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冲动顶撞型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冲动顶撞型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在学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作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总会遇到各种心理有偏差的学生,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使学生认识自己,健全人格,正确地面对人生,一下是笔者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的一个案例。
一、学生基本情况。
M,男,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家常常顶撞父母,情绪十分冲动,一有不顺就经常发脾气,一发脾气就不顾及后果,发脾气会随便骂同学、父母和老师。曾经因为发脾气离家出走走到高速路上,最后又让交警带回来,与父母关系不好,常年顶撞母亲,而父亲经常不参与家庭教育当中去。
1.1重视学业,不尊重师长。在校对班主任比较听话,对其他的老师都不大尊重,尤其是别班的生活老师,常年直呼其名,常常和其他老师开玩笑。其他老师批评他,第一反应就是反驳,我没有。M极少主动跟教师打招呼、接触,其他教师也有同感。M上课屡教不改,课间喜欢辩论、在家里也是只认道理不认人,反映出M的优点是,思维活跃、敏捷、口才比较好,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学习还是比较认真,也热爱学习。
1.2人际关系困难——孤独。因为常常发脾气,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起玩,他自己在作文中写到我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白痴,做过非常多的努力,都不能和全班同学做朋友。圣诞节看着同学们交换圣诞卡,心里总不是滋味,严格来说,我从未正式收到过一张圣诞卡,除同桌可怜我才施舍的那张卡外,人生是多么无奈!同学送卡时为什么没想起我呢?这就可以证明我的人际交往是失败的!M的孤独感,使他抑郁、苦恼,由此可见一斑。
1.3蔑视纪律和规律
他常常会破坏规则,学校规定不能带钱和手机到学习,他却常常带回来,被老师发现他就说周六日在家拿的,现在忘记拿出来等等。
二、原因分析。2.1逆反心理
M快进入青春期,这是最为重要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由于自我意识已经举行并逐渐建立,他不再向往年龄和能力与自己过分悬殊的人,而是向往能理解和同情自己的人,讨厌那些干涉自己的人。如果家长打骂孩子,强力使之屈从,或者教师对其错误处理不当,使矛盾激化,都会导致M对师长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不尊重师长,蔑视纪律和规则。
2.2缺乏同理心
M自持聪明,不尊重别人,常常对人评头品足,在听别人说话以及理解别人的观点上感到困难。这是因为M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就是缺乏同理心。正视由于这一心理上的缺陷,导致M在别人交往时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和矛盾。当客观事物使他主观感受到挫折时,就容易产生顶撞、愤怒、骂人、暴躁、反抗、甚至攻击等不成熟情绪和行为,一寻求滋生暂时的心理平衡,这对自身和别人都是非常有害的。
2.3自我评价过高 M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管是外貌还是智慧。快进入青春期了,也对身边的女孩产生了爱慕之心,他总是认为女孩子不选择他是因为女孩子没眼光。他也总是在各种场合表现出自己的特别之处。
三、治疗方案
“心病还须心药医”,作为班主任的我决定对M进行心理辅导,辅导策略如下:
3.1多接触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首先我找机会自然接近M,消除M对老师的成见,取得信任,使之打开心门,我选择了他最为苦恼的人际关系作为突破点,利用他渴望和同学正常交往的心理,告诉他我能帮他让他成为一个让同学喜欢的学生,从而给他更多的机会向我请教,并且我在其他同学面前给他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让同学改变对他的看法。帮助他摆脱孤独感。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后,没有朋友的孤独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除此以外我还常常和M个别谈话,鼓励和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常常表扬他的进步。
3.2密切与家庭联系
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劝导父亲放下暴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他们父母常常和他沟通,经常性和他谈心,改变以前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常常不关心他的心理过程的做法,多沟通、多理解、理解他的需要和想法,利用节假日带他去探亲、旅游、到外面吃饭,创造一个轻松、和和谐的氛围,把握适当时机与M沟通,讲道理,让M感受和理解父母的爱。M的父母表示要密切配合,耐心教育。通过家访、电话联络等方式,经常了解M家庭教育情况,及时掌握M的动态。
3.3认知改变策略 认知治疗。
首先应该让他明白冲动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自我保护。在非理智状态下,能感受到反抗的快感,实际上却是潜在的一种心理补偿。其次教给他自我疏导冲动情绪的方法。
推迟愤怒法——当某一事件触发了自己强烈的情绪反应,在表达出情绪之前,先为自己的情绪降降温,比如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三分钟后再发怒。”然后在心中默默地数数。这三分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恢复理智,避免冲动行为的发生。
环境转换法——在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请赶快转换一个环境,值得提醒的是,你的行动必须及时,不要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以免最终酿成情绪的失控。
描述感觉法——当你情绪激动的时候,可以试着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体的感觉上,去感觉“我现在心跳很快”、“我现在脸很红”、“我现在呼吸局促”等,当你关注自己身体的时候,实际上是将关注点从事件上转移。
让冲动在运动中消失——心理学家发现,运动是有效解决愤怒的方法,尤其是消耗体力的运动,如爬山、打太极、武术等,让冲动的情绪随着汗水一起流淌掉。
3.4培养同理心 与M交谈,告诉他如果一个人习惯主观地看问题,以自己的经验和领悟标准判断,是很狭隘的,是难以甚至无法与别人沟通和相处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别人,那么他自己也不会被别人理解。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有同理心,就是为人处世时,不仅以他人的立场和观点或是思维方式来考虑,而且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或处境、感受事情带来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避免消除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矛盾。
3.5读书治疗法 介绍M阅读卡耐基的《心灵咖啡——使你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王亮的《沟通无极限》、沙白一的《为人处世交朋友》、林庆昭的《别为小事气不完》等书籍,并在读后进行了交友原则和技巧的研讨,使M增进了自我认识,了解人际交往方法和沟通技巧。
启示:
1.问题学生的家长更应咨询,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2.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第二篇: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姓名:小W 性别:女 年龄:17 外貌特征:身体发育正常,黑而俏丽,属瘦高型,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有黄色挑染,有层次感的中短发,头顶上方扎洋葱辩。时常在右手无名指上带戒指,眼睫毛画得又黑又长。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51岁,30年前文化大革命平反后狱中释放,与一外地打工妹结婚,育有两女儿。小X是小女儿,比姐姐小3岁。姐姐就读职校。
父的身体常年不好,腿脚不便,没有经济来源。母亲没有文化,靠洗衣服等做钟点工来维持家庭生活。姐姐在大学里打工赚生活费。
住在不足60平米的政府救济房,拿低保。姐妹俩靠减免学杂费,政府补贴维持学习。
2、受教育情况:
个案进入初中时,被老师认为是较聪慧的学生,但学习态度不明确,成绩在班级中下游,在初三中考前三个月,凭借补缺补差冲刺考入高中,是全班考入高中的三个学生之一,也是父亲的骄傲。
初中时,已显个性张扬。无论老师和家长如何着急,但她一点不在意。她说“我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入高中”。过度的自信也让家长无可奈何。学习上,理科成绩较差,没兴趣。文科成绩还不错,特别是作文,有一手的好字和文采。个案特别喜欢绘画。
个案曾与初中的老师发生冲突。班主任老师指责个案不努力学习,还要减免学费。个案极度的反应过度,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在班级里拉拢部分学生一起“造反”,在学校领导和家长面前指责老师的言语不当,因此自己不想学习。
初中前,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规定时间放学到家,在校外逛街迟一点都要遭到父亲的责骂,甚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母亲几乎不过问教育问题,由于没有文化,母女感情比较淡漠。
3、家长的期望:
对个案的健康发展显的没有信心,个案在校内校外的表现也管束不到,仅仅是希望个案能不要在社会上结识不良青年,在学校要遵守规章制度,最好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考不到也没辙,只能提早工作了。
三、测试与观察
1、测试:
根据个案的抵触心理较强,做任何心理问卷调查都不利于下一步的辅导,而个案对绘画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采用心理投射测验——《房·树·人》。在一张A4纸上画房、树、人。要求认真画,时间很充裕。
2、教师观察:
军训第一天,个案很快和几个同班同学聚在一起活动了。黑瘦的脸,眼睛却炯炯有神。和寝友说说笑笑,乐观外向。除了耳朵上带闪闪的耳钉和头顶上的小辫子,没有其他异样的感觉。
个人自理能力较好,没有父母亲戚来陪同打理,她在寒暑假也经常去打工,看店铺,酒店礼仪等,个人经验显得和她的年纪不太协调。她和同学也夸耀自己的见闻,同龄人都对她很欣赏。
个案对画画很有兴趣,还经常在课上给聚精会神的同学画画,讥笑话别人认真学习,但成绩比自己好不了多少。
让小W为黑板报画插画,写粉笔字,她还是挺乐意。有时画得不好,她就擦光重画,对自己要求很严。有几个男生叫“画得真蠢”,她绝不会忍气吞声,“操,有本事你来画,没能耐那边凉快那边呆着去”,有时还会举起凳子追着砸男生。因此,得名“母老虎”。
由于个案对减免学费存在自卑心理,和个案谈话后,她也不希望学校老师对她特别公开关注,不希望同学看不起她。因此,对她在学习生活上的补助,我们都保密得很好。希望能得到她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偏见。
在自修课上,小W与一个男生又说又笑,影响了学习环境。值班员就当众劝导她做功课不要说话。她不领情,大声叫“你凭什么管我,你又没能力,我不服你!”事后,值班员就向教师反映情况。还没等教师插手,小W气不消,在教室里议论值班员一有事就告密,小人一个。讨得不少讲意气学生的赞同。当老师私下问她,她还是认为值班员学习成绩不拔尖,我不服她。
在寝室里,小W私下把值班员挤在一个角落里,用异样凶煞眼神对其恶狠狠地说“如果你再搞事,你一定会后悔的!”虽然后来在老师的干涉下和解了,但并没有改变两人紧张的关系。
虽然家境贫穷,但旁人一点也看不出来。小W用姐姐打工挣的钱买眼影线笔和睫毛膏,平时在学校里打扮得眼睛很大的样子。一但有班委或老师过问她怎么化妆了,她就瞪人,不理人,走为上策。如果是班委,免不了一顿骂。班委都不愿管她了。
小W还把手机,MP3,流行的言情小说等时尚的玩意带到学校里来,不仅自己在课上看,还借给“好友”一起分享。这些东西自己买不起,都是初中的同学借给她的。
进校文化成绩排名中等偏下。在摸底考试中,年级到倒数第六的成绩。但她表现得很乐观,“我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考前三名”。但在几次大考中都有考试作弊,作弊形式多样,隐蔽性很好。
看到学生来办公室问题目,就怀疑学生来向老师告状,认为别人对自己存心不良。等学生回去后就是逼问。
四、综合论断:
经过多次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的历程,教师平时的观察和同学的交流,并同心理辅导的老师商讨,个案可以综合为以下几点:
其一,认识狭隘有偏颇。主要表现为固执,敏感,多疑,情感不稳定,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
其二,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
其三,个案有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平时表现出来的“唯我是尊”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其四,个案在长期家庭教育和社会中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个案已经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思维。属于典型的偏执性人格障碍学生。
五、辅导策略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由于个案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她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每周至少一次谈心工作,向她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肯定个案的优点,表扬个案黑板报宣传工作非常努力。
对学生的学习抓得更紧,不让其有放弃的念头。在与她的谈话中,个案认为“老师管我学习,我就不要学;如果不管我,我承诺下次考试进步十名。”但个案的表现只是上课埋头打盹,非但承诺无法兑现,而且表现更差,期末考试名列倒数第一。个案的学习靠发誓或愿望显然达不到。
六、分析反思
个案实践了上述策略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心理依然存在问题。不仅学习成绩更差,而且在教育中,会与辅导老师“谈条件”,打游击战。这样的个案虽然是极其少数的,但有些“不可教也”。长期的性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改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下,希望能有更好的专业机构人员来帮助个案走出困境。
第三篇:四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四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张某某,男,9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头发、用橡皮屑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在楼道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二、原因分析
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发现张某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狡辩固执,;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学习方面兴趣不浓、投机取巧。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2、集体的排斥。孟某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谎称作业本丢在家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犯了什么错误,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他,此时的他也会难为情地伸伸舌头。作为一个9岁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父母对孟某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孟某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辅导措施
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班主任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交谈中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我建议条件允许的家长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
我发现他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上课时,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就及其宽容地予以肯定,培养他的自信心。
每当学校举行比赛,只要能与他对得上号,就要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参赛的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班级活动中,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讲故事、唱歌、表演课本剧等,因为他的主动参与会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再次在同学中间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3、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就把她进步的消息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让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老师,并给予鼓励„„ 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比较在乎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脾气也有所收敛。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相信他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我们要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去影响他们,通过我们的笑脸创造和谐,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
第四篇: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案例一:
王峰,男,高一(7)班。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案例二:
牛培培,女,高一(7)班。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
我找她谈话,她也是听过算了,有时也会和我顶撞,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我和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正在赶超其他同学。
第五篇:二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及时发现,改正不良习惯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董某某 性别:男 年龄:8岁 年级:二年级
2、家庭情况: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没有正式工作,一有空就管自己玩麻将、打牌,极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但对孩子极其纵容。
3、在校表现:他是个很腼腆的男孩子,作业字迹马虎,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中等外,其他的在校表现还好
二、案例描述
该同学早上迟到了。班主任从他姑姑那知道,他七点就离开家。从他的家到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经过班主任的再三追问,他才说出是去玩游戏去了。
三、分析诊断
该同学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他身边的零花钱还是有的,平时也偶尔去玩游戏,处于喜欢去游戏机店的状态。这段时间,他的父亲不在家,母亲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所以他 处于无人管教状态,无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开始“沉迷”与游戏中。虽然早上仍回校上课,乃是班主任管理的比较严格。这案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辅导教育,纠 正他不良行为。
四、辅导过程
1、因为出现作业不完成现象,联系其家长,向他们反应他在学校的情况,并了解孩子在家学习情况。通过交流,得知他晚上经常出去玩,至于去哪里玩,家长根本不知道。把他玩游戏机的事告诉家长,建议家长零花钱少给些,还要家长配合监督,不让他再踏入游戏机店。
2、与他进行交谈。问问他学习情况,让他说说自己这段时间表现差的原因,指出作业不做、成绩退步是玩游戏造成的。然后和他说一些完游戏成瘾的故事,让他明白玩游戏的危害。,能够纠正其不良行为。
3、给他安排个自制能力强的同学,每天陪他写作业,陪他玩,杜绝他上游戏机店的机会。
五、辅导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发现他还是能接受老师与家长的教导,虽然有时还会控制不住自己走向游戏机店。孩子在改正的过程中有点反复也是正常的。如果抓住 了时机,就会达到预期的目标。作为老师,我们只能根据他在学校的表现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在校外的行为是无法控制的。如果家长忽略孩子的异常行为,而在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后又不抽时间进行教育的话,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很大。毕竟他们还是小学生,虽然知道玩游戏的危害,但他们自制力不强,靠他们本身的 力量是不能改变其行为的。要纠正他们的行为,必须得老师、家长、社会共同配合,让学生慢慢养成习惯,才能从根本上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