都各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读书是为了给以后的做人和运用语文打下底子,当然应该以读名著为主,针对中学生中的“读图热”“韩流”“哈日族”应该泼点冷水。可摆事实讲道理,如: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教育部推荐青少年必读名著;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名著已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等等。还可从反面说流行也不是一点也不能沾,而是一定要适量,且要选择其中的精华。这样可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习作平台]

请在以上题目中自选一个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第三篇:写作 学写读后感

写作 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收集、诵读课内外经典作品,培养阅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领悟课内外经典作品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句式、结构和写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对范文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激发习作者的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阅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

难点: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句式、结构和写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进行表达。【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源、有关课文图片、资料 【三分钟教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领悟课内外经典作品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句式、结构和写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进行表达。【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下之意,多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其实,读书还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书,读完后没有任何印象,那书就白读了。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读书的感悟,才能让每一本书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我们成长旅途中的路灯。

二、写作要求 1.选定课文或名著后,再仔细读一读相应的片段,能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能概括叙述材料内容,写出自己独特、新颖的感受,要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谈,避免脱离原文和生活实际任意发挥。

3.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三、技法点拨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安排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 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在对范文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激发习作者的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范文引路】

解读泥土

——观鲁藜的《泥土》有感

有这样一种味道:香香的,而又涩涩的,我们都很熟悉;有这样一种感觉:塌实温暖,而又平凡,我们都不曾离开;有这样一种情怀:魂牵梦萦,终生不舍,而又甜蜜美妙……这一切,都源自泥土!

泥土,是那样富有却从不张扬,是那样宽广而决不矜夸。世间万物,除了天空,大概就都属于泥土了。天空给人高远、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泥土恰恰相反,它温情、平易、和善,总给人一种母亲的感觉。争春的群芳根植于泥土,躁动的走兽踩踏着泥土,形形色色的建筑依托于泥土,我们人类更是片刻也离不开它,其中也包括我们旋转不息的思想。

泥土是世间最大的宝库,它终将会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点滴和细节,一一撑起展示,整理收藏。那或深或浅的纹路,那高低起伏的地势,那漂浮不定的尘埃……只要你用心去观看,总能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容。

尤其是雨后的泥土,完全可以看作天与地激烈争论后留下的印记。那无辜的禾苗,拔节的小草,涨起的河流,甚至泥地上的鸿爪,道路旁的脚印,庄稼上的纹路,都显示着天地交流后的痕迹——泥土,记录下来,悄悄收藏,等待有心的人来解读、感受、体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惟有爱,惟有深沉的虔诚的热爱,才是对泥土最好的最应该的回报。泥土是世间最公平的法官,一切在它眼 3 里都是等同的,众生平等,万物齐观,恐怕只有在泥土面前才能真正实现。

你是否记得,在某个角落里,你流下了泪水,点点滴滴落进了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花季?你是否记得,在某个时刻,你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欢呼雀跃绽露笑靥,只有泥土颔首不语而又将一切默默收藏?你是否还记得,刚刚吹灭的15岁生日蜡烛的时候许下的心愿,也同样被泥土记下?甚至失意时的迷惘和惆怅,生病时的虚弱与苍白,跌跤后的疼痛与忧伤……泥土都是最忠实的见证者。

先哲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终将归于泥土,最终的最终,水归水,土归土。所以,泥土是这个世界上最忠实的见证人,人类个体自身短短几十年,更无法逃脱泥土的观察和审视。活着的时候你尽可以踩踏,蹬踹,挣扎,或者征服它;死后,却只能交给它,归泥土收藏。

飘零的落叶要回归土地,飘舞的蒲公英要寻土扎根,离家的游子要回归故里。是的,见证者与收藏家,就是泥土的全部含义,也是如今的我能看出的关于泥土的全部含义。

泥土,多像一本最方便阅读的书呀,简单而深奥,宁静又热闹,平实而博大。

名师总评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内涵丰韵的观后感,很有散文诗的味道。文章通过表达对泥土的认识与体会,紧紧抓住泥土富有、宽广、博爱、公正等特点,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下雨时泥土的特征,以及与自身阅历相结合的点染,显示着作者不一般的观察思考能力。文章最后归结于“见证者与收藏家,就是泥土的全部含义”,进而提炼出泥土“像一本最方便阅读的书”加以概括,不仅层次清晰明了,而且见解独到,确实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难能可贵。而字里行间隐含着的热爱之情与哲理深思,在简洁清新的表达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来。布置作业:

1.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课后反思:

写读后感同学们并不陌生,也觉得不是很难,但如何把读后感写好却是一直困扰同学们的问题。这次写作教学,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很高,在课堂上互动也很活跃,从学生们当堂写的作文来看,确实有所收获。

第四篇:专题写作辅导

一、论证的展开

人们在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几种。学术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当然要以议论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的几大要素。在学术论文中,论题是作者所要解决和证明的问题,论点即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论据是支持论点的事实和理论根据,论证则是作者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从而把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的过程和方法。从本质上说,论证就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正确地运用各种逻辑推理形式,是使论证过程严密、论文具有足够的逻辑力量的重要条件。

把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需要使用一些具体的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1)举例法

举例法是以事实为论据,以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2)归纳法、演绎法与类比法

从文章整体来看,完整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或类比推理的过程;从文章的局部来看,在各个具体的论证环节中,作者还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及类比法对某个小的观点加以阐述。应当说,归纳法、演绎法及类比法在论文写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归纳法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演绎法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前者是根据个别知识,推出一个一般性性结论的过程,后者则是根据普遍规律认识个别事物,推出一个个别性结论的过程。两者的思维运动的方向相反,适用场合、基本用途也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依存关系又是十分明显的。任何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都必须通过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交互进行、相互渗透才能完成,这是由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认识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这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往往具有假说的性质,是否真实,能否上升为科学理论,还有待于检验。

(3)反证法

反证法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的方法,即在论证中,先不从正面直接证明某个论点的正确,而是先假设如采用相反的看法所可能产生的消极结果,与之相矛盾的看法的错误,也就从反面证明了另一种看法的正确。反证法也被称为排他法,排除了其他观点,保留的就是正确的观点。

(4)对比法

对比法是通过两种相反情况的比较,辨明是非,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运用对比法,既可以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或它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比较。

(5)因果法

因果法又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事理因果关系的分析,证明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运用因果法,既可以用原因作论据证明结果,也可以用结果作论据证明原因,正因为如此,人们还常把这种论证方法称为因果互证法。

(6)引用法

引用法是一种引用理论论据或以他人的言论为论据,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的论证方法。

使用引用法必然要涉及到引文的问题。引文的种类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从引文本身的状况来看有直引和意引,直引即直接引用文献原文,完全照录他人言论的引文形式。直引还分全引和节引两种形式;意引则是不直接引用原文,而是在对原文加工、改写的基础上,引用其基本意思的引文形式。从引文在文章中的地位及其表述方式来看,有段中引文和提行引文。段中引文是指把引文写在段中;提行引文是指以提行的形式,把需要给予特殊强调的引文写出来,使之自成一个部分。

在论文中使用引文,总的来说应当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一篇文章中,引文不宜过多。滥用引文,不仅会影响文章本身的独创性,还会使读者产生反感;其次,引文要忠实于原文献,真正反映原文献的精神实质;再次,要把引文同对引文的解说、诠释区分开来,要使读者一看便知哪些内容是引文,哪些内容是论文作者所作的解释,而不要把两者混在一起;最后,还要注意揭示引文同其所要证明的观点之间的关系。只把引文罗列在观点的后面,而不加任何分析、说明,是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的。

(7)归谬法

归谬法是专门用于驳斥他人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其要领是先不直接指出某一观点的错误,而是先假定它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再用结论的荒谬来反证作为推理前提的观点的错误。

上面所列举的几种论证方法都是较为常用的论证方法。学术问题一般比较复杂,对一个学术观点的证明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的,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成,通常需要通过各种论证方法的综合使用,形成一个缜密的论证过程。

二、语言的运用

人们常说,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信息的载体。如果不是凭借着语言工具,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也都只能停留在文章作者的头脑之中,读者无从了解,社会效果更无从产生。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

语言不仅具有把无形的理论认识变为有形的研究成果的巨大功用,而且,它还具有同文章的思想内容相互制约的特性。低劣的语言形式无法表达出色的思想内容,模糊、混乱、粗糙的思想内容也难以找到一个精美的语言形式,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同时也就是对思想内容的再思考与再调整。有人认为,有了好的观点、好的材料,即使不重视语言的运用,也会写出好的文章。这种把语言形式同思想内容割裂开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语言能力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要素,语言运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论文作者要把文章写好,除了要在其他环节的改善上多作努力之外,还必须在语言的运用上多下功夫,以使所用的语言充分体现科学语体的特征,更好地为学术成果的完美表达服务。

科学语体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语体之一,科学语体的特征是对各种学术文献相对稳定的语言特点的一种概括。其中,学术论文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学术文献,学术论文的语言无疑最能集中、突出地反映科学语体的特征。与其内容的科学、结构的程序化以及表达的多样化相适应,学术论文在语言的运用上,确有自己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也说明科学语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科学语体的特征对科学文献的作者应当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科学语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又是丰富多采的,这就使得不同学科的论文的语言特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论文的语言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此看来,文科论文的语言在具备科学语体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全面了解文科论文的语言特点,对于提高文章的语言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概括地说,精确、简明、平易、庄重及富有文采是文科论文语言所应具备的几个主要特点,同时,这也就是对文科论文语言的几项基本要求。中文学科的论文是文科论文的一大门类,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文科论文的语言特点的一类论文。

1.精 确

精确应是一切学术论文语言的首要特点,这由学术论文的内容和功用所决定。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写作的要求,而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这一要求则更为严格、具体,并且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术论文的语言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精确的程度。文科论文语言的精确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恰当、贴切,是构成文科论文语言的精确性的一项最基本的内容。有时,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的词语却不止一个,用词恰当、贴切就是指作者在几个可供选择的词语中,选出了最妥当、最得体的那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富有效果地表达出来。

一个孤立的词语,是无所谓恰当不恰当,或贴切不贴切的,词语只有进入具体的篇章,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谈得上是否恰当、贴切。简单地说,用词恰当、贴切,就是指所选用的词语切合内容、切合语境、切合语体特征和文章风格。为做到用词恰当、贴切,论文作者在使用词语时,就必须根据内容、语境以及语体特征、文章风格,进行严格的选择。

在词语的选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词义的辨析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每一个词语都有其固定的含义,完整的词义是概念义与附加义的统一,概念义是词义的核心,附加义则主要包括词的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等等,另外,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有些词语还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情调。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各种意义及其特殊情调,才有可能用对、用好每一个词语,从而使文章的语言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为保证学术论文语言的精确性,不但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不能互相借用,就是意义相近或基本相同的词语也不能混用。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用词恰当、贴切,表意才能准确、周密;用词不当,不仅会使研究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而且往往反映出作者思想认识的模糊或偏颇。在写作中能够迅速作出词语的最佳选择,不仅说明作者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而且说明作者已对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比较明确的认识。

(2)大量使用含义单一的专业术语,排斥语义模糊、含混的词语形式,也会增强文章语言的精确性。专业术语,是指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内使用,具有固定的含义的专门性词语。单义性、概括性、客观性是专业术语的特点,专业术语的含义一般已经严格规定,并相对稳定下来;每个科学术语都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的认识成果的浓缩反映,因而其概括性极强;专业术语一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最适于用来客观地表述科学事实。例如:

“五四”浪漫作家不满足于现实主义的再现、摹仿、描写等叙事手段,但他们对纯形式的崇拜,也始终只是一种幻想。热情、感伤和坦诚使他们在本质上更接近的是卢梭而不是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所以他们并不热衷于形式的精致完美,而是努力于消除作家创作主体与作品本体之间的距离,把自己整个心灵、情感投射于字里行间。于是他们寻找着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现性叙事。正是这一艺术追求,使他们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中找到了启示。

这段文字引自文学论文《弗洛伊德主义与“五四”浪漫文学》,其中的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艺术至上主义、形式、创作主体、作品本体等都是文学专业术语。如果去掉以上专业术语,换用其他一些说法,那么原文内容就会面目全非,即便多用几倍的文字,也难以把作者所要表述的意思表述得非常确切、周严。

(2)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文言词语。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凝固而成的语言形式。它有固定的出处,而且多半带有典故性,是对典型材料的概括。成语的特点是结构简洁,含义丰富,其实际意义往往大大超出字面意思,把成语妥当地用在文章中,能够提高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文言词语是指以文言形式保存下来的古汉语中的词语。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则以双音节为主,所以,表示同一个意思,古汉语语句的字数一般要少于现代汉语语句的字数。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一些恰当的文言词语,可以使语句更为精练,有助于增言的简明性。例如: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我学术的成就来说,我决不敢妄想和从这个世纪开始时起接受过这奖章的任何一位著名学者相提并论。这一段话中的“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是文言说法,译成汉语就成了“古人说:'对于人来说,可贵的是能够正确地自己'。”换成这种说法,不但多出了许多字数,而且失去了原文所特有的典雅风格。

这里所说的可适当地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并不是一般地提倡在论文中大量使用文言词语。现代文章写作无疑要以现代汉语词汇为最基本的语言材料,文言词用得过多或用得不当,则会使文章文白夹杂,不伦不类,失去可读性。

(3)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重复。无论是字面上,还是意义上,一切不必要的重复都是有害无益的语言成分,是应该剔除的赘余成分,因为“凡是受信者一方所已经知道的信息,其信息量等于零。”字面上的重复比较容易看出,因而也较易于避免,意义上的重复则常被忽视。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说;“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一意两出,义之骈枝;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意义上的重复就象多生出的肢体,辞句上的重复就如同多余的肉瘤,通过炼意与炼辞,可以去掉重复的意思和字句,使语言更加精粹,使文章更加精悍。

(4)耍杜绝客套话之类的空话、废话。有人惯于在论文中,写上一些空洞乏味的客套话,诸如“本人才疏学浅”、“定有疏漏之处”之类。谦虚、诚恳是值得肯定的治学态度,而治学态度如何应在科研实践中体现出来,把人人都会说的客套话写到篇幅有限的学术论文中,则大可不必。学术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的工具,一切与课题研究无关的内容都应删去,而且,空话、废话本身就是毫无价值的语言,“陈词滥调所提供的信息,其信息量很小很小,甚至等于零,废话则是一种没有语义(或没有正经语义)的信息。对于收信来说,废话虽是头一次听到,但既然是废话,那就是100%的无用信息或无效信息。无用或无效信息,其信息量极小,或几乎接近于零。”起草学术论文,应把每一字、每一句都落在实处,如果用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只传达了少量的信息,或者根本没有传达任何信息,那么,写作就是失败的,至少不是高效率的。

“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篇幅短长。若庸絮懈蔓,一句亦谓之烦;切到精详,连篇亦谓之简。”强调语言的简明,也并不是说词语用得越少越好,更不是说文章写得越短越好,而是要以表意的明确为原则,该用的词语必用,不该用的词语一律不用,以达到一种“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的写作境界。

3.平易

理论是朴素的,表述理论的语言应当是平易的。所谓的语言平易,主要是指文章的语言形式具有平实自然、明白晓畅的特点。古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过:“文章不难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这段话说明了文章语言平易的难能可贵。平易不是平淡无奇,而是要能“俗中见雅”、“拙中见巧”、“平中见奇”,以取得一种“语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的写作效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要使文章语言达到平易的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用语要平实。学术论文属于非欣赏型文章,在这类文章中,要用实实在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事理讲述得明明白白,最好能让读者感到娓娓道来,如叙家常,而深刻的道理已包含于其中。

语言平实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西方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曾指出,最优雅的写作也就是最简朴的写作。论文作者要想在写作中做到用语平实,除了要有正确的写作观念和对研究研究的深入把握之外,还要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注意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和驾驭语言的功力。

(2)用语要直白。与其实用的目的相适应,在学术论文中应当避免使用晦涩难懂或模糊曲折的语言形式,而要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读者的意思表述清楚。选用词语要考虑有利于启发读者的思想,要能引导读者只就文章内容本身进行思考,而不必在对语言形式的推敲上花费时间,更不要让读者去费心揣摩那些难以读懂的语句。欣赏型文章通常所追求的那种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为学术论文写作所排斥的。

(3)语句要顺畅。

学术论文要一层紧承一层,一句紧接一句,语意的承接要紧密,该说的话都要说出来,而不能有省略、有跳跃,让读者自己去领会靠语境显示的“言外之意”。在有些文章的写作中,十分讲究发挥语境因素对于语义的补衬作用,论文写作却不能如此。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要使论文的语言平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避免使用生僻词语。生僻词语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写作是从内容到形式(根据内容选择形式),阅读则是从形式到内容(根据形式理解内容),语言形式是读者理解文章内容的凭借,假如读者连作者所用的词语都未能读懂,怎么谈得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呢?而生僻词语恰恰就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词语。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纪》中说:“何以为辨,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避深就浅、避难就易是选用词语所应遵循的准则,生僻词语的大量使用显然是同这-准则相悖的。

或许有人认为,使用生僻词浯,会使人感到文章有深度,使人觉得作者学问高深。实际上,语言的艰深同内容的深刻并无必然联系,相反,会写文章的人往往善于用最平常的词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说明最深奥的道理,免得读者只顾琢磨生僻词语的含义,却忽视了对文章内容的深刻领会。

(2)不要堆砌华丽词藻。不顾表达的需要,胡乱堆砌华丽词藻,会使文章华而不实,并给人一种庸俗、浅薄的感觉,这是一切文章写作之大忌。在学术论文这类非欣赏型文章的写作中,对此要求得尤为严格。

(3)不可滥用专业术语。多用专业术语,是学术论文语言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构成学术论文语言的精确性的一项内容,这在前面已经谈过。但虽然如此,对专业术语也不能不加限制地使用,文科论文特别是中文学科的论文的读者对象还是比较广泛的,论文作者在使用专业术语时,也要适当地照顾一下非专业人员的特点。在一些读者面极广的论文中,过于专业化的词语用得太多,对于一般社会成员来说,阅读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这无形中也就缩小了文章的读者范围。

另外,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前几年在文科论文写作中出现了一种偏向,那就是牵强附会地搬用新术语或者盲目地引进自然科学术语。有人不管写什么文章,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套用一些新名词或纯料的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专门词语,甚至常常在没有真正把握那些术语的含义时,就望文生义,生搬硬套,把它们用在自以为合适的地方。这种作法不仅破坏了文章的可读性,而且容易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会使读者对文章望而生畏,望而生厌。

前面曾提到过,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学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新的术语或其他学科的术语被用于论文之中,已成为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在对新的术语或自然科学术语的使用中,确实存在着生搬硬套与融会贯通的区别问题,后者是有益的,前者则是有害的。

4.庄 重

科学是严肃的,理论是郑重的,高度科学化、理论化的学术内容的表述,必须相应地采用较为庄重的语言形式。学术论文语言所应具有的庄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造句与措词两个方面:

(1)大量使用严整的句子形式,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庄重感。同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学术论文中长句、复句、整句(主谓句)以及常式句、完全句要多一些,短句、单句、零句(非主谓句)以及变式句、省略句则要相对地少一些。这种造句方式一方面体现了学术论文语言表意精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文章的沉实感、凝重感。

(2)独特的措词方式,也有助于保持文章的庄重感。具体地说,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有些词语是应该避免使用或慎重使用的,例如,对口语色彩过于浓烈的日常生活用语,像方言土语、歇后语、儿化词等,应禁止使用;对有损于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的粗俗词,像黑话、切口、骂人话等,应坚决予以弃除;对叹词、象声词和部分感情色彩过于浓烈的形容词、副词,应严格控制使用;对尚未经过社会约定俗成,进入全民语言交际系统的“言语新词”,应尽量少用;对简称之类特殊的词语形式,应慎重使用。从原则上说,在比较庄重的语体中,是不能随便使用简称的。但如果一个字数较多的词语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为使行文简洁流畅,也可以在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时,对之进行简缩,并在括号中注明“以下简称为……”。总之,无论哪类词语,只要会损害语言的庄重感,就应避免或慎重使用。反过来,有些词语,如文言词语的合理使用,也会使文章更有庄重感。一般来说,具有明显的书卷语体色彩的词语,是有利于增加文章语言的庄重感的词语,应当成为论文写作的基本的语言材料。

精确、简明、平易、庄重,是论文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的特点,同时这几个特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四者统一,构成了文科论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在使论文语言具有这些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努力把文章写得富有文采。如果说精确、简明、乎易、庄重是对-切论文语言的一般要求,那么,富有文采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对中文学科的论文语言的特殊要求。

5.富有文采

出色的论文语言要做到规范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文科论文特别是中文学科的论文不仅要以巨大的逻辑力量打动、征服读者,最好还要能以浓郁的文学色彩吸引、感染读者,文学论文尤其应当如此。语言富有文采,能为理论增添魅力,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人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范例。

那么,怎样才能使论文的语言富有文采呢?

(1)杜绝“零度风格”。要使语言富有文采,就不能板起面孔,故作姿态,用一种冷漠的腔调说话,在笔墨之间不妨流露出一定的主体色彩,以唤起读者的共鸣,或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对此,朱光潜先生曾谈过这样的看法:“修辞学家们说,在各种文章风格之中,有所谓'零度风格'(zero style),就是纯然客观,不动情感,不动声色,不表现说话人,仿佛也不理睬听众的那么一种风格。据说这种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我认为这种论调对于说理文不但是一种歪曲,而且简直是一种侮辱。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理,如果能做到感动,就会更有效地达到说服的效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对于文章写作来说,所谓的“零度风格”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的文章很难真正吸引读者,更不要说引人入胜了。论文固然应以冷静、客观地阐释科学理论为特点,但这同语言形式的平板、僵直以及文章语气的漠然、冷峻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文学科的论文包括语言学论文和文学论文两大类,从总体上看,语言学论文的表述方式与自然科学论文的相同之处要更多一些。而文学论文则最能体现文科论文的特点,或者说应当具有一些“文学性”。文学是同“激情”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文学创作如此,文学研究也同样如此。文学研究需要情感体验,文学论文常常会充溢着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论文往往是有创新价值的论文。

(2)多用具体、形象的词语。在不损害论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表述的准确性的前提下,使用一些具体、形象的词语,会使文章显得更有生气。如果在论文中一味用干枯、空洞的语言来表述深奥、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人感到文章枯燥无味,甚至难以卒读。赋予深奥、抽象的理论内容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形式,把无形的事理有形化,深刻的道理就会变得似乎浅显起来,读者易于理解、消化,并能留下鲜明的印象,进而会打消对学术文章的畏难心理。

(3)采用恰当的修辞方式。适当地采用一些修辞方式,也会增强论文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语体中的修辞只能是消极修辞,即只限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用等。在科学文献的撰写中,不宜采用积极修辞的方式,也就是说一般不能运用辞格。但实际上,许多辞格都常被有效地运用于文科论文当中,比如排比、对偶等。排比这种辞格的最大作用就是贯通语势、突出文意,把排比句用在文章中,能使语言富有节奏感,使表达更富有条理。对偶是汉语所特有的修辞方式,对偶句的特点是音节整齐匀称、语义凝炼集中,把对偶用于论文写作中,能使文章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感。此外,巧妙的比喻既能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又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因而也常被论文作者采用。总而言之,修辞方式如果用得妥当,确实能为文章增添光采;如果用得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妨碍内容的表述,所以,在行文中一定要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合理地选用修辞方式。

(4)多用新鲜的词语。语言的创新常常就是思想出新的过程,新鲜别致的语言形式同新颖独特的学术内容才是和谐一致的。撰写论文要力求“惟陈言之务去”,尽量选用新鲜的词语。新鲜的词语有生气、有吸引力,容易使读者感兴趣,也便于表达新的理论。相反,假如文章满篇都是陈腐的词语、过时的字眼,则会给人以陈旧感,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也不适于表述新的理论。

(5)调整句式,寻求变化。在行文中有意识地调整句式,能够使语言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前面说过,长句、复句、整句多,是学术论文在造句方面的一个特点。但一篇文章完全采用这类句式,也会使文章显得呆板,沉闷。适当地调整、变换句式,能使文章改变单调、平直的格调,转而具有一种轻松、明朗的调子,并富有参差美、节奏感。其中,特别是长句与短句的交错使用,更是有利于发挥这两种句式的优势,会收到既严密周详,又不失简洁明快的表意效果。

(6)调协语音,追求和谐。在遣词造句中,要尽可能注意语言的声音美。语音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对-切文章语言的要求,声音美是构成文章的形式美的一个要素。

综上所述,论文语言应当做到精确、简明、平易、庄重并富有文采。立言得体,内容才能表达得充分、完美,学术论文的语言属于科学语体,要具有科学语体的一般特征。科学语体是对各类学术文献的共同的语言规律的概括,所反映的是共性的东西。共性之外还有个性,在论文的写作中,成熟的、有经验的作者经常会展现出个人所特有的语言风格,或清新隽永,或凝重古朴,或典雅俊秀,或淳厚平实,论文的语言风格干差万别,而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则应当是统一的。运用语言不但要考虑如何突出特定的语体特征,还必须注意保持文章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否则,就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感,使得文章给人以支离破碎,极不谐调的感觉。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否运用既符合语体特征,又带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形式表达内容,也是衡量一个人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第五篇:初中语文写作辅导之仿写

承担培训教学辅导任务材料

写作辅导之仿写

武乡四中

贾卫平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课堂情景练习、周记记录、摘录积累、随笔小练、课前速写、经典模仿等等。各种训练方法,都有各自的巡礼目的和效果,但也很难系统成一套完整的、有层次的训练方法。如果非要判断哪种方法更有效,纵观训练并沉淀下来的作文资料,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且又能让我有点成就感的,首推的就只能是电脑上整理过的学生模仿经典课文所写的各类作文素材了。

一、仿写的提出

经典模仿的训练方式,并非个人创意。早在上个世纪,中学语文界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就继承并整合了“模仿—创造”作文训练体系。钱先生把该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在众多作文训练方法中独树一帜,比较科学地揭示了入门写作从模仿到创造的一般规律。但经典模仿训练方法也遭到了莫衷一是的尴尬,著名作家茅盾在更早的时候就直接忠告文学爱好者:模仿训练办法不是练习写作,而是练习“学舌”,练习“拼凑文字的七巧板”,练习“套用公式和教条”。茅盾先生认为模仿训练不是教导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幼小者的方式,而是调弄鹦鹉的方式。茅盾认为,要练习写作,要增进写作的技巧,最好是让学生去抒写一些以生活经验得来的东西,而在“学舌”的时候,思想不会焕发,情绪也不会热烈,甚至字句也不用自造,从头到底,只是默写,不是练习写作。

面对“模仿”的争鸣,我先不做出判断,但我们可以先看看如今家喻户晓的一个词:模仿秀。就当下的大众生活,无论大江南北、国内国际,不管是英雄豪杰还是草根民众,没有性别和种族歧视,哪里有舞台,哪里就有人兴致勃勃登台展示。这些人模仿着名人经典的声音、样貌、风格、格式等等,在观众的呐喊声中尽情挥洒热情,给观众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这种强势风潮引起了社会学家们的关注,甚至还专门给模仿秀做出了定义:表演者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些举止、声音、表情等手段来模仿明星(或特指人物)的表演行为,或通过造型、化妆、整容等方式来包装自己的相貌以达到貌像的艺术行为。模仿型作文训练又何尝不是一场“模仿秀”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本能特点,儿童的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作文也不例外。朱熹曾经说过:“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无论是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还是表现手法、写作技巧,都处于模糊状态。与其让学生胡乱写、随意写或者没法写,还不如让学生愿意写、有例可援模仿写。有人说,《语文课程标准》不是明确提出,初中生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吗?模仿训练,还谈什么创意呢!我们期盼学生能创新作文,但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呢?创新的基础是“原型”。心理学家们发现,“原型”实际上就是世世代崐代相类似的经验的反复。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含着我们祖先历史崐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生成。”写作的创新,需要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需要思想情感的沉淀,需要语言文学的积累,需要写作技巧的得法与参照。模仿写作,就像书法练习者的“描红”与“临帖”,如果学生没有典范的章法上的模仿训练,任凭学生随意写作,那么,学生也就不可能去享受“秀”的精彩了!

二、仿写的构建

模仿经典进行写作,强调的是经典阅读与训练写作的结合。经典之所以能熠熠生辉,是因为作品本身就有个性与创意,能给学生提供写作上的借鉴意义。有人会问,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他们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能捕捉事物的特征来写作。那么模仿写作训练又是否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了呢?我在操作过程中做出了以下思考并逐一解决:教材中哪些文章算是能够模仿的经典?怎样让经典作品融进学生的生活?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模仿继承的同时又能创造出新?除了模仿,又怎样来刺激学生愿意“秀”,认真“秀”?怎样“秀”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写作的乐趣?„„

1.尊重成长,循序渐进

初中语文教材实行单元制教学,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主题,而单元主题的确定本身就遵照了学生思想情感、心理发展的阶段原则。在模仿写作训练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结合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不能随意更改模仿训练过程,随意逾越学生的认知能力阶段,否则模仿写作训练就会处于拔苗助长的状态。

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我把模仿写作训练的阶段做了如下安排:七年级上册,根据《春》、《济南的冬天》,我把训练目标确定在写景抒情的模仿训练上。模仿课文中的写景角度,修辞运用,但创新了写作对象,以武乡为背景,完成了《家乡的秋天》的模仿写作训练;七年级下册,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结合初一下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写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叙事;八年级上册,根据《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模仿经典课文中人物的塑造方法、情感的复杂性传递,写了“爱”为主题的作文,《父亲的 # # 》;八年级下,结合《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结合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模仿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情感表达,亲子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孩子,让我轻轻告诉你》;八年级下册,模仿《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让学生模仿训练写《家乡的端午节》;九年级上册模仿鲁迅的《故乡》让学生感知故乡,感受乡愁;九年级下册,根据《谈生命》、《人生》、《地下森林断想》结合青春生活,让学生以“青春”为话题进行创新写作。

初一起始阶段,将训练计划确定为具体的景物观察、成长叙事,以仿为主,写为辅;初二阶中间阶段,将训练计划确定为亲情回顾、真爱传递,鼓励变换角度表达相同的主题;初三为运用阶段,将训练计划过渡到较为抽象的乡愁情韵、青春抒怀,教师指导变化角度,鼓励学生创新。这三个阶段,符合了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规律,也体现了经典模仿训中“模仿—创新”的过程,也就解决了经典模仿与新课标创新之间的矛盾。2.品味经典,模仿特色

对于经典课文的解读,教师必须赏析出特色,赏析出典范性,不应面面俱到。赏析是解读文本的过程,既是落实语文知识点,也是在落实写作模仿训练点。当然,写作模仿训练,也不是天天写、课课练,抓住经典课文的鲜明特色,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细节,让学生从句、段到篇章,从语言到结构、从选材到立意、从修辞到表现手法,让学生构建起经典范文的特别之处,再在写作模仿中有例可援,有章可循,这样的写作,绝对是领悟下的升华,而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如《春》、《济南的冬天》,这几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文可以借鉴和模仿的点很多,比如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描写角度的空间变换、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虚实相生相结合、首尾呼应等等,都是这些文章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之后,让学生以校园或者武乡生活为中心构思景物描写,最终大家决定以武乡园林为写作素材,让学生从形、色、味多种感官,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去观察,运用三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这座城,学生模仿出了很多超出初一水平的文章.八年级下册,解读《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采风,让学生关注节日、民俗,可以投入故乡的怀抱去传承故乡的民风民俗,也可以放眼武乡,关注武乡的端午习俗、元宵节习俗、武乡干饼子等等,通过走访民间,介绍清楚民俗活动的内容,揭示出这种民俗的文化内涵,提升人民的精神与情感。

中国红,红就是喜庆、吉祥、幸福。我的家乡在山西武乡,红色的武乡,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十分重视,各家各户早就忙着筹办各种年货,卖年画、春联、鞭炮的生意特别红火。除夕中午,各家各户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和各式各样的门神,这都是为祈求平安,赞美春光;在武乡,元宵节时,八路军文化园高挂的红灯笼,满街的红灯笼,彩车、串串灯它把大街小巷衬托得幽远迷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家,想起它,便想到了亲人。不管有没有风和雪,它都在门口等候、召唤、照耀。它亮了一个通宵,又亮了一个通宵,使人们忽视了星月的光芒而聚拢在它的周围。一年一度的花街大门、商场、银行、酒店门口悬挂的灯笼,这一切全都流淌着浓浓的中国红。

——2010级初二42班 董林瑞 3.推陈出新,模仿创新

钱梦龙先生把他的“仿写-创新”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我个人在模仿写作训练中操作更为简单,遵照了“经典—特色—融合—变化”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来指导学生,在模仿中更注重学生写作的求变求新。个人的理解,运用模仿写作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果只是依葫芦画瓢,把原文更换几个词语,或者无病呻吟地生搬硬套,的确对学生有害无益。在训练过程中,我更强调学生从宏观上去模仿借鉴,主张学生仿其形更注重仿其神,要求学生是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把握其特色然后融合自己的生活加以运用,这种训练方式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基础本身就有一定的要求,也减少了对个别字词的纠缠与套用。在“融合-求变”的这个阶段,我引导学生先确定模仿点,找出经典文本的特色,再运用求同思维分条罗列自己的生活的相似点,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从相反的角度陈诉自己的生活不同点,确定自己的写作意图,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材料都能有所创新。妈妈,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2012级初二42班 巩雪

偶然翻起了老照片,一张一张,时光如同手中的线,放飞了我记忆的风筝:滑梯上彩色的花裙子,蓝天中飘远的七彩泡,队旗下燃烧的红领巾和此时胸前骄傲的团徽,一幕一幕,将成长的足音响彻在我来时的路上。­

不知何时,肩上多了一双温暖的手,妈妈也笑眯眯地陪着我翻看手中的相片。我们习惯性地相视一笑,目光汇聚在了妈妈年轻时的老照片上:清澈的眼睛,温柔的长发,白皙的双手,那是妈妈青春年少时的校园写真,妈妈曾经骄傲地说,那时她可是公认的校花。而现在,我身旁的妈妈,眼角已经褶满了皱纹,青丝也掩藏不住丝丝白发,中年的肥胖也早已取代了少女时的轻盈。妈妈意气风发地讲着她当年那些流光溢彩的往事,而忧伤却迷蒙了我的双眼,因为我知道,母亲是从来不会在我面前显示她的忧伤的!­

从懵懂记事开始,我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妈妈就没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妈妈和我就是家里的全部内涵,妈妈说我是她生活的唯一的希望和全部的勇气。这么多年了,妈妈都始终如同老母鸡一般紧紧守护着我,把我放在她情感的第一位,从而错过了众多好心人的撮合。我知道,妈妈是因为怕我在再婚的家庭中受到伤害!我也知道,妈妈因此也走向了更艰辛的道路!在每个睡意朦胧的清晨,妈妈总在叫醒我前准备了热腾腾的早餐;在每个疲惫工作后的黄昏,妈妈总是用自行车拖着我,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走出又走进了拥挤喧嚣的菜市场,从锅碗瓢盆交响的厨房中走出又走进语、数、英混战的书房。­

就这样,那些呼啸而过的黎明与黄昏绽放了我的青春花季;就这样,那些不留痕迹的油烟和混战褪去了妈妈的水木年华。其实,我懂,妈妈曾经是个很爱唱歌的人,但现在我几乎听不到她那优美的歌声;妈妈曾经是个很爱美的人,但现在我几乎看不见她去买化妆品、做美容;妈妈曾经是写文章的高手,但现在我几乎听不到她发表文章时的欢呼。­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妈妈也很粗心,老是忘记吃饭;家里出现困难的时候,妈妈也很无助,常常手忙脚乱。­

还清楚地记得那个雨后的下午,妈妈下班晚了,家里又没买菜,妈妈用自行车拖着我回家,一不小心就摔倒在路旁的水沟里。我的胳膊划了一条口子,伤心与悲苦如同决堤般涌了出来,我好想像别的同学那样,能有一个高大威武的爸爸出现,然后把我搂在怀里;妈妈从沟里爬起来,没有安慰我,只是用纸巾给我包扎了一下,连身上的泥土都没有拍,又爬上了自行车。晚饭后,我摸着伤口,泪水还在眼眶里打转。母亲挽起裤腿,她的整条腿都已经红肿,青紫的颜色,我张大了嘴,眼泪却再也流不出来。­

从小我就在练习舞蹈,虽然学费很高,但妈妈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的训练。妈妈说,经济跟训练一样,再艰苦,咬咬牙就过去了。在学校舞蹈队训练,每场演出,无论大小,她都亲自到场;有时候,训练的时间晚一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打电话来询问。记忆深处的是全国被冰雪袭击之时的一个夜晚,我告诉妈妈我将坐同学的车回家。当我正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谈论舞蹈演出的时候,同学的爸爸却问我路灯下站着的是不是我妈妈。当时,我很是生气,我不是告诉她我坐同学家的车回家吗?但那时,妈妈只是搂着我说:“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回家。”两双手紧握在一起,妈妈的手,凉凉的!­

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她会非常严厉地骂我,甚至狠狠地揍我。然后,她自己又在一旁伤心地流泪。我知道,妈妈对我的爱太深,以至于我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在了心里;学校里的每一项要求,她都尽一切努力帮我达到;我的每一个心愿,她都帮我去实现!­

翻阅着老照片,我知道,我和妈妈在共同面对人生的考验;审视着胸前闪耀的团徽,我知道,我已经在妈妈的人生旅途上传递着青春的火炬;追寻着昨天的点点滴滴,我知道,我已经在妈妈的呵护下学会了关爱与感恩;站在此时的演讲台上,我知道,我正用努力诠释着养育与回报。­

此时此刻,妈妈,我要告诉你,下辈子,我还想做您的女儿!妈妈,我也很想告诉你,在我们身后的岁月中,当你年老的时候,我更想把你当成我的女儿,就像小时候你拉着我的手一样,慢慢地陪你看蓝天中飘飞的风筝,在夕阳中踩着单车送你回家,在每一个流淌的黎明与黄昏为你做饭,然后,当心中的风雨袭来,你是红莲,我做荷叶,用我青春的羽翼遮掩你人生的风雨,回报我们这一生的母女深情。

巩雪的这篇文章,是在学习了《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这几篇文章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叙述生活琐事和细节刻画来彰显情感的写作模仿训练,原文标题是《我的母亲》,后来代表直属学校参加深圳市的“寻找爱的足迹”的演讲比赛,反弹琵琶,将题目该改成了比较新意的《妈妈,我不想做您的女儿》,比赛组认为题目太突兀,再把题目改换成了《妈妈,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这个演讲比赛节目很是感人,有评委老师当场发言,说连续两次听到这个女孩的演讲都落泪了,因为,每句话都真诚地打动了她!

学生进入初三,除了初

一、初二强调的写人叙事,我重点将写作训练放在了思维放飞和感悟生活上面,结合《谈生命》、《人生》、《地下森林断想》这几篇文章,将“人生”“生命”话题改换成了“青春”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感悟课文中的三篇文章,保留原文优美而哲理的语言风格,感悟自己的青春旅途,来实现初三写作的创新突破。青春路上

2010级初三41班 武昕洋 时光荏再,青春的繁华与荒芜,在每个晨昏马不停蹄的上演。

————题记

如果真的想,那么总会到达梦中的那个地方。所以我在路上,带着骄傲的青春,展翅的梦想。

哪怕是过去,也难忘。

一生中能打动自己的,往往只有几个瞬间,好像,活着,就是在等待这些瞬间,等待他们被时间变成永恒。而在我的回忆里,你们的片段占据了我多少个仅有的瞬间,充满了欢笑,充满了悲伤。我想我是没法忘怀的,那些与你们在操场上尽情的奔跑的时刻,那些获奖后相拥的洒脱,那些仅有的兄弟之间的悄悄话语……我们也有过疯狂,我们也曾一起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在黑板上乱涂乱画,我们也曾耷拉着脑袋害怕的接受老师的训话,我们也曾互相追赶着前方,希望未来的路途充满光芒。那是成长路上的年少轻狂,那是青春路上的快乐时光。我的青春路,因为有过疯狂,所以美好。

哪怕有倔强,却成长。

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好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那些说不出口,死闷于心的事。在这个尴尬的年龄里,开始关心爸妈,却不愿说出来。与爸妈吵架,明知自己是错,却倔的不愿承认错误。想多陪爸妈,却贪恋手机刷着微博。知道爸妈想和自己说话,却不知道他们的话题该怎么接下去。看得见爸妈每天在自己身边不断的变老,却仍不耐烦他们的唠叨,他们的过时。心里时时刻刻充满愧疚,却仍带给他们落寞与孤单。爸妈却从不责怪,在每个我与作业斗争的夜晚,给我一杯暖茶。在每个我心有疑惑时,教会我释怀,提醒我成长。那是我们之间的默契,那是你们给予的阳光,让我平静的面对狂风暴雨,让我充满信心的展望着未来。我的青春路,因为有过倔强,所以成长。

走在幽径的小路上,回首看着曾经走过的脚印,在那些平静的回首中,开始沉淀青春。15个脚印里,有过欢乐,有过忧愁,走过疯狂,也曾倔强。但却也一路坚持的走着,那是我的路——我的青春路。

喜欢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然后继续前行,不断强大。在渐渐年老的岁月中,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请允许,在路上。4.收放自如,性情写作

写作模仿训练固然重要,但也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对于两个极端的孩子,要特殊对待。写作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允许他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意自由;写作能力弱的孩子,要降低要求,尽可能贴近原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实即可,不能一刀切。强制性的模仿,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既不理解原文内容,更不知道自己在写啥。模仿训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享受成就感,从而保持自己的写作热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上册,单元内容为《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单元综合性学习为《让世界充满爱》,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相关题材的积累,我就把这次的作文训练确定为话题作文“爱”,允许学生模仿教材中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传递情感,也允许学生自由写作,突出性灵大爱,学生的作品就显得更加多元与个性。九年级在解读《故乡》、《我爱这土地》、《乡愁》之后,鼓励学生创作性地以故乡为题材写作,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佳作。

三、仿写的实施

对于写作训练,方法很多,模仿训练方法算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个较易操作的好办法。写作训练固然重要,如何通过“秀”来“show”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延续写作热情也同等重要。我们可以设想,无论模仿达人模仿得多么精妙绝伦,如果不能给他提供展示舞台,他能用自娱自乐的心态来执着追求这种模仿艺术吗?模仿秀之所以轰轰烈烈,那是因为表演者收获了成就感,观众享受到了模仿艺术的快感。写作亦如此!1.写作博览秀

一、初二阶段,每个学期都要求学生整理自己本学期的作文集,将本学期写过的作文篇目进行电子版汇总,然后给自己的集子自拟题目,做出封面,打印成册。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传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完成班级的作文集的编写。开学之后,利用校园媒体,向全校师生发出邀请函,在特定场所陈列展示班级、年级的学生作文集进行作文博览会交流。在接受了全校师生的欣赏与评比后,这个活动很是让获奖学生具有成就感。因此,初

一、初二阶段,学生都比较用心地去做好这个形象工程,写作的热情也就理所当然被点燃了。2.课前作文秀

有位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很简单而又很深思的问题:作文占语文中考的40%,语文老师用了40%的时间来教作文了吗?初

一、初二阶段,我是每天课前五分钟用来展示作文,挨着学号排序,学生课前自己诵读自己的作文,然后由作者自己确定两位同学点评,两位同学必须说出此文的优点和缺点。某一个阶段,学生都是同题作文居多,通过这种展示与比较,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去感悟自己的文章,端正自己的作文态度,否则,在众人面前难以启齿。3.亲子友情秀

之前作文教学,都是我在改作文,给分数,写评语,学生看分数,然后关上作文本。现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有时我会交给学生小组来进行评改,或者两个班互相评改。四个学生为一组,轮流批改,每个人打一个分数,并写出一句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评语,然后,小组推荐优胜作文。通过这个方式,学生能对比的同题作文量增大了,甚至,学生评语会更加得到作者的重视,也促进了学生的友情,强化了学习氛围。《献给母亲的歌》就是交给父母和子女共同完成的,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妈妈,我想对您说》,然后母亲用《孩子,让我轻轻告诉你》回信,既让学生收获了母爱,又能和谐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四、仿写的反思

虽然提出了这个并不新鲜且有争议的方法,而且也只是个人作文教学中一种粗浅的尝试,没有理论支撑,没有系统化的论证。且我也不希望把“模仿·秀”中的模仿等同于去使用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我更主张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经典文章的的典范性放大化,然后用阅读教学来引领写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写作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下载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作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辅导(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 陶鸿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

    写作 学写读后感5篇

    写作 学写读后感 【目标导航】 1.明确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基本要求和习作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3.养成读......

    论文写作辅导

    论文写作辅导 金锦萍 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本科毕业论文,或者说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问题,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什么是学位论文? (一)学位......

    公文写作专题辅导

    一、什么是公文1、公文的含义:所谓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文字材料。广义的公文专指法定公文。是指《国家行......

    论文写作辅导

    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方法简介 §1毕业论文的含义和价值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

    应用文写作辅导[精选合集]

    小学常见应用文写作格式 一、请假条: 格式:先顶格写向谁请假,并在后面写上冒号。再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谁请假、请假的原因和请假多少时间。最后,在右下方写上请假人的姓名和日......

    求职信写作辅导

    求职信内容一、标题 二、称谓: 三、问候语(如果写给单位则不需要,写给某一职务如处长则需要有) 正文: 一、表态求职(分两种情况) 二、自我推荐: (一)理论学习方面的情况; (二)实践动手能......

    毕业论文写作辅导(范文模版)

    毕业论文写作辅导I一、 毕业论文概述 1、撰写毕业论文的必要性 (1)撰写毕业论文是国家的规定。 (2)撰写毕业论文是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必修课。 (3)学生完成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