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时间:2019-05-14 02:2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第一篇: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内容摘要:李清照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于她的词作语言精妙脱俗、奇绝不凡,从而大大拓宽了诗词创作的语言表达。其次在于它的词作抒情独特真挚,从而扩大了词的情感抒发功能。另外在于她的灵活多样词作表现手法,大大开阔了词作的创作场景。

关键词:成就 语言 抒情 手法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婉约正宗”。她的词兼具婉约、豪放之风,而受人推崇。一般来讲,她的词作大致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综观她的词作,总体上内容情感都真挚细腻,又不失高雅含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或用典故,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都能取得异曲同工之妙,尤其白描手法的运用堪称一绝;语言清丽自然,熔炼家常语,流传如珠,同时构思精巧又讲究韵律美。清代词学家沈谦在《填词杂说》评价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李清照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刘大杰《中 国文学发展史》则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综观她的词的艺术成就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作语言精妙脱俗、奇绝不凡,大大拓宽了诗词创作的语言表达。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词句新奇别致、铺成工巧,犹如巧匠运斤,使词作画面细腻的,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同时她把大量的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而又不着痕迹,使词作出现了精妙脱俗的效果。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迭字,既从内容上全面概括了作者晚年遭受国破家亡重大打击后思想的迷茫、处境的悲凉和心境的凄楚,又在形式上达到了层层加重、回环转折、抑郁顿挫的效果。语意并工,给人以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的美感。还有的”句法奇创”:”宠柳娇花”,定语新奇妙绝,描绘出美好的春光里鲜花嫩柳婀娜妩媚的姿态;”绿肥红瘦”,以”绿”代”叶”、以”红”代”花”,撷用俗语”肥”“瘦”,化俗为雅,以易为险,形象鲜明,可谓语新而意隽;”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巧妙地运用倒装句式,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创设了奇绝的意境。还有些妙语奇句为前人诗句中脱胎而来,一经点化,顿生新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的《世说新语》句,天然浑成,如出于己,别有一番清新奇俊的气韵。这些用字精当、造句新奇、明白如话的语言,使读者赏心悦目,许多甚至脍炙人口,至今仍为人们争相传诵。

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词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这样的境界,在唐五代以来的两宋词中,极其少见。其中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己经极其壮丽,让我们想象这幅美妙的画卷,时暗得体,色彩鲜明艳丽,宛如作者并非在写词,而是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接着又嵌入了“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并将词人的感受一并倾吐给读者,其词营造的壮丽的景象开始“活”起来、“动”起来,那一幅幅画面像一个个剪辑了的电影镜头,回荡在读者脑海间,其创作手法确实可贵、可叹。其词表现的画面产生的美感是无以用语言表达的,那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它只待于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去诠释和解读。这正是词人的高妙之处,用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刻画一幅充满无尽想象的画卷。

她词作中的许多语汇,都采自当时人们的口头语言,带着新鲜的生活露珠和生动朴素的气息,读来使人既感明白晓畅,又感清新隽永。李清照的词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超越,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形象。如描写少女初次萌动爱情的词作《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行乐图啊!词的上片写了少女荡完秋千时的一刹那间的镜头。此时全部动作己经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出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飘,象燕子一样在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起来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把少女荡秋千后极度疲劳、双手麻木,懒得活动的神情尽情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更能让读者由此想象出这位少女娇美的风貌。词的下片则通过描写少女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闯入一个陌生人,来不及整理衣装,“和羞走”。中国古代少女那种腼腆,羞涩的情态在这里展露无疑。这位突然到来的陌生人是谁呢?竟然让少女“倚门回首”。料想这定是一位翩翩少年郎,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能大胆见,只好偷偷地看他几眼,并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几个动作,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更值得称道的是,李清照善用民间流行的家常话描摹人物的心理。如:“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一个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形象树立在读者面前。语言之常见却毫无下里巴人之感。词人遣词造语,自出机抒,用精心锤炼、浅易、率真的家常语塑造出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真可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难怪沈际飞会称赞到“片时意态,浮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

又如她的《南歌子》中“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 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帘幕垂”言闺房中密帘遮护。帘幕“垂”而已,此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

总之,李清照前期的词还是后期的词在语言上精妙脱俗、奇绝不凡,大大拓宽了诗词创作的语言表达,把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完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 来,为词苑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后代作出了榜样,在词的创作实践上独树一帜。

二、词作抒情独特真挚,扩大了词的情感抒发功能。抒写情感,是文艺创作一项最普遍和最主要的工作。情感的抒写是一项“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工作,词人要表达出这既不易捉摸,又不易吐露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复杂丰富的情感,是相当困难的。而李清照被称流传下来的词作,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艺术魅力至今不衰。

李清照为人,爱得热烈,愁得浓重,思之刻骨,怨之断肠,这种内心情感形诸笔墨,就是抒情大胆、强烈、直率。李清照的词作在采用直抒胸臆抒情方式时,通常借助白描手法,直接倾吐内心情怀。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词的下阕,抒写离情别绪。这首词写自词人婚后不久的一次小别。李清照伉俪情深,恩爱逾常,即使是小别,也思之不辍。自己思念丈夫又设想丈夫思念自己;自己相思难熬,又设想丈夫的闲愁也不易排遣,思之刻骨的情感郁积心中而不得不直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身处异地,两心相通的感情表达至今仍被称颂。又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悉千缕”(《点绛唇》)在这些词句里,“愁”、“苦”、“恨”直指言明,毫无隐含,故能直叩读者心扉。这些都是李清照前期作品所展示的,充其量也只是些春愁秋怨,别离愁思。而在其后期的作品中,已融进了家国之痛,黍离之悲。南下后,她对北方国土深含怀念,于是直呼“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在丈夫病逝后,她深感孤独“吹萧人去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尤其是当她不甘沉沦,要作苦苦挣扎时,感情就有如火山爆发般喷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次第,怎一个愁自了得”(《声声慢》)口吻十分强烈,久蓄心中的愁怨尽情渲泄,所抒之情特真极切,感人至深。

再如她的《永遇乐》:感情极其沉痛,内容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而带有社会和时代的因素。这首词描写了作者晚年生活的一个细节。当 时南宋政权南渡后建立了小朝廷,依旧过着犬马声色、歌舞生平的生活,抗金复土大计全抛脑后。作者心中却时时充盈着家事、国事的忧伤。词中描写了面对元宵佳 节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繁闹景象,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外出游玩,而独自坐在帘儿底下回首往事,听人笑语时的凄怆心境。这首词写得深沉、含蓄、凄婉动人。既表达了时代环境的今非昔比,又抒发了作者遭受离乱、饱经忧患后的悲愤情感。透过今昔的变化,表达了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词中表现的个人深愁惨痛,正是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另外,在她的词作中,言梦的词不下十首。如“梦断偏宜瑞脑香”(《鹧鸪天》)、“梦远不成归”(《诉衷情》)。在这些言梦的词句中,读者能感受到词人难以排遣的乡思之愁,闺中之怨,家国之痛。托梦抒情,是我国古代词人常用的手法,由于设置梦境无忌无凭,正是想象力驰骋奔腾的最广阔天地,这种借梦“景”言情的抒情方式,不用考虑客观真实的实体形象性,而在梦境中却能追求主体真实的虚拟形象性,因而词的意蕴含量很大,它为读者提供了多维的情感导向,而更迅速地进入词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灵活多样词作表现手法,开阔了词作的创作场景 李清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讲究语言的表现技巧,创造新奇的诗词,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生活细节,通过刻画生动的形象,表达内心细腻的、难以言传的情感,从而开阔了词作的创作场景。

她在词中,活用典故,寓意深远,产生新意,高雅而含蓄。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下阕“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武陵人”源自《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此特指离家远行之人---赵明诚。“烟锁秦楼”即烟雾封锁秦楼之意。《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尾。公为做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去”。全句是说心爱的人已经远离家乡,烟雾封锁了我的住处,红妆空帷,孤凄难耐。曾经的夫妻和鸣已经成为 梦中故事。此处用典,使爱情更具浪漫色彩,表情益加绵婉、沉淀。把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浓缩于一个意境缠绵的典故,耐人寻味,绵长而悠远。

她还善于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渗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词构思精巧,善于造境,实可谓篇篇佳构。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含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上景下情,或情景交融;在《武陵春》这首词里,李清照写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筹新词,而且用得非常自然,不留痕迹。说她自然妥帖,是因为她乘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又如,《醉花阴》中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人比花,其意新奇传神,并且黄花是眼前之物,基调为黄色,与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优雅高洁为品,与作者的精神有相遇之处。因而,这个比喻也用得十分奇妙。

她的词遣词造句精炼、准确、传神、讲究有节奏感和音律美。李清照非常重视词的音律美,她在自己的《词论》中提到: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五律,又分清浊轻重。她的《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就是一首悲秋赋。因为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有变化。这首词的语言既有创造性,屡用叠字,能够起到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之效。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形成一股有气势的语言流。词中写主人公的愁苦之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住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和寂寞。在她的词中以叠字、重笔来 描述环境,表现心境的不在少数,不仅有利于展现其难以言表的情怀,更有使词自然流动,增加了词的音律美和修辞美。如《行香子”天与秋光》中“凄凄惶惶”,“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都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艺术技巧的高超绝伦。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她的白描手法堪称一绝,能够出其右者少之又少。白描手法运用在词中,表面上看,词的创作没有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没有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是秉笔直书,“以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但是简洁的语言、朴素的描写却使得他的词是那么的情真意切,韵味无穷,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她的作品博采众长,大多数的词篇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如《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又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这首词是其早期的作品,以亲切清新的笔触,写出暮秋湖上湖光山色的优美迷人。“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起句通俗自然,开门见山。辽阔无边的湖上清风吹起,暮秋时节已经是花落香稀,读起来明白如话。“水光山色与人亲”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意识,栩栩如生。“说不尽、无穷好。”这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赞语。“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换头,承写湖上景物,荷叶老残,莲子成熟,清晨时候,苹花汀草被露水洗得翠绿晶莹。“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这里同样是采用拟人手法,把这种其自己留恋山水的感情迁至水鸟身上,使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婉转委曲地表达出来。还有她的《念奴娇》:“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头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中塑造了一个刻意伤春而又伤别的女主人公形象。因为当时丈夫赵明诚不在家,恰巧又适逢清明,李清照感慨所作。全诗以白描手法勾画出词人与丈夫离别后深闺寂寞之情,以及寂寞的闺中人从伤春的失落情绪到盼望游春的心理转变过程。上片开头几句描绘斜见细雨的萧条景象,以景抒情。“险韵诗成,扶头酒醒”两句属生活细节,作诗饮酒只为遣愁,为此引出下文。原来是丈夫不在身边,信中又“万千心事难寄”。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体现,使语言艺术达到至高境界,这应该是李清照词作的重要成就。

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某些 思想品格也至今仍有光彩。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抒情词里 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她也凭着这种高超的艺术才能为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参考资料 :

1.王延梯《漱玉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8版,P31。2.屈原《九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版P41。

3.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版P23 4.刘瑜《李清照词欣赏》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第7页。5.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6.税啸尘《宋词三百首注析》,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第二篇:李清照词读后感

读李清照词有感

四年级 祁艳云

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她独创了易安体,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词人,她的词寄托着她的情感,可谓至诚。

她的词低吟浅咏、缜密典雅。词人将情融入富有感染力的景物中,再通过勾画将情传导给读者,深深的打动读者。如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一寒字将读者带入惆怅的境地,“花残、香消”这触目伤情的凄楚,使人魂断、咽泣不已,悲凉气氛从字里行间跃然而出。凄婉的情调生动、感人。

词人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越读越意味无穷。人的情绪容易波动,难于把握。思念之情乍现还隐,反反复复。例如她的《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寂寞”因他不在身边而生,含蓄委婉的道出对他的思念,当然读者还可以任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词人通过对自己忧、乐的描写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词中尽情的渲泄内心的痛苦之情,催人泪下,令人泪尽心难平。例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用语浅显易懂,词人感情毫不修饰,全部情感倾泻而出却不失真诚。掩卷而思,深感李清照的词流传千载而不昧,在脑海中日久弥新。

第三篇:李清照词3首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⑤。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⑦。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四篇:李清照词

1~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夏日绝句 宋 ·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武陵春·春晚 宋 ·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6~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8~鹧鸪天·桂花 宋 ·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9~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 ·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 ·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1~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 ·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12~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宋 ·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13~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宋 ·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4~满庭芳·小阁藏春 宋 ·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15~浣溪沙·闺情 宋 ·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6~点绛唇·闺思 宋 ·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17~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8~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宋 · 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19~多丽·咏白菊 宋 · 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20~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 ·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21~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宋 ·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22~念奴娇·春情 宋 ·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23~行香子·七夕 宋 ·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24~临江仙·梅 宋 ·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25~题八咏楼 宋 ·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26~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 ·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27~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 ·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28~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宋 ·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29~钓台 宋 · 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30~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宋 · 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第五篇: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理解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写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经典名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名言解说】人杰:出类拔萃的人物。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生在世,应当树立高洁远大的志向和白折不回的奋斗精神,因为:目标越远大,前进越努力,人生也就越有意义,越能体味“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勇和豪迈。

二、鉴赏课文 鉴赏【鹧鸪天】

1、点明地位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3、赏析课文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 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本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4、总结归纳

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鉴赏【永遇乐】

1、点明背景

《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李清照是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早年生活比较安定舒适,作品也多写婚后的生活,尤其是同她丈夫赵明诚短期分离时的“离愁别苦”,这些作品感情真挚,形式优美,风格清新,语言自然,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内容则大都局限在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到她四十四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同赵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她便只得只身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这种感情,在诗文中表达得比较直率,如《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中的“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又如《打马赋》的“乱辞”中的“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及等。而在词中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永遇乐》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首。

2、赏析课文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曰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曰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曰良辰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 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都是两个四字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紧接着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同感受。归结到本篇的主题: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曰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曰,即元宵节。当时宋王朝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曰”,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其中提到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曰夜的景象:“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曰”条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全是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3、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作品中曾经写到过她早年生活中欢乐的一面,如《点绛唇》写她少女时代荡秋千为戏,《如梦令》“常记溪亭曰暮”写她泛舟流连忘返,等等。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性格爽朗、感情奔放的女性。但是,曾几何时,夫死之悲,亡国之痛,接踵而至,使得她的心情起了巨大的变化,以至她“试灯无意思,踏雪莫心情”(《临江仙》)。“双溪春尚好”,她也不愿去泛舟;虽值元宵佳节,又值“融和天气”,她也无心去观灯。不仅如此,她还是个关心国家大事、力主抗金的爱国志士。而当时的南宋王朝,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偏居东南一隅,一味寻欢作乐。从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等书关于临安过元宵节的描写,可以看出,“大率仿宣和盛际,愈加精妙”(《武林旧事》:“元夕”条)。林升的《临安邸》一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出了南宋时期统治阶级荒淫逸乐的生活以及广大人民对之不满的情绪。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忧国伤时的女诗人,又安得而不愤懑、不忧心忡仲呢。因此,那些“酒朋诗侣”驾着“香车宝马”“来相召”,被她婉言谢绝了;而她躲到帘儿底下听到的仍然是游人的笑语。这里,在平淡的词句后面,既有用当年汴京繁华来反衬的今昔盛衰之感,又有用当前游人笑语来对比的人我苦乐之别,而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南宋末年爱国词人 刘辰翁读了这首词,“为之涕下”,并按照它的调子填了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调的词,足见李易安的这首词的感人之深。

5、总结归纳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曰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农,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山谷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从上面的分析看来,这个评语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吴瞿安(梅)先生在《词学通论》中说:“大抵易安诸作,能疏俊而少沈着。即如《永遇乐》元宵词,人咸谓绝佳;此事感怀京洛,须有沉痛语方佳。词中如‘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向花间重去’,固是佳语,而上下文皆不称。上云‘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下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皆太质率,明者自能辨之。”我们认为,吴氏对李清照这首词的评语是不够公允的。相反,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

三、板书设计

李清照词二首

教学目标

6、了解作者

7、理解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写法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早年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经典名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鹧鸪天:以花喻人,引用,拟人,永遇乐:对比(今昔对比,他人与自己对比,欢乐与悲伤对比)

四、教学反思

鉴赏分析比较具体,只是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主动性不够很好地体现。

下载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李煜词特点及艺术成就

    篇十:李煜词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1、朴素坦率的神秀之色,带来词作艺术的革新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我以为, “神秀”的正是洗却铅......

    李清照词声声慢教案

    《词七首·声声慢》教案 教学要点: 1.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2.精读《声声慢》,了解李清照及其婉约词的特点;感受词中浓浓的愁情;掌握叠词的妙用、......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课前导学】 1填空:李清照,号 居士, 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

    李清照的词和酒

    李清照是名耀青史的词作家。喜欢作词,也喜欢饮酒,酒和词跟她的生活分不开。她经常饮酒作词,词中咏酒。饮酒与作词,陪着这千古奇女子度过激荡多变的一生。翻开宋词里李清照的词作......

    李清照词两首 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

    李清照的词(五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

    论李清照词风

    论李清照词风 肖燕 计通学院 通信工程1101 11408200113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被称为抒情之圣手,婉约之宗主。其词艺术成就绝高,在词坛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