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2:4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篇: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日期:2011-09-19 16:51 作者: 来源:农业部乡镇企业局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促进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休闲农业发展形势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发展休闲农业意义重大。休闲农业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一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休闲农业能够融合一、二、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要,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新途径。二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保障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成为农民“四季不断”的重要收入来源。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能够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而整体带动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必将在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五是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对于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二)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当前,我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益拓展,模式丰富多样,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1.8万家,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二是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先后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三是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民自发发展向政府规划引导转变。四是产业品牌影响扩大。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一批服务能力好、休闲功能强、顾客认同度高的休闲农业品牌初步形成。五是产业效益初步显现。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一些地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三)休闲农业发展机遇难得。“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地方党委政府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投资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4000美元,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持续高涨,个性化休闲体验渐成新宠;我国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广大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恬淡的生活环境,必将成为休闲消费的主阵地。四是休假增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国民休闲纲要、带薪休假制度以及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优化,居民休闲时间明显增多,这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拉力。五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健全,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势头强劲,大量农民已经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这为农民依托农业产业、依靠农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走创业就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保障。

(四)休闲农业发展任重道远。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迅猛,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企业迅速壮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产业内部看,主要存在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规划引导不到位、行业管理不规范、政策扶持滞后、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运行负担重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和规范的力度切实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顺应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快速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为重点,立足“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建设农村”,按照“夯实基础、加快转变、提升水平、引领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完善设施,打造品牌,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推动我国休闲农业快速持续发展。

夯实基础,是通过强化政策引导、项目倾斜和财政支持,充分发挥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基础、队伍基础和平台基础,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加快转变,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促进联合与协作,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休闲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休闲农业发展能力。

提升水平,就是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增强休闲产品科技含量、文化特色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层次、素质和水平。

引领发展,就是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动力,通过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休闲农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引领农村新型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按照统一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各地有序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宣传推介、营造环境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创建示范典型,引导行业自律,实现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的标准化、规范化。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形成休闲农业发展良好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特色明显、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基本形成,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产业类型丰富多元。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等模式,新颖性、趣味性、体验性进一步增强。

增收贡献显著提高。在休闲农业聚集地区,休闲农业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50%以上,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比本地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高一倍。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通过拓展农业功能,大幅度提高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的容量,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扩大规模经营。以规划为先导,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遵循休闲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资源、环境和文化特色,科学配置种、养、加、销比例,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农家乐和小型休闲农业企业要主动与附近的大型旅游场所加强联合,形成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的格局。

(二)创新发展模式,塑造产业特色。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利用农业与生活资源,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拓展多元功能,发展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突出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教育示范功能,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丰收景象。挖掘包装民俗文化,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地位。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扩大农村消费,使休闲农业成为“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显著提升休闲农业地位。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经营水平。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宏观管理、发展理念、农业创意、信贷融资、生产安全、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作业内容、操作规程、工作方法、产品知识、安全生产等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五)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完善行政管理体系、信息统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组织开展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律、发展政策、发展模式、管理机制等研究,增强管理的协调性和针对性。引导科研教学单位创新、集成和推广休闲农业技术成果,建立休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强休闲农业支撑保障能力。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拓展信息终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区域布局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四类区域: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

(一)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大中城市周边的农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构建起集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要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名胜景区周边客源丰富,需求量大,具备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要以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突出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需求。

(二)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山区、滨水地区与草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该类地区要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紧密依托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打破区域界限,营造特色休闲农业功能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为主的休闲农(山、渔)庄和农(牧、渔)家乐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基础。应依托丰富的特色民风、民俗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空间,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有效途径。着力保护特色村庄和田园风光,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特色乡村游、民族风情游、村落风光游等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新兴休闲度假方式。

(四)传统特色农区。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耕文化、生产条件和自然景观,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功能创意,增加文化内涵,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努力在传统特色农区建成一批农业与休闲产业并举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区,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重点工程

(一)示范基地创建工程。为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将持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标准、优化环境、规范引导,逐步使休闲农业由单一休闲服务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延伸,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15年全国建成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二)知名品牌创建工程。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内部要素,接待能力、就业人数、休闲收入、游客感受等外部因素,统筹设计评价指标,分类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引领休闲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到2015年全国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乡村和星级休闲农业点。

(三)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休闲农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借鉴相关行业管理经验,遵循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休闲农业行业标准,规范休闲农业设施建设和服务。加强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体系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一批休闲农业设计研究中心。

(四)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组织专家精心编撰培训教材,确保培训质量。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加大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15年全国从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参加过专门培训。

(五)乡土文化挖掘工程。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休闲农业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问题,“十二五”期间,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挖掘力度,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乡土文化艺术园创建活动。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寻幽探微发扬山水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建筑文化,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乡土民俗文化区,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休闲农业场所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明晰的路标指示和完备的停车场。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改善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服务设施,使休闲场所和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实现垃圾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绿化。加强休闲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在动植物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设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为拓展农业功能创造条件,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放心休闲、满意而归”。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行业管理体系。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安排专人从事休闲农业管理工作,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要按照规划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支持,引导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和规范经营,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体系。各地要加大休闲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争取把休闲农业场所纳入政府采购体系。贯彻《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依法对休闲农业用地进行管理。要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争取“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休闲农业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政策。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指导本地区休闲农业的规范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争取在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营业税、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三)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服务的力度,为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有效衔接供需,进一步宣传推介农耕文明、乡土文化,普及农业知识,让消费者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农业的真实信息。做好休闲农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现有基本建设和财政资金项目要向休闲农业倾斜。要将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予以支持。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休闲农业发展基金,专项支持休闲农业的规划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和产业促进等工作。

(五)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项目,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状况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项目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贫困地区要积极协调,争取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扶贫开发贷款扶持范畴。

第二篇: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意见征求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1 第一节 计划目标完成情况.................................1 第二节 主要问题与不足...................................5 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7 第一节 发展机遇.........................................7 第二节 指导思想.........................................9 第三节 发展原则........................................10 第四节 发展目标........................................13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13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体系..................................13 第二节 旅游产品体系....................................29 第三节 旅游城镇体系....................................32 第四章 旅游服务产业要素优化.............................37 第一节 旅游交通........................................37 第二节 旅行社..........................................39 第三节 旅游饭店........................................40 第四节 旅游餐饮........................................41 第五节 旅游购物........................................42 第六节 旅游娱乐........................................44 第七节 旅游信息系统....................................44 第五章 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46 第一节 市场开发........................................46 第二节 市场宣传与营销..................................47 第六章 旅游环境保护.....................................49 第一节 保护原则与目标..................................49 第二节 保护措施........................................50 第七章 旅游文化保护与传承...............................52 第一节 保护原则........................................52 第二节 保护措施........................................53 第八章 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54 第一节 跨区域旅游合作..................................54 第二节 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57 第九章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58 第一节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目标............................58 第二节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措施............................59 第十章 旅游管理与保障体系...............................62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62 第二节 旅游行业管理措施................................66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6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意见征求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业跨越式大发展的战略提升期。旅游业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具有特殊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新疆旅游业实际,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第一节 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新疆旅游业受到奥运安保、金融危机、甲型流感、“75”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巨大冲击,旅游总收入占自治区GDP的比重及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全区旅游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截止2009年底,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51.89万人次,创汇5.7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808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16.72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757亿元人民币。与“十五”期间相比,入境旅游者人数增长11.1%,创汇增长29.5%;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47.3%,国内旅游收入增长49.5%。

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截止2009年底,全区已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448家(其中五星级12家,西北五省区名列第一),客房44545间,床位数82008张;旅行社441家,各类语种导游9425人;直接从业人员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80万人;旅游股份公司7家;旅游汽车5800多辆。已开发旅游景区(点)468个,被评为国家A级的景区197处(其中5A级景区3处,4A级景区2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4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际狩猎场2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34处,S级以上滑雪场22处,星级农家乐296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3个,全国旅游强县1个。已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17家,旅游学院 3家,中等专科学校20家;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21家。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同时,民航、铁路、公路、口岸和通讯、能源、电力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旅游行业管理扎实推进,产业素质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区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以贯彻《旅行社条例》和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为支点,对全区旅行社业务类别进行了重新调整,促进了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启动了特种旅游企业标准、从业人员标准、服务规范标准的调研论证工作,制订了《星级农家乐等级评定及管理办法》、《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标准》,促进了我区旅游业规范化发展。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成立了新疆旅游宣传推广中心,建立了标准化机房,搭建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开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改版旅游官方网站,启动政务服务公开,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旅游信息化水平。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举办各类执法、规划、评定人员和导游、驾驶员、旅行社经理、饭店管理人员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员5万余人次。建立了行业专业人员信息库,完善了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行业发展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三)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强,客源市场稳固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区及各地州把宣传促销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连起来”并举的宣传方式。一是通过积极主动参加国际、国内以及各有关部门、省市举办的各种旅游宣传推介会议、会展、节庆活动,进行宣传推介;二是通过举办和开展各种节庆、会展旅游活动进行宣传推介;三是对我区重要旅游客源地和潜在客源市场,进行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市场互动;四是加强了对东南亚、港澳台以及日、韩传统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五是通过互联网、电视、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各种广告进行宣传推介。通过系列宣传促销工作,有效地巩固了主体客源市场,有力地保障了全区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四)旅游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截止2009年底,新疆旅游业投资总规模为182.04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72.17亿元,社会资金(招商引资)109.87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39.65%、60.35%。与十五同期相比,总投资额增长267.7%。资金流向:财政资金全部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宣传推介、旅游规划编制及信息化建设等;社会资金主要用于酒店宾馆、景区开发、旅行社、旅游交通等其他方面建设。2008-2009年自治区财政投入4802.2万元,地方财政和旅游企业配套资金投入3082.8万元,全区15个地州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有计 划、有重点地开展了旅游厕所工程建设,建设标准化厕所251座,合格率达100%。

第二节 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旅游经济总量全国居后

“十一五”期间我区累计旅游总收入757亿元,分别位居于全国第26位,西部十二省区第8位,旅游经济总量与四川、云南等西部省区有较大差距,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新疆旅游成本较高,淡季时间较长,旅游发展方式粗放,开发建设水平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大资源、小产品,总体经济规模偏小,以门票经济占主导,餐饮、住宿特色少,休闲、娱乐活动项目少,旅游商品附加值低,购物比重小,游客除交通以外的其他消费较低;旅游经济与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产业带动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二、旅游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区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旅游精品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旅游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新疆旅游投资总量不足且投资分散,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一次性投入不足,导致高品质旅游资源低层次开发;缺乏世界级精品景区,国家级旅游品牌数量少,与新疆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不匹配;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深层次系统开发,同质化、庸俗化、表象化问题 突出,缺少展示旅游文化的载体,旅游产业基地建设不足;旅游产品创新滞后于旅游需求,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力度有待加大;旅游纪念品缺少精品名牌,旅游商品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购物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旅游企业竞争力不足

目前,我区旅游企业主要表现为散、小、弱、差的企业数量居多,大型旅游企业数量较少,尚无上市旅游公司,缺乏领军旅游企业。旅游星级饭店主要集中在价格竞争层面上,非价格竞争(如服务、品牌、技术、知识、文化等)程度低,低档次经济型饭店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全国百强旅行社中,我区只有2家。同时存在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营销策划、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匮乏,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理念落后,经济效益差,旅游企业品牌化、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进程缓慢等问题,旅游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四、边境旅游优势尚未发挥

我区拥有5600公里的边境线,有17个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具有开展边境、跨国旅游的良好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但目前,由于中亚部分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尚未批准为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我国游客无法经新疆口岸出境旅游。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在吐尔尕特、阿拉山口、红其拉甫、霍尔果斯、塔克什肯等边境口岸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出境旅游手续繁杂,边境旅游还未实现正常化。加之,我区边境口岸旅游 吸引物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入境游客边境购物功能逐渐被乌鲁木齐、内地商品加工批发地所取代,伊犁、阿勒泰、克州等地区的边境旅游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五、管理体制与保障体系不完善

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产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旅游业宏观管理与协调乏力,行政权力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交叉作用,互相掣肘,制约了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阻碍了旅游业向“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方向发展。此外,旅游理论体系、旅游法制体系、旅游标准体系、旅游政策体系、旅游人才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难以支撑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总体而言,新疆旅游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新疆富集的旅游资源还不相适应,与旅游业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综合优势还不相适应,与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旅游业的定位和要求还不相适应。

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

第一节 发展机遇

一、我国处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 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均GDP近4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一个空前规模的巨大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全国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逐步缓解,旅游业供给能力、配套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我国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将为旅游业扩大内需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和产业转型升级期。

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新格局的标志性的新起点。国务院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向越来越明显,旅游业逐渐融入国家战略。《意见》的提出也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民生内容的拓展,标志着消费立国、服务业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三、中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进新疆旅游业恢复振兴

“十二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中央新 疆工作会议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将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援疆的有效机制,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新疆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国家把进一步扩大新疆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战略之中,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的设立,将成为推动新疆边境购物、跨国旅游大力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景区(点)建设,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体系,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准,支持新疆发展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新疆旅游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将新疆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新疆作为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旅游通道和集散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新疆四大对外通道、六大口岸的建设和开放政策的实施及逐步推进,将形成国内外游客通过新疆“西进东出”和“东进西出”的新格局。此外,自治区各项扶持旅游发展政策措施的长期效应开始显现,新疆和谐、稳定、团结的旅游形象在国内外正逐步重新树立。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旅游业发展也处于难得的战略提升期和黄金发展期。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精品名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集团,保护自然精华景观和生态重地,传承地域民族和历史文化,推 动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利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节 发展原则

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游客至上的观念,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把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作为第一职责,以游客满意度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环境。同时,增强旅游业为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方面的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疆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

二、科学转型,创新升级

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领发展的主导性作用,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从一般性的产品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竞争,提高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从简单粗放的旅游产品开发阶段转向效益化发展阶段,要着力从注重设施建设等硬件因素转向加强服务与环境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 旅游消费热点。推进由单一的旅行社团队旅游服务方式向旅行社组团、自驾车游、汽车俱乐部、网上拼团旅游等多样化散客旅游服务方式的转型。

三、资源整合,精品推进

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地区协作,推动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同时,加强资源整合、特色营造、创新开发和宣传促销,推进由精品旅游景区到精品旅游线路的升级,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带动全疆旅游产业跨越式大发展,推动新疆由“中国西部重要旅游胜地”向“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优秀、西部最佳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四、资源保护,低碳旅游

加强优质精华自然景观的保护,维持新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制定并推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推动环境保护型开发、资源节约型经营和环境友好型消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旅游,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创建绿色饭店和生态景区,建立完善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减少污染物排放,稳步提升旅游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五、文旅结合,产业聚集

加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深度挖掘、整合和提升新疆散落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推广旅游文化产业的基地化发展模式。对维吾 尔、哈萨克、蒙古、塔吉克、柯尔克孜、回族、锡伯、达斡尔、俄罗斯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旅游城镇、特色民族旅游街区,搭建实现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聚集的重要载体,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

六、优化环境,促进消费

加快制定出台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的政策和方案,促进旅游消费。发展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形成适合不同阶层与不同偏好人群的旅游产品体系;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涵与方式;不断完善旅游监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防控力度,创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增加和完善旅游功能,提高旅游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管理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七、区域统筹,产业协调

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重视统筹协调。加强区内各地州之间、兵团与地方之间、我区与西北各省区之间、新疆与中亚俄罗斯的区域旅游合作和跨境旅游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密切协作关系。统筹协调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交通、农牧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良好格局。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入境旅游

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五年累计666万人次,年均增长32%;旅游创汇累计25.87亿美元,年均增长32%。

——国内旅游

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五年累计20935万人次,年均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累计181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6%。

——旅游总收入

旅游业总收入五年累计199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相当于全区GDP的8%。

——旅游总人数

接待旅游总人数五年累计21601万人次,年均增长13%。——从业人员

到2015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

第三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体系

以“五区三线”旅游发展格局为基础,围绕“三山(阿勒泰山一带、天山一带、昆仑山一带)”、“两盆(环准格尔盆地、环塔里木盆地)”、“一个中心(乌昌旅游集散中心)”六大区域旅游板块,进一步 提升、完善、整合形成“三条核心产业带、六个重点旅游区、二十个精品景区、三条旅游环线”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一、打造二十个精品景区

景区是具有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地域单元,一般具有一定规模和明确的边界范围,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有统一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职能。

(一)世界级精品景区

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加强景区的保护管理与科学规划,保护精华景观的完整性,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真实性,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与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

1.喀纳斯

喀纳斯是阿尔泰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的唯一聚居区,依托图瓦人而形成了特色显著的图瓦民族文化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发展方向:生态观光

重点项目:完善喀纳斯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提升贾登峪旅游接待基地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景区内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保护工作;建设数字喀纳斯系统、图瓦民族博物馆、喀纳斯国际滑雪场,完成禾木、白哈巴旅游节点游客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大喀纳斯旅游环线,开发那仁夏牧场、双湖等景点,建设铁热克提乡旅游接待基地。2.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集冰川、高山、湖泊、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全球中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的典型代表。

发展方向:生态观光

重点项目: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天池系统,开展天池海北坝体观景平台生态绿化、天池盘山公路边坡绿化、天池海南淤沙治理绿化,三工河谷生态走廊绿化、三工河、四工河、水磨河流域治理、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等环保工程。

3.那拉提

那拉提发育了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谱,雪峰、冰川、高山、草甸、森林、草原、河流、峡谷等自然景观资源集聚度高、组合层次感强,具有独特的立体美观赏价值。

发展方向:观光、休闲度假

重点项目:完善旅游接待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景区生态游道和环卫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站、哈萨克民族博物馆,开展景区环境整治、精华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4.吐鲁番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点,堪称“丝路文化博物馆”、“绿洲生态博览园”,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方向: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体验 重点项目:加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开发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体验型产品,培育大型歌舞演艺品牌,加强现有景区的旅游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加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吐鲁番优质瓜果和历史盛名打造新疆瓜果基地、中国瓜果交易集散中心和国际瓜果博览会,拉动瓜果农副产品销售;推动民间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依托各景区培育旅游富民的示范村点。

5.喀什

喀什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最重要发祥地,是维吾尔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保持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境内丝绸之路上保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唯一一座反映伊斯兰文化背景下城市形态的典型城市。

发展方向: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体验、特区商务

重点项目:依托喀什经济特区建设,突出打造喀什维吾尔风情之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喀什老城区改造与世界级景区打造相结合,整合喀什地区精湛华美和浓郁古朴的维吾尔生土、木雕、砖雕艺术,建设喀什噶尔大剧院、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喀什历史文化博物馆、手工艺街区、国际旅游巴扎等文化产业项目,以及游客集散中心、滨河生态酒店、喀什民居式宾馆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香妃主题园、购物街区等香妃园景区改扩建项目。

(二)国家级精品景区

加强国家级景区的建设和申报工作,保护自然精华景观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保护、挖掘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强化科学规划与统一 管理,完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加强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设国家级旅游精品景区。

1.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最大的内流型高山湖泊,是天山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以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为主的游牧民族仍延续着几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构成赛里木湖古老的人文风情画卷。

重点项目:建设数字景区系统、环境监测中心,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接待基地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开展环湖公路两侧植被恢复工程、野生禽鸟栖息地保护工程、景区草场围栏禁牧、生态移民工程。

2.托木尓-大裂谷

托木尔峰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是全球超大型山岳冰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全球雪豹最集中分布区;温宿大裂谷是天山南北两侧的褶皱及断裂构造带中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地貌景观,是天山峡谷风光的典型代表。

重点项目: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标识解说系统、环卫设施、旅游安全设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自然灾害预防系统,开展冰川遗迹与精华地质景观保护工程。

3.神钟山

神钟山景区发育了大规模巨型华岗岩体独石山景、象形山石等地质奇观,成为整个阿尔泰山地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突出 地质学和美学价值。

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景区道路交通系统、导览标识系统,开展精华地质景观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额河源头生态保育工程、景区内牧民搬迁安臵工程。

4.喀拉峻

喀拉峻是天山草原风光最美的区域,完整的保留了原始纯净的自然面貌。

重点项目:重点建设景区道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生态游道、观景台、导识系统、环卫设施,保护精华景观,核定载畜量,防止过牧生态破坏,保持原始自然面貌。

5.巴音布鲁克

巴音布鲁克区域是天山构造盆地和典型湿地的代表,是中国最大的天鹅繁殖地和栖息地,是全球偏南纬度大天鹅繁殖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交通系统、标识解说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监测系统,开展退牧换草与生态修复工程、野生禽鸟栖息地保护工程。

6.乌鲁木齐南山

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与阿尔卑斯山、落基山等国际著名的休闲度假区的自然风光、气候环境类似,是国内少有的避暑、滑雪绝佳潜力区。

重点项目:整治无序开发建设区域,提升现有度假村、滑雪场旅 游接待服务功能,面向国内、中亚、西亚中高端市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在国内形成“冬季度假去海南,夏季避暑来天山”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国际生态度假村、国际滑雪运动基地、生态营地、户外运动营地、汽车营地、商务会议中心等,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加强风景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

7.库姆塔格沙漠

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世界治沙史上“绿不退、沙不进”奇观的缩影,是浓缩世界各大沙漠景观的博物馆。

重点项目:完善沙漠观光、沙雕艺术、沙地运动、科考探险、沙疗保健等系列旅游产品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带动景区沿线开发瓜果产业园区、工业旅游,促进城市旅游景观和接待设施建设,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实现“过一夜”的旅游目标和经济目标。

8.库车大峡谷

库车大峡谷堪称地质“活化石”,国家公园以天山神秘大峡谷为中心,包括盐水沟海底世界奇观、天山奇景、红山石林、克孜利亚胜景、大龙池和小龙池等自然景观及周边200公里的地质遗迹保护范围。

重点项目:完善游客中心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地质遗迹解说系统、旅游交通系统、景区环卫设施、旅游安全设施,开展精华地质景观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9.乌尔禾魔鬼城

乌尔禾魔鬼城是浓缩雅丹地貌特征的典型地质奇观,造型奇特、色彩美观,是国际雅丹地貌的突出例证。魔鬼城景区是北疆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区位条件优越。

重点项目:重点保护雅丹地貌精华景观,完善生态型游道、环卫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带动毗邻的克拉玛依百里油区和黑油山景区发展。

10.轮台胡杨林

轮台胡杨林是世界上胡杨林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全球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突出代表。

重点项目:丰富旅游项目,完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景区道路交通系统,开展胡杨林及其生态系统的监测与保护工程。

11.慕士塔格

慕士塔格峰有“冰川之父”之称,与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并成为“昆仑三雄”,是帕米尔高原的象征与标志,该区域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高峰群和中纬度现代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包括喀勒库勒湖、苏巴什村。

重点项目: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配套设施、重点水源地环卫设施、慕士塔格冰川监测站,开展湖区西岸拆迁改造与生态修复工程、湖区上游湿地围栏封育禁牧和草地臵换工程、苏巴什大队部生态移民工程、采矿点关停整顿与生态修复工程。

12.特克斯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卦爻最完整的八卦城,是中国最西边的八卦城和易经文化所在地,是中国道家文化传播最西端的地 方,是体现周易文化内涵和八卦奇特奥秘的文化圣地,是将《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重点项目:统一城镇整体建筑风格,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拆迁改造、“穿衣戴帽”工程、八卦城形象工程,街道与建筑的改造与旅游服务功能、八卦文化相结合,建设商业一条街、美食一条街、易经文化长廊等主题文化街区,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宾馆、餐馆、商铺的改造与经营,使其成为当地居民受益的富民产业。

13.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部距离中亚中心城市最短、出入境人数最多的边境口岸,有中哈两国元首签署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

重点项目: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边境跨国旅游区,开发口岸观光、边境购物旅游,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与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拓展阿拉木图、阿斯塔纳的跨国旅游线路。

14.二道桥—国际大巴扎

以国际大巴扎、二道桥、民街为主体,浓缩了二道桥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歌舞演艺、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典型维吾尔商业街区,是展示新疆及俄罗斯、巴基斯坦、中亚各国民族特色商品、民族手工艺、饮食文化、建筑艺术的“城中之城”。

重点项目:建设国家旅游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第一巴扎”旅游品牌,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加强旅游安全与环境整治。15.哈密回王府

哈密回王府是新疆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清宫廷建筑群,体现了新疆多民族文化长期融汇贯通的独特建筑风格;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是集中展示哈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文化中心。

重点项目:整合哈密回王府、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哈密博物馆,打造哈密市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旅游购物街,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开展景区绿化工程。

二、发展六个重点旅游区

旅游区是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域单元,一般由一批景区、依托中心城市和若干个旅游节点、旅游交通线路组成,以航空、公路、铁路等与外界联系。

十二五期间新疆大力发展六个重点旅游区,各旅游区形成以精品旅游景区为重点,以旅游中心城市和特色城镇为依托,带动区内其他景区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格局。

(一)乌鲁木齐都市圈旅游区

区域范围: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石河子市、吐鲁番市。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冬季冰雪、屯垦文化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加强乌鲁木齐全疆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借助乌洽会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机遇,全面提升乌 鲁木齐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和功能,依托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新疆国际旅游节、新疆国际冰雪节打造乌鲁木齐国际商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以天山天池、吐鲁番、乌鲁木齐南山为重点,以达坂城风景区(盐湖浴乐城、风车大世界、王洛宾音乐城、柴窝堡名吃城)、石河子军垦城、五家渠青格达湖为支撑,辐射带动玛纳斯石门子、呼图壁康家石门子、昌吉庙尔沟、乌昌周边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配合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面向内地、中亚、西亚、新疆市场,开发观光、避暑、滑雪、温泉疗养、乡村休闲、购物旅游,形成高、中、低端分工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

(二)伊犁休闲生态旅游区 区域范围:伊犁地区、博州、和静县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生态观光、边境旅游、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那拉提、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为重点,以喀拉峻、唐布拉、特克斯八卦城、霍尔果斯口岸等景区为支撑,依托伊宁、新源、特克斯等旅游城镇,带动库尔德宁、恰西、夏塔、伊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霍城惠远古城、温泉、怪石峪、阿拉山口口岸等周边景区发展,逐步培育伊犁塞外江南旅游品牌。

喀拉峻、库尔德宁、恰西突出西天山原始森林草原生态景观,修建连通库尔德宁、恰西、喀拉峻的山区道路;那拉提、唐布拉百里画廊温泉疗养区借鉴瑞士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面向高端市场发展养生 康体休闲度假旅游;昭苏夏塔发展古迹与冰川探险旅游;加强阿拉山口的口岸观光、边境购物及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三)阿勒泰生态旅游区 区域范围:阿勒泰地区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生态观光、民族风情、边境旅游、冬季冰雪、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喀纳斯为龙头,以富蕴神钟山、吉木乃草原神石城、青河三道海子、富蕴五彩城景区为支撑,以阿勒泰、布尔津、富蕴等旅游城镇为依托,带动福海蝶泉谷、乌伦古湖、哈巴河白沙湖—鸣沙山等景区发展,带动富蕴、吉木乃、可可托海矿业镇等节点城镇,培育阿尔泰、青河为休闲度假旅游城镇。

(四)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区 区域范围:喀什地区、克州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区商务会展、边境旅游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喀什维吾尔风情之都为龙头,充分发挥喀什特区南疆旅游集散中心以及中亚南亚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以墓士塔格景区、塔什库尔干特色城镇、红其拉甫口岸为支撑,辐射带动奥依塔克冰川公园、达瓦昆沙漠、泽普胡杨林、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麦盖提刀郎文化、莎车十二木卡姆、英吉沙手工艺品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业与抗震安居和生态移民相结合,带动特色瓜果产业、乡村旅游发展。

(五)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区 区域范围:阿克苏地区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观光等旅游产品。发展思路:以阿克苏、库车旅游城镇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龟兹石窟群、库车大峡谷、库车王府的旅游服务功能,重点开发建设温宿大裂谷、沙雅胡杨林景区,带动阿瓦提刀郎文化开发;建设龟兹乐舞大型演出基地,以史书及壁画的记载挖掘、整理、再现“龟兹乐舞”文化,培育“龟兹乐舞”旅游演艺品牌,打造龟兹文化旅游品牌。

(六)哈密休闲文化旅游区 区域范围:哈密地区

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历史文化、休闲度假、民俗旅游、自然观光等旅游产品。

发展思路:以白石头风景区、哈密王府为重点,以哈密瓜园、哈密魔鬼城景区、伊吾胡杨林景区为支撑,以哈密市、巴里坤古城为依托,发展以观光为基础的休闲度假旅游。

加强白石头风景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完善哈密瓜园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巴里坤古城的文物保护与文化展示;完善哈密魔鬼城景区、伊吾胡杨林景区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哈密作为新疆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加强敦煌—哈密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合作,引导敦煌丝绸之路游客延伸游程进疆。

三、建设四个特色旅游区

(一)巴州大漠生态与特种旅游区

以阿尔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轮台胡杨林、尉犁罗布人村寨、罗布泊为支撑,打造面向国内外高端旅游市场的特种旅游品牌,组合生态旅游与特种旅游产品线路,建设特种旅游服务基地。

推进塔中机场、塔河大桥至罗布人村寨沿线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沙漠探险和轮南塔中石油工业旅游项目开发。

(二)和田玉石文化旅游区

依托和田玉石一条街建设和田玉石文化园暨中国玉石交易基地,依托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采玉探源地,开发和田玉石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依托尼雅遗址、麻扎塔格山、麻扎塔格古戍堡、热瓦克佛寺遗址开发丝路古迹探险旅游;依托艾德莱斯丝绸厂、和田地毯厂、桑皮纸作坊发展旅游手工艺品基地;依托千里葡萄长廊、千年核桃王、千年无花果王、长寿村,开发和田民俗风情游。充分发挥“和墨洛”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优势,培育315国道、217国道两条旅游发展动脉通道。

(三)克拉玛依工业旅游区

发展要点:克拉玛依重点开发石油工业旅游产品、雅丹地貌奇观旅游产品、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打造独山子为石油化工特色旅游城市,发展以黑油山为中心,涵盖百里油区、克拉玛依展览馆、新疆石油地质陈列馆、克1号井的全国著名石油工业旅游科普观光体验基地,使 其成为环准噶尔盆地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

(四)塔城边境绿洲旅游区

区域范围:塔城市、额敏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重点发展边境口岸购物游、边塞风情游,进一步增强巴克图口岸、俄罗斯风情街、伟人山、裕民山花节的旅游吸引力,开发塔城飞鹅、巴什拜羊等特色美食与旅游商品,依托克拉玛依客源市场和准噶尔旅游环线的部分游客,打造油城休闲基地和边境旅游产品。

四、培育三条核心产业带

以旅游区为重点,以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航空网络为交通纽带,整合沿途辐射景区、节点城镇和旅游要素,构建新疆“一轴、两翼”三大旅游产业带。

(一)天山北坡旅游产业带

区域范围: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地区、昌吉州、博州、哈密地区、石河子市、乌苏市、沙湾县、独山子;

发展思路:以乌鲁木齐都市圈旅游区为核心,以伊犁生态休闲旅游区、哈密休闲文化旅游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奇台江布拉克草原、木垒鸣沙山-胡杨林、奇台硅化木-恐龙沟、五彩湾古海温泉、乌苏温泉、沙湾鹿角湾等景区,以及奎屯、独山子等节点城市旅游发展。

充分利用312国道、星星峡-乌鲁木齐-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兰新线等陆路交通,以及乌鲁木齐中心机场,伊宁、吐鲁番、那拉提、博 乐、哈密支线机场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组织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二)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

区域范围: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

发展思路:以阿勒泰生态旅游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克拉玛依工业旅游区、塔城边境绿洲旅游区发展,以及216、217国道沿线哈萨克文化部落景区开发;以216、217国道,奎北铁路,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喀纳斯机场为交通纽带,共同构筑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

(三)丝路中道旅游产业带

区域范围: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州、和田地区; 发展思路:以喀什民族文化旅游区、阿克苏龟兹文化旅游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巴州大漠生态与特种旅游区、和田玉石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发展,以314、315国道,沙漠公路,喀什、阿克苏、库尔勒、库车机场为交通纽带,培育丝绸之路中道旅游产业带。

五、形成三条旅游环线

(一)准噶尔旅游环线

线路:乌鲁木齐—天山天池—富蕴(神钟山)—福海(黄金海岸)—阿勒泰—布尔津(喀纳斯)—哈巴河—吉木乃(草原神石城)—克拉玛依(魔鬼城、石油城)—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乌鲁木齐。

(二)天山旅游环线

线路:乌鲁木齐—伊宁(赛里木湖、霍尔果斯)—巩留(库尔德 宁)—特克斯(喀拉峻)—昭苏(夏塔)—阿克苏(托木尓-大裂谷)—库车(库车大峡谷)—和静(巴音布鲁克)—那拉提—独山子—乌鲁木齐。

(三)丝路中道旅游环线

线路:乌鲁木齐—吐鲁番(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库尔勒(博斯腾湖)—库车(龟兹石窟群)—阿克苏—喀什(卡拉库勒-慕士塔格、塔什库尔干)—和田—乌鲁木齐。

第二节 旅游产品体系

在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同时,开发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新疆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冬季冰雪游

重点改善和加强乌昌地区、阿勒泰、哈密、伊犁等地冬季旅游接待服务功能,逐步打造为国际冰雪运动基地,提升新疆冬季旅游产品的品质;提供方便、快捷、舒适、价格适中的冬季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客商和旅游者参与新疆冰雪旅游,由区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扩展;将“冬博会”办成“冬季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博览会”,打造冬季旅游品牌,扩大新疆冰雪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民俗风情游

依托十三个主体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利用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开发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瓜果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产品。

(三)边境旅游

完善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其拉甫、吐尔尕特、塔克什肯、巴克图、吉木乃等口岸的接待设施及边境旅游市场环境,争取中央与对方国家联合开办边境自由贸易区的特惠政策,建设旅游吸引物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边境旅游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新疆打造西部区域增长极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推动力。

(四)特种旅游

重点培育博州、塔城自驾车线路,设计推出217线、新藏线、帕米尔风景线等经典自驾车旅游线路和自驾车探险线路,为国内外自驾车提供多样的线路选择。建设城镇、景区、公路自驾车营地(救援)体系,形成便捷完善的自驾车服务网络。发放自驾游护照,加大对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旅游房车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自驾车旅游市场。举办环赛里木湖自行车拉力赛、环塔拉力赛、环库木塔格沙漠户外赛活动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培育和树立特种旅游品牌。

(五)商务会展旅游

依托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新疆喀什暨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新疆国际旅游节、新疆国际冰雪节,培育克拉玛依石油产业链、霍尔果斯口岸中哈合作中心、和田玉石交易市场等商务会展、商务考察旅游产品。筹办好吐鲁番葡萄节、哈密瓜节,依托吐鲁番优质瓜果和历史盛名打造新疆瓜果基地、中国瓜果交易集散中心和国际 瓜果博览会。

(六)工业农业旅游

依托克拉玛依石油、独山子石化、新疆盐湖、达坂城风车、可可托海等工业旅游资源,开展现代工业园区参观、生产流水线参观、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景观建设、工业旅游购物娱乐活动等。

重点发展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库尔勒、独山子、南北疆县城周边区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农(牧)家乐、休闲农庄等体验性乡村旅游活动。扎实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评定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和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社会消费热点和品牌旅游产品。

(七)红色旅游

抓住国家推进红色旅游二期工程的机遇,围绕石河子“军垦文化’核心,建设旅游精品,打造“中国屯垦旅游”主体品牌。培育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克拉玛依共和国第一号钻井、金斯特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城(小白杨)、伊吾保卫战遗址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开发纳入大区域旅游框架,整合资源,形成多色结合的旅游线路,提升重点旅游产品的综合带动作用。

第三节 旅游城镇体系

一、建设两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一)乌鲁木齐旅游集散中心

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作为全疆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建设集政府的权威性和旅行社的业务性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体系,以适应和满足未来旅游发展需求。

顺应向西开放桥头堡战略和乌鲁木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建设中西南亚旅游集散中心,积极培育亚欧大陆航空中转中心。

向中央争取在乌鲁木齐设临空经济区的特殊政策,建设乌鲁木齐“商务旅游+国际名品免税大超市+会议度假+旅游房地产”的旅游新城区。

(二)喀什旅游集散次中心

依托喀什经济特区建设,培育以喀什为基地面向中亚、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加强南疆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建设;配合喀什向西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基地的建设,把喀什建设成国际商贸旅游集散中心。

二、完善八座旅游中心城市

库尔勒市、伊宁市、阿克苏市、阿勒泰市、哈密市、和田市、克拉玛依市和博乐市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强化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继续深度开发城市周边景点,加强旅游目的地功能建设。

三、培育特色旅游依托城镇

(一)布尔津欧式旅游小镇

布尔津县是一座具有浓郁欧式异域风情的童话边城,是进入喀纳斯景区的第一景点和必经之地,获得“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村镇”、“国家园林县城”多项殊荣。

重点项目:不断吸收国际旅游名镇的发展经验,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产业项目,成为新疆引领时尚的欧式旅游特色小镇;不断完善城镇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二)石河子军垦城

石河子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国军垦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

重点项目:建设军垦文化特色城镇、国家红色旅游基地;通过进一步丰富建设军垦文化的旅游吸引物、旅游项目、城市街区、标识系统,打造军垦旅游城市观光轴,塑造军垦文化的整体城市风貌;完善旅游服务要素综合配套项目。

(三)独山子石化城

独山子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拥有新疆最早的油井—独山子油井遗址、新疆最早的蒸馏釜—独山子蒸馏釜遗址,具有独特的石油文化城市风格。

重点项目:建设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开发石化观光旅游产品;通过建设景观轴、标志性建筑物、景观节点,标识系统等塑造石油文化城市形象;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北疆旅游

集散地功能。

(四)吉木乃哈萨克风情边城

吉木乃是哈萨克艾林郡王故地、哈萨克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吉木乃口岸有百年通商历史,是我国通往中亚、俄罗斯、欧洲的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发展边境购物、跨国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重点项目:开展艾林郡王府修复重建工程,挖掘、保护、集聚、提升与整合哈萨克族部落文化,创新经营哈萨克旅游文化产业;依托吉木乃口岸大力发展工农边贸、跨国旅游,建设中亚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出口农业示范区、创汇畜牧业基地等;打造城市观光轴,营造浓郁的哈萨克文化旅游形象。

(五)塔城俄罗斯风情边城

塔城市是我国俄罗斯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是非物质文化“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地;巴克图口岸是我国连接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最便捷的口岸,被誉为“准噶尔门户”和“中亚商贸走廊”。

重点项目:建设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统一俄罗斯建筑风格,塑造俄罗斯风情的城市旅游形象;丰富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开发边境购物、跨国旅游产品;完善城区和口岸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

(六)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帕米尔高原小镇

塔什库尔干是我国塔吉克族的主要聚居区,是“塔吉克鹰舞”、“鹰笛”、“引水节”和“播种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

重点项目:开发塔吉克民族歌舞(《冰山上的婚礼》、《鹰舞》、《雄

鹰展翅》、《帕米尔》等文艺节目)、特色饮食、民族刺绣和手工艺品等系列旅游产品;建设歌舞演艺中心、手工艺街区、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配套设施;通过城镇景观轴、特色民居建筑打造帕米尔高原风情的城镇特色。

(七)巴音布鲁克蒙古族特色小镇

巴音布鲁克镇是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族东归部落的聚居区,是“江格尔”、“那达慕”、“萨吾尔登”、“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重点项目:开发展示东归草原文化、那达慕节庆文化、江格尔文化、蒙古族手工艺文化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江格尔文化传承中心,民族手工艺基地、东归草原文化影视拍摄基地、旅游环保交通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配套设施;统一巴音布鲁克镇的建筑风格,营造蒙古族特色小镇的旅游形象。

(八)那拉提哈萨克民族风情小镇

那拉提镇是哈萨克族聚居地,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阿肯弹唱)、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哈萨克族服饰(哈萨克刺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重点项目: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家庭旅馆、旅游购物街区、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开展旅游形象工程,将哈萨克文化艺术融入城镇建设,使那拉提镇民居建筑成为展示哈萨克文化的鲜明符号;加强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

(九)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是“锡伯族刺绣”、“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西迁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

重点项目:建设国家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旅游城镇;深入挖掘锡伯族历史文化、民族工艺文化、节庆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和文化内涵;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及锡伯族民居,开展旅游形象工程,打造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

四、强化旅游强县的接待功能

配合国家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中国旅游强县布尔津、重点推动库车、特克斯、新源、鄯善、富蕴、哈巴河、巩留、巴里坤、吉木萨尔、奇台、玛纳斯、和静、温泉、裕民等自治区旅游强县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接待功能、充分发挥节点作用。

五、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村镇

依托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特色民族文化旅游村镇,重点考虑旅游与服务功能,实现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传统游牧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局面。

(一)阿勒泰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村镇

阿勒泰地区各县市依托喀纳斯黄金旅游线(国道217线、216线)、牧民定居工程、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引水工程建设哈萨克民族文化

旅游村镇,串联整合哈萨克族克列依部落的文化,在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上,复古再现12个阿巴克克列依的主体文脉。

阿勒泰市:开发哈孜别克、叶萨尕斯、胡勒泰波拉提等部落文化; 布尔津县冲乎尔镇:依托喀纳斯开发贾迪克部落的8个分支; 吉木乃县托斯特乡:依托艾林君王府恢复重建展示哈萨克文化; 福海县:依托乌伦古湖开发伊铁勒部落、美尔其部落文化; 恰库尔图镇:依托神钟山景区开发喀拉哈斯、莫勒和部落文化。

(二)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村镇

伊犁地区依托那拉提景区(草原部落)、国道217线、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村镇,以大玉兹乌孙部落为主线,展现克扎依、阿勒班、斯班、宏拉提等乌孙各个分支的主体文脉,对游牧民族的各种节庆活动进行包装,增加游客参与性互动项目,以牧民定居点为舞台展示哈萨克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

第四章 旅游服务产业要素优化

第一节 旅游交通

一、优化旅游交通条件

依托“十二五”期间国家新增及原有各等级公路、铁路、民航交通体系,按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要求,推动相关部门重点发展与之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陆空衔接协调、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民航方面要积极推动旅游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重点景区的机场建设。开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往返乌鲁木齐航线航班的旅游包机;开通乌鲁木齐-喀什-伊宁-乌鲁木齐绕飞航线,实施上海-乌鲁木齐-阿克苏、成都-乌鲁木齐-库尔勒,西安-乌鲁木齐-喀什,济南-乌鲁木齐-伊宁的延伸支线。

铁路方面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引导旅行社与铁路部门协作,设计开发北京—西安—敦煌—乌鲁木齐、上海—南京—西安—敦煌—乌鲁木齐、重庆—成都—西安—敦煌—乌鲁木齐、广州—深圳—西安—敦煌—乌鲁木齐等旅游专列产品。

公路方面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和主要旅游城市与重点景区间的快速旅游专用道;协调引导地方政府加快重点景区与周边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协调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和客运公司开通旅游中心城市至重点旅游区、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班车。

二、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功能

在旅游交通干线沿线布臵层次合理、规模适当的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餐饮、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拓展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和舒适性。启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设工程,尤其是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引导指路标识、旅游景区宣传广告牌的建设,统一设计制作新疆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沿线的旅游景区引导标识,发挥旅游交通标识的引导和宣传效应,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第二节 旅行社

一、优化旅行社结构体系

推进大型旅行社改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和品牌化,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旅行社的市场拓展能力;积极推行旅行社集团经营与网络经营战略,培育若干以旅行社为主体、具有品牌优势、开展跨国经营的旅行社企业联合体;加快组建中外合资旅行社,探索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强强联合的方式。鼓励中、小型旅行社突出特色经营,由旅行社经营向旅游代理发展,参与政府采购、会议外包和多种经营,避免同质低价恶性竞争。

二、完善业务分工体系

通过旅行社法规体系和市场竞争作用,规范和引导旅行社向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两大体系分化,鼓励引导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和规模优势与民航、铁路、饭店、景区、国内外大型旅行社合作发展成大型旅游批发商,引导中、小型旅行社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控股等方式发展成网络化经营的大型旅游零售商。

三、提高旅行社服务管理水平

完善旅行社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市场服务规范、效益良好的旅行社发展体系。提高旅行社的行业规模、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鼓励旅行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形成传统产品销售模式和网上在线销售并重的产品销售格局。引导旅行社在传统线路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和规模不断推出新的旅

游产品。

第三节 旅游饭店

一、优化旅游饭店结构

合理调整全区旅游饭店总量、档次和布局,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到2015年,旅游星级饭店总量控制在家以内,其中四星级以上家,三星级家,总床位数达到万张,年平均床位利用率60%,旺季达到95%。根据市场需求在主要旅游接待城市(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伊宁、库尔勒、阿勒泰、库车、克拉玛依、石河子、和田、阿克苏、哈密、布尔津等)和重点景区建设个三星级以上宾馆。

二、发展多样化住宿设施

在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目的地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三星以上会展商务型、文化主题型、时尚度假型和保健疗养型等主题酒店,促进旅游住宿设施品牌化发展;在各地州首府城市和旅游强县鼓励建设经济型快捷酒店、青年旅馆,并逐步形成网络,促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鼓励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建设家庭旅馆、乡村客栈、旅游宿营地;引导在主要交通干线沿途合理建设汽车旅馆、旅游宿营地。

三、提升旅游饭店整体素质

提升星级宾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强社会旅馆、旅游宿营地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准入标准。强化“绿色饭店”建设,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饭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引导鼓励酒店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推行“绿色酒店”

消费模式。

第四节 旅游餐饮

一、突出文化内涵和经营特色

充分发挥新疆饮食文化丰富、饮食习俗独特的多民族饮食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经营,开发名品精品,进一步丰富菜系、菜品及各类小吃,传承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引导旅游餐饮企业从餐饮环境装修、菜肴介绍、菜肴服务、菜单设计、餐饮人员服饰、餐饮歌舞等方面增强文化内涵,提高餐饮服务、菜肴制作、餐饮歌舞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二、加快旅游餐饮品牌化建设

依托新疆国际旅游美食文化节,开展美食名店、名厨、名吃、名点、新菜的评选活动,培育一批餐饮名店,培养一批本地名厨,创新一批特色名菜,增强新疆旅游餐饮业的品牌效应。通过摄影展、杂志、报刊、博客、美食客游记、自助游手册等媒介提升新疆旅游餐饮品牌的知名度。

三、充分发挥社会餐饮功能

继续发挥社会餐饮的优势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选择性的餐饮体系,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各旅游中心城市餐饮应以中国传统八大餐饮体系和欧美西式餐饮体系为基础,推出新疆地域民族特色餐饮体系,以满足主体游客市场需求。积极推进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伊宁旅游中心城市特色餐饮一条街建设,鼓励地方旅游餐饮企业集聚经营,向品牌化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四、提高饮食质量和服务水平

制定旅游餐饮服务和质量标准,推行旅游餐饮评定评比工作,提高旅游餐饮卫生安全和服务质量水平,倡导营养健康餐饮消费观念。引导规范社会餐饮的服务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和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促进社会餐饮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节 旅游购物

一、增强旅游商品研发创新能力

充分挖掘新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统民族工艺品和精湛的民间手工技艺,研制和开发具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技术含量高、携带方便的旅游商品系列,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购物需要。设立新疆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建立新疆旅游商品信息库,每年筛选一批具有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旅游商品进行重点扶持。

二、加快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建设集产品设计、工艺表演、现场加工、采购交易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阿勒泰黄金宝石加工生产基地、喀什维吾尔工艺品生产基地、吐哈干鲜瓜果生产基地、和田玉石和地毯加工销售基地、伊宁哈萨克民族用品和香料产品基地、克拉玛依工业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等旅游商品(纪念品)基地。

三、完善旅游商品销售服务体系

推进旅游商品超市、旅游购物街等旅游商品销售点在旅游交通主

干线沿途、重点旅游景区的合理布局,鼓励引导旅游中心城市的星级酒店、商业街区、车站、机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点。面向中亚、西亚、俄罗斯市场,大力发展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华凌市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喀什中西亚国际大巴扎等商品销售市场,推进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的免税购物区、喀什保税购物区、重点口岸边境自由贸易区等旅游商品销售基地建设。

四、加大旅游商品宣传促销力度

重点办好“新疆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地方旅游商品大赛及展销活动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级、各类旅游商品交易会,加强新疆旅游商品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乌洽会暨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等会展中的展示力度。不断提升新疆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增加旅游商品在新疆旅游收入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大旅游商品扶持力度

建立政府引导、银行支持、担保介入、企业参与的旅游商品企业融资平台,加大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对旅游商品企业和生产经营户的扶持力度,缓解旅游商品企业和经营户融资问题。推进有关部门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引导资金支持力度,扶持旅游商品经营户和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发展。制定旅游商品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的旅游商品地理标志申报确认机制。

第六节 旅游娱乐

一、发展旅游娱乐文化产业

鼓励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等旅游重点城市及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娱乐文化产业,依托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地方歌舞团体发展大型民族歌舞表演,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节目,安排集中表演,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和娱乐活动,提高旅游文化娱乐的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增强旅游吸引力。

二、丰富旅游娱乐活动形式

鼓励乌鲁木齐旅游集散中心和库尔勒、阿克苏、克拉玛依等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发展综合娱乐配套设施,传统娱乐方式和现代娱乐方式并重、大众娱乐方式和民族特色娱乐方式相结合,增强游客活动随意性和参与性,通过开辟夜间步行街、购物街,形成民间娱乐集中地带和城市娱乐亮点。

第七节 旅游信息系统一、建设全疆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完善新疆旅游信息系统,增加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把旅游信息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加快“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集旅游信息、旅游产品、宣传营销、调查评价、投诉管理、咨询服务、游客信息、意见反馈、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新疆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网络系统

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依托电子政务专用通道,构建自治区、地州、市(县)三级旅游行政业务管理网络平台。完善包括信息查询服务、政务信息发布、行业监督管理、业务网上服务等功能齐全、统一面向公众的旅游行业管理门户网络系统,实现旅游管理电子化,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进程。

三、推进重点景区和依托城市旅游信息建设

喀纳斯、天山天池等重点景区基于GIS二次开发平台,设计开发景区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为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等重点旅游依托城市、主要旅游集散地,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建立旅游信息调查与发布制度、假日旅游预报制度。

四、加快建设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推进新疆12301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提升旅游咨询服务的规范性、便利性,形成以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为骨干的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与118114、12580、116114等公益性服务咨询热线、新闻媒体合作,实现旅游服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及时更新和积极响应。建立与12315投诉热线平台的联络机制,设立旅游服务质量信息采集网点,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库。

第五章 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

第一节 市场开发

坚持做大国内旅游、做活疆内旅游、做好入境旅游、做实出境旅游,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统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国内旅游

(一)扩大国内旅游市场规模

继续深入开发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大力拓展东部沿海和邻近省区市场,积极开拓华中、东北和内地其它地区市场。在国内主要客源地推行“一卡通”(一票通),增加国内旅游人数,扩大国内旅游消费。建议争取中央支持,采取赴疆旅游进行交通补贴和市场优惠奖励。

(二)深度拓展“新疆人游新疆”活动

深度拓展“新疆人游新疆”活动,通过发行旅游券、年卡、博物馆门票减免、重点景区实行半价等方式,扩大疆内客源市场规模。在疆内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制定国民旅游休闲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和福利旅游,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休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二、积极发展入境市场

(一)稳步开发周边国家市场

完善口岸基础接待服务设施,简化入境旅游手续,优化入境旅游

环境,稳步开发独联体和西亚、南亚地区等周边国家市场,稳定入境客源份额。

(二)重点拓展东南亚客源市场

加强新疆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实现宣传与企业促销进一步结合。重点拓展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客源地市场。

(三)积极促进西欧北美市场

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西欧、北美客源市场。

三、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加强对具有出境资质旅行社的管理,制定旅行社组团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建立对出境旅游市场的危机处理机制,强化出境旅游调控手段。

近程目的地—独联体和中西亚地区  中程目的地—港澳台、东亚、东南亚  远程目的地—欧美地区

第二节 市场宣传与营销

一、塑造新疆整体品牌形象

强化新疆整体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在新疆旅游主题形象的统领下,建立各地州旅游营销战略联盟,突出重点,展示特点,体现优势,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进行全方位、轰动性的大促销、大宣传,不断提高并强化新疆旅游在中国和世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吸引

第三篇:《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1-10-18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农牧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攻坚阶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好组织实施,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九月二日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一、畜牧业发展基本形势

(一)发展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五年来,畜牧业成功应对众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畜牧生产稳步发展,饲料工业持续较快增长,草原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10年肉类产量7 925.8万吨,比2005年增长14.2%,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禽蛋产量2 762.7万吨,增长13.4%,连续26年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3 748万吨,增长30.8%,居世界第三位。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充分保障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给。

2.产业素质稳步提升。201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和存栏 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5%、82%和28%,比2005年分别提高19、16和17个百分点,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扩繁场、改良站为支撑,检测中心为保障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5年的49%提高到2011年的52%,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猪、蛋鸡和奶牛优势省区猪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0%、67.7%和88.3%,畜牧业主产区产业优势明显。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大型企业不断涌现,产业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

3.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饲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3.9%,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连续5 年保持较高水平。生鲜乳三聚氰胺含量抽检合格率连续2年100%。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4.饲料工业快速发展。2010年工业饲料产量1.6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主要饲料添加剂实现国产化,赖氨酸、维生素C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饲料机械制造业专业化发展迅速,产品达数十个系列200余种,远销国际市场。饲料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达30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

5.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显著。全国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16亿亩,落实草原承包面积33.1亿亩,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围栏封育草原面积9.3亿亩,项目区植被盖度提高12 个百分点,草原牧区牲畜超载率降至30%,鼠虫害危害面积下降15个百分点。草原保护建设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6.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国畜牧业产值2.0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56.5%。畜牧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部分畜牧业发达地区养殖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达50%以上。2010年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59.1kg、20.6kg、28.2kg,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有力保障了国家食物安全。

(二)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球供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阶段。现代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

1.发展机遇

一是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灵活。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发展方式转变面临新契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畜产品消费市场潜力较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新的变化。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继续下降,畜产品消费快速增加,城市居民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未来每年新增人口约700万,农村人口城镇化数量约1 200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扩大内需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深入实施,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刚性增长,将进一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四是畜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国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素质大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良好基础。

2.面临的挑战

一是畜牧业发展方式仍然落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中,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近40%的生猪由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户提供,60%的奶牛由存栏20头以下的小户饲养。小户散养方式所固有的生产粗放、信息不灵、防疫条件差、标准化程度低、良种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加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畜产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关注度空前加大。由于畜产品生产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对行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很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主要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价格稳定事关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客观需要。但受畜产品生产特点和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畜产品价格呈波动态势。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多重环境影响的传导联动日益加深,市场变化的放大效应还将进一步增强,畜产品价格波动的趋势仍将延续,为实施供给和价格调控带来巨大挑战。

四是资源紧缺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粮需求增量将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饲料资源紧缺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作为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5 48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75%,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2010年饲用玉米用量超过1.1亿吨,饲用玉米已从供求平衡转向供应偏紧。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布病、结核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有所抬头,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外来疫病防控难度大,周边国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持续发生,对我国疫病防控的威胁在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病毒变异速度的加快,也使得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基层兽医防疫队伍素质不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兽医系统培训平台和执业兽医体系尚未完善,履行《动物防疫法》职责任务难度大。

六是生态环境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畜牧业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部分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缺乏,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七是草原保护建设任务艰巨。近年来,虽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观念逐步增强,但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局面仍未能根本改变。目前,全国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人草畜矛盾突出,重点草原牲畜超载问题严重,草原畜牧业生产力不断下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始终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构建畜禽标准化生产、畜禽牧草种业、现代饲草料产业、现代畜牧业服务、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草原生态保护支撑等“六大体系”,稳步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努力确保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提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在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加快改善设施设备保障条件,大幅度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优化结构布局。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突出支持主产区和优势区发展,稳定非主产区生产能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坚持数量质量发展并重。加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各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畜牧业生产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坚持推进农牧结合。充分利用种养业资源和产品可循环利用特点,推行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种养业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兴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突破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提高良种化水平、饲料资源利用水平、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疫病防控水平,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继续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保障,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局面得到遏制。

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保障。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 500万吨、2 900万吨和5 000万吨,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

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违禁添加物检出率控制在0.1%以下。生鲜乳收购站100%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畜牧业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面达到 50%以上。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良种化水平明显提高。畜牧业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规模和带动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

饲料工业稳步发展。到2015年,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亿吨。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集团达到5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到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局面得到遏制,局部实现明显好转。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8亿亩,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原累计保留面积达到 4.5亿亩,全国 40%可利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天然草原超载过牧总体得到缓解,牲畜超载率降低10 个百分点以上。

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得到完善,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以上;生猪出栏率超过140%,成年奶牛年平均单产超过5 500kg;在品种培育、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化养殖、畜禽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草原保护建设、重大疫病防控、机械化生产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战略重点

科学谋划“十二五”畜牧业发展,必须统筹考虑,重点突破,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加强关键技术培训与指导,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要特别重视畜禽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推广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畜禽牧草种业体系建设。种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按照“保种打基础、育种上水平、供种提质量、引种强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畜禽育种机制,增强自主育种和良种供给能力,逐步改变畜禽良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组织实施主要畜种的遗传改良计划,加大畜禽良种等工程建设力度,扩大畜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加快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种业企业,建设现代畜禽种业。加强基层畜禽良种推广体系建设,稳定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新品种推广发布制度,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强草业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草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草种质量监管体系,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加强草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建设。饲草料产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管、保证安全”的原则,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环保饲草料产品;着力规范饲草料生产企业,严格许可审查,坚决淘汰不合格的企业;鼓励饲草料生产企业竞合,建立饲草料行业诚信体系,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构建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

四是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完善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加大信息引导产业发展力度;深入推进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研发和推广一批重大产业关键性技术;建立健全产销衔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实现畜牧业减灾促增收;强化公共防疫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五是加快推进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严格饲料行政许可,提高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推动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次,对重点环节和主要违禁物质开展全覆盖监测。加快制定和实施畜牧、饲料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安全评价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强化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效能;全面实施畜禽标识制度和牲畜信息档案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机制。

六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草原生态保护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按照“保护草原生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草畜平衡、推动转移就业”的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构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长效机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草原执法监督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改善物质装备条件,增强执法监管和服务能力。

四、区域布局

(一)总体布局

从我国未来发展趋势看,畜产品生产要围绕稳定畜产品供给,优化畜产品结构,提高优势产区供给率,稳定销售区域自给率。在区域布局上,生猪和家禽生产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奶牛养殖仍以北方为主,加快南方发展;肉牛生产以牧区与半农半牧区为主要繁殖区,粮食主产区集中育肥;肉羊生产坚持农区牧区并重发展,绒毛羊养殖以东北、西北地区为主。继续加强北方草原的保护建设,加大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草原畜牧业。饲料工业要进一步提高东部,稳定发展中部,加快发展西部。

(二)主要畜种布局及发展重点

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养殖传统、供求关系,按照“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集聚,提高竞争能力”的原则,确立主导品种区域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畜禽养殖业。

生猪:重点建设东北、中部、西南和沿海地区优势区,稳步提高西北发展区。全面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提高优良种猪自主供种能力,加大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并重,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生猪养殖水平,保障猪肉有效供给,实现生猪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肉牛:加强东北、西北、西南和中原肉牛优势区建设,推动南方草山草坡肉牛业发展。加快品种改良,开发选育地方良种,适度引进利用国外良种。在饲草料丰富的地方积极发展母牛养殖,鼓励集中专业育肥,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稳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肉羊:加强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等肉羊优势区建设。加快新品种培育、良种选育和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加快肉羊养殖良种化。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引导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积极推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牧区重点提升肉羊个体生产能力,加快周转,提高草原利用效率;半农半牧区着力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增强育肥羊供应能力;农区要充分利用饲草料资源,推广高效育肥模式,提高肉羊出栏量。

肉禽:稳定传统肉禽主产区生产,加快推动有潜力的区域发展。加快发展优质黄羽肉鸡和水禽,稳定发展白羽肉鸡,提高家禽产品质量。加强地方肉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重点加强肉禽新品种选育和良种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禽肉产品精深加工,达到产业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目标。

蛋禽:巩固中原、东北等主产区生产,推进蛋鸡养殖区域南移。重点发展高产、高效蛋鸡和蛋鸭。加快国内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大力开发利用地方品种资源,提高种禽产业化生产水平;加强种禽疾病净化,保证雏禽质量;以提升标准化为重点,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禽蛋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禽蛋市场供给和质量安全。

奶牛:建设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五大奶业产区,大力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推动南方奶水牛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做好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性工作,建立苜蓿等优质饲草料基地,提高机械化挤奶率。净化奶牛群体重大疫病,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促进乳制品消费。

绒毛用羊:以西北、东北主产区为重点,推进细毛羊、半细毛羊、绒山羊等绒毛用羊优势产业带建设。在农牧交错区和农区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加强绒山羊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加大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绒毛综合品质和绒毛用羊生产性能。改进养殖方式,合理利用饲草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推广机械剪毛、分级整理等技术,加强产销衔接,增加养殖环节利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加绒毛用羊生产效益。

特色养殖: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重点发展兔、马、驴、蜜蜂、牦牛、鹿、肉鸽、鸵鸟等特色养殖。加强政策扶持,加快特色畜禽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特色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积极开拓产业市场,促进特色产品深加工发展,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三)饲料工业布局

“十二五”时期,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养殖业基础及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饲料工业布局,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不同地区饲料工业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省(市)。立足市场、资金、交通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和饲料机械。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巩固化工类添加剂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立足饲料资源丰富、养殖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等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促进粮食等饲料资源就地转化增值。着力推进饲料企业整合融合,培育市场占有率高、管理水平先进的大型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 12省(区、市)。发展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业,加快开发与草食动物舍饲、半舍饲养殖配套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产品,提高配合饲料使用率,积极推进牧区畜牧业转型发展和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立足饲料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草产业,稳定发展发酵类饲料添加剂产品和浓缩饲料产品,进一步推进秸秆养畜,提高饲料产品普及率,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增值。

(四)草原保护建设布局

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因地制宜采取政策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协调。

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该区位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以及东北西部地区,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发展重点为治理退化草原,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重点实施退牧还草、风沙源草原治理、草业良种和草原防灾减灾等工程。

青藏高寒草原区:该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涉及西藏、青海全境及四川、甘肃和云南部分地区,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核心区。发展重点为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植被,维护江河源头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退牧还草、草原防灾减灾、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游牧民定居等工程,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符合高寒草甸实际状况的科学放牧模式,加快草原畜牧发展方式转变。

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该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和陕西等10省(市)。重点加强草原监督管理,遏制乱开滥垦、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落实草畜平衡政策,坚持保护、建设和利用并重,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推行休牧和划区轮牧,实现生态与增收双赢。重点实施草地开发利用等工程,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强天然草原改良,发展草原畜牧业和草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南方草地区:该区位于我国南部,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15省(区、市)。发展重点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和草地畜牧业;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治理,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重点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植被恢复工程和草地开发利用工程。对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漠化地区草地,采取草地改良、围栏封育、种草养畜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改良天然草地,积极发展人工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和冬闲田种草养畜,强化草畜配套,发展高效草地农业。

五、重大工程

(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

加大“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力争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对畜禽养殖优势区域和畜产品主产区的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畜禽圈舍、水电路、畜禽标准养殖档案饲养与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建设。启动实施草原牧区生产方式转变工程。通过项目实施,加快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二)畜禽良种工程

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良种供种能力,强化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畜禽优良品种选育,保障我国畜禽良种数量和质量安全。重点支持畜禽原种场、种公畜站、西部地区扩繁场和精液配送站建设,扶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畜禽新品种(系)选育,建设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通过项目实施,加快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健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增强畜禽新品种选育培育能力,完善种畜禽生产信息和质量监测体系。

(三)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按照统一协调、突出重点、各有主攻、优势互补的原则,着力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重点进行饲料安全评价基地、饲料安全检测和饲料安全监督执法等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安全评价、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三位一体、部省市县职能各有侧重的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满足饲料管理部门依法履行饲料质量安全职责、保障动物性食品生产源头安全的需要。针对我国生鲜乳收购站点多面广,监管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区域级和省市级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县级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监督站,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配备检验检测设施设备。通过工程项目建设,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

(四)饲草料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继续实施秸秆养畜项目,在秸秆资源丰富和牛羊养殖量较大的粮食主产区,扶持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示范场和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加工设备、畜禽养殖和秸秆饲料加工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畜禽品种改良,增强秸秆处理饲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推动实施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百万亩苜蓿生产基地,提高优质粗饲料供给水平。支持建设饼粕、糟渣、糠麸等粮油食品工业副产品和草产品优质化加工处理示范基地,为饲料工业提供优质原料。支持建设主要畜禽品种的饲料生物学效价评价基地,提供饲料配方服务,推广精准饲养技术。

(五)草原保护建设工程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施退牧还草、草原防灾减灾和南方草地保护建设等工程,建设草原围栏,推进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实施力度,完善建设内容,科学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加快重度退化草原的补播改良,恢复草原植被。推进草原防灾减灾工程,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物资保障体系及指挥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实施草原防火工程,建设物资储备库、防火站、指挥中心和防火隔离带等设施设备;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建设监控中心、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等设施设备。启动实施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对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进行重点保护。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范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实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工程,通过草地改良、人工种草等措施,合理开发草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草地植被恢复与草原畜牧业协调发展。启动实施内蒙古及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青藏高原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工程。结合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的实施,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地区的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六、重大政策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深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生产性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方式,保护草原生态,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促进牧民增收。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快畜禽良种化进程。继续对畜禽养殖和牧草生产机械购置给予补贴,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机械化。强化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持续增加资源保护经费,保护畜禽牧草种质资源多样性,推进畜禽牧草育种工作。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增加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投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对畜禽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和范围。增加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加大抽检频次,提高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开展草原防火隔离带建设、物资储备和草原鼠虫害及毒害草防治,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继续支持开展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生产、生态、价格等信息,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二)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加强政策引导,拓宽畜牧业融资渠道。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畜牧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创新金融担保机制,支持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方式,为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畜牧行业。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投保自愿”的原则,稳步扩大生猪、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提高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稳定有序发展。

(三)健全完善畜牧业监测预警及宏观调控机制

立足畜牧业发展实际,逐步建立准确高效的生产和市场信息监测调度系统,健全监测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形势分析研判,完善信息发布服务和预警机制,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防范市场风险。在稳定生猪生产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在稳定奶牛生产方面,逐步建立生鲜乳价格协调和利益联动机制;在稳定蛋鸡生产方面,探索建立通过调控种鸡生产减缓产业波动的有效机制。通过必要的政策手段实施生产干预,积极应对市场周期性波动,更好的稳定畜禽生产和市场供应,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

(四)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型农牧民

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着力培养符合现代畜牧业需要的新型农牧民。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推进,高素质畜牧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加,要利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等平台,切实加强农牧民的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饲草料生产、畜禽养殖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加强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管理利用

在坚持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有关用地政策,将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畜禽养殖设施用地,坚持农地农用和集约节约的原则,加强设施农用地用途管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养殖场户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荒山、荒地、丘陵、滩涂发展畜禽养殖。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履行规划指导、政策落实、协调服务职能,深入组织实施好“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各项重大工程,着重加快六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切实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确保各项强牧惠牧政策的落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树立畜牧业良好形象,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正确引导消费,稳定消费信心;加大对行业协会与公共服务组织的支持引导力度,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和完善适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加快形成以《畜牧法》、《草原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为基础的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出台配套法规,不断完善地方畜牧业法律法规。健全畜牧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以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种畜禽生产、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充实执法人员、落实执法经费、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强化日常监督,创新执法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执法水平。扎实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倡导企业自律,提高养殖场户遵守法律和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三)继续深化畜牧业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畜牧业改革开放。大力推进草原确权承包,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调动广大农牧民保护生态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完善畜禽、牧草、饲料等畜牧业相关产品进出口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畜牧业发展空间,以开放促畜牧业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吸收和引进畜牧业发达国家在畜禽牧草品种、饲料研制、养殖方面先进经验、技术、人才和资本,支持和引导国内有实力的畜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到国外创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

(四)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科技支撑

全面推进畜牧业领域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引导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地方现代畜牧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形成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加快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畜禽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畜禽牧草种业创新开发、饲料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安全高效利用、畜禽健康养殖过程控制、养殖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化利用、质量安全控制、疫病防控、养殖设施设备开发推广和应用、草地畜牧业发展等重大科技项目,力争突破一系列重大技术瓶颈,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大力提升畜牧业组织化程度

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发展畜牧业。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牧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加工、运输、销售、生产资料供应、技术培训与推广等提供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增强市场话语权;建立互助互保互促机制,强化培训和引导,带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户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户自创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规模养殖场户与大中型超市、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直接的产销对接关系,完善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

第四篇:市科技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衡水市科技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草案)

衡水市科学技术局(2010年7月13日)

“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我市积极适应当前科技工作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为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衡水市科技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规范加强科技管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技富民工程,科技工作的活力明显增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明显提高,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营造了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市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由2005年的4.2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增长了12%。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实施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我市在工程橡胶、丝网、玻璃钢等产业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十一五”期间,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全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5家,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同时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和培育基地,积极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增强产业的聚集效应,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全市区域特色基地达到7家,居全省前列。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70亿元,增加值突破12亿元。

科技服务“三农”效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 业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惠及于民。衡水市、深州市、穆村乡、西八弓村分别成为全省首批星火科技12396试点市、县、乡、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保障。二是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实施一批新优品种和农业技术研发推广项目。重点实施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系列天敌昆虫工厂化繁育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蔬菜标准化生产及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中试与示范”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项目,使科技在服务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三是继续实施“河北省一县一业一园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建设,在开发、应用及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综合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着力推进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发展到1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8家。另外,全市有6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入河北省生产力促进中 心联盟,为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强有力支撑。

2、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先后建立了河北省“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玻璃钢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教育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省级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成立了“衡水市塑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衡水市西洋管弦乐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研究中心。这些研发中心的建设,有力地提高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3、加强“衡水市科技项目信息网”和“技术市场网”建设。“科技项目信息网”已与国内150多所院校、院所和市内650多家企业建立了联系。“技术市场网”已发展网络会员938家,发布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招商引资等项目信息11899条。

科技项目实施绩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市通过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对于地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了全市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水平。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项,政府财政投入科技经费***万元,同时,争取国家、省科技部门科技计划项目***项,争取科技资金***万元,引导工业企业投入***亿元。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衡水市科技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国内外科技发展大趋势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我市与国内及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实力不足,服务手段不硬,科技投入不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二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机制还不健全。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四是全市缺少牵动性、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项目,支柱性产业特征不明显。五是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体制不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水平低,民营资本的科技投入规模小。六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从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缺乏,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七是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尚不健全。

二、“十二五”科技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 方针,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市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富民工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转型,为衡水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扩大开放,自主创新。创造一流环境,以优惠的政策开展科技招商,为振兴我市经济服务。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大力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2.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把有限的资源、人才、资金集中到最需要、最具优势的方面。充分发挥科技与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区域自身特点,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重大科技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和工作力度,实现重点突破,整体联动发展,形成区域自身发展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3.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引导,重点扶持。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整合科技资源,集成科技力量,形成科技优势,增强科技实力。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促进科技产业优化、集群增效,实现科技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4.以人为本,用好人才。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区域人才资源,使人才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用活人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培养急需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使国内外优秀人才、技术为我所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衡水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全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植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对全市经济增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1、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十二五期间,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幅达到16%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

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22%以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根据我市农业发展需要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以“创新能力强、产业化发达、安全循环节约、意识技能现代”为目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培育一批对不同地区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品质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4、科技成为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吨标准煤以下;万元GDP耗水下降到125立方米以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

5.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发展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政府科技活动投入占财政支出达到0.8%以上。

6.全社会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大力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初步形成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与方向、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科学素质的社会知识体系。

7.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成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15年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家以上。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一)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1、大力培植新兴高新技术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实施高新技术项目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扶持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上档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使之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1)电子信息领域

围绕促进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增强数字通信设备配套能力,着眼于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优势产品。集中建设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应用软件、数字通讯产品、信息网络技术四大产业化工程,形成以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为核心、以数字通信产品为辅的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

强化软件开发环境建设,优先支持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家庭网络、ASP等服务和网络支撑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交互式智能白板及应用系统的项目研究;努力提高现代物流、交通管制、远程教育、社区服务等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应用服务体系。

(2)新材料领域

紧跟新材料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发展的国际趋势,立足于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信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以新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材料表面处理、改性、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控制、材料在线检测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发展对衡水市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市场需求量较大、实现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新材料产品,加速推进新型功能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

(3)光机电一体化领域 着眼于全面提高衡水市工业自动化和系统集成水平,组织精密成形技术攻关,大力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数控通用设备、激光加工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产业化、规模化;提高工业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广应用率,培育一批具有研究开发实力的制造龙头企业;依托骨干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集中力量组织机电一体化的运输机械、纺织机械、通用机械等成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

(4)新能源技术领域

在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十二五”期间,能源领域要重点瞄准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新能源规模利用的新原理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途径,力争取得一批有创新的科研成果。

整合技术和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光伏电池、锂电池、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逐步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重点支持节能机电产品、生物质液体燃料、城市垃圾发电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利用;实施“节能减排专项行动”,重点扶持一批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生产企业,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争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2、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嫁接与改造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思路,以提高附加值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以拉长产业链条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为重点调整市场结构。加大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装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1)传统产品的升级改造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工程。着力研究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通过直接嫁接关键先进技术,快速提升产品技术档次。

围绕我市丝网、玻璃钢、橡胶等重点产业集群,以拉长产业链条加大产品加工深度为方向,开展各类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深加工示范工程。重点开发特种材料丝网、航空复合材料制品、新型合成橡胶、特种密封件等新型材料制品。

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换代进程。

(2)传统设备的升级改造

高起点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强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一批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促进 玻璃钢、丝网、工程橡胶、采暖铸造等传统设备的优化升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装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装备、材料等环节,改造传统和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跨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3)利用生物技术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提升 利用生物技术加大对传统轻工业、化工业的改造和提升。利用催化技术合成多肽类物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利用微生物发酵新技术进行传统发酵产品技术和工艺改造;加大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快速检测装置及相关制剂、酶试剂盒等。

(4)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整合我市科技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以制造装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为具体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快速、高效发展。到“十二五”末,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企业效益增长2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占40%以上,建成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力争使全市的制造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重点开发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技术,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 统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的开展,使我市制造业企业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发展,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并促进以CAD、ERP、MES、CIMS等技术为基础、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农业与农村科技

“十二五”期间,继续贯彻科技服务三农战略,通过提升现有技术手段,升级改造传统农业,重点开展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良种产业化与优质高效生产

在创新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的原则,培育、引进一批农作物新品种,严格进行区域适应性诊断,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加速良种推广速度,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加快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加速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利用与推广,提高优质禽畜良种的覆盖率;加快高效节粮型畜牧业与配套饲养技术的研究推广。(1)稳定发展种植业

大力实施农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科技攻关与科技成果推广,围绕主导产业研究、开发、引进、推广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抓手,推广一批新优品种,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一县一业一园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突破性发展畜牧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业发展,把畜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继续深入实施“百千兴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斯格猪产业、奶牛产业、肉鸭产业,打造我市特色优势品牌。重点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高新技术推广和特色畜产品培育,继续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工程和畜产品安全工程,力争“十二五”期末生猪出栏达到500万头、家禽出栏达到8000万只。

(3)积极发展果蔬业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平原绿化。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注重林木良种引种和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工厂化育苗技术,建设苗木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大力推广轻质营养袋育苗、水培育苗、组培 育苗技术;加强速生丰产定向培育技术和名特优经济林品种培育和开发研究,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突出抓好深州蜜桃及阜城鸭梨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速品种改良换代,有计划地对劣质果园进行更新改造。“十二五”期间,在我市重点推广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突出我市蔬菜生产亮点,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开发蔬菜制品,使园区效应放大做强。力争“十二五”期末水果种植面积达到9万公顷。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公顷。

2、农产品精深加工

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大对果品蔬菜及粮食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邓庄无公害蔬菜、喜奥胡萝卜汁及深州苹果脆片的深度研发。大力推广农产品保鲜、储运、包装和加工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快现代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上的研究与应用。

3、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科技工程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完善“公司+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一体化、专业化。以畜牧业和种业为突破口,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加 强特色、高效、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建立特色产品直销网络,实现产业与市场紧密对接,打造特色品牌。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对农村种养殖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再生利用,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大力开发沼气等农业微生物能源技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畜牧养殖小区推行粪便综合处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一批高新技术园区,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推进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网的建设,建成全市涉农技术、经济、政策的信息发布中心。以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数字 17 农业、精确农业的开发力度,建立农林资源环境等动态监测系统和重大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

加速工厂化农业的技术研究,优先支持种苗生产、病虫害防治、栽培饲养管理的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并认真作好推广示范。

5、农产品安全和标准化生产。

研究与开发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植物源农药,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控制,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化肥平衡施肥等关键技术。实施蔬菜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环保型农药及高渗助剂的研究等项目。大力引进抗病优质蔬菜新品种,研制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基本形成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6、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示范。

“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区域、大资源、大农业战略。在重点抓好以深州、冀州为核心的粮油加工集群,安平、深州、饶阳为核心的肉食加工集群,深州、饶阳为核心的果蔬加工集群,桃城区、开发区为核心的奶业加工集群,枣强、故城毛皮服装加工园区、武强食品加工园区的基础上,再行谋划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努力构筑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 重点龙头企业。

(三)进一步完善并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源,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和纽带,政府宏观调控的官、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重点实施“三个工程”和“四个平台”建设。

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 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着力争取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等项目,健全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扩大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服务团队,使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向农村大量聚集,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工程 切实完善 “衡水科技110”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形成门类齐全、上下联动的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为农业增效和服务民生畅通科技信息“绿色通道”。

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 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坚持用工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工农业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 范,构建技术链,支撑产业链,形成统筹链,促进就业增收,带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化生产经营为带动,大力扶持发展建材、化工、机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科技示范基地,培育骨干产业集群,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示范,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平台 大力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成果交易和转化平台。制定技术交易买方激励政策,开拓企业和农村两个买方市场,营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和金融投资环境,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 建立技术研发、成果运用、投资融资、中介服务等创新体系,进一步建好工业集中区、农业科技中心和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园区要素聚集、成果孵化、示范带动的支撑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根据衡水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群明显的特征,各区域各技术集群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建立一批软件研发测试、信息技术开发等专业性的公共技术平台。

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具有要素聚集、创新服务、桥梁纽带等功能,我市应重点建立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生 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信息与咨询公司等涵盖成果交易转化、投融资、对外贸易、法律咨询等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务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相结合,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四)社会与发展

围绕我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重点传染病的防治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我市在人口状况、防灾、减灾、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劳动者素质明显增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人口与健康

针对我市人口与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和计划生育研究等。开展心脑血管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致盲性眼病和老年性疾病防治研究,环境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控制预防技术研究,减少重大、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食品安全重点开展常用农药中毒急救和农药化肥等对人体远期健康影响 的研究;生物安全与药品安全重点研究建立灵敏、快速、可靠的生物污染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监测、检测与预警系统,研制综合疫苗、诊断试剂、防治药物和防护技术与装备,加强药品及医疗器械控制、监督、检验技术研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人口素质。

2、生态建设

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比较优势,发展以优质高效农业为主的绿色生态农业圈,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主的创新生态农业圈;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生态市建设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生态市建设,促进并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的社会化运作;完善科技政策,加快生态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各级政府官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培训,灌输生态理念,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全面推进衡水生态市建设。

3、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新产品、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启动以“源削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战略,以“控源治污”和生态整治为重点,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大气污染控制、脱硫脱氮除尘、城市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和生活垃圾无害 化等技术研究;研究开发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垃圾、化验室废液、生物污泥等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新技术;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4、循环经济

围绕我市重点行业, 继续推进已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冀衡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老白干、冀州银海、景化、景县津龙养猪等四个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建设,加快推进桃城区、赵圈循环经济工业园等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企业的建设。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等技术研究。

(四)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发„2006‟7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1、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2、以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基地建设为支撑,设立“走近科技”等专题栏目,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实施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四、重大科技专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及时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领导作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健全考核指标体系,把财政性科技投入额度、科技进步实效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

(二)落实激励政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落实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 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优惠政策。

(三)积极鼓励引导,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投入的要求,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要求的标准。同时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明显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要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5%以上。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补助,以及高新技术项目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贴息资金的匹配,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吸引金融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贷款;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产品在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引导全社会对科技型中小 企业进行投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强化体制创新,构建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 加快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改革计划管理方式,推进科研课题改革,把政府资助的科研计划与企业和科技人员选题结合起来,对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攻关的课题,择优进行重点扶持;探索推广课题制、重大课题招投标制、研发课题合同制等一系列的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科技项目的评审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奖励体制,围绕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用,突出推进市场化的评价和实绩性的评价,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评价体系。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制定实施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创造、使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引导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开展研发活动。实施重点企业和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类科技计划要对具有核心技术的项目和产品予以优先支持。设立专利申请资助资金,资助发明 创造人申请专利和部分专利实施,促进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拥有。要把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成效作为职称评审和科技奖励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加速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培养一批有助于推动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的关键的、共性的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与科技人员贡献相符合的分配制度,引导鼓励人才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收益分配;重视、鼓励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努力创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的中试基地、孵化基地的“人才聚集平台”;大力吸引省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我市重点企业进行合作,以重大项目攻关带动人才聚集;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切实解决科技人员在户籍、住房、子女就学、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科技人员在我市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加强乡镇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富民工程全面实施 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乡镇科技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健全乡镇科技管理体系,稳定和完善基层农技 推广机构,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星火培训学校,加强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深入推进省级科普示范点和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市级示范基地,带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八)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要求,大力开展科普进村户、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企业、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机关活动,重点围绕青少年、农民、城镇居民、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素质行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方面要加强协作,形成科普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公益型科普事业发展。在全社会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崇尚竞争、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大力宣传在自主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新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自主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五篇: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为推进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1、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被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给各地、各有关部门执行,生态农业建设正式纳入政府行为;制定了《安徽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规范化管理;编制的《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稳步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目前,全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50多个,试点面积3000多万亩。

2、农业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34个县(区)开展淮河、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开展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编制了调查报告及污染治理工程规划。完成了第一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农业源普查对象96910个,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43.01万吨,总氮12.24万吨,总磷1.07万吨,铜80.72吨,锌197.82吨。在居巢、金寨等县(区)重点流域,建立了农业面源综合防治示范区。

3、外来生物防控初见成效。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初步掌握了其分布区域、危害面积等情况,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和监测预警系统,颁布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每年组织10多个县(市、区)参与农业部“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建立水花生生化防治示范区2.5万亩,一枝黄花监控点3个,铲除外来有害生物31万亩。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完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花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制定了《安徽省国家Ⅱ级保护农业野生植物采集、出售、收购行政审批办公办事指南》,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组织开展大别山区、巢湖姥山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了解农业部门管理的3类13科19种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及保护措施等,采集样本5000多个、图片8000多张、标本3500件,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40多种;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成野生大豆等8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示范点。

5、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印发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安徽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划》和《安徽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B34/T 906—2009)地方标准。在全省13个市29个县(市、区)建设了57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每年处理生活污水174889.75吨,收集处理固体生活垃圾4371.55吨,综合利用作物秸秆4140.3吨,回收废旧农用地膜160吨。

6、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扎实推进。一是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措施,推动产地环境监管。全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08个,年产量382.4万吨;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14个,总面积615万亩;认证企业661家。建立了健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机制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技术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及组织管理措施。完成了《无公害稻米生产与开发》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三等奖。二是以产地环境监测为手段,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类监管。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可疑污染区分类划分调查,初步掌握了产地环境可疑污染区域分布。建立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可疑污染区分类划分数据库,绘制了可疑污染区分布图,编制了分类划分调查报告。完成了淮南、滁州2个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及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工作。

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危害人身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业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全省农药用量4~5万吨(商品量),利用率仅30%左右;化肥用量310万吨,利用率也只有35%左右;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4910.54万吨,综合利用率仅53%;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878.54万吨,尿液产生量323.36万吨。废弃农膜、农药及化肥的流失、秸秆资源的废弃、畜禽粪便及水产养殖的污染等,给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巨大压力。

2、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局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农产品产地环境不容乐观,影响了农业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了人身健康。

3、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紧迫。近年来,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破坏严重,分布范围和面积不断萎缩。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入侵我省的外来物种有100多种,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农业环保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滞后,队伍建设、监测手段和执法能力相对落后;农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责任难以落实;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综合决策机制有待健全。

(二)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强制性措施,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等发展战略,为加快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有利环境。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想,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时代潮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参与综合决策,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需求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渔业健康养殖等科学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积极条件,也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全面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为手段,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安排在重点区域,选择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工程,尽快见效。

——科技先导,合力推进。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实行科研、生产、管理相结合,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寓生态建设于富民之中。

——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根据国情和省情,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动态数据库基本建立,并初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

2、具体目标

(1)农业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5%;化肥利用率提高2.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

(2)巢湖、淮河等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15%。

(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2200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达1200个以上。初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以及可追溯制度。

四、主要任务

1、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源头控制。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污染;采用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适用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量;推进畜牧业、渔业健康养殖,实施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监管,减少畜禽粪便和水产养殖污染。二是强化监测。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重点开展巢湖、淮河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趋势。三是末端治理。推广秸秆还田、氨化、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鼓励农户和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和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实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对种植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畜禽养殖业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水产养殖业实施健康养殖工程等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从而保证农业减排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蔓延的态势。

2、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一是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养殖业发展布局,引导养殖业向适度规模、相对集中方向发展,种养结合,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健康化生产。依托特有的水文、气候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产业。二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推广节水农业和旱地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坡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猪—沼—果(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科学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农用地膜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管理科学化。

3、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一是开展资源调查。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重点区域,对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农业野生植物物种,开展系统调查,查清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所有调查的种群进行定位,全面掌握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状况。二是推进资源保护。对处于濒危状态、亟需保护的重点农业野生植物,建立原生境保护区,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建设主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异位保存圃,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并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和开发利用,实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专利保护。

4、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现状调查,摸清我省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危害等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监测预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扑灭,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程度。对新传入、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组织实施灭毒除害行动。广泛发动群众,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生物进行综合治理,防止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积极研制、筛选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化学和生物药剂、施药器械等技术与设备,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大外来入侵生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力度,探索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新途径。

5、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一是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力度,集中力量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基地等重要农产品产地以及工矿企业区周边、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重点区域,采用大尺度网格布点方式,进行产地环境安全状况调查监测,摸清底数,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档案,对农产品产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二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在全省17个市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初步形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认定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全面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6、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建立监测网络。在全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等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面源污染及产地环境安全变化动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二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网络。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对调查、监测数据实行实时更新、汇总和分析。三是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建立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科学预警监测和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重点项目

1、农村清洁工程。在全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和水源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设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村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0% 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配合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农田生态拦截工程、入湖(河)口人工湿地和县域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在重点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投资建设巢湖、淮河、新安江、长江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农田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农田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池)、农田灌溉水生物净化设施(农田生物拦截沟)。加强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监测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测评估,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定点监测网络和相关数据库。

3、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和节能减排技术示范点。选择适宜区域的20个县市区,大力推广应用适用性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促进示范区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大别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任务,建立健全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异位保存圃,协助有关部门抢救性收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信息数据库,建设全国区域性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监测中心、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基地和野外观测试验站,建设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基地,构建科学完善的预防与防治体系。

5、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省、市、县上下联通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系统平台上,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通过对调查、监测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适时更新和校正,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定期发布信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6、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质量普查与监测。每年在全省选择1—3个市,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质量普查,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提出分区管理意见。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咨询和综合决策机制、专家会审制、定期协商会商制、信息发布制等,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民主化;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度;严格考核,定期检查和监督;逐步形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建立无偿和有偿扶持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3、科技保障。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和科技人员,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着力对水、土、肥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防治,无公害农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

4、体系保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健全县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5、资金保障。积极争取省和地方财政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在预算中安排本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重点解决农业和农村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资,参与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我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投资。

6、舆论保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各种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营造有利于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发动群众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技术,结合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对广大技术人员、农民示范户,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下载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范文大全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农业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

    水利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五篇范文)

    水利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摘要) 一、指导思想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实现地区“两个率先”为核心,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节水为主线,以民生水利建设......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发日期:2011-09-10 14:29作者:来源:农业部农垦局 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团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团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团委“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内容紧紧围绕我院共青团工作“12344”构建工作格局,即突出一个根本目标:育人;推进两大战略任务: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抓好三......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5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二章 面临形势 第二篇 指......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新规划 3月1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在浙江召开,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对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属。 在当天的交流......

    饲料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饲料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日期:2011-09-20 14:21 作者: 来源:农业部畜牧业司 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