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玄奘之路》完整解说词 第七集:随风而逝
第七集:随风而逝
恒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东南注入印度洋,流程将近两千七百公里,在印度人的眼里,恒河是一条无比神圣的河流。印度教徒相信,恒河水可以洗净人世所有的苦难和罪恶。公元631年的春天,西行的大唐僧人玄奘终于抵达了恒河,然而这里却潜伏着可怕的危险.当玄奘沿恒河而下的时候,他被一伙强盗劫持,这是一群特殊的印度教徒,信仰一个叫突伽的女神。根据印度教的说法,突伽女神住在白雪皑皑(ái ái)的喜马拉雅山,她的宫殿就是恒河的源头。
“这群强盗一贯信奉突伽天神,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找一个容貌端庄的人杀取肉血祭祀。”
在强盗们看来,这个异邦的僧人俊美端庄,非常符合女神的口味。生命即将结束,玄奘开始默默地祈祷。就在这时候,天象突然大变。《三藏法师传》记载:“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强盗们以为自己得罪了天神,不得不放弃祭祀活动,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一劫。
在西行的路上,玄奘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唯有这一次确确实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强盗们扔掉了凶器,归还了抢来的东西,恒河复归平静。”
事实上,这一真实事件与《西游记》中的许多虚构情节很接近,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痴迷于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费劲了各种心思设计圈套,但是这些圈套最终都被法力无边的孙悟空化解。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在印度。猴神哈努曼是印度教的大神之一,它源自于古印度一部著名的史
诗,王子的爱妃被魔王抢走,为了帮助王子解救王妃,哈努曼历经艰险,他力大无比,又聪明非凡,既能腾云驾雾,又善于变换形象,或许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哈努曼的故事也慢慢传到了中国,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想象和加工,印度的猴神哈努曼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哈努曼在印度家喻户晓,孙悟空在中国无人不知,相隔万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同样伟大的艺术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连接它们的是西行印度的中国僧人---玄奘。
“西南进入大森林,有恶兽和野象,成群结队,袭击行人,如不结伴而行,很难通过这一地段。”
公元631年的夏天,三十二岁的玄奘终于抵达了佛陀的故乡——伽毗罗卫。整整四年的历程,他即将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佛祖叫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典籍记载,公元前6世纪,释迦王国兴盛一时,都城迦毗罗卫尤其繁华,考古学家推测,今天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南部交界的地方就是佛祖的故乡,佛祖在悟道之前,是释迦王国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
“东北行走八九十里,有过释迦族的浴池,池水清澈皎洁,花朵竞相开放,这里是佛祖诞生的地方”
在尼泊尔南部的小城市蓝毗尼,这个规模不大的遗址就是佛祖的诞生地。根据佛教传说,释迦国的王后在返回娘家的路上因为天气燥热而在水中沐浴,沐浴后的王后产下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太子悉达多---未来的佛教创始人。
“佛祖诞生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已经枯死了。”这个巨大的菩提树已经成为蓝毗尼的标志,但这已经不是玄奘看到的那棵
菩提树了,为了纪念释迦王后,信徒们在蓝毗尼专门修建了一所祠堂。
“距离太子出生的佛塔不远,有一个大石柱,上面雕刻有马的形象,是阿育王时期塑造的。”
马头雕像已经不见踪影,但上面的铭文依旧可以看见,慈祥的阿育王亲自来此朝拜,立柱刻像以标示,此处是佛陀的诞生地。
在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太子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然而在29岁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人生的无常,生老病死,似乎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的轮回,人如何才能逃脱这种可怕的轮回呢?疑惑在心中滋长,他开始厌倦尘世的生活。
“在大树林中行走一百多里,到达一座阿育王建造的大佛塔,太子在这里解下宝衣,命令仆人返回,然后剃光头发,离家出走。”
释迦国的太子决定逃出牢笼,寻找人生无常的根源,探求解脱之道,佛祖从此开始在恒河平原上修行。
迦毗罗卫是佛祖的故乡,佛教的发祥地,但是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切都成过眼云烟。
“境内空城十多座,非常荒芜,都城倒塌,长度不详,寺院的旧基址有一千多所,人烟稀少,僧侣罕见。”
穿越了一大片树林之后,玄奘来到了拘尸那迦,这里是佛祖涅盘的地方。
“有一佛塔是阿育王所建,塔基已经陷落,但仍高二百余尺,塔前建有石柱,以记如来涅槃之事。”
80岁那年,佛陀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耗尽,他沐浴之后,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卧,佛告诉弟子他将涅槃,这是公元前545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大精舍中有佛祖涅盘的像,头向北而卧。”
佛陀修长的身体,躺在一片树林的中央,一群哀悼者围在他的身旁,痛苦万分,有些人抓着胸口,悲痛欲绝,其他人摸着佛陀的脚,默默的诵经,地上的鲜花枯萎了,树上的鸟儿不再鸣叫。
公元七世纪初期,沿着佛陀走过的路,玄奘行走在恒河平原上。在《大唐西域记》中,他在这一段留下了大量的记录,没有人想到一千二百多年后,玄奘的记忆将照亮印度的历史。
佛教在印度的土地上诞生,又消失在印度的土地上,在十九世纪之前几百年的时间里,除了神话和传说,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过去的历史记载,没有人知道佛陀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十九世纪初期,面对佛祖的雕像,一位考察印度的学者这样写道:“佛祖是一个圣人还是一名英雄?他是黑人,还是白人呢?”在佛祖的故乡,人们对佛祖一无所知,根据雕像的特征,西方的学者做出了结论:“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埃及人,就是埃塞俄比亚人。”很多学者感叹,印度没有历史,这种现象或许跟古印度人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他们极度重视精神世界,对世俗生活漠不关心,印度的古代历史因此全部隐没在迷雾当中,1834年,一个叫康宁汉姆的英国工程师来到印度,在恒河边上的瓦伦纳西城附近,他看见了一座30多米高的圆顶建筑,对考古充满兴趣的工程师决定做一次小小的发掘,他发现了一些精美的雕像,还找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文字破译证实,这可能是一个佛教遗址,确定佛祖确有其人,但是他既不是埃及
人,也不是埃塞俄比亚人,而是出生在印度北部的某个地方,康宁汉姆的考古成果仅此而已。10多年后,由于两本书的缘故,真相在一夜之间大白于天下,混沌的印度历史出现了一束明亮的光芒。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僧人玄奘和法显的著作相继在英国出版,对照《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康宁汉姆不仅确认了遗址的身份,而且惊奇的发现遗址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真实的故事。英国人的考古发掘,中国人的历史资料,古印度的历史,从此被一点一点地剥开。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康宁汉姆知道,宏伟的圆顶建筑师一座佛塔,是纪念佛祖觉悟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轮之地。
离开佛陀涅槃之地以后,玄奘来到了鹿野苑。
“佛塔是阿育王建造的,塔基已经陷落,仍高达百尺,这里是佛祖觉悟之后,初次转动法轮的地方。”
转法轮意思是讲经说法,公元前6世纪,佛祖悟道之后,步行300多里,来到这里,为5位修行者第一次说法。
“大墙内有一座精舍,高二百多尺,其上有黄金制作的图案,里边有一尊石质佛像,与佛祖真身一般大小,做转动法轮的姿势。”
在鹿野苑博物馆,珍藏着一尊佛教艺术中最完美的雕塑,这是释迦牟尼初次讲经的形象,无限的关爱超越痛苦,平和的内心穿透人生。
佛祖涅槃200多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鹿野苑竖起了高耸的石柱。
今天,阿育王石柱的柱头就保留在鹿野苑博物馆。1950年,这一形象被选为印度的国徽。
“寺院分为8个区域,用围墙连成一体,台榭层层,楼阁重重,壮丽至极点。”
根据《大唐西域记》来看,鹿野苑的建筑依然华丽,僧人也为数众多,但是,这是极其罕见的景观,鹿野苑就在恒河边上,距离古印度的名城瓦伦纳西很近。与佛祖的故乡一样,瓦伦纳西的佛教也凋零了。
“街巷相连,居民繁多,但多数人相信外道,只有少数人敬仰佛法。”
离开了鹿野苑,玄奘来到了吠舍离,今天印度的巴特那一带。
“寺院有几百座,大多废弃倒塌,留下来的仅有3、5座,僧人很少。”
公元前3世纪,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王朝的缔造者就是阿育王,在吠舍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根据阿育王留下的碑文记载,他的回心转意源于一场极为残酷的征战,十多万人被屠杀殆尽,更多的人死于饥饿。痛苦折磨着阿育王,他决定皈依佛门。阿育王在佛祖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不计其数的石柱上刻上法令,教导百姓遵纪守法,恪守佛教教律。
在巴特那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是一枚佛祖的舍利。佛祖涅槃之后,舍利据说被8个国王分别收藏,在巴特那一座修建于阿育王时期的佛塔,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枚罕见的佛舍利。印度史学界认为,这枚佛舍利不仅历史脉络清晰,而且,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佛陀涅槃以后,这个国家的君王分到了舍利,恭敬地建造了佛塔。”
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玄奘来到了著名的大菩提寺。释迦王国的太子,正是在这里成为佛祖的,佛祖离开故乡以后,为了获得觉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6年的时间,他赤身裸体,四处流浪,头发脱落,眼窝深陷,萎缩的身体看上去像一个骷髅,最后,他走出森林,接受了一位牧羊女送来的乳粥,勉强支撑着来到一颗毕钵罗树下。
“树干黄白色,枝叶青翠,冬夏不凋谢。”
牧羊女的乳粥恢复了佛祖的体力,他在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座,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到了黎明之时,他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终于大彻大悟。这种树本名为毕钵罗,由于佛祖在树下觉悟,因而称之为菩提树。
菩提的意思是智慧,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树叶都会凋落,不久又回复原状,佛陀成道的日期为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八日,为了纪念那位给佛陀喝了乳粥的牧羊女,中国的佛教徒都要在这一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
今天的大菩提寺是英国人康宁汉姆根据玄奘的描述修缮(xiū shàn)而成的,甚至连装饰图案和建筑材料也来自于《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
在发现了鹿野苑之后,英国人康宁汉姆并没有停止,他以《大唐西域记》为蓝本,在印度的土地上进行了长达25年的考古发掘。1861年,这个英国人找到了康宁汉姆在日记中写道,发掘工作很单调,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在阅读中国人的《大唐西域
记》,玄奘对那颗著名的菩提树以及周围的佛像和庙宇记载的都很详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遗迹,书中的描述与发现结果非常吻合。
“菩提树周围垒有砖石,高达坚固,东西长,南北狭,正中有金刚座。”
在大菩提寺,昔日佛陀悟道的地方只是方寸之地,后来虔诚的阿育王在此特设宝座,宝座被佛教徒命名为金刚座,在佛教徒眼里,金刚座是大千世界的中心。佛祖涅槃以后,国王们在菩提树附近,树立两尊菩萨像。
“听老年人讲,如果菩萨没入土中,佛教就消亡了”
当玄奘到达的时候,泥土已经埋到了菩萨的胸口。《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悲哀懊恼,痛哭不已。西行四年,无论是磨刀霍霍的强盗,还是九死一生的雪山,他都无所畏惧,但是在菩提树下,一向意志坚定的玄奘,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已经凋零,我才赶到这里。”
在玄奘的内心深处,佛祖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即使相隔千年,他仍然渴望亲自聆听佛祖的教诲。四年的时间不顾性命的追寻,终于面对佛祖觉悟之地,但是佛教的衰败又如此令人难以承受。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大菩提寺旁有一圆形石座,上面雕刻着佛的足印,北侧有一长串圆台,上面刻有莲花图案,象征着佛祖踏足之处冒出的莲花。
面对生命的局限,佛陀所做的努力因其悲壮艰难而给人以震撼,他在探求人生真谛过程中的献身精神,激励着玄奘坚忍不拔地走下去。那烂陀就在前方,但求法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篇:随风而逝 歌词
身处流行音乐的大潮中,总有一天你会觉得:你对那些无病呻吟的歌词已经厌倦了;你对那些那些虚假的风花雪月也厌倦了;你对歌曲中的那些暴力和色情厌倦了;你对那些很专业或者很糟糕的没有个性的演唱也厌倦了。这时候,你可以回过头来,寻找一些真诚而有个性的,简单而附着灵魂的音乐来听。
鲍勃·迪伦的作品,特别是六十年代的作品,使他当之无愧的成为民谣摇滚的伟大旗手。对于摇滚乐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现在的摇滚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还能真正代表这么多人的心声吗;对于众多的乐队和歌手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还会有谁开启他们的思想;对于西方社会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让谁来对抗不公正的现实呢?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艾尔维斯·普莱斯利赋予摇滚乐以形象和存在的理由,甲壳虫确定了摇滚乐在艺术界和音乐界的地位,而鲍勃·迪伦则给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个男人必须走过多少路
在他被称为男人之前
一支白鸽必须飞过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滩上安睡
加农炮还得飞行多少次
才会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
朋友,就飘在风里
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一座山能存在多久
在它被冲刷入海之前
人们能够存活多少年
在他获得自由以前
一个人可以掉过头去几次
假装什麼都没看见
答案啊!
朋友,就飘在风里
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一个人得仰望几次
才能看见蓝天
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
还得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死去
答案啊!
朋友,就飘在风里
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第三篇:解说词(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字幕】2015年9月3日北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解说词】
金秋的北京碧空如洗,中国的首都又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
2015年9月3日,中国以一场气势恢弘的盛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战阵铿锵,铁流奔涌,战鹰呼啸。
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精神抖擞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接受三军统帅的检阅。
【同期】习近平
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解说词】
这是中国的和平宣言。
这是强军的时代鼓角。
这是改革的出征号令。
这一年,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崭新阶段,这个古老国度由大向强的脚步愈发坚定。
这一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式拉开大幕,一场决定中国军队未来的重塑之战全面打响。
【字幕】深圳蛇口港
【解说词】
南海之滨的深圳,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鹏。蛇口港就位于大鹏的头部。
2012年12月8日,沐浴着初升的朝阳,新型导弹驱逐舰“海口”号,静静停泊在这座巨轮穿梭的商港。
上午11时,习近平登上战舰。
大海天水一色,战舰破浪前行。一个半世纪前,就是在这片海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古老的中国跌入苦难的深渊。
历史的警钟仿佛大海的涛声久久回荡——强国必须强军。
【字幕】2012年12月10日习主席视察原第42集团军
【解说词】
告别大海,车发岭南。
两天之后,身着军便装的习近平又出现在了当时的第42集团军演兵场上。
在接见驻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习近平讲了这样一番话。
【同期】习近平
前不久,我去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我提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想说,我们的中国梦,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
【解说词】
习近平的南海之行,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此刻,他当选党的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只有20多天。从提出中国梦到提出强军梦,仅仅10天。
外电评论,习近平第一次外出视察就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第一次视察部队就登上战舰战车,这意味着中国新一代最高领导人不仅要强力推动中国的改革事业,而且还将引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进一步现代化。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这个新时代的“胜战之问”,始终萦绕在三军统帅的心头,深深叩问着三军将士。
【字幕】2013年3月11日北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解说词】
2013年3月11日,面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代表,习近平庄重宣布——
【同期】习近平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解说词】
他号召,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同期】国防大学原副校长毕京京
可以说,习主席在军队一亮相,就传递出矢志强军的政治担当。强军目标提起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总纲,发出了强军兴军总动员令。强军,成为人民军队的主旋律、最强音。
【解说词】
统帅令出,三军景从。
强军!强军!强军!
在习近平的率领下,这支从历史的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的队伍,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发起新的冲锋,向世界一流军队迈出坚实步伐!
一部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党指挥枪”等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到抗战时期实行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百万大裁军,仅建国后大的改革就有13次……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一支军队,只有勇于变革,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放眼世界,纵观全局,审时度势,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字幕】2014年7月30日习主席视察驻福建某部队
【同期】
主席同志!列队完毕!请指示!
【同期】习近平
我来连队看看!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一代人,历史使命是崇高的。我们肩上的责任是伟大而繁重的。那么部队呢,就要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实现强军梦。这是光荣的,这也将在你们的一生中啊,留下难忘的、值得自豪的一个青春篇章。
【解说词】
广大官兵从习近平坚定有力的话语中,掂出了新一轮改革的分量。
改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
改革,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
改革,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字幕】英国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中国周边形势图
【解说词】
这是国外电视节目中常常对比出现的两组镜头。
一组是,在世界各地的港口和海峡,悬挂着五星红旗的货轮川流不息。另一组是,在中国的周边,外国军事基地密密麻麻。
一支军队,根本职责就是利剑在手、枕戈待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同期】海上维权官兵
我是中国海军军舰,请立即离开!请立即离开!各部位注意加强观察警戒。观察组警戒组人员就位。做好反恐反海盗准备。火炮做好对海射击准备。
170发现目标!90度方位,距离10公里,注意保持!
明白!
注意!我是中国海军航空兵。你即将进入中国领空,立即离开!立即离开!
【同期】军事科学院专家罗援
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历史的规律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力量。
【解说词】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惊涛拍岸。加紧推进军事变革成为大国赢得战略主动权的共同选择。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俄格战争,眼花缭乱的战争背后,是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特征更为鲜明,武器装备向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发展,战场空间向太空、网络、深海、极地拓展……
世界新军事革命速度之快、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这既为人民军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临时拼凑的一万八千多人,竟然在泱泱大国长驱直入,索取了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创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纪录。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强迫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750多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次“剜心之痛”,被习近平反复提起:“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情景就痛彻肺腑!”
【同期】海军研究院专家尹卓
事实上,清军也曾尝试过改革。然而,清军只是在装备上寻求改良,但是不追求根本性的改造。大清帝国屡战屡败的原因非常多,单从军事上来说,很重要的就是作战思想、作战指挥、体制编制等方面的僵化和落后,被时代远远抛在了后面。
【解说词】
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陷于战略被动。
这段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
【字幕】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
【解说词】
渤海湾畔,雨雾蒙蒙。
2013年8月28日,习近平登上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同期】海军辽宁舰舰长张峥
主席同志!
海军辽宁舰仪仗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舰长张峥!
向左看齐!
【同期】习近平
建设强大海军的光荣使命,做开创性的工作。
【解说词】
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习近平第三次视察海军部队。
海浪拍打战舰。习近平的话语振聋发聩: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我们不仅要赶上潮流、赶上时代,还要力争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是弄潮的历史自觉,也是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
2014年,来自当时七大军区的7个旅,挺进内蒙古草原深处,在一个叫做朱日和的地方,与我军第一支专业蓝军旅进行实兵对抗。
7支部队,大都是赫赫有名的劲旅。交战的结果却是6∶1。蓝军大胜,红军惨败!
朱日和冲击波,震动了全军。
习近平尖锐地指出,要说有短板弱项,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项,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军队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同期】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黎火辉
朱日和系列演习暴露的问题,说明我们实战化还差得很远。多年没打仗,太平意识有所滋长。习主席反复强调军队是要打仗的。我认为,能打胜仗,正是这次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指向。
【解说词】
军事上落后会被动挨打,而政治上蜕变则不打自垮。
野旷天低,风急雨骤。一场反腐风暴席卷全军。
【同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徐才厚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同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郭伯雄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严重受贿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解说词】
郭伯雄、徐才厚盘踞军队高层多年,扭曲了政治生态,毒化了军营风气。多少老同志痛心疾首:这还是我们那支曾经令敌人胆寒的威武之师吗?
习近平严肃指出:如果不通过改革从制度上根本解决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问题就可能死灰复燃,久而久之,军队就有变质变色的危险。
【字幕】福建古田会议旧址
【解说词】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知道从哪里来,更要知道向哪里去。
2014年深秋,习近平率领400多名高级将领来到闽西古田,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人民军队当年脱胎换骨的地方汲取力量。
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温故知新,寻根溯源。
这是后继者对先驱者的缅怀追思,也是改革者对先行者的庄严承诺。
【同期】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禹光
改革强军,首先要拨乱反正,激浊扬清。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指出了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触目惊心,不解决,改革强军就无从谈起。习主席在关键时刻扶危定倾,挽救了人民军队,也为人民军队改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
【解说词】
重整行装再出发。改革强军的大船,校正了前行的航向,扬起了奋进的风帆。
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上,习近平的目光投向远方: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使它成为历史性、突破性的改革,为今后20年、30年国防和军队发展打下基础。
“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习近平和中央军委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宏大的战略运筹、坚强的决心意志,统领三军开始改革强军的伟大进发。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持新一届中央军委第一次常务会议时就鲜明提出: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夺取军事竞争主动权。
担任军委主席的当天,习近平就宣示了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习近平提议,党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新华社一条电讯引爆互联网——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两个“第一次”,是向党和人民立下的改革军令状,必将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巍峨丰碑。
【同期】新华网总编辑汪金福
这个消息发出后,在互联网上引起普遍关注,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客户端的点击量就达到170万。同时,跟帖留言也有4万多条。我们分析这些跟帖留言发现,绝大多数网民,90%以上吧,都表示支持和期待。这也说明广大网民对军改这个话题,非常关心。
【解说词】
这是一场迎难而上的跋涉,这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起航。
在习近平的亲自筹划和指挥下,军委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小组、专家咨询组陆续组建,一大批精兵强将汇聚一堂,历时一年零九个月的改革研究论证蹄疾步稳展开。
习近平曾经打过这么一个比方:小帆船可以在水里打转,绕几个弯又起来了,泰坦尼克号要是沉了,那就是真沉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支军队,在改什么、不改什么问题上要有战略定力,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
“准确把握军事需求,使各项重大改革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一致起来。”
“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
习近平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立起了根本指导。
【字幕】习主席视察驻新疆部队
【解说词】
习近平要求,在设计国防和军队改革方案前,要先听它个八面来风,把调查研究贯穿改革全过程。
【字幕】习主席慰问驻内蒙古边防部队
【同期】习近平
抗冰雪,斗严寒,爬冰卧雪,为祖国和人民在这里戍边,祖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你们!
【字幕】习主席到海军部队、原济南军区部队、驻黑龙江边防部队、原第二炮兵某基地、酒泉某空军基地、西安某空军基地视察调研
【解说词】
围绕研究和推进改革,他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三次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当面听取有关大单位改革意见建议,亲自组织研究改革重大问题,还专门指示“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通过有关渠道向领导小组反映”。
【字幕】习主席到武警特警学院视察调研
【同期】习近平
今天,我专门来到武警特警学院,为猎鹰突击队授旗,大家要按照强军目标的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永远啊,做党和国家的忠诚卫士。大家有没有信心?
【同期】官兵
有!有!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字幕】北京故宫西北角楼
【解说词】
紫禁城西北角楼,以它巧夺天工的精美结构吸引着中外游客。
不远处这座明清风格的建筑,从2014年春天开始,每一个夜晚都灯火通明,与中南海、八一大楼的灯光交相辉映。习近平改革强军的战略构想,在这个当年他工作过的古朴小院变成一幅幅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
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故宫角楼,之所以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在于设计的科学精巧。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革方案设计得科学不科学、精准不精准,直接关系改革成败。
【同期】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何仁学
我们这次改革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和局部改造,而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的变革。它既不同于人民军队历史上历次的改革,也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军队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借鉴,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解说词】
体制性障碍在哪里?
结构性矛盾是什么?
政策性问题有多少?
多个改革专项小组和专家咨询组,从军内到军外,从国内到国外,广泛调研,集中智慧,反复论证。
数据是枯燥的,也是灵动的。
690余个军地单位,800余个座谈会、论证会,900多名在职和退休军地领导、专家,2165名军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和师旅级部队主官,3400余条部队官兵意见,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修改和完善……
改革,牵动着亿万颗心。出主意,提建议,献对策,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信。他们中间,有部队官兵,有地方领导,有专家学者,还有老红军、老战士……
【同期】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成员钟志明
改革研究论证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最大公约数”。大家在重大问题上是有共识的,但是具体怎么改?一开始意见建议很多。比如,关于军委机关的设置,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论证。最后,超过90%的同志认为,这轮改革,四总部不动,是不可能成功的。
【解说词】
还在谋划改革之初,习近平就指出,要把握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同期】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李汉军
改革研究论证过程中,我们始终牢记习主席的指示要求,注重统筹谋划,从顶层和全局上设计改革的举措,做到四个服从——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要素服从体系,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解说词】
北京香山脚下,一场特殊的“兵棋推演”在军事科学院展开,课题是“新的领导指挥体制运行流程”。
【字幕】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计算机模拟推演
庞大的数据输入80多台电脑,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态势。流程推导、案例验证、复盘研讨……这场推演持续了整整10天。
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首次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辅助改革研究论证,有效增强了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解说词】
改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在习近平亲自运筹指挥下稳步推进,始终牵动着党中央的心。
2015年,北京酷热难耐的时节,也是人民军队改革论证最为紧张的日子。从八一大楼到中南海,改革的路径在那个盛夏,一步步清晰。
【字幕】2015年7月14日北京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解说词】
7月14日、22日,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和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
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审定通过改革《总体方案》。
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人民军队特色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
【同期】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张宇
最高统帅的政治决心和政治智慧,历来是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在改革办这几年工作,感受非常深切。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关键时刻的果断拍板,重要关口的坚定推进,都体现了习主席的胆略和担当。
【解说词】
恩格斯曾经在《论权威》一书中这样形容,一艘穿行在暴风雨中的航船,要想行稳致远,关键靠拥有绝对权威的优秀船长掌舵领航。
【字幕】2015年北京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
【解说词】
2015年11月24日,北京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瑞雪。
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习近平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行动号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先改领导指挥体制,再调力量规模结构,政策制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续、压茬推进。
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富国强军大局,立安全与发展之基。一场浴火重生、开新图强的历史性变革,在中国大地蓬勃展开。
第四篇:《玄奘之路》解说词(12集完整版)
目录 第一集乱世孤旅 第二集绝域求生 第三集生死兄弟 第四集亡命凌山 第五集穿越草原 第六集踏上圣土 第七集随风而逝 第八集西天取经 第九集享誉佛国 第十集归心似箭 第十一集呕心沥血第十二集圆满
记录片《玄奘之路》解说词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
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的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三藏法师传》由玄奘的弟子惠立和彦棕撰写,真实地讲述了玄奘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后,让我们根据这两本著作,穿越时间的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
公元六百二十七年的秋天,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大面积的饥荒就在眼前。刚刚立国九年的大唐措手不及,只能打开城门,放任灾民逃难,在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玄奘。那一年,他二十八岁。与寻找食物的难民的不同,玄奘离开长安不是逃荒,而是为了实现根植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梦想,他的目的地在遥远的西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西去之路危险重重。玄奘明白,他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
公元六百年,隋帝国创建二十年,在都城长安于东的洛阳附近,一个婴儿悄然诞生了。洛州是今天的洛阳,玄奘就出生在距离洛阳三十公里的陈家村。玄奘俗姓陈,《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玄奘的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封疆大吏,祖父因为品学兼优而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员。父亲陈慧,仅管只是隋帝国的一个普通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在这样的名门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的儒学熏陶。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逝,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有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
关于玄奘的传记都提及玄奘早熟,或许,童年的不幸使年幼的玄奘过早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父亲去世之后,无依无靠的玄奘跟随兄长来到洛阳的一座佛寺,从此踏入佛门。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了佛教,大约六百多年后,佛教开始向东传入中国。
公元六十七年,两位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抵达中国,汉帝国修了一座专门的寺院,供印度高僧翻译佛经,为表彰白马驮经有功,寺院被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就在洛阳,它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寺院,被尊为佛教在中国的祖庭。自佛教东传以来,洛阳一直就是重要的佛教中心。年幼的玄奘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投靠佛门,但是,这个早熟的孩子发现,洛阳的寺院生活,非常适合自己的天性。公元六百一十二年,隋帝国选拔僧人,这是一次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宗教活动,考试很严格。只有那些禀赋超凡的人才能被录取,但是,十三岁的玄奘以非同一般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最终被破格剃度。
当玄奘成为一名僧人的时候,佛教已传入中国近六百年,寺院林立,僧侣如织,少年玄奘在洛阳浓厚的佛学氛围中逐渐长大,由于良好的儒学根底,仅仅五、六年时间,他的才华就传遍了整个洛阳。他不仅对佛教经典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见解独到。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隋帝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战火燃烧到洛阳的时候,玄奘来到了都城长安,此时的长安刚刚更换了主人。隋帝国灭亡,大唐初建。战争还没有结束,长安的寺院破败不堪,痴迷于佛法的玄奘选择了南下,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游学生涯。在七年的时间里,玄奘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佛教典籍,访问了几乎所有的高僧大德,试图彻底读懂佛法。如饥似渴的学习使玄奘声名鹊起,被誉为佛门的——千里之驹。然而,疑惑开始困惑玄奘。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佛教典籍中没有确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高僧的解释令玄奘信服,对于一个僧人而言,这是一种根源于灵魂深处的迷惘。玄奘明白,他将用一生的时间去解开心中的迷惘wang,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公元六百二十五年,玄奘结束了游学生涯。第二次来到大唐都城长安。此时,历尽磨难的长安秩序已经恢复,大唐帝国在李氏家族的统治下开始崛起,各种迹象都表明,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始。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年幼的时候,母亲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的玄奘身穿白衣,骑着一匹漂亮的白马向西而去,或许,这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暗示„„
一个偶然的机会,玄奘在长安碰到了一个来自异邦的高僧,这次遭遇将改变玄奘的一生。这个叫波颇的僧人来自印度,他正在长安讲经说法,心事重重的玄奘从波颇身上迅速体悟到印度佛学的智慧,感受到佛学发源地的魅力。
在玄奘的年代,来自印度的佛经并不齐全,再加上翻译的曲解,对佛法的误读司空见惯,佛教领域学派众多,相互争执不下,玄奘的内心充满了迷惑,佛法的真谛究竟在哪里呢。波颇告诉玄奘,印度有一个叫那烂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烂陀有一个叫戒贤的高僧通宵一切佛法经论,是当世的,佛学大师。
印度僧人的出现,像一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玄奘迷惘的心灵,玄奘决定前往印度,在佛教的发源地寻求佛法的真谛。母亲的梦在冥冥中应验了,向西而行,去那个叫那烂陀的地方。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求西行。然而,朝廷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禁止出境。当时,大唐立国不久,帝国的安全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在北方边疆,游牧的突厥人重新崛起,铁骑经常南下,长安随时都有可能陷落。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就在玄奘请求西行的那一年,突厥可汗率领十万骑兵抵达长安郊区,帝国陷入恐慌当中,刚刚继位的唐太宗没有任何护卫,单骑会晤突厥可汗,冒着巨大的危险,大唐的皇帝终于劝退了突厥大军,长安暂时又恢复了安宁。但是,大唐和突厥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唐太宗在等待决战的时机,为了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帝国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大唐的百姓外出,玄奘的西行计划就这样被官方否决,结伴同行的人都退缩了,但是玄奘没有放弃。他一边学习古印度文,一边等待着离开长安的机会。
第二年秋天,机会终于降临,为了应付霜灾造成的饥荒,官方允许长安的百姓外出,对于玄奘,这是离开长安最好的时机。公元六百二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大唐的第一年,二十八岁的玄奘离开了长安。
古代中国人去印度,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海路,一条陆路。海路在当时还不发达,大多数人只能走陆路。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经过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
公元前二世纪,汉帝国的使节张骞,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第一次穿越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由于丝绸是这条通道上最著名的商品,这条通道被后人誉为丝绸之路。
自张骞以来,丝绸之路一直就是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在张骞之后八百年,西行的玄奘踏上了丝绸之路,风餐露宿一个月之后,玄奘抵达河西走廊的门户凉州。张骞凿空西域以后,汉帝国在这里开始设置郡县。大唐建国之初,凉州处于突厥和吐蕃的夹击之下,这个边防大成的安全直接影响帝国的稳定。公元六百二十七年,大唐和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凉州城空气非常紧张,军队戒备森严,没有官方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向西而行,忐忑不安的玄奘走进来凉州城。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走出凉州。
凉州就是今天甘肃的武威市,自汉代以来,它一直是河西地区的文化中心和商业大都会。这里的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玄奘决定设立道场,一边讲经,一边等待机会。玄奘在长安时已经拥有很高的威望,前来听讲的人除了僧侣还有尾数众多的百姓。在丝绸之路上像玄奘这样的高僧,地位备受尊崇,大众视其为精神导师。每次散会之时信徒们都会布施大量的珍宝财物,玄奘留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旅费,其余的全部捐献给了凉州的寺院。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凉州停留了一个多月,严峻的考验不期而至,讲经期间,密探向当局告发了玄奘西行的意图,凉州的最高长官勒令玄奘立刻返回长安。西行刚刚开始,似乎就面临着结束。然而执意西行的玄奘,感动了凉州的佛教领袖,在两个僧人的掩护下,玄奘悄悄地离开了凉州城。在一个实行军管的城市,这其实是一场非常冒险的行动。从此,玄奘只能隐姓埋名,昼伏夜行。沿着河西走廊,玄奘来到了赫赫有名的瓜州城,从瓜州往西,就是大唐的边境,边境之外,就是玄奘一无所知的西域,那是他日思夜想的地方。瓜州隶属凉州,是大唐西部边疆最后一个军事重镇。当年的瓜州城仍然屹立在大漠深处,它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城池已经废弃了很久,但轮廓依然非常清晰。一条南北向的土墙将全城一分为二,东城据说是将领极其家属的住所,西城则为军营,驻扎着守边的普通士兵。残垣断壁,滚木礌石,一切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岁月。
玄奘进入瓜州的时候,这个军事要塞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他再也不能堂而皇之地暴露在官方面前。玄奘找到一家客栈,悄无声息地之下,开始思考如何走出风声鹤唳的瓜州城。距离瓜州古城不远就是丝绸之路古道,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不断地向西行走,古道一侧,古长城的遗址默默地暴露在冬天的阳光下。另一侧,则是唐代的烽火台静静地注视着远方。古道上车轮留下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沧桑之旅的很久见证。古代交通之困难,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行走在艰险的丝绸之路上,随时都有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公元四世纪以来,这个僧人就开始结队前往印度,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在玄奘之前最著名的僧人是法显,他是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到印度的探险者,绝大多数朝圣者。
不是没有记载,就是死在了半路上,对于藏身在客栈的玄奘而言,境况似乎比先驱们更为艰难,作为一个违法西行的人,他首先得设法偷渡边境的关卡,这个关卡就是声名显赫的玉门关,它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唐代玉门关的确切位置至今仍然不清楚,但是有些学者相信,这座名为破城子的遗址就是大唐的玉门关。
史料记载,玉门关建在险峻偏远之地,一面是百草繁茂的沃土,一面是黄沙漫漫的大漠。在这座黄土废墟上耸立的高台,或是观察哨,或是防卫的城堡。全副武装的边关将士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缉拿偷渡出关的人。玄奘为了探路,很可能远远地注视过玉门关,这座戒备森严的关口,即使插翅也难以飞跃。玄奘的心情是何等的绝望。
夕阳西下,偌大的瓜州城里,玄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正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集:绝域求生
公元627年的秋天即将过去,玄奘仍然滞留在大唐的边塞——瓜洲。当玄奘为如何出关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一个叫李昌的地方官员找到玄奘,拿出一份通缉令。通缉令发自凉州,捉拿擅自西行的僧人玄奘。玄奘只能面对现实.运气又一次拯救了玄奘。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撕毁了官牒,但玄奘必须尽快离开。
夕阳西下,古老的瓜州城荒凉而又凝重。流沙已经淹没了往日的气息,但城内的街道轮廓仍然依稀可辨。其中有一处房屋,必定是玄奘当年的栖身之处。
瓜州已经不能久留,玄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偷越边境。《三藏法师传》记载,万般无奈之下,玄奘来到当地的一处寺庙,祈求佛祖赐给他智慧。
玄奘:危难之际,请让弟子找到一个引我渡关的人。
在瓜州城以东一公里左右,有一座大型的寺院遗址,这就是塔尔寺。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当年的繁华早已随风而去,但巨大的佛塔依旧耸立在旷野之上。学者考证,塔尔寺应该就是玄奘当年礼拜佛祖的地方。转机就发生在这里。
祈祷的玄奘发现,一个胡人一直在尾随自己。
玄奘:这是瓜洲的一个商人,姓石名盘陀,希望我为他摩顶授戒。普通的佛教徒经过高僧受戒之后,就成为居士,石磐陀相信,成为居士,意味着自己距离佛祖又近了一步。
丝绸之路不仅输送财富,而且传播信仰。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的主要是商人和僧侣,商人和僧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商人为僧侣提供金钱,僧侣则是商人的精神支柱。在凶险 的丝绸之路上追求财富,生命朝不保夕,佛陀的保佑至关重要。
受戒以后,胡人石磐陀就正式成为玄奘的徒弟,一筹莫展的玄奘急需一个可靠地向导,常年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石磐陀应该是最佳人选。
--我想越过边境,不知有何方法?
--师傅放心,我有办法送您出境!
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石磐陀主动提出帮助他偷渡出境。
(东千佛洞遗址
甘肃瓜州市)
在距瓜州古城不远的一处河谷,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石窟,这就是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东千佛洞,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绘制于西夏王朝时期,距今大约八百多年。在这里,专家发现了最早的唐僧取经图。
明月高照,彩云环绕,观音端坐金刚宝座,旅行者摸样的唐僧正在虔诚地膜拜,身后的徒弟手遮额头,形貌酷似一只猴子。
在这幅壁画之后又三百年,神话经典<西游记>才诞生,这幅唐僧取经图使一些学者相信,石磐陀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或许胡人浓密的毛发启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经过八百年的不断创造,石磐陀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根据史料记载,石磐陀确实是玄奘招收的第一个徒弟,他是身陷瓜州的玄奘最后的救命稻草。玄奘决定,跟着石磐陀偷渡大唐边境。
第二天,玄奘牵着新买的一匹马悄悄来到瓜州郊外,石磐陀如约而至,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老的胡人,牵着一匹瘦小的枣红马。年老的胡人告诉玄奘,瓜州以西尽是隔壁和沙漠,商人们成群结队也经常迷失道路,很容易丢失性命。
“老者劝我不要西行,但我决心已定,即使死在中途也不后悔”
但是玄奘仍然听从了老者的建议,与他交换了马匹。据说,老者的枣红马在紧要的关头可以辨识方向。在《西游记》中,玄奘的坐骑是一匹俊秀飘逸的白马,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匹貌不惊人的枣红马对于西行的玄奘意义非同一般。与老者换马之后,玄奘和石磐陀走上了偷渡之路。
他们首先得通过戒备森严的玉门关,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之后,必须在烽火台下取水。玉门关外矗立着五座烽火台,从五烽往西经过八百里沙海之后才能到达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
在干热严酷的大漠上,水异常稀少,从瓜州到伊吾,可靠地水源只有两处--葫芦河和烽火台。玉门关就建在葫芦河上,石磐陀带着玄奘绕开玉门关,渡过了葫芦河。
夜幕笼罩了无边无际的大漠,师傅和徒弟各自进入了梦乡。半夜半醒当中玄奘突然发现
危险正在逼近自己。偷渡刚刚开始石盘陀就动摇了。大唐的律法非常严厉偷越国境者——处死。为了越过大漠,就必须到烽火台取水,如果被守卫发现,据说只有死路一条。偷渡刚刚开始,石磐陀就动摇了。
“石盘陀想杀我灭口,他担心万一我被抓获,会牵连于他。” 在玄奘发誓绝不出卖之后石盘陀才离开。太阳即将升起玄奘孤身一人走向大漠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
在西游记中威胁唐僧的是各种妖魔鬼怪,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玄奘所要面临的主要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寂静的大漠曾经吞噬掉无数行人的生命,通过辨认前人留下的痕迹,玄奘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方向。然而,着急赶路的玄奘很快就陷入了幻境。《三藏法师转》记载,他看到大队的士兵若隐若现,旌旗在迎风中飘扬,在荒无人烟的大漠,这或许是海市蜃楼,也可能是过度饥渴而导致的幻觉。
从瓜州往西横亘着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戈壁玄奘必须独自穿越这片死亡之地。经过八十多里的跋涉玄奘终于看到了大唐边境的第一座烽火台。为了不被发现他必须等到夜晚才能偷水。
穿越大漠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水,散布在边塞的烽火台就建在水源边上。这座遗留到今天的烽火台遗址叫白墩子,据专家考证,它就是大唐瓜州的五峰之一。很可能就是其中的第一座烽火台,玄奘当年正是在这里取水。站在当年的烽火台上,四野尽是戈壁荒漠,烽火台下,这小小的湖泊却生机盎然,这里是沙漠之魂,旅行者的天堂。
“拿火把来。” 偷水的玄奘被守军发现,石磐陀的顾虑应验了。
“烽火台的指挥官名叫王祥意想不到的是大唐的边关将领竟然也是一个信佛的人。”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身躯伟岸,仪表堂堂,一个信佛的人在蛮荒之地遭遇这样的高僧恭敬的态度可想而知。
一千多年前,佛教的影响力与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这些远离家园的守边将士而言佛教提供的心灵慰藉至关重要。补充了饮水和干粮之后玄奘与烽火台的将士洒泪而别,这位烽火台的指挥官不仅为玄奘指明了越境的通道,而且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王祥建议前往第四座烽火台,那里的指挥官是他的宗亲”,也是一个信佛的人。
在第四座烽火台补充饮水之后,玄奘绕过第五烽,从此走进了八百里大漠。
在瓜州和西域小国伊吾之间有一片广袤的大漠 唐代以前,在丝绸之路上冒险的人叫它沙河,中国古代典籍称之为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今天的甘肃瓜州和新疆哈密之间方圆大约三百多里,这是古代丝绸之路一条主要的通道,以凶险而闻名,玄奘必须独自越过这片死亡之地。
“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空旷的大漠只有影子相随。”
进入沙漠不久玄奘就出现了幻觉“妖魔鬼怪绕人前后奇形怪状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只有默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般若心经》是一部重要的佛经,玄奘常常用念经的方式消除恐惧。
进入莫贺延碛之后,玄奘彻底摆脱了官方的追捕,但是险恶的环境却更为可怕。行走了一百多里后,玄奘发现自己迷路了,大漠当中没有任何参照物,一场不期而遇的狂风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就在这个时候他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三藏法师传》记载,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急躁,慌乱之下打翻了皮囊。“西行刚刚开始救命之水就荡然无存”。死一般沉寂的莫贺延碛,又绝无水草,玄奘万念俱灰,他已经不可能走出八百里沙海,绝望中的玄奘走上了回头路。在玄奘一生当中,这或许是他最为煎熬的一段时光。
“我曾经许下誓言,若不抵达印度绝不东归一步,怎么就这样返回呢”
对于一个虔诚的僧人而言,誓言不可轻易违背,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走出了十多里之后,玄奘停下了东归的脚步他决定继续西行“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在人类探险史上很多探险家都曾经面临类似的境遇,像玄奘这样已经看见了招手的死神,但仍然前行的却非常罕见。玄奘拥有一种远远超过常人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来自他对佛法坚定的信念,一方面深深植根于他的天性。
执着使身陷大漠的玄奘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也将玄奘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在《三藏法师传》中描绘了玄奘在莫贺延碛的遭遇:“夜晚妖魔鬼怪举火点灯像清晨的星空一样灿烂”,玄奘遇到的很可能是磷火,这是大漠中人和动物的尸骨在腐烂时自动燃烧造成的。根据史料推断玄奘至少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玄奘很快就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白天狂风卷着黄沙像下雨一样漫天飞舞令人无法喘息。”。为了躲避炽热的太阳,玄奘依靠在阴影当中打坐维持体力,大漠中的玄奘正在挑战生命的极限。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支持着玄奘前行“虽然如此但心已无所畏惧只是没有一滴水前行一步都非常艰难。”
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极限的,体力不支的玄奘终于陷入到了完全昏迷当中。在漫漫黄沙中,生命正在渐渐地远去。“夜半忽有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眼睛又能够睁开。” 又一个夜晚降临了,昏睡中的玄奘渐渐苏醒过来,在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又站了起来。
繁星满天,夜晚的沙漠亮如白昼,孤独的身影在用最后的力气向西挺进。
奇迹就在这时候降临了。精疲力竭的枣红马突然发现了水源。在一片草地的背后,竟然浮现出一个池塘,池水甘甜,清澈如镜。这匹识途的老马最终拯救了玄奘的生命。在这片沙漠的天堂,玄奘休息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他需要恢复几乎衰竭的体力。
在莫贺延碛玄奘第一次遭遇生与死的考验。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完全清楚想象,一个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人究竟是怎样走出这片死亡之地的。
(星星峡 新疆哈密市)
这个叫星星峡的关口,是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门户,过了星星峡就是当年的西域。两天之后,玄奘穿过今天的星星峡,抵达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
在西域的第一座佛寺,玄奘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一个汉人,《三藏法师传》记载:
“老僧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就赤脚跑了出来。” “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故乡的人。”
在史料记载当中这是玄奘第一次感情外露。一个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对生命的感激无以言表。
这是一个叫庙儿沟的地方,位于今天新疆哈密市的郊区,这处轮廓已经模糊的废墟,是一处佛寺遗址,根据玄奘西行路线推断,这里很可能就是他走出大漠之后看到的那座佛寺。
在西域的这座佛寺,玄奘受到了僧侣们最热情的款待。一连几天休整之后,玄奘开始继续西行。
从伊吾开始,丝绸之路开始分道,北道主要是草原,而中道和南道都要经过大沙漠,刚刚从沙漠九死一生的玄奘,打算沿北道西行,然而高昌的国书打乱了玄奘的计划。
高昌在伊吾以西,是西域的第一大国,高昌王命令伊吾人必须将大唐僧人送达高昌。
“高昌王威震西域,我无法拒绝,沿草原西行的计划只能放弃了”
高昌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等到玄奘的命运又是什么呢?
第三集:生死兄弟
公元627年,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西行求法的玄奘来到了高昌。
另玄奘大感意外的是,高昌国王竟然亲自到宫门口迎接,而且态度极其友好。
“玉门关以西就是胡人的世界,汉人非常罕见。但是在这个西域最大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竟然是一个汉人。”
高昌位于今天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个规模宏大的遗址就是当年高昌的都城,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汉帝国就开始在这里设置郡县,高昌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管辖西域地区的门户。汉帝国灭亡之后,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中原的汉人大批由河西走廊迁往西域,高昌就成了汉人最集中的地方。公元6世纪,一个来自于中原的麴姓家族建立了高昌国,当玄奘到达的时候,高昌国已经延续了100多年。
高昌王麴文泰对来自大唐的僧人玄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尊重。整个皇室家族都没有入睡,耐心等待着高僧的到来。在皇宫后院的宝帐,国王和王后用礼拜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玄奘的热情,这是一个崇信佛法的国王,佛教在高昌被尊为国教。
据史书记载,大约公元4世纪左右,佛教开始从中原回传到高昌,从此佛教开始影响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人们,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夯土城市,被专家誉为完美的废墟,这里曾经是高昌最早的佛教中心。在交河故城的北部,有一处巨大的建筑群,这曾经是一座巨大的佛寺,其位置之显著,建筑之宏伟,面积之广大,完全超过了官署和民居。在高昌,佛教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高昌人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支柱。在这个尊崇佛法的绿洲国家,一个高僧对民众的影响力无法估量。
玄奘在凉州讲经一月有余,显赫的声名已经传到高昌,当这个来自大唐高僧穿越大漠来到西域的时候,高昌国王感觉到如获至宝。《三藏法师传》如此描绘国王迫切的心情。“自从知道法师的大名,手舞足蹈就请留在高昌,高昌僧徒虽少,也有数千,都可以手执经卷侍奉左右。” 法师留着高昌,举国之人都可以听从教诲。
对于一个僧人而言,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待遇,几乎不可能拒绝。
根据史书记载,麴氏家族统治高昌期间佛教达到了鼎盛,仅仅在高昌城附近佛寺的数量就达到了三百多座。僧尼数量超过三千多人,皇室主持修造了著名的柏孜克里石窟,他是西域影响最大的佛教圣地之一。一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沧桑的岁月改变了太多的东西,由于宗教战争的破坏,特别是西方探险家粗暴的切割,石窟已经满目疮痍,但是这些丹青斑驳的残存壁画仍然使人感觉历史的信息。
这是一个佛的国度,人们对佛法的信仰根深蒂固,麴文泰希望玄奘能够成为高昌的宗教领袖。三藏法师传记录了两人充满了火药味的对话。
“我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大唐佛典尚不齐全,舍命西行是为了请取未闻之佛法”
“葱岭可以移动,弟子的心意也绝不会改变,请法师相信我的诚意”
“我西行只为求法,不可半途而废请国王谅解。”
高昌王没有想到,这个高昌的僧人竟然如此倔强,其实,高昌王挽留玄奘,还有另外的目的。这是一个对汉文化充满了向往的西域国王,十多年前,年轻的麴文泰曾经跟随父亲前往中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位之后,麴文泰开始在高昌大力推行汉化改革,高昌国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汉文化气息,尤其是都成的营建,处处模仿长安,方正的布局,雄伟的佛寺,高昌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域名城,玄奘深厚的汉文化修养,打动了麴文泰,这个高僧正是国家急需之人。
根据三藏法师传的记载,麴文泰的挽留最后变成了威胁.“本国没有导师,所以委屈法师留下来指引迷途的众生” “我西行只为求法,国王或许可以留下我的躯体但西行之心不可留”
“法师务必留下否则只能遣返大唐”
高昌王给玄奘下了最后的通牒,太阳即将落山,高昌故城显得格外冷清,这片佛寺遗址,就是当年玄奘居住的地方,西行又遭变故,僧房中的玄奘又陷入困境,在《西游记》中,为了通过一座燃烧着大火的高山,唐僧和他的徒弟们费尽了周折,其实,火焰山的原型就在高昌,高昌的都城就坐落在火焰山的脚下。在真实的历史中,火焰山并不可怕,火焰山脚下的高昌王,才是让玄奘焦虑的人。
这个以讲经而声名显赫的僧人,拥有非凡的口才,但他无法说服高昌王,绝食成了玄奘唯一的选择。绝食期间,惊慌失措的高昌王室相继探视,但玄奘一直闭目不语,麴文泰不肯放弃,仍然希望能够感化大唐高僧,公元627年的冬天,高昌国正站在十字路口,他迫切需要一位智者。
高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个绿洲国家控制了丝绸之路最繁忙的中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西方的香料和珠宝,都通过这条大道来往贸易,出土于当地的这些古老的文书表明,通往的商旅都要向国王支付数目不菲的商税,一百多年来,高昌的王室家族通过税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这个绿洲国家正面临者重重危机,在高昌国的北方,是草原的霸主,突厥人,而东方则是正在崛起的大唐,突厥人游牧在广袤的大草原,彪悍的骑兵随时可以踏平这个绿洲小国,在玄奘西行的时候,西方的突厥人正控制着西域,富庶的高昌,每年都要向西突厥的可汗上贡,大量的税收不得不支付给这个北方的霸主,麴文泰知道,大唐正在全力准备和突厥的战争,在大唐和突厥决战的前夜,高昌王必须选择自己的立场,在夹缝中生存的高昌国需要玄奘,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来自大唐的高僧或许可以指点迷津,帮助高昌渡过难关。
夜晚的高昌城万籁俱寂,玄奘已经绝食三天了,第四天玄奘已经奄奄一息。这个大唐高僧如果真的绝食而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任凭法师西行,但请早进斋食啊。” 麴文泰没有想到玄奘的内心竟然如此强硬。高昌王只能屈服。
玄奘的修养和舍身求法的决心深深地打动了麴文泰,一个国王一个僧人,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高昌国王表示,尽最大的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在丝绸之路探险史上这是最为传奇的一页。
麴文泰开始为玄奘准备行装,西行之路漫长而艰难,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在这个崇尚佛法的国家里,这是一件大事,听讲的人包括皇室的家族,王公显贵,还有高昌各个寺庙中特选的僧人,国王都手执香炉,在前方引路,恭敬之心溢于言表。讲经期间,国王专门为玄奘剃度了四个精干的僧侣,他们将正式成为玄奘的徒弟,在西行印度的路上照顾玄奘,自离开长安城以来,玄奘第一次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凉州城亡命天涯,沙漠中九死一生,一切
都好像成了过眼烟云,疲惫的身心可以暂时放松了。对高昌充满了感激之情。夜晚的皇宫,麴文泰正在给西突厥的可汗写信,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兄弟,请希望可汗像关照我一样关照法师,请您下令西边的国家赐给我的兄弟马匹,并且护送出境。
在当时,西突厥不仅控制着西域,其势力范围甚至越过葱岭以西,直达古印度的边境。如果得不到西突厥可汗的支持,西行之路很难设想,玄奘没有想到,麴文泰竟然以如此谦卑的态度替自己的前途着想。
公元627年的冬天,分别的时间终于来临。高昌的皇室和贵族,寺庙的僧侣和百姓,都来为玄奘送行。《三藏法师转》记载,麴文泰为玄奘购置了30套不同的衣服,为抵御风沙和寒冷,还专门制作了特殊的手套和面罩,黄金一百两,银钱3万,凌娟五百匹,麴文泰为玄奘提供了足够20年的路费。根据当时的价格,一匹马价值大约四十文银钱,麴文泰送给玄奘的路费就相当于1500匹良马,这是一匹不菲的财富。玄奘和国王洒泪而别,自离开长安城以来,在大漠中逃过一劫,玄奘感激涕零,这是他第二次流露自己的感情。“我十岁时父母双亡,只能栖身佛门,二十年来四海为家飘零至今,何曾有过这种亲情” 在高昌之前,玄奘只身一人,从高昌开始,玄奘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30匹马,25个随从,四个徒弟,以及一位叫欢信的高昌官员。不仅如此,麴文泰还为沿途24位国王准备了厚礼,叮嘱他们关照玄奘,麴文泰在用举国之力帮助玄奘西行,对玄奘而言,麴文泰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没有这个国王倾尽全力的资助玄奘西行或许就是另外的结局。
文学经典西游记也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太阳映红了高大的火焰山,玄奘的队伍离开高昌城,向西进发。
从高昌往西经过焉耆和龟茲两个国家,就是巍峨险峻的葱岭,过了葱岭,就走出了西域。“途经银山,山脉高大险峻,到处都是银矿,西域各国的银钱都出自这里”。
银山在今天的吐鲁番和库车之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因为有麴文泰的保护,队伍很快就走出了高昌国,进入焉耆国的领地,然而,丝绸之路上的焉耆并不平静,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大唐西域记》记载,焉耆国无纲记,法不整肃。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根据自己的见闻撰写而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珍贵遗产。其中描述了128个国家的风土和人情,玄奘的记载就是从焉耆国开始的。“四面群山环绕,道路险要,国家没有纲常法纪,政令也不严明”。西域地广人稀,是名副其实的强盗乐园,希望能够维护丝绸之路的秩序,商队和行人,除了拜托佛祖保佑之外,只能依靠自身,玄奘的队伍非常庞大,装束又不是普通的商队,强盗或许有点不知所措。“没有想到,群贼拿到钱财之后,就自行撤走了”高昌王慷慨解囊,玄奘的富足远非一般商人可比,金钱换来了平安。一场虚惊之后,玄奘和他的队伍离开了银山。在到达焉耆国的都城之前,他们碰到了一队商人,商人是丝绸之路的灵魂,就是这些冒着生命危险追求财富的人,将绿洲上的一个个城镇联系起来,由于有了商人,东西方的货物
开始流通,文明开始传播,在丝绸之路上,商人,僧侣和使团一般都结队旅行,队伍越庞大,安全就越可靠,使团有国家做后盾,又有一定的防卫能力,僧人的背后是法力无边的佛陀,一般的强盗对僧人都网开一面,而商人是强盗罪主要的抢夺对象,但是,这支商队并没有停下来与玄奘同行,为了尽快赶到焉耆做生意,他们单独上路了,玄奘刚刚遭遇强盗,他对这些商人的前途有些担心,新的一天开始了,玄奘和他的队伍重新上路,在距离焉耆都城很近的一个河谷玄奘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前去十余里看到商人的遗骸散在路上,没有一个能够逃脱。”着急赶路的商人全部被杀,财物被抢劫一空,现场惨不忍赌。
商人的理想是追求财富,为了理想,他们在不经意之间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玄奘的年代,只有那些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踏上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上追求理想,挫折和苦难甚至死亡随时都会降临。能不能到达印度,玄奘不知道,佛陀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玄奘知道,只要一息尚存,他一定要向西而行。焉耆国的都城就在前方,但西行之路仍然漫长。
第四集:亡命凌山
公元628年刚刚到来,玄奘走出高昌,来到西域的第三个国家 焉耆。
自离开长安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焉耆位于今天新疆的库尔勒市境内,是古代西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但是玄奘在这里受到了冷遇,焉耆和高昌相邻,两国为争夺对过往商队的收税权,经常争夺,由于焉耆和高昌之间的仇恨,玄奘在这里不受欢迎,只停留了一个晚上,“焉耆和高昌有仇,因此不肯给我们换乘的马匹”,西行的队伍马不停蹄,希望尽快通过这片强盗出没的地方。
在焉耆以西,玄奘抵达了著名的龟兹国。龟兹位于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在古代西域,龟兹的名望最为显赫。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汗帝国在龟兹设置西域都护,统辖天山南北,汗帝国灭亡以后,中原王朝一直处于动荡之中,龟兹也不断地更换主人,玄奘西行的时候,一个姓白的国王统治着龟兹,但真正控制龟兹的是强大的西突厥汗国。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往龟兹,数百年来,龟兹一直是西域最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寺院林立,佛法兴盛。玄奘抵达的时候,浩浩荡荡的西行队伍受到了龟兹人热烈的欢迎,龟兹离高昌不远,都城有高昌人主持的寺院,玄奘当晚就住在那里,第二天,龟兹国王在王宫设宴款待玄奘,此时的玄奘,身份非同一般,他不仅是大唐的高僧,而且是高昌王的兄弟,“龟兹王缺少谋略,被强悍的大臣控制”,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还记录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龟兹人以扁平为美,“龟兹有一
个奇怪的风俗,小孩出生之后用木板夹裹脑袋,皇室也不例外”,史料也证实,从国王到普通人,龟兹人头部多呈扁平的形状。
在古代龟兹,音乐和舞蹈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年的舞蹈和乐谱已经销声匿迹。
克孜而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县,是龟兹境内最大的佛教洞窟群,洞中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龟兹心目中的天国,华丽秀美的服装,丰满圆润的身段,妩媚生动的舞姿,天国是一个醉人心魄的乐舞世界,和谐优美,风情万种,笃信佛法的过度,如此浪漫的艺术想象,令人费解。佛教认为,人的欲望是苦难的根源,要实现天国的理想,就必须禁止一切欲望,但是在龟兹的寺院,玄奘似乎感觉到了完全不同的信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一座光彩夺目的大型寺院,它就是今天的苏巴什古城。新疆最大的佛寺遗址。“在一个荒废的城池北边,隔着一条河,有两座寺院,这个寺院的佛像装饰非常精美,巧夺天工“,1903年,这里曾经出土了一个木制的彩盒,令人惊叹的是,盒身周围绘有一副形象极为生动的乐舞图,专家考证这是一个舍利盒,其中存放着高僧火化后的骨灰,奇怪的是,佛教的骨灰盒通体绘制着世俗的乐舞,龟兹的乐舞已经和佛教融为一体,佛教告诉信徒要脱离凡尘,但是,在龟兹人眼里,既要追求天国的极乐世界,也不能舍弃凡尘的魅力。宗教情感和世俗生活获得了美妙的平衡。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理解龟兹人的精神世界,连绵不断的僧舍,高耸入云的佛塔,飞天在空中起舞,千佛在头顶跃动,僧徒佛众蜂拥而来,讲经说法之声不绝于耳,远道而来的玄奘沉浸在佛的光辉之中。
”每年秋分前后,各个寺院都要给佛像披上锦绣绫罗,点缀以奇珍异宝,安放在彩车上,彩车非常壮观。”在龟兹期间,玄奘参加了盛大的佛事聚会,在龟兹国王的陪伴下,独一无二的宗教狂欢,龟兹的乐舞给玄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伎乐舞蹈在西域诸国中最为出众”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在龟兹停留了两国月,在这个宛若天堂的国度,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西行的使命。
公元4世界,龟兹曾经养育了佛教大师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但少年时期一直在印度学习佛法,可以想象当玄奘在龟兹的时候,鸠摩罗什的身影一直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雪路未开,不得进发,只得在龟兹等待。”玄奘一边讲经说法,一边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从龟兹往西,是古代的葱岭,高大的昆仑山和天山在那里会合,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这道屏障的西边,是中亚的大草原,那是西突厥汗国的领地,沿着草原南下,就可以抵达古
老的印度,玄奘准备在一个叫凌山的地方,穿越葱岭,大唐西域记记载,凌山在葱岭的北端,险峻陡峭,直插云霄,冰雪终年不化,积而为凌,玄奘在龟兹的时候,正是冬天,大雪弥漫,道路封闭,凌山无法通行。
春天终于来临,大地复苏,冰雪开始消融,玄奘离开了龟兹的都城,向凌山进发,安宁的日子很快就消失了,队伍上路刚刚两天,就碰到了突厥强盗,在寒冷的冬天,草原上经常发生雪灾,饥饿的突厥人只能南下,在丝绸之路上打劫商旅,面对凶悍的突厥强盗,玄奘的队伍根本无法反抗,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三藏法师转记载,强盗之间由于分赃不均,最终竟然一哄而散。虽然侥幸躲过一劫,但是玄奘知道,危险并没有过去。突厥人往来如风,在空旷的大漠,他们随时都会出现。
大约一周以后,他们终于看见了凌山,玄奘和他的四个徒弟,高昌的官员欢信以及二十多个随从,这支30人的队伍,全副武装,向着远处的雪峰挺近.没有人拥有翻越雪山的经验,也没有人真正明白,他们即将面临的困难。
三藏法师转这样描述:“雪峰与天空相连,抬头仰视,望不到边际。散落两边的冰块,或高百尺,或广数丈,蹊径崎岖,登涉艰阻,风雪杂飞,虽然穿着厚重的衣服,也免不了寒冷,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可以休息。只能躺在冰上。”
在这样的雪山行走,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人因体力不支而倒下,有人不慎跌落深谷。更多的人面临者寒冷的威胁。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玄奘翻越天山的确切位置,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学者们推断,凌山应该在新疆西部的温宿县一带。
巍峨的天山深处,耸立着许多终年积雪的冰峰,海拔大都在五六千米以上。那里空气稀薄,根本没有道路可言,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和他的队伍就跋涉在其中的某个山口。
“寒风凛冽,多有暴龙,飞沙走石,遇着丧命。”玄奘所说的暴龙其实就是雪崩,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雪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行人不能在这里穿红色的衣服,也不能大声呼唤,否则马上会暴风骤起。”为了翻越凌山,玄奘的队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
三十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在凌山,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为了帮助这个大唐的僧人西行,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雪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玄奘的随从。
公元628年的春天,玄奘翻过雪山走出了西域,从此进入中亚,根据史料记载,从西域穿越帕米尔高原,有不止一个山口,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这些山口是最为险要的地段,很多人死在那里,永远终结了他们的梦想,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走了出来,凭着坚定的信念,为了心中永不磨灭的梦想。
这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一条古道,古道一侧的这块大石上雕刻着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1300多年过去了,丝绸之路已成为历史,当年的咽喉要道早已荒废,今天,已经没有人确切的知道,玄奘究竟从哪里走下雪山。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染红了远处的雪峰。雪峰的那边是中国的新疆,根据史料推断,玄奘就是在这一带走出了雪山。
作为一个僧人,玄奘始终非常克制自己,对这次悲壮的雪山之旅,他的记录非常有限,也没有表露过一丝感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走下雪山的玄奘心情是何等的复杂,没有那些死去的随从的帮助,他或许永远也走不出雪山。
走出雪山之后不远,玄奘看到了一个大湖,“大清池,方圆一千五百多里,四面环山,水呈青黑色,味道又苦又咸。”这个大清池就是今天吉尔吉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中国古代称之为热海。在古代的典籍当中,热海充满了神秘和梦幻色彩,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一带几乎没有人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走出雪山的队伍需要休息,玄奘也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90多条河从周围的雪山流下,汇聚到伊塞克湖,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深的高原湖泊,由于含盐量很高,湖水一年四季都不结冰。今天,伊萨克湖是中亚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玄奘对伊塞克湖的记载非常详细。“广阔的湖面上会骤然刮起大风,波涛汹涌,水中龙鱼混杂,产物虽然很多,但没有人敢捕捞。一直到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很少吃鱼”
公元628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玄奘走上了中亚的大草原,这里是突厥人得领地,西突厥的王庭就在距离伊塞克湖不远的地方。
亚欧大陆的北部,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公元前后,匈奴人建立了第一个草原帝国,第二个统一草原的是鲜卑人,公元6世纪,突厥人又疾风暴雨一般席卷整个草原,7世纪初,当玄奘西行的时候,突厥帝国已经一分为二,东突厥占据着蒙古高原,而西突厥则控制着中亚的大草原。
这些石头制作的雕像是突厥人的作品,在伊塞克湖一带,他们随处可见。根据史书记载,突厥首领和勇士去世之后,都要在墓地树立一尊石人以示纪念。石人或器宇轩昂,或沉着老练,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目视星空。模糊的面容掩盖不住突厥人曾经的辉煌。公元7世纪,他们是中亚大草原的主人,翻越雪山之前,玄奘曾经遭遇一伙突厥匪徒,凶悍之状历历在目,现在,他们已经踏入突厥的腹地,必须拜会西突厥的可汗,没有可汗的支持,几乎不可能到达印度。
在玄奘的年代,突厥人信奉的并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拜火教以火为圣物,是古代波斯的国教。在吉尔吉斯坦的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拜火教徒独特的埋葬方式,尸骨装在陶罐里,然后存放于地面之上的墓室。在公元7世纪的丝绸之路上,拜火教同佛教互不相容。
玄奘的内心充满了担忧,突厥可汗将怎么对待他们这些异教徒呢?在即将到达可汗王庭的时候,玄奘突然碰到了一支突厥骑兵,“突厥可汗正在游猎,有大队随从护卫,他们身著皮毛的衣服,奔驰在原野上,可汗告诉我们,两三日后,在王庭相见。”
根据玄奘的记载,西突厥可汗的王庭在一个叫碎叶的城市。“从大清池向西北行走五百多里,到达碎叶城。”城池方圆六七里,各国商人杂居,数目稀少,气候寒冷,人们穿皮衣粗麻御寒。碎叶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调查了很长时间,都无法确定它的具体位置。经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努力,终于在上世纪找到了它的遗址。1982年,这里出土了一块汉文石碑,碑文明确显示,这就是当年的碎叶城,碎叶城的遗址距离吉尔吉斯坦的共和国的首都比什凯克60公里,在一个叫托克马克的小城市境内。在中亚历史上,碎叶的地位非同一般,7世纪初期,西突厥在这里崛起,汗国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就设在碎叶。太阳即将落山,玄奘的队伍抵达碎叶城,在城外的一座寺庙,他们安顿下来,等待可汗召见。这处长满了荒草的遗址位于碎叶城外,考古学者证实,它当年是一座佛教寺院,像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城市一样,碎叶也是多民族杂居,各种宗教并存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拜火教徒,也有佛教徒,玄奘和他的队伍,很有可能就下榻在这里。
公元628年的一个晚上,在碎叶的一间僧房,来自大唐的玄奘还没有休息,明天就要面见西突厥的可汗,他必须反复考虑,充分准备,突厥人控制着通往印度的所有关口,一旦可汗发怒,不仅西行化为泡影,生命也难以保障,长路漫漫,任何一次疏忽都会导致可怕的结果。
第五集:穿越草原
公元628年的夏天,西行的玄奘翻过了雪山,来到了中亚的第一个城市 碎叶 自从离开大唐以来,时间已将近一年,中亚草原的霸主西突厥人将王庭建在碎叶,突厥可汗在自己的大帐诏见玄奘,游牧民族一般居住在简单的毡房,令玄奘意想不到的是,可汗的大帐非常华丽,“可汗居住在一个巨大的宝帐,宝帐装饰着金花,灿烂夺目,”这位领袖在历史上被称为统叶护可汗,当大唐在东方崛起的时候,统叶护可汗在西方开疆拓土,建立了西突厥帝国。为了牵制共同的对手东突厥人,西突厥和大唐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玄奘在欢迎的宴会上看到了大唐的使节,玄奘不仅是大唐的僧人,而且是高昌的王弟,显贵的身份,厚重的礼物,可汗对玄奘另眼相看,态度非常热情。”在可汗眼里,印度酷热难耐,那里的人肤色黝黑,赤身露体,根本不值得一看。“然而可汗对印度却充满了偏见。他建议玄奘不要前往那里,尽管如此,玄奘仍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支持。
可汗选派了一位曾经到过长安,通晓各国语言的军人,护送他们穿越广袤的西突厥帝国。玄奘的队伍离开了碎叶城,对于中国人而言碎叶是一座难以忘怀的城市,在危机四伏的西行路上,玄奘在这里得到了西突厥可汗的保护,玄奘走过之后半个世纪,大唐开始在这里修筑城池设置官署,中原的僧人也不远万里,前往碎叶弘扬佛法。碎叶城外的这座佛教遗址,就建于女皇武则天时期,公元701年,在玄奘走过之后七十三年李白在碎叶出生。或许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城市培育了诗人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离开碎叶不久,就到了千泉,方圆二百公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泉水形成很多湖泊,突厥可汗每年来这里避暑”。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玄奘在中亚的大草原上穿行,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他竟然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小城,从千泉往西到达小孤城,这里的300多户人家,原来都是中国人,被突厥劫掠到此,他们占据了一个城池,团结在一起,一直生活在这里。衣着虽与突厥人相同而语言和行为规范仍保持着汉地的传统,赭石国方圆一千多里,有几十个城池,各自有君主和酋长,但全部隶属于突厥。赭石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附近,在中国的史籍里,赭石国被称为石国,汉族人很多石姓人的祖先就在这里。
进入大沙漠,风沙弥漫,看不清道路,只能看见大山,寻找尸骨辨别方向,这样走了500里之后,到达飒秣建国,一路跋涉玄奘终于来到了中亚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七世纪这里就有了城市,20世纪,前苏联的考古学者发掘了这座掩埋在地下的废墟,希腊也曾在这里生根,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撒马尔罕逐渐成为东,西方交汇的中心。古城的东门叫东华门,来自长安的丝绸曾经从这里进入撒马尔罕,最终抵达罗马。
“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机巧之际,特工诸国,玄奘发现,撒马尔罕的手工技术在各国中最为精巧,居住在撒马尔罕的正是声名远扬的粟特人。他们不仅能够制造手工艺品,而且主宰着丝绸之路的贸易,粟特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热衷于追逐财富,又具有冒险精神。从东方的长安,到西方的罗马,他们往来奔波,昼夜跋涉,时隔一千多年,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人们仍然能够感觉得到历史的传承。
所有胡人国家,都以飒秣建国为中心,效仿他的行为,听从他的命令。武士勇猛刚烈,视死如归,然而撒马尔罕国王却并不欢迎玄奘,他的两个徒弟甚至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攻。公元7世纪早期,在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人们信奉的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国王及百姓不信佛法都是拜火教徒。寺院有两所但没有僧人。”
在当地的博物馆,仍然保留着拜火教留下的痕迹,在拜火教徒看来,佛教是异端,必须打压,当玄奘的两个徒弟去废弃的佛寺礼拜时,当地的拜火教徒开始围攻,玄奘在高昌剃度了4个徒弟,两个冻死在雪山,其余两个跟随师父以来走到了沙马尔罕。
“我的两个徒弟被拜火教徒用火把驱赶,差点丢失性命”。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对信奉拜火教的撒马尔罕国王讲解佛法,对于一个高僧来说,弘扬佛法是他的使命,国王最终被打动了,他放弃了拜火教,开始按照佛教的礼仪生活。“国王听闻佛法,大为高兴,也不再怠慢我们,玄奘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改变了撒马尔罕国王的信仰。”改变了态度的国王下令,逮捕骚乱的教徒,驱逐他们出境,从此之后,这个国家不再攻击僧人,寺院又燃起了香火,僧侣开始入住。
宗教之间的偏见消除了,佛教在撒马尔罕重新兴起。在撒马尔罕的历史上这应该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撒马尔罕被誉为中亚的皇冠这个城市其实和中国人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在古代中国,撒马尔罕被称为康国,今天很多康姓的中国人其祖先就来自于这里。
考古学者在撒马尔罕的宫廷遗址上发现了珍贵的大型壁画,盛装的大唐使节,头戴官帽,腰佩长刀,手中托着丝绸唐装的贵族妇女在音乐的伴奏下泛舟湖上。考古学者证实,这些壁画绘制于公元七世纪,正是玄奘生活的时代,没有人想到,在遥远的撒马尔罕宫廷竟然弥漫着如此浓烈的大唐之风。玄奘能够在一夜之间说服撒马尔罕国王依靠的正是华夏文化独特的魅力。撒马尔罕的宫廷里,侃侃而谈的玄奘更像一个文化使者,深厚的文化素养,非凡的人格魅力,再加上不可思议的语言天赋,玄奘在异国的土地上留下了中国人美丽的背影。撒马尔罕是中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他也因此历经劫难,希腊人,波斯人,蒙古人,尤其是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大帝,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公元8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开始进入中亚,13世纪,成吉思汗的军队征服了撒马尔罕,也彻底毁灭了这座历史城。14世纪,帖木儿大帝以撒马尔罕为中心,在中亚建立又一个游牧民族的大帝国,巨大的经学院,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帖木儿神圣不可侵犯的陵墓,今天的撒马尔罕,到处是帖木儿帝国的痕迹。公元7世纪的撒马尔罕,玄奘曾经目睹的撒马尔罕,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古代中亚的历史上,一个个短命的王朝如龙卷风一般急速而来,又以同样的速度很快消亡,今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通过这些凝聚着无数沧桑的文物去想像玄奘匆匆的脚步。离开撒马尔罕之后,玄奘来到了一个叫结霜那的小国。结霜那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里夏布茲。这里是帖木儿大帝的故乡,威名显赫的帖木儿就出生在这里,废弃的城池暴露在夕阳下,只剩下轮廓不清的一个土堆,在中国的史籍中,结霜那被称为史国,汉人当中,很多史姓人的祖籍就在这里。透过这些文物,中国人的影子似乎若隐若现,很难想象,当年的中国人竟然行走的那么遥远,玄奘一行肯定在这里休整,补充饮水和干粮。
“又西南二百里入山,山路深险,才通人步,复无水草”。离开结霜那之后,玄奘来到了中亚最为著名的关口,铁门关,“在山中行走了300多里后进入铁门,山峰陡峭而多铁矿,大门依山而设,门上镶铁,铸铁为铃,多悬于上。”铁门关是中亚通往南亚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候,就是通过铁门进入中亚的,在乌兹别克斯坦,至少有两个山口都叫铁门关,当年的大铁门,踪迹已经找不到了,没有人精确的知道,玄奘记载的铁门关究竟在哪里。公元628年的时候,这个军事要塞控制在突厥人手里,作为可汗的朋友,又有突厥军官专职护送,玄奘轻松地通过了铁门关,悠扬的铁铃声回荡在山谷,玄奘一路南行。
走出了铁门之后,玄奘来到了怛蜜国,“这里北距铁门,南接大雪山,东靠葱岭,西连波斯,一条大河横贯中央”铁门以南是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蜿蜒流淌的大河正是阿姆河,中亚最大的内陆河,在阿姆河的右岸,坐落着乌兹别克斯坦最南部的一座城市,铁尔梅兹,今天的铁尔梅兹就是玄奘记载的怛蜜国,“怛蜜国,南北四百里,东西六百余里,都城方圆二十余里,东西长而南北窄,寺院有十几座,僧人一千多人”,在这样一个规模很小的国家,竟然有那没多的寺院和僧人,这是一个名叫***的寺院,整个寺院呈长方形。由僧房,佛堂和厨房三部分组成,厨房中至今仍然保留着灶台的痕迹,除了满足寺院的僧人,厨房还要为香客和过往的旅人准备齐饭。1930年,考古人员在法士特也配发现了一尊著名的佛陀雕像,月光般柔美的微笑,安详静谧的表情,我们有理由相信,玄奘曾经在她的面前虔诚的膜拜。
印度越来越近,佛陀的声音在召唤。距离法耶兹特配不远,有一座规模更大的佛寺遗址,名叫卡拉特配,卡拉特配僧院依山而建,俯视阿姆河,由于处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斯坦边境,至今仍然被铁丝网包围,属于军事禁区。在中亚地区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佛寺遗址,行走在巨大的废墟中,往日的辉煌铺满而来。在中国古代的典籍在红,铁尔梅兹一代被称为大夏,公元前128年,在玄奘到达这里之前,张骞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中国人,一个叫月氏的中华民族本来居住在河西走廊,迫于匈奴的压力,不得不迁移到遥远的大夏,汉武帝时,为了联合月氏人一起抗击匈奴,张骞开始了悲壮的西行之旅,在被匈奴关押了10年之后,张骞逃了出来,在阿姆河边上,他终于找到了月氏人,沿着张骞的足迹,一条贯穿东西方的大道从此开始形成,这就是丝绸之路的缘起。
当玄奘在阿姆河边的这座寺院漫步的时候,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佛陀的光辉,肯定还有张骞孤独而倔强的背影。月氏人不愿意东返,也没有心思与大汉帝国一起夹击匈奴,他们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园,在汉人与匈奴人在东方征战的时候,月氏人建立了长达三个世界的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尊崇佛法,在阿姆河流域大力推行佛教,在该寺院的僧房里,当年摆放蜡烛的
地方清晰可见,借着蜡烛微弱的灯光,年轻的僧人正在孜孜不倦的阅读,宽大的讲经店,香烟缭绕,高僧说法,善男信女济济一堂。
“这里的佛塔和佛像很灵验,经常显露神光,”在丝绸之路上,寺院往往就是客栈,他不仅提供心灵的慰藉,也是人生旅途的驿站,在铁尔梅兹,玄奘和他的队伍很有可能居住在这座寺院。
由于西突厥可汗的保护,玄奘很快就穿越了中亚的大草原,根据史料推算,玄奘应在盛夏时节行走在沙马尔罕到铁尔梅兹一线的,在玄奘的记载中,这一段路程比较平静,但是路途的艰辛,仍然非亲历者难以想象。在铁尔梅兹的狂野,夏天的温度,能够达到摄氏40度以上,旅行的人非常容易中暑,玄奘在怛蜜国没有过多停留,在补充了饮水和干粮之后,就迅速上路了,在铁尔梅兹古城附近的农田里,矗立着一座废弃的佛塔,佛塔名为祖尔马勒,据说用120万块土坯筑成,塔身风化很严重,但能够清楚地看见里边的土砖,一千多年前,他肯定高耸入云,直指蓝天。
公元628年的盛夏,当玄奘离开铁尔梅兹的时候,他一定会回头眺望,蓝天下高大的佛塔,目送着这个来自中国的僧人,前往印度,追寻自己的理想。离开怛蜜国之后,玄奘来到了活国,像怛蜜国一样,活国也在西突厥帝国的控制之下,玄奘并没有想到,他将在这里遭遇一场谋杀。
第6集:踏上圣土
公元628年夏天,玄奘穿过中亚的大草原。沿着阿姆河一路行走,终于来到了活国,活国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此时跟随玄奘西行的,除了两个徒弟,还有一些突厥军人,两个徒弟是玄奘在高昌剃度的,自从离开故乡以来,一直就跟随着师傅,这些突厥军人,奉了可汗之命,在西突厥帝国广阔的辖区之内,一路护送玄奘,对于玄奘而言,活国是疲惫的旅途当中一个倍感亲切的地方,活国,不仅属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其统治者正是可汗的长子怛度,而怛度的夫人又是玄奘的兄长高昌王的妹妹,然而玄奘还是晚到了一步。高昌王的妹妹刚刚去世,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怛度也身患重病。
“怛度建议我休息几天,等他身体好转后,亲自送我去印度”
但是,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一场谋杀即将发生。”大唐西域记记载,怛度的身体刚刚恢复,就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仓促的婚姻带来了杀身之祸。这位女人,与怛度一位成年的儿子串通,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儿子谋杀了父亲,掘取了属于父亲的权利,玄奘亲历了一场人伦惨剧。
“小儿年幼,成年的儿子继承了权位,仍旧娶自己的后母为妻”
国王去世,国家处于动荡之中,玄奘在活国滞留了一个多月。
根据史料记载,玄奘进入今天的阿富汗之后,开始放慢西行的脚步。,“进入大雪山,层峦叠嶂,险恶异常,风雪接连不断,道路难以通行,山神鬼怪,肆意做崇,众多盗贼恣意妄为,专干杀人勾当。”
这是玄奘第2次翻越大雪山,这个大雪山就是今天的兴都库什山,兴都库什山大部分在阿富汗境内,玄奘在这里遭遇了大雪。
“在雪中迷失了方向,幸亏有猎人带路,才越过了山岭,来到了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在今天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附近。《大唐西域记》记载,这个国家的境内有一座很大的庙宇,名为沙落迦,当地的僧人说,一位从中国来的王子,曾住在那里,在万里之外,故乡的影子若隐若现,玄奘一时非常感动。
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玄奘边走边停,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从公元1世纪开始,贵霜帝国统治喀布尔河流域大约5个世纪,贵霜帝国尊崇佛教,这里的佛教气息一直很浓厚,玄奘一边讲经说法,一边礼拜圣迹。
在喀布尔河南岸的贾拉拉巴德,玄奘看见了佛陀的顶骨。
“城中有重阁,第二阁中有七宝小塔,佛陀的顶骨就安放在其中,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用宝匣盛放”。
佛顶骨是圣物,当地人经常用他来占卜前途,玄奘也入乡随俗,用丝绸裹着香泥,轻轻的印在顶骨上,三藏法师转记载,他得到了一个菩提树的图案,公元前6世纪,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在玄奘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吉兆,他给看管顶骨的人施舍了大量的金钱,或许这只是一种蓄意设计的赚钱的方式,但玄奘对佛祖的虔诚之心,可见一斑。
在贾拉拉巴德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幽暗的石窟。当地人传说石窟中能够看到佛祖的影子。由于道路偏僻,又有拦路的强盗,很少有人敢去那里,但是玄奘仍然带着两个徒弟来了,他执意体验佛的荣光,“不见佛影,誓不离开。”
三藏法师传记载,一百多次礼拜不见佛影,又一百多次佛影一闪即灭,再二百多次洞窟大明。佛影皎然出现佛祖身披黄色袈裟。在世俗世界,玄奘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他坚韧不拔,很少显露自己的感情,但是在佛祖面前,他却像婴儿一样天真坦诚。用世俗的眼光我们很难相信佛的影子真会如此显现,它很可能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一种光影幻觉。但是在玄奘眼里这种幻觉竟然是如此真实而震撼。
公元628年的秋天在离开长安整整一年之后。玄奘终于来到了心目中的圣地。
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附近,喀布尔河和印度河汇聚到一起,这里曾经是著
名的古代渡口。据说当年亚历山大东征就是从这里进入印度河流域,1000多年后,玄奘和他的两个徒弟,也由此进入古印度地界。玄奘看见印度河的时候,正是旱季,河水应该一如现在,平稳而缓慢地流淌,进入古印度地界之后,玄奘的身边只剩下两个徒弟,这里已经不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可汗派给玄奘的护卫们返回了北方的草原。
渡过了印度河之后不久,玄奘来到了闻名于世的犍陀罗国。在这个佛教曾经最著名的圣地,玄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忧郁。
佛教在犍陀罗已然凋零,犍陀罗地区是印度次大陆北方的门户,希腊和罗马文化,波斯文化以及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考古学家证实,这个名为塔克西拉的古城遗址,就是犍陀罗的中心。
公元前6世纪,塔克西拉已经有人居住,道路和排水沟,房屋和店铺,这里曾经是南亚最早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犍陀罗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3世纪,又在这里传播佛教,但是真正使犍陀罗达到鼎盛的是大月氏人。来自中国的大月氏人以犍陀罗为中心,不仅创建了辉煌一时的贵霜帝国,而且缔造了名垂千古的佛教艺术。佛教在早期的时候反对偶像崇拜,僧人只能通过菩提树和佛的脚印来纪念佛祖。佛教创立五六百年之后,才开始出现第一尊佛像,学者们认为,第一尊佛像和可能就诞生在贵霜帝国的中心犍陀罗。
在塔克西拉的博物馆,保留着很多最早的佛像,高鼻,深目,卷发,希腊式的长袍,佛祖的形象很接近古希腊的光明之神阿波罗的样子。亚历山大给犍陀罗带来了希腊文化,贵霜人在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塑造了最早的佛像.寂静,安详,冥冥的思绪,仿佛在无垠的空间穿行。犍陀罗地区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西北重镇白沙瓦一带,在白沙瓦附近的一个叫迪克提拜的小镇保存着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古代僧院遗址。
1980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这座建于悬崖之上的寺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佛教在犍陀罗的辉煌。
公元一至二世纪,一个叫迦腻色迦的帝王将贵霜帝国带入繁华的顶峰。迦腻色迦崇信佛法,以犍陀罗为中心,大力推广佛教,就在这一时期,汉帝国的使节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形成,因缘际会,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向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明的融合创造了独特的犍陀罗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非常辉煌的一页,绵延不息的中国佛教艺术就起源于犍陀罗。古代贵霜人不仅创造了最早的佛像,而且将佛教带向了顶峰,犍陀罗一度成为古印度的佛教中心。
但是当玄奘来到犍陀罗的时候佛教已经衰落,“王族子嗣断绝,无影无踪,寺院虽然很多,但已十分荒芜,佛塔倒塌,庙宇破烂不堪。” 对于僧人而言,犍陀罗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曾经的荣光已经逝去,玄奘的心情充满了感伤。公元5世纪,来自欧亚大草原的白匈奴人征服了犍陀罗,不信佛教的游牧民族个这个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寺院被烧毁,僧人流离失所。
这是白沙瓦附近一座叫饶里安的寺庙遗址,与塔克迪拜的废墟一样,这里同样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贵霜王朝鼎盛时期,饶里安曾经是一所水平很高的佛学院,学生都是王室子弟和贵族官宦。在这座西域的讲经堂,曾经坐满了虔诚的僧侣,灰泥塑造的佛像已经残缺不全,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学术气氛仍旧在这里弥漫。
考古学者推断,这个庭院式洗澡的地方,根据佛教教义,每一项重大的仪式之前僧侣们必须沐浴。当地人传说,玄奘曾经在这里讲经,这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猜测,根据史料记载,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已经衰败,生活在这里的人普遍信奉印度教。
“城内空荡荒芜,居民稀少,这里的人崇敬外道,信仰佛法的不多”
绕里安寺院建在僻静的山谷,山下就是通往塔克西拉的要道。从地理位置来推断,玄奘当年很可能在此留宿。寺院已经荒芜,而玄奘则沉浸在已经远去的辉煌当中。“自古以来,印度境内的佛法大师,大都出生在这里。” 《大唐西域记》充满感情地描述了这里数量众多的圣迹。
“东城东南八九里外,有一颗大菩提树,佛祖曾经在树下朝南而坐,大菩提树南面有座佛塔,是迦腻色迦王所造,佛教西南有一尊白色佛像,时常放射光芒。”
一千多年后,这些圣迹已经无影无踪,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们在哪里。
离开了伤感的犍陀罗,玄奘向东南而行,进入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根据玄奘的记载,当时的印度分为七十多个国家,迦湿弥罗就是其中的一个,根据史料推算,玄奘在迦湿弥罗停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里的人们容貌漂亮,但性情诡诈,好学而见识很广,佛教和外道都信仰,寺院有一百多所,僧侣五千多人”
僧人一般把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都称为外道,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人们还信仰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在迦湿弥罗,信佛外道的人虽然不少,但佛教仍然很昌盛,这里是佛教历史上第4次结集佛典的地方。结集的意思是合唱,在古代世界,书写很艰难,佛教经典大都通过诵读而相传,为了确保佛祖的学说能够正确的流传,每隔一段时间高僧们都要汇聚到一起,共同诵读经典。在诵读的过程中,以多数人得名义,发现谬误,确定真谛。公元一世纪左右,贵霜王朝的第三代帝王迦腻色迦在迦湿弥罗召集了五百名高僧,主持了第四次结集,《大唐西域记》描述了这次结集的丰硕成果。
“三十万颂佛典,莫不穷究其细节,探讨其深浅,后世学者都依赖于此”
迦湿弥罗因此保持着非常完备的佛教经典,这正是玄奘梦寐以求的至宝,玄奘因为佛法混乱而迷惘,因为迷惘而离开大唐,西行印度。如饥似渴的玄奘埋身于浩瀚的佛经当中,不知不觉之间就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公元629年的秋天,饱读佛经的玄奘离开了迦湿弥罗继续南下,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并不在迦湿弥罗,而是一个叫那烂陀的地方,那是玄奘最终的目的地。在今天印度旁遮普帮的原始深林里,玄奘遇到了强盗。《三藏法师转》记载了这次危险的劫难,强盗大约有五十多人,企图在一个废弃的池塘里把我们赶尽杀绝,我的徒弟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水洞,才侥幸逃脱。
当玄奘穿行在印度北方的时候,大唐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在玄奘离开长安后三年,韬光养晦的唐太宗终于发动了对东突厥的战争,公元630年,东突厥的可汗被俘虏,数十万突厥人归降,大唐的北方边界从此高枕无忧。就在这一年,玄奘行走了三千多里,穿过了印度北方的七个小国,在大唐的长安城,唐太宗被包括突厥人在内的游牧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史书记载,在庆祝胜利的宫廷舞会上唐太宗即兴起舞,皇帝的父亲也沉浸在琵琶演奏当中,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力氏皇室,没有任何帝王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有如此表现。这是一种空前未有的自信,大唐帝国已经崛起。
在万里之外,玄奘停留在一个叫至那仆底的小国,至那仆底是汉语中国之地的意思。根据玄奘的记载,汉帝国时期,一个中国王子曾经居住在至那仆底。
“这里的人非常敬重东方的中国,不断有人指着我说,这是我们先代君王的同国之人。” 至那仆底人由于热爱中国而喜欢玄奘,玄奘在这里停留了将近半年,对于远行在外的人而言,祖国的声望和形象至关重要。三年前,当玄奘离开长安的时候,大唐的安全仍然没有保障,现在这个东方大国已今非昔比,崛起的大唐对远行的玄奘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元631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将近四年,西行的玄奘看见了恒河。
“水色清苍,波浪翻滚,河水清澈甘美,细沙随水漂流。”
公元7世纪初期,玄奘的描述和今天的景象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恒河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在佛教诞生之前几个世纪,印度教就开始传播,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许多印度人依然相信恒河的魅力,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在外道眼里,恒河非常神圣,罪孽深重,可以冲洗干净,尸骨入水,死后就不会下地狱,用手拍击水流,亡魂能够获得超度。
太阳将河水染成了金黄色,朝圣者和当地的百姓在河中沐浴,河岸上是绵延数里的庙宇和神殿。然而在神圣的恒河岸边,玄奘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
第七集:随风而逝
恒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东南注入印度洋,流程将近两千七百公里,在印度人的眼里,恒河是一条无比神圣的河流。印度教徒相信,恒河水可以洗净人世所有的苦难和罪恶。公元631年的春天,西行的大唐僧人玄奘终于抵达了恒河,然而这里却潜伏着可怕的危险,当玄奘沿恒河而下的时候,他被一伙强盗劫持,这是一群特殊的印度教徒,信仰一个叫突伽的女神。根据印度教的说法,突伽女神住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他的宫殿就是恒河的源头。
“这群强盗一贯信奉突伽天神,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找一个容貌端庄的人杀取肉血祭祀。” 在强盗们看来,这个异邦的僧人俊美端庄,非常符合女神的口味,生命即将结束玄奘开始默默地祈祷。在这时候,天象突然大变。三藏法师传记载: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舫船翻覆。强盗以为自己得罪了天神,不得不放弃祭祀活动,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一劫。在西行的路上玄奘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唯有这一次确确实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强盗们扔掉了凶器,归还了抢来的东西,恒河复归平静”
事实上,这一真实事件与西游记中的许多虚构情节很接近,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痴迷于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费劲了各种心思设计圈套,但是这些圈套最终都被法力无边的孙悟空化解,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在印度,猴神哈努曼是印度教的大神之一,它源自于古印度一部著名的史诗,王子的爱妃被魔王抢走,为了帮助王子解救王妃,哈努曼历经艰险,他力大无比,又聪明非凡,既能腾云驾雾,又善于变换形象,或许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哈努曼的故事也慢慢传到了中国,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想象和加工,印度的猴神哈努曼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哈努曼在印度家喻户晓,孙悟空在中国无人不知,相隔万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同样伟大的艺术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连接它们的是西行印度的中国僧人玄奘。
“西南进入大森林,有恶兽和野象,成群结队,袭击行人,如不结伴而行,很难通过这一地段”
公元631年的夏天,三十二岁的玄奘终于抵达了佛陀的故乡——伽毗罗卫。整整四年的历程,他即将到达最后的目的得。
佛教典籍记载,公元前6世纪,释迦王国兴盛一时,都城迦毗罗卫尤其繁华,考古学家推测,今天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南部交界的地方就是佛祖的故乡,佛祖在悟道之前,是释迦王国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
“东北行走八九十里,有过释迦族的浴池,池水清澈皎洁,花朵竞相开放,这里是佛祖诞生的地方”
在尼泊尔南部的小城市蓝毗尼,这个规模不大的遗址就是佛祖的诞生地。根据佛教传说,释迦国的王后在返回娘家的路上因为天气燥热而在水中沐浴,沐浴后的王后产下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太子悉达多,未来的佛教创始人。
“佛祖诞生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已经枯死了”,这个巨大的菩提树已经成为蓝毗尼的标志,但这已经不是玄奘看到的那棵菩提树了,为了纪念释迦王后,信徒们在蓝毗尼专门修建了一所祠堂。
“距离太子出生的佛塔不远,有一个大石柱,上面雕刻有马的形象,是阿育王时期塑造的”
马头雕像已经不见踪影,但上面的铭文依旧可以看见,慈祥的阿育王亲自来此朝拜,立柱刻像以标示此处是佛陀的诞生地。
在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太子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然而在29岁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人生的无常,生老病死,似乎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的轮回,人如何才能逃脱这种可怕的轮回呢,疑惑在心中滋长,他开始厌倦尘世的生活;
“在大树林中行走一百多里,到达一座阿育王建造的大佛塔,太子在这里解下宝衣,命令仆人返回,然后剃光头发,离家出走”
释迦国的太子决定逃出牢笼,寻找人生无常的根源,探求解脱之道,佛祖从此开始在恒河平原上修行。
迦毗罗卫是佛祖的故乡,佛教的发祥地,但是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切都成过眼云烟。
“境内空城十多座,非常荒芜,都城倒塌,长度不详,寺院的旧基址有一千多所,人烟稀少,僧侣罕见。”
穿越了一大片树林之后,玄奘来到了拘尸那迦,这里是佛祖涅盘的地方。
“有一佛塔是阿育王所建,塔基已经陷落,但仍高二百余尺,塔前建有石柱,以记如来涅槃之事”
80岁那年,佛陀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耗尽,他沐浴之后,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卧,佛告诉弟子他将涅槃,这是公元前545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大精舍中有佛祖涅盘的像,头向北而卧”。
佛陀修长的身体,躺在一片树林的中央,一群哀悼者围在他的身旁,痛苦万分,有些人抓着胸口,悲痛欲绝,其他人摸着佛陀的脚,默默的诵经,地上的鲜花枯萎了,树上的鸟儿不再鸣叫。
公元七世纪初期,沿着佛陀走过的路,玄奘行走在恒河平原上。在大唐西域记中,他在
这一段留下了大量的记录,没有人想到一千二百多年后,玄奘的记忆将照亮印度的历史。佛教在印度的土地上诞生,又消失在印度的土地上,在十九世纪之前几百年的时间里,除了神话和传说,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过去的历史记载,没有人知道佛陀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十九世纪初期,面对佛祖的雕像,一位考察印度的学者这样写道,佛祖是一个圣人还是一名英雄?他是黑人,还是白人呢?在佛祖的故乡,人们对佛祖一无所知,根据雕像的特征,西方的学者做出了结论。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埃及人,就是埃塞俄比亚人,很多学者感叹,印度没有历史,这种现象或许跟古印度人得性格有一定关系,他们极度重视精神世界,对世俗生活漠不关心,印度的古代历史因此全部隐没在迷雾当中,1834年,一个叫康宁汉姆的英国工程师来到印度,在恒河边上的瓦伦纳西城附近,他看见了一座30多米高的圆顶建筑,对考古充满兴趣的工程师决定做一次发掘,他发现了一些精美的雕像,还找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文字破译证实,这可能是一个佛教遗址,确定佛祖确有其人,但是他既不是埃及人,也不是埃塞俄比亚人,而是出生在印度北部的某个地方,康宁汉姆的考古成果仅此而已。10多年后,由于两本书的缘故,真相在一夜之间大白于天下,混沌的印度历史出现了一束明亮的光芒。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僧人玄奘和法显的著作相继在英国出版,对照《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康宁汉姆不仅确认了遗址的身份,而且惊奇的发现遗址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真实的故事。英国人的考古发掘,中国人的历史资料,古印度的历史,从此被一点一点地剥开。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康宁汉姆知道,宏伟的圆顶建筑师一座佛塔,是纪念佛祖觉悟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论之地。
离开佛陀涅槃之地以后,玄奘来到了鹿野苑。
“佛塔是阿育王建造的,塔基已经陷落,仍高达百尺,这里是佛祖觉悟之后,初次转动法论的地方”
转法轮意思是讲经说法,公元前6世纪,佛祖佛道之后,步行300多里,来到这里,为5位修行者第一次说法。
“大墙内有一座精舍,高二百多尺,其上有黄金制作的图案,里边有一尊石质佛像,与佛祖真身一般大小,做转动法论的姿势”
在鹿野苑博物馆,珍藏着一尊佛教艺术中最完美的雕塑,这是释迦牟尼初次讲经的形象,无限的关爱超越痛苦,平和的内心穿透人生。
佛祖涅槃200多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鹿野苑竖起了高耸的石柱。
今天,阿育王石柱的柱头就保留在鹿野苑博物馆,1950年,这一形象被选为印度的国徽。
“寺院分为8个区域,用围墙连成一体,台榭层层,楼阁重重,壮丽至极点”
根据《大唐西域记》来看,鹿野苑的建筑依然华丽,僧人也为数众多,但是,这是极其罕见的景观,鹿野苑就在恒河边上,距离古印度的名城瓦伦纳西很近。与佛祖的故乡一样,瓦伦纳西的佛教也凋零了。
“街巷相连,居民繁多,但多数人相信外道,只有少数人敬仰佛法”
离开了鹿野苑,玄奘来到了吠舍离,今天印度的巴特那一带。
“寺院有几百座,大多废弃倒塌,留下来的仅有3,5座,僧人很少”
公元前3世纪,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王朝的缔造者就是阿育王,在吠舍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根据阿育王留下的碑文记载,他的回心转意源于一场极为残酷的征战,十多万人被屠杀殆尽,更多的人死于饥饿。痛苦折磨着阿育王,他决定皈依佛门,阿育王在佛祖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不计其数的石柱上刻上法令,教导百姓遵纪守法,恪守佛教教律。
在巴特那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是一枚佛祖的舍利,佛祖涅槃之后,舍利据说被8个国王分别收藏,在巴特那一座修建于阿育王时期的佛塔,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枚罕见的佛舍利。印度史学界认为,这枚佛舍利不仅历史脉络清晰,而且,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的记载。“佛陀涅槃以后,这个国家的君王分到了舍利,恭敬地建造了佛塔,”
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玄奘来到了著名的大菩提寺,释迦王国的太子,正是在这里成为佛祖的,佛祖离开故乡以后,为了获得觉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6年的时间,他赤身裸体,四处流浪,头发脱落,眼窝深陷,萎缩的身体看上去像一个骷髅,最后,他走出森林,接受了一位牧羊女送来的乳粥,勉强支撑着来到一颗毕钵罗树下
“树干黄白色,枝叶青翠,冬夏不凋谢,”
牧羊女的乳粥恢复了佛祖的体力,他在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座,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到了黎明之时,他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终于大彻大悟,这种树本名为毕钵罗,由于佛祖在树下觉悟,因而称之为菩提树。
菩提的意思是智慧,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树叶都会凋落,不久又回复原状,佛陀成道的日期为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八日,为了纪念那位给佛陀喝了乳粥的牧羊女,中国的佛教徒都要在这一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
今天的大菩提寺是英国人康宁汉姆根据玄奘的描述修缮而成的,甚至连装饰图案和建筑材料也来自于《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
在发现了鹿野苑之后,康宁汉姆并没有停止,他以《大唐西域记》为蓝本,在印度的土地上进行了长达25年的考古发掘,康宁汉姆在日记中写道,发掘工作很单调,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在阅读中国人的《大唐西域记》,玄奘对那颗著名的菩提树以及周围的佛像和庙宇记
载的都很详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遗迹,书中的描述与发现结果非常吻合。
“菩提树周围垒有砖石,高达坚固,东西长,南北狭,正中有金刚座。”
在大菩提寺,昔日佛陀悟道的地方只是方寸之地,后来虔诚的阿育王在此特设宝座,宝座被佛教徒命名为金刚座,在佛教徒眼里,金刚座是大千世界的中心,佛祖涅槃以后,国王们在菩提树附近,树立两尊菩萨像。
“听老年人讲,如果菩萨没入土中,佛教就消亡了”
当玄奘到达的时候,泥土已经埋到了菩萨的胸口。《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悲哀懊恼,痛哭不已。西行四年,无论在磨刀霍霍的强盗,还是九死一生的雪山,他都无所畏惧,但是在菩提树下,一向意志坚定的玄奘,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已经凋零,我才赶到这里。” 在玄奘的内心深处,佛祖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即使相隔千年,他仍然渴望亲自聆听佛祖的教诲。四年的时间不顾性命的追寻,终于面对佛祖觉悟之地,但是佛教的衰败又如此令人难以承受。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大菩提寺旁有一圆形石座,上面雕刻着佛的足印,北侧有一长串圆台,上面刻有莲花图案,象征着佛祖踏足之处冒出的莲花。
面对生命的局限,佛陀所做的努力因其悲壮艰难而给人以震撼,他在探求人生真谛过程中的献身精神激励着玄奘坚忍不拔地走下去。那烂陀就在前方,但求法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八集:西天取经
古代中国人去印度,都要沿着丝绸之路西行,然后走到一个比西域更远的地方。16世纪,明朝人吴承恩受玄奘西行启发,创造了神话小说《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从此在中国家喻户晓,事实上,玄奘所去的西天就是印度北方的一座寺院那烂陀。
公元631年的秋天,在经过整整四年的跋涉之后,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那烂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鼓声回荡在天空,宣布一个中国僧人的到来。荒无人烟的大漠,冰封林立的雪山,野兽出没的森林,一切已成往事,拼了性命的西行,都是为了这一天。
那烂陀位于印度北方的比哈尔邦境内,距离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不到一百公里,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根据传说,公元前6世纪,佛祖曾经在此地的芒果园说法,他的大弟子舍利弗也在这里讲经,舍利弗涅槃之后,后人在那烂陀修造了这座真身佛塔。公元5世纪,那烂陀已经成为
古印度名副其实的学术中心,公元7世纪,当玄奘到达的时候,佛教在印度已开始衰退,而那烂陀依旧辉煌。百花已经凋零,那烂陀是最后一朵娇艳的奇葩。
“那烂陀的住持是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法师出身王族,德行高贵,是一代宗师巨匠。” 戒贤法师已近暮年,因患有严重的痛风病而几乎自杀,在冥冥之中,他等来一位来自大唐的学生。在印度大师和中国学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因缘。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玄奘拜见他梦寐以求的导师.孤独的童年,迷惘的青春,玄奘一直在寻找之路的明灯。
“四年前,我曾经在长安许下誓言,不到印度,绝不东归一步,现在,誓言终于实现了” 此时的玄奘,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之中。或许这是32岁的玄奘记忆中最为幸福的一刻。
那烂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的施舍,由于历代君王慷慨的捐助,经过数百年的修建,这所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华美壮丽。
“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宝阁重重,僧院林立,虯(qiu)栋虹梁,绿栏朱柱“
印度的寺院成千上万,要问壮丽崇高,那烂陀是其中的极致。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用最美丽的语言描绘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学府,与一般的佛教寺院不同,那烂陀不仅是古印度,或许是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僧徒主客常有万人,不仅学习大乘学说,还包括世俗经典以及因明和声明学。甚至医学和数学也要研究,”
这个面积广袤的寺院,分布着很多佛塔,舍利弗塔是那烂陀规模最宏伟的建筑,高大的佛塔直插云霄,塔身布满精致的雕刻,形象地讲述着佛陀的故事。舍利弗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可以想象,虔诚的佛子经常在这里散步和冥想。沿着前辈的足迹,探求佛法的真妙。
“在那烂陀,能够读解20部经论者有一千多人,30部者500多人,50部者,包括我在内10人,唯有戒贤法师穷览一切经卷,是所有人的导师”
在佛教历史上,像那烂陀这样高僧云集的寺院,似乎没有第2个,这些昔日的佛堂,曾经弥漫着极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了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
“那烂陀每日开设一百多个讲坛,所有的学生兢兢业业,不敢浪费一寸光阴,也不敢违反戒律;僧徒几千人,都才能出众,学问渊博,明传外国者,就达几百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寺院,各种消费名目繁杂,数额惊人。公元7世纪,那烂陀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哪儿呢?谁支撑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呢?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国王非常器重那烂陀,用一百多个城镇的税收来供养
寺院,除此之外,专门有二百户人家,供应粳米和酥乳,每天数百石,学生们因此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于研习佛法”
在那烂陀,学问高于一切,初来乍到的玄奘受到了极其崇高的待遇。
“每天有一百二十枚瞻步罗果,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一升 月给油三斗,酥乳随要随取。”
不仅如此,玄奘还有两个仆人伺候日常起居,旅行也可以乘坐大象。在古代印度,乘坐大象是最尊贵的出行方式。
在一万多人的那烂陀,只有十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坚实的佛学根底,孜孜不倦的学习,玄奘的学术成就已非常人能及,在戒贤法师的眼里,玄奘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而是一个来自遥远大唐的高僧。
在正式学习之前,玄奘走出那烂陀,访问了佛教历史上一个叫灵山的地方。在《西游记》中,佛祖居住在一个叫灵山的地方,唐僧就是在那里获得了经书。神话中的灵山,就源自于这座并不高大的鹫峰,在那烂陀附近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它只是显得非常突兀。
“这里常有鹫鸟栖息,山顶的高台也像鹫鸟的形状”
根据玄奘的记载,这个平台上曾经有一座精舍,佛陀当初在这里为信徒释疑解惑。
“精舍南边的山崖旁有一个石洞,在精舍东北的石涧,有一块大磐石,是佛陀晾晒袈裟的地方。”
史料记载,佛陀涅槃后,信徒们在鹫峰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结集,佛教最早的典籍就出自这里。
从鹫峰返回那烂陀之后,玄奘迅速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是他西行印度最重要的事情。两百年以来,那烂陀一直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它拥有的藏书量在整个佛教界首屈一指。公元632年的春天,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最重要的佛典,规模很大,体系也很完备,非一般人所能通晓。戒贤师出名门,是瑜伽学派最权威的学者,为了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一代宗师重开讲堂。这次讲经,不仅在那烂陀,而且成为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法师殚精竭虑,用了15个月的时间,才讲完这部长达四万颂的经书”
在纸张传入印度以前,经书大多用梵文书写在一种叫多罗树的树叶上,成为贝叶经。今天在那烂陀博物馆,仍然保存着大量的贝叶经。多罗树生长在热带,树叶修长,非常适合书写,但是加工树叶的过程却很繁琐,用多罗树叶刻写的经文,防蛀,防潮,可保存数百年之久,这些如天书一样的梵文符号,是用纤细的铁笔直接刻在树叶上,再覆上颜料,很难想象,抄写一步经典,需要多大的耐心和体力。
在那烂陀,玄奘学习了整整五年,《瑜伽师地论》很深奥,我从头到尾研读了3遍,除了通览佛教经典,玄奘还专心于古印度的逻辑学和语言学,对于佛教的通用语梵文,他更是字斟句酌。
那烂陀严谨而开放的学术氛围,令玄奘非常欣慰。
“僧徒们谈论玄妙的道理,日复一日,没有满足。在这样的地方,如果每天不讨论高深的佛法,都觉得不好意思”
“国外之人,想进寺院,守门的人首先发难,失败退走的总是十之七八,只有学通古今的人,最终才能进来,博识事理,多才多艺的人相继涌现,德超高尚,谈吐高雅的人名重一时”
在佛教历史上,那烂陀或许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
今天,这座规模巨大的遗址,仍能够震撼访问者的心灵。从南向北,整齐划一的僧院,整整有11座,僧舍,厨房,水井,石桌,从遗址的格局来看,僧院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它同时也兼具学习功能。院落中间的这个平台,很可能就是僧侣们济济一堂,辩经论道的地方。居住在这些标准化僧院里的,应该是数量最多的普通学生,那烂陀还有不少特殊的院落,供高僧居住。玄奘位于十大高僧之列,他究竟住在哪个院落?无论如何,这里肯定有一间居室,曾经属于中国人玄奘。
伴着恒河的日出日落,一千多年过去了,大量的细节已经遗失,没有人知道,这个一万多人的佛教大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想象,那烂陀的辉煌。上万名学生在华美的校园中穿行,礼佛诵经的声音,在悠远大的天空回荡。公元7世纪,那烂陀是佛法的最后的乐土。
留学那烂陀期间,玄奘的生活平淡而充实,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5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那烂陀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玄奘决定再次游学,这个中国留学生希望走得更远,看得更多。
在其后的3年时间里,玄奘走遍了整个印度,在大唐西域记中,他留下了大量地理学式的描述。
在印度的西边,他记载了一个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国家“在西南方向的大洋上有过西女国,岛上清一色是女人,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每年派男子上岛与岛上的妇女交配,假如生下男婴,就抛弃于荒野”
这些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神秘故事直接启发了几百年后充满想象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公元639年,在距离那烂陀不远的地方,游学的玄奘做了一个梦,这个梦不仅改变了玄奘的行程,也把他的留学生涯推上了顶峰。
“院子里系着水牛,庙里没有一个僧侣,寺外火光冲天,村庄化为灰烬,那烂陀一片荒芜。菩萨在梦中告诉我,应该早点回去了,这个地方十年之后将会陷入混乱,”
公元640年的春天,玄奘返回那烂陀。离开长安14年,西行求法的使命已经完成,他渴望立即返回大唐。然而,玄奘的归国计划搁浅了,戒贤法师希望玄奘在那烂陀开设讲坛,与一个攻击瑜伽派的高僧辩论,古印度的辩经非常激烈,失败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改换门庭。不少失败者甚至割掉自己的舌头,或者干脆结束自己的生命,辩经不是学术讨论,它是两个高手之间的生死决斗,对于玄奘而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讲经,他关系到那烂陀的精神领袖戒贤法师的一世英名。
玄奘开始设立讲坛,为那烂陀的荣誉而战,随着辩论的深入,两个讲坛的学术最后都归集到玄奘门下,对手逃跑了,瑜伽学派的神圣地位得以重新确立,玄奘的声音开始流传。然而,返回大唐仍然是玄奘一心所念
在这个高大的佛塔边上,围绕着无数的小佛塔,一些来自于异国他乡的佛子,在求学期间不幸离世,被同伴们埋葬在这里,无论如何,客死他乡是人生莫大的悲哀,此时的玄奘,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返回大唐。
“我西行的目的就是为众生解惑,现在,学业已经完成,我想回到我的国家。”
都能够承蒙佛法的普照,这应该是报答师恩最好的方法。
5年的留学生涯,玄奘与那烂陀的师生接下来深厚的友谊,但是,当玄奘表露出归国的愿望时,他们一致反对,执意劝说这个异国的高僧。
“那烂陀的师生从未去过大唐,在他们眼里,大唐是偏远之地,缺少智慧,因此,坚持要我留在印度”
对于玄奘而言,那烂陀的挽留不是最大的障碍,真正使他无法摆脱的是一次次不期而至的辩经。自从开设讲坛以来,玄奘就卷入到一连串的辩经当中,胜利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雪,那烂陀的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印度最强大的两个国王也卷了进来,口舌之争的辩经即将引爆一场战争。
第九集:享誉佛国
公元640年,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三年,在李氏皇族的统治下,帝国正在走向鼎盛,北方的突厥人已经归顺,帝国的骑兵开始向西挺进,自从汉帝国消亡以来,丝绸之路经常中断,商旅的安全没有保障,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并不通畅,新兴的大唐帝国试图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
这一年,在遥远的西方,一个来自大唐的僧人仍然滞留在印度,离开故土已经14年,思
乡心切的玄奘渴望立即返回大唐。
“印度是佛陀的诞生地,我很留恋,但我更希望将自己所学带回祖国,我不想再耽搁了”,然而就在玄奘准备行装的时候,他被卷进了辩经的漩涡。
这个漩涡是如此之深,以至印度两个最有权势的国王也开始争斗较量。
玄奘曾经是那烂陀的留学生,现在他是这个佛教大学的名重一时的高僧,经过两次辩经之后,他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印度,就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一封邀请信来到了那烂陀,东印度的国王召见玄奘。那烂陀以玄奘即将回国为理由,拒绝了国王的邀请,但是,麻烦很快就来了。
《三藏法师转》记载了东印度国王的愤怒。
东印度国王说:“我本是凡夫俗子,向来沉溺在尘世的欢乐里,现在听说了中国僧人的名字,萌生了学法的念头,但是,如果中国僧人不来,我肯定会将那烂陀踏平”.面对东印度国王的威胁,玄奘不得不推迟回国的计划,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也徽召玄奘,印度两个最有势力的国王互不相让,一场战争似乎就要开始。
在古印度的历史上,戒日王的声望可以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媲美。《大唐西域记》记载:他17岁就登上了王位,在六年的时间里,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人不解甲,象不卸鞍,东征西讨。公元612年,戒日王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加冕为皇帝。
玄奘说:“国王加冕后30年时间,国家没有战争,统治清明和平,在城市和乡村,建立精舍,储存粮食,施舍给贫穷的人,在恒河边上,建立起几千座佛塔,凡有佛陀遗迹之处都建立寺院”。
戒日王统治的核心在恒河中游一带,他的都城就建在印度中部的卡瑙季。他对待宗教非常宽容,在戒日王的支持下,日渐没落的佛教,迎来了最后的生机。那烂陀这个一万多人的佛教大学,正是因为他的施舍而衣食无忧。《大唐西域记》记载,那烂陀有一所正在施工的石质建筑,也是戒日王所赐。
玄奘说:“工程还没有完成,但预计的高度是十丈”
公元640年的冬天,为了争夺大唐的僧人玄奘,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几乎兵戎相见。戒日王兵强马壮,威震印度,压力之下,东印度国王最终屈服了。《三藏法师转》记载,迫不及待的戒日王连夜与玄奘相见,成千上万的火炬照亮了恒河,恒河如同白昼,数百面铜鼓在恒河边敲响,鼓声震彻天宇,这是戒日王特有的仪仗队,象征着他在印度至高无上的权威。
与玄奘见面之后,戒日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召开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会场设在戒日王的都城,今天恒河中游的卡瑙季。辩论会的论主是来自大唐的高僧玄奘,而戒日王本人则担任辩论大会的主持。全印度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都必须参加,观看中国僧
人讲经,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公元641年的春天,辩论会正式开始,在印度历史上,这或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
“除了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还有十八位国王到场;僧人到会者三千余人,印度教以及其它教派的大德两千余人;那烂陀也派来了一千多僧人。全印度的高僧大德都到了,他们或博学多识,或口才出众,行进的车辆,飘扬的经幡,都城方圆几十里,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经过各种繁琐而庄严的仪式之后,大唐高僧玄奘登上宝座,开始阐述自己的论点,根据印度的规矩,辩论要设定奖惩制度,作为论主的玄奘主动提出如果有人能够破解他的观点,一定斩首相谢,没有人想到,中国僧人不给自己保留任何退路。戒日王派人将玄奘的论点抄写一份,悬挂在会场门口,等待有识之士批判。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戒日王的妹妹,印度公主崇信佛法,对佛教理论颇有研究,正是在公主的影响下,戒日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国王的妹妹聪明而又慧根,尤其擅长正量部的义理。”
正量部属于佛教中的小乘宗派,戒日王时代,佛教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部派林立,学说繁杂,争论如波涛翻涌。佛法首先由大小乘之分,大小乘内部又有众多的学派,玄奘的观点属于大乘,在玄奘的影响下,公主放弃了小乘的信仰,最终改信大乘。
在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对手不仅有小乘的高僧,还有印度教以及其他教派的大学者,在讲坛上侃侃而谈的玄奘在耐心等待对手发难。然而,整整一天时间过去,竟没有一个人报名挑战,42岁的玄奘,在佛法领域的修为确实非常人可比。他十岁开始学法,青年时期遍访中国名师,自从西行以来,15年间,研读各家经典,从未停歇,加上无以伦比的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玄奘已经成为佛教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大师。
五天的时间过去了,辩论者仍然没有出现。没有人知道,平静的会场潜藏着巨大的危险,第五天的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掉了会场的大门,这是一次蓄意的破坏,戒日王对玄奘的尊崇激怒了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宗教信徒,他们无法通过辩论战胜玄奘,只能采取暴力手段,发泄心中的不满。辩论大会持续了18天,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人挑战。《三藏法师转》记载,大会最后一天,很多人当场皈依。赢得胜利的玄奘获得了两个称号:大乘天和解脱天,他被大乘和小乘共同推举为大师。
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养育了众多的哲人和智者,古印度人在逻辑学和数学方面拥有非凡的天赋,他们以内省和思辨闻名于世,公元641年,一个中国留学生在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一代佛学大师。传说当时印度的许多寺庙...以彩云烘托。
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辩论大会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从看见印度河算起,玄奘在印度停留了整整十四个年头。十四年的时间,玄奘从一个留学生成为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而且受到了一个帝王史无前例的尊崇。一个中国人在异国的37
土地上,取得如此成就,堪称空前绝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玄奘书写了极其璀璨夺目的一页.就在这一年,戒日王向大唐派出了使节,大唐的使节也来到了印度,受到了戒日王热情的召见。在中印两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互派使节。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大唐和印度几乎每年都有往来,中国人从印度学会了熬制白糖的方法,印度的医学尤其是治疗眼睛的独特技术开始传往中国。
现在是归国的时候了,玄奘不想再耽误任何时间,大批的佛像和经书,都需要运回大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自从西行以来,玄奘一直在收集,各种佛教经典的原本,这些来自源头的珍贵典籍将对中国的佛教事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元641年的春末夏初,玄奘离开印度,踏上了归国之路,告别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戒日王和那烂陀寺的僧众都依依不舍。玄奘知道他再也无法重返印度。公元7世纪早期,当玄奘求学印度的时候,这个文明古国正处在鼎盛时期,玄奘离开之后仅仅6年,戒日王死去,国家陷入动荡之中,佛教也开始迅速地衰退。
在印度的历史上,佛教的兴盛与帝王的支持息息相关,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信奉佛法,佛教开始在印度大规模传播。公元一世纪,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扶持下,佛教不仅发展到鼎盛,而且开始向外传播,公元4世纪前后,佛教已经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公元7世纪,在戒日王的资助下,佛教出现了短暂的辉煌,然而这命中注定只是昙花一现,佛教的衰落不可逆转。公元12世纪,摧毁了最后的佛教中心那烂陀,佛教曾经在这里讨论了800年,但无法阻止战争的火焰,那烂陀的毁灭,标志着佛教在印度的终结,曾经风行一千多年的佛教,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不留一丝痕迹,森林覆盖了寺庙,荒原吞噬了僧院,佛陀在自己的诞生地被完全遗忘。
古代印度人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他们一点都不热衷于记录历史,除了神话和传说,没有任何记录的欲望,古印度的历史几乎全部隐没在迷雾中,19世纪初期,当英国学者到达印度的时候,他们对这片土地的过去一无所知。19世纪中叶,一本叫《大唐西域记》的中国著作在西方出版,古印度的历史从此出现了曙光。沿着玄奘的路,这位考古者奔波了整整二十五年。在《被发现的印度》一书中,作者描述了这位印度考古局首任局长的工作情况,太阳从树梢落下去,仆人点亮了油灯,他又拿起那本书,多年以来,阅读这本书成了他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习惯。
玄奘在印度停留了14年,他几乎踏遍了印度的每一寸土地,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玄奘后来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中国学者如此评价:像大唐西域记这样,内容之丰富,记载之详实,在玄奘以前和以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康宁汉姆的考古指南,按照书中的记载,他挖掘了一座又一座重要佛教的遗址,一千多年璀璨夺目的佛教历史开始重现。
1861年,康宁汉姆发现了那烂陀,在沉睡了600多年之后,这个古印度的文化中心玄奘曾在这里留学,玄奘曾在这里取得无上的荣誉。
假若没有玄奘的记载,有人会相信这个拥有一万余人得佛教大学真的存在过吗?当年气势宏大的辩经场面难道也是一种传说吗?今天印度的佛教遗址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精神财富,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印度人建造,中国人记录,英国人发掘
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有中国学者说,要想了解古代和七世纪以前的印度,仍然只能依靠着一本书。英国印度史学家写道,玄奘对印度历史的影响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印度历史学家也承认,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唐西域记》像一个火炬,照亮了印度的过去,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玄奘是一束耀眼的亮光。
公元641年的夏天就要来了,玄奘离开印度,开始返回大唐,14年之后,他又一次踏上了丝绸之路,与当年离开长安时孤身一人不同,玄奘与一只规模不小的队伍,他需要带回大量的经书和佛像,三藏法师传记载,在过印度河的时候,发生了一场灾难:
“船只行驶到河流中央,忽然**乱起,船只几乎覆没,看守经书的人落入河中,众人一起解救才得以脱身,而五十本经书和奇花异果的种子则掉进了水里。”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一共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渡河丢失经书就是最后一难,西游记以玄奘西行为创作灵感,虽然与历史相距甚远,但是其中的最后一难,却和真实的故事如出一辙。
过了印度河之后,玄奘第二次来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
“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了七日,方才到达山顶,山顶重峦叠嶂,无法骑马,只能杖策而行”
“又走了七日,来到了一处高岭,岭下居住着一个上百户人家的村庄,家家养羊,羊大如驴,悬崖峭壁布满了冰雪,稍有不慎就会丢失性命,请村里人做了向导,天亮才走出山口,次日下山,眼前又出现一座山峰,云雾缭绕,看不见山的轮廓,黄昏的时候,到达山顶,寒风凛冽,鸟不飞度,没有一个人可以站直身体,”
这是玄奘西行以来翻越最高的一座山峰,它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
公元627年,玄奘西行的时候走的是丝绸之路的中道,17年后,东归的玄奘选择了南道,39
南道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公元643年,离开印度一年多以后,玄奘即将翻过帕米尔高原,在高原的那一边就是西域地界,距离大唐已经越来越近。
第十集:归心似箭
公元643年的夏天,结束了留学生涯的玄奘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印度已经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他即将返回阔别17年的大唐,由于有印度国王的大力支持,玄奘本来可以乘船从海路返回中国,海路可以避免舟车劳顿,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而玄奘依然玄奘了陆路。17年前他和高昌国王有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公元627年,孤身一人的玄奘穿越大唐的边境,来到高昌国,高昌王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并以举国之力支持玄奘西行,两人约定,玄奘从印度归来,首先在高昌讲经三年,在回到大唐之前,玄奘必须到高昌旅行自己的诺言。“在大峡谷中走了七百多里,到达波谜罗川,东西长一千里,南北宽100多里,狭窄的地方不超过十里”
在世界探险史上,玄奘是第一个记录帕米尔高原的人,古代中国人称帕米尔高原为葱岭,葱岭以西就是遥远的西方世界,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波谜罗川位于两座雪山之间,一年四季风雪不歇,遍地碎石,草木稀少,没有人在这里居住,四山环抱之中有一块下陷之地,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有很多风雪,过往的商人都对这段路感到非常痛苦”
现代学者认为,玄奘描述的波谜罗川就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位于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交界地区,地理位置非常显赫,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咽喉要地,为了穿越这条世界屋脊上的走廊,不计其数的行人和商队死在了路上。
2005年,83岁的中国学者冯其庸第3次来到帕米尔高原,根据玄奘的记载,又加上实地考察,冯其庸认为1300多年前玄奘从印度东归时,就是从明铁盖达坂进入今天的中国,明铁盖达坂的意思是一千只羊的山口,《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过一个悲壮的传说,曾经有一个庞大的商队,因为暴风雪而全部冻死在这里,1300多年前,穿过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明铁盖达坂,玄奘进入西域地界。“出了大川之后,登危履险,到达蝎盘陀国,”蝎盘陀国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塔什库尔干县境内,根据玄奘记载,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
一个中国公主远嫁波斯,由于战火而不得不滞留,娶亲的队伍在山顶上建城筑堡,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城堡依山而建,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居住的痕迹,从山顶俯视,河流蜿蜒而
过,城堡下面正是丝绸之路古道,由于地势过于险峻,多年以来,只有热衷于探险和考古的人才能到达。二十世纪初期,赫赫有名的探险家施坦因来到塔什库尔干,施坦因认为,这个遗址就是玄奘记载的公主堡,时间过去了很多年,历史和传说纠缠在一起,已经无法分辨真假,但是有一点事毫无疑问的,风尘仆仆的玄奘正是沿着古堡下的河谷来到了朅盘陀国的都城。都城建筑在山岭上,国王醇厚质朴,仪态高雅,寺院有十多所,信徒五百多人。塔什库尔干的意思是石头城,这座保留到今天的石头城遗址就是当年朅盘陀国的都城,古城内散布着巨大的石块,寺院和官署的轮廓依稀可见,玄奘在塔什库尔干停留了二十多天,离开石头城之后不久,东归的队伍遇到了强盗,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这一带的秩序不是很好。
玄奘说:人们性情急躁暴烈,习俗在中惯于欺诈,公然进行抢劫,顶风冒雪,一路跋涉,玄奘终于走出了帕米尔高原。在今天的新疆喀什一带,一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玄奘,并且彻底改变了他的行程,一个高昌商人告诉玄奘,高昌王麴文泰早已去世,高昌国如今是大唐的西州,高昌和大唐的关系突然陷入僵局,麴文泰与西方的突厥人联盟,共同对抗大唐,企图控制丝绸之路,高昌王没有想到的是,崛起的大唐已非往日可比,大漠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屏障,大唐骑兵如暴风一般西渡流沙,麴文泰明白,他已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国家的灭亡已成定局,在汉帝国之后,中国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丝绸之路时续时断,公元七世纪,统一已成大势所趋,新兴的大唐渴望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公元六百四十年,大唐骑兵越过沙漠,突然抵达高昌境内,在边境稍做抵抗之后,突厥人就逃之夭夭,史书记载,王宫中的麴文泰惊惧而死,高昌国不战而降,玄奘说:国王离世,兄弟之约已成往事,我决定从丝绸之路南线直接返回大唐。东归的队伍开始南下,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公元六百四十三年的冬天,玄奘抵达西域著名的佛国于阗,于阗素来崇信佛教,玄奘在这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但是玄奘的内心并不安宁,在即将踏上国土之前,他必须取得大唐的统治者太宗皇帝的谅解,玄奘说:十七年前,玄奘为了求法,违抗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国,浩浩流沙,巍巍雪岭,中间经历五万余里,虽然危难重重,但仰仗陛下的天威,所幸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派人把信送往长安,他在信中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将取经的功劳归于太宗本人,十七年的经历告诉他,没有朝廷的支持,一切都寸步难行,玄奘说:我不清楚大唐的皇帝能否谅解我当年的错误,只能耐心等候。
在于阗等待期间,玄奘详细记录了 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玄奘写道:都城以西一百五六十里大沙漠的正路中间有一些土丘,据当地人说是老鼠的坟墓,行路经过的人都要下马叩拜,根据玄奘记载,古代于阗人似乎崇拜老鼠,这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一九零零年,施坦因在于阗一座废弃的佛寺发现了一块木板,木板上画着一个鼠头人得半身像,头戴王冠,斯坦因认为,鼠头人就是玄奘记载的众鼠之王,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美丽
的神话,记载一群老鼠如何在一场战争中拯救了于阗,这个赫赫有名的探险家解释说,如果没有玄奘的记载,木板上的图案是很难理解的。二十世纪初期,探险家们前仆后继地进入西域,斯坦因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匈牙利人前后三次从印度进入西域,他的行动指南就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在古代于阗的沙漠中,他寻觅着玄奘的脚步,在黄沙掩埋的废墟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今天这些文物大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一千多年以前,滞留于阗的玄奘绝对不会想到,他的记载竟然会带来这样的结果,玄奘在于阗一边整理佛经和佛像,一边访问考察,他在等待来自大唐宫廷的消息,玄奘说:这里的人懂得礼仪,性情温和,崇敬佛法,寺院有一百多所,僧徒五千多人。
于阗是著名的佛国,隔帕米尔高原与印度相望,历史学者认为,佛教传入西域,最先到达的地方就是古代于阗,这个国家出产毛毯细沾,擅长纺织粗绸,又出产白玉和黑玉,玄奘简明扼要地记载了于阗闻名于世的三种特产,地毯,玉石和丝绸。在新疆的和田市,这些传统依然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后,依然与这些传统,而和田玉直到今天依然价值连城,每年冬天,当河道逐渐干涸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搜寻越来越少的玉石,玉石来自遥远的昆仑山,被河水裹胁而下,散布在河床中,根据史料记载,从远古时期,和田玉就销往中原一带,玉石是珍贵之物,在进入中原之前,必须验关征税,丝绸之路上最为有名的关口玉门关的名称就来源于这里的玉石。关于丝绸在于阗的起源,玄奘记载了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来自东国的公主,将蚕种私藏在高耸的发髻里,骗过了守卫而带入于阗,一九零零年,斯坦因发现了一个木板画,似乎又印证了玄奘的记载,斯坦因解释,侍女用手指着发髻,表明蚕种所藏之处,中间篮子里所装的正是蚕茧,在斯坦因眼里,玄奘既是向导又是精神偶像。
在于阗停留的日子里,玄奘一直备受煎熬,半年之后,大唐的特使终于到来了,特使带来了唐太宗的旨意,玄奘没有想到,唐太宗不但没有问罪于他,而且安排好了归国的行程。
公元六百四十四年的夏天,玄奘的队伍准备行装离开于阗,向着东方的长安进发,就在这一年,大唐的军队攻占了焉耆国,焉耆步高昌的后尘与突厥联盟,对丝绸之路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玄奘西行的时候,丝绸之路盗匪横行,十多年之后,玄奘东归,大唐的光辉已经照亮了西域,玄奘再也不用担心盗匪。
玄奘说:从尼娅向东进入大沙漠地带,风动沙流,地无水草,行人走过之后不留任何痕迹,很容易迷路,离开于阗之后,东归的队伍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边缘前行,这一带曾经繁衍过一个又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绿洲小国。但是当玄奘到达的时候,只有荒无人烟的大漠,玄奘说:楼兰故地,城池已然荒芜,人烟断绝,只剩下废墟。
自从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一直在中国人的视野当中,但是在唐朝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施虐的风沙彻底掩埋了这里的历史,没有人知道大漠中发生了什么,玄奘的记载是中国人对这片土地最后的记忆,直到匈牙利人
斯坦因的到来。二十世纪初期,沿着玄奘的足迹,斯坦因在古代楼兰和尼娅一带的探险震惊了考古界,长着翅膀的天使,犍陀罗风格的壁画,消失了多年的文字,失落的文明被世人重新追忆,但是大量的中国文物被席卷一空,过了楼兰故地之后,生命的迹象开始慢慢出现,高大的胡杨矗立在沙漠边缘,东归的队伍在胡杨林中穿行,他们已经到达大唐地界,敦煌就在前边,迎接的大唐官吏已经奔驰在路上。在敦煌,斯坦因以玄奘的名义,从一个叫王元璐的道士手里骗走了一大批轰动世界的文物,在自己的著作中,斯坦因详细地记录了他是如何获取王道士的信任的,在中国,只要一谈起玄奘,对方无论是学者还是文盲,我总是能与他谈得很投机,玄奘一直是我的中国保护神,王道士显然也喜欢听我谈论他,在一个满是佛像的环境里,我对王道士谈起我对玄奘的崇拜,大唐西域记描述了玄奘漫长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王道士的眼神最终流露出了一种近乎入迷的表情。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物外流的狂潮中,敦煌藏经洞事件赫赫有名,斯坦因用了三十七个夜晚,在敦煌的这个洞窟运走一万多卷经书写本,五百多幅绘画,两百三十多捆手稿,在中国学术史上,这是极其悲惨的一页。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次影响深远的文物大掠夺竟然是以玄奘的名义进行的。斯坦因说:当我们忙了一整天,离开王道士的那个洞窟时,我有机会与他就我们共同的偶像做了一次长谈,我声称是玄奘的在天之灵让我来拿走这批数目巨大的藏品,这些藏品有些可能与他到印度的朝圣活动有关。
公元六百六十四年的秋天,玄奘到达敦煌,今天敦煌以众多的佛窟而名震天下,其中有一些壁画或多或少都与玄奘有关。根据斯坦因记载,虔诚的僧人曾经在这里塑造过玄奘本人的塑像,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在敦煌一瞥而过,他必须尽快见到大唐的皇帝。公元六百四十五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玄奘终于回到了都城 长安。由于行程大大提前,大唐的官员并不知情,然而玄奘归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长安城,闻讯而来的百姓阻塞了道路。十九年前,年轻的玄奘孤身一人离开了萧瑟的长安城。十九年后,长安已日臻繁华,而玄奘,也已届中年。第二天,大唐宰相亲自主持,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留学印度期间,玄奘收集了大量的经典和佛教圣物,六百五十七部佛经,一百五十粒佛舍利,七尊珍贵的佛像,十九年的时间,五万里行程,一百一十个国家,玄奘带给大唐的是一笔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在中国佛教史上,这是举足轻重的一天,但是故事的主角却并不在现场,据史料记载,玄奘一个安坐官舍,历经磨难的玄奘明白,一时的风光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西行已经结束,他真正的事业还没有开始„„在数百里之外的洛阳,大唐的皇帝正等待玄奘,这个人将决定玄奘的未来。
第11集:呕心沥血
公元645年,大唐建国已经38年,在第二代皇帝唐太宗的统治下,帝国的事业蒸蒸日上,在都城长安以东的洛阳,军队正在集结,帝国的东部边疆有叛乱发生,太宗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就在这个时候,玄奘也急匆匆地赶到了洛阳,19年的西行已经结束,所有的苦难和荣耀都成为往事。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他有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没有帝国的支助,几乎不可能实现,玄奘渴望得到大唐皇帝的支持。唐太宗召见玄奘。根据史料记载,玄奘和唐太宗之间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缔造了显赫的贞观之治,大唐由此走上了盛世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帝王,19年西行的磨炼,玄奘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学识和修养,而且通晓人情世故。《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身形高大,眉目疏朗,坐在大唐皇帝面前的是一个气质儒雅的高僧,唐太宗对初次见面的玄奘非常欣赏,然而,皇帝对佛法似乎一点都没有兴趣,他更关心西域和葱岭以西的风土人情。
“太宗皇帝希望我写一本书,将十九年西行的见闻记录下来”,对于佛教,皇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唐太宗仍然答应,以国家的名义,支持玄奘自己的事业。公元645年三月,玄奘返回长安,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开始了自己庞大的佛经翻译计划。
十九年前,因为佛法混乱,玄奘拼着性命西行印度,十九年的辛苦和努力,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天。在当时的中国,由于佛教典籍缺失,再加上翻译过程中的曲解,对于佛法的争论日益激烈,玄奘渴望将自己从印度带回来的梵文经卷翻译成汉文,这或许是解决佛法混乱最好的方法,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任务是何等的艰巨,《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最为看重的一部经典,梵文有四万颂,汉译佛经一般把一颂翻译成四句,仅仅这一部经典,就有十六万句,至少一百多万汉字,玄奘从印度带回典籍,六百五十七部,翻译任务之艰巨实在难以想象。玄奘白天翻译经卷,晚上还要抽出时间为皇帝写书,这本书对唐太宗非常重要,也直接关系到玄奘的前途。
自从汉帝国消亡300多年以来,统一的大唐又一次开始关注世界。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渴望恢复丝绸之路的新秩序。北方的突厥人已经归顺了大唐,但西方的突厥人仍旧威胁着丝绸之路的安定,大唐的皇帝迫切需要来自西方世界的信息,玄奘在西方游历了十九年,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很了解,而这正是唐太宗所需要的,已经很晚了,长安城早已进入梦乡,玄奘开始口述十九年的历程,他最得意的弟子辩机在一旁记录,清晨,玄奘很早就会到达翻译现场,佛经翻译不是一两个人的简单工作,而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大工程,玄奘网罗了一批最优秀的高僧,根据各自不同的禀赋,担当相应的工作,这里有精通梵语的人,也有汉文专家,有人负责润色,有人专职记录,有人正义,有人正字,还有一些来自朝廷的要员逐字监阅,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整个翻译工作竟然有十道工序,分工之严谨细致,令人惊叹,而精通梵语和汉文两门语言的玄奘本人,则是整个翻译工程的主持。《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音词清远,言谈雅亮,面对众人,一坐就是很长时间,玄奘总结了几百年以来的翻译经验,将直译和意译融会贯通,确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翻译风格。在佛教翻译史上,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公元646年7月,玄奘终于完成了唐太宗交付的任务,他详细地记录了西行十九年的行程,其中包括110个亲身经历的国家,28个没有到达,但有传闻的国家——这就是十二卷本的《大唐西域记》,一部被今天学者的公认的稀世奇书。7月13日,唐太宗拿着刚刚完成的《大唐西域记》觐见唐太宗,在写给皇帝的信中,他是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玄奘生活在贞观年间实在是幸运,凭借皇上的天威,辗转他乡而能人愿天从,虽然没有穷尽大千世界,但葱岭以外的世界都据实记录,一点都不敢雕琢”。对于唐太宗而
言,大唐西域记来得正是时候,帝国的军队即将西征,这本记载详细地书籍是最好的地理指南,138个国家,从历史到地理,从都城大小到风俗礼仪,内容及其细密详实,皇帝对玄奘褒奖有加。但是,当玄奘请求皇帝位自己翻译的经书做序时,唐太宗并没有答应。作为一个安邦定国的君王,在对佛法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他不会轻率地做出决定。公元647年,玄奘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翻译上,作为总负责人,他不仅是第一个宣读梵文的人,如果遇有翻译上的疑难问题,他还得做出最后的评判,在中国佛教史上,对梵汉两种语言,玄奘肯定是第一人,不仅如此,他几乎通晓所有的佛教典籍,这一点也很少有人能比,正因为这样,他承担的任务就最为繁重。根据史料记载,玄奘每天的睡眠时间不会超过四个小时。《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性情淡雅,不喜交友,进入翻译现场之后,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从不中途离开,为了他挚爱的佛学事业,玄奘呕心沥血。
公元648年,当玄奘49岁的时候,他的事业发生了很大的转机,这个幽静的山谷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境内,距离西安不到一百公里,一千多年前,唐太宗的避暑之地玉华宫就建在这里,公元648年的夏天,应唐太宗的征召,忙于翻译的玄奘第一次来到这里,玄奘并不知道,这个地方将和他以后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在玉华宫,玄奘发现皇帝对佛法仍然没有兴趣,相反皇帝建议玄奘脱掉袈裟,辅佐朝廷。执着的玄奘奉上刚刚翻译完成的《瑜伽师地论》经书做序,这一次,皇帝没有断然拒绝,转机出现了。在玉华宫,皇帝赐给玄奘价值百金的袈裟,最为重要的是,皇上终于答应为翻译的经书做序,对于玄奘和大唐的佛教而言,这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李世民写道:佛教兴起于西方世界,汉代传入中土,几百年间,教义繁多,众说纷纭,幸有佛门领袖玄奘法师,天资聪慧,禀赋超人,只身策马,长途远征,积雪尘飞,道路难辨,惊沙夕起,遮天蔽日,周游西宇,十有七年。《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亲笔书写,总共781字,这个将大唐带入盛世的帝王,用极其华丽的文字,高度评价了玄奘西行取经的壮举,也充分肯定了玄奘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唐的皇帝不仅敕封玄奘为佛门领袖,而且,第一次表达了对佛教的支持态度,而这正是玄奘日思梦想的追求,他的苦心积虑终于得到了回报。
唐太宗下诏剃度僧人,玄奘翻译经书的弘福寺一次剃度50人,其他各寺均剃度5人,大唐帝国一时之间增加了一万八千五百多名僧人,佛教在大唐开始复苏。这一年,当玄奘的事业出现转机的时候,大唐也达到了鼎盛,在高昌和焉耆之后,龟兹和于阗归附,与突厥人联盟的龟兹王在自己的宫廷被俘虏,大唐的西域都护府,从高昌迁到了龟兹,在汉帝国之后三百多年,整个西域重归中国的版图,在唐太宗时代,中国彻底恢复了丝绸之路的秩序,东方和西方的交流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大唐的使节从印度返回,在大唐的宫廷,印度人参与制定历法,突厥人是皇家的禁卫军,而乐师,歌手和舞者来自西域,长安已经成为使节的大都会,各方宝物汇聚于此,各种宗教都可以自由地传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以生活在这个城市而倍感荣耀。就在一年,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李治为皇太后祈福,修建了一所大型的寺院慈恩寺,玄奘被唐太宗亲自委任为慈恩寺的住持,他从印度带回的经卷和佛像将被珍藏在这里,慈恩寺楼阁重重,殿堂相望,它很可能是长安城中规模最大的寺院。玄奘入住,他亲自率领太子和皇室家族登上城楼,恭送玄奘,在大慈恩寺,玄奘第一次担任一所寺院的住持,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不过他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无边无际的佛教翻译,然而,一件令玄奘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玄奘最器重的徒弟,笔录大唐西域记的辩机,竟然和唐太宗的女儿私通。在长安城,高阳公主以放荡和刁顽闻名。不谙世事的辩机最终被腰斩,45
这一事件对玄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僧人的品德开始遭受质疑,为了取得皇家的信任,玄奘用心良苦,误入歧途的弟子,很可能使他所有的努力都毁于一旦,玄奘陷入到巨大的煎熬当中,但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公元649年,玄奘来到翠微宫,大慈恩寺落成不到半年,戎马一生的唐太宗就并入膏肓,这是一个以英明而铭刻在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他缔造了前无古人的盛世,贞观之治,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僧人玄奘,一个是心怀天下的帝王,一个是通情达理的高僧,两个人的内心有不少相通之处,在弥留之际,人最需要的是关怀,或许正是洞察人生的玄奘,能够给予唐太宗最后的心灵安慰。太宗去世以后,玄奘加紧了翻译经书的速度,他每天都要给自己制定任务,如果白天没有完成,晚上必须补足,常常是三更刚刚睡下,五更又开始起床读诵梵文经本。玄奘一边夜以继日地翻译佛经,一边还要给弟子讲经说法,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佛法则需要一代一代地流传。弘扬佛法离不开朝廷的支持。玄奘需要弥合与皇室的关系,太宗去世以后,太子李治继承帝位,李治的皇后就是日后威震大唐的武则天,公元652年,玄奘请求在大慈恩寺营建一座佛塔,用来保存他取自印度的经卷和佛经,19年西行取经,玄奘一边学习,一边到处收集佛教典籍,在佛教圣地犍陀罗,在印度的文化中心那烂陀,他花费了数十年时间,寻找和抄写经卷,对于玄奘而言,佛典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希望来之不易的六百五十七部经卷能够永远流传下去,印度经卷大都写在一种树叶上,很容易燃烧。玄奘想建造一座石质的佛塔,使佛经尽可能远离火灾。在印度最大的寺院那烂陀附近,玄奘曾经看过一个叫互娑的佛塔,互娑的意思是大雁,教导那里的人不要杀生,印度的互娑塔给玄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300多年过去了,印度的互娑塔早已消失,而玄奘建造的大雁塔则保留到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座佛塔竟然源自于印度,根据印度互娑塔的造型,玄奘设计了今天的大雁塔,他本来希望建造一座石质佛塔,但由于工程太大,一时之间找不到足够的石材,大雁塔最终用泥砖修筑而成,建塔的时候,玄奘亲自参加施工,搬运砖石整整半个月,那一年他已经53岁了。在佛塔的正面,玄奘树立了两座石碑,分别雕刻着先皇和当今皇帝的文章。碑文的书法是当朝宰相褚遂良的手迹,玄奘明白,世事无常,辉煌转瞬即逝,一时的荣耀并不意味着永久,能够永远地护佑大雁塔。佛塔建成之后,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卷佛舍利以及佛像都被转移到这里珍藏,史料记载,佛塔高180尺,层层都藏有舍利,公元845年,大雁塔建成之后不到两百年,唐帝国发生了灭佛事件,4600多座佛寺被毁,二十六万多僧尼被迫还俗,在那次空前绝后的佛教大劫难中,长安仅仅剩下两座佛寺,其中就有大慈恩寺,为了心中的佛法,玄奘可谓苦心积虑。
第12集:圆满
这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公元7世纪,在大唐的都城长安,它是最壮观的寺院之一。大慈恩寺的第一位住持就是玄奘。公元652年,大慈恩寺建成之后4年,玄奘亲自设计了这座名闻遐迩的大雁塔,大雁塔,根据一座已经消失的印度佛塔建筑而成,大雁塔落成的第2年,一个印度僧人来到长安,给玄奘带来了印度的消息: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之间离开印度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前,玄奘西行印度,在当时的佛学中心那烂陀,他整整学习了五年时间,戒贤法师是那烂陀的住持,也是一代佛学宗师,衰老的戒贤曾带病为自己的中国学生讲经说法,听闻导师离世,玄奘不胜感慨。玄奘
昔日求法,蒙导师亲自指点,返回故土之前,又再三叮嘱,殷勤之言,似乎仍在耳边。西行17年之后,玄奘在佛法的发源地最终被尊为大师,然而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候,他依然返回故土。匡正经典,弘扬佛法,这是我一生的心愿。
在长安城里的大慈恩寺,玄奘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翻译佛教典籍,参与经书翻译的人,不仅有来自各个寺院的高僧,还有不少大唐的官员,在玄奘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佛教翻译变成了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然而,反对的声音开始在长安城中蔓延,一些官员认为,皇帝对高僧太过尊崇,会影响帝国的发展,反对的矛头直接针对玄奘,他一时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为了取得皇室的信任,玄奘不得不在寺院和宫廷之间来回奔波,只要有机会,他随时准备为皇家提供宗教祝福,在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怀孕的时候,他表示了最殷切的关注,在皇子降生的一个月里,他一连5次上书,替帝国未来的继承人祈求幸福,为了获得皇室的信任和支持,已近老年额玄奘费劲了心血,反对的声音慢慢平息了。作为一个高僧,玄奘希望利用自己与皇室的关系,为佛教徒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公元656年,玄奘给皇帝写奏章,希望能够废除先道后佛的一条律法:僧人生活不易,恳请圣上明鉴,取消佛道次序排位,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唐高宗非常愤怒,断然驳回奏章,57岁的玄奘受此打击,突然一病不起。
夜以继日地翻译经卷,在寺院与朝廷之间往来奔波,过度的操劳使玄奘的身体每况愈下。29年前,玄奘在翻越大雪山的时候遭遇严重的灾难,将近一半的随从被冻死,玄奘也深受其苦,身体从此留下病患。《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的旧病突然复发,几乎丧命。
一年之后,大病初愈的玄奘跟随唐高宗来到大唐的东都洛阳,洛阳是著名的佛经圣地,也是玄奘的故乡,自童年离开以后,这是玄奘第一次回到出生的地方,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一切都变了。
童年的玄奘,曾经备受宠爱,幸福和快乐一度笼罩着秀丽的陈河村,48年后,故乡的亲人丧失殆尽,玄奘能够找到的只有一个年老的姐姐。人生无常,幸福总是不长久,玄奘在10岁时父母双亡,只能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童年的变故最终让玄奘走上了佛门之路,也给他留下了永远的伤痛。玄奘多方打听,才找到父母的坟墓,坟墓已经荒废不堪,再给皇帝的奏表中玄奘这样写道:
“父母的坟陇没人照顾,已经荒废得快要看不见了。回忆往事,内心难以安宁,希望圣上给我几天时间,和姐姐一起收拢父母的遗骸。”
在朝廷的资助下,玄奘重新迁葬了父母,这是玄奘在俗世的最后心愿。
在洛阳停留期间,玄奘请求皇帝希望去僻静的少林寺翻译经卷,与皇室的来往浪费了玄奘太多的时间,他很难专心致志地翻译佛经,然而,唐高宗又一次拒绝了玄奘的请求,在皇帝的心目中,玄奘是不可或缺的,他不希望玄奘离得太远。但是玄奘不想再有任何耽误,上
天留给他的时日已经不多,大量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在玄奘的一再请求下,唐高宗终于答应玄奘,在郊区的皇家宫殿翻译经卷。
公元659年的秋天,六十岁的玄奘来到了玉华寺。玉华寺在今天陕西省铜川市附近的山谷,风景秀丽,优雅清静。太宗皇帝去世之后,高宗下诏,将皇家郦宫改为寺院,就是在这里,大唐的高僧玄奘,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在玉华寺,玄奘决定翻译规模最大的一部佛经,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梵语有二十万颂,汉文至少在数百万字以上,翻译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由于数量太过庞大,弟子们建议删繁就简,但是玄奘坚持秉承原文,一个字也不能少翻。
这个三面环山,一面正对山谷的地方叫肃成院,玉华寺宗的玄奘就居住在这里。当年的房屋只剩下了地基,但肃成院的幽静,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在房屋后边的石岩上,有一个小型的佛窟,玄奘曾经亲自在这里督造佛像,礼拜佛陀。如今佛像已经无影无踪,只能看见石壁上一些隐隐约约的雕刻,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底座,这是一尊佛像的底座,底座上刻有五行铭文,学者们考证,这是现今发现玄奘唯一的手迹,根据石雕上的花纹纹饰,这是佛教中典型的金刚座,公元前6世纪,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所坐之处,就被信徒们尊为金刚座,玄奘西行的时候,曾经在大菩提树下痛苦不已,金刚座上的佛像已经找不到了,但通过这些珍贵的文字,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玄奘对佛祖的赤诚之心。
在肃成院对面的山谷中,至今还生长着两颗菩提树,菩提树原产印度,玄奘当年从印度返回的时候,携带了不少奇花异果的种子,据说玄奘曾经在这里亲手种下了象征着智慧的菩提树,在肃成院,考古人员发现了这个刻有佛陀脚印的石雕,史料记载,玄奘在印度求学的时候,曾经拓印过一处佛陀的足印,根据印度的拓印,玄奘复制了这个石雕,这很可能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佛足印。
玉华寺中的玄奘,再也没有踏进过繁华的长安城。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佛经翻译上。
“经卷数量巨大,我经常担心不能完成。你们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努力一点,不要害怕辛劳。”在玄奘的一生中,他第一次流露出担忧之情,多年的劳累,使他的体力出现了衰竭的征兆,他已非常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四年时间过去了,庞大的大般若经终于全部翻译完成,公元664年,正月初三,玄奘应弟子们的请求,有开始翻译新的佛经,勉强翻译了几行之后,玄奘慢慢地放下了经卷。“这部经卷与大般若经相仿,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用完,再也无法翻译,死期已至,不远了”
他平静地告诉弟子们,归期将至。
玄奘就此停止了他19年之久的佛经翻译事业。
十九年的时间,玄奘一共翻译佛经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玄奘翻译的佛经,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全面超越了他的前人,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在中国的翻译史上,他的地位空前绝后,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第二人。然而玉华寺中的玄奘,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在他亲手督造的石窟,玄奘最后一次礼佛,对于一个僧人而言,生命的目的在于实现圆满,圆满的标志就是成佛。
自从踏入佛门以来,玄奘一直追随佛的脚步,片刻也不敢懈怠。
十岁踏入佛门,十三岁正式剃度,二十七岁时为寻求佛法而西行,十九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十九年呕心沥血的翻译,回顾自己的一生,他问心无愧,冥冥之中,玄奘似乎听到了佛的声音,天堂在召唤。
公元664年正月初八,有弟子梦见一座巨大的佛塔倒塌,“浮图崩塌,这是我灭谢的征兆。”正月初九,玄奘在屋子后边跨越一道细小的水沟时,不慎跌倒,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自己的禅房。
“我眼前有白莲花,大於盘,鲜净可爱。” 弥留之际,玄奘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成百上千的人,穿着锦肃的衣服,携带者华盖珍宝,在音乐的伴奏下,玄奘似乎听到了佛的声音,西天在召唤。
弥留之际,玄奘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成百上千的人,携带着华盖珍宝,徘徊在肃成院。久久不愿离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玄奘相信,他能够成佛。
玄奘生病的消息传至宫廷,唐高宗迅速指派皇家医生诊治,但是,御医到达玉华宫的时候,玄奘已经圆寂。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晚,玄奘安详地离开人世。
长安的皇帝闻听恶耗,一连数次感叹,朕失国宝矣。唐高宗不胜悲痛,以至于罢朝数日,根据皇帝的意见,玄奘的遗体送抵长安,暂时安置在慈恩寺的翻经堂。玄奘所翻译的经书,也全部交付慈恩寺保存。《三藏法师转》记载,遗体停留在慈恩寺期间,玄奘的弟子数百人痛哭不已,京城的僧侣和百姓也前来吊唁,每天都达到上千人。
“我死之后,用最简单的方法裹住我的身体,安置在一个僻静的地方”
公元664年四月十四日,玄奘下葬。但是,他的葬礼既不简单,也不安静,史料记载,从皇室到百姓,从佛门到俗世,长安附近五百里内送葬者一百多万人。
斯人已逝,留给世人的是绵绵不绝的怀念。
大唐的皇帝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 ——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根据玄奘的遗愿,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长安东边的白鹿原,据说唐高宗从皇宫的高处因望
见玄奘的坟墓而经常伤心。5年之后,高宗皇帝下诏,将玄奘的遗体迁葬于长安南边的樊川。樊川在陕西省的长安县,玄奘的舍利塔就屹立在这里,在玄奘塔的两侧,埋葬着他的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他们是玄奘衣钵的传人。
在中国佛教史上,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不仅翻译了规模庞大的经书,而且创立了著名的法相宗。玄奘圆寂之后,法相宗分别由窥基和圆测发扬光大,其中窥基是西域于阗国王室的后裔,而圆侧是朝鲜半岛新罗国王的孙子,今天在朝鲜半岛核日本等地,法相宗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流派。
其实玄奘的影响远远超出宗教之外,19年时间,110个国家,5万里行程,公元7世纪初期,他以坚定的意志和独一无二的智慧征服了丝绸之路,玄奘是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旅行者,现代探险家的先驱。旅行的意义在于传播文明,玄奘是古代世界两大文明之间最成功的使者。他在印度学习佛法,也在印度成为佛学大师,没有他的著作,印度人几乎无法重建自己的古代历史,今天,玄奘的故事被写进了印度学生的教材,凡是读过书的印度人,很少有人不知道玄奘的名字。公元2007年2月,在中印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玄奘纪念堂在印度那烂陀附近落成。玄奘已经成为亚洲两国大国之间友好的化身,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空前绝后的,他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陕西省西安市的慈恩寺,这是玄奘翻译佛经的地方,也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寺院,在大雁塔的地下室,精心保存着几片古代的佛经,1300多年前,玄奘从印度带回了657部佛教典籍,漫长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庞大的经卷大都被毁。现在,玄奘带回的梵文经卷,只剩下这寥寥不足的十页残片。
在这个玲珑剔透的宝塔中,盛放一小块玄奘的顶骨。对于佛教徒而言,它是无比珍贵的圣物。
玄奘的坟墓曾经遭到劫掠,顶骨几经辗转,分布在中国各地,1942年,日本侵略军从南京抢走一部分玄奘的顶骨舍利,1957年,中国政府赠送给印度一小块玄奘的顶骨舍利,现在,舍利被保存在玄奘曾经留学的那烂陀。
玄奘留给中华民族的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作家鲁迅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
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第五篇:随风而逝——《听风者》影评
随风而逝
《听风者》标榜是一部谍战悬疑片,但其实情节并不复杂,论悬疑程度甚至比不上林正英的僵尸片,但它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因为它的主演是梁朝伟,梁影帝的片子向来不靠情节取胜。
故事的背景定在建国初期,国民党亡我之心不死,在上海等处安插特务,伺机破坏。共产党特意成立701部队,试图铲除特务。为了找出特务的秘密电台,701部队干部周迅受命寻找传说中耳朵超灵的钢琴调音师罗三耳,结果发现真正的调音师其实是瞎子混混梁朝伟。在周的威逼利诱下,梁加入了701部队,在他的超人听觉下,接连破解了敌特的秘密电台。朝夕相处之下,两人亦师亦友,兼有暗暗地情愫萦绕。油腔滑调的小混混梁在周的手把手督促下安静地学习摩斯码,当破译出电台后梁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独愿与周相拥而庆。但剧情没有俗套地发展下去,为了更大的理想,周用理智冰封了情感的萌芽。当梁满心诚意的准备了晚餐请周来吃时,周却带来另一个姑娘意图撮合两人。梁用夸张不羁的言语吓走了前来的姑娘,在姑娘走后,面对着周,梁依然强装豁达,但在独自一人洗碗的时候,玩世不恭的笑容再也不能阻挡内心落寞的暗流。没有大幅的场面和动作,一切都在影帝的眼角眉梢之间流转。周还是离开梁去执行任务。导演适时地安排了范晓萱与梁相遇相知,面对着温柔体贴的范,梁
接受了命运的好意,与她结婚。但对周的感情始终在他心底的最深处埋藏。这从新婚那夜梁本已睡下但当周从雨中归来的时候,梁却醒来并躲在楼梯转角处突然地恶作剧般抱住周,然后露出开心地笑容可以看出。在重逢的时刻,两人没有过多的言语,仅如老友般开着玩笑,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都分赴漫天的雨丝中。周带回医生治好了梁的眼睛后,又化身交际花置身特战一线。但随着眼睛复明,梁的听力却下降,因他的破译失误,周的身份暴露,被敌特杀害。当周的鲜血在地板上如玫瑰般凄美盛开,剧情也迎来了高潮。为了给周报仇,梁重新刺瞎自己的眼睛换回超人的听力,终于找到对方的主脑。最后,敌特当然是以死谢罪,被英勇的人们军队击毙当场。
当一切都结束以后,范晓萱扶着梁朝伟站在701的墓园中,面对着荒草丛中的一块块没有名字只有代号的冰冷石碑,范晓萱感到了悲伤:“701的人,活着是秘密,死了也是秘密”。但梁朝伟却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简单点好,这里只有风的声音。”
那个笑容犹如浩淼的大海,在容纳了奔腾而至的千江万流之后,最后只愿以风平浪静示人。
人生本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
那么,就让一切都随风而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