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11

时间:2019-05-14 21:2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政治思想史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政治思想史11》。

第一篇:中外政治思想史11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1、(A)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 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C)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法律篇》

3、(D)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A.路德 B.但丁 C薄加丘 D马西略 4、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D),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它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层高度赞扬它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A.

洛克 B.布丹 C.牛顿 D.霍布斯

5、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C)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献。

A.《理想国》 B.《波斯人信札》 C.《太阳城》 D.《社会契约论》 6、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除了自由主义的倾向。()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B)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A 黑格尔

贡斯当 B.康德

洪堡 C.霍布斯

洛克 D.马丁·路德

加尔文

7、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A)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周围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8、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A)的时期。A.产生到繁荣 B.繁荣到衰落 C.确立到发展 D.延续与完成

9、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B)的认识顶点。A.天人合一 B 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D.重农思想

10、(C)是李世明政治思想和政治事件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四项主张。A.民轻 B.民权 C.民本 D.民主

11、(A)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 B.胡瑷 C.韩愈 D.邵雍

12、明太祖朱元璋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朝统治者(A)的思想本质。A.集权与专制 B.上帝崇拜 C.祖先崇拜 D.重民和政治调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柏拉图 答: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2分)年轻时柏拉图受到苏格拉底的深刻影响,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柏拉图一生著述丰富,并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4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政治问题有关。集中阐述政治哲学的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2分)

2、神学政治观 答: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2分)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4分)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2分)

3、边沁 答:英国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2分)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4分)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2分)

4、董仲舒 答: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2分)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4分)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2分)

5、黄宗羲 答:黄宗羲,字太冲,号南蕾,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2分)黄宗羲是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拒绝与清合作,家居著述,今有《黄宗羲全集》传世。(2分)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如天下为主君为客、学校议政思想等,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4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

1、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答: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3分)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3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3分)第四.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2分)

2、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答:(1)在马基雅维利、布丹、霍布斯、洛克等人之后,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2分)

(2)卢梭的主权理论是同公意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卢梭认为,公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分)(3)从公意理论出发,卢梭认为,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2分)

(4)由于公意具有权威性、整体性,因此,人民主权也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权威性和整体性。(2分)

(5)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然而,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如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否认对主权的限制等。(3分)

3、泰州学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

答:王阳明心学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艮。王艮之后,泰州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何心隐等。(2分)

(1)百姓日用之道——道的世俗化。道在传统儒学中一向是神圣至极的东西,只有圣人才能领悟和贱行道,普通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即所谓“上智下愚”。王守仁也坚持上智下愚的观点,但他反对程朱理学的繁琐教条,提出了简单易行的修习方法,从而扩大了道的施用范围,也使道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道世俗化;(3分)

(2)平等思想。王艮的平等思想的内容包括:第一,人我平等——强调自己思想和意志的独立性,反对外部力量的干涉,并认为这是安身立命、最终达于至善的前提条件。(2分)第二,身与道平等——王艮强调身的重要性,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何心隐的平等思想内容包括:第一,肯定人的自然欲求,主张对人欲不能禁绝,而是要有所节制,即寡欲。第二,讲仁义,但与传统观点不同;(2分)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的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泰州学派有力地冲击了礼法名教等传统教条,批判了社会政治弊端,也因此被视为异端,并遭到迫害。(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如何理解朱元璋集权思想的主要特点?

答: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力树立君主绝对权威,强化国家机器和对全国臣民的控制,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分)

他的集权思想的主要特点有:

(1)强权与集权主张。整顿纲纪。通过正纲纪,严明等级名分,形成君臣吏层层节制,吏臣君层层服从的体制。制度建设与调整。具体表现:严禁后妃干政;防止地方反叛,军权由皇帝控制;废中书省、罢宰相,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设立锦衣卫等,个人专制显著加强。思想文化专制。遵奉程朱理学;以八股取仕;大兴文字狱;禁止异端邪说;专制思想还祸及古人。(4分)

(2)安民思想和人才观。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夺取天下时,禁止滥杀无辜,在建国后,确立以宽治民的原则。朱元璋重视人才的作用;他的人才标准是德与才,人才选用中注意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不计出身;不拘亲疏;不限民族;不论资格。认为治天下要靠儒生,重视儒生。他也猜忌人才、残害人才,禁锢人的思想,限制人的自由发展,阻碍学术思想文化的进步。(4分)

(3)严整吏治思想。朱元璋采取断然措施整肃吏治。重视和依靠刑罚的强制手段来整肃吏治,表明了其重典治吏的指导思想和决心。注意惩戒教育,对官民进行普法教育,使之知法、守法、畏法。鼓励民众告奸,发动民众,借助民众的力量来制约、监督官吏。(4分)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巩固朱氏王朝,朱元璋的心思不可谓不缜密,手段不可谓不强硬。然而诸侯、宦官、权臣等祸端本身是君主制度的伴生物,在保存这一制度的前提下,它们是不可能被根除的。有明一代,宦官、权臣之乱也证明了这一点。(1分)

第二篇:《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说明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说明

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现代政治学及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是在政治思想的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西方和中国历史上政治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西方和中国不同的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

本课程以中国和西欧、北美国家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为主线,通过学习主要政治思想家的基本理论来认识中国和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特征与规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完整、准确地向大学生讲授西方和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特征及其规律,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认识西方和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贡献力量。

课程章节子目介绍

绪论

(1)政治思想

(2)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3)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4)中西政治思想的基本区别

(5)学习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2)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哲学王思想

(2)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思想和政体理论

(3)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

(4)西塞罗的共和国思想和自然法观念

(5)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第二章中世纪西欧神学政治思想

(1)西欧社会状况与政治思想特征

(2)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3)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西欧社会和改革运动

(2)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3)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4)布丹的国家主权理论

(6)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产生

第四章 17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欧洲大陆的社会政治状况

(2)霍布斯对近代政治观念的阐释

(3)洛克的权利主张和分权思想

第五章 18世纪欧美政治思想

(1)欧美社会政治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4)美国立宪时期的政治思想

(5)柏克的政治思想

(6)德国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19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

(2)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

(3)社会主义各派政治思想

(4)孔德的实证主义

(5)贡斯当和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

(6)英国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第七章先秦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与勃兴

(1)殷商、西周时代政治思想的发轫与初步发展

(2)春秋战国诸子政治思想的争鸣与繁荣

(3)儒家的礼与仁义德治思想

(4)道家无为政治思想

(5)墨家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6)法家的法、术、势政治思想 第八章秦汉时代统治思想模式的确立与发展

(1)秦汉时期社会政治与政治思想发展状况

(2)西汉初期的“百家余绪”与黄老思想

(3)董仲舒的天人政治论与独崇儒术

(4)西汉中期以后儒学政治思想的发展

第九章隋唐时期主流政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1)李世民重民和从谏如流的政治思想

(2)韩愈“道统”说的政治哲学意义

(3)柳宗元关于政治体制的政治认识

第十章宋元时代的改革思潮与儒家政治思想的新发展

(1)北宋改革思想

(2)理学思潮的政治意义

(3)南宋功利学派(叶适、陈亮)

(4)元朝政治思想的曲折发展

第十一章明清政治思想的裂变与反思思潮

(1)朱元璋强化集权的统治思想

(2)王守仁心学的政治价值

(3)明代的思想“异端”与政治反思思想

(4)明末清初政治反思思潮

(5)龚自珍的政治批判思想与晚清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走向

(完)

第三篇: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自由公民)。3.(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古罗马)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5.(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6.(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7.(托马斯.阿奎)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8.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维滕堡大教堂门口贴出反对罗马教皇贩卖“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9.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0.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扫清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11.以(主权)这一概念为核心,格劳秀斯改变了古代万民法的概念,阐释了近代国际法的概念,为近代西方国际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

12.自但丁发表<神曲>到培根发表(<新工具>)和笛卡儿发表(<方法论>),文艺复兴历时三百余年。

13.杰斐逊于1800年取得大选胜利,美国开始了(民主共和)党人执政的历史。14.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自由主义)正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

15.自15世纪、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16.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

17.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权威)。

18.(主权理论)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布丹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主权)概念,并最终使其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

19(托马斯.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20.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21.(《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22.(斯多葛派)认为人不仅是特定城邦或国家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24.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秀斯)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权利观,提出并论证了信仰与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打着清教的旗帜进行革命成为17世纪(英国革命)的一个典型特征

27.意大利的衰落和(尼德兰)的兴起是17世纪欧洲大陆内部兴衰变化的一个极为显眼的特征。

28.以(伏尔泰)为先驱,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揭开了。

29.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构造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它甚至成为18世纪的标志,人们称之为(理性时代)。

30.英国革命后,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31.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创立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32.孟德斯鸠在1748年发表的学术巨著(<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33.美国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不断地发生分化组合,推动了美国(两党)制的逐渐形成。34.提出哲学王思想的是(柏拉图)。

36.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37.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专制)。

38.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

39.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

40.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

41.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42.(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43.宋代(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

44.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以夏变夷)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45.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他认为,心不是(一个物质器官)。46.()是泰州学派创始人。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47.北宋时期,胡瑗、孙复、石介继承唐朝韩愈、李翱学说,注重义理,开风气之先,推动理学形成,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48.清末,(龚自珍)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49.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5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由李悝制定的(法经)。51.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

52.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53.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李斯)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54.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司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余绪)。

55.性品说是(韩愈)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56.(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人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57.朱元瘴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在建国后,确立了(以宽治民)的原则。58.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逐渐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59.理学兴起于宋代,在南宋末初步实现了与政权的结合。而理学官学化的最终完成则是在(元代)。

60.(朱熹)著有《四书章旬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第四篇:中外政治思想史课本答案

阿奎那是如何阐释法的分类的?其实质是什么?

关于法的分类,阿奎那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入法和神法四类。永恒法是最高的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都要服从永恒法,同时人法要服从自然法。此外,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阿奎那对人法和神法关系的论证,仍是要强调入法必须服从神法,实质是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的。

贡斯当是如何划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的?

贡斯当认为两种自由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并不能在现代社会极力张扬某一种自由,而应该把两种自由结合起来,建构一种既维护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权,同时政治权力又要受到有效的制约的宪政制度

洪堡如何通过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

(1)洪堡认为,“既防范外敌又防范内部冲突,维护安全,必须是国家的目的,必须是它发挥作用的领域。”(2)为了使国家的危害降到最小,确保私人生活在国家范围内的自由,需要建立一种切实有效的国家结构和确定相应的政府职能,从而保证公民能够在这一制度下自由、独立地生活。洪堡强调,保障安全是国家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的任何国家行为都应当被禁止。他反对国家干预社会公共事务。甚至反对国家对公民物质福利的关心,以避免国家对公民自由的干涉。(3)尽管洪堡主张限制国家,但他并不否认政府在促进公民发展方面负有的责任。在洪堡看来,保障安全的职责只有国家才能提供,任何妨碍人的力量的发挥或是妨碍人的能力的享受都是违法的,只有国家权力才具备对付违法事件的条件。因此,个人要实现人性目的,要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处理事务,国家的存在和国家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黑格尔是如何认识国家的?其君主立宪制主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黑格尔的国家观:1.国家是黑格尔格哲学的核心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国家是最高级的伦理形式,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合题,它象家庭那样统一,但却是更高级形式的统一,因为它把市民社会的主观特殊原则综合进来了。2.“国家是客观精神”,是绝对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家庭是伦理的初级阶段,市民社会是一个中介,国家则是伦理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国家并非如社会契约学派所主张的那样,是人们任意创造的。3.国家在尘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是最神圣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是目的,不是手段。国家是“地上的精神”,是神圣无比的。个人、普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只是国家这个整体中的一些环节。个人必须服从国家,为国家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黑格尔崇拜国家,神化国家的思想,反映出一种要求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但也产生了—定的消极影响。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主张基本内容:(1)君主立宪制度是适合时代精神的国家制度,是合乎理性的国家制度。(2)君主立宪制度必须实现权力的划分。国家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立法权是规定和确立普遍物的权力,行政权是将特殊领域和个别事件从属于普遍物的权力,王权是作为意志最后决断的主观性的权力。(3)王权即国家主权。主权代表国家整体的统一。主权所代表的统一的围家人格只有体现在君主身上才是现实的。君主的意志和决断是没有根据的,君主也不是选举产生的,这正是君主的伟大之处。(4)行政权的职责是执行和实施国王的决定,即贯彻和维护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公益设施等。它直接与社会中的个人和团体发生接触,代表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监督,构成王权与人民之间的中介。(5)立法权的职责是对法律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以及决定具有普遍性内容的国内事务。立法权无权确立国家制度。

韩愈人才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简述柳宗元的政治革新思想

a)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b)执行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 c)均平赋税 d)严以惩吏,用法严格约束官吏他的革新主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减轻人民负担,改良政治,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

简述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龚自珍描述了清王朝全面衰败的种种景象,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揭示了其可怕前景,呼吁统治者“自改革”,以挽救危亡。他以平均、农宗、君师合一为理想和改革目标,但它们都不可能实现。龚自珍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用人不论资格;在新疆置行省;禁绝鸦片等。龚自珍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其思想有开创新风气的意义和作用。

孔德实证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19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为了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各种方式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孔德实证主义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孔德(1798 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实证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不追求什么事物的本质这类绝对的观念,也不探讨什么是绝对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只能导致专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精神将鼓舞改良,预防妄图纠正无法避免的祸害的无益举动。孔德的实证主义体系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社会与政治、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从“应然的”向“实然的”转变的真实写照。孔德思想体系的中心是整个社会,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必然是协调一致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就是围绕着这一思想展开的。在孔德看来,社会起源于人类的利己与利他的社会这种社会感情的表现就是相互合作和团结。在他看来,社会越发屣,社会的基本特性——和谐与团结——就越显著,国家或政府的能力和作用就能更加显现出来。实证政治的任务也就是巩固这种社会“团结”和“合作原则”。

政府是人的社会本能的产物,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政府。社会既然是家庭的扩大,那么,政治上的服从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孔德为政府确定的目的是把各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使每个成员各得其所,井防止社会和知识的解体。因此,政府的任务也就是维持和巩固’秩序”。这是保持社会有机体的平衡与稳定所不可缺少的。按照孔德的方案,实证阶段的政治制度是一种适应于“工业生活方式”的“社会政体”。他在社会政体的名义下,建立了等级制度和独裁统治。

第五篇:中外政治思想史重难点辅导

绪论

一、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概念:

政治思想:适应一定时代的需要,反映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划策。

特征:阶级性与社会性

时代性与继承性

民族性与交汇性

二、中西政治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为维护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政治统治服务的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不同点:

(1)两种思想体系的思维形式不同。

A、中国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强调知行合一。B、西方文化则表现出唯理性强调逻辑思辩。

(2)两种政治思想全系的侧重点不同。

A、传统政治思想的侧重点在于解决君主的最高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因此在国家问题上表现出以管理国家到认识国家、组织国家。

B、西方政治思想的侧重点在于,他们在探讨政治问题时,普遍关心和要求解决的是人为什么要过政治生活,为什么要建立国家的问题。即从认识国家的本质入手,其次便是对政体问题的关注。由此西方政治思想在国家问题上呈现出从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到管理国家这样一种顺序。(3)两种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不同。

A、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说是一贯型的,几千年“一以贯之”。主流:君主集权主义,不变中也有变,好呈现出主流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法家、阴阳家、佛学思想结合的趋势。

B、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演变型的,从横向上看,西方政治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虽然也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但在纵向上,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则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即自然政治观、神系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但从其继承性上看,西方政治思想发展是“变中有不变”,其中某些要素,始终没有中断。

它们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些要素包括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样一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建构,而这些观念恰正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内涵。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由主义看作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自由主义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

一、城邦制度与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城邦制度的特点:

话语(言论自由)具有压倒一切其它权力手段的特殊优势。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都是被赋予完全的公开性。公民的平等地位。小国寡民。

2、城邦的社会构成

公民:享有从事祭祀和政治活动权力的人。

自由人(外邦人和雅典公民的女性后代及配偶)不享有公民权。奴隶

3、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发展

公元前12C——公元前8C“荷马时代”,古希腊便已出现政治思想的萌芽,其表现《荷马史诗》。其中便用的正义、法律观念蕴含着政治观念的萌芽。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1)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2)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3)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三、古罗马及其政治思想 古罗马社会的特征:

(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疏远

(2)个人不再完全融于整体,其结果导致了个人的某种解放和个人主义的萌芽。

(3)人类一体、种族平等的新观念逐渐形成 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点

(1)古罗马政治思想家对希腊的政治思想兼收并蓄(2)从共和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发展阐述国家的本质

(3)古罗马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政治思想的桥梁

四、苏格拉底及其政治思想

生平简介: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的传统开创者 政治思想

专家治国论:强调道德的作用,并认为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美德即知识”强调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哲学思想

一、理想的国家

生平简介: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哲学家

著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政治思想及其特征

(1)政治哲学以理念为基础

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和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是不真实的。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理念只能被某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此,为了掌握国家的知识,人们必须达到对国家理念的认识。(2)他的政治思想与他的国家理论和他的经历有关(3)《理想国》及正义论:

《理想国》阐述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包括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

柏拉图政正义论的实质是国家正义,其意是指严格地贯彻了社会分工原则并依据国家职能“统治”、“保卫”和“生产”而划的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柏拉图认为,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家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二、哲学家治国的思想

理想国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便是哲学家执政治国,这也是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只有哲学家才达了对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怎样组织、怎样治理。哲学家是挽救城邦的希望

三、政体思想

柏拉图的政体思想是贤人政体,即哲学家为王的政体。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的城邦思想和政体理论

一、创立政治学学科: 生平简介: 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3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政治学》和《雅典政制》。其中政治学为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该书将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并分别论述了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理想城邦的原则,城邦的性质及现实城邦等问题。并指出政治学是研究人和城邦“至善”的科学。

二、城邦思想

1、“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2、人类的目的是实现所谓的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

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公民的本质就是平等享受政治权利,城邦则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有足够的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即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

三、政体理论 城邦政体的含义

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

(1)政府的宗旨,即统治者只照顾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还是照顾到全城的公共利益(2)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数多寡 分类

(1)正宗政体(2)变态政体

理想的政体

(1)体现最基本的民主原则

(2)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3)混合政体即将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混合起来

第四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一、自然法思想

斯多葛派在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的理论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们看来,宇宙是一个绝对统一的整体,而人生这个绝对统一整体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小宇宙。每个人的灵魂也分享了作为宇宙灵魂的“圣火”,他的理论是宇宙普遍理性的一部分,他的本性也是宇宙本性在人身上的分有或体现。因此,人也必然受那种弥漫于宇宙之中的普遍法则的支配,构成自然秩序中和谐的一部分。这个支配和人的“理性”便是自然法。

二、平等思想

所有的人相互平等,因为他们都是神的儿女。

斯多葛派将平等原则大胆地适用于奴隶、外邦人或野蛮人身上。

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价值尺度衡量了人的价值。

还提出自觉服从自然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意义,从而将自然法与平等观念恰当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以后平等思想的发展。

第五节、西塞罗的共和国思想和自然法观念

一、共和国思想

生平简介: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著作《论共和国》(或译为《论国家》和《论法律》)

他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罗马。

国家的含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国家是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 合起来的集合体”。所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就是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推崇混合政体

二、自然观念

西塞罗对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作了创造性的介绍和阐述,为共和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自然法先于成文法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理性。它根植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内在准则,因此它永恒存在和普遍有效。

它命令人们做正当的事情,禁止人们做不正当的事情。“当这种理性确立于人的心智并得到实现,便是法律”。

自然法是有高于人类一切立法的权威,是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法律只有符合自然法,才是真正的法律。

通过西塞罗有力的影响,希腊的自然法思想被罗马人所接受,特别是罗马法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所接受,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传统上,西塞罗起到了关键的联接作用。

西塞罗认为,既然所有人都由自然法联结为一个整体,所有的人就都应该是平等的,都是整个世界国家的成员。

第六节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一、神学思想 生平及著作

奥古斯丁(354—430)著作《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主要观点

(1)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和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政治思想的特点

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

(3)宣扬人的“原罪”和“恩典”理论。

(4)将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罪恶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的惩罚。

二、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

地上之城,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造成城上之城(人们选择肉欲的生活)上帝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人们选择精神生活)

上帝之城中由注定要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他们真诚笃信上帝,具有“虔诚、敬畏、忏悔、勤劳和禁欲等美德,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到末日审判时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世人之城无论多么富足,他们的命运仍是悲惨的,注定要被上帝所抛弃,永远要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世俗国家是上帝灵魂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他系统的阐的基督教国家理论,以及他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神学政治思想

1. 欧洲封建社会政治观念

西欧封建社会从5世纪到15世纪延续1000多年,史称“中世纪”。中世纪时期,西欧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社会处于长期分裂状态。基督教发展和兴盛,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神学观念占主宰地位。基督教发展很快,后被罗马统治者立为国教,成为统治人民的精神鸦片。

中世纪神权压倒一切,世俗权力服从于教权,教权高于王权,教会高于国家。教权和王权的斗争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对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2.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

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第四,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政治理论基本上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3.阿奎那政治思想和但丁、马西略反对教会统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是西欧封建社会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论证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教权高于俗权的合理性,国家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特征和分类的思想。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世纪也有反教会的人。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提出建立“世界帝国”的主张。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驳斥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

马西略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马西略要排除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涉,以实现意大利的和平和秩序。马西略注重人的现世的幸福生活, 和平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分工互助是实现和平生活的途径。官吏和政府权力是和平的保卫者,教会对国家事务的干涉是和平的最大威胁。

第三章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了解资本主义形成时期西欧社会的重大变化,理解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

从14世纪开始,西方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

从政治思想角度看,文艺复兴带来巨大影响: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以人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提出世俗主义,开始摆脱神学影响,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序幕。

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宗教改革运动不但进一步确定了近代以来兴起的个人精神,而且为近代西方提供了自由、平等、民主、民族国家等基本概念,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2.重点掌握马基雅维利、布丹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将权力视为国家本质,作为研究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为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为统一意大利提出一套主张,第一个把政治、伦理分开。伦理问题不能用政治手段解决,同样,政治问题不能用伦理解决。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严复译为《霸术》,称霸之术,权术。

布丹:国家主权。第一个讲主权问题的是布丹。

第四章 17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欧洲大陆的社会政治状况和17世纪英国革命的影响和英国政治思想的特征

17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期,英国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通过这次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内的封建专制势力,在英国率先建立起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本国的发展。就世界范围来看,在英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成为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典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为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从而揭开了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2.霍布斯、洛克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霍布斯的贡献在于为地道资产阶级思想奠定了基础。

最初比较全面阐述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的是霍布斯。他第一次把自然状态讲得那么清楚。自然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关系。这种思想发展到最后是专制。

洛克发展了霍布斯思想。他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自由状态。洛克思想贡献主要是为英国革命做辩护。

洛克明确提出自然权利(NATURE RIGHT),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财产之权。人权神圣不可侵犯,后写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联合国宪章。

洛克的另一贡献是提出分权理论。要想保护人权一靠法制,二靠分权。

第五章 18世纪欧美政治思想

1.18世纪重点关注美国和法国

思想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展开。这场启蒙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并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倡科学,宣扬理性,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准备。启蒙运动也影响了美国革命。

就思想内容来看,推崇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教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最基本特征。

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构造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这对18世纪的法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理性甚至成为18世纪的标志,人们称之为“理性时代”。理性为人们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做了辩护。

事实上,人们从启蒙意义上使用理性这一词,理性几乎成为启蒙运动的代名词。

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继承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基本成就,总结了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基本经验,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启蒙运动对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和合众国的建立。《独立宣言》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表达人权的政治纲领。

三权分立和制衡思想,美国在实践三权分立上是典型。

2.孟德斯鸠、卢梭、杰弗逊、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孟德斯鸠。提出政治自由概念。象洛克一样,提出分权思想,继承发展了洛克思想,分权思想此时成熟。分权还要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不允许存在不受制约的权力。

卢梭。主要提出人民主权思想。国家应该是民做主。主权在民。

杰弗逊。宪政思想,民主思想。

汉密尔顿。立宪,三权分立制度。

重难点辅导七:黑格尔法哲学

黑格尔的法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学说,因此有关国家主权问题便成为他的法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实在的精神,即活的地上的精神,法哲学要处理的是国家理性、国家制度等涉及伦理本性的问题。所以,他的《法哲学》的副标题: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并在“序言”中给予了说明,他认为法要达到国家阶段,需要一系列的过程、阶段。法哲学即展示这样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法的本性的学说。

一、理解黑格尔国家主权理论的基本前提

1.黑格尔有关道德Maralitaat 与伦理Sittlichkeit的观点,特别是有关伦理世界的看法。对此,在《法哲学》与《精神现象学》是有区别的。他强调市民社会的地位,但又认为国家高于市民社会。

2.黑格尔对于法的本性的观点,即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他认为作为“法的概念”,其知性Verstand与理性vernunft是有区别的。法是从概念向理念的运动。

3.黑格尔关于法的等级划分:抽象法--基于罗马法权的元规则;市民社会的法--作为法学家的法律;道德法--内在良知的法律;国家法--作为政治法的法律。

二、黑格尔国家主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黑格尔首先规定了国家的本性,认为它是实现了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自由的理念,在其中,市民社会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普遍利益获得了制度上的有机统一。由此黑格尔既反对契约论,也反对绝对权威论,强调法律制度,即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意义,认为它是现代国家的本质特性。

从政治制度上看,黑格尔认为国家的实体分为三个方面或环节:一是立法权,它对应普遍性;二是行政权,对应特殊性;三是王权,对应个体性。由此看见,黑格尔的对于国家权力的划分,不同于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他把司法权放在了市民社会,并把王权提高到重要的国家法的高度。

黑格尔有关国家主权的理论,集中体现为君主立宪的国家观点。从国家理性来看,黑格尔的主权理论又分内外两个方面。1.对内主权

国家作为政治有机体,其生命的自由意志只能由一位君主来体现,国家主权即为王权。在此,黑格尔批评了传统根据统治者的数量来划分君主制、共和制和民主制等政体的观点,认为自由意志的本质是政体的关键,而他理解的主权是从政治法的本性来规定的。由此黑格尔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国家主权的理论。

首先,政治国家的职能和权力等各个环节是一种理想性的统一体,其中的个人性只是一个符号,全体大于部分,由此,黑格尔批评了三权分立的机械论。在这个方面的论述中,黑格尔强调了法制的重要性,主权是宪政意义上的拟制的国家本性,反对专制的国家。

第二,作为国家意志的最佳体现是王权,主权即王权,即一个个体性的君主作为国家本性的化身。但君主的统治是基于法制、宪政,所以黑格尔提出了君主立宪的国家主权理论。主权是国家意志的决断性的产物,它的主体从历史上看,由个人--君主来代表,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上的表述,虽然仍然具有 偶然性。

第三,君主的个体性虽然从继承来看,难免偶然和任性,但立宪君主的主权行使,只是御笔的签字,象征性的职能,最多君主有任免政府官员、赦免罪犯的特权。由于国家制度的现实运作在于行政,所以,君主也不承担政治责任。黑格尔又讨论了君主继承权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的主权理论,具有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国家理念的综合特征,基本上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国家说学,属于保守的自由主义的谱系。

2.对外主权

传统的主权理论集中体现在国际法中,黑格尔同样把主权视为对外的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表现,他认为这个国家主权只能由君主来体现,他对于所谓“人民主权”的批评。强调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此提出了一种“战争伦理”的思想,与康德的“永久和平”的理论呈现出明显的对立。

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脉络

第七章先秦政治思想,包括殷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其中,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大发展时期,诸子百家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第八章汉代的政治思想。西汉东汉总共 400 年,政治思想发展的重点在西汉初期。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就是在董仲舒和汉武帝的推动下形成的。

第九章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处于发展的鼎盛阶段,然而政治思想的发展相对平稳,基本趋势是汉以来主流思想的延传。不过在平稳中也有若干闪光点,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重民与纳谏思想,韩愈的“道统论”等。

第十章宋元时期政治思想。宋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三条线索:改革思潮(王安石)、理学、功利思潮。元朝立国时间较短,又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因而有人提出元朝没有政治思想。其实并非如此。宋代的理学本是民间学术,后来成为官方政治意识形态。理学官学化的过程正是在元仁宗朝完成的。

第十一章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明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三条线索:一是朱元璋、张居正的集权思想;二是心学派的王守仁;三是王门后学泰州学派的平等思想。另外还有这一时期“异端思想”的典型李贽。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三位重要的思想家,其中黄宗羲的思想具有近代议会民主政治的色彩。足以启发后人。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1.先秦

殷商:

上古三代指夏商周,讲思想史从公元前 16 世纪的殷商开始。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只讲儒墨道法四家。

殷商时期处于萌生阶段的政治思想透露有两个信息:一是帝王个人专制,二是王对神和祖先的崇拜。统治者通过祭祀祖先和神,论证权力合法性。这些认识给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专制集权思想一脉相承,源头在殷商时期。

西周讲周公。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大兴分封,是西周王朝实际开拓者。他有很多政治认识,提出对天的崇拜、保民思想、慎刑罚、有德等。

周公把道德引入政治等思想直接影响到儒家思想。孔子崇拜周公,周公思想是儒家思想主要来源。

中国的重民思想源头在周公。

文人、士的黄金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政治多元与文化的多元化。

儒家学派:孔、孟、荀

孔子:春秋晚期。其思想掌握三点: A 基本政治态度:天下有道无道; B 通过礼的方式,恢复统治秩序,是为天下有道(有等级秩序); C 仁的思想,属于政治道德,讲人我关系,仁者爱人;从道德入手,规范人的行为。

孟子:战国中期。道德政治化的典型。从性善论到仁政。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荀子:战国晚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性恶论,礼法兼施,礼义为主。

道家学派:无为之治。春秋晚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道是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谁决定四季?是冥冥之中的自然力量起作用——道。老子考察人类社会,发现人心很坏,统治者很糟糕,于是提出无为而治,统治者减少干预和愚民统治方式。战国时代的庄子继承老子社会批判思想,认为一切社会文明成果都应批判,理想社会就是回归自然。

墨家学派的思想比较特殊,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追随者众多。墨子有十大主张,比较重要的有尚同、尚贤、兼爱。

尚同是比较典型的政体思想。墨家认为,要自下而上形成政长系统。天—诸侯—卿大夫—乡—里,每一级政治长官要与上级保持一致。

墨子提出理想社会是兼爱。

法家学派:法家思想体系:法(法律)、势(权势)、术(权术)。法家思想战国初三个人物:李悝(法的思想)、申不害(权势思想)、慎到(权术思想)。稍后是商鞅,特点是重罚主义,主张用重刑,轻罪重罚。他提出人性好利说,然后利用人的好利本性,实现其“耕、战”即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

韩非在人性好利上有特殊认识,对于势的认识也很独到。并提出思想文化专制的主张。韩非在理论上完善了势法术体系。.秦汉时期

秦的统一时间短,二世而亡。其中的关键是李斯。李斯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化,造成思想文化专制,打击了当时维护秦政权的士人;又提出《督责术》,削弱了秦的统治能力,加速了秦的灭亡。

西汉

贾谊总结秦亡教训,提出秦灭亡不仅在于严刑酷罚,而且在于不懂制度转换,夺取天下靠武力,治理天下,巩固政权只靠武力不行。

贾谊的重民思想:自古以至于今,凡与民为敌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天神崇拜由董仲舒完成,把天人通过阴阳五行联系起来。阴阳五行是当时解释世界最科学的理论。董仲舒解决了权力合法性问题——君权天授,自董仲舒后,所有帝王都要祭天。

然后,他还提出了权力制约问题。他提出的“天遣论”通过灾祸告戒帝王,不调整政策就会天降大祸。

董仲舒把伦理道德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三纲五常”。官本位、权力崇拜、歧视妇女等与“三纲五常”有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隋唐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重民思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重民思想经李世民的宣传,影响极大。

李世民善于纳谏。谏—下对上提出反对意见。李是纳谏典型,谏臣魏征提了 200 多条意见,基本被接受。提出著名的“三鉴说”。

韩愈道统论:汉代始,佛、道等宗教思想对文化的影响巨大。韩愈为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和强化儒家思想的真理性,而提出道统。道统是一个圣圣相传的序列。.宋元时期

宋代要重点讲王安石、李觏。王安石的人才观最完善。

理学思想比较难懂,不一定要掌握。

元朝用夏变夷思想是解决民族关系问题,主流文化是汉文化,其余是亚文化。孔子提出华夷思想。华夏是黄河流域,夷狄是周边少数民族。孔子认为,华夏永远高于夷狄,因为华夏懂得礼仪文明,这是以文化为依托的民族心理。.明清时期

朱元璋问题较阐明确,就是专权、治吏。

王守仁心学重点在人性改造。其后比较重要的是泰州学派,王艮、李贽等。

王艮有平民化思想、平等思想。提出道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这在认识上打破了等级观念。这一认识被李贽发展。

李贽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最有个性的思想家。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思想对辛亥革命请思想有很大影响,革命党宣传革命思想,提到黄宗羲“人民要做天下的主人”等。黄宗羲提出人民主权思想、学校议事等。

下载中外政治思想史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政治思想史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政治思想史平时作业三(★)

    平时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

    2014《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五篇材料)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 )的思想本质。 (2分) A.上帝崇拜 B.祖先崇拜 C.集权与专......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2014

    期末复习指导14秋——简答题(绪论) 什么是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2014年)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

    2011年《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范文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 选择题 绪论 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中国古代)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3、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古代一直到近代,9、......

    中外政治思想史平时作业二(精选五篇)

    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状态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霍布斯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他认为在国 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

    中外政治思想史感想Microsoft Word 文档 (最终5篇)

    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感想 《中外政治思想史》是以中国和西欧、北美国家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为主线,通过学习主要以政治思想家的基本理论来认识中国和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特征与规......

    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单选题学习资料(5篇材料)

    1.(C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社会思想B.经济思想 C.政治思想D.文化思想 2.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B )。 A、仁政B、绝对专制C、主权在民D、自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