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政治思想史

时间:2019-05-15 11: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政治思想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政治思想史》。

第一篇:中西政治思想史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

浅谈洛克的分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

思想政治教育 年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

浅谈洛克的分权理论

摘 要:西方的民主制度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发展,洛克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中其他人的思想也有着很大影响。洛克的分权思想对后世有着很大借鉴意义,后来的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了其分权理论,形成资本主义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洛克的分权思想是在英国革命中发展起来的,迎合了当时资产阶级的需要,得到了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分权思想并不完全,有着与封建相妥协的一面。洛克分权思想的不完美,同样当代西方“民主国家”思想分权思想也不完美,我们应该从中找出优点如权力制衡加以借鉴,缺点加以改进以完善我们自己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洛克;分权理论;民主;启蒙运动

洛克深入探讨了公民社会各种权利之间的相互制衡,来达到保护人民财产和自由的目的。洛克把政治上的各种权力归结为三类,并有高低之分,权利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的目的。洛克把三种权力分别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外交权,认为立法和执行必须彻底分开,一旦集中在一起,容易造成腐败。洛克三种权力的划分,为了有效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实现法治原则洛克提出了此分权学说,将国家权力分为了以下三种:

1.1 立法权。同现代社会几乎一样,立法权是指制定和发布法律的权力,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和社会成员的权力和自由。洛克认为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而其他权力则处于从属地位。立法权不仅处于最高地位,而且一旦将它交出去,便是不可侵犯的。立法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力、自由和财产,因此它的制定必须审慎。在《政府论》中,洛克认为根据权力的归属可以将国家划分为三种政体,而这种权力便是立法权。洛克根据立法权的归属的三种情况分出的三种政体分别是:第一种是民主政体----这种情况下,立法权由社会大多数成员直接行使,并通过由他们自己拍出来的官吏来执行法律;第二种是一般的君主政体,即洛克的寡头政体----立法权由少数精选的人行使;第三种是专制的的整体,即洛克所谓的君主制,这种情况下立法权由君主个人单独行使。洛克并不满意这三种政体,因为这三种体制并不能保证权力的快速、有效运行。

为了维护人们共同的权力、自由和财产,人们设置了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让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洛克认为立法权是最高权力,无论属于一个或多个人,都需要受到限制,基于此洛克提出了立法权的四个原则。(1)目的唯一原则,作为目的性原则即立法权的主要目的也是唯一目的是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做而服务,不能够专断独行,做任何有损人民利益的事(2)方式规定和不能原则。制定法律对于立法机关或者是自高权力机关而言不能以临时专断命令进行统治,必须颁布经常性的有效的对人民正当利益有益的法律,并且需要有声望的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和判断权利归属。既然法律使人们委托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利,那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贵贱,不论平富,一视同仁,法律人人适用(3)财产不随意原则。洛克在《政府论》中写道:“我认为政治权利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1。所以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去取任何人财产的任何部分。洛克认为,未经人民自己或代表的同意,国家不应该对人民财产增收课税。(4)权力归谁的原则。洛克同样主张社会契约论,国家是人民订立契约来保障人民生命、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所以国家的立法权来自于人民的委托,权力都属于全体的人民,因此制定法律的权利只能是人们选举的人,法律的制定也只能用于人们需要的地方。

1.2 执行权。执行权是指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执行权也是经常性的,是从属于立法权的,是对立法权的补充,法律的制定是需要执行的,所以执行权也显得尤为重要。执行权隶属于立法权,必须以立法权为指导和依据,立法权来自于人民,执行权是立法权的执行,所以也来自于人民。因为执行权的重要,所以洛克主张执行权与立法权必须要分开。如果这两种权力掌握在同一批人手中,这些人就容易受到极大诱惑,借此攫取权力,当权力掌握在同一批人手中 1 [英]洛克,《政府论》,下卷,瞿菊农、叶启芳译,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的时候,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做出有违人民意志的决定。

1.3 对外权。对外权是指解决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通过外进行一切事物的权力。对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是不现实的,执行权是对国内的权力而对外权是对国外的权力,一个国家必然要与国外作交流,所以对外权是必然,然而无论对外权还是执行权都需要人民的努力,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执行权和对外权来看,洛克认为两者可以联合在一起。执行权包括在社会内部对其一切成员执行国内法,而后者是对外处理有关公共的安全和利益的事,但这两种权力总联合在一起,这就很像当今的行政权。洛克分权学说的时代背景。洛克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当时正处在英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时候。英国通过海外掠夺,吃人的“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促进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于是从封建内部分化出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而封建制度的一些列动作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制度展开了殊死较量,于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展开了。但新贵族同封建阶级有着极大的渊源,但任然是封建势力的一部分,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而洛克正逢在这个时刻,他的思想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具有同封建制度的妥协性,同时他的思想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他的政治思想在拥有革命性,也拥有保守性。权利的制约和平衡。洛克认为,要想权利得到实现,是每个人都享受权利,那么分权是必然的,但是要使权力不被滥用,权利的制约和平衡才能实现。立法权国家的最高权力,需要执行权支持,执行权要对立法权负责,由于立法机关只在一定期间行使职权,召集立法机关的权力通常属于执行机关,对法律的解释一定程度也属于执行机关。所以人们需要在必要时,召集立法机关限制执行机关。立法权不论属于谁,都不能为所欲为,损害人们利益。

3.1 立法权受到政治和价值的限制。洛克把立法权作为国家的坐高权益,但是作为最高权力也必须受到限制,不然容易导致权力腐蚀。因此在立法权下,洛克提出立法权必须遵守的四个原则:要求立法权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的自由和财产为最终目标;法律制定一视同仁;同时不能随意干涉人民的财产。总之,法律的制定最终都是为人民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所以一切都该在人们意志下行使。3.2 执行权受到局限性。执行权是立法权的授权,并对立法权负责。立法权作为最高的权力,洛克认为执行权虽然可以解散和召集立法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权高于立法权,他只是人们为了安全的委托。再者,执行权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执行,要合法。执行权的唯一目的是公共福利,为大众利益服务是它存在的根据。对外权同样受立法权的约束。洛克分权思想的影响。分权理论是洛克在总结英国革命实践基础上而获得,它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着深刻影响。正是由于洛克的分权思想,才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洛克民主、君主和寡头政体,而是希望三者合一,因此他支持君主立宪)。实际上,洛克的思想不只是对英国有影响,它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它的分权思想是开始,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文明的发展。但由于阶级局限性,他思想的妥协性和为资产阶级说话的态度是不言而喻的。

5分权思想的不彻底性和局限。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有缺陷,不可能万试万灵。洛克的分权思想同样有缺陷,其思想受革命背景的影响对封建的妥协性便是其中之一,还有待于发展。

5.1 司法权没有同行政权的不相分离,是洛克分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洛克的分权力包括了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执行权作为对已有法律的执行和继续有效法律的权利,过程中就包括行政,也包括审判和检查,一旦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集于一身或者掌握在同一群人的手中,那么他们的权力就只受到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的监督(因为人民大众对政治了解太少,或者是单个或群体民众力量太弱小),但立法或权力机关只是停留很少时间,效果不明显。当行政权不受到司法权的监督时,那么它的权利同样会得到太过膨胀,欲望就会不受控制,就会造成滥用职权,损害人民的自由和财产权等。司法权和行政权的不相分离,也同样容易造成机构瘫痪,因为没有足够的限制,分工不再明确。

5.2 对内权和对外权力相分离,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洛克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执行权是处理国内的权力,对外权即处理对外事务(国际事务)的权力,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事物,都需要国家或其代表政府来处理,都需要国家力量的支持,其所需的支持力量都来自国内的全体人民;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就必须同他国进行交往和交流,处理对外事物的权力必不可少,这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影响国内事务。因此,对内权和对外权不可能分开,对内权是基础影响对外权,而对外关系的好坏又影响国家发展,二者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对内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家的行政权力。另一方面,洛克在执行权和对外权上,又认为两者可以相互联系,他指出执行权包括对社会内部一切成员执行国内法,而对外权是处理有关公共的安全和利益的的权力,二者总是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洛克的分权并非真正的三权分立,相比而言,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三权分立更科学。

5.3 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不完备和不得当。洛克的监督只是单方面的监督,或者说洛克分权的制约性不大,上下级监督,少了横向监督并且监督效果不大。洛克认为立法权不能过大,所以提出了立法的目的、方式,财产和归属四大原则,然而这四大原则对立法的监督只是大框架,少了执行监督方式,容易造成漏洞;执行权和对外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然而立法机关不长期存在,执行权的权力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加上没有分离司法权,执行权也成为了最大权力,基本不受遏制。

5.4 分权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率易走低。这是西方分权的通病,和西方国家现代三权分立一样,权力的分立造成政策出台的太慢。由于立法权是在尊重民主、自由的原则下制定,制定法律的议员或成员会根据不同的利益代表而讨论,而在自由前提下,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加上制定政策的过程繁杂,步骤众多,作各种调查和讨论,如果众人没有共识那么政策很难出台,虽然做到了尽量科学,但却容易耽误时机,可能对经济或其他发展造成很多不良影响。洛克的分权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洛克的分权对后来的政治有很大影响,虽然他的分权理论存在不足,但其中也有我们值得借鉴和需要反思的,尽量克服不好的现象。

6.1 坚持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其他政治制度的基础,其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同西方国家一样,我们的政治制度也是用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力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一切事务都是人民选举的代表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种其他制度,而民主集中制,把各种权力集中起来民主决定能是决策制定和执行快速有效。西方分权制度下的决策效率过低导致了各种损失,我们必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因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民主集中制能根本上弥补这一缺点,使决策和国家事务的处理较有效又快速,进而真正做到高效便民。

6.2 权力分散,做到分权有序,相互平衡制约。人民代表大会不能一直处理具体事务,所以下放权力到行政、司法等机关。洛克的分权有着重大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改进。在权力分配时,在现代体制上已经做到了,立法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其常委会执行,行政权由各级政府执行,司法权由各级司法机关包括法院、检察机关执行,而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政府干涉,克服了洛克的执行权的弱点。目前,在地方司法机关上,还存在司法机关依附于当地政府的习惯,如公安局长又是检察长,这样不利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监督不力,造成贪污渎职,损害普通民众利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已着手对这一情况进行改革,符合人民的利益,行政司法彻底分离,独立司法,才能保证司法公正,平衡制约。6.3 不断完善政策制定机制,与人民密切联系,改进行政方式。同西方国家相比,或许我国的权力更为集中,但这其实和西方制度殊途同归。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做到决策和制度于民有利,那么我们再出台各项政策之前,人大代表或政府工作人员要到群众中去调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实反映群众意愿,通过各种途径征集民意,同时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让人民进行监督,充分保障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6.4 选拔人才时,要做到选贤任能,不仅重视技能更应重视工作人员的德性。无论是什么制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靠人来执行,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和司法等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动机尤为重要,要真正有为人民谋利益的人员才能为人民福祉而工作。不论从事什么样的执行人民决定的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德性,才不会导致决定的高效有效的执行。其实,如果所有工作人员都做到为人民谋福祉,那么无论什么制度都会成为好的制度。

洛克的分权学说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加以借鉴和改正,为人民的权力而行使权力。

总结:

洛克作为启蒙思想的先辈,它的分权思想极大地影响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洛克的三权分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权,他没有把行政权和司法权相分离,却分了对内和对外权,这是其思想重大缺陷,并且它的分权并不能平衡,我们需要总结并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徐大同,吴春华,葛荃等.中外政治思想史[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5):121-123.[2] 苏凯.洛克分权理论研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之比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3):101-105 [3] 钟晓恬.论洛克的权力分立理论[J].学术探讨, 2004(33):319-320 [4] 吴德军.论洛克分权理论的时代特征[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62-63

第二篇:政治思想史

1、天命不常

①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

②在周公看来,周人所以能够取代商王朝的统治,是因为周文王明德慎罚,怀保小民,因为感动了上天,上天才转而降天命保佑周王朝

③周公不仅用天命不常的观念对商周之际的历史进行了解释,而且也认为,夏商之际的历史也是天命不常的表现

④周公“天命不常”的思想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2、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的代言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3、愚民政策 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

4、如何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荀子提出 ①通过礼调节人的物语 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通过薄税敛的政策

5、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 ①不尚贤,使民不争

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③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④慎征伐

6、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主要包括

①把人们观念中的美丑、大小、贵贱,都看作是相对的概念,不承认其客观性 ②物无贵贱 ③无是无非

7、墨子

墨子的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都是兼爱。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等主张。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上,墨子从实用出发,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

8、法家思想的特点 ①重视法律的作用

②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③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④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9、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 ①法一而固

②以其所重禁其所轻 ③法不阿贵

10、关于“势”

①势,也就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

②势的内容,就是德和刑,君主只有操德和刑二柄,才能制服臣下,否则,一旦臣下掌握了赏罚的权力,君主则将为臣下所制

11、韩非关于保全君主手中的权势,还强调 ①禁止臣下结党营私

②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 ③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

12、隋唐逐渐建立的成熟的政治制度

①建立了郡县制和官僚制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在官僚制得基础上,职官设置日趋完备合理 ③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员选拔制度

13、九品中正制 “九品”就是将所考察对象分为等级,政府按等录取。这里的“中正”是官职名,由朝廷推选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官,负责各州、郡人士品级的评定

14、汉初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秦统治者崇信强化君权、法尚苛严的治国理念,最终导致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①汉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皆来自于社会下层,对于秦王朝二世尚刑而亡的严酷教训不仅记忆犹新,且有切肤之感,自然要予以汲取

②汉帝国建立在秦亡的废墟之上,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凋残、民众飘零的烂摊子 ③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甚为薄弱,新建立的帝国实际上处于某种内交外困的境地

④强秦的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了恶名,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15、葛洪

葛洪前期政治思想以儒为主

16、罗隐的《论明君》

①仁德是明君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②明君必须具有德权相辅意识,明强弱之理 ③明君知“损益之道” ④明君重贤且悟驭臣之道

17、贾谊

贾谊的基本治世原则即一反时行的黄老无为思想,积极主张“有为”——政府必须积极举措以解决时弊;而“有为”得以实现的政治保证是君权的加强。此外,贾谊所倡“有为”远非秦代的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而是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 ①积极主治 ②强化君权

③民本与行仁政

18、嵇康

嵇康之“越名教而任自然”,其一:“名教”不同于“自然”,即儒家的纲常伦理不合乎无拘无束、放任自流的“自然”要求,而是一种追逐名利的工具。其二,应该超越、摆脱“名教”的束缚,不谋富贵、不尚明节,以求精神上自我解脱。

19、朱熹“仁义为先”的义利之辩

他主张“学者须是革进人欲,复进天理,方始是学。” 20、王守仁“明德亲民”的政治思想 王守仁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德亲民”,即发扬内心光明的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21、君主专制的日益腐朽表现

①在这一时期,土地高度集中,皇室和豪强肆意兼并土地

②明朝末期,皇权及其权力末梢肆意妄为,民众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③宦官专权

④严重的财政危机

22、黄宗羲以天下为公为原则,对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 ①专制君主以天下为私产,荼毒天下之肝脑,实为天下之大害 ②君主制不仅为天下之害,君主本身也不仁

③秦汉以来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是没有法度的社会,是一家之私法代替了天下的公法 ④封建时代的纲常名教也违反了天下为公的原则,历代统治者以及董仲舒以下的正统儒家都主张极端的尊君,“君为臣纲”,臣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这是极不正常的君臣关系 ⑤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

23、黄宗羲批判的意义

以天下为公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黄宗羲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反思的内容是广泛的,不仅涉及了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还涉及了统治原则的合理性。它的批判是尖锐的,更是“前不见古人”的。他所得到的结论为后人思考这些问题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黄宗羲的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精神资源。

24、程朱理学的“理与气”

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理在气先”,认为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原。而王夫之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由于气得变化和运动而产生了人和万物。同时,王夫之也指出,所谓的理是依附于气存在的,宇宙中并没有“虚脱孤立之理”,如果离开了气,理也就不存在了

25、王夫之的治国策略

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宽以养民,严以治吏”的治国策略

26、张之洞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7、李鸿章

“以夷制夷”有两层含义: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属于维新自强的内容;二是“以敌制敌”,就是利用列强在华利益上的冲突以及他们固有的矛盾,挑起众帝国之间的斗争,来达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目的

28、戊戌维新期间的政治纲领

①在方式上,康有为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

②在政治上,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实行资本主义立宪制,开民权,设议院,实现三权分立 ③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在文化上,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倡导资本主义竞争文化

29、大同思想的制度设定

①首先,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实现财产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②其次,在社会结构上,消灭阶级,废除家庭,人人平等 ③最后,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 30、大同思想的评价 局限性:康有为的大同社会知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而且他的这种大同思想也存在着内在矛盾。进步性:而这时思想家对于这些问题做出的回答,显示了人的理性开始决心;《大同书》的内容和特色是它通过乌托邦的方式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康有为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大同书》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得一个新的标志。

31、邹容的主要思想

①革命史解决但是中国社会问题的唯一方法

②邹容对革命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提出了“革命之教育”、“革命必剖清人种”、“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的主张

③在对封建专制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邹容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2、邹容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实行议会制的政体形式

③以美国的宪法和法律为蓝本,依照本国国情,制定本国的宪法和法律

33、邹容思想的意义

宣传民主共和国的文字日益增多,民主共和国方案也逐渐深入到广大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34、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

章太炎的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对内反对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主张“排满”革命;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的完全独立

35、五权

①立法权:议会议员制定法律之权 ②行政权:政府首脑管理国家之权 ③司法权:裁判官司法之权

④考试权:试官掌管考试以选择大小国家官员之权 ⑤检察权:检察官对国家大小机关和官员进行弹劾之权

36、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①平均地权②节制资本

第三篇: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老师复习课上随口说的各题型的例子以供参考:

概念题5个*3: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王阳明的学说、无为而治、德治、仁政、阴阳学说、黄老之学、三纲五常...简答题9个*5,人物的政治思想,绪论: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法治、李斯的文化专制、淮南子、秦始皇、曹操法治唯才是举、唐太宗法治、朱熹改良积弊的治理观、玄学家有为无为思想、李贽...论述题2个*2:董仲舒、曹操、韩愈等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绪论(必考一题,以下仅供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解释其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科学。需要注意1中国政治思想史归根结底授之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过程,2中国政治思想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3中国政治思想那个是本质上是历史上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政治利益和政治要求的表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如何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关系等理论和主张,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内在联系和社会地位与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那个发展的四个阶段:先秦--基本形成时期,秦汉隋唐--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成熟和反思批判时期,鸦片战争之五四运动--转型和变革。

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鲜明得“人文”精神,2注重经世致用,3政治伦理化,4朴素的辩证思维,5历史的连续性,6思想的整体性。

学习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文献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民本

(1)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学说。(2)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3)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存在阶级局限性。但“民本”的思想顺应了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国家稳定和发展。(4)我们当今提出的“以民为本”就是民本思想的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

(1)西周时期周公旦治国思想,《周书 康诰》的核心思想。

(2)A、因为天命不常,上天只佑有德之人,天命与人事相统一。因此提出“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敬从天命,统治者要做到明“明德”,以德配天;要体察民情,“保殷民”,保民是敬天的关键所在;要“慎罚”,是依法行事,慎用刑法。(3)“明德慎罚”: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并用,尚德指导思想和保证。而保民是敬从天命的关键。(4)对于周朝的强大和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向具有重大影响。

3、孟子的“仁政”

(1)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政治上实行仁政。(2)孟子继承孔子“仁”思想。“仁”者爱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把家庭的仁爱之心推广到整个社会,即“仁政”。在政治上实行民贵君轻的 “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张置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孟子的“仁政”带有很强的人民性。主张贵王贱霸。(3)“仁政”对当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孟子主张用“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来说具有一定的空想性。(4)“仁政”“以民为本”对当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4、荀子化性起伪,(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由人的感官欲望和权力欲望引起的。人的自私自利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3)“性”是先天的恶性,“伪”后天的习得,人为地对人性矫正的结果。社会上的礼让现象都是“伪”的结果,伪使“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5、隆礼重法

(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自私自利的人性是不合理的,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矫正即“伪”。(3)对人本性的矫正需要礼仪的教化和法的约束作用,因此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

(4)继承儒家思想的礼治,孕育了法的概念,开了儒法合流之先河。

6、兼相爱,交相利

(1)战国时期的墨子的政治思想(2)墨子社会**的根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因此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3)“兼相爱交相利” 通过人们之间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

7、尚同

.(1)墨子的政治主张之一。

(2)天下大乱在于异义,而国家的起源是统一思想的需要,因此墨子主张君主和尚贤的基础上“立统一之义”,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即所谓的“尚同”。(3)为了保证“立统一之义”,经济上维护私有制,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来保证君主的权威,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实现上下调和,实现民富国治。商鞅,刑无等级

(1)战国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商鞅提出的法治实施原则

(2)A由法律至公的性质决定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B“刑无等级”就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除君主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原则也不得与国家的法律相违背。.(3)提出法律面前刑无等级体现出进步性。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专制君主在法律的制裁范围之外,法律体现的是君主的意志,实质是专制君主统治的工具。

9、儒家学派

(1)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学派。(2)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3)思想特点:中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核心是“仁”,倡导重义轻利;政治目的是施行仁政,以德治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4)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5)发展历程:起源发展于先秦。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迎合汉武帝的政治统治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儒学宗教化神秘化,使儒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从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互相吸收,出现河流趋势,到.隋唐的儒释道三教实现合一,从此儒学的独尊地位不再。宋明理学实质是儒学复兴,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新复兴。

而明末清初的陆王心学是思孟之学说与佛家的禅宗思想相结合。发展到20世纪的新儒学,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6)儒家学派思想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中国的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10 道家学派

(1)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派,。(2)A由老子,以老庄为代表。(3)B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C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因此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D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至德之世」。E代表作《老子》《庄子》

(4)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1 法家学派

(1)法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是重要的学派,战国时期最激进的学派。A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期分为前期学派,代表人物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后期学派代表人物是韩非。B前期学派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C主要代表作<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

(2)法家思想特点:A以人性好礼为基础,重视法律的作用,忽视儒家的“德治”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运用法术势进行政治统治C通过耕战实现富国强兵D用进化观点解释历史,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但是缺少社会批判精神。

(3)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思想虽然很激进,一旦付出实践很容易引起暴政,秦朝一味强调法律的严酷性,引起暴政导致秦二世即灭亡。但是对于古代中国由四分五裂局面走向统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法家学派思想对我国影响很大,是我国今天依法治国的思想源泉。

12、董仲舒的经学

(1)为了迎合汉武帝政治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官方哲学,从此儒学开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学时代,也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2)具体内容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核心,以《春秋》公羊学为核心内容,兼采阴阳五行和黄老刑名学说,建立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13、叶适的去狭而就广

(1)叶适功利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

(2)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提出开垦荒地,利用禁地。离开狭小的地方而去广阔的地方开垦土地。即“去狭而就义”

(3)从而缓和两阶分化,缓和社会矛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4、叶适的本末并举

(1)是宋代政治思想家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体现。(2)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修订,提出本末并兴的思想,为工商业的发展制造舆论。

(3)因此叶适认为士农工商应互为补充, 均衡发展,经济才能繁荣,天下才能大治;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反对打击富商大贾

15、叶适的”以利和义’

(1)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黄宗羲强调以实际功效为人们行为和行动的价值判断;认为道义、正义不能离开功利而存在;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性命,强调义理统一。

(3)提出宽民众民,重视给民以实际利益;建实功,改革社会;修实政,行实德。

16、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的否定。(2他认为奢侈性的消费型工商业,不切于民用,应加以批判,禁止。而新兴工商业使社会财富的价值在流通中实现,使全社会达到货物畅其流。因此在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中具有与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利国利民,因此值得提倡。

(3)这一思想的提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4)“工商皆本”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发展。

17、黄宗羲定律

(1)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

(2)黄宗羲定律是农业社会税费负担的论述。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3)具体内容: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4)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建立和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社会政治制度的需要。

1、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2、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3、汉初黄老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成为西汉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振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老思想的社会背景是建立在秦末的政治经济严重破坏,内忧外患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有: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盼。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是要改变秦王朝的暴政,继承了道家黄老学派和法家的“无为”的同时也主张用儒、法等德教的治国思想,以便有效的治理国家,主张文武并用。③罚不轻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包含着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罚相适应的理论。④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到来。

4、唐初居安思危思想: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唐太宗掌权后,魏征时刻告诫其要居安思危。李世民能正确看待并牢记心中。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他们能吸收隋朝的灭亡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的前提。

5、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兼爱: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法术势: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8、独尊儒术: 西汉繁荣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汉武帝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实际政治需要选择了儒家的思想,并起用了儒生,任儒生为高官。董仲舒的《春秋》为政治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论证。运用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维护君主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束缚人们的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汉武帝的擢拔,儒学终于与政权相结合,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9、道统论: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韩愈进一步提出,儒家之道不仅仅止于道德自觉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所谓仁存乎内,义见乎行,心和行的统一才是道的全部。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

10、敬天保民: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任务做到敬天保民需要做到:①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②体察民情。③要慎用刑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使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是敬天从命,但又不盲目地依从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表明他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11、性三品说:韩愈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按照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情况,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相应的有三品之情。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不易转移,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这种改造的效果与可能因人性品级不同而有差异。上品之性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具有善因,可通过教化使之向善。下品人不可教化,只能用刑。韩愈的人性论对以往的人性学说都做出了重要改造,对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佛教的人性论形成对立。

12、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13、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荀子从人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的无止境说明了人性恶、人本性好利。由于人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

王阳明: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思想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商鞅:“定分”、“立禁”体现的权利保护思想.他认识到“定分”与“止争”的关系.“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平等思想.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中,还有“以刑去刑”的思想.反映出商鞅认识到法律被普遍、自觉地遵守的重要性.

第四篇: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5个)1.轴心时代: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2.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决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

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封建的核心内容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

2封建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凡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承认的即为合法。”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政治事物所具有的的被公众普遍认可、承认、信任和尊重的客观属性。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3统治者如何确保统治的合法性

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基础上,这种认可可以是神秘的或是世俗的力量。对合法性基础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韦伯的概括,他将之分为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 传统型:合法性来自于传统的神圣性和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 * 法理型: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制度和统治者指令权力

* 魅力型:来自于英雄化的非凡个人以及他所默示和创建的制度的神圣性

韦伯认为以上类型都是理想类型,历史上的合法性形式都是这三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也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有持续发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

4.东晋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5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也叫英雄时代,是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形成于此时的“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亚该亚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及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历经十年胜利后历尽坎坷最终重归故里的故事,史诗所歌咏的虽然是属于迈锡尼文明时代的遗闻,但却反映了当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铁器开始使用,土地仍为公有,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初步发展,已出现氏族贵族和为数不多的奴隶,失地的农民常沦为雇工,由氏族或大氏族结成部落,进而结成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是军事首长、议事会和成年男子组成的人民大会,公元前八世纪进入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希腊诸城市国家(城邦),荷马时代告终。6希腊世界(p15)

7胡格诺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简答题(3个):简述+评论(分条作答)1.关于柏克的政治思想:(p359)

柏克思想的核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经验即人类理性的对立物,避免蹈入形而上学;第二,强调传统即上帝意志的中介物,避免蹈入怀疑主义。因此,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既破除理性的权威、保护个人自由,又树立上帝的权威,维持社会秩序。在整场法国大革命中,伯克成为英国最早而又最突出的法国大革命批判者,他认为大革命已经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和正当权威的暴力叛乱,而非追求代议、宪法民主的改革运动,他批评大革命是企图切断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实验,也因此沦为一场大灾难。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p27)

3.哲学家的治国思想(p41)

4.哲学家治国思想与儒家圣王理想:

简单介绍下哲学家治国思想和儒家圣王理想

“圣王”是“内圣外王”的简称。大学之道”的实质内涵就是圣王之道。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视为是关于“内圣外王”的经典解释。

从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对儒家圣王观进行反思,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

第一,人性问题。圣人与凡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其间并没有任何等级或质的不同。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其基本内涵即哲学家做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哲学而成为哲学家。相对于儒家圣王观,柏拉图的哲学王侧重“智慧”(哲学),而不强调“人伦”。柏拉图哲学王产生的人性论基础较之先秦儒家,它还是带有一种较强的等级意味。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尽管实际上不能做到,但并不妨碍理论上的可能性,尽管从理论上说,哲学家成为哲学王是可能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哲学王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名实问题。理解儒家“圣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哲学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

第四,条件问题。由圣人转为圣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是因为它欠缺一种现实的、可靠的制度保证。柏拉图很注重为他的哲学王理想设计了一套制度,以保证哲学家能够成为哲学王。尽管这种制度并非事实,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且也未能落实,但它毕竟表明了柏拉图意识到第五、传承问题。必须用制度来实现或保障他的理想。儒家未能制定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王位传承问题。治理城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第六,历史影响。“圣王”与“哲学王”实质上都属于人治范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圣工”在先秦时期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与“人治”和“民本”思想紧密相连,而“哲学王”严格说来只是柏拉图个人的政治信念, 圣王”与“哲学王”的不同历史影响还表现在,“圣王”的伦理意味非常浓厚,再加土中国产,`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得政治与伦理、政治权威与宗法权威有机地在一起,导致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而“哲学王”的伦理意味则比较清淡。

“圣王”与“哲学王”尽管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但可以得到一种“变相”的实现。不管是“圣王”还是“哲学王”,实质上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内圣”与“外王”。这两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结合,但在实践中总是结合不好,造成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

异:哲学家变成王,王变成哲学家。圣变成王,圣辅佐王。

对于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在哲学家和军人中废除私有制和家庭,实行共餐制 同:强调秩序,整体主义视角

哲学家的绝对权威,维护社会分工制度

5.区分政体的标准(p55)

亚里士多德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政权的宗旨与统治者人数的多少 正宗类型: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温良民主制)变态类型: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极端民主制)

政体之所以会分成若干不同类型的原因,在于每一城邦都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

6洛克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异同(p211)

人们订立契约时让渡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除外); 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区别于“政府契约”);他的权利和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专制国家、君主政体)。

但是,霍布斯又认为,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而抵抗他人侵害的权利和权力是不能放弃的。他把契约看作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并认为人们转让或放弃他们的权利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这是人们立约的宗旨。

因此,主权者虽然不受契约内容的限制,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霍布斯要求人们交出的实际上是人们运用一切手段惩罚、伤害他人的权利和权力,其目的是实现个人自我保存

7社会分工论与四民社会(士农工商)(p48)同:秩序、政体主义视角

异: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论述题(2选1):分点作答 1人治与法治

从字义上讲很简单:人治就是由掌权者个人的意志来治理国家,法治就是用国家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人治和法治统一”的观点的核心是将人视为治的关键,这种观点并不否定法律的严肃性,但反对将法治实体化、本体化。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没有无人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人治。资产阶级厉行法治,但并不排斥人治。“法”和“人”是互动关系,“法”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又是以体现阶级意志的代表人物去实施的,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法治文明”。法的统治和人的统治并不矛盾,两者的互动才构成了一定的秩序。任何社会,只要保证一定的秩序,就必须坚持人治和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不在于统治方式,而在于统治内容,即“法”体现什么人的意志,由什么人去统治。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人治”,“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的人治,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任贤使能。”“这样的人治同必然造成个人专断的封建人治以及实行金融寡头政治的资产阶级人治,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法治和人治则不能直接构成对立面,因为法治的实行不能离开人的作用。

法家虽然极端强调法,但法家之法归根到底是工具,是体现统治者威严与权势的武器,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表现。儒家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人而不是法。法律很重要,但毕竟是人制定的,人为法之本,即使有了良法也还得靠人来掌握和执行,否则只是一纸空文。其次,世事复杂并且变化无常,法律不能概括无遗,法是静止的,不可能随机应变,因此必须仰仗人灵活运用。在这场争论中还涉及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倡导的“贤人政治”。学者们引用柏拉图的贤人政治来说明“人治”并不一定是以言代法的专制主义,但柏拉图所谓的贤人政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理论见解,并不成体系也难以实施,并不能和正统的治国之道相提并论,用它来说明人治与法治统一并不能令人信服。“人治与法治统一”的观点并不否定法治。

江泽民提出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这为法治提供了方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法治,而是和道德、和中国现实和传统治国之道结合在一起的法治。

2自私与无私

3如何看待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非道德属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属性对道德属性的取缔,统治权术对道德底线的突破。他认为,政治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为了政治的追求目的的实现,人们可以放弃道德,甚至可以违背道德。作为具体的统治权术,也应该服从于政治需要,而非道德的需要。政治这种“祛道德观”的主观张扬,使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具有了明确的非道德属性。马基雅维利的“祛道德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他的人之“恶性说”。在治理国家中,马基雅维利推崇依靠军队和法律。在马基雅维利的世界里,如果仅仅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是万万行不通的,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统治权的问题。他将道德转移到了权力上,道德是政治实现目标的手段,手段是为了目的服务的虽然人们有很多的美德如善良、诚实、慷慨,但是如果仅仅用这种的品性来治理国家只会让国家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毕竟战争是残酷的。他认为,要依靠并且只能依靠军队和法律,并提出了君主应该将战争和军事做为他行为的最高指南。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与道德密不可分,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政治失德,会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是政治伦理架构的认识论基础。

道德与政治的出现,都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当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由于受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而相差不大时,道德完全可以担负起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道德的作用也无需为其他社会的力量所替代, 但是,一旦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将一定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时,道德对现存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便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仅靠道德是完全不足以维护和协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因此,政治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政治与道德在一定的规范内也是可以互通和浸润的。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本质上并不是超然的,它具有政治的制约性,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特别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实践,更显现出道德的政治性特征。相应,政治也无法与道德相脱离。无论是政治意识的内涵,还是政治行为的形式上,政治都具有许多道德的要素。这也就是政治伦理的本源所在,也是政治伦理之所以得以架构的根本。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政治更具有道德的蕴涵。在儒学家们看来, “政治”其实质就是道德之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领袖、政府官员的政治行为都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其个人品格往往成为一种人格典范而影响公众和整个社会。

政治失德,一方面容易造成政治利益集团与社会民众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与冲突,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另一方面又容易对社会大众心理和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作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自私、欺诈、失诚信等等。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与道德相关,政治无时不与道德相连,政治本身蕴涵着道德的内容。

1政治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维护安全、保证国家利益的工具。道德是一种软约束,政治是一种强制,应然上,政治需要道德,实然上,政治道德有着把权力和政治放进笼子,以制度和法制来约束。

2政治不需要道德,政治就是玩弄权术。政治的底线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政治需要道德装饰,需要道德资源来论证合法性,尽管现实发展中更多的是权力争夺的尔虞我诈。

4政治必须道德,政治产生的初衷就带有道德化色彩。政治无需道德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有严重后果。纯粹玩弄权术并不会带来权力的维持稳定 5政治是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道德无直接联系

第五篇: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的一个重要前提。

5.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是转型期。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2.3.4.5.革命,是变革开始。

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内容

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体系可概括为: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施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

1)究天人之①殷周天命观

②自然天道观 ③理学天理

旨在论证天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2)修身之道①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②修养论阐发修身的基础途径。③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3)施治国之略①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准则

②贤者治国是治国的关键环节 ③民本文化是治国的核心内容

4)求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以及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概括为: 1)政治哲学 2)社会模式理论 3)治国方略和政策 4)政治权术

简评周公敬天保民思想。

1)敬天保民,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2)做到敬从天命,怀保小民,周王朝统治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a)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

事。如果周王朝一旦失德,仍然要受到天的惩罚。b)要体察民情。体察民情,不能局限于了解民众的疾苦,更重要的是要体察民众的心理。

c)要慎用刑罚。周公认为,刑罚是国家用来维持秩序的手

段,但是,如果用刑不当,则将招致民怨。周公一方面主张统治者应该根据国家的法典使用刑罚,另一方面也主张统治者应该根据罪人的认罪态度,对于刑罚的轻重程度加以调整。

总之,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要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的依赖天命,另外,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予以了高度的重视,这一思想实际上开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简述孔子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

1)礼治与正名: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2)举贤才: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6.7.8.9.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3)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其主观愿望是尽可能的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目的是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4)愚民政策: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简评孔子的政治思想。

1)仁、礼学说,仁主要包括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忠恕,而礼主要是指周代的社会制度。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孔子把仁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而礼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只有在礼的节制下,才能使“天下归仁焉”

2)德治主张,包括礼治和正名,举贤才,实行平均主义政策,愚民政策。孔子主张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重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3)人生哲学,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孔人的人生哲学,尽管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主导的方面,他并不是教育人们去积极的改造社会,不是倡导对于恶的政治势力进行抗争,所以孔子人生哲学的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可低估的。简述孟子仁政思想主要内容。

1)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执行仁政。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能不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2)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施行仁政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最主要的是统治者能多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与民同乐。孟子的仁政思想还包括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施行仁政必须: a)制民之产: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民众能够有恒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

b)平均赋税:“关市讥而不争,泽梁无禁”孟子主张均齐赋税,建立固定税法,呼吁统治者能够取民有制。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c)保护工商业:孟子主张对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免除关税。试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

1)共同点:a.荀子和孟子以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为出发点。

b.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与后天的习得没有关系。

c.仁义法正都是可知的,可学的,每一个人都有学习仁义法正的资质,所以人的本性能够得到矫正,达到善的境界。2)不同点:a.荀子是性恶论,孟子是性善论。

b.荀子强调的是外在的社会力量的约束。孟子性善论,强调的是人的道德的自觉。

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同,若者道之用。

1)道是周而复始的运行,道以柔弱的形式表现。弱是道德的根本属性,“弱者,道之用”

2)老子对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老子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时,却忽略了一点,即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而老子却片面的认为,无论客观条件如何,事物都将向自己对立的方向转化。固然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但是最终却片面地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味强调“柔弱胜刚强”,强调“守柔”、“抱朴”这便使得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最终流于荒诞。

10.简述老子无为而治主张的主要内容。73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无为而治可以使民众保持质朴良善的品质。主要包括: 1)为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人的夺之心起源在于尚贤,不尚可以制止纷争。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民偷盗的原因是提高了难得之货的价值,刺激人的欲望。

4)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民无知无欲。认为社会**的原因在于人民的文明和人民的智慧。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7)慎征伐。统治者慎重对待战争,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发动战争。11.如何理解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主张。71 1)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 2)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一切器具,在那个社会里都没有任何用途,文化极度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3)在老子所设想的理想国中,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意。

4)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12.简述庄子的人生观的主要内容。7 1)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庄子把原始的自然状态当作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在庄子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人应该在与自然和谐的状态下生存。庄子认为,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应该以保持人的自然性为目的。

2)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

从混同于自然的认识出发,庄子的否认人类群体生活的价值。庄子认为,由人组成社会群体,实际上是道的衰败的表现,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的桎梏。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存在,损害了人的形体和真性,也就是所谓的“以物累形”,因此,庄子认为,为了使人不至于以物累形,必须把人从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3)关于生与死的认识

他认为,人的生与死一个自然地过程 4)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

人处于纷乱的世道,最重要的是要保全自己的真性,这在庄子的著作中又称为养生。养生的要诀是兼养内外。所谓“折中”的养生之道,就是使人的天性和物欲尽可能的保持和谐的状态。庄子认为,为了达1到养生,达生的目的,人应该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仅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并不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

13.理解庄子相对主义思想。76 庄子把人们观念中的美丑、大小、贵贱、都看作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承认其客观性。

1)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事物的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判断事物贵贱的绝对标准。

在庄子看来,之所以物无贵贱,在于每一种事物都各具不同用途,由于事物各有所长,所以,也就根本无法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判断优劣。2)无是无非

庄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所谓的是非也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

人类社会的治与乱,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4.贾谊政治思想:基本治世原则。积极主张“有为”。

1)积极主治。他明确提出了政府积极举措的治国思想,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即兴礼义、定法制,即以礼义为中心对旧的政治统治模式进行改革甚至重建。2)强化君权。皇帝权威的加强是其干涉主义治国原则得

以落实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3)民本与行仁政。统治者以民为本,力行仁政。行仁政,必须做到:一是在经济上要利民、富民。二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要慎刑罚,勿扰民、伤民。礼法兼用的治国主张。

1)“劝善”用礼。贾谊认为以礼治国是古来成功的治国

之道。以礼治国则要:一要依礼建立起严格的尊君臣卑等级秩序。二要以礼的标准对待各级官员。三要以礼化俗。四要定尊卑之制。

2)“惩恶”用法。贾谊提出“慎行”的主张“一要约法

省刑。二是“疑罪从去,疑赏从予”三是,与其礼治思想一致,他提出“刑不上大夫”。治国策略

1)稳定社会秩序、增强国家实力的经济政策。提出驱民

归农,积贮说、主张国家掌握政权。

2)稳定边疆的民族政策。他推崇传统儒家以德附远的华

夷理论。

15.董仲舒政治思想:董仲舒以儒为主,糅以阴阳五行、法、墨等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天人政治论。1)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理论标志着先秦儒学向着神秘主义转化的完成。“天人合一”论为调节天人关系规定了基本前提,一切有关人间社会政治问题的解答都可以从中找到立论依据。2)君权至上与天谴说。维护君权至上是董仲舒的基本政治主张之一。天谴说是统治阶级进行自我政治调节的理论之一。

3)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董仲舒运用阴阳之道概括人们的社会政治关系,提出“阴阳合分论”。合分关系还体现在等级关系上。董仲舒主张德治,并不排斥刑罚,只是认为不可专任刑罚。“中和论”为董仲舒缓和社会矛盾的德治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4)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董仲舒将他所崇尚的政治原则称为“道”,并认为道是万世不易的永恒法则。董仲舒的经、权、更化思想是汉代统治阶级政治成熟的体现。15.韩非政治主张。

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

1)关于法:韩非认为法律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法律是全体臣民的行为规范。再次,法律是惩治犯罪行为的唯一准绳。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a.法一而固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c.法不阿贵

2)关于术:a.君主无见其所欲b.虚静无事,以闇观庇。c.设法割断人臣与民众、大臣与大臣之间的联系。d.循名责实,参验群臣。

3)关于势:势的内容就是德与刑,君主只有操德和刑二柄,才能制服臣下,为了保全君主手中的权势,强调几点:a.禁止臣下结党营私b.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c.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16.对法家依法治国和今天依法治国的理解。17.帝王思想的特点及政治思想内容。(汉武帝、唐太宗)125

汉武帝:

思想:

1)汉武帝看到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意志与约束人的行为同等重要。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为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特别是儒家的各种仪制典章,可以将专制主义暴力统治装点得温情脉脉。经过汉武帝的擢升,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了与政权相结合的道理。

2)杂霸政治术:汉武帝明倡儒学,实际兼采百家,杂用王霸。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的特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以“杂用王霸”为主要特色。

1)求变:汉武帝所说的求变主要是指从实际政治要求出发,根据不同情况作灵活的调整。武帝认为在调整政策时。还要注意历史联系。

2)求治之本:强化君权就是对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最大维护。3)德刑兼用:武帝在宣传上重教化。在实际上则更重刑罚。以刑罚督责吏民是武帝治国特点之一。4)任贤:任贤的诀窍在于知人善任。

唐太宗政治思想内容:李世民君臣集团的政治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也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以儒为主,杂以道、法)他们的基本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的思想。李世民君臣从多个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小人掌权。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思想使他们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前提。2)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唐太宗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仁政思想,李世民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根本原则,主要有与民休息、刑罚宽平、轻徭薄赋、少兴土木兵戈等政策。二是民本思想,承袭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3)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唐太宗重视保持社会安定,关注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吸纳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政治思想,主张清净无为,戒奢从俭。

4)以法为治的思想:主要体现在:a.立法论:法要公平、稳定、宽简b.守法论:帝王要带头守法c.执法论:严格以法为治,明正赏罚,不避亲疏贵贱,一断于律。

帝王思想的特点:帝王的政治思想不同于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它具有功利性、驳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帝王们关注的是切实的治国策略,而不关心学派上的师承;原本相互冲突、攻干的诸家学说在政治标尺的裁量下可以混杂并用,构成特有的切于世务的帝王之道。所以,帝王政治思想的学术定位有时难以确认。帝王的权力具有至上性,对于诸种学术资源的吸纳往往随其所需,具有任意性,因而帝王的政治思想往往显得有些散乱,体现在他们的诏令、言论或政治举措之中。

总之,帝王政治思想与一般思想家有所不同,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帝王的政治选择以当时的政治利益为目的,在维护政治权力和利益的需要面前,一切思想都不过是手段。18.李鸿章

 李鸿章外交思想,355

李鸿章对当时中国的外交状况有着自己的认识,首先,他认为在双方力量的对

比上,西方列强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中国,其次,李鸿章已逐渐形成了近代外交中的契约观念。再次,李鸿章对侵略者目的的估计是,洋人不是夺取中国的土地而是图中国的利益,基于上述考虑。1)李鸿章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和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羁縻、抚夷”。他在主办外交时都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

2)李鸿章“和戎”思想的另一种策略就是“以夷制夷”,有两层含义: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是以敌制敌。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如何评价李鸿章外交思想

1)李鸿章对当时中国的外交状况有着自己的认识。首先,他认为在双方力量的对比上,西方列强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中国。其次,李鸿章已经逐渐形成了近代外交中的契约观念。再次,李鸿章对侵略者目的的估计是,洋人不是夺取中国的地方而是图中国的利益。基于上述考虑,李鸿章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和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羁縻、抚夷”他在主办外交时都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李鸿章“和戎”思想的另一种策略就是“以夷制夷”。有两层含义: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是以敌制敌。

2)李鸿章正确的估计了中外双方在政治、军事实力对比上的差距,并且认识到只有与外国和平往来,才能安心解决内政问题,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李鸿章长期对外主和,无非是想以少量的让步换取时间,兴办洋务,走“自强”“求富”之路,最终收回大清主权。3)承认敌强我弱,采取战略上的守势,这本不错,但战略上的守势不等于每次具体战役都以守为主,相反,没有一个个局部斗争的胜利,战略上的守势也无法维持。然而李鸿章对外的态度却是一味的妥协,或以夹胜即收为名,慌忙议和,导致不败而败,或勉强仓促应战,不筹持久之计,屡遭战败。

“和戎”的这一想法也不太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殖民扩张的时期,他们必然会竭尽全力为自己摄取利益,根本不会适可而止,与中国维持长久和局。而且和戎不能仅仅是玩弄外交手腕,更要有自己强大的实力作为依托,才能有条件与外国谈和。事实证明,即使李鸿章千方百计的避免与列强之间的战争,但战争仍然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人也会在一次次战败中丧失更多的利益。

 李鸿章外交思想对今日外交思想的启发。

19.近代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内容、演变、评价简述。342 1)张之洞写了一部《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总的概括和具体的发挥,也是对当时中学与西学的斗争作了一个官方的总结,这个总结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根本的都是要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专制制度。

2)张之洞《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内篇九章,是务本,以正人心。张之洞认为真正的变法救国必须达到“三保”的目的,即他在内篇《同心》中所说“保国、保教、保种”,他认为这三保的中心就是“保教”,而教的主要内容就是旧学中的儒学,更确切的说是纲常名教,这是维护天道的关键,可见,张之洞所说的“中学为体”的体就是国家专制主义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纲常礼教。

3)关于外篇,外篇各通,以开风气。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改、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可偏废。张之洞理解的西学,分西艺和西政两部分,他所提倡的西学为用的西学是不包括西方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的,这所不包括的一部分恰恰是他认为中国最优秀的部分,也就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儒家哲学。4)到了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学的认识已经从简单的器物层面上开为要学习西方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将西方的生产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在这个时候,张之洞抛出“中体西用”的理论,实质上是抵制维新运动,维护专制制度,这已落后于时代了。20.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21.鲍敬言对君主制度的批判:

1)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2)赋役繁重,民不堪命。3)刑罚残酷,百姓困苦。

结论:如果想要在根本上铲除社会**的根源,只有消灭君主制度,回到无君无臣的理想时代。

22.罗隐的论明君: 1)仁德是明君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明君必须具有德权相辅意识,明强弱之理。2)明君知“损益知道” 3)明君重贤且悟驭臣之道。

23.魏晋玄学:

王弼:“名教出于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 24.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说。

25.韩愈:性品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其中仁是根本。除此之外,还有七性,人性与情皆有品级之分,其中上品之人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有善用,可教化使之善;下品之人惟可刑治。因此教之以仁、义,制以刑,礼、法皆为统治人的工具。

评价:韩愈的人性论就对孟轲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杨雄的性善、性恶混杂说都做了重要的改造和发展,既避免了他们的片面性,又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韩愈的人性论把性和情相并提,认为善恶根源于性,而善恶的具体表现却反映于情,这种因情见性的人性论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为封建的等级秩序和儒家的道德教化作了辩护,另一方面,它又同佛教鼓吹的灭情以见性,即教人解脱君臣、父子、夫妇等世俗伦理关系的出世的人性论形成尖锐对立,突出表现了它的反佛斗争中的理论意义,总之,儒家人性论在韩愈这里更加精致细密,韩愈人性论在儒家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6.柳宗元:国家起源及政体论:为了调和矛盾,产生了君长刑政,也就是国家和法律。君主与国家的出现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尖锐化的结果,也即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激化的结果。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期间自有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柳本人称之为势。

基于对势的理解,柳宗元又提出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郡县制的产生和封建制的衰亡同样是势之必然。他认为,分封制并不是最为完善的政治体制,而仅仅是国家政体形式发展长链上的环节。商周实行的分封制是迫于形势、风俗和实力不得已而为之。是因为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威。在他看来,国家政体历史演变的总趋势是权力日益集中。统一后废除封建而置郡县,这是符合必然之势的。郡县制有利于选贤任能,是优于分封制的国家政体。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26.陈亮的以功利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与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脉相承的,他主张道在事物之中,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7.叶适:本末并兴地思想主张,为工商业的发展制造舆论。

28.张载: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以仁道感化民心、博施天下民众、把仁道推及到天下人,才能治理好天下。

29.二程: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总结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教训,认为要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必须顺民心、厚民生,使民心安定而不犯上作乱,这就必须爱养民力,以民力为重,以理顺民心为治国的根本。

30.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衣食足才能懂得遵守封建礼节,而足食的首要问题是务农,农业发展了,民众衣食富足了,才能遵守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31.黄宗羲:论天下为公:

1)专制君主以天下为私产,屠毒天下之肝脑,实

为天下大害。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君主,把天下化为私有,为了满足一家一姓的私欲,不顾天下苍生的死活。

2)君主制不仅为天下之害,君主本身也不仁。君

是天下的道德楷模。现实社会一切不仁不义的现象,其最终的根源是君主不仁。

3)秦汉以来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是没有法度的社会,是一家之私法代替了天下的公法。法本来是用来规范社会行为的制度性设计和安排,法如果不符合天下至公的原则,就必然失去其正当性,人们就不能按照法的规范而行动,如此天下永远难免于乱。

4)黄宗羲认为,封建时代的纲常名教也违反了天

下为公的原则,历代统治者以及董仲舒以下的正统儒家都主张极端的尊君,君为臣纲,臣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君主,这是极不正常的君臣关系。

5)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为主制主义政治服务的政治

理论,黄宗羲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天下治乱的标准不是王朝的建立与覆灭,而是民众的忧乐。

32.林则徐:民心可用、民力可恃的民本思想。

33.龚自珍:对专制主义的批判.龚自珍描述了他理想的君臣关系。他认为君臣关系应是主宾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认为君主不能礼遇于士,那么他们就没有为君主尽忠孝死的责任义务。其中体现了抵制君主专制淫威的叛逆精神,也反映了维护人的尊严,倡导人性解放的某些因素。龚自珍对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封建的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以做官时日的长短作为升迁的依据,堵塞了大批有识之士报效国家的道路。

龚自珍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斗士,强烈的批判了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龚自珍认为知识分子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个社会是否兴旺的标志“士气申则朝廷益尊,士业世则祖宗益高,士诗书则民听益美。”文字狱的结果是使人不敢思想,社会发展失去力气。龚自珍在万马齐喑的年代极力主张思想与言论自由,给思想界以极力的震撼。

34.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35.洪仁玕:中外平。

36.冯桂芬:人无其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

37.康有为大同思想:

1)苦乐观:人类社会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社会,古今

中外皆是如此。至于人生之苦的终极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2)平等观: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

种族的不平等。只有消灭家庭才能实现男女的真正平等。这种平等是在完全消灭了种族差别,消灭了

家庭界限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差异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完全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情况下,平等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3)仁爱观:以平等实现的程度为前提的。

大同思想的制度设计:

1)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实行计划

经济和按劳分配,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2)在社会结构上,消灭阶级,废除家庭,人人平等。3)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

对大同思想的评价:这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思想家的思想尖锐的矛盾两面性—要求民主自由而又害怕革命,一方面是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是现实精神缺乏。

1)康有为所生活的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天翻地覆,令

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这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个别的枝节问题,而是复杂严重的根本问题要求去解决。这使得真正的思想家要重新、独立的思考这个世界,给出自己的答案。康有为乌托邦式的大同思想虽然是空想,甚至有些怪诞,但这并不可笑,这时思想家对于这些问题做出的回答,显示了人的理性开始觉醒。

2)第二《天同书》的和特色是它通过乌托邦的方式毫

无掩饰的表达了康有为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

3)《大同书》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标志。

38.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

1)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兴交通,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废科举、兴学堂,改变管制

3)建立法制,借鉴西方各国法律以完善中国法制 4)兴民智,实行君民共主

5)设报馆,译西书,宣传维新变法。侧重于通民智。

下载中西政治思想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政治思想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心得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心得【引言】 本学期通过学院教师发展在线解除学习了《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很有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的课程。它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心得体会

    儒学之花 2011级政管03班-----陈志意 政治思想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政治思想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谈及中国政治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学就必不可少。通过中国古代政治......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

    一、主要观点: 霍: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启蒙思想,又还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给予的。他并......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两汉经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学昌盛。 董仲舒在宜扬他的主张时,大讲符瑞灾异,于是西汉后期做纬之学依附今文经经学大。谶是隐语和预言,纬是用诡秘的语言对经书的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2013年6月 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 内容摘要: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政治思想史(五篇模版)

    1、 贯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流思想? 1) 应然: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2) 突然: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3) 将然: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哲学基础 1.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

    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