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综合性评价方案
三年级数学综合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根据课标精神,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该着眼整体,注重实践;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分散分项,形式多样;尊重差异,促进发展。
二、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共评,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作用,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
2、多样性原则。数学素养的诸多方面要求数学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平时成长记录;既检测知识,又测查能力,同时还要测查学习习惯、情感态度、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记录学生平时表现、兴趣、潜能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互动性原则。要扭转教师一人评价、教师和学生二元对立的传统评价局面,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交互式的评价网络。
4、个性化原则。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其兴趣、爱好,帮助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在评价中提高他们的人格尊严,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
5、趣味性原则。要寓评价于快乐的活动之中,除了检测的内容更新外,还应在活动的形式上多进行创新。
三、评价项目
根据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评价:
1、知识技能评价
2、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4、学习兴趣与习惯
四、评价方法
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应涉及到用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为家长们提供他们孩子在校学习数学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情况,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地实践与研究:
1、“知识技能评价”采用“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两种测试成绩相同,则该成绩即为“知识技能评价”成绩。两种测试成绩为一优一良,则评定为优;一良一合,则评定为良;一优一合,则评定为良;如有一项不合格,则暂缓评定。
2、“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 采用“面试”和“笔试”两种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采用“平时观察”和“面试”方式进行评价。
4、免试与重试相结合。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评价标准
1、知识技能评价
(1)口头测试:口算(占10%)测试内容:本册教材内的口算内容。
测试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统一的口算表内,抽取10道题进行口算。教师测试小组长。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90%以上(含90%)为优秀;正确率为80%—90%(含80%)为良好;正确率为 70%—80%(含70%)为合格;正确率在70%以下为不合格。
(2)书面测试(占20%)
测试内容: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
测试方法:在60分钟内完成书面测试题。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85%以上(含85%)为优秀;正确率为70%—85%(含70%)为良好;正确率为 60%—70%(含60%)为合格;正确率在60%以下为不合格。
2、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占40%)(1)口试
测试内容: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测试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统一的测试卷中指定一个内容或自选一个内容进行测试。教师测试小组长。
评定标准:语言表述清楚,思路清晰的评为“优秀”;能基本表述清楚,思路基本清晰的评为“良好”;能在少量提示下表述清楚的评为“合格”;说不清楚,思路比较混乱的评为“不合格”。
(2)笔试
测试内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
测试方法:以实践报告和试卷的形式进行
实践报告:(主要测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主要测试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期终检测的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标准。评定标准:
优秀:能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内容丰富,语言准确,质量比较高,期终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优。
良好:能独立完成实践报告,期终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优或良。
合格: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能完成实践报告,期终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良或合格。
不能完成实践报告的暂不评定。
3、平时学习表现和综合性学习(30%)评价内容:
(1)情感态度(2)课堂作业(3)单元测试 评价办法:由任课老师对照下列标准,给出评价。评定标准:
优秀:(1)学习兴趣浓、态度习惯好、行为表现主动。(2)作业清楚、认真、正确率高。(3)全学期单元测试8次以上获得优秀。
(4)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好。
良好:(1)学习兴趣较浓、态度习惯较好、行为表现较主动。(2)作业比较认真、清楚、正确率较高。
(3)全学期单元测试有5次以上获得良好以上等第。
(4)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较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良好。合格:(1)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行为表现一般(2)作业能够完成。
(3)全学期单元测试有5次以上获得获得合格以上等第。
(4)有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能与他人建立合作,态度、行为、意志表现一般。待合格:暂不评定
4、学生自定特长考查: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语文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的做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展示自己认为最能代表本期数学学习进步的成果,我们不妨为他们搭建一些平台,如“特长展示会”“作品展览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汇报会”等,由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当评委,评出等级。对于有待定合格项目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以“特长”弥补“不足”,有数学方面特长的学生可以申请加试项目,加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将“不合格”的项目上升为“合格”,以此鼓励和带动所有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六、评价方案的有关说明:
1、此评价方案是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考查。
2、在每一项考评结束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考评过程作出相应的点评,让学生既受鼓励,又发现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对及格以下的学生,学校应组织学生补测;对及格以上学生认为不理想的项目,在学生提出补测申请后,应允许补测。
3、评定学生某项的学期考查成绩,以几次考查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学生该项学期成绩。
第二篇:三年级下数学期末评价方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想通过改革数学考试评价方式,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形式
1.分计算能力测试和应用能力测试
(1)计算能力测试: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应用能力测试:“用数学”能有效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提高读题能力。
2.时间
计算能力测试:本周五(6月20日)前完成 应用能力测试:下周四(6月26日)完成
二、评价内容与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主要包括行为习惯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等内容。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
根据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评价:
1、对数学技能的评价。评价项目:计算、应用
测试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90%以上(含90%)为优秀;正确率为80%—90%(含80%)为良好;正确率为 70%—80%(含70%)为合格;正确率在70%以下为不合格。(可以提供一次补测机会)
2、平时学习表现与综合性学习
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提问、回家作业(强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宗旨)等途径掌握了解,平时做好记录。评价内容:
(1)学习态度(2)课堂作业(3)学习能力
评价办法:由任课老师对照下列标准,给出评价。评定标准:
优秀:(1)学习兴趣浓、态度习惯好、行为表现主动。
(2)作业清楚、认真、正确率高。
(3)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好。良好:(1)学习兴趣较浓、态度习惯较好、行为表现较主动。
(2)作业比较认真、清楚、正确率较高。
(3)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较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良好。
合格:(1)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行为表现一般
(2)作业能够完成。
(3)有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能与他人建立合作,态度、行为、意志表现一般。
第三篇:综合性评价(参评)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综合性评价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让“综合性评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大连市71中学 战业华
让“综合性评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大连市71中学 战业华
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因此,对一个学生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其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当看到许多各方面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出自于教育教学能力非常强的教师的培养下,我们也应该想到:这些教师也一定有他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兴趣、斗志的好的评价激励方法。综合性评价,在我们教师看来,并不陌生,这是作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综合性评价,是一种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教会他们在正确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能客观自我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因此,综合性评价不再仅仅是以掌握知识多少和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而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的评价,是发展生命的评价。应该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要求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并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现拿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一. 综合性评价是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保证
评价是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中小学生,评价的导向作用则更强大、更明显。探索评价体系的变化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带来什么影响、哪些影响、影响程度等等均是对发展心理学的丰富和完善。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开展评价研究改革,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由此可见,在万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教育评价体系的支撑。推动教育评价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二.综合性评价原则大大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改背景下,评价的理念是什么?在我认为,传统的学业评价由于目标的单一(如平时作业、学习表现)、方式的唯权(如学习成绩、单元考核分数等)、手段的专制(如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成为束缚时代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的瓶颈。而课改倡导的评价取向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不再只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学业评价要从单一的藩篱解脱出来,走向更为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人格发展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推进,分类指导,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使学生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避免了矫枉过正,从“棒杀”走向千篇一律的“捧杀”。评价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过程,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所以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了教学更好地适应学习主体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策略的调节,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1.评价过程的发展性原则 改变过去对学生学习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功的喜悦。从而通过评价不断改进教师教育教学,使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让更多的学生受到越来越好的教育和发展。2.评价目标多维性原则
改变过去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避免了 “好”与“坏”和“对”与“错”的单一评价。而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力争做到对学生知、行、意诸方面评价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3.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原则
改变过去在评价形式上单纯笔试的方法,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以质评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考查“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查,如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项目调查、活动观察、实践操作、情景测验等,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既有利于鉴定和比较,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4.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
改变过去评价主体上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同时辅之以合适的家长评价等。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鼓励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自觉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样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互动评价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有着主人翁的心态
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一定要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力,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中解放出来,实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团队评、教师指导评、师生互评、家长评、社会评等相结合的群体形成性评价和学生所作的个体补偿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达到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同和相互认识、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的目的。四.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让学生更自信
1.学生干部在多元化评价中产生。改革学生干部任用机制,以往班干部、团队干部、由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依据对学生的平时印象和学习成绩主观任用,没有兼顾同学、课任教师、家长对其的评价意见。新的评价机制下,实行“我选我”,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选的机会,竞选程序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学生自我评价,申请岗位;二是民主投票产生岗位候选人;三是差额选举并综合班主任、科任、家长意见确定学生干部的试用;四是依据试用期的表现及各层面的考核,最后确定任用。经过多层面的评价选定的学生干部更为自信,有能力,有责任感,有群众基础,在班级、学校、社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课堂教学实施连动评价,调动学生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以达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我在上数学课时,进行小组合作,一节课,哪个小组的发言次数多,且准确性高,在课堂检测中总成绩突出,哪个小组就是本节课最佳小组。最后教师公布本堂课表现最佳的小组,用☆记录,同时并让学生进行自主评议,选出课堂上表现最好的学生,亲自在他的书本课题旁贴上一个笑脸,签上老师的名字。一个月统记一次,获☆最多组就是月冠军,获老师的笑脸最多的学生就是月之星。这样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
3.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一个学期的总评成绩包括德智体美劳各项成绩同时兼有教师的评语和自我评语
还有小组长的评定和同学对自己的评定。是每个学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也更加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取长补短。五.制定适合班情的综合性评价项目 树立学生心目中的标尺
为了让更易于操作,确立适合教师本人和本班评价基本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无论制定什么样的评价内容,它都应该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
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小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具有并注重合作精神等。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考查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和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读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六.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
为了促进综合实践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样化目标的达成,应避免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努力探索和应用适应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评价方法,同时,作为学校教师是直接参与到课程评价实践过程当中,因而重视对教师进行评价方法的培训有利于推进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是获得长足发展。
1、观察评价法
对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好奇心、能力、情感、态度进行观察、记录,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评价方法。
2、自我评价法
学生自评可由老师提供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状态、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学识水平的不同,采用如符号法、图表、文字记录等不同形式来开展评价,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3、发展评价法
学生应建有自己的地理学习成长袋。成长袋中可收集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努力方向、自己得意的调查考察报告、小论文、小制作、各种学习小报等。
4、互动评价法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将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以真实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与学的行为,不断的校正教与学的行为。在相互交流中,以自我评价为基础,一方面通过评价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来发现和促进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寻找需要改善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得到提高。
5、档案评价法
档案评价,又称文件夹评价,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它是一种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突破了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不能体现每个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弊端,可以恰当地评价学生在应用、推理、分析、综合、评鉴等高层次认知行为,以及读、说、写与其它技能,还有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努力情况、求知精神等情意方面的表现。使传统的“教学、学习、评价”模式转变为“指导、学习、评价”融为一体的“真正评价”,促进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如我校
个人成长手册的建立就将学生的 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有机的结合起来。我校的个人成长手册有五大版块。即: 我看我自己;我问我自己;我督我学习; 收获与反思;荣誉袋。是学生间,师生间、父子间、教师与家长间沟通的纽带。结束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艺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建立适合自己,适合班情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在理论上对教师自己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以此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教育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身心健康的愉悦的成长吧!
09年9月5日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过程性评价方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过程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的多源反馈信息而深刻地积极地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二、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评价。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
3、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
4、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时间,日评---周评---阶段评---终评相结合;评价方法,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评价准则,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测试,采用满意得分制。
三、评价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发展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评价措施
1、建立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制度
课堂表现记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角度的发展目标进行观察记录和评定。通过课堂表现记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关注了学生掌
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采用教师定期量评价的方式,划分好、较好、一般三个等级,并记录下学生的课堂精彩表现,最后综合起来给予总评,给出鼓励性的评语或者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发展。
2、建立学生合作评价制度
合作评价是指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组评。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谁的解决问题思路广泛,谁的方法最精妙,谁在本次合作中的进步最大,谁的贡献的最多等等。本记录可先由组员形成共识,然后组长负责记录,用语言或数据反应出学生合作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表现结果。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表现,全面发展。该记录由组长一周或一月进行汇总,报给教师。教师在学期末汇总在学生数学课堂表现综合反馈表中。
3、阶段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反映学生在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评价,通过学生自己、小组成员、教师、家长的定量评价,综合学生在某一阶段中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成长历程。等级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还要有学生自己、小组成员、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定性描述,例如“眼中的自己、朋友的鼓励、教师的呵护、家长的期盼”,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4、建立测试满意得分制
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差异,老师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试中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鼓励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给予第二次评价,从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
5、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在作品展示或过程记录中,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决定档案袋的内容。主要收集、记录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或专题成长的有关作品、反思,及教师、同伴对自己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以此来评价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6、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作业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方面进行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的反馈。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
A、考试 B、课堂表现和阶段性表现评价的综合 C、档案袋的考查 D、实践测查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察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的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
考试成绩(等级)+评语(综合参考成长记录袋、过程评价表、课堂观察表)
第五篇:三年级学生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性评价方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三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三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对其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三年级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良好生活习惯是自理的基础,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将来就做不到自立,更做不到自强。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比较差。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班级里也进行评比活动,让学生早日养成生活自理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2、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在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学生的作业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刚开始的时候我实行强制性要求,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出去玩,让他们知道作业早做晚做反正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做,还不如早点做完,可以轻轻松松地玩了。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有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
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在文明礼貌方面要求重点做到语言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1、要求学生语言文明。
2、教育学生在行为上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要教育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孝敬父母是子女应有的纯真感情。孝敬父母,首先要在思想上听取父母的教导和指点,其次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父母,尤其对于体弱多病的父母,要更加体贴、关心和照顾,积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外出时,要向父母说明去向、理由和所需的时间,并且要按时回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当面打招呼时,可以给父母写留言条或委托别人转告父母,回来后主动向父母打招呼。
董各庄小学 三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