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经济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2:5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石油经济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石油经济论文》。

第一篇:国际石油经济论文

浅析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中国是石油、成品油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93年开始,中国加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而且进口量逐年加大。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中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石油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新秩序的建立,鉴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势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今后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参与度、影响度都将大大提高。

中国石油进口现状

由于我国石油储量和国内产能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因此,我国石油进口规模越来越大。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1999年我国原油及油品净进口达4000万吨,占当年石油消费量的20% 以上。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达7000多万吨,2005年我国原油净进口11875万吨,成品油净进口1742万吨,全年石油净进口13617万吨。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368万吨,同比增长1.7%;石油净进口16287万吨,同比增长19.6%。其中,原油净进口13884万吨,增长16.9%;成品油净进口2403万吨,增长37.9%。201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达到1亿吨,据预测2020年将为2亿吨,(如表所示)

进口多元化的成就

1、分散进口风险 实行石油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作为世界石油供应“心脏地带”的中东,拥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量和出口能力。中国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由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因此,石油进口过分依赖中东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中国应在继续稳定中东传统石油进口市场的基础上,逐渐深化与俄罗斯及中亚产油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可以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建立包括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地区主义及分离主义在内的石油安全战略联盟。另外,不断拓展非洲、拉美的新兴市场也是实行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方向。

2、稳定市场和平抑油价

石油战略储备在稳定市场和平抑油价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由于我国几乎没有战略储备,致使国内航空公司成本上涨,而美欧等国由于战略储备未出现航空票价上扬就是例证。当然石油略储备也应在储备地区、储备方式上采用多元化战略,如现货储备、资源储备和期货储备等,尽可能地分散和降低石油的储备风险。

3、可靠性提高

从资源安全的角度看,与周边国家的资源合作,受自然、军事和运输等外在不安全因素的影响较少,资源供应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4、避免供应链中断

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可以避免某些供应链发生中断所带来的后果。如果中国只是靠少数几个国家进口石油的话,那么石油的进口量将会不稳定,受别的国家影响比较大,因此从多个地区进口石油解决了这一困扰。

进口多元化的困局

1、进口集中度太高

这表明石油进口来源太集中,不利于分散风险(其中,石油进口集中度=本国进口石油最多的前3位国家的石油净进口量之和 /本国净进口石油总量)。目前,我国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56.2%,非洲22.5%,亚太地区14.4%,欧洲中亚6.9%,石油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其次是非洲,两者之和高达79%。这种进口结构风险很大,2005年前10个月中东继续成为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进口量达5,095万吨,占前10个月中国进口量1.0548亿吨的48.3%,较去年同期增主要是对中东以及欧佩克的过度依赖。中东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而且在今后几十年内也难以平静,退一步看,即使中东局势很快得以平静,如果某个大国控制了中东,则又可以间接地对我国实施石油能源控制。较高的进口集中度,再加上我国没有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故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较大,应对突发事件的灵活性较差。尽管近几年国家调整进口策略,实施进口来源多元化取得一定成效,但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2、竞争激烈

从消费市场来看,当前及今后十几年内世界石油消费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地区。但这三大消费地区的储量仅占世界的12%,产量仅占世界的24%。过去10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54%,远远高于世界1.6%的平均水平,1992年超过欧洲而跃居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目前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2%,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0.4%,消费占世界的 26.4。据专家预测,2005 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区。对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国来说,未来石油供需矛盾尤为尖锐,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要参与世界石油资源的竞争。

3、运输渠道单一

从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来看,除极小部分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的零星陆路运输之外,绝大部分(约93%)是通过海多项措施应对上运输实现的。我国石油进口运输渠道单一,使得石油进口风险倍增。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主要是经过波斯湾,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运输距离遥远,运费相当高。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石油以及单一海洋运输,将使我国石油进口安全风险较大。马六甲海峡是战略要地,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海盗活动十分猖獗,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以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马六甲海峡深水航道宽仅2.4至3.6公里,易于封锁。一旦出现冲突和危机都将给我国单一的石油运输线带来威胁。

解困之道

1、积极增加周边国家的进口份额

特别是俄罗斯、中亚等国,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完善石油储备法律体系;充分利用开发技术和人力资源,探索开发国外油气田的新路子,力争拿到更多的份额油,确保我国石油供应的稳定性。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油气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在油气资源上其与中国具有互补性。中国有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以缓解自身能源问题的需要,而俄罗斯有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油气资源的迫切要求,这种互补性带动双方合作中的互利。目前,来自俄罗斯的进口石油约占中国全部进口石油的10%左右。所以,我国应将俄罗斯作为其建立多元化供应体系的第一市场。

2、建立多元化的运输网络

要利用我国有利的地理位置,建立多元化的运输网络,以海运为主,管运为辅,铁路运输作为补充,合理安排海上进口和从北方陆路进口的关系,及与国内能源供给系统的相互配合;加快油港和油轮船队的现代化建设;强化军事力量;保障我国石油运输的畅通性。实现运输多样化是我国分散海上石油运输风险的基本出路。目前,我国的石油运输状况非常落后,花在这一部分的费用非常庞大,所以,制定石油运输战略迫在眉睫。因此建立大型专业的运输船队成为必要。此外,应在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时实现石油进口通道的多样化,促使中国——中亚、中俄之间输油管道早日建成,减轻对海上石油生命线的依赖;而国内方面,应在原有的原油管网基础上,加快建设新的原油管道运输网,以提高原油运输效率及安全性。

3、加速能源多元化战略

要转变粗放、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更为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径,以降低包括石油在内的居高不下的能源需求,加速自身能源多元化战略,调整能源结构以降低石油依赖。要支持国内油企“走出去”,广泛寻找油源,并实现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以保障国内能源安全。逐步形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储备、央企商业储备及中小型商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

4、要支持国内油企“走出去”

由于我国对外采购管理体制的缺陷和期货市场的不健全,使我国成为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者,从而陷入了“高买低卖”的价格陷阱,给国家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我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我国应充分发挥消费国的需求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争取定价的参与权、发言权和调控能力,变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者为积极影响者。要支持国内油企“走出去”,广泛寻找油源,并实现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以保障国内能源安全。逐步形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储备、央企商业储备及中小型商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

事实上,我国充满爆发力的石油需求被视为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涨落的关键因素,如何调整我国的石油战略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面对我国对石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我国有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早应对。我国石油产业应继续坚持独立发展、多边合作的石油合作之路,进一步借助各种平台走向世界石油市场。同时改善石油供应、需求和价格等方面信息的搜集和发布。

参考文献:

[1] 国际能源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 世界能源展望·2002[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3] 王潼.我国国民经济第二个翻两番的艰巨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3(6):1-3.[4] 孙永祥.俄罗斯油气工业近况和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几点建议[J].当代石油石化,2004(10).[5] 汉斯·摩根索.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53.[6] 宿景祥.世界不会因缺资源而动荡[N].环球时报,2005-09-26.[7] 王东海.论中国的石油资源安全战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6).参考文献

[1]张抗,高油价的回顾和反思,中外能源,2009,14(2),9-15 [2]张抗,高油价一定要抑制经济增长吗?-一个对高油价影响的新观点,能源政策研究,2005,(1),31-34 [3]宿景祥,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见: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主编,世界经济年鉴,2007/2008,1-5,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张抗,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1-892 [5]张抗,中东石油出口流向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世界石油工业,2007,14(1),34-39 [6]张刚、陈卓彪,中非石油合作迎来新的战略机遇,中外能源,2009,14(5),9-13 [7]吴国平,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发展,见:苏进兴主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08-2009),72-88,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C、Z、日兹宁(王海运、石泽议),俄罗斯能源外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73 [9]张抗,越南石油生产和出口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世界地理研究,2009,18(2),98-103

第二篇:如何写经济论文

一、经济论文最后完成的项目构成一篇完整、规范的经济论文通常要由以下项目构成:标题;作者署名;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以上所列的10个项目是经济论文的全部构成项目。一篇具体的经济论文,既可能包括所有的项目,也可能不需要完全具备这些项目。通常,在一般的用于学术期刊发表的交流性论文中,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而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由于其篇幅较长,除要有一般交流性论文必备的项目之外,还要有目录、附录和内容提要(比摘要略微详细一些)等项目。

二、经济论文各项目的写法与要求

1、标题。标题是作者给论文起的名字,它是论文的总代表,作者必须反复推敲、认真确定。其写作要求参见《经济论文的标题》,书写格式参见《经济论文的文面》。

2、作者署名。署名是文权所有和文责自负的体现。只有直接参加了研究工作,并且能对论文内容负责的人,才有权力,也有必要在论文上署名。至于专家、领导或非研究者挂名,则属于不正常现象,是学术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必须予以杜绝。其写法和要求参见《经济论文的文面》。

3、目录。篇幅较长的论文应编写出简单的目录。论文目录也就是论文中的各级小标题的依次排列。排出小标题,并标明标题所在页的页码,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体系,也为读者选读论文的有关部分提供了方便。其写法和格式与一般书刊的目录格式相同。

4、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与论文主要信息量等同的完整短文,重点要说明论文的最终结论。其写法和要求参见《经济论文的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参见《经济论文的文面》。

5、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

6、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一般在行文中不必明确地表示出来,但若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若干个章节或部分来论述,应尽可能加上小标题表示出各个部分的论述内容。正文的写法和要求参见《经济论文的绪论》、《经济论文的本论》、《经济论文的结论》、《经济论文的引文》、《经济论文的格局》、《经济论文的构段》、《经济论文的表达》、《经济论文的表现》、《经济论文的语言》,书写格式参见《经济论文的文面》。

第三篇:经济论文

我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风险及防范思考

(云南师范大学 魏思琦650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外并购成为中资银行制定多元化发展、获取技能或者进入新兴市场的基石。目前,部分资本实力较强的中资银行已经逐步开始通过并购方式推进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如何准确识别和防范并购风险,是稳健推进并购业务时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并购的特点和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海外并购风险; 风险防范

一、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自2003年12月银监会决定逐步开放中国银行业市场,允许外国投资者最高参股25%以来,国际银行业纷纷掀起了抢滩中国市场,入股中国本土银行的热潮,这对中国本土银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当今形势下,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外资银行不断在本国“攻城略地”抢占市场,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有实力的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审慎地开拓国外市场,以实施国际化经营。

截至2009年底,全球最大的五家上市银行中,有三家来自中国,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市值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位。这说明,中资银行已经步入全球银行业巨头的行列,具备了海外并购的能力。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发展,中资银行面临着较大竞争压力。

(二)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掀起的银行业并购浪潮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境外并购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历史演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和成效。包含以下几点:

1.并购方式以现金并购为主。

2.混业并购开始出现。

3.股权控制是并购的主要战略意图。

4.并购对象以华语和英语语系地区为主。

二、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动因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利益动机驱使,银行并购行为的目的也是为实现其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同时银行并购的另一个动力来源为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通过并购可以克服内部增长的限制,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这两大原始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会以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即在多数情况下,银行并购并非仅仅出于某一动机,而是将多种因素综合平衡考虑的。和国外银行业的并购活动相比,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史并不长,由于经济体制、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策略等因素,除了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普遍动因之外,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动因还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

三、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海外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经营组织活动,从并购前的调研准备开始,直到并购交易结束后对标的行的整合,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贯穿其中。我国银行海外并购遇到的主要风险包括:

(一)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会以并购项目涉及重大国家利益为由,动用法律或者政策直接干预。较其它行业而言,银行业较易遭遇政治风险,因为其并购除了会吸引东道国内的优质客户外,还有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增加监管当局风险处置的复杂性。而“中国威胁论”等意识形态也增加了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政治风险。如中资银行对美国银行业的并购就曾受到美国政府的严格审查。

(二)市场风险。由于中国银行在并购交易和海外市场方面缺乏经验,不太熟悉海外监管和法律环境,中介机构的职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因此许多投资者的质疑将会使银行的海外并购面临严峻的挑战。此外,国内行政审批制度的僵化、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行政法规代替国家法律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比如,中国银行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的案例中,收购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在监管审批期限内,银监会未做出反应,导致相关协议自动取消。

(三)财务风险。由于自有资金的充足和融资渠道的丰富,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会相对小一些。银行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并购方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风险等,据此制定出来的并购价格可能会偏离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此外,在公开竞标的并购中,由于出售意图明确,竞争者的参与很明显地增加了并购方的价格风险。比如在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的过程中,招行就面临着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但由于报价不具有竞争力而在第一轮竞标后就被淘汰了。当重返竞购行列后,招行与永隆银行最终达成了协议,但却是以3倍左右的市净率进行收购的。这使得招行的资本充足率也由前一的10.67%降至并购后的8.1%。二是交易风险。由于中资银行的海外并购大部分进行现金交易,并购成本偏高,从而使银行面临支付风险。

(四)整合风险。并购可以给双方带来“1+1>2”的收益,而这仅仅靠企业规模扩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结构、原有业务、企业文化等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双方的完全融合。整合是整个并购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在这一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管理、文化和经营等风险。以文化整合风险为例,中资银行的成长背景、管理模式和规则制度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极易影响银行整合的进度。目前,中国银行业进行的海外并购均是“以强吞弱”,弱势银行对优势银行的认同感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中国银行是并购方,但由于它们大部分为国有控股银行,国际化程度和知名度较小,因此国外银行能否轻易接受中国银行的文化还有待观察。

四、银行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措施

并购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而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经验较少,因此银行需要做的就是在并购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或规避风险。风险的防范不仅需要并购银行引起警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银行国有控股的现实条件下,我国政府也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来为银行海外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多管齐下,规避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中最先遇到的风险,有效预测和化解政治风险是银行能够成功实施并购的关键。在了解被并购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法律制度的同时,银行要加强对外活动能力,积极培养与东道国政府的合作关系。中资银行应谈化国有控股的身分,以上市公司的角色去同外国机构进行沟通。此外,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国际上专业的风险评估公司的评估结果,也是中资银行避免政治风险的有效手段。

(二)效规避市场风险,重点防范价格风险。我国银行在海外并购交易实施中,重点应该防范的是价格风险。现阶段我国银行对并购机构价值的考虑更多是从战略价值出发,包括扩展新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等。但如果我国银行在与目标企业进行谈判时,过度强调并购的战略性质和对目标企业志在必得的意愿,反而会为对方所利用,借机提高谈判价格,导致我国银行承担额外的价格风险。因此,银行在对收购企业进行价格评估时,要利用多种分析方法理性考虑目标企业的战略价值,将溢价水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外,银行确定并购方案的可行性后,应该实施快速收购策略,避免股价的过度波动增加并购的价格风险。

(三)快速高效的整合计划,规避整合风险。整合是伴随在并购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的,它应于并购交易达成前的目标银行尽职调查阶段开始。银行在成立并购团队的时候应该包括专门的整合评估团队,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整合方面有难以克服的问题时,银行应果断撤出并购行动。经营方面的整合,主要是对业务和技术的整合。对于银行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来讲,IT系统的对接是重点整合内容。因此,设计一个顺利让被并购方连接自身平台的系统成为中资银行的最优选择。我国银行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文化的整合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寻找不同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交汇点,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塑造活动,形成新的更具包容性和归属感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政府转变职能,服务于海外并购。随着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跟不上步伐,这将加大银行并购的风险。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件,指导银行业的并购,使银行业的国际化扩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盲目的投机因素。对我国银行业重点布局的海外地区,我国政府应尽可能地与这些地区国家签署有保障性的中外双边投资条约或多边投资条约,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条约,以具备法律效应的程序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避法律方面的风险。统一银行业海外并购审核批准的基本标准、健全审查程序以及明确各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等问题是政府应该做的另一项工作。此外,政府可以考虑利用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驻外使馆、国际商会以及银行业本身广泛的海外网点,建立起跨国并购专用的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定期发布相关的风险信息,减少并购风险。

五、我国金融机构并购业务发展策略

(一)业务发展策略

1.扩大资金渠道。资金因素是我国投资银行并购活动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也是并购企业

亟需投资银行伸以援手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大多数总股本在20亿元以下,可行的融资渠道是通过市场拆借、股票质押和债券回购等方式进行,虽然略比以前有所增加,但由于我国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以及对证券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不能直接为企业或客户提供融资的种种限制,使得融资渠道更加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投资银行可以考虑组织银团贷款或引进国外大型投资银行共同参与融资策划的方式,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在同知名投行的合作中取得经验,扩大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较大。大部分投资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薄弱,没有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这无疑加大了经营风险。加之各投资银行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不等,人员基础差,信息渠道狭窄,从而又加大了管理风险。我国投资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要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风险约束和风险管理机制,在稳定运行、保证收益的前提下开拓并购业务。.努力创新,完善资本市场。创新是行业的生命,并购业务在投资银行中的开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投资银行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创新力度,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和行业竞争的风险和收益,组合出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扩展并购业务,防范并购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同时,可以加大基础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基本业务的在资本市场的延伸,通过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带动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更为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实施制度改革,同国际市场接轨。制度因素是近年来促使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同时又是制约其扩张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金融市场根基尚浅,金融体系不健全造成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金融资本市场为依托,所以迄今为止,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残留着政策的影子。国外著名投资银行高盛近几年来对中国的并购业务涉及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是其明显感觉到由于对中国的政策和法规的不适应而造成并购过程屡屡受阻。虽然我国正在逐步放松对个别金融业务的管制,但进程缓慢,并不能紧跟市场和行业发展的脚步,投资银行业内缺乏一个统一的业务标准也使得开展并购业务的风险加大。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应利用东道主的优势,把握国内经济政策动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开拓市场,早日跻身世界先进投行之列。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风险管理的政策性建议.是明确本行并购战略并贯彻执行。如准备通过并购方式实施国际化或综合化经营战略,应当首先衡量本行优劣势和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思路,明确本行并购战略,并努力贯彻执行,防止目标模糊,执行不力。.是谨慎选择并购区域和并购目标。要综合考虑全球经济走势,区域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环境和与中国贸易往来等情况选择并购区域,综合目标区域市场环境、监管准入政策、目标银行资质、股东股权转让意愿和方式、与本行战略契合度等因素,谨慎选择并购目标。3.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选并购时机。要综合考虑经济走势、监管政策变动、资本市场动态、并购机会出现窗口等因素,谨慎选择并购发起时机。但是,并购机会出现往往不确定,稍纵即逝,既要谨慎决策,也要防止过于保守丧失良机。.是规范实施和优化并购操作流程。并购实施是并购战略的具体执行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既涉及纵向的并购过程组织,也包括横向的支持体系建设,如并购基础条件和部门协作配合等。防控并购风险需重视并购流程,通过规范并购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特别

是重视尽职调查的有效实施)、夯实人员和信息等并购基础条件、优化部门协作配合,最终在人员、流程、内控等方面形成并购质量控制体系。

5.是高度重视并购整合的高效推进。并购整合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时间要求紧迫,整合效果关系重大,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可能的整合难度,尽快开始整合规划,高效推进整合进度,持续进行有效沟通,保持兼容并蓄的沟通心态,及时、高效解决相关沟通问题,尽快完成并购整合过程。

参考文献:

[1] 洪崎.走出去的跟斗与警示[J].商学院,2010;(1):2

3[2]于扬.中国工商银行市值稳居全球银行业之首[N].证券时报,2010;7(A6)

[3]郑士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7

[4] 王向荣:“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路径分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5] 葛兆强:“银行并购、商业银行成长与我国银行业发展”,《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6] 陈璐:“银行并购实证研究的发展及方法论演进”,《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

[7]路妍:“跨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第四篇: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1.什么是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体系。以三大期货市场与五大现货市场为主的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决定了其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

升贴水,主要出现在国际贸易中,反应的是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在期货市场上的升贴水,在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升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贴水。

在三大期货市场中,纽约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到三大能源交易所总量的50%以上。其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也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WTI原油作为基准来定价。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使用的原油价格就是这一价格。

那我们再具体说一下,国际石油定价机制是如何制定石油价格的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

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

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

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

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国际石油定价机制下的油价,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

国际原油定价机制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制定了基本的价格,不同的国家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可以据此来调整石油价格,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逐渐加大,石油价格正在逐步上升。国际的油价这从70年代以来可以说是在上涨的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1974年,受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980年,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007年油价突破80美元,甚至来突破90美元,一直在90几震荡,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有库存,有天气等等。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破100美元。

因此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石油产量、石油需求以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因素。

看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国际的油价一直是上升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油价上升?

(1)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导致石油需求旺盛。过去这么多年来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部分当中,亚洲占去约一半。199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石油需求量减少大约60万桶/日,这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几乎没有增长。1999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亚洲经济的复苏对石油市场构成强劲支撑。1999年亚洲石油需求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尽管油价高涨,今年亚洲需求仍在强劲增长。

(2)减产使过剩库存消失

库存是西方国家对付油价波动的重要手段。那么库存可以说是石油市场的晴雨表。减产使过剩库存消失,这将使市场失去应付供应紊乱或需求骤增的调节能

力,并增加了油价飞涨的机会。

(3)剩余产能吃紧

增加供应量不仅受到欧佩克价格政策的限制,而且富余产能不足也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4)船运市场紧张

除开采和炼油能力吃紧外,船运能力也是市场供应方面的一个制约因素。船运能力紧张不但拖延了原油从产地到达消费地的时间,还增加了原油加工成本。中东运到远东的运费涨幅甚至更大。

此外,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肆炒作对油价的暴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多数欧盟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高燃油税政策抬高了石油价格;欧佩克成员国没能根据市场变化做出正确、及时和充分的反应,也是油价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

总结,国际原油定价机制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制定了基本的价格,但石油的状况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等都会影响到石油的价格

第五篇:知识经济论文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然而,“地沟油”事件无疑又掀起了另一轮食品安全**。以卫生部、商务部以及部分媒体公布的数据与报道的事件,探析了不安全食品现状、出现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得出了不安全食品产生的各种原因,无论是在源头还是生产加工,都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结论,并阐明措施,以期能引起对食品安全政策的一系列反思。

关键词:市场经济;食品安全;经济增长

—、食品安全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关于食物,中国人有着惨痛的族群记忆,吃过观音土、掰指头数过粮票和肉票。这些匮乏造成的记忆,已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但近年来,中国人再一次被“吃”困扰,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和瘦肉精充斥于饭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但是,近几年来, 中国人再一次被“吃”困扰如苏丹红一号、“红心”鸭蛋、北京“福寿螺事件”、广东“云斑裸颊虾鱼”事件、大闸蟹涉癌、致癌“民工粮”、甲醛银鱼事件、奶粉肾结石事件、橘虫事件、鸡蛋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等, 地沟油和瘦肉精充斥于饭桌,就连学校附近的商业街也出现了地沟油,无疑又掀起了另一轮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

二、食品安全问题成因

(一)如果从经济角度着眼剖析食品安全问题,还得从源头谈起。和以谷物为代表的淀粉类食物相比,以蛋奶肉为代表的高蛋白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粮食和劳动,因此价格也更贵。也就是说,生产力和收入决定食物结构。这个关于食品的最基本的热力学原理,即使在工业技术,也没有太大改变。但是收入却与食品结构存在矛盾性。如果一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呈金字塔形或哑铃形分离态势,基尼曲线陡峭,低收入人群占比较大,且收入远低于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受到的“拖拽效应”就变得严重。于是,低收入人群想购买的食物品类、实际价格,与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之间就产生了巨大差异,导致“低价预算和高价品类”的畸形需求。现在国内基尼曲线陡峭,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据统计,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仅占到整个收入份额的4.7%,而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从某程度上而言,多数国人都是被“拖拽”着,处于不同程度的畸形食物需求中。在贫富分化严重的状况下,“拖拽效应”把低收入人群的食物品类拉入较高层次,而因此而产生的畸形需求,则导致强烈的议价行为和价格敏感性消费,把高品类食物的价格拉入较低层次。于是,相关食品在这两方面意义上都产生了“跨界”。此类“跨界食品”,如奶粉、红酒,集中体现了“拖拽效应”和畸形需求,也成为最容易滋生假冒伪劣产品的土壤。

(二)若从生产加工方面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加工厂

商难逃辞咎。当今世界是个竞争的社会,处处蔓延着惨烈的硝烟,为摆脱被淘汰的命运,为谋取暴利,许多没有先进技术的厂商选择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而低价的背后往往是成本的降低,那么如何使成本降低呢?不良厂商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选择用低劣的原材料、偷工减料、掺假、滥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成本,生产出价格低廉的产品以吸引老百姓的眼球。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造成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严重。有些生产者故意使用劣质原料,在食品中掺假使假,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业皮革残品生产假奶粉、水果表面用染料涂色,等等,所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法分子甘愿冒着的危险和不顾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产劣质食品,生产数量惊人。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一)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目前从民生层面探讨得比较多,但其对消费增长潜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与发达因家不同,食品支出至今在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而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可见,如果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观,国民的消费潜力将被抑制,扩大消费市场也将遇到阻力。发达的今天,也没有太大改变。

(二)在当代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市场准入条件也越来越苛刻。提高食品卫生检测标准,把食品安全作为“关口瓶颈”,已成为制约国际贸易的寻常策略。

中国作为WTO的新成员和农产品出口大国,一些国家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为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2年初,日本认定我国的出口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大大提高进口蔬菜的技术标准,将蔬菜检测安全卫生指标由6项增加到40多项,鸡肉检查项目为40多项,果汁检查80多项,大米检测91项。据初步统计,受其影响2002年中国对日出口57亿美元,增幅为零,占比从2001年的35%下降至32%,2003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0.2%。此外,2002年欧盟全面封锁我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理由是药品残留超标,仅此一案就涉及我国94家企业,贸易金额达6.23亿美元;欧盟对蜂蜜的进口标准突然提高了100倍,且对其认为污染水(海)域的水产品完全禁运;美国以反恐为名,于2003年12月开始执行食品注册通报制度;近年来,加拿大、墨西哥、匈牙利等国均对我采取了各种贸易技术性措施。受此影响,2002年中国禽肉产品出口下降32.9%,畜产品下降4.1%,蜂蜜下降16.7%,对欧盟动物源性产品出口下降46.2%,使我国食品出口受到沉重压力。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四、改善对策建议

(1)从生产源头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商家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合格的商人是通过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来赚钱。民以食为天,商家本身也回避不了食品消费者的角色。为了自己和周围人的的身体健康,商家应遵规守纪,保持诚信,尽到相应的社会责任,把诚信二字贯彻到食品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企业资本积累贵在有道,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就是自掘坟墓。有报道说,双汇集团至少因“瘦肉精”事件损失了100多亿元,中国企业每年因缺乏诚信而招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

(2)信息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披露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食品安全。重建政府公信力。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政府主管部门在执法的时候,不应该受到“影响就业~ 影响财政收入”等等因素的影响。而足执法严格,对所管辖企业的违法违规操作绝不姑息,净化消费市场,对劣质产品的负外部性进行惩罚,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注重地方政府的监管角色不被经济发展角色所转换,确保食品生产安全。

(3)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能只注重价格,同时应注重质量。应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陈华,2006年中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2006年12月22日《中国日报》

「2」 「3」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04 年9 月 [ 2] 王长征.企业并购整合[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4」 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5」 「6」 高宏星.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2009 翁士洪.整体性治理及其在非结构化社会问题方面的运用

「7」 陈 共.财政学[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下载国际石油经济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石油经济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公司发起人问题研究 一人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债转股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公司资本管制改革趋势研究 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论 公司章程法律制度研究 论我国竞争法......

    农业经济论文

    关于我国农村闲置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多,一方面使农村的劳动力得以转移,促进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应认识到不足:农村的闲......

    旅游经济论文

    规划建设高品质旅游商贸聚集区 培育秦皇岛地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摘要】秦皇岛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旅游经济区域,全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齐全、旅游环境优美。秦皇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实践证明,推动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实现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经济体制改......

    矿业经济论文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技术经济评价在矿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与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在矿业投资特点基础上,阐述技术经济评价在矿业投资中的目......

    经济论文问题

    1、在平日经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或现象让你舒心,哪些最闹心,哪些看到明白,哪些感到困惑,试以调控房价包括物价为例,谈谈这其中政府最该做什么?房地产商最该做什么?百姓做什么?国......

    区域经济论文

    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经济意义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 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

    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对价值的源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