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核心要点:
■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
■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民生,也是民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增长点。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考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所包含的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 坚持预防为主、守住底线,推动转方式调结构。预防是环境保护的首要原则,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战略和规划环评、环境标准,都是重要的手段。
■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寻找新动能和处理老问题之间把握好力度,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近年来,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远的使命担当,多次对生态文明作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多达100余次,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文明自觉,反映了我们党新的执政观和政绩观,展示了我们党良好的执政能力和形象风貌。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深化认识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更新了关于生态与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两者协调共赢。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民生,也是民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增长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打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是主阵地和主力军。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一二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累积叠加,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些重要论述从自然生态要素的空间系统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时间系统性两个维度,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考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所包含的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当今时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生态文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借鉴意义。在2013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我国生态文明理念被正式写入决议案文。今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我国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对国际环境与发展事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取得明显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社会积极响应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共同形成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部署和制度构架。今年全国两会审议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举措。这些文件的密集出台,描绘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图,为深入推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1+6”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八方面的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组合拳”。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在河北开展试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事权上收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试点陆续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正在落地。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为标志,环境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环境保护部对33个市(区)开展综合督查,公开约谈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案件8000余件,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近3800件。
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进程加快。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推进环境治理,促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3.6%,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比例比2010年下降6.8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82亿吨,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上升到21.66%。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开展生态市县建设。
开发格局和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坚持预防为主、守住底线,推动转方式调结构。预防是环境保护的首要原则,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战略和规划环评、环境标准,都是重要的手段。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从布局和结构上守住生态环保底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往往难以恢复,甚至可能永久丧失生态服务功能,必须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目前6省(市)已基本完成划定工作。战略和规划环评对生产力科学布局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层面完成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开展了360多项规划环评,对150余个项目环评文件不予审批。现行有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达1700多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及时主动公开环境质量、企业排污、项目环评审批等信息,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和参与范围。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公众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行为更加自觉。
三、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举措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寻找新动能和处理老问题之间把握好力度,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健全环境预防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以打好三大战役来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要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散煤和机动车治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狠抓饮用水安全保障,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等突出问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明确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形成内生动力。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开展环保综合督查,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上收环境监测事权,建立全国统一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运用市场手段推进环境治理与保护,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
大力推进全社会共治。动员和支持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全面推动环境监测、执法、审批、企业排污等信息公开,解决信息公开中“企业拖、政府推、干部躲”等问题,让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在公开透明中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二篇:2017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http://www.xiexiebang.com/tianjin/
2017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材料】
2017年8月,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解析】
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着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和过程,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与我们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够到位、体制不够健全有关。有的地方在发展中片面追求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相关法律、政策和考核体系还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不断优化。
首先,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践行“三严三实”,慎始慎终、慎独慎微,涵养操守、端正品行,正确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得失、进退去留,切实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坦荡做人、谨慎用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其次,要坚定必胜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懈怠、永不退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永葆拼搏状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凝神聚力、干事创业,以奋发有为的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www.xiexiebang.com/tianjin/
精神状态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最后,要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第三篇:构建和谐帮扶新格局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帮扶新格局
工会如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在关注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呢?具体来说,就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形成“和谐帮扶”新格局。
———由小帮扶向大帮扶转变。工会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元旦、春节送温暖搞得热热闹闹,而平时则显得冷冷
清清。再比如,帮扶救助项目单一,满足不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群众的需求。有鉴于此,建议工会实行“大帮扶”的工作思路,把各种帮扶救助资源整合在一起,重组帮扶体系,打造“和谐帮扶”品牌,形成“和谐帮扶”新格局。在帮扶对象上,建议把原先只帮扶下岗失业职工和患重大疾病职工两类人员,扩大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职工,生活困难的全国、省、市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残疾、子女上大学、单亲等原因导致家庭困难的职工,自然灾害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有困难的农民工等帮扶对象。在帮扶项目上,把原先零散的、有关部门的帮扶项目整合在一起,形成生活救助、意外救助、助学圆梦、医疗救助和义诊、互助互济、职业介绍和培训、农民工“一卡通”服务、法律援助、信访调处和送温暖活动等帮扶项目。在组织架构上,帮扶中心与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投诉中心等机构合署办公,并把女工部的女工维权、互助保险的理赔、经济技术部的劳模慰问等职能纳入帮扶中心。在工作格局上,把单一的送温暖活动和生活救助整合成生活救助、送温暖活动、法律援助、信访调处等多项服务内容,做大做实帮扶中心服务平台,形成大帮扶格局。
———由生活救助帮扶向综合服务帮扶转变。许多企业职工和农民工找上帮扶中心,往往不是要救助金,而是企盼工会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形成“大帮扶”新格局和开展“和谐帮扶”,将实行由单一生活救助帮扶向综合服务帮扶转变,在生活救助的同时,加大维护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力度。工作中,必须注重两个结合:一是把帮扶工作与信访调处工作结合起来。凡是有企业职工到信访局上访,可以及时掌握情况;对上访职工提出的合理诉求,能及时作出答复;对确有特殊困难的上访职工,一经核实,帮扶中心将给予必要的救助。另一个是把信访调处与法律援助结合起来。与司法局联手,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办好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与法院合作,坚持职工维权合议庭制度,对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件,及时受理,给予必要援助。
———由坐班等待帮扶向跟踪回访帮扶转变。以往困难职工上门到帮扶中心来,拿着企业或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的申请报告,找工作人员求助,经核实后发给其相应的救助金就了事了。这种一次性帮扶,不可能起到使困难职工满意的效果。实行“大帮扶”新格局和开展“和谐帮扶”,就是改变这种做法,变被动帮扶为主动帮扶,变上访求助为下访施助,变一次性帮扶为全程帮扶,建立长效机制。
《构建和谐帮扶新格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帮扶新格局。
第四篇: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自然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生产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进步进程。都是,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些列后果。
现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面积的减少;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严重的矛盾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简单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必须保护环境,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也意识到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相继做了一些列政策来保护环境,中国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除了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外,(一)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我们并不反对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但认为这种利用应以承认、尊重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为前提,并着眼于人类的长远发展,而不能超出自然的限度。
(二)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方面。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在我国,由于贫穷落后,为了生存和发家致富,一些群众往往就地砍伐森林或廉价出售当地的自然资源。因此,政府必须统筹安排,切实担负起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同时,在生产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现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大都是以消耗自然资源或是污染环境的运作模式, 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因此,要遵循客观规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争取零消耗或是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
(三)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
小结: 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对此应报以谨慎的乐观态度,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在未来社会里,我们应选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人生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在未来社会里,人类应该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因为人也只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终究不是“人定胜天”的。人类可以充分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努力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永远不能征服自然。
注:《环境伦理学》余谋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五篇: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丁 晖
《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8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根本要求和实施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对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方兴未艾、后来居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新闻舆论阵地。适应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在注重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中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领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注重原则性,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闻舆论阵地在哪里,党管媒体原则就必须落实到哪里。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落到实处。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舆论阵地的占领上,都要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在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每一步中,我们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这一点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媒体融合发展应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应充分尊重、善于利用媒体的公共性,在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方面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努力打造各种思想观点交汇、讨论、升华的全方位平台,为构建健康丰富的社会思想体系、道德体系提供有深度、有营养的理性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健全社会公德体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坚持正确工作导向。人民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当前,我国已有7亿网民,手机网民也已超过6.2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正是正视这一现实、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将互联网这一“最大的变量”变成“最大的正能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应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更深入地反映群众心声,更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更顺畅地实现海量信息共享,更科学地关注和引导社会热点问题。总之,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重系统性,在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内容为王。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互联网”,而是作为核心的内容和作为基础的平台互相融合,通过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首先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过去单向、被动接受内容的“受众”变成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对内容的选择性阅读、转发、评论等来发声。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中,媒体的内容(包括观点)成了媒体黏性的关键,没有优质内容就没有竞争力。新型主流媒体要拿好手中的“麦克风”,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把传统媒体的“稳”与“准”和新媒体的“快”与“活”结合起来,主动亮剑、自信表达,明辨是非、扶正祛邪,在多元中立主导,做好“定音锤”,让公众在主流渠道中获得自己的信息来源,在主流声音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
平台再造。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平台再造,拓宽传播渠道,重构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在这方面,许多媒体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如人民日报社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有益尝试。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可以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能力备足备好内容原材料,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话题策划、报道统筹,实现集约化和多层次的内容生产、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新的设备工具和移动终端来重构内容分发、传播和反馈机制,实现多渠道传播和受众覆盖最大化。此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平台再造,对用户特征进行精准把握,从而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注重创造性,以创新精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倡导创造性思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传播媒介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更是其开创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体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当前,一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受众面不断缩小,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影响力日趋式微。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传统媒体必须增强不甘人后的使命感,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提升主动融合的自觉性,以创造性思维积极推动融合发展,做到求真务实有创新、与时俱进有革新,使融合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应始终以“主动、移动、互动”为抓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观点表达为重点、机制创新为动力,主动求变,变中求新。
推动创新性实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畏首畏尾,而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固化的藩篱,以创新性实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媒体融合发展不应仅仅停留于技术升级、形态创新方面,还要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进行传播流程、组织管理体系的重塑与再造。我们要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培养创意型人才。媒体融合发展需要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当前,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和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人才缺乏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瓶颈,培养勇于突破常规的创意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打造勇于打破常态的“全媒型”团队已是刻不容缓。“全媒型”团队应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深刻把握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屏等的发展脉动,积极吸纳先进传播理念、舆论引领理念,善于提供有思想深度、有独到见地的内容,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
注重预见性,在把握趋势中更好应对挑战
迎接技术变革。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很难用过去的延长线来预测未来,今天的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下一个颠覆性技术的风口会出现在何时何处。但人们总是会追求越来越人性化的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将是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其重要价值之所在。可以肯定,未来的媒体技术将越来越体现人文关怀,传播手段将越来越符合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应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下一个技术变革的到来,不断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研究受众需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当前,受众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接受信息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还将持续下去。媒体融合发展要不断研究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体现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搭建起更加平等开放的平台,构建起更加迅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模式,使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用户。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不仅仅是传播技术创新,也不仅仅是媒体迭代变更的社会文化潮流,更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只有坚持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走稳走好,使主旋律和正能量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得到充分传播、充分激荡,奏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彩乐章。
(作者为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