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旧会计准则应付薪酬等科目的核算比较
新旧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等两个科目的核算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自2006年2月颁布后,2014年7月进行了修改,并在当年的7月1日起执行修改后的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作为会计人员必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我这次参加了有关培训,下面就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核算这两大会计事项谈一谈其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
2006年颁布的简称旧准则,2014年修改后的简称新准则。
一、应付职工薪酬
旧准则的核算范围: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新准则的核算范围: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短期薪酬基上就是旧准则中的核算范围,但增加了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短期带薪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企业提供的薪酬为企业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的分享金额,如销售提成、技术提成等等。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如对退休人员节假日的慰问金、慰问品。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类同于旧准则的“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但范围增加到职工自愿接受裁减。如国有企业、跨国企业诺基亚等裁员时,给予员工的安置费。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如对特殊岗位的职工、突出贡献的职工所给予的长期福利、利润分享。
二、固定资产
1.定义:旧准则的固定资产定义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和“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外,还包括“单位价值较高”,新准则去掉了“单位价值较高”这一规定。对哪些单位价值不高的资产,而由企业依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2.初始计价:对投资者投人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上,原准则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新准则规定“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增加了强调合同价或协议价必须公允,否则不能作为入账价值,以避免一些作为投资者避税的手段。
3.预计净残值的规定:旧准则规定预计净残值为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没有强调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为预计净残值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一致。实务中影响不大,现仍大多数采用预计净残值率来估算净残值。
4.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原准则中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已计提的金额;新准明确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避免了一些企业依此进行税务调整,也减轻了核算工作量。
5.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更处理方法:旧准则对这些变更没有规定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可选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新准则明确规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同样的,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第二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第十二章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本章涉及主要科目:①应付职工薪酬
第一节职工薪酬及其构成
1、职工薪酬包括以下内容:(简答,必须背下来)
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②职工福利费;
③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
④住房公积金;
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⑥非货币性福利;
⑦辞退福利,即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有关的支出。
第二节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除以上两点之外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此部分分录为重点)
第十三章往来款项的核算
本章涉及主要科目:①应收/应付账款;②应收/应付票据;③其他应收/应付款;④坏账准备;⑤资产减值损失
第一节应收账款的核算
1、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及为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2、商业折扣:或称“数量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如老顾客或大量购买其商品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3、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而向客户提供的债务扣除。
一般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
4、我国规定,现金折扣下,企业的应收账款按总价法确认。
5、总价法:是将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即总价)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把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6、坏账: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7、符合下列条件的,应确认为坏账:
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②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8、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判断)
9、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简答):
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②账龄分析法;③销货百分比法
10、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判断)
1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哪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由企业自定。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2、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例题:
1、某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
①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
②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元;
③2005年某日,发生坏账8,000元;
④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
⑤2006年某日,确认的坏账又收回1,000元;
⑥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80,000元。
要求:写出每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及发生坏账、坏账又收回的相关分录。
①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00000×5%=10000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1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
②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50000×5%-10000=-2500元
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7500元。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
③坏账准备余额在借方,为500元。
借:坏账准备8000
贷:应收账款8000
④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00000×5%+500=5500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5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5500
贷:坏账准备5500
⑤借:应收账款1000
贷:坏账准备1000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⑥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80000×5%-6000=3000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9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
贷:坏账准备3000
2、某企业以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10000元,要求计算并提取2004年的坏账准备。
2004年坏账准备=150000×5%-10000=-2500元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
3、某企业以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坏账准备为贷方10000元,2004年应收账款收回50000元,要求写出收回款项及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收回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收账款50000
2004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00000-50000)×5%-10000=-2500元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
第二节应收票据的核算
1、应收票据仅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
2、分类:
①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②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3、入账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照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入账。
为简化会计核算,企业所收到的无论是带息票据还是不带息票据均按其票面金额入账。
4、商业汇票的利息计算公式:
商业汇票的利息=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月末签发的票据,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为到期日。
票据期限按日表示时,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出票天数计算。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5、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各项资料,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6、带息票据的核算:计提的利息一方面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另一方面冲减“财务费用”。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当期的财务费用。
例题: 1、2007年8月1日,销售商品给B公司,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现金代垫运费300元,收到B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要求写出销售及收回款项的分录。
①销售时:
借:应收票据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库存现金300
②收回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12000
贷:应收票据12000
注意:如果票据到期款项未收回,应借记“应收账款”账户。
说明:①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包括:A销售商品;B提供劳务;C出租房屋;D出租包装物。
②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包括的内容同应收账款。2、2007年8月1日,销售商品给B公司,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现金代垫运费300元,收到B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6%,要求:写出销售及到期收回款的分录。
①销售时:
借:应收票据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库存现金300
②收回款项时:3个月利息=(12000×6%)×3/12=180元
借:银行存款12180
贷:应收票据12000
财务费用180 3、2007年11月1日,销售商品给B公司,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现金代垫运费300元,收到B公司商业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6%。要求写出销售、期末计提利息及到期收回款项的分录。
①销售时:
借:应收票据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库存现金300
②期末计提利息:2个月利息=(12000×6%)×2/12=120元
借:应收票据120
贷:财务费用120
③到期收回款项:1个月利息=(12000×6%)×1/12=60元
借:银行存款12180
贷:应收票据12120
财务费用60
如果到期款项未收回:
借:应收账款12180
贷:应收票据12120
财务费用60
第三节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1、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
①应收的各种赔款;
②应收的各种罚款;
③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④备用金;
⑤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第四节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核算
1、应付账款: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
2、由于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直接转入“营业外收入”。(判断)
第五节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1、其他应付款:指与企业购销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应付、暂付款项,包括应付租入包装物的租金、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应付租金、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应付及暂收其他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统筹退休金等。(多选)
日到期支付款项的分录。
①购入时:
借:在途物资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票据12000
②计提利息:利息=12000×6%×2/12=120元
借:财务费用120
贷:应付票据120
③到期支付款项:
借:应付票据12120
财务费用60
贷:银行存款12180
第三篇: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内容的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
一、计提工资:
借:事业支出—工资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二、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基本失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三、发生社会保险缴费事项: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缴纳住房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五、缴纳个人所得税:(地税大厅扣款)
借: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说明:“五险一金”单位承担部分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个人承担部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要求,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年终结账时,事业支出—工资部分、事业支出—社会保险缴费的借方发生额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缴费的贷方发生额应该一致;应付职工薪酬的工资部分、社会保险缴费科目,年底应无余额,若有余额,亦或是计提部分未发放、计提部分未缴纳,亦或是计提金额发生错误;
第四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文档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写
2201 应付职工薪酬
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二、本科目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
人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计算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补贴等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借记本科目,贷记“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科
目。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
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五)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支付其他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第五篇: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范文)
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
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离不开人,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由此, 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成为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核算人工成本, 为企业领导 及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的人工信息, 并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成为会 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完整的企业职工薪酬的概念和范围意味着要提供完整的人工成本 我国原会计制度没有规定一个完整、统一的职工薪酬的概念, 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不 完整、不准确,比较分散。新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 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也即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 务所给予或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 ,均构成职工薪酬。这个概念全方位、多角度地规范了职 工薪酬的范围和内容, 也就意味着企业要提供完整的人工成本。完整的人工成本可以从以下 几方面理解:(一 从职工的范围讲,包括各种人员
即不仅包括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有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也包括未与企 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 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 员等;还包括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 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 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这比原制度只包括正式职工和计划内临时工的范围扩大了很多。
(二 从薪酬的内容上讲,包括各种薪酬
1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即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 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 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 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2职工福利费,指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内设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 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 向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缴纳的各项保险费用。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也属于职工薪酬。
4住房公积金,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 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的文化生活,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 和提高文化水平与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的相关支 出。
6非货币性福利,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提供给 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等。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指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 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 即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如企业提供给职工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 权、以现金形式结算但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现金股票增值权等。
(三 从支付的对象上讲
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在职期间的薪酬, 也包括提供给职工离职后的薪酬, 还包括提供给 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
(四 从支付的形式上讲
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物质性福利和教育性福利。
二、单一的会计科目将保证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性
原制度在核算职工薪酬的时候,按薪酬的不同性质和形式,采用了 “ 应付工资 ”“ 应付福 利费 ”“ 其他应付款 ” 等科目分别核算,而新准则规定,所有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均通过 “ 应 付职工薪酬 ” 科目核算。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该科目中核算。这样 就保证了职工薪酬核算渠道的统一性,同时也保证了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具体操作时, 需注意以下问题:(一 “应付职工薪酬”下要设置明细科目
在 “ 应付职工薪酬 ” 下要按照 “ 工资 ”、“ 职工福利 ”、“ 社会保险费 ”、“ 住房公积金 ”、“ 工会 经费 ”、“ 职工教育经费 ”、“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 ”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 细核算。
(二 企业要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职工薪酬分情况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 “ 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 劳务成本 ” 科目,贷记本科 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 “ 管理费用 ” 科目,贷记本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 “ 销售费用 ” 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 “ 在建工程 ”、“ 研发支出 ” 科目。贷记本 科目。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 “ 管理费用 ” 科目。贷记本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 “ 利润分配 —— 提取 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 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 借记本科目, 贷记 “ 其他应收款 ”、“ 应交税费 —— 应交个人所得税 ” 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 “ 银行存款 ”、“ 库存现金 ” 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 “ 银行 存款 ” 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 “ 银行存款 ” 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 “ 银行存款 ”、“ 库 存现金 ” 等科目。
(四 需要说明的几点问题
1、原制度对于向企业职工提供的许多非货币性福利都没有纳入职工薪酬核算,新准则 将这些非货币性福利都纳入职工薪酬。
2、原制度下没有规定辞退福利的概念,企业一般是 在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当期费用。新准则规定当辞退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时,应当确认一项预计负债。同时, 由于职工被辞退后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所有辞退 福利均应于满足确认条件时, 计入当期费用, 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及时地了解企业因根据辞退 计划提供辞退福利所承担的义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