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题库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
我国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十多年来,对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保障制度缺乏法制化,管理体制不规范、社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高、社会化效益低等。本文通过对现有关于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后人了解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保障机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保障机制;研究
I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目 录
内容摘要 ····························································································· I 引 言 ······························································································· 1 1 公务员保障制度概述 ········································································· 2
1.1 公务员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2
1.1.1 公务员的概念 ·································································· 2 1.1.2 公务员的主要内容 ···························································· 2 1.2 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 3 1.3 公务员的保障制度 ···································································· 3
1.3.1 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内涵 ······················································ 3 1.3.2 公务员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3 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分析 ··································································· 5
2.1 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历史演变 ·················································· 5 2.2 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机制 ··························································· 5 2.3 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机制的缺陷及成因分析 ··································· 6 3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及启示 ································································ 8
3.1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概述 ··························································· 8 3.2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启示 ························································ 9 4 完善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措施—结合案例 ········································· 11 4.1 案例分析 ················································································ 11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结论与展望 ························································································ 14 参考文献 ··························································································· 15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引 言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先后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各种权利的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也应运而生。公务员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保障、社会保障、工作条件保障、身份保障、申诉控告保障、培训保障等。公务员保障机制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运行机制之一,它是否完善,对政府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政府行政办事效率,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促进政府管理行为科学化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务员的权益保障,重视对公务员能力的开发,努力全方位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对公务员权益的保障也具有稳定性、法制化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公务员保障机制正在逐渐完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较短,所以,我国公务员保障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公务员保障机制的比较以及对我国公务员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一些措施。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基本内容以及一些内在关系。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保障机制入手谈国外的公务员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主要是按照保障机制的内容以及公务员保障的案例分析,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保障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公务员权利保障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的若干建议。
公务员的保障问题是现代各个国家行政改革的重点,做好公务员的保障工作不仅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研究公务员的保障对我国目前的执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公务员保障制度概述
1.1 公务员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1.1 公务员的概念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公务员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机器。国家机器一旦建立,各种形式的公务员制度必定随之确立起来。中国远在公元605年实行科举取士制度,这是目前为止已知的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制。这一机制后来被欧美各国争相效仿。欧美国家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务员制度。1.1.2 公务员的主要内容
公务员的主要内容包含下列方面的内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公务员义务与权力,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公务员职务的任免与升降,公务员奖励与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辞职,公务员的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
首先是公务员制度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最初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现,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现在,学者们一般把“英国1855年5月21日公 布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作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2]。公务员制度是各国文明交汇发展的成果,比如形成于隋代的科举制度便为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历100多年发展的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其次是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公务员职务的任免与升降。我国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公务员经过考试录用后实行考核制度。公务员入伍后在职务的任免与升降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再次我国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有获得培训、工资、福利、保险、的权利。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1.2 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在我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务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是要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二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四是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是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六是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是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八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首先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其次是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再次是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第四是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第五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第六是提出申诉和控告;第七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最后是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1.3 公务员的保障制度
1.3.1 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内涵
公务员保障机制是指“在满足公务员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向其提供用于满足其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等物质与精神需求保障的机制” [3]。在公务员保障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公务员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等等,从而保证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公务员保证机制是为了保障公务员的各项权利而依法制定的制度,它有自己的各项运行规则。
综合国内外的公务员制度来看,公务员社会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工资福利保障、社会保障、身份保障、工作条件保障、申诉控告保障和培训保障。一般言,我们把工资福利保障和社会保障划分为基本生活保障;把身份保障、工作条件保障、申诉控告保障归为职业保障;把培训保障看做是发展保障。1.3.2 公务员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1)权利制衡理论
权力制衡,是指在公共政治权力内部或者外部,存在着与权力主体相抗衡的力量,这些力量表现为一定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机构和组织等等,他们在权力主体行驶过程中,对权力施以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运行中的正常、廉洁、有序、高效等,并且使国家各部分权力在运行中保持总体平衡。这些制衡有利于保证社会公正合理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整体的目标的实现。
(2)民主理论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民主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许多有志之士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民主的实现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政治的民主是各项民主得以实现的基础。民主已经成为构造现代政治体制最基本的价值。民主理论在公务员保障制度中的应用,对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
(3)行政救济理论
行政救济是指为受到国家公共行政(国家公行政和社会公行政)侵害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的行政法上的补救制度。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监察救济。这种救济途径,相对人只能就行政违法、侵权的行政工作人员请求为之一定处理,如行政纪律处分,监察机关同样不能直接撤销、变更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也不能裁决予以赔偿,此种救济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二是立法救济。相对人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但是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只限于重大决策和立法活动,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较少。对于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误或立法与宪法、法律抵触,可以撤销或改变,或责令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三是复议救济。复议救济相对于法院救济而言,可称作行政上的救济,法院救济可称为诉讼救济或司法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复议救济是功能较完备的救济途径,复议机关在查明事实、判明责任的基础上,可以撤销一个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违法行为效力消灭,恢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变更一个不当的行政行为,使相对人获得合理的权益或消除相对人所承担的不合理的义务,使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影响恢复正常;可以责令行政机关就损害后进行经济赔偿,使相对人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获得补救。四是诉讼救济。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违法行驶为予以撤销,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法院可以运用诸多的救济手段,使相对人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恢复和补救。如判决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判决变更不当的行政行为,判令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判令行政机关予以赔偿等。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分析
2.1 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历史演变
公务员保障机制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运行机制之一,它是否完善,对政府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公务员的保障,越来越重视。发达国家对公务员的保障方面具有重视人的能力开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具有稳定性、法制化的特点。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因此各国公务员保障机制既有共同的特征,但在具体做法上又各具特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公务员保障机制正在逐渐完善。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以及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较短,仍然处在不断探索之中,所以,我国公务员保障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1993年以前我国没有“公务员”的称谓,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统称为“国家于部”。为了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优化、精干、廉洁和稳定,形成强有力的、高效能的政府系统,富有成效地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囚家积极地推行了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较晚,所以与之对应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其前身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创建于建国初期,在“文革”期间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作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性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有关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文献大致反映了目前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2.2 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机制
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较晚,所以与之对应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其前身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创建于建国初期,在“文革”期间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作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性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有关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文献大致反映了目前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2.3 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机制的缺陷及成因分析
我国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分析其原囚,一方面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制度设计的缺陷
首先是公务员保障法制不健全。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尚未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依据。虽然在形式上,我国不同时期宪法中都有涉及到公务员保障方面的内容,但这些法律并没有关于公务员保障制度方面的详细地规定,显得过于宽泛和模糊,无法对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实施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虽然国家颁布了不少关于公务员保障方面的规定、办法、通知、暂行措施等,但这些规定、办法、通知措施等都较为零星,不能形成规范系统保障体系,因而不具有规范性和强制力,重复、矛盾现象时有发生同。
其次是公务员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的管理体制呈现出多头分散管理的格局。公务员的社会保险由人事部门负责,公费医疗由卫生部负责,而相当一部分福利则由各级工会负责。除此之外,各级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部门也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分管和具体业务工作。由于各级管理部门在职能方面分配不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生决策上的摩擦和矛盾;再加上各部门重复设置管理机构,造成管理机构臃肿、管理队伍庞杂、业务交叉,最终产生管理费用增加,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再次是没有建立起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建立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建国以来,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对公务员无偿提供了充分、完善的国家保险和就业保障。随着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公务员失业现象开始出现,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能适应新时期改革发展需要的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
(2)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除了上述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下列问题:
其一,公务员保险基金来源几乎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在西方国家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中,保险费一般由政府和公务员个人共同负担。我国对国家机关公务员实行国家保障,即由国家承担一切保障。“国家保障的直接责任主体是中央政府,其保险资金的直接来源是国家财政”[4]。对于一个人口众多而且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大国来说,单一的保障资金来源难以适应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性征缴手段,使得收缴工作相当困难,收缴率较低,这种现象必然影响到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形成,从而造成保障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公务员保障基金使用随意,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随意处理现象,挪用、挤占甚至浪费保障基金的现象经常发生 [5]。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公务员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从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来看,各国都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将保险基金投向可获取较高利润的项目上以使其增值。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有效地解决。
其三,退休公务员实际收人有待提高。我国国家公务员的退休费是按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但是公务员的工资总额中基本工资所占比例较少,并且随着各种补贴的增加而日益下降。因此,按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退休费,必然会使退休公务员的实际收人大幅度下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不及早预筹养老保险基金,将来的独生子女家庭负担不起,国家也负担不起,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将会下降,国家税收有相当大的比例要用于支付养老费用,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及启示
3.1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概述
(1)工资福利保障
工资福利保障是公务员生活保障的主要内容,也是公务员保障机制中最基本的内容。它是公务员及其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是公务员及其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调动公务员工作中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强大动力,也是改善公务员生活条件,促进公务员身心健康,丰富公务员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
美国的公务员工资待遇只要由其所从事工作的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和所需要 资格条件决定,通过工资比较法调整联邦公务员和私营企业人员间的工资水平。据调查数据确定当年一般行政人员工资调整幅度,除薪金和津贴外,还设有不同种类的奖金用来鼓励公务员。
法国自1948年起实行指数工资制,从事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务员工资比较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企业同类人员比要低2-3倍[6]。规定国家公职和地方公职中属于相同职类的公务员享有同类的报酬,不得受到任何区别对待。工资由本人的职称和级别决定此外法国公务员还领取各种丰厚的补贴。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规避公务员及其家庭生活风险、维持公务员队伍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公务员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项目。
英国财政部下设公务员年金局,专门管理公务员养老保险资金。美国的养老保险既有全体国民的共同制度,又有公务员的单独制度,由原单位支付原薪,事失业保险金一般相当于本人工资额的一半左右,支付时限多在一年左右。
美国的养老保险既有全体国民的共同制度,又有公务员的单独制度,由财政部或者财政部委托的机构进行管理。公务员失业后,在152天内可以领取本人原工资40%的失业救济金。
(3)身份保障
公务员身份保障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和工作延续性的制度保障。各国法律对不同种类的3不同程度的保障,以保护公务员的身份。一些西方国家对公务员推行合同制,使大部分公务员像私营企业的雇员一样,随着合同结束而离开公务员队伍。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美国规定,凡是在竞争公务员系统的雇员由于行为或者能力问题影响工作的,予以撤职、降级或者重新分配。德国基本法规定公务员的任用为终身制。(4)工作条件保障
工作条件保障是指公务员有权获得执行公务所必须的一切办公条件,是公务员行使法定职责与职权的基本要求,是公共部门形象建立、维护的先决条件。目前各国都在加大对执行公务所需的经费和办公所需的物质的投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和通讯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5)申诉控告保障
申诉控告是公务员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公务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公务员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的需要,西方各国普遍有严格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细致的法律规章,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独立的经费来源保证申诉控告制度的推行。
英国规定公务员因品性、工作效率等原因而受到免职处分或者提前退休处分,可以提出申诉。美国规定因为对考核结果不服或者对受到免职、十四天以上的降职、停职、减薪的不利处分或者有歧视的案件时,可以提起申诉。(6)培训保障
培训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它是公务员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提高行政效能的需要。美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保证公务员培训权利的实现,各地有180多所行政管理学院为政府培训公务员。法国公务员除了初任培训外,其他培训均由考试予以确定培训级别。
3.2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启示
国外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洁、增进公务员队伍活力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社会保障体系,有必要对国外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进行充分研究,吸收他们有益作法,借鉴他们失败教训,从而推进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首先,在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是规避人口老龄化给公务员养老保障带来巨大压力的有效措施。人口老龄化是所有在社会保障制度中采用社会保险型并实行现收先付制或者在社会保障制度中采用国家福利型的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直接的后果就是赡养率的提高,在缴费率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赡养率的提高就意味着基金的支付压力增大,从而为制度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的稳定运行埋下隐患;同时,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也意味着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医疗费用的上涨,这也加重了制度运行的负担。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有关国家延迟退休的有益作法,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适当推迟公务员退休年龄,以此来化解人口老龄化给公务员社会保障带来的压力。
其次,保证公务员养老保障待遇适度优越既是国外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作法,也符合我国公务员工作的实际。纵观国外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公务员养老保障待遇等优厚于其他社会成员是一个普遍做法。公务员社会保障待遇适度从优不是特权思想的转化,而是公务员队伍实际情况的必然要求。公务员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者,公务员的工作队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很难把他们的工作简单量化,因此“公务员在待遇上适当从优是必须的”[7]。同时,公务员又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职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群日渐体现出明显的高学历、高素质的特点,一个家庭培养一个高学历的人才在物力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培养的高成本内在的要求比较高的回报,而在实践中,特别是对于公务员队伍中绝大部分职务层次不高的同志们来说,他们在职其间的工薪收入并不理想。因此,国家对进入公务员群体的人才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一群体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第三,在确保公务员社会保障待遇适度从优的原则下,实现公务员社会保障是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的理性选择。建立公务员的正常退出机制是进一步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而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封闭运行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障碍。在现行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模式下,职工“个人账户”是其享受保障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务员养老保障“个人账户缺失”,因此,一旦“退出”其养老权益无法合理量化,给这一机制的实施带来严重困难。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完善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措施—结合案例
4.1 案例分析
李某是福建省漳州市的一名基层公务员,从业四年。李某的工资和福利和他从事其他职业的的同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国家对公务员的保障方面也较为重视,有固定的补贴,每逢节、假日还发放购物卡,礼卡等,但李某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普通公务员每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千元左右,一年下来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李某总收入在五万元左右。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中西部地区算的上充裕,但是在福建沿海地区并算不上富足。首先,漳州的房屋价格,如今也以达到一万以上了。这样李某若要在漳州购买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屋,则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多年。而且工资的上涨速度绝对不是稳定的,而是与你工作的成效相关联,这样一来,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拿着几万年收入的李某30岁仍然无法找到伴侣。虽然公务员的收入要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收入保持均衡,但也要与其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挂钩。李某从小学阶段开始,到大学毕业,直接考取公务员。这期间所付出的努力,足够让他能够拿到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保障。而目前这样的工资水平只够他的日常开销和应急储备,省下自由支配的数额并不多。
李某的例子代表了漳州市基层公务员生存的现状。在这种状况下,将会很难吸引到真正具有理想、才干和斗志的年轻人投入到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上来。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改革不断发展,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首先是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只散见于宪法和其他法令法规之中,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尽管《国家公务员法》中设专章规定了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大体框架,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宽泛和模糊,不够详细,制度的实施具有很大随意性,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其次是管理体制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缺少综合规划、职能交叉等方面,如组织、人事、民政、卫生等部门的管理权限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其结果导致政策不统一、标准不
一、互相攀比、推诿扯皮、成本上升等现象。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机关办社会”、“单位办社会”[8]的现象极为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一些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保障制度过多地交给了国家政府机关来承办,既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不利于国家公务员的精简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最后是保障资金投入过高,但产生的社会效益差。我国公务员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几乎都来自国家财政,没有建立公务员个人和国家共同筹资的保障制度。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投入于1978年投入相比,保险福利费成几十倍地增长,而在这期间人员编制只增加了2--3倍。在高投入下,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却造成了国家财政紧张和工作人员抱怨等方面矛盾。同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中,福利设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且存在着严重的超支浪费现象。(2)解决的措施
首先,加快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设,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研究我国的现状,不少研究者认为没有统一的公务员社会保障法是当前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首要问题。因此国家必须尽快建立公务员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济的相关立法,以保证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在法律健全的基础上顺利运行川。
其次,建立统一的公务员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国家要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决策、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务员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公务员保险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务员保险档案和公务员个人账号编制公务员保险预算决算报告及时、足额地发放公务员保险金收缴公务员保险费用保证公务员保险基金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营收集、分析、处理公务员保险制度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信息,为政府修订完善公务员保险政策提供咨询服务,等等。同时,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国的公务员保险的技术支持系统,提供公务员保险管理的现代化。
再次,建立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国家应针对公务员职业的特点,坚持权利和义务对等、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建立起与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相协调的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必须以失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失业保险基金为后盾,以统一的公务员失业保险管理机构为依托,才能顺利健康地运行。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管理机构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开辟力所能及的生产自救活动和再就业渠道,为促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进失业公务员再就业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
第四,逐步减轻国家保险负担。目前,公务员公费医疗仍然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今后,要逐步加大个人支付部分,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部分,则通过社会互济,在医疗保险费中支付。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养老保险也应该由国家和公务员个人共同负担公务员本人所承担的部分,每月从公务员的工资中按一定的比例扣除提取。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又可以把保险费的使用同公务员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提高公务员保险费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公务员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中的不正之风。
最后,健全公务员保险基金使用的监督机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9”。对于公务员保险基金的使用权及其使用过程,必须加以限制,实施监督,以确保公务员保险基金能够得到合理、规范、有效地使用,防止公务员保险基金被违法挪用和挤占。同时,还要真正把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作为公务员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的重要目标,积极研究探索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可行办法和有效措施司。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结论与展望
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推行了多年,这项制度对稳定国家公务员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公务员保障机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公务员的行政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塑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逃避,应该努力研究制定积极的改善办法。总之,公务员保障机制这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否长久、国家行政能力能否完善的大政方针问题,也是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重点,做好这项工作,有着及其重大的意义。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110-105页.[2]金太军.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第203-206页.[3]苏红.完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改革.1999.第210-215页.[4]任显思.应尽快完善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法学杂志.1994.第112-114页.[5]杨文忠.关于建立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第 178-180页.[6]苏红.发达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第203-205页.[7]钱再见.我国国家公务员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第20-22页.[8]唐政秋.建立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学术研究.2000.第50-54页.[9]蒋硕.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6期.第48-51页.
第二篇: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分析
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分析
摘要:公务员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但我国目前并没有面向基层青年公务员、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专门保障机制。青年公务员已逐渐成为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对这个群体加以重视,给予足够保障。因此,对基层青年公务员的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介绍了目前我国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问题提出了诸如加强薪酬保障、职业发展保障、教育保障等合理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公务员保障机制是为了保障公务员的各项权利而依法制定的制度,是国家向公务员提供满足其物质与精神需求保障的机制,是整个公务员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转向统筹兼顾与均衡发展的新时期,基层的作用逐渐凸显,基层兴则国家兴、基层稳则社会稳。而基层青年公务员作为末端行政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身上的责任越来越大、手里的工作越来越多。给基层青年公务员提供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让他们工作安心、放心,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因此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1基层青年公务员的概念及特点
基层单位一般指县级以下党政群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级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按照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划分,既属于基层单位,又具有公务员编制的主要是乡镇级党委、政府和部分县级行政机关的基层派出机构。本文根据相关规定和概念,将基层青年公务员定义为年龄在18-35周岁内具有公务员身份且在基层工作的公职人员。从全国700多万公务员总基数及我国公务员分布规律来看,基层青年公务员的规模是相当大的。
对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的探讨和完善,要建立在了解基层青年公务员特点的基础上。一般而言,基层青年公务员有如下特点:
学历高,年龄低。按照现行的招考条件,一般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最低学历是大专,而且往往是较偏远的地区或者公安、工商等基层一线执法岗位才设置这样较低条件。普通的乡镇机关、其他设有基层机构的行政单位一般最低起点是本科。同时,这一部分岗位的主要报考人员是刚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一般是初次就业或者初次取得公务员身份,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
对事业有一定追求,个性意识较强。基层青年公务员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环境等特点,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独立和自主意识。同时,基层青年公务员由于年龄较低,工作年限较短,对个人事业还存在一个选择期,个人长期职业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2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现状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基层公务员或者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基层青年公务员的保障机制与普通公务员保障机制并无差别,只有部分地方规章对基层青年公务员的保障做了额外补充。综合来看,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现状主要如下:
物质保障水平较低。马克思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保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好好工作的前提。而目前公务员薪酬福利标准与企业职工、当前物价水平相比,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一般基层青年公务员的月工资实发额在3000元左右,年工资加上绩效奖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货币化收入总额一般在6万元左右。以中西部县级城市生活成本来计算,目前商品房均价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生活成本在1000元/月左右,以这样较低的工资来维持需求相对较高的生活标准是比较困难的。
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公务员晋升制度本应该是保障制度里最能激励的一项制度之一,因为晋升意味着自身努力的被认同,而这项保障机制在实际中存在着诸多阻碍。一方面,基层青年公务员工作资历尚浅,短期内不满足诸如工作年限等晋升条件硬性指标,另一方面,公务员晋升的规范性和公平性不如公务员公开招考。同时,即使是晋升一个级别,有可能获得的实际回报也很难以满足预期或者是与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这导致一部分青年公务员失去对晋升的希望。而且基层的公务员分级本身就存在“职业天花板”,按目前的体制,一个青年基层公务员在30岁左右最多只有可能晋升为科级干部。
工作环境保障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行政事务工作量越来越大,基层单位人少事多现象普遍存在,大量工作都压在青年公务员身上。很多基层公务员经常“5+2”、“白+黑”加班,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十分巨大。
学习培训保障不完善。一方面,以获取和提高职业能力为主的业务培训频率较少,内容陈旧,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职取得学历教育的支持不够,公务员自身远期发展得不到学历上的保障。
3基层青年公务员对保障的需求
从基层青年公务员的特点分析,基层青年公务员一般具有如下个人或职业需求:
较高薪酬的需求。薪酬作为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较高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的刺激下,较高的薪酬回报成为目前基层公务员最迫切最根本的需求。
事业向上发展的需求。按照现行的高等教育布局,大学往往分布在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对一名基层青年公务员而言,或是在大学生活中早已习惯并喜欢上了都市的繁华,或是十几年寒窗苦读才完成了“跳农门”的转变。从城市又回到农村,从情感和自我价值实现上来看,一般都只将目前在基层的工作视为过渡,因此对“进城”或者是获取较高职位有着迫切的需求。
提升自身能力的需求。虽然一般基层青年公务员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他们也对自身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这一清醒的认识使他们在工作之余会根据自身远期职业规划的需求而参加一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更新。
4完善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措施
基层青年公务员有其本身的特点,对薪酬的需要、对晋升的期待、对知识和学历的渴求,都是必须要得到的保障。对于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完善,要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如下有效的措施:
建立向基层倾斜的薪酬保障。《公务员法》中规定了国家应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国家层面也常提要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但实际落实程度不高,因此针对基层的特殊薪酬保障政策必须建立。只有确实保障青年公务员的生活,他们才可能安心工作,为人民服务。各级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的标准制定相应的保障标准,国家要予以支持。同时物质保障的面也要尽可能拓宽,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让基层青年公务员优先入住人才公寓等。
拓宽晋升和发展空间。在纵向上,给予基层青年公务员更多公开、公平的晋升和交流机会,让有能力的基层公务员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向上级晋升。在横向上,要尝试打破基层的“职业天花板”,让基层也能有较高的职务级别。
重视教育培训。培训主管部门既要将各种职业培训办精办好,提高培训的质量,让培训对工作能力提升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也要鼓励基层青年公务员参加与职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化资格证书的考试、支持青年公务员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文凭,并适当予以学费和时间上的支持。
探索超额劳动补偿制度。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工作时间必须由法律严格保障,在建立相应的工作效率监督的机制上,对于超额的工作任务和额外占用的工作时间,必须建立相应的劳动补偿制度,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加大人文关怀力度。青年基层公务员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情感和需求得不到释放,最终会转嫁给工作。对青年公务员的教育和引导是在做人的工作,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因此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只有注重人文关怀,在满足人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关注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他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这才是让他们好好工作的前提。
基层是社会的基石,青年公务员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基层青年公务员能否高效的为人民服务,影响着政府形象的塑造,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而只有基层青年公务员的需求得到保障,他们才能安心的为人民服务。从本文提出的几点完善基层青年公务员保障机制的措施出发,循序渐进的完善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保障机制,这将会使广大基?忧嗄旯?务员安心工作,会给社会塑造出一只既有执行力又稳定的基层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将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孙钧梓.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以江苏苏南某区公务员为例[J].苏州:201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2).[3]张明智.国家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J].厦门:厦门大学,2002:818.
第三篇: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经验材料
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经验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系统谋划公务员考核、奖励、工资福利等工作,用足用好用活政策资源,充分发挥激励保障作用,有效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做优考核,激发履职担当原动力。
一是突出“三个挂钩”。与绩效考评挂钩,连续两年省委省政府绩效考评结果为一等次的机关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掌握在25%以内。与表彰奖励挂钩,获得中央表彰奖励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的,提高6%;机关内设机构获得中央表彰奖励的、记集体三等功以上的,适当提高比例。与平时考核挂钩,对平时考核工作成效明显、在承担联系点工作中完成任务好的,提高2%。对未按要求开展平时考核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按不超过18%核定优秀等次比例。二是鲜明实绩导向。考核核增的优秀等次名额向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完成重要工作任务的公务员倾斜。2020年,卫生健康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核增的优秀等次名额主要用于疫情防控岗位表现突出的公务员。三是注重上下联动。指导参照制定本地具体挂钩办法,在全省上下构建差异化核定优秀等次比例的制度体系,激励引导各级机关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上。二、强化奖励功效,积聚建功立业正能量。
一是加大及时奖励力度。2021年出台《公务员及时奖励办法》,全省共开展及时奖励50批次,嘉奖810人、记三等功476人、记二等功71人,实现了有功即奖、奖在平时,有效激发了工作热情。二是健全优先使用机制。分级建立先进典型信息库,作为动议提名人选的重要来源,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在岗的765名记一等功以上奖励公务员,已提拔重用和晋升职级667人,占87.2%;2020年选拔10名受表彰奖励的乡镇党委书记到省直机关担任副处长;**市实行职级晋升积分制,对获得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奖励的量化加分、优先晋升,形成了“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示范效应。三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先进典型上讲台、进教材、进影视、入方志,组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赴各地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报告,近万名公务员现场接受了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建立工作室,打造公务员跟班学习、培养锻炼阵地;法院等为先进典型搭建“荣誉授予日”“每月之星”等展示平台,用身边典型引导公务员担当作为。三、改善待遇保障,凝聚服务基层向心力。
一是优化乡镇工作补贴办法。指导各地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乡镇工作补贴,鼓励向偏远乡镇、艰苦地区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县级采用“乡镇驻地海拔、距离县城远近、乡镇工作年限”三因素法制定补贴标准,最艰苦的34个乡镇,补贴达全省平均水平的5倍。二是持续规范公务员奖励性补贴。贯彻“控高、稳中、托低”原则,奖金水平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低职级人员倾斜,全省地区间高低倍差、职级间倍差进一步缩小,乡镇公务员考核奖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三是加大福利保障力度。实施相对集中休假制度,集中休假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大型活动和会议。指导在执行国家休假政策的基础上,分类区增加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休假天数。提高体检费补助标准,在国家补助基础上最高增加1500元/年,为高寒高海拔地区公务员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第四篇: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无庸置疑的。从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既不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不适应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身步履维艰,进程大大滞后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本已滞后的改革实践。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对发展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理论,以及推动实际工作都不无裨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将在对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近期方案及长期规划。本文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公务员养老保险相关理论述评:在对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各种理论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行政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探讨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对我国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二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本着以古鉴今的原则,回顾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同时以标志性事件为坐标,将其细分为六个时期并逐一分析其特征。第三章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
老保险制度改革述评:对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改革做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深入分析相关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世界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各自存在的长处与不足、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国当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第五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依据及原则:阐述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及指导原则,提出要建立既体现公务员职业特点又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衔接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第六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和长期规划:在深入分析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的前提下,提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短期方案与长期规划,即:短期内建立由与企业职工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作为政府雇员的职业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构成的三支柱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长期目标则是建立由国民养老保险金、职业养老保险金、互助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构成的四层次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关键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42.6 【目录】:中文摘要7-9英文摘要9-11绪论11-26
一、研究背景及
意义11-131.1研究背景11-121.2研究意义12-1
3二、研究动态13-162.1国外研究动态13-142.2国内研究动态14-16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3.1研究目标163.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6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6-184.1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16-174.2可行性分析174.3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17-18
五、相关概念释义18-265.1社会保障的定义18-205.2社会保险的定义20-225.3商业保险的定义22-235.4养老保险的定义23-245.5互助保险的定义245.6公务员的定义24-26第一章公务员养老保险相关理论流派述评26-
51一、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演变历程26-401.1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26-271.2德国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27-281.3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西方经济学281.4福利经济学理论28-301.5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理论301.6福利国家理论30-311.7公共产品理论31-331.8当代消费理论331.9新自由主义经济学33-341.10公共选择理论与代理理论34-351.11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35-361.1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与国家保险理论36-40
二、社会保障国家政治理论演变历程40-452.1新历史主义学派402.2费边社的福利国家理论40-412.3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理想41-422.4“国家调整论”与“国家责任论”42-432.5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43-4
5三、其他相关学派理论45-483.1西方生育理论453.2老年社会学理论453.3死亡变动理论45-463.4法学理论46-48
四、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演变的启示与借鉴48-514.1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演变对我国理论研究的启示48-494.2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的实际借鉴意义49-51第二
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险)制度的历史回顾51-69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公务员养老保障(险)(1949年前)51-
53二、新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1956年)53-5
5三、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阶段(1957-1966年)55-56
四、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倒退阶段(1978-1992年)56
五、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恢复阶段(1978-1992年)56-59
六、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步阶段(1993年后)59-69第三章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述评69-86
一、各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69-70
二、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70-822.1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0-722.2海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2-742.3上海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4-772.4宁波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7-792.5湖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79-8
2三、各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82-86第四章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86-12
5一、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的主要类型87-941.1按国家发展程度划分87-881.2按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划分88-901.3按养老金水平的确定与给付方式划分901.4按缴费和待遇是否与个人收入相关划分901.5按养老保险金体系的构成以及政府是否直接参与划分90-911.6按领取养老退休金的层次多少划分91-921.7按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划分921.8按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划分92-931.9按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划分93-9
4二、部分主要国家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94-1172.1英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94-962.2美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96-1002.3法国的公
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0-1032.4德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3-1052.5日本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5-1092.6新加坡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09-1122.7泰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12-1142.8智利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14-117
三、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改革动态及启示117-1253.1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117-1183.2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118-1223.3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122-125第五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依据及原则125-1
42一、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5-128
二、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依据128-1362.1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128-1332.2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133-136
三、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6-142第六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和长期规划142-187
一、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142-1461.1我国公务员传统退休养老制度142-1431.2企业职工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143-1441.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冲击144-146
二、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方案146-1582.1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146-1472.2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147-158
三、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长期规划158-1773.1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的长期制度安排158-1673.2我国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具体安排167-177
四、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安排177-1874.1人事退休制度177-1814.2工资福利制度181-1824.3税收制度182-1844.4法
律制度184-187结语187-190参考文献190-197后记19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青年在大学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以大学生党员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在高校的影响力,同时也与现阶段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关。所以,提高和保障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就非常重要,本文将对如何评估与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进行深入研究,以其能提出合理性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党员质量;
理论基础;
精神动力
党的路线和方针要依靠党员才能贯彻执行下去,没有党员或者是没有高质量的党员,党将失去生命力。我国的青年学生中有一大批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读期间就被党吸纳为党员,所以,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形象好坏通过大学生党员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由于大学生代表了中国知识的进步方向,代表了中国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所以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关。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建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都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党的新鲜血液,是党的活力源泉。但是大学生党员也不断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动机不纯、信念不坚定、党性原则性差等,这些问题都眼中有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党组织的形象和党在高校青年学生中的号召力。因此,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评估机制,以求能为提高当学生党员质量做出贡献。
1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理论基础
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保障党员的质量。共产党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以及最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所以,作为共产党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时时刻刻讲党性,做表率,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这些要求符合大学生党员质量建设的要求,同时也为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核心思想。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以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为终点。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为原则,再结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党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高校党建工作中,为保障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应该制定一整套的评估制度和筛选机制,这就是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并将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坚决贯彻执行下去,才能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高校党支部应该积极调动所有因素,实事求是,根据不同高校的教育特点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这个机制应当包括教育机制、发展机制、标准机制以及评估机制。
2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
2.1提高思想认识是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
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高校党支部应该首先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完善和健全高校党组织的必然要求,也是在高校发挥党的领导性的重要前提。所以,高校党委对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要切实有效地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只有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深化改革,维护高校教育工作的稳定进行。对于学生党建工作,高校党委应该制定短期和中长期工作计划,对学生党建工作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思想认识的提高,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
2.2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必须规范党员工作,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据调查和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与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大学生党员发展分为入党前、中、后三个部分。首先,入党前让入党积极分子与党组织充分接触,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组织深入了解,坚定入党的信念。这个过程中,党委、党支部、党员以及辅导员都应积极与入党积极分子接触,增加青年学生对党的了解。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状况要积极反馈,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要随时掌握。要让大学青年学生在还没有入党前就能身体力行地依照党的纲领做事。第二,建立完善规范的发展程序,对预备党员要有完善的教育机制,充分调动预备党员的积极性。第三,大学生党员入党后,要积极组织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他们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2.3,强化制度功能,完善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要保证大学生党员都能依照党的章程和纲领做事。第二,建立约束机制,保证大学生党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证大学生党员在青年学生中的先进性。具体可建立问卷评议制度、党员挂牌制度以及及时反馈制度。再者,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只有赏罚明确,才能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开展优秀党员、党员干部、党组织的评选活动,对优秀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树立榜样,带动其他的学生党员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2.4调动积极因素,建立大学生党员保障机制
在提高思想认识和建立完善机制的基础上,高校党建工作还要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为建设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动力。首先,建设应该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工作队伍。由于辅导员是高校党建工作中最基层的党组织组成,所以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质量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水平,才能确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其次,高校党委要积极整合优势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班主任和导师的力量对学生党员进行引导;还可以在新是党员群体中树立先锋模范,可以让高年级入党时间较长的党员带动低年级入党时间较短的党员,先进带动后劲,促进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
结语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青年学生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是党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提高素质和增强党性的基础上对党员队伍加强教育,提高管理,才能激励党员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应该以这个思想为指导,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切实加强大学上党员质量的提高和评估工作。确保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先进性,要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提升思想觉悟。高校党委在党建工作中要对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以正确的思想指导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党建工作中,高校党委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大学上党员的质量,把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觉悟的社会主义视野的合格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