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
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3-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35万亿元,占全国的27.6%,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软件业务收入4224.2亿元,占全国的16.9%;电子商务交易额1.5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7.9%,居各省市之首;互联网普及率达63.1%,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66.4%,均居全国前列。当前,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兴起,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应用正酝酿重大突破,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融合,推动人类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和社会活动模式发生新变革,对我省加快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抓住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和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以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抢占信息化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等新技术新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战略定位。
坚持立足广东、面向世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将我省建设成为国际信息网络枢纽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世界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发展成为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高地、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和北斗卫星综合应用试验区。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信息化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迈进世界先进行列。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数据和商业智能试点示范应用成效明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全面普及,信息化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信息化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具体目标如下:
——全省网络覆盖、网络速率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全省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提高3倍以上,加快推进城镇光纤入户,农村光纤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30%,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70%.珠三角地区公共区域实现WLAN(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光纤入户率达到20%,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8%,珠三角地区达到80%。IPv6(下一代互联网)初步实现规模商用。
——在集成电路设计、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等重点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25%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7500亿元。
——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2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0%,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普及率达到40%。
——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建成,至2013年底全省县级、至2015年底珠三角地区镇级政府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并与省市连接,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率达70%,珠三角地区试行公民个人专属网页。
到2017年,全省信息化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信息化发展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具体目标如下:
——全省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比2015年提高2倍以上。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0%,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0 %.光纤入户率达到40%,网络接入能力超过100兆。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珠三角地区达到83%。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28%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
——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6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5%,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达到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70%.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应用普及率达到50%。
——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持续推进,镇(街)级政府基本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并与省、市、县连接。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5%,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率达75%。珠三角地区全面普及公民个人专属网页。
到2020年,全省信息化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更加显著,信息化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基本建成“智慧广东”。具体目标如下:
——全省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比2015年提高3倍以上,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5%以上,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90%,城镇公共区域实现WLAN全覆盖。珠三角地区光纤入户率达到75%,20家农户以上规模的自然村通宽带。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8%,珠三角地区达到85%。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平稳增长,占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30%。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突破1.5万亿元。
——电子商务应用全面普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20%,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突破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突破80%。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应用普及率达到70%。
——全省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部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省、市、县进一步巩固已有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成果。全省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率达80%.大数据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社会的服务应用全面普及,全省推广公民个人专属网页。
三、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江口东西两岸各市为节点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全省通信管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优化各类城域网络,提高话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开展频谱资源共享试点,实现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优化基础接入网建设模式,提高接入网共建共享水平。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升级改造。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网络建设。
(二)推进光纤入户和三网融合。
加快城市光纤入户,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大资源投入,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宽带接入能力,重点推进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文化场馆、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社区等单位和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推动农村宽带入乡进村。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深入推进深圳、广州、佛山、云浮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广电、电信双向业务进入实质性商用阶段,积极培育三网融合新业态。
(三)推进无线城市群建设。
统筹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无线局域网(WLAN,包括WiFi等)、新一代移动通信(LTE等)无线宽带网络发展。扩大WLAN在重要区域和公共场所的覆盖面,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加快实现珠三角地区WLAN全覆盖,逐步实现全省城镇公共服务区域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一)完善信息技术创新机制。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扶持引导作用,组织技术联盟和产业协作,加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支持省内企业参与信息化全球市场竞争,推动我省自主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加快形成高端信息技术创业创新高地。
(二)培育信息技术骨干企业。
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支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实施信息技术企业百强培育计划,发展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信息技术企业,突出支持一批大型民营信息技术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到2017年全省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达到15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达到10家以上;超500亿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达到8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达到6家以上;超1000亿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达到3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达到3家以上。
(三)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突破核心元器件、高性能芯片、高端软件三大核心技术。构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和超级计算中心四大应用创新平台,重点构建面向企业供应链管理、交通、电力、环保、食品溯源、现代农业种养的物联网应用创新平台,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和技术创新的云计算平台,构建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及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大数据挖掘应用创新平台,并以广州、深圳两大超级计算中心为基础构建信息技术研发设计、高性能计算创新平台。推进通讯设备、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优势产业创新发展,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改造、产品性能质量提升、供应链优化、市场拓展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促进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四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大容量数据处理、短距离通讯、IPv6、LCD(液晶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智能装备等新兴技术产业和新型服务业态快速发展。推动产业链整合,形成从材料、芯片、元器件、整机到终端设备,从数控机床到智能机器人,从硬件、软件到信息技术集成服务的完善产业链,全面提升我省信息产业竞争力。
(四)优化信息技术产业布局。
进一步优化“两核三圈三带”的信息技术产业布局,打造以广州、深圳两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核心的高端信息产业发展高地,提升珠三角地区“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信息产业主体圈,辐射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三大信息产业发展带,推动产业梯度集聚,实现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在建设完善现有10个国家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到2015年建成20个省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建设广州、深圳中国软件名城,打造一批“名园、名企、名牌、名人”。建设珠三角国家级北斗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区。
五、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一)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深化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突出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的转型升级。重点突破工业控制芯片、核心工业软件、数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制高端数控产品、工业机器人、数控精密注塑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智能家电等智能化工业产品,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信息共享、系统整合、智能控制和协同制造,提高精准制造、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建设一批工业设计和产品开发公共技术服务网络平台,推进一批行业信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
(二)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强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信息监测、分析,提高能源集约利用、能源消费优化、排放综合治理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快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建立行业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普及应用数字化技术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加强对能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节能减排能力。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支持能源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新能源技术,建设可实现新能源生产、储存和共享的智能化能源网络,促进新能源产业信息化、智能化。
(三)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
深化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持续推进“广货网上行”,支持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和网络零售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深化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建设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支付服务、跨境贸易服务、交易产品追溯服务等应用试点,促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推动移动电子商务从生活服务领域向工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延伸。加快建设南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全国加工贸易产品交易博览会网上交易平台和省级电子口岸平台,促进RFID、二维码、智能卡、传感器等新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深化会展、创意、租赁、工业设计、技术服务外包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
(四)推进大数据商业化应用。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推进行业、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开发深度加工的行业应用数据库,建立行业应用和商业服务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挖掘分析和商业智能等大数据应用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定制各类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培育数据资源服务重点企业,提高数据资源服务能力。推动大数据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制造,创新生产管理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商业大数据创新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提高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水平。
(五)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
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民营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牵手工程”,促进生产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深入对接。加快开发推广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企业管理系统、研发设计和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优化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建立完善集技术支撑、信息交流、融资租赁、中介服务、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适应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息化服务。
六、推动信息化和城镇化加快融合(一)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统筹考虑、一体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在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相关规划中的比重,强化信息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推进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智慧城乡空间信息平台等一批智慧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省、市、县多级地理空间信息与人口、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城镇化发展相关领域信息的整合、交换和共享,加快实现信息化与全省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城镇服务管理等领域协调发展,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
加快传感器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在城市运行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城镇基础设施智能感应系统、环境感知系统、远程监控服务系统。推进RFID网络、视频监控网络、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共建共享,统筹传感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摄像头等各类智能终端在交通、给排水、能源、通信、环保、防灾与安全生产等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应用,加强对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控,形成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三)推进城镇管理和服务智慧化。
加强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城镇运行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重点推进智慧国土、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房管、智慧建工、智慧应急建设,提高政府在国土利用、市政管理、交通出行、住房规划、市场监测、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推进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以及社区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人口计生、水电气、气象、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推进在线办理、在线阅读、居家养老、家庭病床、应急救助等智慧化便民服务,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水平,改善居民智慧化生活环境。建设智慧城镇运营平台,建立健全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开发利用相关标准体系,开展智慧城镇大数据应用,推动城镇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引导全省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七、推进社会建设信息化
(一)推进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工程、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校园建设,推动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在线学习、终身学习和教育管理的智慧化应用服务,加快发展远程教育,推动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省级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咨询保健智能应用,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监管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全省集中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省水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省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信息系统和平台,加强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整合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交通等信息资源,推进市民服务“一卡通”工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展数字出版业,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持开发具有广东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链,培育新型数字文化娱乐消费。
(二)加快社会服务信息资源开发。
深入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和应用的长效机制。整合各有关部门的人口登记信息,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信息资源共享的省级人口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大力推进应急体系信息化建设,整合各领域、各行业应急资源,建设完善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分析和应用,利用网络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支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建设社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
扎实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全面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政务连农民、信息技术兴农业。着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供销社经营网络的标准化、信息化,发展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经营业态。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服务站点网络化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支撑“三农”发展的数据库,提升农村信息采集、分析和挖掘能力,推进农村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推进海洋渔业和林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动精准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和林业中的应用。开展农村信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农民、渔民信息化知识,支持农民、渔民利用信息技术创业致富。
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
(一)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改造升级全省电子政务网络,运用云计算理念和技术,构建全省政务数据中心,为省直各部门提供按需申请、弹性化服务的信息基础服务资源。提升省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善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房屋、社会保险、档案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强化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推进全省电子公文交换、电子文件归档和数字档案管理,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绩效评估和运行维护机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站中文域名注册工作,加强电子政务网站规范化管理。推动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向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推动办公模式向云端化、移动化变革。
(二)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
建设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连通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形成“横向到省直厅局、纵向到县区镇街”的网上办事体系,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政府效能网上监察。结合省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多部门并联审批和各级政府联动办事的工作机制。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各类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推动各级实体性政务办事大厅功能向网上办事大厅迁移。建设完善反映公众诉求的网络问政平台,完善政企信息互动机制。逐步建设覆盖全省的公民个人专属网页,为公民提供便捷的电子政务和民生服务。
(三)推动政务大数据应用。
建立各级政府和部门联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采用行政收集、网络搜取、自愿提供、有偿购买、传感采集等方式,拓宽大数据收集渠道。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市场监管信息网、政法信息网、医疗卫生信息网、公民个人专属网页等重大信息化项目,收集整理公共数据。推进二维码、RFID、传感器等普及应用,实现数据自动收集。实施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数据上移工程,强化全省数据汇聚、集中、共享能力。加强政府大数据业务支撑系统建设,以业务协同为基础,以数据共享为支撑,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创新水平。有步骤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促进社会大数据应用。
九、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一)加强信息安全机制建设。
加强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健全各地级以上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形成省市联动、部门互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联合监管和协调机制。推动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二)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建设政务信息安全监管平台,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完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全管理,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推进党政机关互联网集中统一接入。加强能源、交通、金融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智慧城镇建设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加强核设施、先进制造、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水利枢纽、城市设施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对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的监管。拓展省电子交叉认证平台的应用和覆盖范围,推动国产密码、电子签名在金融、铁路、电力、电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加强全省档案数据备份工作,实现档案数据的异地异质备份。
(三)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增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统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加强对互联网网站、地址、域名、信息内容和接入服务单位的管理,规范互联网服务市场秩序。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完善网络信用体系,加强网络舆情研判,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倡导行业自律,发挥网民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逐步完善涉及信息安全的政府采购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提高我省安全可控软硬件产品覆盖率。加强商用密码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和行业监管。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化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协调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产业链构建、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的统筹指导,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快制定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大数据等相关标准规范和法规规章。各地要把信息化发展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各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实现各项政策的效益最大化。全省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财政扶持。
整合现有资金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支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标准体系、公共服务平台、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加大信息技术研发投入,拓宽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渠道。
(三)加强区域协作。
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大力促进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引导珠三角信息化成果向粤东西北地区推广应用,推动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及服务向县(区)、乡(镇)、村延伸。大力推进农村、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工作,建立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电子商务、信息社会建设示范区,促进信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粤港澳信息化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支持省内企业与国际优势企业加强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合作。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信息化人才国际化战略,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培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信息化人才。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骨干队伍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大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在政府机关和涉密单位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训。附:名词解释
——IPv6:即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具有海量地址,更高的传输速度和安全性能,特别是能够解决目前互联网地址不足的问题。
——WLAN:即无线局域网络,是无线局域网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物联网: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新型网络。
——云计算: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以服务方式动态、弹性提供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服务等信息技术资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获取上述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
——大数据:指在社会生产生活及管理服务过程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集、传输、汇总而形成的,超出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整合共享、交叉复用、提取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两化融合牵手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牵手共进。组织省内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面向传统产业开展对接合作和信息服务活动,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双提升。
第二篇: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我省建筑产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保持和发挥建筑产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对我省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的主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等相关文件,省委关于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和战略部署,《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等。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挑战,努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建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拉动效应更加凸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省建筑产业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增强,为广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 年,全省建筑产业总产值突破8800 亿元,排在全国第五位,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 4.9%,是2010 年的 1.9 倍,年均增幅达 13.3%。建筑产业增加值从 2010年的 1551.8 亿元增加至 2015 年的 2441.9 亿元,净增 890 亿元,年均增长 9.5%;2015 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的 3.4%,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建筑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11-2015 年,建筑业累计完成利税总额达 3083.3 亿元,其中,2015 年利税总额 765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3.1%。“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保持在 3.0%-3.3%左右,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富民安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建筑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企业的资质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骨干企业总体实力增强,涌现出一批能够承担高大精尖项目的龙头企业。到 2015 年末,全省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增至 14 家;一级资质企业突破 1100 家,比 2011 年增加552 家。全省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企业达 505 家,比 2011 年增加 258 家,业务范围涵盖建筑装饰、环境、消防设施、建筑幕墙、轻型钢结构、照明工程、风景园林等多个领域,基本具备承接各类省级重点工程、大型工程勘察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一批骨干大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入选“2015 年中国建筑业综合实力 100 强”。
3.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我省建筑业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一批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完善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启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先成立省级 BIM 联盟,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布 31 项省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完成 1343 项建设科技成果的鉴定,其中7 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2 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39 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63 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我省数百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一批“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利废、环保等目标。
4.监管机制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深化建筑市场监管方式改革,基本建成全省建设工程交易项目中心数据库,完成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的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归集。出台《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五公开”实行办法》等文件,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招标代理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构建有别于行政审批的行业自律资信评级模式,激发市场活力。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制度建设。颁布《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先后制订并颁布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材产品等地方标准,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安全巡查、安全专项整治、施工污染环境集中整治等系列督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5.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鼓励大型骨干建筑业企业参与质量奖评选。全省房屋市政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99.94%;“十二五”以来,全省共有 32 个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2 个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高质量完成一批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大工程,为改善城乡人居条件做出突出贡献。
全省共有 18 个国家园林城市、3 个国家园林城镇、7 个省级园林城市、7 个省级园林城镇,8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18 个省级宜居社区, 213 个宜居示范城镇、648个宜居示范村庄,26 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深圳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6 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建筑质量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保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三者协调一致,建设绿色美好家园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6.绿色建筑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省大力推动建筑绿色化,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新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面积6977 万平方米,认定绿色建筑面积 1127 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实现绿色建筑地级市全覆盖,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截至 2015 年底,我省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 100%。我省“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节能建筑超过 6.2 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过 2050 万平方米。先后建设 5 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深圳市率先开展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建成 30 个市级示范基6地和项目。全省绿色建筑的加快发展,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污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安全、健康、宜人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1.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与沿海其他发达省相比,我省建筑业规模有待提高。2015年,我省建筑业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我省建筑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较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大型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跨国建筑承包企业。
2.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我省建筑产业仍处于相对粗放的发展阶段,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产业整体素质较低,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发展战略意识不强,市场扩张能力不足。
3.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我省建筑产业仍未完全摆脱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大多数企业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创新管理能力不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4.现代化水平不高
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差距较明显,存在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建设周期长和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现代化建筑标准和建筑结构体系有待完善,未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5.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完善,建筑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失信惩戒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投资建设、招投标管理、市场违法违规查处、动态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1.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国际建筑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旺盛。其中,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引擎,拉美地区市场规模快速上升,发达国家将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基础设施更新和绿色能源建设。国际建筑市场份额的扩大,有利于我省建筑业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建筑产业格局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兼并重组成为常态。这有利于我省建筑企业加快战略转型和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商、集成商和城市综合运营商方向发展,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做强做优。
2.“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筑企业“走出去”
“十三五”时期,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将引发大规模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直接带动大批铁路、公路、港口等跨境项目的建设,为我省建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重大机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为我省建筑企业“走出去”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拓展对外合作空间、调整经营布局、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
3.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建筑产业的市场空间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提出,到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 60%左右,努力实现 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省。“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投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以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城乡危旧房改造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建设将全面展开,建筑产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
4.绿色发展的浪潮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以全面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发展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全面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现我省建筑业跨越性发展。在绿色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调整,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必将催生一批绿色建筑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等高端服务企业;必将涌现一批以绿色发展为使命,集设计、施工、运维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必将产生智慧建造、智慧管理等新的建筑业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5.新技术增强建筑业创新发展的动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 BIM 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推动建筑企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开发经营、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建设中的优势;加快应用、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建筑企业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实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注入了新能量,同时对建筑企业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企业快速变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技术对促进建筑产业推进科技与管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提高建筑产品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要求,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战略机遇,落实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转变建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着力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探索广东绿色建设体系,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现代产业、节能环保绿色产业,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广东实际并有所创新,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遵循建筑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建筑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相协调,推动建筑产品供给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协调。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做优做强总承包企业,做专做精专业承包企业,做实做好劳务分包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建筑业全产业链中践行绿色建设模式,推进绿色建材、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和绿色改造,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彰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坚持共享发展,确保安全高效高质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水平。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中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推动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基地和项目建设。
5.坚持开放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全方位对接外部市场,以国际化新视野发展建筑产业,加快推进与国际化建筑标准对接,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建筑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省建筑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使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实现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完成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产业市场环境逐渐成熟,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以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普及,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大型建筑企业经营国际化有新的突破,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产业规模效益目标
实现建筑产业规模和效益平稳较快发展,建筑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
——到 2020 年,全省建筑产业总产值达到 15000 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12%;全省建筑业增加值达到 3800 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9%;建筑业省外完成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 30%以上。
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专业类别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龙头骨干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加强,形成产业结构优化、专业分工合理的建筑产业新格局。
——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到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15%。其中,政府投资新建保障性住房、“三旧”改造工程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 20%,商品房的比例达到 15%。建成 5 个示范城市、15 个示范基地。采用建筑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总体施工周期缩短 1/2 以上,建筑垃圾排放量减少 80%以上,施工扬尘量下降 80%以上,建造过程碳排放量下降 50%以上。建成 10 个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15 个省级示范基地;建成千亿级现代建筑产业集群 1 个,实现建筑产业配套服务集约化;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总承包资质更加齐全。
——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到2020 年,施工特级企业数量达到 20 家,勘察、设计综合甲级企业数量达到 12 家;年产值 100 亿元以上的建筑企业超过 12 家。
3.科技进步目标
建筑技术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建筑业技术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
——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勘察设计行业专利和专有技术年均增长率不低于 15%。
——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0.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施工装备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能够参与主编国家、行业标准。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 60%以上。
——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大桥梁、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起正常运行的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得到全方位推广应用。——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参与主编国家、行业标准。
4.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评价考核渠道拓宽,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人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
——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有海外承包经营能力的跨国经营型企业家达到 50 人;有海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投资和运营经验的国际化高级技术和专业人才 100 人。
——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
——加强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建筑工人技能和标准化意识得到提高,全面实现岗前培训全覆盖,70%以上的建筑工人参加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培养 1000 名掌握先进技术、有海外建筑施工经验的国际化高级技师、技工骨干人才。
5.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深入发展,绿色建材广泛应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到 2020 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重点开展运行阶段绿色建筑标识,建成一大批三星级绿色建筑。
——到 2020 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 50%,试点示范工程中应用比例达到 80%。
6.建筑市场监管目标
形成较完善的建筑业监管方式和市场监管体系,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个人注册执业(认可)制度进一步完善。
——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基本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
——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7.质量安全监管目标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创新监管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工程施工事故明显减少,工程质量安全达到新的水平。
——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的监督,形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新模式。
——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
——全面推行质量检测、商品混凝土质量信息化监管。竣工 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到 100%,工程质量一般以上的事故实现零发生。
——落实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
——依法应当实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程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获国家工程质量奖的工程项目数量处于全国前列。
——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加强,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职业行为“一处锁定,全省联网”,实现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
8.信息化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取得明显成效,电子化和标准化审批广泛推行,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场与行业更加自律,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强化;以电子政务、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等为依托,建成全省建筑市场大数据库,企业、人员、项目、诚信四大基本要素的信息采集、加工、公开、联动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建筑市场监管和行业综合诚信评价体系初步建成。建筑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更加普遍,信息化应用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表 1:广东“十三五”时期建筑产业主要发展指标
注:指标和目标值参考来源:《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以全面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装配式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实现我省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构建装配式建筑生产体系。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产业链,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升建筑生产能力和施工水平。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协同设计能力。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先进高效工程技术和装备,大幅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引导企业研发应用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
培育装配式建筑基地。引导传统建筑企业实现跨越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实现建筑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一体化施工的产业集群。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引导企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各地级以上市要积极申报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项目,加快形成一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支持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实现建筑产业配套服务集约化。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
加快标准化制定。制定装配式建筑法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通用性、可置换性,以标准化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适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针对建筑设计、部品及构配件生产、施工、装修、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在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试验和试点工程的基础上,编制和修订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标准图集、通用产品和设备手册、技术指南,建立产业化标准体系。制修订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
抓好试点示范。鼓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有效利用“粤港澳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优势,率先建成示范城市。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村庄,开展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农村住宅建设试点。培育一批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和部品部件生产的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指导示范城市、试点村庄、示范基地制订行动计划,督促检查推进建设情况,及时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监督和跟踪服务,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推广重点。指导各地级以上市按近、中、远期示范推广目标的要求,每年确定一批推广项目。重点在全省保障性住房、“三旧改造”和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广泛推广装配式结构;在工业厂房、仓库,以及体育、教育、卫生等大跨度、大空间、超高层和抗震等级较高的公共建筑优先选用钢结构建筑;在居住建筑,以及办公、商业、文化等公共建筑中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在农房建设中积极推进轻钢结构;鼓励住宅小区围墙、工地临建、管道管廊等建设配套设施采用可装配、可重复使用的部品部件;鼓励具备条件的旅游度假区、园林景区等因地制宜采用木结构建筑或部件。
(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引导企业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要求,加快资源整合,利用我国和全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延伸产业链,做强优势环节,探索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
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扶持发展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施工龙头企业,支持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勘察设计、项目管理、投融资服务等企业联合重组,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培育集投资、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打造建筑航母企业,提高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推动有实力、重诚信的企业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以骨干龙头企业的规模、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基础,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企业。
支持企业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建设建筑业与金融业合作渠道,推动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鼓励金融资本采用 BT、BOT、PPP 等模式支持总承包业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若干家总承包业务与金融资本融合的成功示范单位。打造“专、精、特、新”的专业企业。针对建筑产业的关键环节,积极扶持发展一批优势专业企业做专做精,引导中小型施工承包企业向专业化企业发展。扶持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智能化、钢结构、隧道等专业化企业;培育实体化、一体化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促进不同类型企业差异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扶持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分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承包公司,引导二、三级企业积极研发专有技术,走“专、特、精”道路,向特色专业承包方向发展。支持企业提升进入专业工程市场的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关键岗位自有工人为骨干、劳务分包为主要用工来源、劳务派遣为临时用工补充的成建制用工方式,支持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拥有独资或控股的劳务企业,引导组建劳务公司。
积极发展建筑咨询服务企业。规范发展工程咨询服务机构,营造有利于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为业主或委托方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支持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服务企业通过改制、联合重组或互补合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扩大服务领域。
培育现代建筑产业集群。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引导一批技术型企业围绕核心环节成长,形成产业集群。
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打造建筑行业总部基地,促进行业集群式发展。支持我省建筑业企业与央企和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合作组建联合体,共同参与国内外高端建筑市场竞争。吸引央企和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优先保障企业总部落户所需的经营用地。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分别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建筑产业示范园区,整合装备制造、建材生产、设计咨询、资金物流等要素,引导建筑业企业集聚发展。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技术进步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建筑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突破,积极引导建筑行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加快推广应用 BIM 等信息技术领域最新成果。
健全建筑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与国家技术体系相衔接、适合亚热带气候特点、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体系,形成贯穿建筑业全产业链的技术路线图。鼓励企业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工法,支持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加快企业标准编制。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创新研发技术含量高、应用价值高的专有技术、工法和标准。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和组建一批现代化工程研发中心、共性技术服务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鼓励技术研究机构和试验室成为国家或地方工程领域专项技术研发基地。引导企业通过开展战略联盟、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与创新。支持大型企业和设计院合作,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工程标准和设计技术合作,为我省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技术设计支撑。
加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扶持相关企业申请筹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协作创新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的前沿技术研究。支持大型骨干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指导全省开展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叠合楼板、预制窗台板、整体厨卫、集成房屋、装配设备、智能家居、成品钢筋等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绿色建材应用,促进建筑产品质量及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抗震技术的应用。
促进信息融合。加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工业化生产全产业链中的应用,鼓励以“互联网+”的方式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着力解决建筑产业信息不畅、上下游脱节、资源分散、资金流通不畅等问题。以设计为引领,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及城建档案管理等各环节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与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 BIM 应用水平考核评价机制。大力推动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运营智能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等信息技术的创新、集成及应用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开发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利信息专题数据库,对技术研发型建筑企业实行专利信息推送服务。明确建筑业统计边界,健全建筑产业数据统计机制。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
注重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绿色设计,推进绿色施工,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增强绿色科技发展能力。
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研究制订绿色建设省级条例,逐步推行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全生命期的绿色建设发展模式。
创新绿色建设金融,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综合利用社会资本、外资以及财政资金投入绿色建设。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竞选制度,建立完善大型公共建筑方案公众参与和专家辅助决策机制,引导有条件城市试点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建立完善绿色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
实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计划。完善新建建筑在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的节能监管措施,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推进规划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试点工作,强化建筑节能源头把关。研究制订更高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
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制订实施我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修订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善财政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到 2020 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 30%。继续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引导有条件的城市按规定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指导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开展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耗公示工作,鼓励应用 PPP、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手段推进建筑节能改造。研究各类公共建筑的能耗定额标准,逐步实施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研究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完善财政激励政策,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加强建设工程材料应用的管理,做好结构性、功能性材料市场的统计及监测分析,到“十三五”期末,各市建制镇以上城市规划区全面完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进一步提高建制镇以上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应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比例。加快推进绿色施工方式的研究。制订实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制度,研究制订推广使用绿色建材政策,财政性投资占主导项目和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逐年提高,鼓励建设工程项目使用绿色建材。
(五)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方式,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推进建筑市场信息化和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动态的市场监管机制。
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坚持市场在工程造价确定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工程造价体系,全面推行清单计价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和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结合广东现行的标准体系和抗震设防、绿色节能等要求,研究制定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配套的计价定额。创新定额编制方法,推动建筑生产要素价格和费用的市场形成机制,推动工程定额动态化管理,提高工程定额市场化程度。
创新工程造价纠纷调解机制,增强政府公信力。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招投标制度,积极推行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方式。推行阳光、透明的工程招投标机制,试点放开非国有投资项目招投
标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推行电子 化招投标,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促进招标投标活动公开透明。坚 决遏制和打击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 强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服务、项目管理等以及不同发承包方式的标准合同范本,建立合同监管 机制。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制定全省统一的工程
项目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构建省级、市级和县级有效衔接 的“互联网+监管体系”平台,明确信息采集、数据公开、共享 和交换的管理模式,建立全省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对在建工程 项目、市场各方主体及关键岗位人员实时动态监管,动态记录市 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和现场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工程 建设过程监管、执法处罚等信息,曝光市场主体和人员的不良行 为信息,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制定工程建设企业和从 业人员的建筑市场和现场诚信行为评价制度,设计全省建筑业信 用评价体系,建立建筑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数据库,逐步建立“守 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信用环境,推进信用评价结果在 29 资质审批、招标投标和扶持奖励事项中的应用,引导企业诚信守 法经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服务和行业自律,促进建筑业 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建立
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服务体制,完善建筑产 业现代化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 督、商品房预售、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严肃查处不履行建设程 序、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对 违规违法行为的企业及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 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不良行为和处罚信息。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依法清理建设领域的各类保证金,取消不合理的保证金,规范保证金的收取、使用、返还等行为。加强对涉及建筑业企业及工程项目收费的监督检查,严禁擅自增 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建立工程款结算约束机制,逐步推 行预算价、中标价、结算价按规定公开制度,分类明确结算时限,缩短结算周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规范行业各 类保证金制度,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农民工工资 防欠清欠等长效机制,依法规范建筑业企业用工行为。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完善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 制,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主体责任,提高 监管效能,形成主体负责、中介服务、政府监管良性互动的工程 30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工程项目五方责任
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建 立工程责任主体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首 席质量责任官制度。出台“两书一牌”制度实施办法,提升“两 书一牌”覆盖率。在五方责任主体基础上,建设项目主体质量数 据库,研究探索预拌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供应企业法 定代表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企业主要 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理单位总监理 工程师的强制培训制度。规范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推行工程质 量、成品住房质量担保和保险制度,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保 险制度,完善工程质量追偿机制。改革工程建设监理制度,逐步 实现由施工监理向项目管理过渡。
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加强工程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与
建筑市场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和资质资格管理等有机联动。理清 政府监管与企业之间的责任边界,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逐步建立以质量安全巡查为主要手 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场 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实行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联 合执法。各地要强化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和执法公正性,加强层级 联动,确保指令和反馈、监管要求和现场整改形成闭环体系。积 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薄弱项目的 31 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 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建立产品质量追偿机 制,加强部品部件生产、装配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房 屋市政质量动态管理制度及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探索引入保险机 制和服务,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突出关键环节、关键部位治理,加强地铁、高边坡、市政桥梁的 质量安全监控,持续开展建筑模架、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等危 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治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许可 动态管理,将企业承建项目安全管理状况作为安全生产许可延期 审查重点。常态化开展针对使用假冒伪劣建材、建筑工程施工转 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加大查处工程实体 常见质量问题的力度,建立健全违法违规行为定期督查和通报、督办制度,加大行业典型、重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改
革,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活动,推行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实体 质量控制标准化,强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 查。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标准化施工样板制度,实现管理行为标准 化、设计要求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过程 控制标准化、施工机具设备和模板标准化,建立完善标准化管理 体系和考核办法,发挥示范引路作用。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 制,加强创优过程的施工现场指导,提高创优成效和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 32 量水平。推动企业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和 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程质 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推
进自主创新、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 中的先导作用,完善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将建筑师执业范围拓 展覆盖至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明确其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 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市场化价 格秩序,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机制,深化企业体制改革,鼓励多 种所有制形式、不同规模的设计机构发展和竞争。强化工程监理 制度,引导工程监理主体和服务模式多元化,大力推进监理单位 现场监督的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鼓励引导工程咨询设 计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咨询、工程设计、施工招标咨询、施工指导 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项目运营管理等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 体化服务。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创新行政审批制度,逐
步弱化企业资质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发挥 行业自律作用。优化企业资质申报流程,改进审批方式,建立高 效、便捷、公正的电子化审批平台,逐步实现企业资质审批标准 化、信息化和动态化。强化个人执业资格责任,加强企业资质审 批后的动态监管,探索资质、资格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取消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
做法,简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备案手续,实行告知 性登记备案。清除各地区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的各类准入障 碍,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积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总
承包实践,加快研究出台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着力解决影响工程总承包的体制机制 问题,调整完善现行招投标、施工管理、现场执法检查、竣工验 收备案等环节管理制度,推广使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繁荣工程总 承包市场。
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引导建筑业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
求,完善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通 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企业改 革,增强企业活力和动力。鼓励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收 益分配,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建筑业“营改增”为契机,完善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企业财务 管理,通过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
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发港澳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引领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 海外市场。
加强粤港澳合作加强粤港澳合作加强粤港澳合作加强粤港澳合作。推动建设粤港澳统一的建筑市场,开拓港
澳地区及海外建筑市场。鼓励建筑业各关键环节的骨干企业深化 34 与港澳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承揽境外大型 工程项目。支持企业以自贸区建设为平台,推进粤港澳建筑服务 贸易自由化,构建统一的建筑市场。积极利用港澳地区资本市场,紧扣“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以资本经营带动生产经营,培 育建筑产业链的新环节。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支持企业跟踪国外投资热点,围绕重点
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走出去”发展,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到资源丰 富、市场潜力大的亚洲、非洲等国家开展工程承包,通过对外承 包工程换取当地市场和能源、资源,以多种方式提高盈利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增强全行业对外的合力,大力支持 BOT、BOOT、PPP 等特许经营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使用中国工程标 准的工程项目,带动设备、建材、技术、标准的出口。支持企业 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内外知名承包商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揽境外 大型工程项目。
完善“走出去”的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国家‘走出去’的政 策,支持建筑行业企业和有关商协会参与我省“走出去”信息服 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建筑业市场重大工程事件应急协调机制,保障“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鼓励企业申报对外援助成套项 目施工任务实施企业资格,积极争取我国援外工程项目。积极参 与我国政府推动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建筑设 计、咨询、施工、监理等企业“走出去”发展。35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以加强人才素质建设为核心,着力培育一大批建筑业创新型 人才、国际化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探索制定各类人才培养标 准,促进人才总量与建筑产业发展目标相适应。
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建设建筑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引
进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 推动建筑企业及关联产业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支 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对接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依托高校建立 国际化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设计、工 程施工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注重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推动我 省建筑骨干企业与央企海外承包经营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鼓励 企业选派人员到境外承包工程进修,推动我省工程设计、项目施 工和技术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
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快人
才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 统筹和社会参与的培训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从业资格人员继续教 育培训管理平台,加强执业注册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增强教育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承接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机会,建设 海外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培
养重点,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大型建筑骨干企业与重 点职业院校等机构,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 36 业教育培训工作快速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订单 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 人才和新产业工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鼓励建筑企业与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协同开展建筑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协同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 才。
强化人才管理。强化人才管理。强化人才管理。强化人才管理。围绕产业升级目标,坚持“双创”引领,突
出能力业绩和技术创新,培养一批有国际经营能力、有承包经营 境外建筑工程经验,带动我省建筑业“走出去”的专家和企业家 团队,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有突出贡献的经营团队给予奖励。搭 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省有优势建筑市场的海外建筑技术 人才库,为我省海外承包工程提供外部智力支持。推进实施“互 联网+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从业人员信息资源,构建完整准确、高效一致的执业注册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满足执业注册管 理、人员培训考试管理、继续教育管理、职称申报等需求;实现 建筑行业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和业务联动,提升 全省建筑从业人员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提高工人组织水平,建立以总承包
企业自有工人为骨干,专业企业自有工人为主体的用工方式。引 导专业化作业的小微企业规范管理,实现建筑工人组织化、公司 化管理,全面推行企业用工实名制管理。保护工人合法权益,落 实劳务合同制度,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负总责” 37 的原则,落实工资支付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总承包单位的监督 责任,督促施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环 境,提升职业健康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安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推进 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整体推进建筑 产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筹协调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 工作,各市、县(市)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强化“十三五”建筑产 业发展规划落实的统筹协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支持。拓展省级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重点 支持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设项目和成品 住房。优化省级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资金使用结构,加大对采用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对装配式 建筑项目给予容积率、财政补贴、融资帮扶等优惠政策,在申请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与构配件企 业支持。加大对主导制定国家级或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的企 业的财政支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和完 善人才培育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建筑产业国际化创新高端人 38 才和技能人才实训园区,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重点产业专项公共实 训基地。落实符合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建筑及住宅部品研发生产企 业、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落实税费优惠。对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的企业,符合条 件积极争取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按规 定落实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 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购置机器设备抵扣 增值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免征 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畅通对开拓境外市场的建筑 企业享受境外缴纳所得税额税收抵免政策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企业的信贷支持力 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 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创新融资性担保方式,支持以建筑 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和应收账款等作为抵质押的反担保形 式,引导保险机构和银行合作开发适合建筑业特点的应收账款信 用保险和质押贷款。支持主营业务突出、实力较强的建筑业企业 进入融资性担保行业。鼓励社会资本发起组建促进建筑产业现代 化发展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各类风险资本参与建筑产业现 代化发展。大力发展工程质量保险和工程融资担保。鼓励符合条 件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优质诚信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券融资,积极 拓宽融资渠道。39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三)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宣传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让 公众全面了解建筑产业发展对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建筑品 质、宜居水平、环境质量的作用。通过举办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 系列博览会,向社会推介优质、诚信、放心的技术、产品、企业。对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优秀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引领 建筑工业化发展。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举办专业论坛等 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各类企业和消费者的宣传,提高新 型建筑工业化在社会中的认知度、认同度,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推动建筑产业现 代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注重示范指导
(四)注重示范指导
(四)注重示范指导
(四)注重示范指导
加强行业引导。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情况和成效作为重要 考核内容。评选优质工程、优秀工程设计和考核文明工地,优先 考虑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项目。建立并定期发布《广 东省建筑产业优质诚信企业名录》,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优质诚信 企业在资质评定、市场准入、工程招投标中予以倾斜。强化技术指导。建立和完善建筑技术专家库,建立专家责任 和利益机制,成立各产业环节的专家委员会,发挥第三方的社会 功能,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方案和应用技术论证制度实 施,提高施工图审查的科学性。
强化示范引导。强化示范引导。强化示范引导。强化示范引导。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鼓
励人居环境城市和绿色建筑示范市率先建成省级建筑产业现代 化示范城市。统筹规划布局,落实政策措施,建设建筑产业现代 化示范基地,促进建筑产业集聚发展。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三类新建项目应率先采 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建 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的普及应用。
(五)强化监测评价
(五)强化监测评价
(五)强化监测评价
(五)强化监测评价
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评价制度,成立省市两级评价专家委员 会,制订项目认定标准。建立和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 标体系,将其作为衡量各地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据。定期组织监测评价,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监测评价结果。
第三篇: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粤府办〔2011〕39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14号)精神,大力推进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改革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劳动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全民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探索建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互通机制,着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发展和高端发展,打造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国家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把广东建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强省。
2.具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全省新生劳动力主要由职业技术教育开发配置,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220万人,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达到100万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在校生达到40万人;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到400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00万人。职业技术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打造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骨干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突破,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初步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面向更广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的50%以上。全省新生劳动力实现全面由职业技术教育开发配置,建立完善的存量劳动力技能开发培训体系,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0万人次以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就业和创业需要,全面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和职业技术教育强省,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推进“五个统一”,创新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机制
(一)统一发展规划,创新管理体制。
1.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联席会议职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督导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工作需要,相应建立健全领导和组织协调机制。
2.制订统一发展规划。根据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就业需求,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生源总量、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为依据,科学预测,统筹布局,合理调控建设、招生和培训规模,统一制订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普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创新管理体制。完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中央、省、市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县(市、区)为主、粤东西北地区以地级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进政校分开,探索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机制。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校长聘任制和高等职业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探索建立职业技术院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二)统一招生平台,优化招录制度。
1.构建统一招生平台。统一制订和实施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招生办法和指导性招生计划,统一生源输送,规范招生秩序,开展联合招生督导,整合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系统,实现两个系统信息对接,逐步实行网上统一录取,统一学生学籍管理,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平台。
2.探索自主考核选拔制度。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知识+技能”的入学考核体系,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自主权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探索技师学院单独招生,推行“校企双制”模式培养技师、高级技师试点工作。开展具有高中学历的复退军人免费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单独招生试点。
3.建立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补录制度。每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结束后,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服务平台上发布招生信息,高考落选的考生可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服务平台上填报志愿,学校通过该平台进行录取。
(三)统一经费投入,规范投入机制。
1.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拨款机制。加快实施以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预算管理制度,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纳入辖属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国家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可参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标准设定生均基准定额。
2.加大职业技术教育财政投入。各级财政重点支持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训中心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六大工程”。统筹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学历教育、师资培训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项经费。建立专项资金激励机制,发挥专项资金综合效益。
3.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根据培养成本,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化情况及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学杂费正常调整和成本补偿机制。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给予倾斜。“十二五”期间,地方教育附加适当增加用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比例,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深化教育与金融合作,探索金融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模式。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产业和提供社会服务,按规定给予税费优惠。
(四)统一资源配置,健全共享模式。
1.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相互开放教育培训资源,互享实训设施,共同开发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和精品教材,畅通师资互聘渠道,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共享科研成果,切实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2.加快职业技术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学生师资信息系统、教材信息系统和网络课程系统,实现教学资源校际互通共享。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信息平台与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互连共享。
3.统筹培训资源。统一制订职业技术院校培训计划,协调培训任务,共同推进就业、再就业、转岗、提升、自主创业等职业技能培训。
(五)统一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
1.规范院校设置和人才培养标准。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规范全省各级各类全日制职业技术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设置标准、设备配置标准、评估标准和教育质量监控制度。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统一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学分互认”制度。
2.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技能等级为设置标准,从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国际通用职业标准及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衔接。探索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推广按需施教的“订单式”、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校际合作的“三段式”、扶贫扶志的“双零”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开展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学业水平考试与技能考核。引入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探索开展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建立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培训考核评估体系,加快推进职业培训机构分类定级和诚信评估制度。
三、突出六项重点,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一)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1.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初级到高端的技能人才完整培养链条。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学生双向流动机制。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后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和兴趣特长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间自主选择的教育体制。将国家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纳入高职单考单招、五年制“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健全本科院校面向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招生培养制度。探索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收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
2.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帮困助学体系。完善“贷、奖、助、补、减、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帮困助学体系。进一步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低保学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制度,所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对没有落实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市、县(市、区)进行问责。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要从学杂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经费,用于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各类助学金要严格程序、细化管理、及时发放,确保专款专用。
3.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新生劳动力技能储备培训制度。组织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进入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接受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鼓励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依托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探索将职业技术院校短期职业培训纳入生均综合定额拨款的投入机制。
4.深化教学改革。明确各级技能人才定位,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设置体系,重点建设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新专业,打造特色品牌专业集群。到2015年,国家重点职业技术院校每校建设3-5个示范专业,全省建成一批特色品牌专业。研究开发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趋势,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和精品教材。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指导工作机制。
5.完善职业资格鉴定制度。根据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调整完善地方职业分类目录,大力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等新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提高职业资格鉴定质量。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制度。建设以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开发评价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加强省、市、县(市、区)三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国家级重点和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及高等职业学院,主体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技术院校学历证书的,可视同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开展指导和督查。改革现行证书发放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制度,各市县证书发放权限按产业聚集、鉴定质量、组织能力水平实行差别管理。建立覆盖全省的技能证书发放信息化质量管理监控系统。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建站的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及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快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经相关部门评估认定的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参加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逐步实现职业技术院校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相衔接。
(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水平。
1.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重要内容,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2.深化师资培养培训改革。完善职业技术院校专任教师准入制度,到2015年,所有职业技术院校专任教师都必须具备相应资格。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支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和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及其他有条件的本科院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到2015年,“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教师职称评聘重点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倾斜。
3.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编制标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核定和调整教师编制。国家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可参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标准核定人员编制。职业技术院校生师比力争达到国家标准。建立完善职业技术院校师资评聘与评价制度。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增设正高级教师职称。鼓励职业技术院校在部分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用人方式,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经学校试用考核合格的,可转聘到相应的教师岗位。完善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聘用制度,新聘用的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相应的技能水平。落实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制度,并以参与生产实践、工学结合、产学研等为重点改革专业教师业绩评价体系。
4.加强校长、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启动职业技术院校校长全员培训,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省职业院校校长轮训一遍。分期分批开展职业技术院校管理人员培训,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实施职业技术院校名教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技能大师、名校长、名教师、专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教学团队。
(三)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
1.加强制度建设。启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条例》起草工作,落实《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加快实施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进一步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义务与社会责任。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共同参与的各级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工作机制。
2.完善合作机制。支持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中心。探索政府通过一次性补贴、购买学位或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办学和建立实训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双制”、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逐步实现“招工即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推动成立由职业技术院校、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标准制定、教学实施、顶岗实习与就业推荐等。鼓励职业技术院校通过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完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到2015年,基本建成10个省级行业性职教集团和一批市级行业性或区域性职教集团。
3.创新激励机制。校企共办非营利性教学实训基地用地可列入教育用地范围,允许使用教育经费与企业共建资产权属明晰的企业实训基地,企业用于实训的生产设备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符合公益事业标准的职业教育事业的捐赠和支付职业技术院校师生的实习津贴或报酬,按照税法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四)构建多元办学格局。
1.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术教育。贯彻落实《广东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把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技术院校的管理与指导,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职业技术院校分类管理试点。符合条件的民办职业技术院校,可享受与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同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收费、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探索将非营利性民办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纳入事业管理范畴,促进民办职业技术院校可持续发展。
2.完善区域合作互助机制。继续推进全省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在招生专业、经费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珠江三角洲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面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招生工作的机制。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和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
3.推动多形式联合办学。鼓励职业技术院校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壁垒,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公办职业技术院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股份制等模式“名校办民校”。鼓励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兼并、代管、设立分校等形式带动薄弱职业技术院校发展。
4.加强粤港澳台合作和国际合作办学。建立粤港澳台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推进委员会,启动师资交流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开发计划等合作项目。加大粤港澳职业能力开发评价合作交流,共建“一试三证”(考生一次鉴定可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港澳地区认证和国际权威认证)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定期举办粤港澳职业技术院校技能大赛。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技术院校“走出去”拓展合作领域,建立海外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基地。进一步扩大师资双向培训交流。加大境外招生力度,扩大来粤职业技术院校留学生规模。推进落实与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流合作项目。加快研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继续办好粤港共建的广东设计培训学院。进一步简化专业人才到港澳地区工作的审批程序。
(五)实施技能人才激励政策。
1.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岗位资格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就业准入规定。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的,优先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
2.制定技能人才工资指导标准。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工资指导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3.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技能人才等级系列及相应待遇制度。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政策上分别与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4.完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完善省、市、校三级竞赛体系,每年举办全省职业技术院校技能大赛,将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纳入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定期开展“南粤技术能手奖”评选活动,研究出台技能大赛优胜者奖励政策。探索跨区域联合举办技能竞赛运作机制。
(六)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1.壮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坚持规模建设、集约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建校工程和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进程,扩大招生规模,提升职业技术院校技能人才培养配置能力。搭建职业技术院校建设“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切实保障建设用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比例,使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互通机制。以学分制为基础,逐步建立各类课程标准与学分互认机制,探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贯通机制,形成符合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体现人尽其才、自主发展的教育培训制度。
3.提升技能人才开发配置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提升发展成高等职业学院、高级培训学院,中等技工学校提升发展成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省重点依托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各市重点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支柱产业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4.积极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激励机制,推进公民参与继续教育。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研究开发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软件,组织开展远程培训。实施社区教育发展计划,新建一批社区教育中心,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实现社区教育由学习补偿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手段向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模式手段转变,单一教学内容向多层次、多样化、技能化转变。
四、实施六项工程,打造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一)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以省级和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为核心,以粤东西北地区有条件的地市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为支撑,建设立足广东、服务华南、辐射泛珠三角地区的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创新基地建设机制,省部共建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市区共建省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市共建市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将省市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省市建设用地计划要优先保障基地建设,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按行政划拨等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减免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规费。进入职教基地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原有老校区土地可依法进行处置,处置资金主要用于新校区建设。各基地要有效整合区域内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根据产业分工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以珠江三角洲和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为主,做大做强一批区域性龙头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人口大县(市)集中力量建设1所集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到2015年,基本建成省市两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0万人,其中转移招生达到40万人。到2020年,全面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二)示范性院校建设工程。
加大扶持有品牌、生源、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的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成示范性院校。建立示范性院校省级管理平台,加强动态监管。到2015年,建成11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25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创建100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50个国家级县(区)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8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1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级技工学校、40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工学校。
(三)实训中心建设工程。
按照产业导向、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集中投入原则,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设备先进、技术超前、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实训中心,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区域性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实训中心。粤东西北地区重点面向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基础扎实、覆盖面广的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实训中心。鼓励行业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区域-学校-企业三级实训中心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到2015年,全省建成400个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实训中心,25个区域性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实训中心,300个企业实训基地(中心)。“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继续安排1亿元,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安排1亿元,重点建设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安排1亿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训中心(基地)建设。
(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全省建设200个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网络。建设一批校企合作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2012年至201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技师学院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适应劳动者职业生涯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职业能力开发体系。
(五)职业技术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到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基本完成100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制、试点、修订和实施工作,建成500个以上重点专业(或名牌专业,其中技工学校150个),重点支持建设200个与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接的骨干专业,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专业,以及引领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示范专业,建设300门以上精品课程(其中技工学校100门左右),出版1000种以上的省级规划教材(其中技工学校200种左右),建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网上资源库;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方案,建设200个省级特色专业,推荐一批专业作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300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逐步建立5年一轮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教师和校长轮训制度、专业教师定期技能考核制度、实习教师轮换制度。加强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争取引进境外职业技术教育专家300名。
(六)信息化建设工程。
制订出台全省职业技术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标准和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搭建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重点加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职业与成人教育网、技工教育信息网、毕业生跟踪信息网、职教集团信息网、“百校千企”校企合作信息网等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技术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构建社区职业培训和面向农村的技能培训信息网络。选择与产业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专业,建设25个代表全省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到2012年,职业技术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网上资源库内容丰富,优质资源在较大范围实现共享;到2015年,网上资源库内容进一步充实,覆盖全省职业技术院校和城乡大部分地区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基本形成。
五、落实保障措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跨越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研究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二)完善政策法规。
积极贯彻国家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快起草《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条例》、《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条例》和《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
(三)加强经费管理。
完善职业技术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督查、问责和公告制度。规范专项资金分配,加大采用因素分配法力度,完善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办法,具体工作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协调落实。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财力实际,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投入。
(四)强化考核监督。
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列入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两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教育强市、强县(市、区)考核指标。加强职业技术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快研究制订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稳定就业率等为重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职业技术教育评估督导和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本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监督。
(五)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责任,确立职业技术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增强公民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对在生产、创新和教学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和优秀教师等,要予以表彰。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27日 实施日期:2011年06月27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
全国卫生信息化2003-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2-11-05 11:09:31 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之四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3-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保障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简称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各个层次与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客观上要求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实施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见成效;积极加强“三网一库”建设,电子政务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近半数医院进行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应该看到,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他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确立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讲究实效,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络资源,切忌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特征,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力度。在政府引导下,在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督的同时,开拓思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1、统一标准,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组织协调,规范卫生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逐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安全性和系统运行保障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卫生信息系统开发和建立,涉及居民健康和生命,必须坚持安全可靠原则,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3、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要把制订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市场进行具体运作,防止因个别人决策和认识上的错误,影响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4、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是国家卫生总费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居民卫生总费用的相对比例还不高,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实效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不盲目追赶技术超前,防止大起大落,力图以较少的投入,产出适宜的效果。
5、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要注重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促进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技术援助和对口支持。
(三).建设目标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将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1.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到2010年,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2.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开展以地(市)范围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网络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3.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在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面。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完善预防、保健机构的网络功能。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将网络延伸到乡镇,在城市地区,实现预防、保健机构之间和与卫生行政、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加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制定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传输和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健康与疾病、预防服务、妇幼保健数据库,通过公共卫生信息网站,向社会和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利用程度,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的价值。
4.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加快卫生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务院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成中央、省、地市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网上办公,咨询服务,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
5.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三级以上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重点突出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应用。有重点的建立一批国家数字化示范医院,跟踪世界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二级医院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向临床信息系统过渡;有条件的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尤其是急救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信息标准,为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应用软件模块化发展奠定基础。加快国家和地区人体生物资源、医疗服务资源等数据库建设。
6.卫生执法监督系统建设目标
依托国家卫生信息网,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网络系统,互连互通,实现卫生监督信息数据收集、信息共享。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开发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体系。省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建立网络化信息系统应用,实现受理审批,监督信息公布查询等网络化应用目标。省级以下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内部卫生监督网络化办公,全面使用计算机处理卫生监督业务。
7.发展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疗、保健和康复信息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和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发展中医理论研究和应用。
8、完善医学科技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完备的网络化医学文献情报数据库系统,发展医学数字图书馆系统。进一步推进医药信息学研究和应用工作,开展生命信息学研究,推进分子医学,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重复投资建立各种独立的通讯网络,而是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依托国家公共数据网络和利用现有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重点抓好卫生政务信息网络、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医疗服务信息网络、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医学教育、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卫生专业文献检索等应用网络平台建设,扩宽网络覆盖面,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二)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基础,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标准化建设中坚持引用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等同等效应用国际标准,宣传贯彻国家标准,开发和研制行业标准,推广和普及现有各项标准。
根据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要求,逐渐形成卫生标准化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体系。围绕卫生信息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推广普及和管理各种卫生行业或地方性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标准化实施情况审查工作,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开展卫生信息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
(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卫生电子政务是卫生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先导,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其他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网络化信息沟通渠道。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发展卫生电子政务应用。
依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发展卫生政务应用。完善卫生部和各地卫生管理部门政府网站建设,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开展各种交互式办公活动,完成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对公众服务等政务的网络应用。
加快政府内部办公应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在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实现公文网络交换。逐步推广电视电话会议应用,提高效率节约资源。
(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设
组织和引导卫生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开发采取统筹规划、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多元融资、风险分担、资源同享的发展策略,逐步建立卫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框架模型。着重建设一批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包括卫生技术标准类数据库群、医疗类数据库群、医学教育类数据库群、医学科技类数据库群、疾病监测防疫类数据库群、妇女儿童类数据库群、食品卫生类数据库群、卫生统计信息类数据库群、卫生政策管理类数据库群、卫生经济类数据库群、卫生机构类数据库群、卫生人员类(含专家库)数据库群等。
(五)进一步推动医院信息系统发展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医院信息系统要逐步实现从以经济财务为主线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拓展,实现与医保系统的双向交互,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对传统医院管理模式重新规划、定位和标准化、规范化过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以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为指导,避免单纯模仿手工作业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特点,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标准建设,完成HL7和DICOM3的汉化和推广,实现医院内部应用模块之间,应用与设备,医院与医保,医院与社区以及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以便于医院系统应用模块组合,促进软件质量提高,避免重复开发,加快医院信息化发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厂商参与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
继续支持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开展医院信息系统基础建设与实现方法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开发和应用理论水平提高。
(六)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研制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建设是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目前卫生信息化的难点,各级卫生主管机关要下大力气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要涵盖公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多档合一”,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要突出网络化,以城市为单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管理。要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多、分布广、计算机基础薄弱和技术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避免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充分保证投资效益。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中,要作好与防疫、妇幼、计划生育等主管部门的协调,使用符合各项业务功能需要的统一软件。
(七)推进卫生系统各专业领域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等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为相应领域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在医学科技信息和图书出版工作中加强计算机推广应用,推进电子版医学图书的出版和发行。
积极推进各类高科技电子信息产品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八)大力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学的研究和交流
逐步赶超国际医药卫生信息技术发展,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学的研究和交流,以适应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
发挥国内医药卫生信息学术团体作用,促进医药信息技术研究水平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体系的建设
加强各级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根据国家和各地一些重大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要,在领导小组下成立必要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加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信息化组织建设,广泛实行信息化建设的“一把手”责任制。各单位要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都要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信息化工作指导、监督和协调的职能。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卫生信息化专家顾问组,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以及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认真做好规划,抓好规划落实
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本地区、本单位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规划的制定中,要注意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采取充分论证、试点运行、分步实施、全面推广的方法,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讲求实效,提高效率。
卫生部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各级卫生主管机关应做好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建立每年10-12月份卫生信息化工作定期检查制度。
(三)拓展卫生信息化建设筹资渠道
卫生信息化的资金保证是系统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公共产品特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各地卫生事业经费中应规定适当比例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实施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在适当增加国家预算的同时,应注意拓宽投资渠道,采用单位自筹和引进社会资金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挖掘信息资源利用价值,换取外界资金投入。在医疗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单位自筹,特别要提高单位领导认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各单位应按总收入2-4%的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与卫生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建设
卫生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支持,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发展相关法规和政策,如信息技术人才政策、信息设备采购政策、行业信息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
加强卫生信息化发展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信息化建设决策水平。发挥有关学会、协会、机关、团体的作用,请一批专家、顾问和有专长、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以及系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培训,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在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要进行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对于已建的卫生信息系统,要采取信息安全加固措施,进行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安全投资应占系统投资的一定比例。
(五)加强卫生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大力抓好卫生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医学教育领域,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当前宣传培训重点是提高各级人员卫生信息化观念。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计算机应用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建立持证上岗、业务考核和职称考核制度,以促进在职人员计算机培训工作。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稳定发展。建立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稳定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要求。
逐步开发各类实用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教材体系,创办《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开办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网上卫生信息化教育资源。
(六)规范卫生信息系统开发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服务
加强对卫生信息系统开发企业和软件质量的规范化管理,避免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
卫生部将以《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依据,统一建立卫生信息系统软件行业准入制度和审核制度。
引导软件开发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充分保护卫生信息软件的知识产权,在全行业杜绝盗版软件和变相盗版软件。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注意转变政府职能,为卫生信息化开发和建设厂商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筹备和建立中国卫生信息协会,促进行业自律,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第五篇: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规划纲要》决定十年教育改革方向
据悉,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将是继去年1月后,《规划纲要》的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将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并决定到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
此次征求意见稿文本共22章、70条。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达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教育部提出,要制定和发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 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并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
专家解读纲要亮点
叶之红,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王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
王晋堂,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 朱清时,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 1.高考篇
部分科目一年不止考一次
《规划纲要》对人们最关注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向,并且力度很大。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多元录取机制”是改革的重点。虽然这些目标不能一步达成,但它们的提出已经明确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对于纲要中提出的“一年多次考试”,专家们认为,条件最成熟、最可能率先实施的是英语科目。“可能会像现在考托福和雅思 一样,一年有多次考试机会,考生参加招生时可以使用最好的成绩。”
上大学可能有五个途径
早在《规划纲要》调研期间,专家们就提出要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分类考试。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高考之外,像一流的大学可以增加联考,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有特殊政策,对高职院校可以逐步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地方放开,实行免高考的“登记入学”。《规划纲要》列出了五种上大学的方式:高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高校自主确定录取原则
《规划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方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专家们认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实际目的是落实高考招生自主权,为学生多次选择,学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提供条件。2.高校篇
大学校长将摘“官帽子”
高校的行政化管理,近几年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高校发展、制约文化生产力的因素之一。就逐步取消高校校长的行政化级别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进一步介绍,在这次《规划纲要》中,想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然后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倾向。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表示,这是中国高教界渴望已久的政策,希望可以吹响中国改革号角,使高校重新回到尊重学术自由的轨道上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就是按照教学规律办学,引导学校依法办学。
就好比当年的农村改革将务农自主权还给农民,高校获得自主权必将释放出巨大活力,培养出一代代创新人才。3.上学难篇
给民办教育“名分”
《规划纲要》中明确“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 的各类歧视政策”,“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并且对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对
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等。
破解城乡“入园难”
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4.上好学篇
下猛药让“择校”变成历史
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教育资源不均衡。
《规划纲要》针对这一痼疾下了几剂猛药。首先是实施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第二是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将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发挥导向作用;第三是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第四是保证适龄儿童进入公办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工资改革推动教师流动
对于教育均衡,全国各地都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教师流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在《规划纲要》里就特别提到了,“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这些规定为教师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出招数促进优质生源流动
在提出教师、校长区域内“交流”的同时,《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均衡优质生源。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剂真正的“猛药”。
优质生源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间的差距。一所学校,好教师再多,如果没有优质生源,也不一定能取得高升学率。这次《规划纲要》提出把高中的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去,将会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会“一抓就灵”。5.减负篇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给学生发展空间
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中国教育学会 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 表示: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考试着重考察能力,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很重。
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各级政府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培养适应社会能力克服“应试教育”
征求意见稿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