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旧会计准则对土地使用权核算的差异及对纳税影响的分析比较
新旧会计准则对土地使用权核算的差异
及对纳税影响的分析比较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再次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以下称新准则)。此前采用的无形资产准则是2001年1月颁布的(以下简称旧准则)。新准则较旧准则对土地使用权核算上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从新旧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摊销、会计处理三方面作一比较分析,并就新准则实施之后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
一、新旧准则对土地使用权核算上的差异
(一)确认上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直接确认为无形资产,并且一直将土地使用权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而老会计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是分二个过程,当购入时确认为无形资产,而投入使用时,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转入房屋的价值之中。
(二)摊销上的差异
摊销涉及二个方面,一个是摊销年限,一个是残值确定。新会计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按受益年限摊销,老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有个变化过程,在2001年以前,因为土地使用权有二次确认过程,当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时,按受益年限摊销,当土地使用权投入使用之后,计入房屋的价值之中,土地使用权按房屋使用年限计提折旧;2001年财政部出台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对土地使用权虽然也是有二次确认过程,但摊销年限是按土地使用权的受益年限来摊销。由此可见,对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新旧准则是一致的。
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对土地使用权残值的确定上。老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残值预计为零,新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残值有如下规定:
除以下任一情况外,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一)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二)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当前,土地使用权存在着一个活跃的市场,可以从市场中预计到土地使用权未来的价值,因此,新准则土地使用权的残值不再为零。并且,由于目前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因此,有可能出现土地使用权的预计残值大于目前的价值的情况,从而不需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直至无形资产残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再恢复摊销。(三)核算上的差异
老准则对土地使用权有二次确认过程: 第一次确认是作为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这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第二次开发使用确认时较为烦琐,主要是在确认预留残值时要考虑建设周期、土地使用权的受益年限、使用的情况等等因素。在确定土地使用权摊销分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是投入使用时确认转入的土地使用权价值: 土地使用权转入相关项目的确认金额=(每单位面积的购价-单位面积作为无形资产已摊销额)×该项目使用面积
其次是在确认折旧(摊销)时:
预留的净残值=土地使用权单位面积的年摊销额×(土地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建设周期-土地作为无形资产已摊销年限)×该项目占地面积
土地使用权的折旧总额=土地使用权转入相关项目的确认金额-预留的净残值 形成固定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的年折旧额=土地使用权的折旧总额÷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包含土地使用权的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土地使用权的折旧总额-建筑物的预留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相对而言,新准则对土地使用权核算显得较为简便。新准则始终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每年只需要按受益年限进行摊销,年底再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减值测试。尤其是新准则对土地使用权的残值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来确定,从而在实务中,可以更加简化土地使用权摊销的核算,即用土地使用权的减值测试来取代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只要土地使用权没有减值,土地使用权不需要进行摊销。如果发生减值,先确定残值,再考虑摊销额,再考虑提取的减值准备。
二、新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一)使房产税的筹划方案有了合理依据
《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其中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原价。可见,固定资产账薄中房产原值是计算缴纳房产税的关键因素。由于房产税每年都需要征收,为了降低税赋,在实务中,有将土地使用权价值不计入房屋价值的税收筹划方案,并引起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一是习惯上房屋的价值都包括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二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都没明确土地使用权不转入房产价值。新准则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始终单独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明确土地使用权在投入使用之后也不转入房产价值之中,这个规定,使上述的房产税筹划方案找到了理论依据,避免了上述争议。
(二)统一的摊销年限有可能引发错误的理解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规定》,对于房屋这项固定资产价值一般采用以下方式加以确定:
1、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按购入价加发生的安装费、运杂费等构成。
2、建设单位将来完工的固定资产,根据建设单位将会使用的财产清册中所确定的价值计价
3、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在竣工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新准则,从上述规定来看,税法在计算房产折旧时,确定房屋这项固定资产原值时并不包括土地使用权,并且,在计算所得税时,是将土地使用权的摊销与房屋的折旧分别计算,对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是按土地使用权的受益年限摊销,对房屋是按20年摊销,因此,如果按传统会计制度或准则的规定,将土地使用权计入到房屋的价值之中后,税法与准则二者之间就产生了一项时间性差异。这个时间性差异直到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不论土地使用权如何核算,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按受益年限摊销,和税法的规定一样,才从制度上消除了因摊销年限不同造成的时间性差异。但是,笔者发现,在实务工作中,对于这个时间性差异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在计算所得税时,对于计入了固定资产价值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也按房屋的折旧年限。新准则对土地使用权始终确认为无形资产,并且按受益年限进行摊销,使准则与税法在摊销年限上做到了统一。但是,对于这个新的统一,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反而认为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与折旧所限不同,从而产生时间性差异的错误认识。(三)摊销额的不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如前所述,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需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摊销年限,二是残值。会计与税法在摊销年限上是一致的,但在残值确定上却存在差异。新准则是根据活跃市场上得到的预计信息来确定土地使用权的残值,而税法对土地使用权残值确定为零。按准则对残值确定的方法,就有可能出现未来的残值等于或大于现在的账面价值,从而会计上不需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使会计利润得到增加。然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不论土地使用权怎样核算,都需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并且土地使用权的残值为零。因此,会计与税法之间必然产生出一个纳税差异,并且是一个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
第二篇:新旧准则对研发费核算要求差异
新旧准则对研发费核算要求差异
一、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
1、收到科研专项经费时:
借: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XX项目
2、发生经费支出时
A、实际发生时,应按与自己生产产品相同的方法归集并在“生产成本”下单列项目核算
借:生产成本—研发费(项目)贷:原材料或应付工资或制造费用等 B、若有关支出最终将形成Fa 借:在建工程—研发费(项目)贷:存款或工程物资或应付工资等 C、若有关支出形成费用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项目)
贷:存款
3、企业在项目完成后结转处理,应做会计分录
A、形成Fa并按规定留给企业的部分,作为国家资助,计入“资本公积”科目
借:Fa—研发费(项目)
贷:在建工程—研发费(项目)同时借:专项应付款—(项目)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项目)B、形成产品并按规定留给企业的部分,作为国家资助,计入“资本公积”
借:库存产品
贷:生产成本—研发费(项目)同时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项目)
C、费用支出形成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经批准予以核销 借:专项应付款—X项目
贷:生产成本或在建工程—研发费(项目)D、结余的专项拨款计入“资本公积” 借:专项应付款—X项目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项目)
4、对无形资产核算的要求
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成功时,仅将评估费、律师费及专利申请费资本化,其他费用全部费用化。
二、新会计准则要求
1、无形资产准则对研发费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会计处理规定
A、研究阶段费用,费用化处理。开发阶段费用,资本化处理。
B、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在满足之前为研究费用,之后为开发费用。(1)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别:目标、对象、风险、结果四个不同
(2)开发阶段的判定:完成该无形资产已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的意图,能证明其产生经济利益的可能方式,有足够技术等其他资源支持来完成开发,归属于该项资产开发阶段支出能可靠计量。
例:某企业研发一项新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发生材料400万,人工100万以及其他费用300万共800万,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0万,期末,该专利技术已达到预定用途。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300万
—资本化500万
贷:原材料400万
应付工薪100万
存款300万 期末时:
借:管理费用300万 无形资产500元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万
—资本化支出500万
科目设置:
一级: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待摊费用下设置三级科目
二级:按项目设置的研发经费支出
三级:按研发内容设置的不同细目,如材料、燃料、动力、工资薪酬、折旧、摊销、租赁等。
建立:“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子目—项目—部门”三级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辅助管理部门核算和项目辅助账核算方法,实现对企业技术中心的经费支出的准确核算和有效管理。
研发支出具体账务处理
1、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支出—XX项目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账户
2、期末时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无形资产—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研发附产品 借:研发成果
贷:管理费用—研发成果 借:产成品
贷:研发成果 研发费不得加计扣除的十种情况:
一、财务核算不健全且不能准确归集研发费用;
二、非创造性运用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新技术、工艺、产品的;
三、不属于税法列举的研发费用;
四、接受委托开发的研发费用;
五、受托方未向委托方提供该研发项目的费用开支明细情况的,委托方不得加扣;
六、纳税人未按规定报备开发项目研发费用(附表及相关资料);
七、企业集团研发项目应在受益成员之间合理分摊,并提供协议或合同,未提供的;
八、研发费用划分不清的;
九、超过五年仍未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十、法律、法规、总局规定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
第三篇:新旧会计准则应交税费核算差异分析
在新 会计 准则下,企业 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具体 应用 由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进行规范,而在旧准则下,则由《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规范(笔者姑且称“新、旧准则”)。但新、旧准则在对企业按照税法规定 计算 应交纳各种税费的会计科目设置和具体应用上有一些差异,笔者为此 分析 如下。
一、科目设置的变化
1、总帐科目的变化
在总帐科目的设置上,新准则将应交各类税、费的业务合并在“应交税费”一个科目中进行核算,而旧准则则规定为分别在“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可见新准则对此进行了合并和简化。
另外,新准则将旧准则下设置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修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笔者认为,新准则对此科目名称的修改更为恰切,因为企业缴纳的“税金及附加”不一定都是主营业务产生,但一定是营业行为产生,所以,修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更为恰切。
2、明细科目的变化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对应交纳各种税、费二级明细科目的设置要求基本上没有变化,均是根据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应交纳的各类税、费项目自行设置。但在应交增值税三级明细科目的设置上,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而言作了简化处理,如新准则对应交增值税项目下列举的三级明细科目仅是“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额”等六项,比旧准则大为简化。
二、核算 内容 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 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该科目核算。由此可见,新准则下“应交税费”科目的核算内容仅是将原在旧准则下“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两个科目中核算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合并,具体核算内容基本上没有变化。
新准则规定,“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核算内容为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但除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外,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四小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可见,在“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内容方面,新准则与旧准则的规定相比基本上变化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与旧准则相区别,新准则未对应交增值税项目下的各具体业务内容作出详细的应用说明,仅按主要业务类别作了简单的四点应用说明。另外,新准则也未对应交消费税项目下的具体业务内容作出任何应用说明。
三、对几个具体应用 问题 的分析
1、关于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抵扣增值税的问题
新准则规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抵扣增值税的,发生的增值税计入材料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但旧准则对此不仅区分了两种情形,而且进行了详细说明:一是小规模纳税人和购入物资及接受劳务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其进项税额计入购入物资及接受劳务的成本;二是因购进的物资、在成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物资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相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由此可见,对于旧准则所区分的上述两类情形,新准则仅用一句话“购入材料不能抵扣增值税的”予以代替,而且没有强调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笔者认为,由于新准则的规定过于笼统,所以,今后会计处理实务中遇到上述情形时仍可参照旧准则的上述思路分别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四篇:会计集中核算对教育系统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会计集中核算对教育系统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1-06-15来源:作者: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对我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会计集中核算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学校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教育系统
1会计集中核算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财务管理保留在原单位进行,而具体核算工作由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去执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总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有些学校对此认识不够,不予配合,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使学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受到巨大挫伤,财务管理效率必然下降,有悖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的要求。
(2)会计集中核算降低了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的会计岗位被取消,原来精通业务、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会计都被抽调到会计核算中心任职,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打杂、跑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报账会计随意任命,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无法为单位合理、有效地筹集、使用资金提供合理建议,这样使得财务与会计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校的财务活动由于不能得到会计人员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财政资金筹集与使用的效率被降低了。
(3)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由于目前尚未就会计核算中心这一会计核算形式作出明确的权责界定,尽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保持“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单位理财机制不变,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但学校仍然消极地将所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责任推向会计核算中心。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如会计财务处理出现差错,学校会计信息失真或泄密,学校领导贪污挪用本单位资源,责任难以确定。
(4)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核算与学校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财务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弱化。资产管理、账实核对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会计核算移至核算中心,但是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财务人员独立于学校之外,一般只能做到根据学校提供的购物发票,对新购置资产进行入账核算,对于新增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上级部门调拨或配置的资产,如计算机、课桌等,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致使账实难以相符。而对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管理情况无法掌握,也做不到定期清查、账实核对。这种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学校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2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 转变学校财务管理观念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即使单位负责人签了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学校的领导权力比较集中,对于“中心”的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用新《会计法》、党纪政纪来武装自己。教育行政部门多举办校长财务管理培训班,增强其法制意识,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力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费用报销手续。
2.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负有法律责任,要对学校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强全盘考虑、统筹兼顾本单位的管理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并将责任层层落实。校长还必须认真审核本校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在报告上签名,对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本校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还必须明确校内其他各级领导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校长负责制,为学校加强财务管理奠定基础。
2.3 加强财会队伍的素质教育
财会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会计人员,特别是处于基层的中小学校会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低等原因,普遍存在道德水准不高、专业知识及关联学科知识缺乏、业务视野狭隘、组织协调能力差等弱点,从而导致会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
公信力下降。为此,加强对会计队伍的建设和领导,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赋予会计人员应有的责任和权力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各中小学会计大多数是教师兼职,课务较重,培训机会几乎没有。法律意识淡薄,财务知识缺乏等,以致帐簿设置不太规范,科目使用不太正确,收支较混乱,不能分门别类予以核算,有关项目如代办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等。结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条例》的有关要求,学校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恪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理、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教育和培训应当加强。”财政部门及单位应切实抓紧报账会计的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会计人员只有加强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保证自己紧跟时代步伐。
2.4 完善内外监控制度
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对学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有计划,适时购进,保证供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学校资产如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处于开放的、不断循环的周转之中,易损易失,有一定的管理难度。因此,资产配置后,应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配备专职实物保管员,负责各类资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建立固定资产等专用账簿,对资产进行入册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每年对账物进行一次清查核对,层层控制,互相监督,责任到人,以保证教学及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领导应加深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完善本单位的财产管理制度,从而强化内外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总之,学校财务管理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项资金的收集、安排和使用,都直接关系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只有重视学校的财务管理,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并加强监督,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效益性,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做好教育事业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涛,杨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之我见[J].时代经贸,2008,(7).[2]申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财务管理新思路[J].管理观察(中旬刊),2008,(6).[3]刘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与对策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
刊),2007,(10).
第五篇:浅析会计集中核算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通过近几年来实践证明,它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在运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的方面。笔者就会计集中核算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谈几点认识。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意义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相分离,由单位内部监督转向由单位外部监督,实现了财务支出事前、事中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财政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取消各单位分散开户,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和管理,使资金的调度更加灵活,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行统一财务制度,有利于增强单位全员遵守财政纪律和财务制度意识;实行统一部门预算,在阳光下操作,有利于平衡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各单位同级别人员收入基本相同,并且公开、公平、公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信息统一披露,会计档案整齐,便于查找会计资料,有利于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和依法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二、会计集中核算给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一)思想认识问题:收支业务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后,一是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审批权(自主权)没了,自己说了不算数,完全受核算中心约束;二是怕政府平调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对资金能否全额支配使用存在疑虑;由于会计责任主体不清,财务人员(报账员)担心自己岗位被取消,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认为自己不是会计人员,不必对财务负责,一切由核算中心把关,原来的会计责任已不存在,放松了对单据的审核。
(二)内部控制问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初衷,就是为了对单位的收支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但事实上这种监管职责很难实现。首先是撤销单位会计岗位,设立单位报账员,减少了一位单位经济业务重要“知情人”(会计或出纳),内部控制少了重要环节。二是由于报账 员同单位是同一经济利益共同体,加之核算中心对报账单位情况不明,容易出现“报假数、开假票、签假名”现象来“蒙骗”会计核算中心;三是“中心”的一个会计要负责一、二十个单位的会计核算,整天忙于报账记账的具体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收入不确定。原来各单位领导与会计对本单位的收支情况可谓“了如指掌”,集中核算后,如果报账员不进行辅助账记载,仅凭核算中心每月提供一份固定报表,很难掌握单位收支有关情况。支出不真实。一方面对大额的支付款项,一般由报账员先向中心报销后汇给报销人,这样一是不及时,二是容易出差错;另一方面小额报销款项由报账员备用金支付,如果核算中心发现单据不合法予以退回,这样势必造成已支付的单据不能及时入账,给报账员追回款项造成困难。资产账实不符。会计核算中心只负责资产的财务 核算和提供报表,不与单位进行账物核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具体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则无管理制度,无专门管理人员,资产登记不全,在资产清理时对账物不符情况多数是一冲了之,资产管理漏洞大。
(四)财务制度建设问题:财务进核算中心后,原来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适应,需要重新制订,新制度如何服从于核算中心的制度,目前尚缺比较统一的财务制度,有待加强。
三、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全员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宣传,广泛宣传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加强学习和培训,一是单位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熟悉财务集中核算的原理、过程,明确单位领导的财务责任。二是加强组织单位财务人员集中培训学习,熟练掌握财务报账业务,明确报账员工作职责。
(二)、完善有关制度。1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增强预算刚性,预算一旦形成通过就要严格执行。
2、加强单位内控制度,重点加强监督机制,要明确主要内控环节,规范单据传递流程。
3、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订财务公开制度,规定公开的内容、时间、用途明细和报销依据等,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干部职工 知情权,接受监督。
4、建立明确资产管理主体、管理办法、管理人员、管理责任的资产管理制度。
5、会计核算中心应制订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具体制度,主要应包括预算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统一报销标准、单据报销流程、签证审批权限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并印发各单位学习执行。
(三)、加强业务指导。核算中心会计特别是稽核人员,应通过“走出来,请进去”等方式,加强与报账单位的联系,深入报账单位了解情况,熟知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广泛听取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会计集中核算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