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俞正强老师《笔算除法》有感
一问再问,追寻数学本质 ——听俞正强老师《笔算除法》有感
笔算除法是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一节课,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单元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这些知识经验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基础。教材中的情境图利用学生种树苗引出“42÷2”和“52÷2”两个算式,借助分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重点理解当十位数不够分时,要将十位上剩下的数与个位数合并,再去除以除数。
俞老师的这堂笔算除法没有借助书上的情境,而是采用“质疑——讨论——归纳”探究学习方法,以“问”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俞老师不断追问中回忆了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更重要的在追问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逐步认识到除法竖式这样写的原因,从心里接受这个数学知识。当然本节课除了一直强调的数学知识本质,数学的质疑精神也是俞老师不断向学生灌输的重点。有了知识和思想的双重冲击,这才是一堂内容饱满的数学课。
下面我将选取俞老师上课片断来赏析:
一、负迁移引出的冲突
新课开始,没有情境,黑板上呈现的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通过前三个的竖式负迁移到为什么除法的竖式就如此特别。俞老师以“一位二年级小朋友”对竖式有意见这个情境贯穿整节课,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猜一猜那个小朋友认为竖式可以怎样写,果然跟前三个竖式相同的除法竖式就横空出世了。
然后俞老师开始了一系列的发问,除法竖式能不能跟加、减、乘的竖式格式相同?为什么不能?学生提出有余数时不好写,接着有学生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竖式:似乎有余数的问题也被解决了。
俞老师开始进一步提问,两种除法竖式都有道理,哪种更方便?这个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的矛头指向了,认为整个过程繁琐,15要写两遍。不过一部分学生解释了两个15的不同含义,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可对竖式选择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俞老师进一步提问,除法竖式一定要这样列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能正确回答,俞老师揭晓答案,跟除法本身有关。
至此第一阶段结束,主要就是通过老师的问,一步步将学生逼到死角,又在学生陷入困境时,提出一个新的设想,让学生继续追寻。
二、动手分图,自主构建
俞老师先让学生理解了15÷3=5这个除法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利用15个小圆片,要求平均分成3份。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环节,令我印象深刻。当俞老师在黑板上贴小圆片,他不断地问学生可以将圆片看成什么,学生的回答在他的刺激下丰富多彩。细节中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这样的做法非常好。同时也不至于在老师贴东西的过程中冷场。在学生分完后,俞老师又开始发问了,本来老师有几个圆片?现在有几个?15个到哪里去了?老师的15个是一堆,学生的15个是三堆,每堆5个。这时再让学生选哪个竖式更贴切,大部分学生认为竖式①更好地体现除法平均分的整个过程。
接着俞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两种到底哪种做法是对的?另一种为什么错?同样是利用分一分。黑板上留下4个大圆圈和5个小圆圈,让学生上来分。这个是笔算除法的一个难点。学生分完3个大的和3个小的,接下去该怎么分呢?就要将1个大的圆片换成10个小的圆片,然后12个小圆圈再平均分。操作完毕,让学生选择哪个竖式更好地体现了除法的过程,跟理解“15÷3=5”的除法竖式步骤一样。
纵观整堂课,俞老师的重点并没有进行笔算除法竖式的练习,而是将全部的时间都放在让学生质疑、操作来理解除法竖式为什么这么写。这个过程也是算理理解的过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俞老师对孩子怀疑精神、想象能力的培养和鼓励。这一点是我们在平时课堂上容易忽略的。另外一点感触比较深的是作为数学教师,也应该多问问自己,规则制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而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强制记忆。
第二篇:听俞正强数学课心得
不可省略的体验
——记俞正强老师的一节课
特别幸运能直接听到俞正强老师讲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不过说实在话,课的开始一直到课中,我都觉得这个老师在干嘛呢,好像讲的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只是自己会跟着俞老师的节奏忍不住的发出笑声,再听到会场里的老师们和孩子们都时不时发出来的阵阵笑声,隐约感受到这节课的魅力所在。
俞老师讲完课后,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评述,这才使我豁然开朗,犹若醍醐灌顶,真正觉得这节课就得这样上才好。俞老师是站在知识本身的高度去给我们呈现了一节不一样的《用字母表示数》。
俞老师强调他的这节课一直在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已知的用数字表示,未知的用字母表示。第二句话是: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第三句话是:当两个量有关系的时候,不仅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它,还可以用关系式来表示它。
至于为什么这节课非要强调这三句话,俞老师提到,学生在学习完方程之后,始终不愿意用方程来解题,而是选择使用除法(这种现象我深有体会);并不是孩子们嫌麻烦,而是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设”造成的。其源头就是在这节课中,教材的设置没能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第一句话,已知的用数字表示,未知的用字母表示。教材的设置是把孩子已知的量给用字母表示了,而正确的体验应该是把未知的量用字母表示。第二句话就把初中的“二元”思想放进去了。用字母表示数,既有“一元”,又有“二元”。“一元”、“二元”讲过了之后“多元”就不需要讲了。第三句话,就是为今后学习代数式奠定基础。用俞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今天的课是为三年后的初中准备的,脚在这里,眼睛看到那里。这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的发展负责任的课堂。
俞老师的课堂是非常原生态的课堂,他自己也讲到:现在的科技很发达,电子显示屏都那么大,像他这样只用黑板讲课的人,出去讲课都是给人家添麻烦(因为只是用黑板,后面的很多老师看不到黑板)。一节课,俞老师仅仅用到两个纸袋子和几支粉笔,没有其他教具,却上出了一堂别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的课。反观我们现在的教学,我们好像已经离不开一些多媒体的教学,停电了,我们就感觉手足无措,这节课我还有课件呢,没有电怎么上?!可是,俞老师告诉我们,并不是只有使用多媒体才能上出一节好课,深入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点出发,课真的可以讲的很好。俞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知识是不用教的,孩子心里面有,我们老师只需要把孩子心里面有的知识拿出来整理整理还回去就可以了,就是这么自然。
整节课就是一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学生怎么会学得不快乐呢?当上完课每一个孩子与俞老师一一击掌告别时,当他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孩子道着“谢谢”“再见”时,当孩子们围着俞老师迟迟不愿离去时,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能给孩子多少喜欢的课堂?
特级教师课堂中已具有的教学风格,可能是我不能模仿的,也模仿不到位的,但是站在一个知识的高度上去思考教材,去琢磨学生,才真的是我需要学习的。
第三篇: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课堂实录
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面积的认识》课堂教学整理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及面积单位的定义。
2、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经验的唤醒:
1、板书:面
提问:面是什么东西?(将学生答案分成三类
吃的:面条
看到的:桌面、地面、墙面
量的、算的:面积
提问:面条有面积吗?桌面、地面、墙面有面积吗?面积是谁的面积?
揭题:面积
2、提问:面条是什么做的?面粉是什么作物的粉?
麦粉
面粉
面条
为什么其他的粉(米粉、蕃薯粉)不叫面粉?这个问题下课前解决。
3、看到的面:桌面、地面、墙面看到过几遍?这个世界有多少个面?你们身体上有面吗?(板书:脸面)拿出笔与纸,把看到的面画下来。(展示学生所画的面(脸面、黑板的面、书本封面)
小结:画下的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二、经验的加工:
1、提问:这些面有什么特片?
生:平的;在东西的外面;表面的;有长有宽的;在立体东西的一个面;属于一个东西的;有面积的;肉眼看的到的;有厚度的……
这么多说法,看看哪些是对的?(引导得出)
(1)面一定是与物体连在一起的;
(2)面是拿不下来的,可以画下来,画下来一定是平面图形;
(3)面是看得见、摸得着,有些是平的,有些则不平
……
三、经验的改造:
1、(板书)
物体的表面
的大小
封闭图形
2、提问:面是讲大小的,为什么不能叫长短的?不能叫轻重的?
生1:面是一个单位,单位是固定的。
生2:面即上下长大,又左右长大,两个方向长大,而长短则是一个方向长大。
生3:大小可以全部概括进去,往所有的方向变大。
(引导回忆)什么东西讲长短?线是讲长短的,而面是讲大小的。
3、揭示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四、面积单位的学习:
1、长短有单位有米、分米、厘米,那么大小的单位有哪些?阅读书本第73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规定面积单位的?
(1)1平方厘米:明确概念后取出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观察
(2)1平方分米:身上能找到这样大小的吗?
(3)1平方米:取出4张纸片,教师拿两张,两位学生各取一张,拼出1平方米
三个单位中最大的单位是哪个?最小的单位是哪个?不大不小的呢?
2、用手里的面积单位度量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1)学生动手度量;
(2)选择一组学生汇报度量的结果。(大多数学生汇报的是长短,非面积)
(3)其他组学生评价。
面积怎么测量?(请一位正确的学生上台测量练习本的面积,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修改)
再次选择面积单位与测量对象,量一量面积是多少?(测量后学生汇报)
长度测量用什么工具?重量的测量呢?面积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五、戏谈“面条”:将麦粉加水和成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平面,再把这个平切成面条。
第四篇:听俞敏洪老师演讲有感
听俞敏洪老师演讲有感
回忆起星期天的一幕幕欢声笑语,回忆起那天的点点滴滴,我很感激。也许俞老师留给我们一时的欢笑,但他同样也给我们上了一场受益无穷的人生之课,是用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那天下午,在学校大礼堂只听见一声掌声突然发出,紧随着一片连着一片的在我耳畔响起,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俞老师来了,自从去年听过他一次演讲后,我就深深被他的那种乐观开朗的性格所倾服,我知道我跟他之间的距离不是一般的远。
那天,俞老师说了很多,其中有一个令我至今仍无法忘却----那就是微笑的力量。他对我们说过,他的成绩在高中时也不好,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个亿万富翁在高考中竟落榜了三次。三次?这样是别人早就丧失信心了,但他没有,他凭着坚毅不拔的精神走了下来,即使落榜后遭受到别人的闲言蜚语也不后悔,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乏的,每当别人对我笑,我都认为是嘲笑,不论是我成绩好与差。
他还对我们说过我们要经常对别人微笑,即使遭遇到挫折也要微笑着挺过去,这样在生活中你对他人微笑,人家就认为你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不会故意挤兑你,也会放开心胸来容纳你。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北大的时候在班上排倒五,但他没因此悲伤,反而微笑对人,这
导致了他虽然“智商”不高,但情商高,这也使他以后创业有了很好的人际基础,直到新东方的诞生。我对这件事深受感触,我也了解到了俞老师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微笑。果然,他对我们演讲的时候微笑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也让我们觉得他是如此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如此的亲切,如此的让人无法抗拒……
俞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说的种种我相信一定会对我的人生多多少少起作用的,俞老师,谢谢您,我一定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恩情,我以后会怀着感恩以及上进的心态好好学习的,哪怕失败了,也不气馁,就像你一样笑笑什么事都会过去,只要不轻易言弃,你说,对吗?
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人生终将辉煌!!
第五篇:读俞正强《能吸引学生才是好老师》有感
读俞正强《能吸引学生才是好老师》
人跟人各方面的条件不一样,我们是做不了别人的。我经常给教师们讲,你们去听课,千万不要照搬照抄。读到这就话时让我想到了五年前的一次家长会。邻班的张老师会上安排了几位优秀的学生家长代表发言,可以说这几位家长准备充分,说的非常好,就在发言接近尾声时,一位家长突然站了起来,什么话没说,走到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因材施教”四个字,然后就问老师,我的孩子怎样才能成为xxx同学那样。试问,你的孩子能成为XXX吗?不可能,我们只能去学习别人的长处,让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怎么能成为别人的样子。老师不也同样如此吗?名师的课堂我们需要学习,但是照搬怎能成为名师,我们是在名师的引领下走出误区,让自己的羽翼丰满起来。能正确对待输赢,说起来容易,对于不同个性的孩子确不同。被挫折打败多次的孩子心理就会有自卑感,而始终站在赢家一边的孩子,一旦输了,就经受不住打击。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别。只有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出人的伟大。上周我班的一个孩子选拔参加绘画比赛,四选一被淘汰,就一直哭,怎么劝都不行,没办法给他家长打电话,家长说,他就那样,他决定要做的事情必须做,老师帮帮忙,我们以后好好教育他,让他改,这次您就让他参加吧。。。如果长大之后,遇到挫折就是如此,经受不住打击,踏上社会,怎样生存?挫折教育尤为重要,教会孩 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