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实际上,这是对人才理解的偏颇。将来的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尤其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分数中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盲目追求分数的教育,必然造就一批“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人,这种人并非当今社会所需。
素质教育要求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让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力方面、品德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社交能力方面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单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一方面,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认为幼儿素质教育主要是进行才艺学习,而不考虑幼儿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造成孩子生理、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影响孩子身心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育儿价值取向,也自觉不自觉地偏重教给一些知识性东西或单方面重视对幼儿进行才艺训练,忽视了对孩子的品行训练和培养,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幼儿教育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不要把素质教育当成一句口号,而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并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父母要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的统一。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爱要有分寸,不要溺爱。家长经常坚持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说谎,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正确的要求,就能使疼爱变成促进孩子进步的动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智的爱。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交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再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韧性、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
素质教育决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第二篇: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早在二千多年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阐述“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位孩子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越早接受“早期教育”,就越能充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由此可见,早教在孩子一生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们所定义的早期教育,指的是3-6岁的幼儿教育,这个时期的宝宝教育,是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培养的是孩子的多方面的能力。
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一些家长常会觉得当我的孩子进入学校,他就会开始学习,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国古代思想家颜之推说,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认为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在“婴孩”阶段。“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所以,早教,一定要乘早,而且,早教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性格导向以及认知世界的兴趣上。早教其实是快乐轻松自然的,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重在品格素养。因此也要求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父母的言行在潜意识中影响孩子。
第三篇: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现代生活中,信息对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在21世纪信息增长速度传播速度加快,技术量和复杂性也不断增加。信息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去。信息甚至成为 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所以信息素质成了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学习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养成良好的管理自身知识的习惯。
古往今来,信息素质不断发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能的重视。1974年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一份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词。他说“他们接受过信息资源应用培训,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应用广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信息收集与检索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的收集于检索也就随之诞生。信息的无限增长和人们有效利用信息之间的矛盾促使了信息检索的产生和发展。信息检索起源于关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等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索引检索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为图书馆的用户服务的项目。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了信息检索领域,使信息检索逐步迈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学会信息检索,需要就是学会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收集与检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和研究信息收集与检索是的相关知识,如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工具和系统以及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等实用技能。
现代化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程度和对它的看法表述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来说,了解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收集、保管和利用各种类型的馆藏,促进信息资源与设施的利用,以满足用户在信息获取、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的机构。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时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现时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发展,其功能也不断完善,知道今天还分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专业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等。
而我们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就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在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如何,有人认为数字化图书馆是唯一的发展方向,也有人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的历史阶段内,仍应该是数字化文献和传统纸质文献相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但是我们认为不论是数字化图书馆还是复合型图书馆,都不是目的,而是服务手段。图书馆的目的是服务,离开了服务,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动力。只有坚持服务,才能推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建立和谐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产生重要意义。
工具书及参考型数据库对大学生的帮助
我们经常使用图书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获得知识或欣赏而从头至尾仔细阅读的图书;另一钟则是为了寻找资料线索或解决问题才去查阅的图书。前者即为普通图书,后者便是工具书。在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查找信息更能满足人们高速度、快节奏、高精准度的需要。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工具书以其对信息收集的 完整、系统、精准及检索的完备,在目前的文献检索生活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今天许多数据库都是在著名的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些久负盛名的工具书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工具书种类繁多,按文种可分为中文与外文,按学科可分为综合性、社科、科技等,按内容特征可分为书目、索引、文摘、字词典、年鉴手册、地图、图谱、类书、政书、百科全书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找到所对应的工具书进行查找。
参考型数据库是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的数据库存,数据库中的记录是通过对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在加工和过滤,然后形成的。数据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记录和字段。参考型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就相当于印刷型工具书中的一个文摘索引条目或图书目录中的一个著录项目,是对某一特定文献的题名、责任者、文种、文献类型、关键词、主题词等特征进行描述的结果。参考型数据库的类型主要有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
总结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信息素质甚至已经成为了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个竞争力越来越强的社会信息素质成为了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终生学习的重要核心,它是人们在一生中都能不断提高的搜寻、评使用和创建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目标。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与社会环境,大学生必须具备信息的收集、检索、交流、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参与当代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
第四篇: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的魅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一首喜欢的歌总是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旁,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总想哼唱那熟悉的旋律,并沉醉其中。一曲经典的乐曲,也会让我们沉浸在那或激昂或唯美的旋律中,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时代的要求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课题,那就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商、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音乐教育。
但是在我们很多学校中,音乐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课只是点缀,可有可无,一些音乐器材也只是在有文艺活动时才能派上用场。音乐课教学往往不是很正规,不能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内容,经常被主科老师当成补课的课堂。在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音乐才子们几乎都是家长为学生在校外的艺术班找老师单独学习的特长,而其他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都不是很系统,造成了音乐教学不能达到普及的效果,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步伐。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因为他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要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加强音乐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因为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学生的道德,智能以及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使有再高的文化素质和才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更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新一代接班人,而音乐教育在这个培育和塑造过程中就能发挥他独特的教育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载体。音乐正是借助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如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歌曲《众志成城》,那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慷慨激昂的歌词,激励了我们中华儿女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团结起来,为了祖国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从而唤起学生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进而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再比如我们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品痛诉了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是一部足以使我们为之自豪的音乐力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配上流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伟大磅礴,还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那如泣如诉的诗歌,让他们把思想感情融入到音乐中去。当音乐进行到第四乐章时,“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学生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画面,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在当前再结合日本要抢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事件,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这样才有能力反击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不受侵犯,这样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有其无以伦比的优越条件,其效果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素质发展
现在有很多的怀孕的妈妈特别注意对胎儿进行胎教,给他们听一些优美经典的音乐,而经过实践证明,这些经过胎教的孩子和没有胎教的孩子比会更聪明些,而且身体素质相对好些,不爱哭闹。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把右脑称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的智力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对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以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掌握一些乐器常识以及音乐理论知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发声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重要作用。同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进行音乐理论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的过程。所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但能使学生增长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我们现在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甚至是高分无德,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能力并不重要,甚至犯错误都可以忽视,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书呆子形象,比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虽然他小时侯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他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而且这个爱好一直陪伴他的学习和发明生涯。小提琴成为他人生的伴侣,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为他的发明和创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说,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是最擅长表达情感的,他对于我们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一首好歌,可以几天之内家喻户晓,让人们广为传唱,相信此时这首歌也已经深深的走进了人们的内心,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优美健康的音乐会使人产生一种高尚、正义、和灵魂升华的情感,会让你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也会让你对生活和世界充满了爱恋。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感,而音乐教育就可以让这种情感深入你的内心。
音乐教育中大致包括音乐欣赏、歌曲演唱、器乐演奏舞蹈等形式,这些形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培养。比如学生在学唱歌曲《祖国颂》时,那慷慨激昂的歌词和优美深情的旋律,使学生在歌唱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祖国的深深依恋之情,这种于国家共存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就深植于学生的内心,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再比如学习乐器演奏,这样的学习需要学生和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毅力,而且还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比如厌倦的心理、欲速则不达的懊恼等等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很好的考验,如果没有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积极投入的热情是不会学有所长的,在这种不断地训练和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音乐技能和技巧,更培养了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后退的顽强个性以及刻苦学习的毅力,进而形成一种坚忍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对他们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就认识这样一个小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般,在学习上没有钻研精神,对自己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他的座右铭是差不多就行。后来他的家长给他报了钢琴班,开始他的兴趣不是很大,后来可以弹出好听的曲子了,而且经常在老师和朋友面前表演,还总是被表扬,这样渐渐地他学习钢琴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进而有了自信,后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歌曲演唱、器乐演奏、随歌起舞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心的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音乐教育正在向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目前和将来的音乐教育中,我们要更多的注重训练学生的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使音乐教育更好的为培养各种高素质的学生服务。我们也相信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音乐教育也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放飞心灵
追逐梦想
——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学 校:逸夫小学 姓 名:翟 嘉 颖
目
录
内容摘要…………………………………………………………………………………………2 关 键 词…………………………………………………………………………………………2 正文………………………………………………………………………………………………3
一、课外阅读、阅读能力及素质教育…………………………………………………………3
二、国内外课外阅读研究的现状………………………………………………………………4
三、素质教育与课外阅读………………………………………………………………………5 ﹙一﹚阅读的重要性………………………………………………………………………5 ﹙二﹚素质教育下的课外阅读……………………………………………………………6
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应对策略………………………………………………………………6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 ﹙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7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7
五、结语…………………………………………………………………………………………7 参考文献…………………………………………………………………………………………11
内容摘要: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怡情也,最见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之判事之际。“《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素质教育
Abstract: Reading is a fundamental human quality, developing students ' reading ability is to make students ' ability in lifelong learn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Bacon said: ”read enough to delight, to gaming, to long.Delight, most alone when they live in seclusion, betting, is in privateness, their talents, is in the sentence comes as.“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also makes it clear that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 broad reading interests, expand reading, increase the amount of reading, promoting less questions, read good reading, reading good books, read the whole book.”
Key word: Primary school Outsaid reading Competence education
放飞心灵 追逐梦想
——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王继坤对阅读的定义:阅读的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与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不可缺少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之一。由此可看来课外阅读对所有学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时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心理对话,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一、课外阅读、阅读能力及素质教育
(一)课外阅读。所谓课外阅读,是指相对于课内、相对于教材、相对于课文而言,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信息的学习活动,是语文课外学习中最普遍、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二)阅读能力。“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之一。”①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 ①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1
能力是指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所应该具备的本领,包括对撼文章感知、理解、鉴赏的具体阅读活动,以及顺利完成阅读所必需的正常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阅读能力有以下要素:
1、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一般包括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与辨识能力、识字量和认读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识字量为基础的。
2、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文中重要词语和养分词语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内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理解、作者观点、思想的理解。
3、鉴赏能力。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对文学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朱自清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的操练”。
4、评价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做出评判的能力。
5、活用能力。是指阅读的迁移能力,是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
6、阅读技巧。包括朗读技能、默读技能、速读技能、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注重形成人的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为根本教育的教育。1999年,国家发布文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起着重要作 4
用。素质教育通俗的说就是解决传统教育弊端儿又保留了其优点,比较理想的教育。是避免在教育中泯灭孩子的教育,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照顾到孩子的天性,努力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使其强势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弱势方面适当发展,进而改变中国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打破目前教育体制下的恶性循环,让孩子健康成长,真正达到教育强国的目的。
二、国内外课外阅读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课外阅读现状
二战以后,许多发达国家都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准生产力”。特别是近20年来,这些国家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指导运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的建设与研究。把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
美国许多著名的高等学府都开设阅读课,并有一批专家、教授从事阅读理论研究。不仅高等教育重视阅读,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外阅读也是倍受关注的。美利坚合众国教育部颁布的美国中学生21部必读书目,都是涉及政治、民主和文学等多领域的世界经典名著,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开拓了视野。
1997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所提出的“美国教育行动”。其目标是让每个年段的孩子都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使每一位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美国的教育部门据此还陆续提出了如“挑战美国阅读”以及“卓越阅读方案”等多种活动。我们从这也能看到美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在1998年,美国总统还签署了阅读卓越法 5
案,实施此法案过程中有近50万名孩子从中受益,美国的孩子每天都会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读书室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之后,布什总统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案,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并希望在五年内,让所有的美国小学生在三年级以前都要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持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动机,终身阅读的习惯。在美国,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面自己挑选喜爱的书籍或报纸阅读,而老师不提问、也不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也不进行考试,教学成果十分显著。
(二)国内课外阅读现状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语文教育观引领教师拓展语文教学视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教育界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只有建立我们自己的阅读学,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到寒假、暑假期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叶圣陶)。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重新制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要求中更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一3部)”的课外阅读目标。并提供了推荐书目。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课外阅读方面进行了探索 6
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付诸实际行动、对之作坚定不移的探索实施,却较为鲜见。并且常常无视激烈的考试竞争显得一厢情愿,或者只是介绍一些零星的做法,对如何在升学压力的背景下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则几乎空白。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套较为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三、素质教育与课外阅读
(一)阅读的重要性。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这一观点正是说明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拓展。课外阅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生通过平时多阅读一些好文章,一经消化、吸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对于孩子在日常交际和书面表达都是极为有益的,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另外,一个人如果能热爱读书,从读书中得到快乐,那么所读的东西也会印在他的脑海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形象更深刻,使孩子的成长有了好的指引,而且更具持久性。
(二)素质教育下的课外阅读。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作为孩子学习的伙伴、服务者、引导者,尊重学生还要体察学生,更要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思维和创造性。
对比中外教育的差异,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以孩子的主动性为开端,才能真正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从最初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到将文本与生活相联结,进行反思,并能独立思考,从而得到独特的感悟,达到学少悟多的效果。
阅读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或应付时间,而是要整正的锻炼学生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作为一个契机,一个出发点,来使学生呼吸一些自由的空气,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不受约束的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地涉及知识的海洋。在一个没有压抑,没有限制的环境中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对保留儿童的创造性也是有利的,毕竟创造力是教不出来的!
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应对策略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知的内在规律,正如孔子多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了知者。”孩子若对课外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老师在因势利导下,可以容易地引导孩子走进知识殿堂,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
1、故事诱导。故事是孩子喜欢听的,他们不会把故事作为负担,老师在讲到故事高潮之际,可以戛然而止,让津津垂听的孩子们自己去读原文,寻找故事的结局。此时还可以不失时机的向孩子推荐读物,学生被紧扣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比任何命令式的方式都好。
2、氛围促读。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在班里掀起读书热潮,设立读书交流平台。利用小学生的从众心理,让他们自己踊跃去读,8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以身作则。老师首先要对读书流露出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讲自己童年是怎么读书的,并给学生一种“阅读非常有趣”的启示,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将受益终生。
4、课内引读。老师在上一节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或在学过课文后介绍一些相关的读物,如以《背影》为例,按传统讲法是讲父爱,但当阅读大量的背景材料后会发现父爱背后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父子矛盾,这种发现不是更有趣,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书目
现在的读书市场,真正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并不多,而且小学生的分辨能力有限,他们的课外阅读易受社会影响。老师要适当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真正有益健康的书目,当同时也不能不加选择地推荐所谓名著。名著虽是好书,但对孩子所处的阶段可能是枯燥的或是阅读困难的,强迫阅读不仅不利于激发兴趣,反而浇灭了孩子主动阅读的动力!因此,选择书目要慎重。
一般低年级选择以故事性较强的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读物以趣味性为主,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三四年级时,选取的读物可以更多样化,并注意培养阅读中的思考能力。在五六年级时,选取的读物更具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完成以儿童读物向青少年读物的过渡,并尽可能多地选择不 9
同语言风格的作品,给不同性格的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精神需要,尊重孩子的阅读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学生在学校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作用,并建议家长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把好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关,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有很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指导学生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边读边思。读一本书,先浏览一下书的目录,记住篇章节标题。然后根据标题勾划出书的结构,想像出全书的内容,边读边与自己所设想的内容进行对比,思考自己同该书作者的异同。孔子论读中说到,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思考就不会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
阅读还要有量的保证,虽然学生有自由阅读的权利,但对量要有一定的限制,读书总是多多益善,提出一个月最低看一本书,一个假期看两三本书,解决目前学生阅读量过小的问题。
在放大阅读面尊重学生自由阅读的前提下,还要适当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不管到哪天,经典都是要推荐给学生读的,这并不妨碍学生自由阅读的权利。恰恰是在鼓励自由阅读的时候,10
也应该学生阅读一流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五、结语
教育界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由来已久,却换不回学生对课外阅读真挚的热爱。课外阅读的缺失以及阅读的娱乐化、功利化己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轰轰烈烈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课外阅读就像生活在墙角砖缝、得不到太阳光照的嫩芽一样屏弱。但是作为一名准教师,我也深知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于是借着写毕业论文的机会,把一直悬于心际的课外阅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使命。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对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思考与研究,更希望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孩子在浓浓的书香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 张州稳.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路冬梅.新课程语文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4]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5] 杜丽娟.教育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6] 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7]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