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神话传说与重要的考古发现。理解:
(1)、农业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2)、神话传说、考古发掘与早期历史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中华农耕文明产生的时间,概况(2)、通过老师导读、分析,理解农耕出现对人类历史的意义。(3)、通过对神话传说和考古材料的分析,认识其与客观历史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神话传说,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认识地理环境对农耕文明的影响,原始农耕对中华文明影响。
(3)、通过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中心,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农耕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关系 难点:史前考古发掘与中华文明起源关系。
三、知识结构
(一)、原始农耕:
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
2、生产工具:新石器
3、生产: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4、生活: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5、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力的格局。(南稻北粟,黍稷大豆)
6、典型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7、社会组织:原始社会阶段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8、意义:
(1)、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2)、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3)、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4)、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5)、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神话传说:(1)内容
A、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 B、炎帝、黄帝的传说(2)、意义:
A、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B、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 C、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2、考古发掘(1)、内容
A、出土了很多精制或成套的玉器 B、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C、发掘了很多古城、祭坛遗址(2)、意义:
A、初步理清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的许多具体情境。
B、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核心。
四、教学方法:传授+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是怎样从古猿演变而来的?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早期先民们的生存方式是什么?
师:诞生在数百万年之前的原始人类对自己的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如“生存”、“种的延续”、“死亡”等等,只能完全凭自然的支配,任由其自然发展。人类生存方式与动物几乎没有区别,处于一种野蛮状态。
然而,人类在数百万的发展过程中,缓慢地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财富——文化。待到人类文化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飞跃。在地球的某一些地区的某些人群开始步入“文明社会”。最初文化的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骨器和蚌器等,表明人类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当青铜器和铁器发明以后,表明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史的门槛了。原始农耕的出现(也叫做农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原始农耕的出现在何时呢?
(一)、原始农耕 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并思考如下问题: 原始农耕出现在何时? 中国的原始农耕有何特点?典型遗址是什么?
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
2、生产工具:新石器
3、生产: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4、生活: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问题:定居是怎样出现的?定居出现对人类历史何影响? 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后,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定居生活。影响:定居生活有力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定居生活有利于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定居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5、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黍稷大豆)粟(su)——小米。
黍(shu)——比小米大,有黏性,多做年糕类。稷(ji)——百谷之长,谷神。
6、典型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7、社会组织:原始社会阶段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8、意义:
问题:原始农耕的出现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农业革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决定性变化,率先掌握先进技术的部族将自己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文明的要素逐渐形成;促进了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由迁居生活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加快了人口的增长以及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关系。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归纳如下:
(1)、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2)、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3)、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4)、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5)、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问题:观察姜寨遗址复原图,请学生描述姜寨遗址先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结合小字,加深对早期原始农耕状况的认识。)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先民活动的历史?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文明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很多,源自近代欧洲,最初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开化的这一类词意思相似。后来文明含义逐渐由指个人的行为而具有了社会意义,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向。后来与“文化”一词对应,多指政治、经济等社会中的现实事物。)
1、神话传说:(1)内容
A、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 B、炎帝、黄帝的传说(2)、意义:
A、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B、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 C、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问题:早期的文明为什么多以神话传说为主要形式?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
区别:传说是口头叙事,由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范围比较广,故事形式也比较多样,可以是人物传奇,奇闻逸事,而且是民间流传的,通常以一定的现实事实为基础而加工创造的。神话故事只能是关于神的,带有超自然色彩。很多神话也属于民间传说,但民间传说不一定都是神话。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从中都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问题:从神话传说中,可以透视到怎样的时代特征呢?
是一个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一方面生气勃勃,充满着发明创造;另一方面社会剧烈动荡,冲突不断,英雄辈出,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
2、考古发掘(1)、内容
A、出土了很多精制或成套的玉器 B、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C、发掘了很多古城、祭坛遗址(2)、意义:
A、初步理清了中华文明起源时的许多具体情境。
B、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核心。
问题:观察P4地图,阅读教材,思考: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获得新石器时代后期怎样的历史状况?有何历史价值。
从墓葬的差异中,可以看出早期社会原始平等关系已经破坏,等级制度已经存在。
从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套的玉质礼器的出土,说明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具有国家特征的社会组织已经出现。墓葬、礼器和祭坛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宗教。
从考古遗址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中可以窥视到中华文明远古时期的一些历史现象。但是只有物,没有人,难以揭示丰富的人类活动。
六、小结(讨论问题)练习与测评P5
1、农业的起源有什么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的性质。农业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影响: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农业哲学,农业科学技术,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等,都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而展开。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补充)
材料一: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杜甫《槐叶冷淘》
材料二:何休注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
七、大夫
五、元士三也。”——《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左传·宣公三年》(1)从上述材料看,鼎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功能?
鼎本为炊食器,但作为用于礼典和祭祀等重要活动的礼器,鼎又是王室和贵族身份和政治地位的标识。鼎从夏迁于商,又从商迁于周,说明鼎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它具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等功能。
(2)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象征,举出与鼎有关的成语。问鼎中原、一言九鼎、革故鼎新、钟鸣鼎食,等等。
3、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除了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够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实物资料:遗址、遗物和化石等;文献资料:图画、文献等。探索与争鸣P5
1、以上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对我们认识祖国的历史有何帮助?
基本符合历史史实。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业、采集与渔猎并存,一方面反映了早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采集和渔猎来补充食物,另一方也反映先民生活还受到自然环境和传统的习惯的影响。
2、从教材提到的神话传说中,大家能寻找到哪些历史的影子?(补充)提示:
(1)、盘古的传说提出了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问题,超出了人们认知的水平和范围,只能是一些神话式的猜想。女娲的传说,以兄妹为妻,和大洪水等,已经包涵着对远古史实的模糊记忆。
(2)、有巢氏传说中巢居的发明者。据说他教民构木为巢,居于树上,以避野兽侵袭。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巢居的情况。
(3)、燧人氏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第一个人工取火发明者。相传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民以熟食,从而减少了疾病。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古人从使用自然火发展到人工取火的情况。(4)、伏羲氏传说中人类始祖。相传他与其妹女娲氏婚配而生育了人类。又传他教民结网以进行渔猎和畜牧。又传他始创八卦。
(5)、神农氏远古传说时代部落首领,反映的是一个已经发明快乐了农耕的时代。据传后期他发明了农业,制作耒、耒吕,教民耕稼;又遍尝百草,发现药材,以医民疾。又发明治陶术,初制衣裳,对远古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炎帝为其后裔。一说炎帝即是神农。(6)、炎帝上古传说时代部落首领。传说与黄帝是兄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向东发展。相传他侵陵诸侯,黄帝与之伐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三战,黄帝得胜,遂与黄帝结为联盟。此时蚩尤人生乱,黄帝与他联合大败蚩尤于涿鹿,蚩尤被杀。后世将炎、黄并称,是华夏族之祖。
(7)、黄帝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华夏族始祖,一般将共列为五帝之首。《史记五帝本纪》谓其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相传曾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经三次大战而使炎帝归服。蚩尤作乱时,黄帝向各个诸侯征集军队,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擒杀蚩尤。相传曾到各地巡视,“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归之其名下,穿井,服牛乘马,制作杵臼、弓矢、舟船等生产技术,以及制作衣裳、旃冕、扉履等皆为其发明,作甲子干支、占日月、算数、造律历、制笙竽、造医药、创文字等,均是黄帝之功。他可能是上古时期黄帝族的杰出首领,对中国上古历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何谓礼器?试列举中国可以充当礼器的物品。(补充)
礼器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礼器可由玉、青铜、木等制成,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又称彝器。玉器礼器的种类有璧、琮、圭、璋等。青铜器礼器数量更多,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也有将乐器和礼器并列的)。食器包括鼎、簋等,酒器包括爵、尊、壶等,水器包括盘、匜等,乐器有钟、铙等。秦汉以后,青铜礼器的使用逐渐减少。
4、什么是中国的玉文化?(补充)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崇玉、尚玉。杨伯达说,古代玉器应该是石器的一部分,它最早是做为工具来使用。由于其美观并具有人们无法解释的神奇特性,被做为祭神、通神以沟通上天的神物。玉作为神物至少出现于距今8000年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西部的朝阳、阜新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邻近地区以及江浙一带,陆续发现和辨认出几千件属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这些玉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明黎明时期的哲学观念。辽宁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田广林说,玉龙在红山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统一的宗教神权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管理形态,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炜认为,随着社会组织的分化,玉器做为礼器,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牛河梁积石冢、凌家滩、薛家岗以及良渚文化的贵族墓葬中,玉器是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礼器。而此后的玉玺、玉带、玉佩更是成为皇权及官员等级的标志。玉器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杨伯达说,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比德于玉”的思想,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道德化,玉德观念逐步流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说,现今凡在字典上能够找到的带“玉”字的成语几乎全是褒义词,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种将玉器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500多个字、词、成语与玉字有关。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十分肯定地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
5、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有哪些?(补充)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贬官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服饰文明”和“贬官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文明或文化是可分的,不是有机的整体。文化或文明是后天习得的,并且是逐步习得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和规律,每一种文化都不属于生物的范畴,与个人无关。
6、用图指南:如何解释“良渚玉琮”P4?(补充)
为南京博物院藏良渚玉琮,高7.2厘米,上端宽8.5厘米,下端宽8.3厘米;呈乳白色,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内为圆孔对钻,采用透闪石软玉雕琢而成。四面由1.5厘米宽的直槽分为左右两块,由0.3厘米的横槽分为上下两节;以四角为中线,上下两节各饰造型不同的面纹,且相邻两个侧面的半面纹构成一个完整的面纹;上下面纹由圆眼阔嘴构成,下节面纹由宽鼻、宽嘴、圆眼构成,在眼睑、嘴、鼻的四周饰以由匀称细密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云带。面纹刻画精细得令人惊叹,最细的仅为0.7丝米,内眼圈直径只有2毫米,纹宽一般为0.2-0.9毫米。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清晰可辨,足以反映良渚时期精湛的琢玉水平。良渚玉琮的用途学术界也众说纷纭,有“男性祖先说”、“地母女阴说”、“图腾柱说”、“礼地说”等,但一般认为玉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战国《周礼》书中曾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法。东汉郑玄注“璧圆像天,琮八方像地”。良渚时期的玉琮是否与祭地有关尚在探讨中,看法也不一致。
第二篇:中华文明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通过读图学史,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通过对探索争鸣的分析,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4、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册前四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古代美洲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世界;对世界古代各个区域有了简单的了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学习古代东方时候,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同属于古代东方的古代中国,当时我们没有介绍,那么此次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在学习我们国史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像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要能够正视本国历史的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本单元的单元导言,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单元导言: 本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大约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找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关键词:农业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转折、方国联盟、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对本单元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学习本课的时候,我们先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
一、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关系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特点
一、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关系呢?
(一)原始农耕
考古学家依据人类制作、使用工具的质料、方式等差异,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图片,时间节点约1万年前)两者划分的标准是前者运用的是打制石器(图片),后者运用的是磨制石器(图片)。两者区别在哪里?请同学们看一下PPT比较一下新旧石器的差别。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它们有什么差别: 生:形状不一样。师:(前者比较粗糙,种类单一;后者相对精密,种类变多)而也就这个时候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伟大变革—原始农耕的出现。
人们开始改变了以往采集狩猎的生产形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发现谷物的种子在松软的土地里可以生长出粮食,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的耕种,这就是农业的起源。在农耕之外呢,还将吃不完的野兽圈养起来,畜牧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这就是原始农耕的具体内容。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生产方式)
农耕使得食物来源具有稳定性。那么我国早期的农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阅读课本回答一下。
生:稻作业和旱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
师: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与中国的自然条件有关,北方的气候土壤,比较适合粟黍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水稻是喜水的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具备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
考古资料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我们现在看一下PPT这是北方半坡遗址出土的装粟的陶罐,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和当时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我们来看一下,骨耜用途像我们现在的铁锹,大家注意一下猪纹钵,这表明当时人们开始驯养猪。
国外的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而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距今约12000年,是迄今为止为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谷,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
那么农业的起源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总结一下。
农业的起源,使得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性质,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而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姜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
请同学们看一下姜寨遗址的复原图,你能看出什么样的信息? 生:有五组房群,每组有一个最大的。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啊,这个聚落整个布局呈圆形、向心和内聚的格局,边缘用壕沟把整个聚落包围起来,这是一种防卫上的需要。遗址中央是一个很大的墓地,四周围着五组房屋群,每组都以一个大房屋为主体,周围分布着几十个小房屋,所有房屋都围绕着公共墓地。五组房屋群组成的大聚落应是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或胞族居地。在遗址中的大房屋中没有发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而有可睡二三十人的对称的土床,说明大房屋是大家族的公房,供家族集会议事,或未婚男女夜宿使用,小房屋是小家庭使用的。居住用的房屋虽然大小有别,但从房屋内部的摆设观察,大房子与小房子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房子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的多少,人们聚族定居,聚落内的经济设施如窑场、牲畜栏(没有单个的)等均为全体氏族成员所有,成员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说明当时姜寨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处在农业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中华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华文明的起源的表现的更为明显。这个我们可以从新时代后期的遗址中求证。
这时候墓葬随葬品也有了差异,大家看一下知识链接上有关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情况。
1、从墓葬的差异中,可以看出早期社会原始平等关系已经破坏,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已经存在。(PPT大汶口时期的墓葬)
PPT展示良渚文化遗址以及玉质礼器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上海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在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玉器。其中就有玉璧、玉琮、玉钺。
玉璧玉琮玉钺都是礼器,由于玉的质地较软,不宜用作实用武器,故玉质兵器多是礼器。
玉钺象征着军事,玉钺作为某种仪式上使用的礼器,在中国的文字演变中,最早的“钺”字,后来演变成“王”字。玉钺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
玉琮,外方内圆的形状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观念的体现,因此琮是天地贯通的象征,也是贯通天地的一项手段或法器。玉琮玉璧作为祭天礼器,表明持有者具有与天交流通话的特权。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集中神权、军权、超然高居众人之上的“王者”已经出现。
王者的出现,是因为部族间矛盾冲突已经激化,甚至斥之战争,这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力量来领导。
在这些发现的遗址内,有类似宫殿宗庙的建筑,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遗址,遗址外围都有围墙,中心城址之外都存在一些小聚落的遗址,是普通民众的集居地。具有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的城邑的出现,表明具有国家特征的社会组织已经产生。
2、从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套的玉质礼器的出土,表明具有国家特征的社会组织已经出现。
文明起源的标志性特征: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等级已存在,部族冲突已激化,政治实体产生。
以上,我们都是从考古遗址、遗物等窥见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这些遗址以及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除了这些考古遗址外我们还能从哪里知道我们中华文明的起源?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而且一些先民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的状况。
盘古氏用斧子开天辟地、有巢氏在树木上建造巢穴,以躲避野兽的侵害;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用绳索结网,从事渔猎;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民农耕。
通过这些早期先民的创造,我们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而我们最为熟悉的是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一族和黄帝一族联手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后来炎黄两族却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黄帝族在阪泉之战打败了炎帝族,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
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PPT展示炎帝和黄帝的图片。其中黄帝被人们成为“人文初祖”。
练习与测评2:为什么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承下来的?
⑴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以了解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史料价值: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从中都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也可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佐证 说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让我们理清一下线索,回到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底有什么关系?
农业的起源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形成了农耕聚落。人类有了较稳定的食物来源,甚至出现了剩余。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使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私有制的产生,随着私有财产的逐渐增多,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也应用而生。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
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造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深远的影响我们举例来说:我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农业哲学、农业科学技术、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都是围绕农业展开的。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四页,观察“中国早期农业遗址分布图”。这一系列重要文化遗址分部的主要特点?
从这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也就是相当于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从长城到长江,从黄海之滨到黄土高原文明遗址已呈现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之势。中华的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是一个充满兴衰起伏、不但融合的动态历史过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为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因为它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
探索与争鸣P5
1、以上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对我们认识祖国的历史有何帮助? 基本符合历史史实。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业、采集与渔猎并存,一方面反映了早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采集和渔猎来补充食物,另一方也反映先民生活还受到自然环境和传统的习惯的影响。
帮助我们认识祖国历史发展、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小结: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出现。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农业的起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神话传说以及考古资料中,我们找寻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神话传说以及遗址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中国文明起源呈现出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状态。中华文明的曙光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中华文明在发展的历程中。
第三篇: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0、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第四篇:第一单元_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列说法科学的一项是()
A.西方人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D.外星人创造了人类
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3.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A.一大群男女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猪,想将它赶到预先设好的陷阱中去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肿骨鹿
C.十几个男女老幼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吃完晚饭后,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6.下列远古原始人类,就其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类
7.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干栏式房子
B.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C.半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
D.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8.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山顶洞人相比,说法错误的是()
A.工具的制作技术更先进
B.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D.贫富分化距离进一步拉大
11.《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14.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怀念先辈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的中国人,包括许多的海外华人,都要聚集到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庙,举行隆重的祭陵仪式,来表达对这位华夏之祖的景仰之情。人们祭拜的历史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大禹
15.“禹穴居时,以
为兵。”“
”应该填入的是()
A.木棒
B.石器
C.铜
D.铁
1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华夏族
D.元谋人
17.“禅让制”曾是原始社会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挑选的是有才有德的人 ②受到百姓的爱戴 ③新一任首领在以前都经过了长期实践的锻炼和大家的考察 ④新一任首领的产生,都要经过各部落首领商议后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古书《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古文描绘的是什么社会的情况?()
A.原始社会
B.理想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9.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在进行环球旅行时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欧洲人到南美洲的火地岛,将一条被子送给岛上一位土著居民,这位居民将被子撕成一条条布片,平均分给了氏族的每一个人。这表明()
A.火地岛气候炎热,不需要外人送的被子
B.火地岛上的居民道德水平高,没有私心
C.原始社会早期还没有私有观念,平均分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D.火地岛的居民没有认识到被子的真正价值,所以随意处置
20.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8分,22题18分,共36分)
21.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在这里扎根。
──初中语文三年制自读课本《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的伟大成果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材料一后,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6分)
(2)古代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必然原因?(6分)
(3)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6分)
22.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的文物是在我国某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3分)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9分)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呢?(举出两例即可)(6分)
三、动脑探究(12分)
23.下图展示的是某一远古原始人类遗址出土的遗物。
陶鬶,最先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种煮水器,前面有斜伸出来的长嘴,后面有一个把手;椭圆形的肚子下面连着三只空足。陶鬲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着三只空足。请观察上面的陶器,分析一下:为什么原始人要设计这种样式的陶器来烧水、煮食物?
四、问题解决题(12分)
24.今年清明节(2006年4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炎黄子孙齐聚陕西黄陵乔山,公祭黄帝。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陕西祭拜黄帝?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OLDSRC=W0200811***495.jpg _fcksavedurl=“../../system/read_image.jsp?FileName=U0200811***046.jpg” v:shapes=“_x0000_i1027”>
拜祖大典盛况空前
台湾同胞祭祖团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答案:1.C2.C3.B4.D5.C6.D7.B8.D9.C10.D11.C12.D13.C14.B15.C16.C17.D18.A19.C20.D
21.答案:(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有着必然原因的。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
(3)感想: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如元谋人生活长江流域,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这充分说明: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2.生态环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前途和人类命运。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3.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6分。说出两个给满分。
(2)满分6分。采意给分,能说出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等即可。
(3)满分6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山顶洞人(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
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了爱美等。
(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3分。
(2)满分9分。说出磨制、钻孔技术,给4分;说出缝制衣服和爱美给4分。采意给分。
(3)满分6分。能举出2种途径,即可给6分,酌情给分。
23.答案:三足造型稳定。空足的设计,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把食物煮熟。把手安在背上,防止烫伤手。造型美观等。
评分说明:总分12分。
采意给分,能说出2个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24.参考答案:清明祭祖活动对于提高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黄帝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的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评分说明:满分12分。
答案多元,采意给分。能围绕“祖先”“凝聚”“团结”去说更好。
第五篇:《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绸缎做的唐装,知道绸缎是什么织成的吗? 【生】:丝。【师】:又有谁知道丝是怎么来的? 【生】:蚕茧。【师】: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讲授新课: 【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生】:(看书回答)
文字出现以前,历史主要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有区别吗?神话传说和史实(历史真实)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我们先把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来解决。【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学生讲三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后三个任选其一讲一下)【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宇宙、地球、人类的起源到底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能不能反映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某种愿望和精神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刚刚我们分析了几个神话故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炎帝、黄帝的传说。(板书)【师】:传说中,炎帝发明了什么?黄帝又发明了什么? 【生】:(看书回答)
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神农教稼图”,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生下来时是牛首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狩猎为生,打到猎物大家就饱餐一顿,否则只能忍饥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七十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燥湿、肥饶、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耕稼的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原始农业的出现”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的发明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劳。但是因为确切情况不可考,后人在追述他们历史的时候,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之间的杰出代表身上。比如黄帝,他在成为著名的圣君帝王之后,一切制器故事均围绕其展开,各种器物的发明权均归之于他及他的臣下。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去,神话与传说,神话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神话是远古居民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然事物(包括人类自身起源)的虚构。但必须指出,神话的内容决不是先民纯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存实践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传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并非完全虚构。平时我们把神话传说联在一起,不是区分得那么清楚。神话传说与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一方面,喜欢夸大事物是人类的天性,后世之人在叙述先世之事时,总是不自觉的加以增饰与夸大,神话传说经过人民耳闻口传,时间越久越容易失真。另一方面,神话传说中有含有真实的历史,考古的成果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学生看书上13页小字部分)我们在利用神话传说的时候,必须进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说这句话时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那么大家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炎黄二帝会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学生思考回答)
炎黄二帝由斗争走向联合,这就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杀伐争夺而最终趋向联合的。【师】:平时我们除了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外,还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有人写了一首歌,歌名就叫《龙的传人》,风靡全国。同学们知道龙的形象是怎么形成的?
(看“贝壳堆塑的龙虎图”和一段投影材料“闻一多先生在论及中华民族龙的图形时说过的一段话”: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有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这也反映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通过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在炎黄时代,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板书)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尧舜“禅让”的传说。(板书)请同学们看历史短剧:尧舜禅让。(学生课前编排,一学生扮演“尧”,一学生扮演“舜”,还有三位学生扮演各部落首领。)【师】:请一边看一边思考:舜为什么能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舜是怎样取得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尧之前,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是通过长期的杀伐战争来获取的。但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很是温和,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这是一钟任人唯贤的制度。舜和禹都是“禅让”制下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从尧舜“禅让”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板书)【师】:禹为什么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呢? 【生】:因为他治水获得了成功。(板书)(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师适当补充。)【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3)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禹是“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他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很多神话传说,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神话传说和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从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从尧舜“禅让”的传说,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最后,大禹因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国家产生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前进,“文明曙光”已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