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杆加工工艺流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6105QA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1分析连杆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1)结构
连杆是较细长的变截面非圆形杆件,其杆身截面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以适应在工作中承受的急剧变化的动载荷。
连杆是由连杆大头、杆身和连杆小头三部分组成,连杆大头是分开的,一半与杆身为一体,一半为连杆盖,连杆盖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主轴颈装配在一起。为了减少磨损和磨损后便于修理,在连杆小头孔中压人青铜材套,大头孔中装有薄壁金属轴瓦。
为方便加工连杆,可以在连杆的大头侧面或小头侧面设置工艺凸台或工艺侧面。
(2)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目具体要求或数值满足的主要性能大、小头孔精度尺寸公差IT6级,圆度、柱度0.004~0.006保证与轴瓦的良好配合两孔中心距±0.03~0.05气缸的压缩比两孔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在连杆轴线平面内:0.02~0.04:100在垂直连杆轴线平面内:0.04~0.06:100减少气缸壁和曲轴颈磨损大孔两端对轴线的垂直度0.1:100减少曲轴颈边缘磨损两螺孔子(定位孔)的位置精度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0.02~0.04/100对结合面的垂直度:0.1~0.3/100保证正常承载和轴颈与轴瓦的良好配合同一组内的重量差±2%保证运转平稳(3)连杆的工艺特点:
1)连杆体和盖厚度不一样,改善了加工工艺性。连杆盖厚度为31mm,比连杆杆厚度单边小3.8mm,盖两端面精度产品要求不高,可一次加工而成。
由于加工面小,冷却条件好,使加工振动和磨削烧伤不易产生。
连杆杆和盖装配后不存在端面不一致的问题,故连杆两端面的精磨不需要在装配后进行,可在螺栓孔加工之前。
螺栓孔、轴瓦对端面的位置精度可由加工精度直接保证,而不会受精磨加工精度的影响
1)连杆小头两端面由斜面和一段窄平面组成。这种楔形结构的设计 增大其承压面积,以提高活塞的强度和刚性。
在加工方面,与一般连杆相比,增加了斜面加工和小头孔两斜面上倒角工序;用提高零件定位及压头导向精度来避免衬套压偏现象的发生,但却增加了压衬套工序加工的难度。
2)带止口斜结合面。连杆结合面结构种类较多,有平切口和斜切口,还有键槽形、锯齿形和带止口的。从使用性能上看,重复定位精度高,在拧紧螺钉时,可自动滑移消除止口间隙。从工艺性上看,定位可靠,连杆成品经拆装后大头孔径圆度变化小。由于连杆由多面组成且结构复杂,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加工难度增大;结合面和螺孔不垂直,呈72°角,螺栓孔只好在切断工序后、拉结合面工序前加工。螺栓孔和结合面分别先后加工,为达到互换性装配要求,加工精度相应提高。
机械加工辅助设备工具一宗,主要有:切割机、抛光机、磨光机、小钻床、卡尺、电缆、配电箱、自作可转动工装 拟定工艺路线;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但刚度又较差,容易产生变形。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两端面、连杆盖与连杆体的接合面和螺栓等。次要表面为油孔、锁口槽、供作工艺基准的工艺凸台等。还有称重去重、检验、清洗和去毛刺等工序。(1)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加工顺序的安排
连杆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连杆是模锻件,孔的加工余量较大,切削加工时易产生残余应力。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应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这样,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就可以在半精加工中得到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得到修正,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同时在工序安排上先加工定位基准。
连杆工艺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
粗加工阶段也是连杆体和盖合并前的加工阶段:
主要是基准面的加工,包括辅助基准面加工;准备连杆体及盖合并所进行的加工,如两者对口面的铣、磨等。2)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也是连杆体和盖合并后的加工,如精磨两平面,半精楼大头孔及孔口倒角等。总之,是为精加工大、小头孔作准备的阶段。3)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主要是最终保证连杆主要表面——大、小头孔全部达到图纸要求的阶段,如珩磨大头孔、精镗小头轴承孔等。
(1)定位及夹紧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正确选择和初定位夹具的合理设计是加工工艺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拉连杆大小头侧定位面时,采用连杆的基准端面及小头毛坯外圆三点和大头毛坯外圆二点粗基准定位方式。这样保证了大小头孔和盖上各加工面加工余量均匀,保证了连杆大头称重去重均匀,保证了零件总成最终形状及位置。
2)精加工基准采用了无间隙定位方法,在产品设计出定位基准面。在连杆杆和总成的加工中,采用杆端面、小头顶面和侧面、大头侧面的加工定位方式;在螺栓孔至止口斜结合面加工工序的连杆盖加工中,采用了以其端面、螺栓两座面、一螺栓座面的侧面的加工定位方法。这种重复定位精度高且稳定可靠的定位、夹紧方法,可使零件变形小,操作方便,能通用于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中的各道工序。由于定位基准统一,使各工序中定位点的大小及位置也保持相同。这些都为稳定工艺、保证加工精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连杆加工的工艺流程
连杆的加工顺序大致如下:粗磨上下端面——钻、拉小头孔——拉侧面——切开——拉半圆孔、接合面、螺栓孔——配对加工螺栓孔——装成合件——精加工合件——大小头孔光整加工一去重分组、检验。还有另一种常用的工艺流程是:拉大小头两端面——粗磨大小头两端面→拉连杆大小头侧定位面→拉连杆盖两端面及杆两端面倒角→拉小头两斜面→粗拉螺栓座面,拉配对打字面、去重凸台面及盖定位侧面→粗镗杆身下半圆、倒角及小头孔→粗镗杆身上半圆、小头孔及大小头孔倒角→清洗零件→零件探伤、退磁→精铣螺栓座面及圆弧→铣断杆、盖→小头孔两斜端面上倒角→精磨连杆杆身两端面→加工螺栓孔→拉杆、盖结合面及倒角→去配对杆盖毛刺→清洗配对杆盖→检测配对杆盖结合面精度→人工装配→扭紧螺栓→打印杆盖配对标记号→粗镗大头孔及两侧倒角→半精镗大头孔及精镗小头衬套底孔→检查大头孔及精镗小头衬套底孔精度→压入小头孔衬套→称重去重→精镗大头孔、小头衬套孔→清洗→最终检查→成品防锈。
第二篇: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1)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2)分析零件加工的工艺性
(3)选择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4)拟订工艺过程
(5)工序设计
(6)编制工艺文件。
拟定工艺路线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选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划分加工阶段;
合理安排各工序的先后顺序;
确定工序的集中和分散程度。
1)所选加工方法应考虑每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范围要与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相适应。
2)所选加工方法能确保加工面的几何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
3)所选加工方法要与零件材料的可加工性相适应。
4)所选加工方法应与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工作情况相适应。
5)加工方法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6)所选加工方法要与企业现有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水平相适应。
热处理工序安排
热处理的目的在于改变工件材料的性能和消除内应力。热处理的目的不同,热处理工序的内容及其在工艺过程中所安排的位置也不一样。
1)预备热处理:机加工前
2)改善机械性能热处理:精加工前
3)时效处理:粗加工前后
4)表面处理:最后
检查、检验工序:
①零件加工完毕之后;
②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的前后;
③工时较长或重要的关键工序的前后。
去毛刺:切削加工之后
平衡:工艺过程的最后阶段
清洗工序:进入装配之前
淬火就是从高温加热奥氏体化然后快速冷却,组织转变成马氏体的过程。
调质就是转变成马氏体以后,再加热到一定温度,让它转变成回火索氏体的过程,由于回火温度不同,性能可以在一定范围调整。
一般调质都是指高温回火。
第三篇:连杆加工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2
2、设计任务及工况要求················································ 2
3、连杆零件分析························································ 2
4、设计条件······························································ 3
5、专用夹具的设计······················································ 4
5.1、本夹具的功用······················································· 4
5.2、设计方案分析比较·················································· 4
5.3、夹具工作原理······················································· 6
6、定位误差计算························································ 6
7、夹紧力的计算与强度校核············································ 7
7.1、夹紧力的计算······················································ 7
7.2、强度校核··························································
8、夹具特点及使用说明················································ 8
9、心得体会····························································· 9
10、参考文献···························································· 9
铣连杆小头油槽夹具设计说明书
1、前言
连杆在工作过程中,连杆小头油槽收集飞溅的润滑油,并通过连杆小头孔衬套上的小孔将润滑油引导到活塞销上,起到润滑、冷却活塞销和活塞小头孔衬套的作用。因此要求连杆小头油槽不仅要位于连杆小头顶部并铣穿,而且要有一定的对称度;但在整个连杆加工过程中,铣连杆小头油槽并不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连杆小头油槽加工后形成的表面,在后续的工序中,不会用其做定位或夹紧使用,所以铣连杆小头油槽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
2、设计任务及工况要求
运用所学机械制造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解决连杆在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必要的计算,为492Q汽油机连杆的机械加工中的“铣连杆小头油槽”这一工序设计一套专用夹具,努力做到使其具有质优、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连杆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使用量很大,在连杆加工工厂通常采用中批量或大批量生产,实行生产流水线作业。因此加工连杆小头油槽可以选用卧式铣床X51,液压夹紧。
3、连杆零件分析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动机构之一,在发动机缸体内将活塞与曲轴连接起来,实现活塞与曲轴之间力的传递,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可逆地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实现功率的输出。
连杆通常是一种细长的变截面非圆杆件,由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的工字型截面的连杆体、连杆盖、螺栓及螺母等组成。不同结构的发动机,连杆的结构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由活塞销孔端(小头)、连杆身、曲柄销孔端(大头)三部分组成。连杆大头孔套在曲轴连杆轴径上,为了便于安装,连杆一般自大头孔处分开成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然后用连杆螺栓连接。为了减少磨损,大头孔内装有上下两片轴瓦;连杆小头孔与活塞销相连,小头孔内压入铜衬套,孔内设有油槽,小头顶部设有油孔,通过飞溅润滑实现。为了减少惯性力,并有一定的刚度,连杆身采用工字型断面。因此连杆工艺特点:外形复杂,不易定位;连杆的大、小头是由细长的杆身相连,故刚性差,易弯曲、变形;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
连杆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受三个方向的作用力:活塞顶上压缩气体力、活塞杆 2 组的往复运动惯性力,连杆高速摆动时产生的横向惯性力
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连杆大、小头孔;连杆大、小头端面;连杆大头剖分面及连杆螺栓孔等。
(1)大小端孔的精度要求:为了使大端孔与轴瓦及曲轴、小端孔与活塞销能密切配合,减少冲击的不良影响和便于传热,采用分组装配法。(2)大小端孔中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两孔轴心线在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汽缸中倾斜,增加活塞与汽缸的摩擦力,从而造成汽缸壁损加剧。
(3)大小端孔的中心距:大小端孔的中心距影响汽缸的压缩比,所以对其要求很高。
(4)大端孔两端面对大端孔轴线的垂直度:此参数影响轴瓦的安装和磨
损。
(5)连接螺栓孔:螺栓孔中心线对盖体结合面与螺栓及螺母坐面的不垂直,会增加连杆螺栓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并影响螺栓伸长量而削弱螺栓强度。
(6)连杆螺栓预紧力要求:连杆螺栓装配时的预紧力如果过小,工作时一旦脱开,则交变载荷能迅速导致螺栓断裂。
(7)对连杆重量的要求: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连杆大、小头重量和整台发动机上的一组连杆的重量按图纸的规定严格要求。
(8)轴瓦槽:对槽头的要求非常高。
由于连杆在工作中承受多种急剧变化的动载荷,所以要求其材料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及刚度要求,而且还要使其纵剖面的金属宏观组织纤维方向应沿连杆中心线并与连杆外形相符合,不得有裂纹、断裂、疏松、扭曲、气泡、气孔、分层和杂质等缺陷。
连杆成品的金相显微组织应为均匀的细晶结构,不允许有片状铁素体。
4、设计条件
加工工序中,在“铣连杆小头油槽”工序之前,已经完成了对连杆双端面和侧面的精加工,并且完成了连杆钻扩小头孔的加工工艺,因此在定位夹紧时可以选择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而连杆的加工在工厂实行生产流水线作业,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要求生产效率高,并且尽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通用机床X51可以满足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因此可设计与X51工作台配套使用的夹具,并选用液压自动夹紧的方式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5、专用夹具的设计
5.1、本夹具的功用
在机床上进行加工工件工程中,为了使工件的表面以及各项指标能够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在加工前必须将工件定位、夹紧。本夹具主要用于铣连杆小头油槽,它采用通用的定位元件,使被加工的连杆在夹具的安装过程能够迅速实现定位夹紧。夹具只有安装到机床的工作台上才能实现被加工工件的加工工序,因此本夹具的另一功用是连接安装到卧式铣床X51的工作台上。
5.2、设计方案比较分析
根据本工序“铣连杆小头油槽”的加工工艺要求,选用卧式铣床X51,3mm盘状铣刀进行铣削加工。故被加工零件——连杆的定位夹紧,根据加工工艺方法,可以有多种方案。方案
一、定位元件:支撑板、圆柱销、削边销;
夹紧装置:液压自动夹紧,直压板;
定位夹紧原理如下图:
1、小头支撑板
2、削边销
3、加紧压板
4、大头支撑板
5、圆柱销
方案
二、定位元件:支撑板、圆柱销、定位块;
夹紧装置:液压自动夹紧,直压板;
定位夹紧原理图如下:
1、小头支撑板
2、可换定位销
3、夹紧压板
4、定位块
5、大头支撑板
方案一中采用“一面双销”的定位方式,能够限制使得夹具结构简单,但由于在本道工序之前,连杆大头孔还是毛坯面,没有进行加工,因此基准精度很低;且考虑到锻造连杆时的模型锥度,用圆柱销定位连杆大头孔,还存在定位可靠性差的缺点。
方案二采用大小头支撑板、定位销和定位块作为定位元件。在本道工序之前,连杆大小头双端面和侧面及连杆小头孔已经进行了精加工,选用上述已加工表面为定位面,基准精度较高,定位准确,可靠性高且安装方便,只是夹具夹具结构与方案一相比稍显复杂。
综上所述,方案二优点明显,好于方案一,故选用方案二作为本道工序“铣连杆小头油槽”的夹具设计方案。
5.3、夹具工作原理
本工序“铣连杆小头油槽”夹具设计原理方案如下图所示。大小头的支撑板支撑连杆端面,限制连杆的3个自由度;可换定位销套在连杆小头孔内,限制2个自由度;定位块与连杆大头侧面相连,限制1个自由度;因此本夹具可以实现“铣连杆小头油槽”工艺的完全定位。
1、小头支撑板
2、可换定位销
3、夹紧压板
4、定位块
5、大头支撑板
6、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位于小头顶部的定位面的定位尺寸为6.2±0.05,因此基准不重合误差ΔB为δ差
D/2。定位孔与轴可以在任意方向上接触,此种情况下,定位基准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变动,其最大变动量为孔径最大与轴颈最小时的间隙,所以基准位移误
YDmaxdminDd式中,δD、δd、Δ分别为定位孔、轴的尺寸公差和孔轴配合的最小间隙。
由于ΔB和ΔY变化方向相反,所以定位误差 DYBDd2 6 带入数据:δD=0.012,δd=0.03,Δ=0.01,得到:ΔD=0.046mm。
7、夹紧力的计算和强度校核
7.1、夹紧力的计算
由【1】知:铣削切削力计算公式为:
P = Cp·t 0.86·Sz
0.7
2·D
-0.86
·B·z·kp
由于本工序“铣连杆小头油槽”使用卧式铣床X51,盘状铣刀,直径D为75mm,宽度B为3mm,模数m 为3.50;连杆材料为40Cr,属于中碳合金结构钢,σ为980MPa;
故由【1】知:
bCp = 808 N Sz = 0.01 mm D = 75 mm
0.8B = 3 mm z =12 kp =(σb/736)由连杆加工工艺图可知:t = 8.3 mm 所以可以得出:
P = Cp·t·Sz·D·B·z·kp
0.860.72-0.860.8 = 808×8.3×0.01×75×3×12×(980/736)N
= 200 N
由【2】知:钢与钢的摩擦因数μ=0.3,理论夹紧力F: 0.860.72-0.86F = F·μ 即 F = P/μ
所以可以得出:
F = P/μ = 200/0.3 = 667 N
由【1】知:夹紧力计算公式为:
Fk = F·K K = Ko·K1·K2·K3·K4·K5·K6
由工艺规程可知Ko = 1.4 K1=1.2 K3 = 1.0 K4 = 1.0 K5 = 1.0 K6 = 1.0
故可知实际所需夹紧力Fk:
Fk = F·K = F·Ko·K1·K2·K3·K4·K5·K6 = 667×1.4×1.2×1×1×1×1 = 1120 N 7.2、强度校核
压板强度校核:
由理论力学知识,对压板受力分析可知,压板所受的最大力矩M
M = Fk·L = 1120×0.86 N·m = 963.2 N·m
由于压板厚度厚度H 为20mm,压板宽度B2为50mm。所以弯曲应力σp为:
σp = M/S = M/(H·B2)= 963.2÷0.2÷0.5 = 9632 Pa
而压板材料为45钢材,【σp】 为600 MPa,故压板强度足够。
压板螺钉强度校核:
有理论力学知识可知,压板螺钉为M16,所受的拉力同为5880 N ,所以压板螺钉所受的拉应力σp为:
σp = Fk /(πr)= 1120÷π÷0.16 = 13926 Pa
而压板螺钉的材料 Q235 的【σb】为375—500 MPa,故压板螺钉的强度足够。228、夹具特点及其使用说明
本工序“铣连杆小头油槽”所用的夹具,定位元件由大小头支撑板、可换定位销、大头定位块组成,定位精确可靠,结构比较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且由于使用液压自动夹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夹具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维护检测
9、心得体会
伴随着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的开始,我们也踏入了大学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进入了大四,虽然我们在开学时仅仅有这一项学习任务,虽然我们课程设计的要求不如机械设计制作系的高,但由于种种的原因,我还是感觉到时间的紧迫。还好这一切几乎都在计划中进行,虽不能说是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但还是渐渐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而这其中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则是其中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收获。
我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铣连杆小头油槽”加工工序的夹具设计,虽然是较为简单的一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方案的设计制定,到定位元件、夹紧机构的选用,再到定位误差与夹紧力的计算与校核,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地查阅资料,从中收获颇丰。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学过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是一种实践的检查和联系,更是一种对设计研究的探索和尝试。我们的大学生活,快要结束了,很快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或从事研究工作。我相信经过大学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课程设计,未来的路虽然很漫长,但我们有能力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10、参考文献
【1】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
【2】 《机械零件手册》 周开勤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机械制造工程学》 李伟、谭豫之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艾兴、肖诗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柑桔保鲜加工工艺流程
柑桔保鲜加工工艺流程
柑桔加工工艺流程:原料采收—— 原料入库——验收——选优汰劣——清洗保鲜——机械风干——称重分级——检查套袋——装箱入库。
1、原料采收
按基地柑桔不同海拔、不同生长期的成熟度,先熟先采、分批次采摘,做到“三轻”采摘、“六不”措施;采收后装车运输应由专人负责;每片果园分次采摘,确保果园健壮恢复。
2、原料入库
按采摘批次量,有相应仓库容量,原料入库果实堆高严格控制在60CM一下,由足够的活动、工作操作空间;仓库及车辆应铺毛垫,严禁碰伤压扁、踏坏等,按采收时期隔开堆放。
3、验收、选优汰劣
仓库负责人应验收当日采摘果实合格情况,组织熟练工人把外观不合格的病虫果、机械伤果、碰伤果、畸形果及外观颜色不合格的果实初步筛选出,存放处理仓库相应处理。
4、称重分级
按不同单果称重按客户要求的标准进行分级;各级分开单独放置,不混放。
5、清洗保鲜
用机械设备,配齐保鲜药剂,进行机械自动清洗保鲜,清洗保鲜要严格把握时间及药剂品种和浓度,及时清洗果面赃物、虫尘、斑等附着物,保持果面清洁卫生。
6、机械风干
经过机械自动清洗消毒的果实,要马上进行机器风干,严格控制风速和时间,不伤及果面。
7、检查套袋,装箱入库
对保鲜后定的果实,再一次逐个检查验收,将果实套袋,合格进入装箱车间,装箱入库,按规格每箱重量、合格装箱。严禁其再污染。
第五篇:钣金加工工艺流程
钣金加工工艺流程1
2008-06-25 16:01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钣金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现在钣金涉及到各行各业,对于任何一个钣金件来说,它都有一定的加工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工艺流程,要了解钣金加工流程,首先要知道钣金材料的选用。
一、材料的选用,钣金加一般用到的材料有冷轧板(SPCC)、热轧
板(SHCC)、镀锌板(SECC、SGCC),铜(CU)黄铜、紫铜、铍铜,铝板(6061、6063、硬铝等),铝型材,不锈钢(镜面、拉
丝面、雾面),根据产品作用不同,选用材料不同,一般需从产品
其用途及成本上来考虑。
1.冷轧板SPCC,主要用电镀和烤漆件,成本低,易成型,材料厚度≤3.2mm。
2.热轧板SHCC,材料T≥3.0mm ,也是用电镀,烤漆件,成本低,但难成型,主要用平板件。
3.镀锌板SECC、SGCC。SECC电解板分N料、P料,N料主要不作表面处理,成本高,P料用于喷涂件。
4.铜;主要用导电作用料件,其表面处理是镀镍、镀铬,或不作处理,成本高。
5.铝板;一般用表面铬酸盐(J11-A),氧化(导电氧化,化学氧化),成本高,有镀银,镀镍。
6.铝型材;截面结构复杂的料件,大量用于各种插箱中。表面处理同铝板。
7.不锈钢;主要用不作任何表面处理,、成本高。
二、图面审核,要编写零件的工艺流程,首先要知道零件图的各种
技术要求;则图面审核是对零件工艺流程编写的最重要环节。
1.检查图面是否齐全。
2.图面视图关系,标注是否清楚,齐全,标注尺寸单位。3.装配关系,装配要求重点尺寸。
4.新旧版图面区别。
5.外文图的翻译。
6.表处代号转换。
7.图面问题反馈与处埋。
8.材料
9.品质要求与工艺要求
10.正式发行图面,须加盖品质控制章。
三、展开注意事项,展开图是依据零件图(3D)展开的平面图(2D)
1.展开方式要合,要便利节省材料及加工性
2.合理选择问隙及包边方式,T=2.0以下问隙0.2,T=2-3问隙0.5,包边方式采用长边包短边(门板类)
3.合理考虑公差外形尺寸:负差走到底,正差走一半;孔形尺寸:正差走到底,负差走一半。
4.毛刺方向
5.抽牙、压铆、撕裂、冲凸点(包),等位置方向,画出剖视图
6.核对材质,板厚,以板厚公差
7.特殊角度,折弯角内半径(一般R=0.5)要试折而定展开 8.有易出错(相似不对称)的地方应重点提示
9.尺寸较多的地方要加放大图
10.需喷涂保护地方须表示
四、钣金加工的工艺流程,根据钣金件结构的差异,工艺流程可各不
相同,但总的不超过以下几点。
1、下料:下料方式有各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剪床:是利用剪床剪切条料简单料件,它主要是为
模具落料成形准备加工,成本低,精度低于0.2,但只能加工
无孔无切角的条料或块料。
②.冲床:是利用冲床分一步或多步在板材上将零件展
开后的平板件冲裁成形各种形状料件,其优点是耗费工时短,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适用大批量生产,但要设计模具。
③.NC数控下料,NC下料时首先要编写数控加工程式,利用编程软件,将绘制的展开图编写成NC数拉加工机床可
识别的程式,让其根据这些程式一步一刀在平板上冲裁各构
形状平板件,但其结构受刀具结构所至,成本低,精度于
0.15。
④.镭射下料,是利用激光切割方式,在大平板上将其
平板的结构形状切割出来,同NC下料一样需编写镭射程式,它可下各种复杂形状的平板件,成本高,精度于0.1.⑤.锯床:主要用下铝型材、方管、图管、圆棒料之类,成本低,精度低。
1.钳工:沉孔、攻丝、扩孔、钻孔
沉孔角度一般120℃,用于拉铆钉,90℃用于沉头螺钉,攻丝英制底孔。
2.翻边:又叫抽孔、翻孔,就是在一个较小的基孔上抽成一个稍大的孔,再攻丝,主要用板厚比较薄的钣金加工,增加其强度和螺纹圈数,避免滑牙,一般用于板厚比较薄,其孔周正常的浅翻边,厚度基本没有变化,允许有厚度的变薄30-40%时,可得到比正常翻边高度大高40-60%的高度,用挤薄50%时,可得最大的翻边高度,当板
厚较大时,如2.0、2.5等以上的板厚,便可直接攻丝。
3.冲床:是利用模具成形的加工工序,一般冲床加工的有冲孔、切角、落料、冲凸包(凸点),冲撕裂、抽孔、成形等加工方式,其加工需要有相应的模具来完成操作,如冲孔落料模、凸包模、撕裂模、抽孔模、成型模
等,操作主要注意位置,方向性。
4.压铆:压铆就本公司而言,主要有压铆螺母、螺钉、松不脱等,其是通过液压压铆机或冲床来完成操作,将其铆接到钣金件上,还有涨铆方式,需注意方向性。
5.折弯;折弯就是将2D的平板件,折成功D的零件。其加工需要有折床及相应折弯模具完成,它也
有一定折弯顺序,其原则是对下一刀不产生干涉的先折,会产生干涉的后折。
l 折弯条数是T=3.0mm以下6倍板厚计算槽宽,如:T=1.0、V=6.0F=1.8、T=1.2、V=
8、F=2.2、T=1.5、V=
10、F=2.7、T=2.0、V=
12、F=4.0
l 折床模具分类,直刀、弯刀(80℃、30℃)
l 铝板折弯时,有裂纹,可增加下模槽宽式增加上模R(退火可避免裂纹)
l 折弯时注意事项:Ⅰ图面,要求板材厚度,数量; Ⅱ折弯方向
Ⅲ折弯角度;Ⅳ折弯尺寸;Ⅵ外观、电镀铬化料件不许有折痕。
折弯与压铆工序关系,一般情况下先压铆后折弯,但有料件压铆后会干涉就要先折后压,又有些需折弯—压铆—
再折弯等工序。
6.焊接:焊接定义:被焊材料原子与分子距京达晶格距离形成一体
①分类:a 熔化焊:氩弧焊、CO2焊、气体焊、手工焊
b 压力焊:点焊、对焊、撞焊
c 钎焊:电铬焊、铜丝
②焊接方式:a CO2气体保护焊
b 氩弧焊
c 点焊接等
d 机器人焊
焊接方式的选用是根据实际要求和材质而定,一般来说CO2气体保护焊用于铁板类焊接;氩弧焊用于不锈钢、铝板类焊接上,机器人焊接,可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减轻工作强度。
③焊接符号:Δ 角焊,Д、I型焊,V型焊接,单边V型焊接(V)带钝边V型焊接(V),点焊(O),塞焊或槽焊(∏),卷边焊(χ),带钝边单边V型焊(V),带钝之U型焊,带钝的J型焊,封底焊,逢焊
④箭头线和接头
⑤焊接缺失及其预防措失
点焊:强度不够可打凸点,强加焊接面积
CO2焊:生产率高,能源消耗少,成本低,抗锈能力强
氩弧焊:溶深浅,溶接速度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具有夹钨缺陷,但具有焊接质量较好的优点,可焊接有色
金属,如铝、铜、镁等。
⑥焊接变形原因:焊接前准备不足,需增加夹具
焊接治具不良改善工艺
焊接顺序不好
⑦焊接变形效正法:火焰效正法
振动法
锤击法
人工时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