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19-05-14 02: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自从我考入新都区清流镇一村一名大学生自愿者以来,接触的工作主要就是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我所在的乡镇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现已95%以上村民拿到了房屋和土地使用权证。对此,我围绕产权流转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如下报告: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些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还不统一。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干部和群众缺乏市场意识,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干部担心改制后造成资产流失,甚至怕失去权力,改制后管不好,管不了;部分群众担心改制后形成垄断,得不到应有的利益;承包户担心产权或经营权买到手后,没有效益,收不回成本;也有担心政策不稳定,发生变化。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其次,农村产权制度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房屋,使得农村产权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流转,农民宅基地、承包地实现货币化、市场化较难。第三,农民房屋分布零散,尤其在偏远山区,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流转。加之受传统观念、价值观念的影响,产权确权后农民已慢慢领会改革意义,会更会看重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更看重土地、房屋的预期价值,因而不会轻易放弃自已的房屋和土地离开农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房屋的流转。同时,《担保法》第34、36和37条规定,除承包的农村“四荒”使用权可以抵押、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可随建筑物抵押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流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这就意味着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作为一种收入权益进行质押变现,国有商业银行都不愿介入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并且,农村产权制度缺乏土地、房屋交易配套政策。如在产权交易中成本收益评估、收益留成、交易税费的收取等,没有具体规定,希望能出台政策。第四,“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这一政策是各地为了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而实行的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障农民的承包权和对土地的长期投入。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土地减少,由于农业现代化使农村土地的利益逐步最大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地矛盾异常尖锐。

二、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试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制度创新,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重大变革,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比,它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复杂。但是我个人认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应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改革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实现“让民做主”,这既是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规避政府风险的客观要求。农民究竟是身份还是职业?这是此次改革中遇到的第一个“顽症”。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下,农民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身份,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济组织等都是以身份为基础的。而要最终实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逐渐淡化直至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鼓励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自主、自愿流动和优化整合,最终将农民定位为一种职业,即从事农业的第一产业工作者。“农民职业化”定位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它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切入点,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的依托,可以为改革中新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提供新的理念和方向。

(2)可以把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培训等全部纳入到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3)将会使我国现存的户籍制度鸿沟将不复存在,农民不再是二等国民,城乡二元结构将逐渐弥合,农业产业发展与第二、第三产业统筹兼顾,城乡差别将逐渐缩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基础。

我认为,要使“农民职业化”,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具体包括:(1)户籍制度创新,逐渐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代之以城乡一致的居民户籍管理。(2)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制度创新,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只有实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方能实现。(3)统筹兼顾,为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自主、自愿流动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城市、农村之间的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推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向村民渗透产权制度改革实质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让群众全面了解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克服分光吃净思想;二是树立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向群众介绍区内外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先进事例,引导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三是建立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业绩奖惩机制,调动其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实现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集体资产稳步增值。

3、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现产权与资本的结合。

农房产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市场,但其更需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配合与支撑。因此,要加快建立适合农村资金需求特征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担保体系、保险体系和信用体系,拓宽农业农村直接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实现产权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4、建立健全农房产权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

农房产权的流转不仅需要供需双方,而且还需要市场机制下的中介服务机构,如相关的价值评估机构与交易组织机构。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及房屋价值的评估机构欠缺,流转过程中土地及房屋价值的评估常常被忽视,而使其不能通过流转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给流转中纠纷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为促进流转的真正市场化,我们应建立农村土地及房屋价值的评估机构,为合理估价农村土地及房屋价值,明确其商品性提供服务。同时,在农村市场体系尚不完备的前提下,农民获取交易信息的途径较为闭塞,为扩大流转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我们还应加大信息的共享渠道。

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探索农房储备中心

农房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综合施治,配套改革。因为在目前的改革中,不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是宅基地使用权、农房产权流转,其最大的障碍就是:土地不是单纯的生产资料,而是事实上的生活资料,房屋也是如此,是农民生老病死的基本保障。因此,要真正实现农村房屋产权的自由流转,除了减轻农民的税负外,还应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替代农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逐步探索建立以“安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住房制度,创造条件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接轨统一。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的是通过社保体系来保障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产权的自由流转,而不是以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产权的流转来换取社会保障。因为只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农民完全依赖土地和房屋而生存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弱化。另外也可以探索建立“农房储备”等机构,通过收购农房进行储备,比如收购一些集体土地上的闲置住房、农户多余住房、或部分放弃农村住房移居城内的住房等。可以用这部分储备房屋,对农村的低保户和五保户、无房户、极度危房户可以实施住房保障机制,从而减轻农民生活负担与压力,也为农民在融资方面取得突破,在生活方面也有所保障。也使得改革中的方方面面也才会有突破的基础。

6、积极推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产权流转方式

总结近几年和当前我县农村的一些实践,我们认为,在目前国家政策和体制下,应大力提倡农民以组织化形式参与流转。即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土地为纽带、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农村土地与房屋规模化经营或规模化流转,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通过建立股份合作制,可以突破农村房屋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的制度障碍,按照自愿的原则,让农民把宅基地交给集体经济组织变为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流转,宅基地流转了那么建在它之上的附属物(房屋)也就随之流转了,从而实现宅基地和房屋的商品化、货币化,同时也解决了单个农民农房和宅基地难于流转的问题;

〈2〉、通过建立股份合作社,实现变分散流转为规模流转。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只有通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这种形式,鼓励农民自愿入股,通过土地、房屋股份化,让农民变股东,使农民在不直接经营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收益。因此,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组织,是实现农村产权流转的有效形式,既解决好农民单枪匹马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问题,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7、建立农村产权顺畅流转的机制

〈1〉、尽快出台农村产权流转指导意见。目前各项产权流转的指导性意见和实施细则都是各局自已制定的,并没有市上的统一指导意见。在完善产权流转市场,明确农村产权交易收益留成比例、交易税费率等方面都无具体的细则,希望能有一些相关政策,这样才能确保农村产权规范流转。

〈2〉、建立产权流转价格评估机构和价格体系。一是建立农村产权价格评估机构。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具有一定资质的公益性地价评估机构和中介组织,为房屋作价、入股、转让、出租、抵押评估等提供服务。二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价格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规划用途、周边城镇土地价格、农作物产值和基础设施投入等因素,分圈层建立房屋流转基准价格体系,确保房屋流转公平公正,防止无序竞争。

〈3〉、加强农村产权流转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担保体系。除建立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外,要积极鼓励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产权流转担保领域,引导农副产品收购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建立农民“多户联保”的担保机制,多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虽然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道路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我坚信我们肯定能顺利解决的,明天的农村必将是世界型的、现代化的、田园式的美丽城市。

第二篇: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人民政府 李名发

农业和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尖锐。为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步发展的全新机制,我先后深入到梁子湖区太和镇的花贺村、谢埠村、胡进村、邱山村、新城村、柯畈村、新建村、子坛村部分农户家中,就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太和镇资源、产权现状

(一)太和镇基本概况

太和镇现有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160亩(其中水田面积33450亩,旱地面积7710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2.2%,山场面积4.2万亩;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170个自然湾、256个村民小组,11453户,总人口54460人(其中城镇人口8500多人,农业人口45960人),外出流动人口1.5万多人,人口密度为600多人/平方公里,占全区总人口的29.6%。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336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1元。

(二)资源、产权现状及流转形式

1、资源。太和镇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红薯,经济作物有苗木花卉、水果、莲籽,有猪、鸡、牛、鱼、鸭等的速度递增,2008年实现打工收入520万元。近几年,花贺村修建造价在30万元小别墅楼房有56幢,村民捐资150多万元修建村级水泥路2600米、改造当家塘12口。

四是摸索出了产业化模式。花贺村的浙湖互爱彩叶花木场、柯畈村的伟业蔬菜园、谢埠村的杂交稻种子基地都是与农户采用“公司承包+反雇农民”参与生产模式。让农民接受企业现代经营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场信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

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更能从企业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如花贺村,没流转前农民种一亩田一年纯收入不过400元,流转后每亩流转地年平均租金360元。除此之外,花贺村一名50-70岁的农民还可以从花木场务工中得到一笔收入。一天劳动8小时,一月收入1000多元,一年至少3000元—5000元。据统计,2011年该场为花贺村在该场打工人员发放工资近800余万元。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上有偏差。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如子坛村7组,自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至今,由于各种错综复杂因素,一直没有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导致小组修路、挖塘等民生工程难以实施。二是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农民对土地投入。

6、土地集中难连片。由于在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田地不断零分细划,特别是有的农户在心里上存在与承包大户对立等原因,导致流转不连片,给规模经营户的防虫治病、机械操作等社会化服务带来不便,以致规模经营达不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影响农户接包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7、种养大户偏少。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8、集体资产难以盘活。村级集体尚有一部分资产,如矿山、闲臵校舍、提留地、水塘、林场等。目前,主要是采用低价租赁经营或闲臵,未能发挥集体资产的应有作用,更没有进行资源开发、资本积累、资产增值,村级集体经济成了难以长高的“小矮人”。

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有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明晰产权归属。确权颁证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对农村承包地,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性质和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二轮延包合同为基础,做好补证换

化方面,可在在股权设臵上,主要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在股权收益上,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剩余按股分红。二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方面,采取土地股份制的形式让农民增收。在股权运作上,按照土地等级折股。在股权收益上,按入股土地等级保底分红,剩余收益滚存,主要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和公司扩大规模。三是在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可探索土地信用合作杜(在坚持土地承包政策、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以集体土地和资产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种土地和发展二三产业为业务的模式)、土地银行(农民将承包地存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土地质量和期限长短,每年获取相应的补偿金即“利息’)、土地托管(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市民农园(城市居民在农村主要是城郊农村,付一点租金租种少量土地,在休闲之余种上各种各样自己喜爱的农作物,锻炼身体,充实生活)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7、抓好耕地占补平衡。围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内涵挖潜”的目标,建立土地等别动态调整机制。对农村宅基地按现有房屋进行核实确权,废弃宅基空土,全部由集体收回复垦;通过开发荒山荒坡荒滩、复垦废弃矿山用地、复垦灾毁耕地、整理农用地等土地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土地占补平衡,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8、做好迁村腾地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边远山区、湖区、库区的空壳村,向城镇和新社区迁移;既有利于城镇建设的扩张,又有利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篇: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走进美丽乡村”赵家峁村--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

“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如今咱农村人生活的比城里人都洋气,吃穿住行都不用愁了”,初踏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就被当地农民的肺腑之言所震撼。经过一番了解,我们才明白农民口中的好政策原来是榆阳区出台的《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建设、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机制、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七个方面推出了30条富有改革含金量的举措。在该意见的指导下,榆阳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在土地流转、镇村建设、农田水利基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是该区推进农村深化改革的成功范例。

赵家峁村位于榆林城南35公里处,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22户,762人。总土地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06亩,退耕还林地面积2803亩,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完全靠天吃饭,贫瘠的土地一年到头也产不出多少粮食。为了生活,全村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弱病幼在没有期盼的日子里过生活。为改变这种落后的 面貌,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号召,民营企业家张社平毅然挑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重任,创造性地提出“村民代表议事”工作制度,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即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进行统一经营,把零散土地连成片,整合闲置的土地资源,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筹资发展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果、观光农业,开创了榆阳区南部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的新模式。

赵家峁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1、能人带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以往的赵家峁村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2年前,村里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村里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稍微下点雨就没法走。民营企业家张社平毅然拿出45万元帮助村里修好了通村油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张社平的带动下,村里外出的能人纷纷慷慨解囊,两年的时间里共投资80多万元,建起一座桥梁,新修了村委会阵地,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3年,在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上选举他为新一任村支书,为了让村子能尽快发展起来,村委会专门成立了一个议事小组,邀请村里有威望、眼界宽、作风正派的村民担任,议事小组经常聚在一起商讨致富路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搞发展。在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村 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了,高产农田修好了,美丽农居实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

2、土地入股---盘活农村土地资本

赵家峁村土地分散在山峁之间,支离破碎,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这些小块的地,再怎么种也不可能致富,咱要干就要整合起来干。”张社平的话道出了土地流转谋发展的路子。

怎么整合呢?怎么能让村民从土地上获得收益呢?经过村委会和议事小组多次商讨,将土地作价入股这一在榆阳区乃至全市都新颖的模式被确定下来。该村以政府主导、项目支撑、公司引领、群众参与为主要方式,整合本村土地资源,成立榆阳区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榆阳区金润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以每亩土地每年100元的价格入股,一次性流转十年,有能力的还可以现金入股。最终,全村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成为股东,合作社发展基金430万元,流转土地960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

拿自家土地入股,农民变身“股民”,获得土地差价和年终分红,对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赵家峁农民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事实证明,赵家峁村的模式有利于产业发展,自从实行新的模式发展以来,赵家峁村人人有事干,人人干劲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3、产业先兴---力促农村经济发展 合作社成立后,村里邀请北京的规划公司和区水利局进行产业规划,建成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区、特色养殖小区、新家村示范区、农业生产服务区四个板块,作为产业核心,村里整合土地,将几座山头推平,集中连片,建设设施农业区。形成了时令水果种植、舍饲养羊、高标准农田示范、生态经济林、旅游观光五大产业,成为该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对外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净菜包装销售、观光采摘以及农业综合性开发经营等业务。

如今,该村已投资1200万元整理优质土地600多亩,发展起占地100亩的41棚温室大棚种植时令水果、大田葡萄园150亩、核桃50亩、桃子50亩、山地苹果120亩,发展起占地100亩的41棚温室大棚,全部进行时令水果种植,大田种植葡萄150亩,核桃50亩,桃子20亩,山地苹果120亩,油桃和葡萄已经挂果,昔日苍凉荒芜的莲山已经变成了一座花果山;养殖方面已建成33个标准化羊舍,饲养陕北白绒山羊320多只,建成饲料加工厂1座;正在规划现代高标准农田160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种植双沟覆膜绿豆、玉米、富硒谷子、马铃薯等;生态经济林方面已建成3000亩的大扁杏基地,满山遍野是春季一片白、深秋一片红的壮美景观,成为“中国美丽田园”的核心板块;旅游观光方面已建成占地60亩的4个小鱼池,规划建设占地66亩的水上乐园,供游人休闲娱乐。新农村住宅投资2439.69万元,一 期已建成112套,二期正规划建设35套村民新居,将形成片区化中心社区,配套幼儿园、卫生室、村委会、警务室、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告别或即将告别破旧不堪的土窑洞,住上宽敞明亮的大平房。

3、创新理念---开拓发展新路径

赵家峁村土地流转、全体村民股份制合作化经营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而且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为榆阳区推进农村深化改革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业带领村民全员入股经营,筹资发展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果、观光农业返乡的企业家带动型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目前合作社情况看,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已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尤其是在经营运行上已实现三个创新:一是产权制度创新,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村民拥有股权,合作社拥有经营权和使用权,村民首次实现了资产收益。二是收益分配创新,群众不仅可以不离土地不离村,还可以获得盈余分红,同时参与合作社生产获得工资性收入,村集体获得盈余分红实现资产增值。三是农业生产创新,统一规划农业示范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技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赵家峁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1、优化顶层设计,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榆阳区委、区政府强化顶层设计,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榆阳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榆阳区土地细碎化整治方案》等,今年又专门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对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等综合改革进行了精心调研,为榆阳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目标任务,强化了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支撑。

2、做好确权颁证工作,是实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产权不明晰的农村资产是无法进入市场流转交易的。经过确权登记颁证,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还权于民”,农民既可以对其进行经营,又可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转交易,也可以以产权出资进行股份制合作等企业化运营。赵家峁村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在农村“六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推行“两股两改两建”。(“六权”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含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两股”指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和农村土地股份化经营,变产权为股权,变村民为股民。“两改”指改革村级治理体制,实行政经分开,壮大集体经济;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规范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两建”指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城乡各类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

随着农村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形式多样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赵家峁村成功打造了榆阳南部山区发展农业的新型模式,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润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积极促进土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资产一起入股,成立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经营收益按股分红。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组织,对入股土地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鼓励农村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组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使用权或资金、技术等入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采取保底收入、盈利分红等形式,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

4、保障农民权益,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赵家峁村在推进农村产权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防范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行为的发生。始终坚持稳定放活、依法自愿、有偿协商、规范有序的原则,土地流转由农民自主决定,不准任何组织以任何理由违背农民意愿强迫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款全额交付农民,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和扣缴。农民以自愿的原则拿土地入股,农民变身“股民”,获得土地差价和年终分红,从制度上维护和发展好了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第四篇: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AAAA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调研报告

农业和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尖锐。为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步发展的全新机制,我先后深入到23个行政村部分农户家中,就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AAAA镇资源、产权现状

(一)AAAA镇基本概况

AAAA镇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4万人。行政总面积120.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其中水田1.7万亩,旱地0.6万亩。主要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2011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58亿,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增长9.75%。

(二)资源、产权现状及流转形式

1、资源。AAAA镇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烟叶、油菜、花生,有猪、鸡、羊、牛、鱼、鸭等畜牧养殖业;目前已形成烟叶、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三大产业基地。铜山岭一带大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铜、铅、锌、银、锰富集,花岗岩也具有一定的蕴藏开采储量。

2、产权现状。我调查的23个行政村256个村民小组都开展完善

经营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场信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

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更能从企业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上有偏差。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二是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

2、毁田建房现象严重。占用农田、耕地建房泛滥,很多住户直接将自己承包农田填平建房。同时,原有宅基地长期闲臵,“空心村”比比皆是,出现了一户多宅基现象。

3、卖田分钱顾眼前。bb村因cc国道扩宽、高速公路建设及铁路建设需要大量耕地被征用;而征地补偿款全部分发给农户,集体没有提留,已出现了村庄无田、村民无业、子孙无耕的现状。

4、产权机制不规范。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缺乏科学管理。二是产权制度不健全。在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中,有很多产权没有进行确权登记,更没有

资产增值,村级集体经济成了难以长高的“小矮人”。

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有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明晰产权归属。确权颁证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对农村承包地,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性质和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二轮延包合同为基础,做好补证换证工作。在工作中,严格做好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将调查摸底结果办证程序、确权办证情况等及时在村内上墙公示,及时发证到户,切实做到有据可查、有证可依,确保做到公正、公开。

3、做好“三费”分配。对被征用土地“三费”中的青苗费发放到农户,而应将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偿费全部由集体统管,在城区购臵商业门面,由集体按月收取门面租金,主要用于对失地村民发放生活补助金和年底分红。对集体资产进行评估,实行公司化运作。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安排失地农民就业。

4、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产权流转交易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市场自由交易,应从建设有形的流转平台入手,建立市、区、镇三级联网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负责流转交易信息搜集、发布、上报、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手续办理等业务。

5、建立流转补偿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得到

7、抓好耕地占补平衡。围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内涵挖潜”的目标,建立土地等别动态调整机制。对农村宅基地按现有房屋进行核实确权,废弃宅基空土,全部由集体收回复垦;通过开发荒山荒坡荒滩、复垦废弃矿山用地、复垦灾毁耕地、整理农用地等土地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土地占补平衡,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8、做好迁村腾地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边远山区、湖区、库区的空壳村,向城镇和新社区迁移;既有利于城镇建设的扩张,又有利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第五篇: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

---以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例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要求。根据区政府召开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永顺镇党委、政府确定了2008年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稳步推进,2010年逐步扩大,2012年全部完成的总体规划,按照“确保稳定,积极稳妥”的原则开展此项工作。

一、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永顺镇共有村级经济组织25个,其中村委会建制21个,合作社建制4个。村内主要是农民的村21个,已经完成整建制农转居的村4个。符合改革条件,人均净资产在5000元以上的村24个;不符合改革条件的村1个。

(一)邓家窑村改革试点顺利完成

邓家窑村作为永顺镇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自2008年初开始,就按照“稳步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开展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该村的改革工作现已顺利完成。

邓家窑社区合作社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村委会持股比例25%,持有资本金375万元。社员股东的持股比例为75%,持有的资本金为1125万元;社员股东的股本均来自资产量化时的基 本股,涉及股东人数763人,共计基本股654.8股。股东代表会的职数为30人,是经过股东投票选举产生。在随后召开的股东代表会上又顺利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理事会由理事长1名和理事4名组成;监事会由监事长1名和监事2名组成。

(二)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展情况

2009年永顺镇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村有小潞邑、杨庄、北马庄3个村,各村的进度是:

小潞邑村的改革实施方案,经过了几次领导小组会的细致讨论研究,并且征求区经管站进行政策把关,实施方案(讨论稿)已基本确定,并上报镇党委审批得到批复。2009年9月11日在北京日报已经进行了劳龄登记的公告,目前劳龄登记工作已经结束,初步统计约4185个劳龄年;村里同时还在进行资产评估工作,该项工作已近尾声;待镇党委批复实施方案后,就推进下一步的工作。

杨庄村人口摸底工作已经完成,两委班子也召开了几次会议,并邀请区主管部门领导进行政策把关,实施方案(讨论稿)已基本确定,准备上报党委审批。资产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资金尚未足额到位(计划量化资产4个亿,刚到位1亿),也影响了资产评估工作的速度。

北马庄村劳龄登记的公告是在2009年10月15日在北京日报刊登的,现在村里正在进行劳龄登记和资产评估工作。两委班子就改革实施方案也进行了磋商,将在进一步讨论的基础上,准 备起草实施方案。

二、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工作机构健全。

永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由张宝贵副镇长主管此项工作,并专门组建了镇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设专职工作人员2名,负责指导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在进行改革的村也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有村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改革全面工作,成员由两委班子、村干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财会人员及熟悉村里情况的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永顺镇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组织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工作小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市、区两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材料、书籍,掌握精神实质,明确提出了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大家心要往一处想,劲要往一块使,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为顺利推进改革工作,特别发放“致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封信” 为改革做好正面宣传,创造良好氛围。

(三)积极稳妥、因村制宜,严格操作程序

对具备改革条件的村,积极推进、扎实工作、加快改革步伐,确保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在改革模式上,结合各村实 严格执行《通州区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办法》(通政办发[2004]48号)中规定的“十条程序”,确保规范操作,特别是在资产评估中,必须聘请有资质的社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坚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不能以“民主”等任何借口突破政策法规的界限;对于没有法律规定和政策依据的,必须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决策,杜绝暗箱操作和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发生。

三、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

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动、提高了农民民主参与意识,形成了一种责权明确、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使农民切实的分享到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活,为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一)支部书记亲自抓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拿邓家窑的产权制度改革来说,该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作为“一把手”的党支部刘书记功不可没,自产权制度开始就对参与改革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各项要求,改革的每个环节都亲自抓,认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讨论、研究、把关,直至改革工作完成,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两委班子成员群策群力是改革成功的保障。永顺镇自启动农村产权制度以来,就要求两委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向一处想”。改革实施方案制定阶段,大家“公”字当头,放弃私心,决口不谈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利 益是否得到保全;在宣传、讨论实施方案阶段,不遗余力,讲解改革的好处,方案的切实合理性;在合作社领导机构选举阶段,大家积极的想办法、出主意,目的是怎样做好选举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改革的各个环节,大家群策群力是改革成功的保障。

(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改革成功的措施

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贯穿于改革成功的各个环节。在人员摸底调查阶段,工作人员详实的将村里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为制定实施方案奠定了基础;在实施方案制定阶段,提出的“保密”要求,即在讨论制定实施方案草案会议上会议内容要求参会人员必须保密,不允许私自到经济组织成员间散布实施方案的内容;在宣传实施方案阶段,大家不遗余力的进行了正面宣传,使实施方案得到经济组织成员认知和支持;在合作社领导机构是村内人员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选举阶段,大家严格按照要求组织选举工作。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措施。

(4)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成功的基础

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在民主参与的前提下,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中。从实施方案的讨论形成草案到最后表决通过,基本股、劳龄股的个人份额严格的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股东代表选举办法及选举结果、合 作社领导机构的选举办法及选举结果及股东代表通过的合作社章程等环节的情况都进行张榜公告。总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是改革成功的基础,才可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满足现状,在思想上存在推着走的想法。

2在不是特别稳定的村和班子主要领导掌控能力不强的村,支部书记作为操作此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怕丢权,怕失位”的思想比较严重,深怕改革后失去现实的位子和权力。

3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发展存在不足,主要是经营收益有限,现行的福利体制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如果改制了,分红的压力特别大,集体经济组织无法完成分红指标,甚至出现改革后还达不到改革前的收入水平,那样就会引发股东的不满情绪,加速领导干部失去目前的位子和权力。

(二)群众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看到别的村改革成功了,特别是看到经营前景好的村,分红的水平较之改革前更高了,村民从心里愿意本村也改革,尤其是得到股权后,真正可以实现利益永久和长远。但就各村具体情况而言,群众特别是岁数大的人员,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改革后的利益是否会降低,如果降低,就对改革存在疑虑。

(三)在改制工作中的工商注册环节的问题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中,房产的比例相当大,而在社区股份合作社在工商注册中,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还存在没有房产本的集体房产无法进行工商注册的障碍,要想将这种房产注册,只能注册为公司制,在注册公司后,又面临着税收监管力度加强的情况,也就是说可能要多交很多税金,这又是村干部不愿接受的结果。因而,改制中在注册社区股份合作社时,对集体经济组织货币存量的要求就很高,可是动用大额资金又受到利息损失和大额存款制度的限制,因此我们还在摸索探讨可行的办法。

五、关于永顺镇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有关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对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坚决克服存在于部分干部思想中的对于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抛弃“等、看、拖”等消极思想,去除怕“失权、失利、失位”等错误认识,克服“怕难、怕乱、怕麻烦”等畏难情绪。树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促进发展、改革保证稳定的正确观念。启动改革的村要建立主要领导及熟悉农村政策、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的专职工作班子,在镇领导小组及改革办公室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村改革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镇村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法规、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改革。镇级将负责对各村主要干部进行培训,村级要对本村工作人员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培训。镇包村领导及包村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为指导员,指导各村抓好培训与改革。

(三)明确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列入镇党委、镇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村也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明确相关责任人抓好落实。一是各村要认真学习研究,针对本村情况,提出改革计划,上报镇党委;二是要求启动改革的村,要以书面形式上报镇党委审批,不启动的村要说明原因;三是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对于年内完成或启动村级改革、成效显著的村,将予以表彰奖励。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事物,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一是通过“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这样的产权改革,让农民成为集体经济的投资主体,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二是通过产权改革,在相关的法规制度的约束下,让农民成为决策主体,实现决策过程向民主化、科学化转变,提升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三是通过产权改革,让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维护农民的根本权益。四是通过产权改革,让农 村中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起来,拓展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五是通过产权改革,有利于明晰集体和个人的产权,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六是通过产权改革,有利于解决由农村向城市化发展中的多种矛盾,维护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2009

年11月 陈新全

下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课题调研报告5篇范文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课题调研报告根据市政协安排部署,围绕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课题,X月中下旬,市政协副主席X带领调研组深入我市X个县市区X个行政村,通过现场查看......

    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推进x乡村振兴战略实施,x街道组成专题调查组,深入到13个片区,对全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报告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报告根据县委、县府领导要求和4月16日召开的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精神,我乡村列为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4月18日立即召......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实施方案 为稳步推进我镇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成委发[2008]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村产......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自查报告

    村产权制度改革自查报告 村位于南面,距县城公里,全村有户,总人口: 人。耕地面积 亩, 亩林地,其他用地亩。 2018年以来村两委认真按照镇党委、政府关于我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安排和部......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1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政策要求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一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二是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报告

    根据县委、县府领导要求和4月16日召开的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精神,我乡村列为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4月18日立即召开了党委会,对农村产权制度......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材料五篇

    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在县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镇于2018年年初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历经3年的时间,工作完成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镇现有6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