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于新的五中全会的报道集

时间:2019-05-14 02:2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关于新的五中全会的报道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关于新的五中全会的报道集》。

第一篇:人民日报关于新的五中全会的报道集

——一论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

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成功走过两步,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赛程过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等不起、慢不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峻切。

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对于我国而言,要成功应对挑战,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就必须把握全局、抓住机遇,使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市场的自发走向改革的自觉。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马克思在谈到农业领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曾经说过,那些新近开垦、以前从未耕种过、相对地说比较不肥沃的土地,无须施用肥料、甚至只要进行粗放耕作,也能长期获得收成。因此人们就会出于历史惯性和眼前利益,选择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倘若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体制机制不改,倘若“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变,倘若价格形成机制依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代价,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久推难转”、“转而不快”,重速度轻效益、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现象,就难以得到根本扭转。这也恰恰可以充分说明,为什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伴随着对生产关系的新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只有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其动力都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从我们的发展经历,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能不能抓住机遇,推动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不断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就国家发展新引擎,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

机遇稍纵即逝,转变刻不容缓。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何写入五中全会公报?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的一句话,引起笔者的关注,其实,“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是今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研究的课题。在这次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表了重要讲话,社会反响很大,现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又写入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使全党上下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和谐关系,有利于为推动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各种利益矛盾也表现出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9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的那样:“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

总书记的话实事求是,据笔者观察,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计划生育问题、殡葬问题等等都是矛盾的集中领域,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上人民内部矛盾有激发对抗现象。时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党员干部思想观点错误,错误政绩观冲昏头脑,只讲群众是非,不讲自己领导无方,有的干部甚至提出“新中国是强拆出来”的谬论,一些干部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权、以力压人,甚至说出“谁影响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诳语,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采取极端手段压制群众意见、损害群众利益,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增加了社会对立情绪,把人民内部矛盾变为对抗性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如今,我国已进入加快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要搞清楚什么叫人民内部矛盾。笔者以为,矛盾天天都有,人是生活在矛盾中,人民内部任何时候都有矛盾,讲唯物主义就得承认人民内部天天都有矛盾,关键是不能让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不能使人民内部矛盾变为对抗性矛盾,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同志在1957年讲了一句话很经典,他说:“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讲来基本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刘少奇同志的讲话通俗易懂。在和平建设年代,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讲来基本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笔者以为,在改革开放年代一样,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讲来也基本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衡量是否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看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是不是讲党性、讲群众感情、讲工作方式方法,不让人民内部矛盾变为对抗性矛盾。

其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还是要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笔者以为,科学发展是破解一切矛盾的金钥匙。科学发展了,群众富裕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由头也就越来越少。科学发展绝不只看发展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科学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人民内部的矛盾就会越多。

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关键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要牢记胡总书记9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的四点要求: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四点要求讲的很到位,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良方,总书记阐述了新时期维护群众利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方法、途径和创新思路,值得领会与落实。

总之,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写入公报,体现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发展,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笔者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全面领会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主题,牢记总书记的9.29的讲话精神,增强时代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公仆意识,注重探索和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党委政府管理服务理念、机制,使改善民生、人的发展有更多经济、政治、社会架构的现实保障,努力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握住“十二五”发展机遇。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不是萍水相逢 伴随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包容性增长”一词近来火速升温,成为人们关注和搜索的热词。笔者刚才也在网上学习了一下,并有了一个疑问,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有什么联系呢?二者难道是萍水相逢?

笔者查询了二者的含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是2007年由亚洲银行首先提出来的,也是国际组织在近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通过对二者含义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并非萍水相逢。二者一脉相承,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包容性增长是倡导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分配方式,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分享。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不懈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增长。提倡包容性增长就是为了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如果只有经济指标上的小康社会,没有全面共享小康的社会局面,不是包容性增长,更不是科学发展,而是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包容性增长。

汪同三:从宏观视角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21世纪,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新形势、新环境、新课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把我国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宏观经济调控关注四大目标: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并不是同时确立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步确立的:在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中,增长是最重要的目标;当人类社会生产进入社会分工阶段、产品交换成为重要社会活动后,价格稳定成为重要目标之一;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就业目标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各国间贸易、金融往来的日益频繁,国际收支平衡就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四大目标能否概括经济发展的全部呢?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及其他学者通过分析人口和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人们的视野。进入21世纪,在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节能减排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到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对改革开放事业认识的深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大国中首屈一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中原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同时,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在产业协调发展取得进展的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相对滞后;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决不能满足于经济总量增长取得的巨大成绩,而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有所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总结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主要任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既提出“保增长”,又提出“调结构”,通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较快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这是我国经济能够在世界经济中率先实现企稳回升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同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这是因为,促使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诸多矛盾,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都可以从收入分配不合理上找到根源。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中低收入阶层数量过大,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初期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高积累、高投资的政策,并以此取得经济成功。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在积累和消费结构上需要适当向积累倾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就变得越来越关键——这不仅是做大“蛋糕”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七大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一系列全面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这是我们在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而关键的内容。十七大提出的收入分配政策落实得如何,将直接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质量和进度。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工作中,各级政府发挥好应有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其次,制定和落实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具体措施,监督社会各方面认真执行。第三,通过实施相应的财政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在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注重实现公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第四,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提供覆盖面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的公共服务,保证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而宏观调控更加关注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在有些情况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之间可能存在矛盾。要想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注意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第一,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实基础。只有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经济结构,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物质基础。没有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难以顺利进行。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宏观调控的直接任务是保持中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更多的是战术性问题。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要求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注重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实质,就在于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充分空间和良好环境,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要对国际国内经济状况及时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既把握阶段性大趋势,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连续;又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在国际国内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还应科学有效地作出政策调整。

第四,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由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宏观调控的侧重点不同,在不同环境中会出现“两难”问题。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某些地方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现象引起社会较大关注。如何使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并逐步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同时又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就需要从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角度来权衡和判断。又如,如何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培育新的增长点,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增强增长的可持续性,也需要从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关系中去寻求答案。在很多情况下,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就能够把“两难”变成“双赢”。

海外版望海楼:转变发展方式是更深刻的变革

叶小文

凡涉一国、一民族之变革,乃大势要变,人心思变,不能不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逼出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必然爆发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新中国诞生了。新中国成立30年成就巨大,但“文革”使国民经济几近崩溃。邓小平大声疾呼: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于是,30年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中华大地像火山一样迸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放光芒。

今天,世界刮目相看,我们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并无“置之死地”之险境。尽管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毕竟成就辉煌,经验丰富,屡战屡胜。那么,还要不要变革,如何变革?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又来变革了,而且是更深刻的变革。何以见得?在充分肯定成就无须妄自菲薄的时候,在世界为中国30年持续、快速发展而惊叹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按旧方式发展已走不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为此,必须艰苦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五个坚持,哪个也忽略不得、松懈不得、暂缓不得。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与“摸着石头过河”不同,相应的一系列改革,需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如此多的改革,都是攻坚战,要在深层次问题上突破,哪个也犹豫不得、偏废不得、停顿不得。

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变革,来势虽然很急,未必大家着急;大势尽管在变,未必人人思变。毕竟从某个局部、某些地方来看,似乎还干得不错,还活得滋润。变革,似乎不是自下而上的冲动,一开始还只是自上而下的觉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须尽快唤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忧患意识,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把一个快速奔跑了30年的巨大经济体送上科学发展轨道,当然是变革,而且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

第二篇:新集小学开学典礼报道

走进新学期 点燃新希望

新集小学开学典礼报道

伴着初春的脚步,迎着和煦的春风,3月10日上午,新集小学举行2015春季开学典礼由杜前进副校长主持。

开学典礼首先进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向国旗敬礼。接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代表学校表彰了全校300多名优秀学生和100多进步学生。紧接着四到六年级的九名学习之星向全校同学交流了他们宝贵的学习经验。而后张校长为新学期开学典礼致辞,在讲话中他肯定了上学期全体师生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并从 “养好习惯”“勤奋学习”“多读好书”“做理想人”“安全意识”五个方面对全校同学提出了要求,希望在新学期每一位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学习前进的道路上策马扬鞭,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希望老师们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爱事业、爱学校、爱同学、爱自己,勤奋敬业,不断学习,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从教能力和职业品味。

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新集小学小学的全体师生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开启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我们相信,新学期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新集小学定能谱写出新的篇章!

第三篇:人民日报对APEC的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走进北京APEC新闻中心

2014年11月05日

早上7时刚过,初升的太阳将路边的花坛照得格外鲜艳,灯杆彩旗上“合作、共赢、发展、繁荣”8个大字十分显眼。11月4日,北京APEC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正式开放。本报记者同早早赶来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经过两道安检,第一时间进入新闻中心。

细致入微

“在这里工作,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站在超过1万平方米的新闻中心内,环顾有524个工位的媒体公共工作区,卢旺达《新时代报》记者恩培巴拉感叹道。“新闻中心的网络特别方便,尤其是无线网速度飞快,让我仅用手机就能做许多工作。”

截至目前,共有4060名境内外记者报名采访APEC领导人会议周,其中外国记者1859名,来自61个国家、504家媒体。

方便的背后,是组委会细致入微的安排。

“掌上新闻中心”是这次会议的首创。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为方便记者工作,组委会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开通了“掌上新闻中心”,实现了全天候移动式新闻服务。此外,新闻中心的中英文网站,让不少记者人未到,已掌握大量会议信息。新闻中心网站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我们开设了新闻中心中文、英文双语官方网站,内容包括会议新闻、会议日程、最新采访通知、新闻中心服务介绍等栏目。不少外国记者在来华前通过网络对新闻中心已经非常熟悉。会议期间,记者可通过中心官网及时了解会议进程和采访活动安排,并免费下载公共图片。

北京APEC新闻中心副主任金鹏对本报记者说,整个会场有1000个无线路由器全覆盖,另有540多个网络接口,各区域都设有大屏幕实时转播会议画面。新闻中心媒体工位24小时不断电,100台全英文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供记者使用。

轻松愉悦

迎接各国记者的将是紧张的工作,但新闻中心的安排,将让大家在这里的工作尽可能轻松愉悦。190名志愿者,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重点高校,随时为各国记者服务。他们亲切的笑容,让刚进来的记者顿感温暖。

“为你们服务!”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王一珂笑着对本报记者说。虽然是一名90后,但他已经有了丰富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经验。“这是我服务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他说,来之前大家都参加过专业培训,内容包括礼仪和语言等。

紧邻媒体工作区就是茶歇区,媒体人员可以免费享用小点心、饮料。新闻中心为记者准备有午餐和晚餐,几十张大圆桌,可同时容纳近千人。虽是自助,但西芹炒花枝片、家乡清远鸡、普罗旺斯牛肉等菜名,足以让人味蕾大开。

在备餐间,记者遇到了旅居中国近20年的法国籍行政主厨埃内坎·弗雷德里克,他在国家会议中心工作已经7年,为很多国际会议做过餐饮筹备。“为这次APEC会议,我们从今年3月就开始准备了。”他用流利的中文说,“要准备符合各国宾客口味的饮食,我们会尽全力的。”

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是这次新闻中心设置的重点。新闻中心内,专门为此次会议准备的中英文版北京旅游攻略等,各国记者可以随意拿。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天一上午,宣传品已被记者取用了五六百本。新闻中心正门外,魅力北京图片展和空竹、皮影、剪纸、彩塑兔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吸引许多记者驻足。此外,记者们只要预约成功,就可以在新闻中心门口乘车参加外出采访。4日,第一批记者就领略了北京的美丽乡村和自然风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体验,主要是面向各国记者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珊丹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更有亲和力。”

王磊是孙氏剪纸的第四代继承人,他也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展示技艺。“那时候大家都很喜欢,”他说,“这次向记者们展示,也是希望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一些体验,多了解中国文化。”(裴广江、赵成、宋豪新、赵明昊、刘刚、王骁波)

第四篇:人民日报社论十八届五中全会系列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评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纲领----一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谋定而后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实现全面小康新的目标要求,《建议》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谋划未来,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全会通过的《建议》,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建议》紧紧围绕这个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特别是强调要以新的理念推动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目的就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会通过的《建议》,彰显了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建议稿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全会通过的《建议》,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带领13亿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更好地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今天已经触手可及。展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将由我们亲手完成。承接历史、开创未来,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冲刺阶段,跑好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一棒,把《建议》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就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

《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1日 01 版)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质量效益 ——二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如果说传统的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发展就是做乘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在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论是户籍、司法、教育等方面改革措施密集出台,还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双翼齐飞„„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探索,为中国发展不断开拓新境界。

展望未来,中国发展的时与势、艰与险,将我们推到了创新发展的风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我们的发展条件、比较优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突出软肋。如果不能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五中全会提出的七个创新发展着力点: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给出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以五中全会绘就的蓝图为引领,创新发展才能取得新突破、达到新水平。

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十三五”时期推动创新发展,就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从提出并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举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发展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电子科技领域中的摩尔定律揭示,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这就是创新的速度。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迸发、源泉不断涌流,激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结构 ——三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任务,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建议》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重点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专门研究、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收官之战,讲究平衡之道。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同步小康?2.5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如何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如何在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提升优质生态产品的提供能力?《建议》指出,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短板,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实际上,越是短板,越具有后发优势;越在薄弱环节上多用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从而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下好“十三五”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战致胜的要诀。在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我们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更加强劲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02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四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风物长宜放眼量。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03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五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是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必然的选择。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的理念,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必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告诫全党: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设立自由贸易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谋划发展,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了开阔的国际视野。

谋大局、开新篇,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要想在下一步发展中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由此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引导全球经济议程,走好开放发展之路。

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五中全会从六个方面,对开放发展进行了部署: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按照这样的部署奋战“十三五”,我们就能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发展的历程也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历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我们一定能将“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04日 05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六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于全体人民。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迈向全面小康的过程,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一方面,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共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五中全会作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八个方面的部署,这既是关于共享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们推动共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共享发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当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对此,要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对1800万左右的低保人口、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2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900多万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更加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针对他们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归根到底要通过制度来落实,有了公平正义的制度,共享发展才有坚实的根基。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通过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不断增进人民团结,让13亿多中国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05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强大发展动力 ——七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冲锋号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中国标注出前行航向。进入冲刺阶段的中国,用什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靠什么践行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

改革,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是贯穿这次全会的基调,也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底色。全会明确指出,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

如果说“五大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认识论,那么改革就是将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的方法论。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都需要用改革来推动、靠改革来实现。尤其是在“十三五”时期,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根本出路在于坚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破除体制积弊、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开辟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深化改革,要以改革的总目标为引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以协调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完善保证基本民生的制度,“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两种优势,既需要政府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又需要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坚持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关键环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其中有全球性、阶段性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如果不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只是为了短期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政策,必然会透支未来增长。我们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回首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三步走”战略布局前两步的伟大胜利,关键在于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今天,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高擎改革的火炬,坚定做改革的实干家、促进派,我们就一定能够为民族振兴续航,为国家现代化助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06日 03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中心任务,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八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牢牢扭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增至7800美元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成绩来自蹄疾步稳的发展,来自自强不息的奋斗。现阶段,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主战场。奔向“两个翻番”的目标,今后5年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中高速,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一直迟疑和等待,不仅会丧失窗口期的宝贵机遇,而且还会耗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的宝贵资源。进入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继续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不能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达到“两个翻番”。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必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现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唯有全力以赴去实现。经济的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随着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同时应看到,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符合预期目标,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定向出击、精准施策,让经济增速运行在合理区间,既要着力扩大需求,也要注重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加有效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要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小康的成果。

夫战,勇气也。决胜全面小康,条件充分,任务艰巨。让我们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07日 03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制度优势 ——九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如果把我们国家比作中华号列车,党的领导就是火车头。我们党要带领13亿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领导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指引发展航船破浪前行。

“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落到实处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的着力点,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领导保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驾驭好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就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益精细、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规则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就要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完善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符合客观规律;就要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留下隐患;就要发挥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及时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思想认识问题和现实利益问题。

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激发全党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增强创造活力。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回望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把民族复兴推进到今天这样的境界。面对新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就能以最坚强的政治保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8日03版)

第五篇:挂牌报道 新稿

济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暨青年就业创业

见习基地落户胡营小学

11月9日,济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仪式在胡营小学举行。济宁学院、中区教育和体育局、中区团委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胡营小学全校400余名师生出席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中区团委书记张波主持。

上午9时,揭牌仪式正式开始。首先,胡营小学的胡玮玉同学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发言,表达了对济宁学院领导和大学生的欢迎和感谢,并表示一定不辜负党和领导的关心厚爱,将沐浴社会大家庭的阳光雨露,好好学习、全面发展。接着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田芝鹏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指出胡营小学“集善之家”成立以来,已经成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的阵地,给这里的农民工子女学生带来了温暖和关爱,他希望济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落户后,将给学校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专业方面的辅导,并由衷表达了对济宁学院、对开展教学实践、就业见习和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的欢迎与感谢。随后,济宁学院教务处处长李传银做最后讲话,他指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为济宁学院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能为小学教育作出贡献。

在仪式上,济宁学院音乐系主任王洪生、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田芝鹏共同为济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

仪式后,与会领导和胡营小学师生合影留念。并参观了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主阵地胡营小学“集善之家”,与胡营小学校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签署了《济宁学院实践教学协议书》。

济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特别是送专业知识到农村小学,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济宁学院与胡营小学的互利双赢。

下载人民日报关于新的五中全会的报道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关于新的五中全会的报道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人民日报》司法体制改革有关文章和报道情况报告

    学习《人民日报》司法体制改革有关文章和 报道情况报告根据市院,我院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全院干警学习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夯实公平正义的根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取......

    党建工作报道新(合集)

    多渠道党建工作为东风6264学校发展助力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既是长远之计,也是固本之举。十堰市东风6264学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开展履职尽责......

    运动队招新报道

    我校体育运动队招新活动圆满落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基本要求,9月28日下午,我校在田径运动场举行了校体育运动队新队员选拨活动。 基础课部体育教......

    新同事报道通知书

    新同事报道通知书 (部门)公司: 玆有同事,性别,年龄岁,于2012年月日入职到(部门)公司工作担任职务。 ,下级无。 请负责人做好工作安排。 特此函告! 禹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部新......

    人民日报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6月18日03: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模版)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

    五中全会公报的新提法和新部署

    五中全会公报的新提法和新部署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是一个新提法。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

    (精品)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记者:十七届五中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做出重大战略选择至关重要。从五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