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霸道暴躁小学生的育研究》
霸道暴躁小学生的教育研究
本溪市迎宾小学
房淼
霸道暴躁小学生的教育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出现了少数的“行为霸道、自私任性、不懂礼貌,欺负别人”等心理行为现象。
在我们的小学校园中有这样一些孩子,好打架、好顶嘴、不服从、行为霸道、好发脾气、纪律性差等。他们过于独立又过分依赖,情绪不稳,有时过于兴奋,有时则任意发脾气。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一定要在言语或行为上占上风,决不吃亏,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他们难于有好朋友,缺少同龄的伙伴。
一、小学生霸道行为的主要症状及具体表现形式
(一)霸道儿童的主要症状
1.焦躁易怒,多疑乖张。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稍有不顺就沉不住气,很容易焦躁愤怒。
2.自我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自私,爱狡辩,喜欢嘲笑别人却难以接受他人的任何批评。
3.攻击性行为。霸道儿童缺乏一定的个人修养,自我克制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因为琐事而暴躁,甚至大打出手等等。
二、小学生霸道暴躁行为的不良影响
小学生霸道暴躁,爱欺负别人的行为大多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暴力,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很大伤害。但是,小学生的霸道行为若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对其以后的品德形成,和将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显示,在小学曾是霸道儿童的男性,到24岁止,有60%的人至少有一次犯罪记录,有40%高达3次或3次以上的犯罪记录。而没有霸道欺负别人行为的孩子在成人后只有10%的犯罪记录,不难看出儿童时期的霸道行为与成年期的犯罪行为息息相关。
三、小学生霸道暴躁行为探因
一个幼小的生命,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其成长的日日月月,都沐浴着父母、亲人、师长及社会的关注。因此来自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就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小学生自身生理、气质因素的影响
1.生理因素
因个人健康状况导致孩子出现霸道,爱欺负别人的偏差行为。2.气质因素
气质虽是与生俱来,却不是遗传所致使。有的人活动性强,适应性差,规律性低,坚持度高,注意力涣散,以致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
(二)家庭状况对小学生形成霸道暴躁行为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反之,不良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是造成小学生霸道,欺负别人的重要原因。这种不良家庭有三类:放任型家庭使小学生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自私心重;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焦躁易怒,多疑乖张产生逆反心理和霸道倾向,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
1.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首要模仿对象。父母自身素质差,经常有不良言语和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遇到麻烦则大打出手,怒目相视,使这些孩子要么行为霸道暴力,要么懦弱胆小。
2.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宠爱的影响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倡导“少生,优生,一家一个孩子”的政策。现在孩子少了,大人多,三代宠爱在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理。
由于长辈们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宠爱,娇惯,孩子在家里个个都是宝,个个都优秀,荣誉的光环时刻环绕着他们,爸爸妈妈的夸奖与宠爱,使孩子在班级中也是“昂首挺胸”“霸气十足”。进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后,小学生还是有一种在家里的优越感,所以在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就还是感觉在家里似的凡事不让人,总是自己有理,做事偏激,轻则张嘴骂人,重则动手动脚。
3.单亲离异家庭的影响
小学生年龄小,父母去世或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形成孤僻,自卑,冷漠,暴躁,无情的畸形心理。因此,对于集体中的小摩擦,他们往往心里失衡,认为别人是瞧不起自己,认为没有完整的家庭为自己撑腰,所以他们只能靠自己保护自己,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稍有不顺,便表现的只能对别人狠,震住对方,让别人怕自己,以强大的武力外表来震慑周围的人。所以,这些单亲离异家庭的小学生也表现出很霸道,爱欺负别人,处处不让人。
(三)学校教师对小学生形成霸道暴躁行为的影响
小学生离开父母家人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后,接触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教师形象。小学教师也在儿童初期这一重要的阶段,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身心行为发展产生着影响。小学校园中的一些霸道爱欺负别人的学生有的也是受到教师平时不良言语和行为的影响。
1.个别教师不当方法与不良行为的影响
低水平的教育技巧甚至违反教育规律的方法,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又一种原因。小学生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自制力较差缺乏自觉性,尤其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需要教师的不断督促。而当有的学生没有好好听讲,或考试测验不合格时,有的素质差的教师就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甚至当众的挖苦教训。可见,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行为,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学校整体氛围不够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小学生最需要学校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陷入了适应困难。以不变应万变遭到新时期小学生的反感;甚至干脆把德育拱手相让于社会;或者一味追求升学,把德育作为软任务,放弃了应有的任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学校往往只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教学好坏为重,不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和优秀品格教育,造成儿童成年期的德育缺失。有些学校虽然重视品德规范教育,但方法却不太恰当。学校拟定的规章制度和公约,尤其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实施运用。学校的管理方法强硬,导致班主任或教师只关心如何矫正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学生只关心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这种管理实际上是把集体与个人对立起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情感、态度、愿望和兴趣等常处在抽象认识的状态,被具体落实的往往是规章制度的遵守和群体行为的统一,其结果是束缚了小学生的发展,并人为地造成学生在班级学校中地位的差异,而且学生的社会化将沿着学会服从要求和循规蹈矩的方向发展。
(四)不良社会交往和风气对小学生形成霸道暴躁行为的影响
小学生出现霸道、爱欺负别人、攻击性行为除了自身生理心理和家庭学校环境影响外,社会环境也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尽管属于间接的生活环境,但由于社会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灵活性、多元性,以及其活动形式的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严肃、抽象与理性,特别是当学校生活更多的强调学习活动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其结果往往使学生感受到校外的生活世界十分丰富多彩,从而不自觉或自觉的受到各种影响。
四、对小学生霸道暴躁行为的教育策略
小学生平时生活有很多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就像是他的父母一样。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并且正确认识小学生的霸道行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表现出的霸道、爱欺负别人的行为并不能说明这些儿童不好,是由于他们心理、生理各方面不成熟导致的主动或被动的不良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任其发展下去却会造成多元的不良影响及产生不可低估的社会后果。教师不能单从表面上对其下好或坏的结论,而应该在这种行为还不严重还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及时给予疏导。
(一)教师以身作则平等对待霸道儿童对其不离不弃
1.教师以身作则,不打骂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每一位教师都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人品、学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俗话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要预防儿童有霸道爱欺负别人的不良行为,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行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不能打骂学生,不使用暴力手段惩罚学生,言谈举止要文明,在校园中教师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低年级教师更要注意不能在学生面前说一些不适宜的话语或做出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以避免小学生模仿照做。
2.平等对待霸道孩子,不离不弃
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霸道行为时,教师要及时指明其行为不对并帮助其改正。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讲究一定方法。部分教师对具有强烈霸道行为的中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极端措施——置之不理或一味责罚,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味责罚不但不利于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还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致使他们误解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对霸道爱欺负别人的学生置之不理更不是教师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因此教师在对待这些“小霸王”时,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应采取针对性的平等、民主的教育方法,特别应注意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切忌对他们采取置之不理或一味责罚的生硬措施。
(二)多与霸道儿童交流,利用班集体力量帮助其纠正不良的霸道暴躁行为
学生在校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班级文化学习环境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的生活方式。教师就好比学生的又一个父母,而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霸道的孩子改掉霸道自私等不良行为。
1.多种途径,找到学生霸道行为的原因
教师要通过与学生进行真挚的交谈,调查其他同学,进行家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儿童产生霸道行为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其认识到霸道、爱欺负别人行为的错误性。例如,明明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时上课坐不住,下课不安生,和同学争执起来,凡事不让人,霸气十足,总是他有理,轻则张嘴骂人,重则动手动脚。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首先要认真调查,通过谈心找到其有霸道行为的原因。
2.教给学生一些调节方法
对于脾气暴躁有强烈霸道行为的学生,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调节方法来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
(1)采用行为契约疗法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彼此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一份行为约束与控制契约,让霸道的孩子尝试着去做到:
●每周制定活动安排表。小学生自己计划安排这一周做几件关心班级同学的事,培养他们与同学团结友爱。
●每周与教师交谈一次。小学生将这一周中自己的心得和教师交流。教师要心平气和的与学生谈话,无论学生是否又发生了霸道行为,教师都要耐心听取并加以正确教育。
●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马上求助于教师,努力克制自己。●每周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周的体会和执行契约的心得。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但可以有效的约束霸道爱欺负别人的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尊重别人,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让他们清楚的看到进步的历程并感受不霸道时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乐趣!
(2)采用厌恶匹配控制法
厌恶匹配控制法又叫回避学习,是指将需要戒除的不良行为与痛苦刺激联系起来,以消除这种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儿童教育中适用的有:
●想象性厌恶匹配法。教师引导霸道的学生想象其霸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同学受到伤害,不愿与他玩等等,使霸道的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产生厌恶,从而消除不良的霸道行为。
●疼痛换位思考法。请被欺负的同学讲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被欺负的伤心感和身体上的疼痛感,然后教师让施暴的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被欺负的同学,自己也是很伤心很痛苦的,用这种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霸道学生进行教育。●情景转移法。当霸道的学生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教师立即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注意与刚才矛盾不相干的对象,诸如窗外的树木、行人、车辆等,或者要求他们立刻离开发生矛盾的情景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等他们心情完全平静后,再伺机做工作,如:劝他们重新评价刚才的情景是否值得那样暴躁如雷,甚至动手打架。⑧
3.通过班集体力量帮助霸道学生改掉不良行为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离不开的环境,“有了学校集体、教师集体和儿童集体那么一切教育问题就得到解决了。”而健全的集体是“最宝贵的、最良好的教育工具。”⑨
班级中出现霸道爱欺负别人的学生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采用班会、讨论、竞赛、小品、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改掉霸道行为。
(1)开展主题班队会
教师可以利用定期开展的班队会,将主题围绕“团结友爱”、“伸出友爱之手”、“我爱我的同学”等等班会;还可以将霸道行为排成小品让同学们讨论。
(2)奖励好行为
奖励的强化作用可使学生产生“乐从”效应 , 例如“星星贴纸”,若要协助学生看他在改掉霸道行为后是否有具体可见的思想行为进步,“星星贴纸”是特别有效的方法。在班级中教师准备一些纸做的小星星,教师要用它来奖励好行为,而不是记录不好的行为。比如,一个学生在一天或一周内表现的好,没有发生霸道的行为,教师就奖励他颗小星星,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很适用。
4.班集体中开展“同学间互相按摩”活动
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小学校园中的“互相按摩”计划。“互相按摩计划”是瑞典婴儿按摩教练米亚·埃尔姆萨特和她的加拿大同事在2000年发起的,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小学校园中推广。例如,在英国有1000所小学开展了“互相按摩计划”。它的原理是“通过充满尊敬的抚摸促进同学的自信、信任和互敬”。按摩时每两个孩子结成一对,按摩对方的头、颈、肩、背等部位,每天10分钟。按摩可以使中枢神经放松,改善情绪,促进同学间的交流……这项活动开展后,教师们发现校园中的欺负人现象明显减少,同学们变得特别团结友爱。
(三)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形成合力教育
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德育比学校德育更生动、更全面、更复杂也更有效。所以,家庭教育指导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抓家庭教育已成为提高学校工作质量的新途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沟通家长,指导家庭教育。
1.了解学生家庭
我们对学生家庭进行教育指导之前,首先必须较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的方式可以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也可以在谈话中完成。教师了解到的这些情况要作好记录,建立家长档案。
2.与家长的沟通
亲师互动有其实际需要。对于儿童的霸道行为教师应该定期的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等方式与其家长及时沟通,要诚实、无威胁的与家长交流。谈话要注意:幽默、委婉、灵活、有分寸。
(四)教师呼吁社会传媒注意对小学生的影响
“教育已不是单一的学校或家庭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应与社会、家庭相配合搞好多方教育。对于我们的社会传媒来说,也应该重视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在此,作为即将步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呼吁大众传媒,净化传媒环境,还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本溪市迎宾小学 房淼
第二篇:小学作文:戒掉暴躁,学会宽容
戒掉暴躁,学会宽容
晚上,小荣一家正在家中谈笑,忽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小荣怀着好奇心打开了门,原来是几个大约一二年级的邻家少年,他们朝着小荣吞吞吐吐地说:“哥哥,对不起,我们在院子里借着灯光玩皮球,不小心打碎了你们家的玻璃……”听到了这个消息,小荣心想:千万别是我的房间的玻璃。
于是,小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检查家中所有的玻璃。当他推开自己的房间的门的时候,眼前的场面让他不禁目瞪口呆??邻家小孩的皮球偏偏落在了他的房间里,只见那房间里大大小小的破碎玻璃片撒得处处皆是。
小荣的心灵最终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顿时,他火冒三丈。拿起邻家小孩的皮球,就怒气冲冲地走到正站在门口的那些邻家小孩的面前,然后就开始破口大骂:“你们几个小鬼,大半夜的来玩皮球,还要把别人的玻璃打碎,你们还真是又爹生,没娘教啊……”
爸爸和妈妈见势不妙,于是前来为“公理”助阵,一向都是帮理不帮亲的爸爸和妈妈马上就为这件事作出了“公断”。妈妈赶紧拿起小荣手中的皮球,然后交给了那几个已经泪水盈眶的邻家小孩,并且不停地安慰着他们。
小荣对他*的言行举止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朝爸爸提出了抗议。妈妈则意味深长地对小荣说:“小荣,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诚实和信任这两个无价之宝以外,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宽容。你想:邻家小孩会没事就去砸别人的玻璃吗?当然不会!因为他们不是故意的。所以,你必须学会宽容!你在想:如果你一直生气,并且大骂了邻家小孩,或者将他们打一顿,你认为你房间里的玻璃就会变好吗?当然也不会,因为生气和发泄对于人来说是两件永远不会起任何实际作用的事情,那还不如去宽容别人,这样,你自己既在别人心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你更要应该学会宽容。”
听了爸爸的话,小荣这才恍然大悟,从那以后,小荣再也没有动不动就生气,因为他又“得到”了一个世界珍宝??宽容。
第三篇:生育二孩高龄产妇的遗传研究论文
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要求生育的高龄妇女数量不断增加,高龄女性生育问题已成为生殖医学的关注热点。在对高龄女性开展生育咨询时,不仅应强调3个增高的风险(不孕率增加、流产率增加、畸形儿增加),同时还应该告知加强三查,即孕前检查,植入前遗传学检查及产前检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帮助解决高龄妇女的生育问题。应用多种遗传学检测技术(包括细胞遗传学、亚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结合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数据分析,对准备妊娠夫妇在遗传咨询的基础上,进行孕前检查;对欲行IVF/ICSI的夫妇进行PGD/PGS及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应用现代医学方法直接检测胚胎和胎儿,或通过对母体的检查预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诊断胎儿是否有缺陷及先天畸形,并提出医学建议,均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本文针对高龄产妇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开展遗传咨询进行讨论。
1高龄妇女生育面临的问题
1.1高龄妇女不孕率增加
高龄产妇(≥35岁)引起不孕率增加主要原因为:卵子老化、卵母细胞质量改变;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胚胎种植率下降;染色体分离错误,染色体异常几率增加等。在辅助生育技术中,应用IVF/ICSI技术,妇女的年龄是IVF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国内外文献报道,年龄<34岁成功率高可达50%,年龄≥35岁成功率在30%左右,年龄>40岁成功率10%左右。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妊娠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国内外资料各项研究均表明,<30岁的妇女前3个周期的周期妊娠率平均为10%,而≥35岁妇女前3个周期的周期妊娠率则为6%,>40岁的妇女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可见年龄与妊娠率呈负相关。
1.2高龄妇女流产率增加
据资料统计,流产占生育夫妇的15%,高龄孕妇流产率为30%~40%。在高龄孕妇流产比例中,仅染色体异常一项就占50%~80%。高龄会导致致死性染色体异常增加,这些染色体异常胚胎必发生流产。第一种异常为多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一般在孕早期就发生流产;第二种异常为单体型,除X单体(45,X综合征)部分可以出生外,其它单体一般都导致流产,如21单体就很难出生;第三种异常为三体型,除少数三体(21三体、18三体等)出生为畸形儿外,多数三体如16三体导致流产;此外还有多体型、严重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严重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以及其它染色体严重畸形,均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1.3高龄妇女畸形儿增加
高龄妇女生育的另一问题是畸形儿出生率增加。年龄越大,卵细胞越容易发生变化,人体包括卵巢所承受的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也就越多,这些因素都会使染色体发生突变的机会增多,以及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不分离现象等。表现为染色体病患儿出生,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Turner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5p综合征(猫叫综合征),以及致病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患儿及其他先天畸形。
2高龄妇女生育对策
2.1高龄妇女加强孕前检查
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通过询问孕产史,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及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查,综合年龄及整体情况选择助孕方式。在遗传咨询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①反复流产、已生育一个遗传病患儿,需要对再次妊娠的再发风险进行评估;②亲代怀疑为遗传病,要求确诊。对于遗传病再发风险的估计:染色体病和多基因遗传病以其群体发病率为经验风险,而单基因遗传病则根据遗传方式进行家系分析,进行发病风险估计并预测其子代患病风险。遗传咨询应提供产前诊断方法的有关信息:根据子代可能的再现风险度,建议采取适当的产前诊断方法,充分考虑诊断方法对孕妇和胎儿的风险等。目前应用于临床采集标本的方法有绒毛膜穿刺、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等,产前诊断方法有超声诊断、生化免疫、细胞遗传诊断、分子遗传诊断等,根据产前诊断结果提供相应的生育建议。
2.2高龄妇女加强植入前遗传学检查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概率增加,导致流产率及生育异常儿概率增加。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高龄女性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或诊断(PGD),选择健康的胚胎移植,达到生育正常后代的目的。PGD 与PGS应用技术相同,主要区别是目标人群不同。PGD是对已知有遗传致病因素的人群,通过遗传学筛查达到阻断相关遗传病的传递,如各种染色体病和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PGS针对的目标人群较广,通常亲代本身并无基因或染色体异常,但高龄、不孕不育、反复出现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或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等。目前PGS筛查内容不针对于特定致病遗传因素,通常以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为主,其目的是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未来对高危人群进行单基因病和遗传基因携带者的筛查是PGS的发展方向。
3高龄妇女加强产前检查
3.1产前筛查
孕妇高龄是产前诊断的直接指征,但高龄夫妇往往对来之不易的妊娠行有创产前诊断顾虑重重,因此可推荐他们选择胎儿无创产前DNA(NIPT)检测。无创DNA检测是对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的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从而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此项技术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检出率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孕妇血清学检查,高龄人群是NIPT最显著的受益者。
3.2细胞学染色体检查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概率增加,产前细胞学染色体检查是尽早发现异常患儿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分析方便简捷、结果直观可靠,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前诊断方法。传统羊水穿刺通常在妊娠16~23周进行,许多中心研究已经证实了羊水穿刺的安全性高、细胞遗传学诊断精确性高等特点,而且开展细胞学染色体分析技术所需的仪器、试剂、耗材等成本相对较低。细胞遗传学诊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首先,标本获得需要在特定时间,一般在孕18~22周(这个阶段羊水比较充足、细胞活性较好),同时需要较大的标本量且检测周期长,需要双平行法进行培养及分析,通常2~3周才能完成分析;其次检测范围受限,一般只能检测>5~10MB的结构异常,对于<5MB的结构异常和一些额外标记染色体的来源则无法明确诊断。此外,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诊断水平与染色体制备的质量有很大关系。相对于外周血来讲,羊水细胞所制备的带型分辨率更低,使得微小结构异常的发现更加困难。有产前诊断研究资料显示,被认为是“正常”的核型中有10%~16%的染色体结构还存在微小缺失和重复。最后要说明的是,羊水细胞培养有一定的失败率。
3.3FISH技术检测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将染色体显带技术与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利用DNA 分子链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用生物素标记探针DNA与目标DNA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杂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位分析。可用于中期或间期细胞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异常通常发生在21、18、13、X、Y 5条染色体上,FISH 技术通过探针标记常见的这5条染色体,用于产前诊断单纯高龄因素和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实现快速产前诊断。FISH技术应用产前诊断的主要问题为诊断范围受限,目前可以明确诊断的染色体种类有限,主要包括13、18、21、X、Y 5种,其它染色体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尚无法诊断。而且,由于标记探针位置的限定,上述5种染色体中部分三体的诊断也是FISH 诊断的盲区。如FISH技术标记的18号染色体是着丝粒部位,因此不能诊断18号染色体长臂的部分三体。而且,FISH 检测价格昂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FISH 在产前诊断的应用将逐渐被取代。
3.4其他亚细胞及分子学检测
3.4.1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array-CGH与CGH的原理相似,使用基因组DNA 克隆点制到芯片上(而非细胞中期染色体)制备成array-CGH芯片,array-CGH 结合了CGH 的高通量和FISH 的高分辨率等优点,一次检测相当于对基因组同时进行了成千上万个独立的FISH。array-CGH 检测需要的样本量少,无需细胞培养,直接提取样品DNA即可用于实验,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3.4.2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aSNP)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由基因组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单个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单个碱基的缺失和插入。SNP是人类基因组变化最主要的形式,某些SNP直接影响蛋白的结构、表达及遗传稳定性等。SNP-array芯片是将大量的SNP位点序列采用特殊方法固定在硅芯片上,获得高密度的SNP微阵列,然后与样品杂交,通过激光扫描、软件分析获得结果。aCGH 与aSNP共同点:均为高通量检测基因组中拷贝数的改变,都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及染色体的微缺失及重复等。缺点是不能诊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倒位等,此外由于敏感性高容易造成过度诊断。
3.4.3 基因测序技术 Illumina/Solexa GenomeAnalyzer测序(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一种通量更高、速度更快的测序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基本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在Sanger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4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基因测序技术提高了检测的分辨率,同时发现大量的小片段的CNVs改变(<1MB),这些CNVs与疾病的关系目前还难以解释。某些CNVs属于良性改变,不具有病理学意义。因此分子诊断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实验平台及评估方法十分重要,包括是否为新发生的CNVs、是否曾在正常人群中被报道过、CNVs长度大小、是否在文献库中有报道、是否遗传自父母等。对所发现的CNVs的解释成为实验室诊断及咨询人员的最大挑战,仅从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没有准确的规律可循,因此主观正确评估十分必要。
总体来讲,第二代测序使时效与通量均获得增加,实现了快速产前诊断;增加了诊断精度,可实现染色体微小结构异常的诊断和多种出生缺陷的分子产前诊断,将多种技术平台组合应用,提高了产前诊断水平。
对于高龄妇女生育,遗传咨询和指导要贯穿于生育的全过程,结合上述产前诊断方法为高龄妇女生育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指导。
第四篇:《小学社会研究》
本科
教育学专业
《小学社会研究》
1.网上查阅资料,完成300字左右读后感“你对杜威学校教学实验的看法”。杜威的最重要的学习观,就是“从做中学”,提倡把对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在让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杜威是非常强调设置问题情境的,在情境中提出问题,然后再根据现有的材料作出假设,再去寻找方法与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最后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的结论。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是过分地注重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降低了。
确实,在美国要讲一个知识原理,比如物理学上的浮力概念,所费的时间与周折要比我们多得多。他们从学生分组合作亲自做皮划艇开始,带学生到湖边体验浮力,再让学生自己来探究出关于浮力的几个公式与原理。整个过程,教师一直在做一个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之类的工作,直到很费劲地让学生把这些原理一一“发现”出来为止。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就是在这样边做边学的嘻嘻哈哈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我们看来一个公式如果在课堂上让老师来讲的话,我们可能只要几节课就可以讲得让学生能够在试卷上考出高分的。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少慢费差地来做那些工作。杜威批评过这样的学习观,因为他们认为让学
生去体验与探究,总是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其实一个人的真正学习总是离不开思维、经验及学习的具体的材料。离开了经验与具体材料及情境的学习表面看起来是高效的,实际上是无效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的学生知识量上虽然远远超出美国学生,可是这些知识学习得非常痛苦而沉重。而美国的学生在量上也许远远不如我们,但是他们的心灵中保持的那份好奇之心,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及科学思维的方法却是我们远远不如的。我们的学生把学习当成了敲门砖,学习的目的与动力几乎都在学习之外,全然难以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及理解知识本身的奥妙。所以,一旦脱离了学校与老师,或者离开了考试,学习的动力便没有了。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提倡要刻苦学习。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本身的乐趣,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体验不到的。他们几乎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学习之后的名与利而来学习。这样的状况从我国科举考试的应试目的及读书目的都可以看出,大家之所以读点书,完全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不是书中有知识乐趣与思维的乐趣。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从小学生开始,一直到当上大学教授。也一直是把学习、研究当成名与利的敲门砖,而缺乏知识本身的兴趣。
2.比较中美品德与社会教育的任务目标异同。
关于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宗旨。其宗旨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这一素质由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多方面要求组合而成,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具有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能力。为此,社会科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民主观念、社会价值观、多元文化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只有当社会科课程具于意义,尤其是富于价值观教育意义时,教学才是有成效的;只有当面临挑战时,教学才是有成效的;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与自身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时,教学才是有成效的。
从学校教育整个课程体系的视角,以及社会文化与社会科课程的关系的视角出发,对两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若干重大问题,作进一步的比较探讨(以美国社会科协会推出的课程标准、中国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为例)。
第一,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的关系问题。美国社会科全国课程标准在导论中指出了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课程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社会科课程标准提出一个整体构架,单一学科如历史、地理、公民、经济等的课程标准提供详尽的内容细节;相互联系地运用单一学科的课程标准,在社会科整体框架中能促使执教者同样重视综合性的和学科性的课程。而我国的《历史与社会课标准》系初中阶段一门在课时上替代历史、地理的综合课程标准,它是整个中小学课程的计划中的一门相对独立科目的课程标准;它要顾及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衔接,与高中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联系,以及与初中阶段其他科目的关系。这一问题涉及对社会科的理解与界定的看法。
第二,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制国家,地方自治传统和社会多元化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教育制度,支配着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拟定。这样的体制决定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全国课程标准。20世纪进入9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宗旨是努力达到布什总统时期提出的、克林顿总统时期国会通过的“美国国家教育目标(2000)”,其特征是国家首次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教改力度。⑼而对于使用国家课程标准是否行之有效,教育界人士是存有争议的。有些学者持肯定态度,他们撰文指出近些年来制定和推行国家课程标准的政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甚至有的专家乐观地认为一些教师、学校、整个学区的教学都会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有些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自上而下的课程内容不能顾及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而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却能适应全美整个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习状况⑽。现实状况,美国的国家课程标准是指导性的,各州还有州的课程标准,学区与学校也
有自主权。社会科课程标准是由美国社会科协会推出的全国性标准,带有国家课程标准的性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制定了全国性的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按照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系初中社会学科综合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具有权威性。另外,还有部分地区,如上海市制定了地区性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这一问题关涉国家的课程宏观管理。
第三,社会科教育目标问题。如果说中美两国社会科课程目标在分类上共性大于差异性的话,那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具体要求上则差异大于共性。
如前所述两国的社会科都含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美国的社会科关注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但更为强调民主观念和美国价值观。在导论中阐释社会科的涵义时,开宗明义地提出社会科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公民的素质,而这一素质是由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多方面要求组合而成的,其目的促使学生具备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能力。在第十个主题轴“公民意识与实践”中再一次提到公民意识与实践是社会科的主要目标,社会科课程应提供学生民主社会中公民实践,以及公民意识和原则的学习机会。⑾注重民主观念和美国价值观的培育,与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学校历史教育中心、布拉德利委员会(旨在促进全美历史教育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和加里福尼亚州教育部都认为,美国人不像其他国家和民族,不是依靠共同的宗教信仰走到一起来的。然而,美国有约束美国公民行为的共同遗产,那就是关于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民主观念。美国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关于自由、平等和公平,以及公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和义务的民主思想构成了美利坚民族的道德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正像过去那样,今天也正帮助公民在正确与错误,同时也在两个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进行选择。⑿当然,对于美国的民主,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
我国的社会科关注民主与法制的教育,更为强调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课程标准
(一)和
(二)都提到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也都十分强调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而这些要求,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基本国情是相吻合的。
在这里需提请注意的,对于课程目标诸内涵的整体把握两国亦有所不同。美国的社会科注意到把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起来。10大主题轴,不仅把多学科或领域的知识糅合起来,而且在此基础上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在一起。并且导论部分“如何符合社会科的标准”提出的教学原则,亦强调了如此的整合。我国的社会科目标,如前所述,是以能力目标为主体构架的,注重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往往与知识要求相整合。这是针对以往过分强调知识要求而存在的弊端,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能力的培养,应该而且必须与知识要求相整合,这是多年来教学实践已证实的。然而,能力培养也应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整合起来,这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注意到了,而英国在1999年公布的、最新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强调了该方面的要求。⒀我国的课程目标对该方面的通盘性思考似嫌不足。
第四,关于多元文化观的教育问题。全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多种文化并存的星球之中,就像爱国主义情感、民主意识需要培育一样,多元文化的观念也需要进行教育。世界上较早提出多元文化观念进而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是加拿大和美国。和加拿大一样,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移民潮的到来与高潮,多元文化教育已从仅仅试图应付日益增长的各国移民的孩子,能在同一个美国学校教室里接受教育这样一种局面,发展到学校、课程中所包含的、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所需要的学术性学业要求。进入9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人们,包括政府要员和政党领袖人物在内谈论的主题。多元文化已从政治上、策略上成为对学校课程内容的一种支配力量。多元文化观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课程观念,可以而且应该用以充实学科教育。而社会学科课程是展现多元文化观、贯彻多元
文化教育的理想阵地。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美国社会科全国课程标准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民主的、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公民素质。同样的,马萨诸塞州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学生们须学习其他文明,非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多元文化的观念与种族歧视的观念是截然相对的,而消除种族歧视历来是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大国棘手的社会问题,也是教育中需要解决的课题。
我国中小学的社会课与历史课也同样面临多元文化教育的课题。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首先是内部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化合;其次是与外来文化的撞击、交汇、融合。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态势已日益显著。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着西方高科技带来的整个西方文化的冲击。当前,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尤显重要。当然,文化的世界性决不意味着排斥、取消文化的民族性,这也正是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3.请教本校小学社会科教师,他们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科书?这个版本教科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是什么?
我们学校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
1.在教材内容和要求方面。老师们认为符合教学大纲的规定,体现了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深浅适度,要求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教材形式方面。老师们认为,形式生动活泼,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课文采用短句、儿歌、童话、故事等多种形式,练习的形式新颖多样,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图画改变了完全写实的画法,更富有情趣、更加儿童化了。
3.在教材针对性方面。老师们认为,针对性比较强,利于导行。由于教材的选材与表现形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针对性较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导行,增强教学的实效。
4.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老师们认为,教材从始至终都很注意能力的培养,几乎每一课的课文、图画和练习都有体现。特别是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很突出,这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重要方面,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功能。除了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之外,还注意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文明礼貌、人际交往等能力。
第五篇:小学课题研究
《小语口语测试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岳西县中洲小学
王承节
2009年6月,在岳西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我校承担了县第一片区教研任务《小学语文口语测试》公开课的研讨。研讨会上教育局领导及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就如何进行口语测试,又如何利用测试手段发挥评价的功效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四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有效地推进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开放的特征,竞争自然产生,交流日益频繁,交际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未来社会成功源于30%的才能加70%的人际协调能力。因此,未来社会特别需要每个人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实施,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因此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就自然地担负起了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成败的重任,而且显得极为重要。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成为每个社会公民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校全体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自申报 “小语口语模式研究”的课题并开展研究以来,我校“口语交际”以全新的面
貌出现,这也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开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和口语测试模式,总结教师在口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和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促进我校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地表达,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交际实践中协同发展。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导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要求,广大教师正在大力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课程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克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强调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问题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大潮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现实任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界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改为了“口语交际”,并且第一次将“口语交际”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地位平等地作为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之一。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强
调了语言教育过程中语言交际的功能。这些课改要求在城市学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多的城市孩子落落大方,口齿伶俐,善于交际,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滞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家教水平偏低,农村小学教师为了迎合家长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和终生发展。因此,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多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表现为腼腆、害羞、不敢表达、语言不畅,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并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学习,大多孩子在升入小学后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时,往往不能顺利进行。这种差距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申报了“小语口语模式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创设与小学学段口语训练相适应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想说。
2、各年级开发和创编适合本学段口语训练的教学内容,初步探索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建立较为合理的口语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普通话水平。
4、通过研究,总结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口语测试模式,寻求最佳的评价方式。
5、全面提升学生的交际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关键期理论:
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刺激的影响,就不知不觉地、毫无困难地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如果在这个时
期未能受到适当刺激的影响,那么,他们以后对这些知识或能力的获得就会事倍功半,得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与努力,甚至永远失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可能。即使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由于早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而造成的影响,收益也是甚微的。甚至说,根本就没有效果。关键期理论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依据,是教育研究的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使21世纪人类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改变,生物学家劳伦兹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一个时期,心理学称之为发展的关键期。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2、现代口语交际理论:
交际语言学家甘柏兹的会话策略理论将交际能力定义为讲话人赖以创造和维持会话合作的一些语言的和交际规范的知识。他认为会话人面临的问题不是仅仅理解一段话语,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中进行交流。要理解的内容需要从互动中创造出来。说话人能否有效地使对话人卷入会话,保持合作,共同建构有关的话题,都取决于对有关话语策略的掌握。会话推理过程包含着对话语的和对语境线索的一系列连锁性判断,也包含对话语内容与直接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估量。
所以,口语交际素养的本质就应该是一种对话构建中的能力。它强调双方视界的融合以及对交际方式及其象征意义的同时把握,是个体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生存的元能力。这一定位,在教学的意义上,就是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口语交际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合作性、对话性、探究性和自主性。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认为:任何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都必须依赖交际双方真诚的交际愿望,也就是交际双方相互理解的愿望。我和你都表达了各自的信息,我和你的进一步信息里必须包含了通过聆听和其他方式得到的信息,也就必然进入了对方的视界。交谈的持续将保持这种视界融合的进程。每个人理解他人的信息都是经过自己的主观改造的,也就是经过了自我视界的整合的。交际过程中,不存在绝对客观的信息。口语交际的推进是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它取决于口语交际双方的共同构建,它是视界融合的结果,也是理解深度的体现。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将着眼于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摸式的研究;
2、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一日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5、促进孩子口语发展的环境研究;
6、家校融合互动策略研究;
7、口语交际测试试题的设计开发研究;
8、教师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校本培训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动态,供研究教师学习、借鉴,促进课题的有效开展。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教师的教学动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合理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3行动研究法:请专家与实验教师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找出是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操作方法。
4、个案研究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活动、班级、小组、课案、个案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活动中寻找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为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5、叙事研究法:侧重研究小学生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够及时捕捉真实的、有价值的事件,撰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方面的教育故事、教育笔记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升,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具有本校学生特色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操作模式。
6、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根据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有关口语测试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校申报了《小语口语测试模式研究》的课题,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拟定了“机构健全、队伍团结、程序规范、科研创新、经费确保”的工作方针。在课题管理上做到“三个确保”,即:人员确保、课时确保、经费确保。领导班子在课研指导管理上做到“三个一”,即:校长每学期参加1次阶段性总结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月参加1次研讨会,课题主持人每周检查1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
在王校长的具体领导下,我校课题研究小组按照计划,工作有序地开展了“五个一”的研究工作,即:每周一次小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每月一次经验交流(包括:听课、评课、谈经验、谈心得),每学期一次专题成果汇报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专项测试,每学年组织一次经验总结及资料汇总活动。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申报课题,制定方案,调查研究。
2、试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制定研究计划,文献理论研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分析。
3、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12月)
总结前期工作,制定新一轮研究计划,制定相关问题的研究策略,形成总结性的材料。
4、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
整理资料、归纳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傲然 副组长:吴夏、王承节 执行负责:刘小敏、金洁南
研究成员:王 玲、胡淑娟、储 丽、吴七龄、王玉兰、储秦琴、汪国霞、刘
琼、储晓岚、王佳丽、徐如石、吴传华、王彩云、汪玲芳、王艳琴、吴银琴、范英华、王小燕、储三平
2、课题组成员分工
王傲然:把握课题研究的总方向,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吴夏、王承节: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人员具体分工,协调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刘小敏、金洁南:具体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施,管理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整理、归类、建档工作。
3、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1)全员参与研究、分工合理、相互配合;(2)定期交流,共同研讨,及时分析总结(3)县教育科学研究室的监督指导(4)经费保障
(四)具体措施与做法
我校认真贯彻《纲要》的教育理念和语言领域的教学精神,立足乡土资源的日常教学实践研究,从课堂教学、游戏、区域活动、学生一日生活等环节入手,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培养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笫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许多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大多使用方言,语言不规范,平时缺少语言交流和锻炼的机会,容易怕生,不善于、不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等。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想说、敢说,只有有了说话的欲望,孩子才会忘记害怕,勇敢地表达,有了表达和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才会有沟通,语言能力也随之在这各自然的状态下得到发展,如何让学生想说、敢说呢?我们觉得“环境”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能激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为此,我们是这样创设环境的:
1、努力创设宽松、平等、自由的语言氛围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内部动因的必要条件,它表现为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对孩子多一点沟通,多一些关爱,多一份理解,做孩子的“朋友”。心理上的沟通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活泼而可爱的,跟他们在一起会有说不完的话。在和学生交流时,不仅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教师也应如此。从教师的态度中,孩子会感受到教师的爱和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勇气、自信,并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师生间有效的言语交流,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只有在温暖、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没有压力,没有约束,心情舒畅,也才能大胆表达。
2、赏识和鼓励孩子,激发说话兴趣
赏识是教育的一种艺术,而表扬是赏识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段,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希望获得成功,成年人喜欢得到表扬和鼓励,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和他人的认可,赞许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对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并及时鼓励,如表扬孩子“你真棒!”“太了不起啦!”等等,孩子听了会非常开心,在赏识的阳光下,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因为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们“太想说啦”!
3、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区,促进同学间交往
(1)各班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学生区域游戏中提供丰富的材料,及时变换材料投放的形式,激活孩子交流的兴趣。
如:提供各种语言图书、动物图片、头饰、手工制作等,并把适当的语言教学内容展示在语言活动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卡片,因为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自由活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三五成群地“光顾”那里,有时还会戴起头饰,表演一下熟悉的故事,这种纯真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同伴间的交往,而语言能力就在这些交往中得到了提高。
(2)利用校园的墙壁和空间,让墙壁和空间会“说话”。如:楼梯扶手旁、过道处等有色彩优美的图片、“我是小导游”、“作客”等主题内容,并结合各年级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及时更换主题。各班级充分利用墙壁、走廊、空间,创设支持性的语言环境,每月定期更换主题。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卡片,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语言区中进行游戏。
4、将口语交际渗透于学生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学生上下楼梯时练习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进餐时报菜名;散步时讲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小小电视台 “幼儿故事大王表演”、“你问我答”、“互相讲一讲最好玩的事”;游戏活动中让孩子担当“小记者”,对亲朋好友、身边的事情进行采访报道,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这种环境的渗透,让语言交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表达无拘无束,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口语能力获得了发展。
第二、努力拓展口语交际内容,致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说话的内容相对也较少。除了在学校,其余时间就在家中,家长是孩子最亲的人,因此,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要求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愿意说的,家长应给予鼓励,让孩子多说。在家庭中,要求家长要有意识地安排好孩子每天的生活内容,让孩子有事可做,过得充实、愉快,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到公园、商场以及外出散步、走亲访友等,扩大孩子眼界,丰富孩子的说话内容。当孩子生活经验丰富了,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有同别人交流的这种感觉,而这种想跟别人交流的愿望和热情正是孩子学习口语交际的重要动力。
另外,我们还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一起讲一个故事,每月看一本图书,进行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看看、说说,进行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让孩子乐说、敢说、大胆说。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开心、兴奋,更想表现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近几年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讲故事比赛中代表我校参赛的选手总能顺利的捧回一、二等奖的奖牌。我们也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其他同学进行鼓励和兴趣培养。
2、开设口语交际课,将口语交际课纳入课程计划,每班每周开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通过谈话、讲述、创设情境、故事表演等形式,选择适宜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且富有童趣的孩子喜爱的文学作品和童话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多提问、多讨论、多表达、多交流,丰富他们的词汇,增强学生的语感,把文学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准确、熟练、流畅、完整的说话习惯,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话,使用礼貌用语等。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给每一层次的学生定好发展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补充1
4、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特别是一,二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同样离不开游戏。因此,我们努力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半成品支持学生的游戏,在游戏的准备活动中,通过引导他们观察、体验、交流、讨论、动手搜集、制作、布置环境等,为学生创设与同伴、父母、老师多交往的机会,如询问、学习、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以清晰的普通话作游戏指导,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学生在游戏的过
程中学习交往的技能及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如:娃娃家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邻居之间的关系,怎样去作客等,引导学生学习友好的交际方式。在游戏评价时,尽量让学生自主讨论,以教师有针对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提高交际认识,促使交际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5、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多让孩子观察大自然,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如:春天到了,带孩子到室外观察春天的变化;下雨了,让孩子多观察雨的样子,雨中的景物;下雪了,和孩子一起到操场,看看雪花的样子,看看周围的变化;秋天到了,要求家长带孩子到田头看农民伯伯收割,观察后再到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当然,不同的孩子眼中的景物是不一样的,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6、对每一学期的期末口语测试我们更是非常重视。补充第三,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活动的规范化水平和课题开发、实施、评价的能力,努力促进一批科研骨干教师的成长。
1、注重专家引领。我校先后多次请县教科研和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来我校现场指导,同时还派教师前往合肥,安庆等地聆听专家的教导, 安排教师到安庆市化一小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切经验。给全体教师搭建了与专家沟通、向先进学校学习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进一步让教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增强研究的有效性,激发了大家对课题研究的兴趣。
2、四年来,学校先后多次分批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讨,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引导教师及时汲取新信息,及时传递新信息,布置新任务,并认真抓落实。
3、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通过开展讲座活动、观摩与研讨、自我反思与调整策略等方法,每月课题组集中活动,并聘请骨干教师为课题组组长,坚持做到课题研究有计划,次次有记载,课题组长每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我们坚持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把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每次教师在研究中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带着新的方案走。经过探索研究后,再进行总结反思。各位教师每周设计一篇精品教案或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参加1-2次课题研讨,或撰写1-2篇专题研究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过口语交际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己能从口语交际中感受到快乐的趣味。
2、通过口语交际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1)获得了口语交际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口语交际的方式和规则。通过反复实践我们形成了一套能适合我校教学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口语测试方案,形成了一套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口语测试模式。
(2)掌握了较为成功的口语交际经验,让学生学会看对方人的表情、动作、背景等进行较为流利地对话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能口头叙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对文字感兴趣,能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3、通过研究,大大丰富了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低年级孩子现在已能说一些简单的复合句,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事情;能回答较复杂的问题;能主动和别人交往,并能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语言表达的自信。同时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大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
4、通过口语交际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对学生在记忆、思维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口语交际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专题课汇报活动,老师们坐在一起谈优点、找不足,纷纷在同伴身上寻找
有关指导口语交际能力的闪光点,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学习的经验,寻求并积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与手段。教研组还组织教师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开展了课后点评与课例分析,对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教师不但摸索出了一些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新方法,还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在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反思、分析、研究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提高。
1、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有关活动设计获市、县级奖项多个:(1)、刘小敏、金洁南老师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均获得市级一等奖;(2)、刘小敏、金洁南等二十位老师撰写了与口语交际相关的教学论文;
(3)、储琪、王金两位同学在全县爱国主义活动讲故事比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代表县参加全市举行的中小学讲故事比赛;同时还有王艺、吴子涵、翁婉琛、汪一祥等多位同学分别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学校每学年一届的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红领巾广播站都是学生展示自己口才舞台。
2、在全体研究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收集和编制了一部较为完整的《口语测试题集》。
3、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口语测试方案》即适合小学生有效评价的《口语测试模式》。
(三)家长的家教水平得到了提高
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家庭口语能力培养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课题组进行的每次学生语言能力调查问卷都是由家长协助完成的,有效促进家校共育。
(四)学校办学品位得以提升
通过近四年的课题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面推动了我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近年来我校涌跃参加县及县级以上的各项竞赛活动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组织奖.。
七、课题研究的延伸
1、几点反思:
通过四年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过程的艰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留
下了许多遐想:
反思一:课研促发展。没有研究,没有创新,没有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科研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校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可以改变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课研找差距。第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并不单纯是语言教学的问题,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语言教学的经验操作阶段,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二,对提升论文、案例分析与教育随笔的深度,使其更具有典型性与指导性做得还不够;第三,我们在各阶段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只限于口试,缺乏完整具体的测试标准。
反思三:经费须确保。虽然现在学校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是学校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必须抽出一部分资金搞好科研工作。因为要想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设备增添和维修,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出外观摩学习与请名师讲座,教师的奖励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否则,一切都变为空谈。
2、今后工作设想
我们在现有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需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1)继续探索“开发资源、创设情景、多方互动、实践运用”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的典型课例,并加以丰富、运用,使课题实验成功的经验能广泛的运用于教学实践。
(2)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尤其鼓励参加此次实验的教师也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也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4)由于独立承担课题研究是我校首例,所以,我们想借这股东风进一步扩大我园的课题研究工
作,提高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近四年的课题研究实验中,我们有困扰、有失落、有感触,但更多的还是有思索、有收获、有成长„„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