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单元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五单元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十课 大自然的警告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难点: 学会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将身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共享生命家园。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做调查,了解一人类对自然造成那些破坏。
2、准备一些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图片。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引课题。
2、通过图片,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和一些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图片。
二、提问:
(1)人类带来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3)请在你家附近做些调查,你能发现那些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问题,你的发现一定会有很趣!
(4)列举人类破坏环境的事实。
(5)一听说过那些环保故事?说说你所了解的故事吧!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吗?
解决问题:
1、水污染,固体污染,雾霾,疾病。。。
2、保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
3、我的调查结果是.4、各种新闻资料。
5、各自发表意见,如何去做。
6、我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
三、阅读与拓展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水污染的问题
3、水土流失的问题
4、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问题
提问:
1、你对自己居住地区的环境质量满意吗?
2、环境污染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第十一课人与自然最美的关系——和谐
教学目标: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和谐自然关系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建立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引课题。
2、通过图片,渴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话题。
二、提问:
(1)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例子有哪些?(2)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哪些实例?
(3)当前党和国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有哪些? 三.生态道德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无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提问:看了这些规定,你们觉得这对于中国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什么作用?
思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第二篇: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自然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生产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进步进程。都是,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些列后果。
现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面积的减少;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严重的矛盾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简单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必须保护环境,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也意识到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相继做了一些列政策来保护环境,中国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除了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外,(一)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我们并不反对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但认为这种利用应以承认、尊重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为前提,并着眼于人类的长远发展,而不能超出自然的限度。
(二)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方面。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在我国,由于贫穷落后,为了生存和发家致富,一些群众往往就地砍伐森林或廉价出售当地的自然资源。因此,政府必须统筹安排,切实担负起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同时,在生产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现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大都是以消耗自然资源或是污染环境的运作模式, 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因此,要遵循客观规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争取零消耗或是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
(三)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
小结: 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对此应报以谨慎的乐观态度,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在未来社会里,我们应选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人生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在未来社会里,人类应该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因为人也只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终究不是“人定胜天”的。人类可以充分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努力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永远不能征服自然。
注:《环境伦理学》余谋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论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愈加突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涉及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引言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发展问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不同的人类文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这是一个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既是辩证法发展逻辑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人类所追求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没有对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基础上共生共荣共进的和谐,这种和谐需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正文
一、肯定自然的发展阶段
几百年前的原始时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对自然的肯定性一面占据了主要地位,以肯定自然的方式肯定自己的存在。在这一阶段尽管人类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殊存在,也使自然以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此时的人类主要依靠血肉之躯同自然环境抗争,其对自然的否定性是极其有限的,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微弱的;“天意”支配着人意,人只能以低等的姿态逆来顺受,而人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自然力的利用大大加强,开始使用各种金属工具,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在对自我认识上,开始把自己同其它万物区别开来,提升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认为“为天下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人类没有也不可能创造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自然界肯定性一面仍然占据支配地位的,农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天和靠天保佑的文明,仍摆脱不了“自然关系站上风”,“人不仅受自然支配并且是自然的奴隶”的受支配、受制约的处境。
总之,在肯定自然阶段,人对自然的影响是极其有限,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处于极低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理论,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没有超过自然的自我更行和修复能力,人与自然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一自然为中心”低层次的和谐状态,人类屈服于自然。但正如被统治阶段对统治阶段的反抗一样,人类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大自然的反抗,尽管这多半是徒劳的。这种反抗源于人类所独有的自觉能动性,人类总是力图改造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人化自然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旦人类的力量足够强大,就会冲破这种屈从关系,从而进入对自然的超越和否定阶段。
二、否定自然的发展阶段
人类文明发展到近代,人文主义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拥有移山倒海的力量,这时的人类已不再是被动和渺小的,而是无比豪迈地喊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正如比尔·迈克基本在《自然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我们再也不能认为我们自己是被巨大的力量抛来抛去的物种,现在,我们就是那些巨大的力量。飓风、雷暴和大雷雨已经不是上帝的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类进入对自然的否定阶段。特别是传统发展观的兴起,人类力图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使自然臣服,以此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已经把自己当成征服和驾驭自然的神,对自然肆意掠夺,资源被毫无节制的消耗,大自然成了人类排放废物的垃圾箱,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
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敲响了警钟,保护资源和环境迫在眉睫。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万亿元,年增长9.3%,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要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经济质量不高,长此下去难以为继。
一是资源消耗太大。从资源消耗总量看,2003年至2004年我国实现的GDP约占世界的4%,而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粗略估算为50亿吨。从资源消耗的增幅看,近年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消耗弹性系数(原材料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正呈扩大之势。2004年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太低。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资源产出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我国消费钢材2.6亿吨、煤炭15亿吨,水泥8.2亿吨,分别相当于世界产量的36%、30%和55%;消费原油2.6亿吨,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我们消耗了这样巨额资源,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4%。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三是环境污染太重。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每年大约污染造成选择经济损失占GDP的3%~7%。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不仅反映出我国是用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来维系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同时,也告诉我们降低资源消耗、减小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大有文章可作,我们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在否定自然阶段,“人类中心主义”取代了肯定自然阶段的“自然中心主义”,随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兴起,出现了以人类为绝对利益中心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然全终结、人与自然矛盾全面凸显。虽然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无知和妄自尊大必将遭到自然的严厉报复。因为人是能动性和受能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力量,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这种人和自然辩证法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必然要遭到惩罚,威胁到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昭示了这一切。
三、对自然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在人类对自然的否定阶段,人类盲目的行为结出了文明的“苦果”,从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到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再到比尔·迈克基本的《自然的终结》,都给沉醉在工业文明辉煌成果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人们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对以往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后果进行深刻总结和彻底反思的基础上人类提出了一种全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它的提出和确定,标志着人类在发展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革命。人类开始寻找一条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共荣共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此开始进入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即在强调人作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进的新型和谐关系。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是准确把握世界趋势,认真总结我们发展经验,深入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它弥补了可持续发展观理论视野的局限性,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完善和发展,编辑地涵盖着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又包含许多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包括他人和自身)三者的和谐统一,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进程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到来既是辩证法发展逻辑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这种和谐不是对原始的“以自然为中心”的低层次和谐的简单复归,也不是工业文明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和基础的人和自然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阶段,人和自然的辩证发展历程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呈现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并且实践方面通常是滞后于理论的构想,现在人类正处于向这一阶段的过渡时期。
在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从肯定到否定,再到
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趋势。在人的发展第一个阶段,这时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的联系和发展仅限于共同体内部,在这一阶段只是以肉体与自然相抗战,人类的发展是低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屈从自然的阶段,这是一种原始的低层次的和谐状态;在人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活动片面化,人与人交往频繁,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到征服自然的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了,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同时,人受物统治而异化成为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社会关系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社会矛盾尖锐化;第三个阶段,社会关系不再是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置于人类共同控制之下,人类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在这一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共存共荣共进的和谐关系,进入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自然、人、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和归宿,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结论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这种和谐需要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永续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 [美]比尔·迈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宋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秦廷国,论以人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问题[J].学习论坛,2007.[6]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3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上)[M].王之佳,柯金亮,等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8]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J],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摘要:
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资源方面,我国的过度消耗是惊人的。我国生态建设要求更加迫切。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
正文:
(一)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工业革命在200多年的突飞猛进中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工农业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增长的极限,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达到了极大放飞人类想象力的地步,但是它并没有始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一方面,人类竭尽全力地攫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拼命地制造种类日益繁多、成分日益复杂的各种废弃物。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是较早反思并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圣者,他们一方面欢呼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又把批判这个制度的腐朽性、不合理性,建立理想社会和新的文明形态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
(二)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
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乃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三)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意味着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因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受自然界的约束和反作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维持其经济发展。也就是说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应该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红梅.“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92-93.
〔2〕 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4):6-12.
〔3〕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第五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
最近几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春天的沙尘天气少多了。据统计,近年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由2001年的13次下降到~年的6次。生态专家认为,这既得益于“天帮忙”,更是“政策好”、“人努力”的结果。新世纪以来,党中央、xx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把改善沙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防沙治沙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防沙治沙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多管齐下2000年5月5日,是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白春兰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专门来到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沙边子村看望白春兰,高度评价了她的艰苦创业精神,称赞她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也是防沙治沙的功臣,希望她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理沙漠的路子。胡锦涛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成为白春兰和乡亲们继续投身防沙治沙事业的巨大动力。五年来,他们在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为毛乌素沙地边缘再添新绿。这个早先叫“一棵树”的地方,现在已经有几千亩林草覆盖。此外,温家宝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心系沙区群众,多次深入沙区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首先得益于党中央、xx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计划。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法律保障、工程实施、科学技术、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防沙治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等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启动,实现了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大发展。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沙化土地,自启动实施到~年底,累计完成治理任务747万亩。一系列有效的防沙治沙政策机制出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近几年来,我国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防沙治沙事业的积极性,全社会参与治沙的局面初步形成。初步遏制沙化扩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景象,近几年在我国主要风沙源地内蒙古地区开始重现。内蒙古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遏制生态恶化,1998年以来,国家先后在这里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几年来内蒙古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土地由过去年扩展3215平方公里扭转为现在年均减少976平方公里。内蒙古只是新世纪里全国土地沙化形势有所好转的27个省(区)之一。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到~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第二次相同监测范围内的沙化土地面积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1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沙区的群众更是从生态状况的好转中尝到了甜头。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2002年,公约组织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颁奖。沙化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紧迫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截止到~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12%,广泛分布于30个省、889个县(旗、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目前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现在的治理速度,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为此,我国防沙治沙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危害有所减轻;到2020年,使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人们期待着,在党中央、xx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沙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艰苦努力,人与自然和谐、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