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4 02:1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第一篇: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老师复习课上随口说的各题型的例子以供参考:

概念题5个*3: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王阳明的学说、无为而治、德治、仁政、阴阳学说、黄老之学、三纲五常...简答题9个*5,人物的政治思想,绪论: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法治、李斯的文化专制、淮南子、秦始皇、曹操法治唯才是举、唐太宗法治、朱熹改良积弊的治理观、玄学家有为无为思想、李贽...论述题2个*2:董仲舒、曹操、韩愈等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绪论(必考一题,以下仅供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解释其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科学。需要注意1中国政治思想史归根结底授之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过程,2中国政治思想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3中国政治思想那个是本质上是历史上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政治利益和政治要求的表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如何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关系等理论和主张,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内在联系和社会地位与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那个发展的四个阶段:先秦--基本形成时期,秦汉隋唐--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成熟和反思批判时期,鸦片战争之五四运动--转型和变革。

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鲜明得“人文”精神,2注重经世致用,3政治伦理化,4朴素的辩证思维,5历史的连续性,6思想的整体性。

学习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文献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民本

(1)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学说。(2)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3)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存在阶级局限性。但“民本”的思想顺应了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国家稳定和发展。(4)我们当今提出的“以民为本”就是民本思想的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

(1)西周时期周公旦治国思想,《周书 康诰》的核心思想。

(2)A、因为天命不常,上天只佑有德之人,天命与人事相统一。因此提出“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敬从天命,统治者要做到明“明德”,以德配天;要体察民情,“保殷民”,保民是敬天的关键所在;要“慎罚”,是依法行事,慎用刑法。(3)“明德慎罚”: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并用,尚德指导思想和保证。而保民是敬从天命的关键。(4)对于周朝的强大和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向具有重大影响。

3、孟子的“仁政”

(1)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政治上实行仁政。(2)孟子继承孔子“仁”思想。“仁”者爱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把家庭的仁爱之心推广到整个社会,即“仁政”。在政治上实行民贵君轻的 “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张置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孟子的“仁政”带有很强的人民性。主张贵王贱霸。(3)“仁政”对当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孟子主张用“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来说具有一定的空想性。(4)“仁政”“以民为本”对当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4、荀子化性起伪,(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由人的感官欲望和权力欲望引起的。人的自私自利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3)“性”是先天的恶性,“伪”后天的习得,人为地对人性矫正的结果。社会上的礼让现象都是“伪”的结果,伪使“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5、隆礼重法

(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自私自利的人性是不合理的,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矫正即“伪”。(3)对人本性的矫正需要礼仪的教化和法的约束作用,因此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

(4)继承儒家思想的礼治,孕育了法的概念,开了儒法合流之先河。

6、兼相爱,交相利

(1)战国时期的墨子的政治思想(2)墨子社会**的根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因此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3)“兼相爱交相利” 通过人们之间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

7、尚同

.(1)墨子的政治主张之一。

(2)天下大乱在于异义,而国家的起源是统一思想的需要,因此墨子主张君主和尚贤的基础上“立统一之义”,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即所谓的“尚同”。(3)为了保证“立统一之义”,经济上维护私有制,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来保证君主的权威,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实现上下调和,实现民富国治。商鞅,刑无等级

(1)战国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商鞅提出的法治实施原则

(2)A由法律至公的性质决定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B“刑无等级”就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除君主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原则也不得与国家的法律相违背。.(3)提出法律面前刑无等级体现出进步性。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专制君主在法律的制裁范围之外,法律体现的是君主的意志,实质是专制君主统治的工具。

9、儒家学派

(1)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学派。(2)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3)思想特点:中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核心是“仁”,倡导重义轻利;政治目的是施行仁政,以德治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4)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5)发展历程:起源发展于先秦。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迎合汉武帝的政治统治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儒学宗教化神秘化,使儒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从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互相吸收,出现河流趋势,到.隋唐的儒释道三教实现合一,从此儒学的独尊地位不再。宋明理学实质是儒学复兴,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新复兴。

而明末清初的陆王心学是思孟之学说与佛家的禅宗思想相结合。发展到20世纪的新儒学,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6)儒家学派思想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中国的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10 道家学派

(1)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派,。(2)A由老子,以老庄为代表。(3)B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C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因此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D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至德之世」。E代表作《老子》《庄子》

(4)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1 法家学派

(1)法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是重要的学派,战国时期最激进的学派。A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期分为前期学派,代表人物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后期学派代表人物是韩非。B前期学派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C主要代表作<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

(2)法家思想特点:A以人性好礼为基础,重视法律的作用,忽视儒家的“德治”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运用法术势进行政治统治C通过耕战实现富国强兵D用进化观点解释历史,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但是缺少社会批判精神。

(3)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思想虽然很激进,一旦付出实践很容易引起暴政,秦朝一味强调法律的严酷性,引起暴政导致秦二世即灭亡。但是对于古代中国由四分五裂局面走向统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法家学派思想对我国影响很大,是我国今天依法治国的思想源泉。

12、董仲舒的经学

(1)为了迎合汉武帝政治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官方哲学,从此儒学开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学时代,也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2)具体内容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核心,以《春秋》公羊学为核心内容,兼采阴阳五行和黄老刑名学说,建立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13、叶适的去狭而就广

(1)叶适功利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

(2)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提出开垦荒地,利用禁地。离开狭小的地方而去广阔的地方开垦土地。即“去狭而就义”

(3)从而缓和两阶分化,缓和社会矛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4、叶适的本末并举

(1)是宋代政治思想家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体现。(2)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修订,提出本末并兴的思想,为工商业的发展制造舆论。

(3)因此叶适认为士农工商应互为补充, 均衡发展,经济才能繁荣,天下才能大治;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反对打击富商大贾

15、叶适的”以利和义’

(1)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黄宗羲强调以实际功效为人们行为和行动的价值判断;认为道义、正义不能离开功利而存在;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性命,强调义理统一。

(3)提出宽民众民,重视给民以实际利益;建实功,改革社会;修实政,行实德。

16、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的否定。(2他认为奢侈性的消费型工商业,不切于民用,应加以批判,禁止。而新兴工商业使社会财富的价值在流通中实现,使全社会达到货物畅其流。因此在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中具有与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利国利民,因此值得提倡。

(3)这一思想的提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4)“工商皆本”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发展。

17、黄宗羲定律

(1)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

(2)黄宗羲定律是农业社会税费负担的论述。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3)具体内容: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4)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建立和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社会政治制度的需要。

1、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2、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3、汉初黄老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成为西汉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振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老思想的社会背景是建立在秦末的政治经济严重破坏,内忧外患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有: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盼。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是要改变秦王朝的暴政,继承了道家黄老学派和法家的“无为”的同时也主张用儒、法等德教的治国思想,以便有效的治理国家,主张文武并用。③罚不轻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包含着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罚相适应的理论。④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到来。

4、唐初居安思危思想: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唐太宗掌权后,魏征时刻告诫其要居安思危。李世民能正确看待并牢记心中。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他们能吸收隋朝的灭亡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的前提。

5、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兼爱: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法术势: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8、独尊儒术: 西汉繁荣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汉武帝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实际政治需要选择了儒家的思想,并起用了儒生,任儒生为高官。董仲舒的《春秋》为政治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论证。运用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维护君主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束缚人们的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汉武帝的擢拔,儒学终于与政权相结合,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9、道统论: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韩愈进一步提出,儒家之道不仅仅止于道德自觉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所谓仁存乎内,义见乎行,心和行的统一才是道的全部。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

10、敬天保民: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任务做到敬天保民需要做到:①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②体察民情。③要慎用刑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使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是敬天从命,但又不盲目地依从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表明他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11、性三品说:韩愈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按照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情况,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相应的有三品之情。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不易转移,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这种改造的效果与可能因人性品级不同而有差异。上品之性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具有善因,可通过教化使之向善。下品人不可教化,只能用刑。韩愈的人性论对以往的人性学说都做出了重要改造,对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佛教的人性论形成对立。

12、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13、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荀子从人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的无止境说明了人性恶、人本性好利。由于人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

王阳明: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思想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商鞅:“定分”、“立禁”体现的权利保护思想.他认识到“定分”与“止争”的关系.“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平等思想.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中,还有“以刑去刑”的思想.反映出商鞅认识到法律被普遍、自觉地遵守的重要性.

第二篇: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 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性善论又称性善说,由战国孟子所创立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善性(“人无有不善”)。善性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将这四者称为“四端”,即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认为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就象人体生来就有的四肢一样,是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能充分发挥四端的人为“圣人”,不能保持以致丧失四端的人为“小人”孟子的性善说为仁义礼智的天然合理性,人从本性上应该恪守这些规范提供了人性论的根据。孟子以后,儒家人性论一直以性善论为正宗,性善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最有影响的人性学说。

性恶论: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关于人性的一种观点。荀子反对天赋道德论,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好利”而“恶害”。并指出如果顺从这种自然本性,“必出于争夺”。强调后天的教化,主张“化性起伪”用“师法之化”、“礼义之导”使人改造为善。荀子的这种经验的道德论比之孟子的先验的道德论,更加深刻,更加合理。荀子敢于说出尧舜和桀跖的本性都是相同的。圣人也是性恶的,圣人之为圣人,只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这等思想不能不说是当时思想的一大解放。荀子的性恶论,有着时代的进步意义。

弱用之术老子的思想之一。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提出了新的宇宙本原———“道”。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基本特征是“弱”,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以“弱”为道之“用”,其最终目的在于“强”。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原则,他认为刚强在发展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柔弱则是使事物达到目标的绝妙手法。所以老子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用“弱用之术”来解决世间矛盾,确定了“柔弱胜刚强”的论点。老子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洞察推断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同时他认为“物壮则老”,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和死亡。所以强者将死,弱者将生,只有“贵柔”才能胜强。老子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洞察,提出了一种与儒家思维方式背道而驰的方法来解决世间矛盾,他为世人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思维之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和思维方式的发展无疑有重大贡献。

性三品说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种人性论。以西汉董仲舒和唐代韩愈为代表。董仲舒认为,由于“人副天数”,天赋的仁(善)与贪(恶)两性落实到具体的人身,由于配合和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三品(三等),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恶,教亦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性”和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基调仍是性善,先天性善(善质)是为了维护纲常人伦的绝对性,后天性善则是为了说明君主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就从人性论上为道德的至上性和君主的权威性作了论证。唐代韩愈把“性”和“情”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了“性三品说

/ 4

名教出于自然 三国魏时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伦理观点。玄学贵无派思想家为挽救当时名教所面临的危机,以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德理论,代替了汉代的神学迷信欺骗,来论证名教的合理性,提出此说。王弼说:“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又说: “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认为真朴之德是名教百行的本源,自然是名教之母。主张贵名教之精神实质而不要贵名教之繁文缛节,守“自然”这个“母”,存“名教”这个“子”,最终会有“仁义可显,礼敬可彰”的效果。“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是具有对立倾向的儒道两家伦理思想的初步融合,把封建秩序说成是自然的秩序,美化了封建制度及其道德

名教即自然 魏晋玄学家向秀和郭象提出的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道德观点。他们反对玄学放达派“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力求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郭象说: “夫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但当任之耳。”认为名教就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他还把封建名教给人们规定的等级名分说成是人天生而就的“性”和“命”,不可逃,亦不可加。人们应各安其性,各守本分。只要人们都能任各自天性之“自然”,就能达到“贤愚袭情,而贵贱履位,君臣上下,莫匪而极,而天下无患矣。”任了“自然”,也就是遂了“名教”,尽了名教所规定的义务,亦即尽了自然之性。在郭象那里,任自然的“神人”和名教的“圣人”是合一的。提出“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从而泯灭了“自然”与“名教”的矛盾

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玄学中以阮籍、嵇康为代 表的旷达派的政治伦理主张。嵇康反对司马氏集团提倡的虚伪名教,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本身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甚至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恶浊现象的根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与名教相对抗。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即不为名教所拘束,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强调“心不存于矜尚”、“情不系于所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憧憬“大朴未亏”的古代社会。嵇康对名教及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天地之性 亦称天命之性、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对称。北宋张载在《正蒙·诚明篇》提出: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认为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它清彻纯一,是无不善的。“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他所谓“天地之性”,实际上就是“天理”、“天性”。朱熹继承了张载区分“天地之性”和 “气质之性”的思想,并认为“天地之性”是至高无上的,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性是实理,仁义礼智皆具”。“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天地之性”无不善,但表现于具体的人身上则要受到气质之性的影响,于是产生了善恶的差别。程朱一派的理学们的,正是以这种人性论为依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

气质之性张载提出的人性论命题。与天地之性相对。张载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他说: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篇》)意思是说,一个人出生后就有了具体的本性,即“气质之性”,这种气质之性体现了人们的生理特征和需求。人与人之智愚、圣凡不同,是由气质决定的,由于气禀的昏明清浊之异,产生了人的品质的偏差。人们要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要进行道德修养,克制自己的欲望, “变化气质”。张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 2 / 4

出了比较完整的、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人性学说。南宋朱熹高度评价了他的“气质之性”说,说他“有功于圣门”, “有补于后学”

格物致知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至。”程朱学派论述较详。南宋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因而有其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明王守仁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与“致知”是两种认识方法,前者是广泛接触事物和古今知识,后者是进行抽象思维,二者两辅两成。清颜元则解释“格物”为“犯手实做其事”,并认为欲求真知,必须实做其事,行先于知

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程朱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天理”指仁义礼智的封建纲常伦理;“人欲”指违背“天理”的意念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欲望。《礼记·乐记》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二程和朱熹把封建秩序说成是不可侵犯的“天理”,是道德的最高原则,宇宙的最高主宰,认为它是不变的、至善的,以此来证明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人欲”视为一切恶行的根源,人们道德修养所要消除的蔽害。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水火不相容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程颐把“男女尊卑之序”比作“天理”,把怕寒挨饿比作“人欲”,谓寡妇贫穷不能改嫁,“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他们看来,一切道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了达到 “存天理去人欲”。要人们放弃一切生活欲望的追求,绝对服从封建伦理教条,甘作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致良知明王守仁伦理学说的基本宗旨和核心思想。“良知”原出于《孟子》,指一种“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守仁从“心外无理” 的立场出发加以发挥,认为“良知”即天理,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人心中因有之良知常常受到私欲的障蔽,必须通过内省的功夫格去私欲,方能恢复本心之正。还要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将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统一起来,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可能性,强调道德意识的能动性、自觉性,有其合理因素。但却无视于道德的历史性,否定了道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把道德看成是人先天具有的、亘古不变的东西,把道德修养仅仅看作反省内求、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则是错误的。这些唯心主义观点,后来受到王夫之等人的批判。

知行合一明代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与伦理学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程朱理学末流带来的知行脱节流弊而发,力图从意念、动机入手,破除人的“妄思”,把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封建纲常伦理上来。“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对封建伦理的认识,行则是对忠孝等的践履实行。王阳明把两者看成是一体的,互相包容的,没有知的行是“冥行妄作”,没有行的知是“悬空思索”,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行。他认为行需知的指导,知需行来完成和深化。“知行并进”,道德才能不断提高。王守仁批评那些道学家,只把纲常名教讲给别人,自己却不作,这样的人就不是真知。知行是合一的,这种观点有合理因素。但把二者完全等同,则是错误的

童心说明李贽重要伦理学著述之一。载《焚书》卷三。从阳明心学的根本立场出发,认为童心是人的道 3 / 4

德本性,是人们天生的本然的道德良心,至善的“真心”。保存得童心的本来面目,则“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童心焉者也”。闻见道理“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认为封建的道德教条不是出于人的道德本性,反而是对童心的妨害。同时又强调童心的自然朴素,不假修为,“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学习、修养只是为了“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以童心为一切道德现象的根源,衡量事物的道德价值。指出儒家尊奉的六经、语(《论语》)、孟(《孟子》)并非出自童心,而是史官属臣、迂阔弟子的阿谀赞美,啜唾拾遗的产物。揭露“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表现出对封建道德传统的叛逆。实质上是以“绝假纯真”的童心提倡自然朴素的道德,肯定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价值。

道统说 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论语·尧曰》载孔子历叙尧舜传授之言,为儒家道统说之所本。孟子自命继承孔子正统,提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唐代韩愈为了抬高儒家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与佛教“法统”传法世系相抗衡,仿照佛教诸宗的祖统,在《原道》中首先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表示决心肩负起卫道重任,与佛老进行坚决斗争。南宋朱熹则以周(敦颐)、程(颢、颐)上承孟子把韩愈排除在外。道统说为唐宋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遵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渊源

/ 4

第三篇:中国政治思想史 可能考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2、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3、汉初黄老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成为西汉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振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老思想的社会背景是建立在秦末的政治经济严重破坏,内忧外患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有: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盼。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是要改变秦王朝的暴政,继承了道家黄老学派和法家的“无为”的同时也主张用儒、法等德教的治国思想,以便有效的治理国家,主张文武并用。③罚不轻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包含着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罚相适应的理论。④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到来。

4、唐初居安思危思想: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唐太宗掌权后,魏征时刻告诫其要居安思危。李世民能正确看待并牢记心中。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他们能吸收隋朝的灭亡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的前提。

5、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兼爱: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法术势: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8、独尊儒术: 西汉繁荣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汉武帝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实际政治需要选择了儒家的思想,并起用了儒生,任儒生为高官。董仲舒的《春秋》为政治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论证。运用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维护君主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束缚人们的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汉武帝的擢拔,儒学终于与政权相结合,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9、道统论: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韩愈进一步提出,儒家之道不仅仅止于道德自觉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所谓仁存乎内,义见乎行,心和行的统一才是道的全部。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

10、敬天保民: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任务做到敬天保民需要做到:①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

安逸,荒怠政事。②体察民情。③要慎用刑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使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是敬天从命,但又不盲目地依从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表明他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11、性三品说:韩愈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按照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情况,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相应的有三品之情。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不易转移,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这种改造的效果与可能因人性品级不同而有差异。上品之性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具有善因,可通过教化使之向善。下品人不可教化,只能用刑。韩愈的人性论对以往的人性学说都做出了重要改造,对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佛教的人性论形成对立。

12、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13、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荀子从人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的无止境说明了人性恶、人本性好利。由于人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1.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其

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其

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

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

2.道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代表人物之一。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是关于道的认识;二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国方面的认识等;三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道家学说在先秦诸子之学中显得颇有特色。

3.墨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

4.法家学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5.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的、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论语》是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资料。

6.贾谊:我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7.董仲舒: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8.王通:字仲淹,隋末唐初促进儒学复兴的主要人物,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王通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也有佛道成分,体现了南北朝以来思想融会合流的趋势。王通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由秦汉以后的天人感

应论向天道自然论的转化,他的王道理想及其复兴儒学的努力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也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根基。

9.独尊儒术:西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0.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思想上总结了对国家体制的认识,主张政治革新。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同时,他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之处,反映了他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11.李觏:字泰伯,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针对当时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思想。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以揭示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谋利求欲的合理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李觏为化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12.王安石变法: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王安石前后共执政几年,在任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王安石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影响巨大。但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12.李贽:明朝时期的思想家,著作很多,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他因思想罪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李贽提出“童心说”和自己的是非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强调个性、主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

13.黄宗羲: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他从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由此出发,他就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君主,只是君须为天下、养万民。黄宗羲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14.龚自珍:我国晚清时期的思想家。龚自珍爱国忠君,头脑清醒。他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针砭时弊,鼓吹改革。但由于种种局限,他既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也找不到实现改革的社会力量。他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社会影响很大。龚自珍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此后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5.老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任东周守藏史,为周王室管理图书典籍。老子生活的时代与孔子相同,但年纪要长于孔子。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一名《老子》,分为上、下两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老子》全文约五千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而富有智慧,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无为政治。

16.韩非: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韩非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韩非来到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冤死狱中。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韩非长于著述,今有《韩非子》五十五篇传世。

17.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师从荀子。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统一中国后,任丞相。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后被杀。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18.玄学:玄学产生于汉末,兴盛于魏晋。当时,政治动荡不已,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残酷。士大夫们既热衷名利,又想寻求精神慰藉。思想上,儒家思想衰落,老庄之学复兴。玄学因而得以兴起。玄学推重《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为“三玄”,又注重对抽象“玄理”的阐发,因而得名“玄学”。玄学不重研究具体政治社会问题,而专心于本体问题上的思辨,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一种政治思潮。

19.韩愈: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复兴运动的集大成者。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谥文,故世称韩昌黎、韩文公。他早年境遇艰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在政治漩涡中几起几落,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也是唐中叶著名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论,性品说。有关论著主要收入《韩昌黎文集》。韩愈以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不遗余力排抑佛老,但对佛老又有借鉴和吸收,用以改造儒学,开理学思潮的先声。在政治上,他较保守,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新,但又重视人才,奖掖后进,关心民生,有积极的一面。

20.民本:民本思想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21.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2.程颢、程颐:程颢,字伯淳,河南伊川(今河南伊川县)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们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思想也大体相同,被称为“二程”。其著作主要有《河南二程全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但并不拘泥师说,对理学的贡献超过其师。他们将理提升为最高范畴,提出天理说。理学亦因此得名。他们长期讲学于洛阳,故其学被称为“洛学”。

23.理一分殊:理或称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理、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25.王艮: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26.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出身于儒学世家。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综采各家,形成了内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政治思想史

1、天命不常

①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

②在周公看来,周人所以能够取代商王朝的统治,是因为周文王明德慎罚,怀保小民,因为感动了上天,上天才转而降天命保佑周王朝

③周公不仅用天命不常的观念对商周之际的历史进行了解释,而且也认为,夏商之际的历史也是天命不常的表现

④周公“天命不常”的思想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2、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的代言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3、愚民政策 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

4、如何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荀子提出 ①通过礼调节人的物语 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通过薄税敛的政策

5、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 ①不尚贤,使民不争

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③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④慎征伐

6、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主要包括

①把人们观念中的美丑、大小、贵贱,都看作是相对的概念,不承认其客观性 ②物无贵贱 ③无是无非

7、墨子

墨子的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都是兼爱。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等主张。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上,墨子从实用出发,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

8、法家思想的特点 ①重视法律的作用

②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③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④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9、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 ①法一而固

②以其所重禁其所轻 ③法不阿贵

10、关于“势”

①势,也就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

②势的内容,就是德和刑,君主只有操德和刑二柄,才能制服臣下,否则,一旦臣下掌握了赏罚的权力,君主则将为臣下所制

11、韩非关于保全君主手中的权势,还强调 ①禁止臣下结党营私

②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 ③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12、隋唐逐渐建立的成熟的政治制度

①建立了郡县制和官僚制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在官僚制得基础上,职官设置日趋完备合理 ③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员选拔制度

13、九品中正制 “九品”就是将所考察对象分为等级,政府按等录取。这里的“中正”是官职名,由朝廷推选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官,负责各州、郡人士品级的评定

14、汉初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秦统治者崇信强化君权、法尚苛严的治国理念,最终导致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①汉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皆来自于社会下层,对于秦王朝二世尚刑而亡的严酷教训不仅记忆犹新,且有切肤之感,自然要予以汲取

②汉帝国建立在秦亡的废墟之上,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凋残、民众飘零的烂摊子 ③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甚为薄弱,新建立的帝国实际上处于某种内交外困的境地

④强秦的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了恶名,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15、葛洪

葛洪前期政治思想以儒为主

16、罗隐的《论明君》

①仁德是明君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②明君必须具有德权相辅意识,明强弱之理 ③明君知“损益之道” ④明君重贤且悟驭臣之道

17、贾谊

贾谊的基本治世原则即一反时行的黄老无为思想,积极主张“有为”——政府必须积极举措以解决时弊;而“有为”得以实现的政治保证是君权的加强。此外,贾谊所倡“有为”远非秦代的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而是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 ①积极主治 ②强化君权

③民本与行仁政

18、嵇康

嵇康之“越名教而任自然”,其一:“名教”不同于“自然”,即儒家的纲常伦理不合乎无拘无束、放任自流的“自然”要求,而是一种追逐名利的工具。其二,应该超越、摆脱“名教”的束缚,不谋富贵、不尚明节,以求精神上自我解脱。

19、朱熹“仁义为先”的义利之辩

他主张“学者须是革进人欲,复进天理,方始是学。” 20、王守仁“明德亲民”的政治思想 王守仁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德亲民”,即发扬内心光明的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21、君主专制的日益腐朽表现

①在这一时期,土地高度集中,皇室和豪强肆意兼并土地

②明朝末期,皇权及其权力末梢肆意妄为,民众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③宦官专权

④严重的财政危机

22、黄宗羲以天下为公为原则,对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 ①专制君主以天下为私产,荼毒天下之肝脑,实为天下之大害 ②君主制不仅为天下之害,君主本身也不仁

③秦汉以来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是没有法度的社会,是一家之私法代替了天下的公法 ④封建时代的纲常名教也违反了天下为公的原则,历代统治者以及董仲舒以下的正统儒家都主张极端的尊君,“君为臣纲”,臣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这是极不正常的君臣关系 ⑤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

23、黄宗羲批判的意义

以天下为公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黄宗羲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反思的内容是广泛的,不仅涉及了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还涉及了统治原则的合理性。它的批判是尖锐的,更是“前不见古人”的。他所得到的结论为后人思考这些问题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黄宗羲的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精神资源。

24、程朱理学的“理与气”

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理在气先”,认为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原。而王夫之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由于气得变化和运动而产生了人和万物。同时,王夫之也指出,所谓的理是依附于气存在的,宇宙中并没有“虚脱孤立之理”,如果离开了气,理也就不存在了

25、王夫之的治国策略

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宽以养民,严以治吏”的治国策略

26、张之洞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7、李鸿章

“以夷制夷”有两层含义: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属于维新自强的内容;二是“以敌制敌”,就是利用列强在华利益上的冲突以及他们固有的矛盾,挑起众帝国之间的斗争,来达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目的

28、戊戌维新期间的政治纲领

①在方式上,康有为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

②在政治上,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实行资本主义立宪制,开民权,设议院,实现三权分立 ③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在文化上,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倡导资本主义竞争文化

29、大同思想的制度设定

①首先,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实现财产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②其次,在社会结构上,消灭阶级,废除家庭,人人平等 ③最后,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 30、大同思想的评价 局限性:康有为的大同社会知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而且他的这种大同思想也存在着内在矛盾。进步性:而这时思想家对于这些问题做出的回答,显示了人的理性开始决心;《大同书》的内容和特色是它通过乌托邦的方式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康有为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大同书》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得一个新的标志。

31、邹容的主要思想

①革命史解决但是中国社会问题的唯一方法

②邹容对革命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提出了“革命之教育”、“革命必剖清人种”、“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的主张

③在对封建专制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邹容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2、邹容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实行议会制的政体形式

③以美国的宪法和法律为蓝本,依照本国国情,制定本国的宪法和法律

33、邹容思想的意义

宣传民主共和国的文字日益增多,民主共和国方案也逐渐深入到广大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34、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

章太炎的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对内反对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主张“排满”革命;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的完全独立

35、五权

①立法权:议会议员制定法律之权 ②行政权:政府首脑管理国家之权 ③司法权:裁判官司法之权

④考试权:试官掌管考试以选择大小国家官员之权 ⑤检察权:检察官对国家大小机关和官员进行弹劾之权

36、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①平均地权②节制资本

第五篇: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5个)1.轴心时代: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2.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决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

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封建的核心内容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

2封建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凡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承认的即为合法。”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政治事物所具有的的被公众普遍认可、承认、信任和尊重的客观属性。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3统治者如何确保统治的合法性

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基础上,这种认可可以是神秘的或是世俗的力量。对合法性基础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韦伯的概括,他将之分为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 传统型:合法性来自于传统的神圣性和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 * 法理型: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制度和统治者指令权力

* 魅力型:来自于英雄化的非凡个人以及他所默示和创建的制度的神圣性

韦伯认为以上类型都是理想类型,历史上的合法性形式都是这三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也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有持续发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

4.东晋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5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也叫英雄时代,是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形成于此时的“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亚该亚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及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历经十年胜利后历尽坎坷最终重归故里的故事,史诗所歌咏的虽然是属于迈锡尼文明时代的遗闻,但却反映了当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铁器开始使用,土地仍为公有,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初步发展,已出现氏族贵族和为数不多的奴隶,失地的农民常沦为雇工,由氏族或大氏族结成部落,进而结成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是军事首长、议事会和成年男子组成的人民大会,公元前八世纪进入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希腊诸城市国家(城邦),荷马时代告终。6希腊世界(p15)

7胡格诺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简答题(3个):简述+评论(分条作答)1.关于柏克的政治思想:(p359)

柏克思想的核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经验即人类理性的对立物,避免蹈入形而上学;第二,强调传统即上帝意志的中介物,避免蹈入怀疑主义。因此,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既破除理性的权威、保护个人自由,又树立上帝的权威,维持社会秩序。在整场法国大革命中,伯克成为英国最早而又最突出的法国大革命批判者,他认为大革命已经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和正当权威的暴力叛乱,而非追求代议、宪法民主的改革运动,他批评大革命是企图切断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实验,也因此沦为一场大灾难。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p27)

3.哲学家的治国思想(p41)

4.哲学家治国思想与儒家圣王理想:

简单介绍下哲学家治国思想和儒家圣王理想

“圣王”是“内圣外王”的简称。大学之道”的实质内涵就是圣王之道。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视为是关于“内圣外王”的经典解释。

从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对儒家圣王观进行反思,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

第一,人性问题。圣人与凡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其间并没有任何等级或质的不同。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其基本内涵即哲学家做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哲学而成为哲学家。相对于儒家圣王观,柏拉图的哲学王侧重“智慧”(哲学),而不强调“人伦”。柏拉图哲学王产生的人性论基础较之先秦儒家,它还是带有一种较强的等级意味。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尽管实际上不能做到,但并不妨碍理论上的可能性,尽管从理论上说,哲学家成为哲学王是可能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哲学王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名实问题。理解儒家“圣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哲学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

第四,条件问题。由圣人转为圣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是因为它欠缺一种现实的、可靠的制度保证。柏拉图很注重为他的哲学王理想设计了一套制度,以保证哲学家能够成为哲学王。尽管这种制度并非事实,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且也未能落实,但它毕竟表明了柏拉图意识到第五、传承问题。必须用制度来实现或保障他的理想。儒家未能制定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王位传承问题。治理城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第六,历史影响。“圣王”与“哲学王”实质上都属于人治范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圣工”在先秦时期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与“人治”和“民本”思想紧密相连,而“哲学王”严格说来只是柏拉图个人的政治信念, 圣王”与“哲学王”的不同历史影响还表现在,“圣王”的伦理意味非常浓厚,再加土中国产,`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得政治与伦理、政治权威与宗法权威有机地在一起,导致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而“哲学王”的伦理意味则比较清淡。

“圣王”与“哲学王”尽管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但可以得到一种“变相”的实现。不管是“圣王”还是“哲学王”,实质上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内圣”与“外王”。这两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结合,但在实践中总是结合不好,造成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

异:哲学家变成王,王变成哲学家。圣变成王,圣辅佐王。

对于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在哲学家和军人中废除私有制和家庭,实行共餐制 同:强调秩序,整体主义视角

哲学家的绝对权威,维护社会分工制度

5.区分政体的标准(p55)

亚里士多德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政权的宗旨与统治者人数的多少 正宗类型: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温良民主制)变态类型: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极端民主制)

政体之所以会分成若干不同类型的原因,在于每一城邦都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

6洛克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异同(p211)

人们订立契约时让渡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除外); 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区别于“政府契约”);他的权利和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专制国家、君主政体)。

但是,霍布斯又认为,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而抵抗他人侵害的权利和权力是不能放弃的。他把契约看作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并认为人们转让或放弃他们的权利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这是人们立约的宗旨。

因此,主权者虽然不受契约内容的限制,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霍布斯要求人们交出的实际上是人们运用一切手段惩罚、伤害他人的权利和权力,其目的是实现个人自我保存

7社会分工论与四民社会(士农工商)(p48)同:秩序、政体主义视角

异: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论述题(2选1):分点作答 1人治与法治

从字义上讲很简单:人治就是由掌权者个人的意志来治理国家,法治就是用国家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人治和法治统一”的观点的核心是将人视为治的关键,这种观点并不否定法律的严肃性,但反对将法治实体化、本体化。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没有无人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人治。资产阶级厉行法治,但并不排斥人治。“法”和“人”是互动关系,“法”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又是以体现阶级意志的代表人物去实施的,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法治文明”。法的统治和人的统治并不矛盾,两者的互动才构成了一定的秩序。任何社会,只要保证一定的秩序,就必须坚持人治和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不在于统治方式,而在于统治内容,即“法”体现什么人的意志,由什么人去统治。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人治”,“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的人治,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任贤使能。”“这样的人治同必然造成个人专断的封建人治以及实行金融寡头政治的资产阶级人治,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法治和人治则不能直接构成对立面,因为法治的实行不能离开人的作用。

法家虽然极端强调法,但法家之法归根到底是工具,是体现统治者威严与权势的武器,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表现。儒家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人而不是法。法律很重要,但毕竟是人制定的,人为法之本,即使有了良法也还得靠人来掌握和执行,否则只是一纸空文。其次,世事复杂并且变化无常,法律不能概括无遗,法是静止的,不可能随机应变,因此必须仰仗人灵活运用。在这场争论中还涉及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倡导的“贤人政治”。学者们引用柏拉图的贤人政治来说明“人治”并不一定是以言代法的专制主义,但柏拉图所谓的贤人政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理论见解,并不成体系也难以实施,并不能和正统的治国之道相提并论,用它来说明人治与法治统一并不能令人信服。“人治与法治统一”的观点并不否定法治。

江泽民提出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这为法治提供了方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法治,而是和道德、和中国现实和传统治国之道结合在一起的法治。

2自私与无私

3如何看待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非道德属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属性对道德属性的取缔,统治权术对道德底线的突破。他认为,政治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为了政治的追求目的的实现,人们可以放弃道德,甚至可以违背道德。作为具体的统治权术,也应该服从于政治需要,而非道德的需要。政治这种“祛道德观”的主观张扬,使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具有了明确的非道德属性。马基雅维利的“祛道德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他的人之“恶性说”。在治理国家中,马基雅维利推崇依靠军队和法律。在马基雅维利的世界里,如果仅仅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是万万行不通的,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统治权的问题。他将道德转移到了权力上,道德是政治实现目标的手段,手段是为了目的服务的虽然人们有很多的美德如善良、诚实、慷慨,但是如果仅仅用这种的品性来治理国家只会让国家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毕竟战争是残酷的。他认为,要依靠并且只能依靠军队和法律,并提出了君主应该将战争和军事做为他行为的最高指南。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与道德密不可分,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政治失德,会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是政治伦理架构的认识论基础。

道德与政治的出现,都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当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由于受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而相差不大时,道德完全可以担负起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道德的作用也无需为其他社会的力量所替代, 但是,一旦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将一定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时,道德对现存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便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仅靠道德是完全不足以维护和协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因此,政治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政治与道德在一定的规范内也是可以互通和浸润的。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本质上并不是超然的,它具有政治的制约性,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特别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实践,更显现出道德的政治性特征。相应,政治也无法与道德相脱离。无论是政治意识的内涵,还是政治行为的形式上,政治都具有许多道德的要素。这也就是政治伦理的本源所在,也是政治伦理之所以得以架构的根本。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政治更具有道德的蕴涵。在儒学家们看来, “政治”其实质就是道德之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领袖、政府官员的政治行为都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其个人品格往往成为一种人格典范而影响公众和整个社会。

政治失德,一方面容易造成政治利益集团与社会民众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与冲突,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另一方面又容易对社会大众心理和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作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自私、欺诈、失诚信等等。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与道德相关,政治无时不与道德相连,政治本身蕴涵着道德的内容。

1政治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维护安全、保证国家利益的工具。道德是一种软约束,政治是一种强制,应然上,政治需要道德,实然上,政治道德有着把权力和政治放进笼子,以制度和法制来约束。

2政治不需要道德,政治就是玩弄权术。政治的底线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政治需要道德装饰,需要道德资源来论证合法性,尽管现实发展中更多的是权力争夺的尔虞我诈。

4政治必须道德,政治产生的初衷就带有道德化色彩。政治无需道德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有严重后果。纯粹玩弄权术并不会带来权力的维持稳定 5政治是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道德无直接联系

下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 名词解释: 1. 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 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

    中西政治思想史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 题 目浅谈洛克的分权理论学 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姓 名指 导 教 师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月日浅谈洛克的分权理......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心得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心得【引言】 本学期通过学院教师发展在线解除学习了《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很有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的课程。它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心得体会

    儒学之花 2011级政管03班-----陈志意 政治思想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政治思想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谈及中国政治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学就必不可少。通过中国古代政治......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

    一、主要观点: 霍: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启蒙思想,又还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给予的。他并......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两汉经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学昌盛。 董仲舒在宜扬他的主张时,大讲符瑞灾异,于是西汉后期做纬之学依附今文经经学大。谶是隐语和预言,纬是用诡秘的语言对经书的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2013年6月 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 内容摘要: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政治思想史(五篇模版)

    1、 贯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流思想? 1) 应然: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2) 突然: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3) 将然: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