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现代生活中,信息对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在21世纪信息增长速度传播速度加快,技术量和复杂性也不断增加。信息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去。信息甚至成为 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所以信息素质成了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学习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养成良好的管理自身知识的习惯。
古往今来,信息素质不断发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能的重视。1974年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一份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词。他说“他们接受过信息资源应用培训,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应用广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信息收集与检索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的收集于检索也就随之诞生。信息的无限增长和人们有效利用信息之间的矛盾促使了信息检索的产生和发展。信息检索起源于关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等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索引检索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为图书馆的用户服务的项目。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了信息检索领域,使信息检索逐步迈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学会信息检索,需要就是学会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收集与检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和研究信息收集与检索是的相关知识,如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工具和系统以及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等实用技能。
现代化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程度和对它的看法表述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来说,了解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收集、保管和利用各种类型的馆藏,促进信息资源与设施的利用,以满足用户在信息获取、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的机构。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时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现时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发展,其功能也不断完善,知道今天还分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专业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等。
而我们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就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在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如何,有人认为数字化图书馆是唯一的发展方向,也有人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的历史阶段内,仍应该是数字化文献和传统纸质文献相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但是我们认为不论是数字化图书馆还是复合型图书馆,都不是目的,而是服务手段。图书馆的目的是服务,离开了服务,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动力。只有坚持服务,才能推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建立和谐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产生重要意义。
工具书及参考型数据库对大学生的帮助
我们经常使用图书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获得知识或欣赏而从头至尾仔细阅读的图书;另一钟则是为了寻找资料线索或解决问题才去查阅的图书。前者即为普通图书,后者便是工具书。在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查找信息更能满足人们高速度、快节奏、高精准度的需要。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工具书以其对信息收集的 完整、系统、精准及检索的完备,在目前的文献检索生活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今天许多数据库都是在著名的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些久负盛名的工具书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工具书种类繁多,按文种可分为中文与外文,按学科可分为综合性、社科、科技等,按内容特征可分为书目、索引、文摘、字词典、年鉴手册、地图、图谱、类书、政书、百科全书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找到所对应的工具书进行查找。
参考型数据库是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的数据库存,数据库中的记录是通过对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在加工和过滤,然后形成的。数据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记录和字段。参考型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就相当于印刷型工具书中的一个文摘索引条目或图书目录中的一个著录项目,是对某一特定文献的题名、责任者、文种、文献类型、关键词、主题词等特征进行描述的结果。参考型数据库的类型主要有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
总结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信息素质甚至已经成为了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个竞争力越来越强的社会信息素质成为了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终生学习的重要核心,它是人们在一生中都能不断提高的搜寻、评使用和创建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目标。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与社会环境,大学生必须具备信息的收集、检索、交流、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参与当代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
第二篇: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的魅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一首喜欢的歌总是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旁,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总想哼唱那熟悉的旋律,并沉醉其中。一曲经典的乐曲,也会让我们沉浸在那或激昂或唯美的旋律中,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时代的要求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课题,那就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商、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音乐教育。
但是在我们很多学校中,音乐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课只是点缀,可有可无,一些音乐器材也只是在有文艺活动时才能派上用场。音乐课教学往往不是很正规,不能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内容,经常被主科老师当成补课的课堂。在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音乐才子们几乎都是家长为学生在校外的艺术班找老师单独学习的特长,而其他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都不是很系统,造成了音乐教学不能达到普及的效果,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步伐。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因为他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要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加强音乐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因为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学生的道德,智能以及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使有再高的文化素质和才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更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新一代接班人,而音乐教育在这个培育和塑造过程中就能发挥他独特的教育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载体。音乐正是借助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如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歌曲《众志成城》,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慷慨激昂的歌词,激励了我们中华儿女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团结起来,为了祖国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从而唤起学生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进而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再比如我们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品痛诉了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是一部足以使我们为之自豪的音乐力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配上流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伟大磅礴,还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那如泣如诉的诗歌,让他们把思想感情融入到音乐中去。当音乐进行到第四乐章时,“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学生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画面,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在当前再结合日本要抢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事件,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这样才有能力反击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不受侵犯,这样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有其无以伦比的优越条件,其效果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素质发展
现在有很多的怀孕的妈妈特别注意对胎儿进行胎教,给他们听一些优美经典的音乐,而经过实践证明,这些经过胎教的孩子和没有胎教的孩子比会更聪明些,而且身体素质相对好些,不爱哭闹。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把右脑称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的智力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对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以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掌握一些乐器常识以及音乐理论知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发声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重要作用。同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进行音乐理论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的过程。所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但能使学生增长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我们现在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甚至是高分无德,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能力并不重要,甚至犯错误都可以忽视,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书呆子形象,比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虽然他小时侯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他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而且这个爱好一直陪伴他的学习和发明生涯。小提琴成为他人生的伴侣,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为他的发明和创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说,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是最擅长表达情感的,他对于我们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一首好歌,可以几天之内家喻户晓,让人们广为传唱,相信此时这首歌也已经深深的走进了人们的内心,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优美健康的音乐会使人产生一种高尚、正义、和灵魂升华的情感,会让你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也会让你对生活和世界充满了爱恋。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感,而音乐教育就可以让这种情感深入你的内心。
音乐教育中大致包括音乐欣赏、歌曲演唱、器乐演奏舞蹈等形式,这些形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培养。比如学生在学唱歌曲《祖国颂》时,那慷慨激昂的歌词和优美深情的旋律,使学生在歌唱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祖国的深深依恋之情,这种于国家共存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就深植于学生的内心,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再比如学习乐器演奏,这样的学习需要学生和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毅力,而且还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比如厌倦的心理、欲速则不达的懊恼等等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很好的考验,如果没有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积极投入的热情是不会学有所长的,在这种不断地训练和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音乐技能和技巧,更培养了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后退的顽强个性以及刻苦学习的毅力,进而形成一种坚忍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对他们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就认识这样一个小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般,在学习上没有钻研精神,对自己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他的座右铭是差不多就行。后来他的家长给他报了钢琴班,开始他的兴趣不是很大,后来可以弹出好听的曲子了,而且经常在老师和朋友面前表演,还总是被表扬,这样渐渐地他学习钢琴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进而有了自信,后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歌曲演唱、器乐演奏、随歌起舞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心的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音乐教育正在向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目前和将来的音乐教育中,我们要更多的注重训练学生的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使音乐教育更好的为培养各种高素质的学生服务。我们也相信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音乐教育也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论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论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素称礼仪之邦,以礼而名满天下。古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治。”礼对人对事乃至对国家都具有如此重要之作用,那么礼究竟为何物?
长久以来,我一直对礼只有片面浅显的认识,把“礼”单纯地理解为礼貌。而看完上次金老师的讲座之后才知道,“礼仪”其实是个复合名词,“礼”意为尊重,礼者敬人;“仪”意为表示尊重的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礼”决定了“仪”,“仪”则表现了“礼”。其实,很多人都隐隐约约或多或少会感觉到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礼则事易成,无礼则事悬矣。听完上次的讲座再结合我个人的了解,我觉得礼仪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内丰富素养,提升气质。我们知道读书学习有此作用,殊不知礼亦有此效果。一个懂得知礼行礼的人,自然而然地会从他的内在散发出一种气质。而一个对礼一窍不通的人,他的行事风格自然会是大大咧咧,随随便便,很自然的让人觉得其是个无教养的人。第二,在外展示良好形象。众所周知,良好的外在形象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一个有礼的人,对外肯定会给人以知书达礼,文质彬彬的印象,从而树立一个良好的交往形象,使人愿意与交往与你接近。
第三,增进交往。你有了气质有礼形象,别人自然会与交往。这点是不言自明的。我觉得,以上三点是礼仪的普遍作用,但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礼仪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有礼可以使我们在各种社交场合应付自如,大学生要的不光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的知识,还应有交往应变的能力,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其实我觉得彼“理”也可换成此“礼”;其次,有礼可以增加我们面试的砝码。当代大学生找工作普遍需面试,有礼可以给考官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且提升自己的信心。
一个人如果内心没有“礼”,则他就会缺少一种素养,一个人如果没有“仪”,则他表示不出对他人应有的尊敬,一个人如果“礼”“仪”俱无,则他的修养,交往等等都是令人担忧的。作为当代9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社会舆论是复杂的。首先,90后被普遍诟病为长不大的一代,我行我素,不顾形象。而作为大学生,给人的应当是知书达礼,与人友善。所以,我们应当从礼开始,学礼知礼行礼,成为一个有“礼仪”的人,在外界树立一个良好形象,解除社会对我们的担忧,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张大了!
既然礼仪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讲礼仪的人呢?首先,我们要重拾古籍,汲取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了解并发扬我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其次,我们要关注当今的现实生活,看看礼仪的发展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进,要知道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我们要关注世界,随着当今全球化日益深入,中国的国际交往日渐频繁,而国际礼仪又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必须尊重的,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一些国际性的礼仪。
正像先辈们所说的那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礼仪虽小,但事关重大。对个人来说,它是影响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学礼知礼行礼。
第四篇:自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其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推荐]
上面提到的是一些必须遵循的他律,当然想让大学过得精彩更多的要靠自律。下面跟大家分享一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元卿教授的文章《强化自律意识》,希望同学们关注学习一下~~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毫无节制的活动,无论属于什么性质,到头来都将一败涂地。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环境有些不同,为准备高考,中学的管理似乎有些刚性,而大学的环境相对宽松自由,主要是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因此,一个大学新生要想完成大学的学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律意识,学会管住自己。
道德自律。古人云: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不仅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服不良的习惯,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人格高尚、品行端正、有较高文明素养的大学生。
时间自律。珍惜时间就是珍惜人生,浪费时间就是挥霍人生。科学地分配和利用好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本、挖掘人生潜能的关键。大学里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必须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包括每月、每周、每天的时间都要有一个安排,使时间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不能无目的无计划地盲目学习。总之,要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珍惜大学分分秒秒的宝贵时光。
学习自律。与紧张的中学学习相比,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变“软”,老师的督促少了,家长的叮嘱少了,自学的时间多了。学习的自律要求转变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倡自觉学习,自我加压,增强学习的动力。
生活自律。生活自律要求做到生活上自立,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要有计划,事后要有总结,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生活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做事不要拖拉,要雷厉风行,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
交友自律。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交一个知心的高品位的朋友可以使你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素质得到提高;交一个不好的朋友,你不仅学不到有益的东西,而且有可能造成不快和烦恼、麻烦,甚至受到伤害。因此,交友不能随心所欲,要有选择性,尽量多结交那些知识渊博、素质高、人格高尚的朋友,少结交酒肉朋友,不结交品质不佳的朋友。
消费自律。大学生的消费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家庭的收入,靠国家贷款,大多数学生是纯消费者。常言道:吃饭穿衣量家当。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学生花钱要悠着点,注意节俭,不要攀比和高消费。
希望力建学院12级的弟弟妹妹们能够展现出更真诚、友善、谦虚、懂事、勤奋、踏实、积极、自信的精神面貌!
第五篇: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是普通人也都深有体会。在我国古代,就流传着‚家无读书郎,官从何处来‛的谚语。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学习的认识早已超越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认识,而是把学习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需要,学习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突出表现为‚四个需要‛。
第一,学习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生信奉‚枪杆子出政权‛的毛泽东同志,摸得最少的是枪,最放不下的是书。无论是爬冰卧雪、草根果腹的长征途中,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书籍都是毛泽东同志最珍爱的‚宝贝‛。周恩来年仅十三岁就庄重的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邓小平同志也是学习的典范。十年**期间,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60多岁的他在每天的劳动之余,读书至深夜。对这位被迫离开领导岗位的老人来说,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寄托,更是对民族前途的苦苦探索,对国运兴衰的深刻反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讲学习‛作为‚三讲‛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一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并形成了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坚持集体学习的制度。可以说,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想踏准时代的节拍,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创造,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不学习,就会落伍掉队;不学习,就会闭目塞听;不学习,就会贻误事业,错过发展的良机。第二,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在急剧增长。20世纪中叶特别是80年代之后,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据估计,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相当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引发了世界范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变化。要顺应时代潮流,就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习,自觉地把学习作为实现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如果不愿意学习、不注意学习,就会墨守成规、缩手缩脚,只有抓好了学习,才能对新事物、新知识了然于胸,新情况、新问题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工作的需要。
第三,学习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美国当代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指出,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话,就无法适应知识社会的变化,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朱熹也曾作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大家也许都很熟悉。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将吕蒙,初不习文,后受孙权的开导发奋学习。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地,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真所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感悟:‚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一个人可以不进大学校门,但不可以不学习,我认为,只有发奋学习都能成就事业,将来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发奋学习就一定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纵观这些,无非是告诉我们:要成才,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才能在艰苦的锻炼中成才。
第四,学习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需要。我国宋朝大诗人苏轼有一首流传至今的名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尽管衣着不够华丽,可依然仪表堂堂,英气逼人,那都是他饱读诗书的结果。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自古以来,凡有作为的人,都把学习作为道德修养的第一要求。诸葛亮也曾有句名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确如此,人的一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品味人生真谛,淡化身外之物,保持道德操守,做到不义之财不取,非分之想不贪,重品行、有节操、守信用。很多事例也证明,修养高的人、懂得人生的人,是能够抵制外界种种诱惑的人,也是十分注重学习的人。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抵制不住诱惑,经受不起考验,关键还是他们放松了学习,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对礼信廉耻缺乏操守,才导致信念淡化,走向犯罪的深渊。只有注重学习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到‚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的深刻含义。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他之所以能够抵制住美色的诱惑,不是没有七情六欲,而是长期的学习使他明白名节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用理智战胜了欲望。各级党员干部,也理应把学习作为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真正在名利面前做到失之淡然,处之泰然,始终保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良传统,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然而,面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信息迅猛增加,人们所要学的东西非常多,可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将这些知识都能够一一学会,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关键是要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具体讲,就是要强化‚三个方面‛知识的学习。
一要强化对“有字书”的学习。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人的差别是理论层次的差别。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号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死功夫学习好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科学技术,结合实际进行钻研和理解,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地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必须加强对新时期党的政治理论的学习研究,加强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观念、新决策、新思路、新举措的学习研究,加强对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的学习研究,加强对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政策的把握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都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实现预期的目标。二要强化对“无字书”的学习。人们常说:人生处处皆学问。这个‚学问‛,就是‚无字书‛的内涵和精华,任何人都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摸索才会对此深有体会。周恩来同志也曾有过名言:‚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可在实际工作,却仍有少数同志不善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注重向基层干部群众和身边同事的学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导致发展思路不宽,工作方法不多,也还存在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愿学,学不深等突出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处处向生活学习,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领悟,这样,我们就会处处有收获,常常有提高。有些人文化学历并不高,却很有能力和水平,就是因为他们很善于向实践学习。
三要强化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学习为了工作‛。据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显示,学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只能满足工作所需知识的10%,剩下的90%知识需要人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实际,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从最简单的地方学起,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步提高。只要能力提高了,即便是从事最普通的工作,也同样大有作为。相反,若是大家业务上不熟悉,能力上提不高,现在的好岗位,不等于将来就有好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务好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要讲究方法。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对于怎么学习的问题,我国从古至今就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警言名句。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等等,这些都是历代仁人志士立志求学的座右铭,也理应成为大家孜孜以求的学习动力。尽管学习方法很有讲究,但学习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关键要做到‚三常一挤‛。
一要常坚持。俗话说:水滴石板穿,绳锯木头断,日久见功夫。学习贵在坚持,最岂一暴三寒。我国东晋时期的伟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书圣‛。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道。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另外,我还想跟大家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崇祯皇帝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可是在整修到山海关时却遇到了难题,因为 ‚天下第一关‛匾额题字中的‚一‛字,早已脱落多时。为了补上这个‚一‛字,全国各地的名士都纷纷挥毫泼墨,却没有一个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雄风豪气。最后,竟然是山海关旁一家店小二用一块抹布写出的‚一‛字被选中。当人们好奇地问他是怎么写出这么好的字时,他回答说:‚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只是在这三十多年里,每当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而已‛。总之,无论是流芳千古的‚书圣‛,还是无名小卒的店小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关键是他们能够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坚持。从中我们也应该领悟到:‚勤奋成就天才‛的深刻内涵。
二要常记录。在学校期间老师就常跟大家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国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浦松龄,为了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专门在路旁开间茶棚,路人喝茶时只需讲个故事即可免费喝茶。晚上他便回家整理这些故事,终于以其毕生的精力完成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这些故事多采自这些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我也认识许多从事新闻工作者的朋友,他们身上都常带一个小本子,出差在外,遇到好句子,好标题,都不忘记录下来,日长天久,他们的文章都非常精彩。对于大家而言,也经常参加一些会议或各类培训,可认真记录的不多,听完了也就都还给了老师。其实,无论是领导的讲话也好,还是参加培训也罢,这些都是学习的很好机会,因为领导的讲话是经过深思熟虑,认真思考的,要么是传达上级领导的意图,要么是针对某项问题的提出,如果不认真听,不认真记,就可能领会不好上级的意图,就可能会出现差错,甚至延误工作。有句古话叫着‚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将来都要走上领导岗位,若是平时不注重学习,不注重积累别人的经验,到头来就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只有平时做个有心人,多记、多想,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要常总结。总结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大家也都经历过许多类似如年终总结、工作小结等总结活动,但大家对总结的认识却很局限性,总把这项活动简单地看成评比先进,开展表彰的过程。其实,这只是总结的一部分,总结真正的目的在于发现成绩,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总结对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是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明白自己做了什么,还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如果不善于总结,就发现不了自身的问题,就看不清别人的长处,就容易滋生怨言,把自己的失败归咎到别人的头上,长此以往,就会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相反,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也是提高很快的人。尽管人无完人,谁都难免出现失误,关键是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
四要挤时间。常听到一些同志抱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想必大作忙是客观的,没有时间学却也未必。我国东汉末年有位著名学者叫董遇,从小好学。附近的读书人都向他请教学问。他总是告诉人家:‚先用心读书,读上百遍再说。‛前来请教的人却说‚没有那么多时间‛。于是,董遇就教大家利用冬天、夜间和下雨天这‚三余时间‛读书的方法。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董遇就是懂得利用‚三余时间‛,刻苦学习、独立钻研,而成为著名学者的。我国台湾著名学者柏杨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对白。一次,有记者问他,社交活动如此繁多,怎么还有时间读那么的书时。他却很风趣地回答道:‚我是在等夫人化妆的那十几分钟,抓紧时间读书的‛。尽管柏杨先生是一句戏言,却不无道理。只要我们惜时如金,勤奋学习,少一点应酬,学习的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如在车船上、飞机上,利用听录音、看电视,随身携带一本你喜欢看的书,带一篇文稿,一本小笔记本。当读书学习成了习惯和生活方式时,读书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了。现在还有一项研究成果,叫做读书养身、健身,我是深有体会的,大家也不妨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