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上学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上学期发展目标
社会领域: 情感与态度
1、爱长辈、爱同伴、爱老师,心情愉快,喜欢上幼儿园。
2、基本上接受成人的劝说,有一定的自控和自省能力。
3、能区别生活中简单事情的对与错。
4、乐意参加学习活动。
社会交往
1、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并与同伴分享玩具游戏材料。
2、能分辨男女形象。
个性特征
1、从活动中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敢于在集体前表现自己。
2、愿意自己的事自己做。
3、了解表达简单情绪的方法。
品德行为
1、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主动向别人问好。
2、爱惜图书、玩具等物品,知道物品归位。
3、能听懂成人指令性语言,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科学领域:
数学概念
1、认识1—6,感知6以内的数量。
2、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3、会区别上下、里外、前后。
4、会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一个明显特征分类,会按大小、粗细排序。
5、初步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独立完成4-6块的拼图。
6、能完成两个关联物体对应 自然概念
1、对自然物感兴趣,了解其简单特性。
2、能感知自身冷热。
3、了解阴雨晴雪等自然现象。
4、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
感知探究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能专注地参与识别、分类、比较等活动,区别软硬。
3、做事专注,不干扰别人。
4、能观察物体的明显异同,大胆想象、创造。
艺术领域:
美术
1、能感受线条、色彩及生活物品、文学作品中的美。
2、大胆涂鸦,会画简单的小人等形象。
3、会进行简单的折叠、撕纸、粘贴和泥工,会随意撕纸。
音乐
1、愿意参加各类艺术活动,能听前奏准确、完整地唱歌,会合拍地做律动。
2、能参与集体打击乐演奏活动。
3、能感知音乐高低、力度、速度变化,喜欢倾听音乐。健康领域:
动作发展(大肌肉动作)
1、会一个跟着一个走,合拍地做模仿操。
2、能自然地跑和听指令四散跑。
3、会双脚并拢向前跳。
4、能在5厘米高的宽平衡木上或在平行线中走。
5、能手膝着地向前爬。
6、能自然地钻圈。
7、会正面站立,挥臂从肩上投掷物品。
动作发展(小肌肉动作)
1、会用自然材料拼搭、建构、插接、垒高等。
2、能串珠、搓、压、团橡皮泥,敲、端、倒固体物。
3、会正确地使用剪刀按折痕剪纸条。
自我保健
1、不跪、不趴在地上,会主动漱口、擦嘴,在成人帮助下擦鼻涕。
2、不玩水、火、电等危险物,不跟陌生人走,不做危险动作。
3、能心情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
生活能力
1、能愉快独立地进餐,愿意喝白开水。
2、能安静自然地入睡。
3、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正确地洗手、擦手。
4、学习穿衣服、鞋子,学习解、扣大纽扣。语言领域:
倾听习惯
1、会安静倾听别人说话,听懂别人意思,喜欢听故事。
2、能听懂普通话。
表达能力
1、能用简单的完整句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或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念儿歌。
2、会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之间用语言交流,知道轮流发言。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与同伴商量游戏。欣赏阅读
1、喜欢阅读活动,喜欢听成人讲述和朗读图书的内容。
2、能安静地看书、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
3、会一页一页翻书,讲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看后放回原处。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目标
2012—2013学第一学期小班学期目标
语言:
1、学会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2、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谈。
3、在生活中,喜欢听成人讲图画书,对阅读图书感兴趣。
4、在生活和游戏中,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能按简单的语言指令行动。
5、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6、理解简单的行为要求。
7、愿意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8、能听懂浅显的儿歌和故事。
9、爱看书,学习看书的方法知识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看。
10、在教师帮助下基本能辨认图书中的图。
11、学习看懂单页单幅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12、初步学习用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与别人打招呼相互问候。
13、学习清楚说出事件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4、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15、学习在生活中使用“请”“对不起”“谢谢”“没关系”礼貌用语
16、学习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社会:、喜欢上幼儿园,情绪愉快,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认识杯柜及书包柜的标记图。、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不怕生。
4、认识幼儿园环境,班级,教师及阿姨。
5、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玩具、材料和活动。
6、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养成轻拿,轻放,轻轻说话的习惯。、养成基本学习的要求(如:举手)。、学习基本观察,图片的方法。、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及年龄。、学习安静倾听故事的习惯。、愿意与同伴游戏,有合作意识,游戏中能互相谦让
14、学习礼貌用语“谢谢”,“再见”,“早上好”等。
15、能主动与周围熟悉的人问好、再见
16、知道教师、全班小朋友的姓名、性别
17、在游戏中懂得爱护玩具,会主动收拾玩具和日常用品
18、知道班级各区域名称及主要场所名称
19、知道“元旦节”是新年第一天,能积极主动参与庆祝活动,感受节日气氛
20、学习能自觉遵守一日生活中各项规则,无违规行为
21、愿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玩具材料和活动
22、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家庭住址
艺术:
(音乐)、学习会独自唱两首以上的歌。、学习唱歌时,节拍准确,声音自然,表情愉快。、学习用身体表现几种动作(兔跳,鸟飞,树枝摇摆,鸭走,蛙跳)。4、学习按音乐节奏做动作(拍手,拍腿,拍肩)。、学习按音乐强弱做动作(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知道歌曲的名称,喜欢唱歌。、唱歌时发音正确,吐字清楚。
8、学会听前奏唱歌,能伴随节奏用自然声音长简单歌曲,音域在C—G之间
9、学会随音乐有节奏的齐奏,会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10、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变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
11、学习听辩出差别明显的高低、强弱、快慢,了解进行曲、摇篮曲的性质(美术)
1.愿意参加各种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情绪愉快,并喜欢向别人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
2.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和寻找周围环境中形象突出,色彩鲜明的事物。
3.会使用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4.认识三种以上颜色,愿意尝试用多种颜色表现画面内容。
5.能用点画、添画、涂色、画圈、线等技能表现熟悉的树木、花草、人、动物
等等。
6.喜欢泥工活动,会用团圆、团圆、搓长、压扁等方法塑造简单物体。
7.能随意撕出各种形状。
8.喜欢折纸活动,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等。
科学:
1、在生活和游戏中,区分物体数量的明显不同,知道一个和许多个,会进行简
单的口头数数。
2、喜欢摆弄数学活动材料并用语言简单的地讲出操作结果
3、能从3种图案中找出相同的图案
4、能辨别上、下、里、外的空间位置
5、在与自然的接触在于中,对雨、自然现象感兴趣,能感知并发现其典型特征。
6、在生活和游戏中,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与少、大和小。
7、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类不同物品的颜色进行排序、分类。
5、在生活和游戏中,会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6、知道4以内数量与数字间的关系
7、知道4以内的一一对应
6、认识1-3种交通工具。
7、能辨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健康:
1、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亲近老师、阿姨,有安全感。
3、愿意接受洗手、洗脸与日常清洁要求。
4、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正确洗手挽袖子的方法。
5、基本会独立进餐。
6、学习使用小勺独立进餐,餐后擦嘴。
7、学用杯子喝水,学会排队等待。
8、安静进睡房入睡,不哭闹。
9、养成餐后擦嘴,漱口习惯。
10、学习入厕、穿、脱简单的衣裤。
11、知道五官的重要性,能简单的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
12、学习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不将异物放进嘴、鼻、耳里
13、喜欢体育区体育用品。
14、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友好与同伴协作。
15、学习做到活动时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
16、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利用玩具自由活动身体。
17、学习立定跳远25cm以上
18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能走跑交替
19、学习用正确姿势单手自然地向上方做掷远动作
20、学习能从20cm以上的高度往下跳
21、学习轻松自然的双脚同时向前、向后跳
22、学习能自由的在18cm以下的平行线间走
23、学习正面钻过70cm以下高度的障碍物
24、学习自由协调的双手双膝着地爬
25、喜欢玩球,掌握滚、接球的基本玩球方法
26、户外游戏时能创意出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及动作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学期目标
幼儿园小班学期目标
学 期 目 标
健康领域
1、安排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使幼儿感到心情愉快,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鼓励幼儿学会使用筷子,分发餐具,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3、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做到大、小便自理。
4、鼓励幼儿学习整理床铺,并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整理衣物。
5、用游戏的形式,正面的指导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
6、引导幼儿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有初步的健康意识。
7、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用的求救电话号码,知道遇到危险时躲避与求救。
8、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伤害他人和自己。
9、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
10、指导幼儿较熟悉地根据口令或信号进行简单的队形变换,会做器械操,动作基本到位,有精神。
11、引导幼儿协调走、跑的动作,较灵活地控制速度和方向。
12、引导幼儿较好地控制跳跃的方向。
13、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掌握各种钻、爬、攀登的方法,动作灵活、协调。
14、鼓励幼儿乐意使用多种投掷器械,积极
尝试与同伴合作玩球。
15、为幼儿提供各种平衡器械,引导幼儿学习习近平衡行走。
16、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多种运动器械的玩法,能主动收拾整理小型体育运动器械。
语言领域
1、引导幼儿耐心倾听他人说话,体会用轮流方式谈话的快乐。
2、提供平等、友好的交往场合,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语言交往,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3、引导幼儿独立地、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散文,复述故事,并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尝试仿编或 创编。
4、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提问。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事物和情景,并有序的进行描述。
6、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字符号感兴趣。
7、帮助幼儿加深对图书的了解,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和书名,初步看懂每幅画面的主要意思。
8、通过让幼儿欣赏形式多样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情景。
社会领域
1、引导幼儿以积极愉快的心情主动的参加游戏、学习及节日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他人的爱,初步学会关心和同情他人。
3、引导幼儿主动帮助他人和为班级做事,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
4、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简单
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学习同伴的优点。
5、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爱护班级和幼儿园的各种物品。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家乡的风光和物产,热爱自己的家乡。
7、在社区活动中,引导幼儿关注社区环境,主动与人交往,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8、引导幼儿了解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典型民俗风情,教育幼儿热爱并尊重少数民族。
9、在集体和自由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和同伴分享食品、玩具、图书及高兴的事,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10、在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中,帮助幼儿认识工人、农民、解放军的工作,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敬仰之情。
11、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和同伴商量,尝试解决问题。
科学领域
1、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并发现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的对摸某些事物进行连续的观察,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变化。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干扰,正确说出10以内物体总数。
4、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序
数。
5、引导幼儿学习按照量(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会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6、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梯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7、引导幼儿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8、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树立等量观念。
9、帮助幼儿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0、引导幼儿主动的、专心的进行操作活动,帮助幼儿按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11、引导幼儿主动爱护动植物,观察了解不同环境中典型的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特征和生长变化。
1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春、夏季的明显特征,知道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初步理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幼儿进行初步的天气变化记录活动。
1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物体的溶解、沉浮以及泥土、石头等特性和颜色的变化,了解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4、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产品人手,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15、帮助幼儿了解人与人之间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16、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帮助幼儿知道应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17、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爱提问的习惯,鼓励幼儿讲述自己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音乐领域
1、引导幼儿辨别、喜爱并欣赏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
2、初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造性的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4、启发引导幼儿大胆地为歌曲创编歌词。
5、指导幼儿自然的与他人接唱、对唱,并在活动中注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6、增选民族特色歌曲,并教唱。
7、帮助幼儿逐步做到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
8、引导幼儿学习打击乐器的发收,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对指挥做出积极反应,追求音量和美好音色。
9、在欣赏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分辨乐曲中明显高低、快慢、强弱和音色变化,并根据变化表达相应情感。
10、引导幼儿感受乐句,乐段的开始、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
美术领域
1、引导幼儿辨别、喜爱并欣赏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乐于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初步理解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造性的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3、引导幼儿
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4、引导幼儿认识12种颜色,帮助幼儿区分并尝试画出主题色和背
景色。
5、引导幼儿欣赏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并能表现简单的情节、内容和主题。
6、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方法表现周围生活中熟悉物体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
7、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和自由大胆的想象,运用撕、剪、贴等多种方法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并能表现出简单的情节。
8、知道幼儿利用周围的自然物,废旧材料等,尝试制作玩具和小手工艺品
第四篇:小班幼儿学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发展目标
健 康
学年目标
1.愿意上幼儿园,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2.逐步养成独立进餐、盥洗、按时入睡、定时大便的习惯,愿意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3.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4.初步了解并遵守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简单的安全规则。
5.愿意并喜欢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基本完成动作要求,动作自然。上学期
1.营造宽松、安全的环境,使幼儿逐步建立对教师的依恋感。
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幼儿学会用调羹进餐、用杯子喝水,愿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引导幼儿学习自己洗手,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擦嘴。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生理需要,及时给予帮助。
5.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引导幼儿安静入睡,鼓励幼儿学习穿脱简单衣物。6.提醒幼儿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在嘴、耳、鼻里,不摆弄生殖器官。
7.随时关注幼儿的生理和情绪变化,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吃药、打针的用处,鼓励幼儿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
8.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认识几种常见的危险标志,教育幼儿远离危险源,不做有危险的事情。
9.创设愉快、自由的氛围,鼓励幼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10.引导幼儿学会根据简单的口令或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学会一套模仿操。11.帮助幼儿形成自然行走的习惯,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12.引导幼儿能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13.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地钻以及较自然协调地爬。14.鼓励幼儿学会滚接球等基本玩球方法。下学期
1.为幼儿创设温馨的集体生活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安全感,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2.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3.引导幼儿学习自己洗脸、早晚刷牙,正确使用毛巾及手帕。4.引导幼儿独自、按时入睡,会脱简单衣服,并放在固定的位置。
5.引导幼儿知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鼓励幼儿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体检和治疗。6.引导幼儿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7.引导幼儿过马路、坐车、玩大型运动器械、上下楼梯时能遵守秩序,不拥挤。8.组织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引导幼儿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及时提醒幼儿饮水和增减衣服。
9.引导幼儿能根据简单的口令或音乐较合拍地做模仿操或徒手操。10.引导幼儿学会上体正直、一个跟着一个走,能听信号走成圆圈。11.引导幼儿自然协调地跑,不与他人碰撞。
12.鼓励幼儿勇敢地从一定高处跳下,在较矮的攀登设备上攀爬。13.引导幼儿喜欢玩球,会双手抛接球,能单手将沙包等轻物投向前上方。14.引导幼儿在活动后知道合作收拾整理小型体育器械。语 言
学年目标
1.逐步学会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
2.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愿望。
3.愿意学说普通话,愿意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体验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的乐趣。4.愿意学习欣赏幼儿文学作品,并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5.愿意观察图片,能简单地描述人或物。
6.喜欢听成人讲述图画中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上学期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帮助幼儿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指令行动。
2.在日常生活中,支持、鼓励、吸引幼儿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并愿意回答别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
3.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分辨普通话中容易混淆的语音,帮助幼儿基本听懂普通话。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如问好、道别等。
5.引导幼儿学习浅显、简短的故事,帮助其初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6.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鼓励幼儿独立朗诵浅显简短的儿歌。7.引发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鼓励其用一两句话讲述观察到的内容。8.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9.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下学期
1.引导幼儿注意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初步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3.引导幼儿学说普通话,帮助幼儿纠正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容易混淆的音,关注个体差异。
4.在各种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的词汇,并为幼儿创设运用词汇的情境。5.通过各种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尝试讲述简单的事物。
6.帮助幼儿接触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
7.鼓励幼儿转述简单的句子,大胆朗诵简短的儿歌,在教师的帮助下愿意复述简短的故事。
8.在轻松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辨认图书中的人、物或简单标记。社 会
学年目标
1.喜欢上幼儿园,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3.初步体验基本的生活常规,并懂得应遵守规则。4.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5.学习并尝试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初步学习爱护公物、爱护环境。7.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和愿望告诉他人。上学期
1.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引导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喜欢教师、班级和同伴。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体验亲人、教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父母、爱教师的情感。3.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初步知道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
4.引导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盥洗、用餐、午睡等生活规则,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给幼儿提供各种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学习等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教师交往的快乐。
6.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的交往技能,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7.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爱护玩具、图书和生活用品。8.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愿望,遇到困难知道告诉成人。
9.为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激发幼儿对自我服务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下学期
1.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在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中,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帮助幼儿体验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幼儿产生爱自己的亲人和同伴的情感,初步感知他人的快乐和痛苦。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遵守生活、游戏、学习等方面的行为规则。4.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各种集体活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5.引导幼儿体验与教师和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6.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培养幼儿收拾玩具和整理图书的习惯。
7.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家庭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
8.在节日期间,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9.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害怕,能与成人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10.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我服务活动,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科 学
学年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
2.喜欢触摸、摆弄、观察周围事物,并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环境和现象。3.对生活和游戏中的数学活动感兴趣。
4.喜欢自然界,愿意参与饲养和种植一些常见的动植物。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单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6.能简单了解人的基本感官的作用。上学期
1.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鼓励幼儿参加操作活动,使其乐意参与。3.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或大小进行分类。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个物体间常见量(大小、长短)的显著差别。5.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显著差异(“1”和许多),指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4”以内)的多、少、相同。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和正方形。
7.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对动植物产生喜爱的情感。8.引导幼儿感知天气有冷热变化以及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
9.为幼儿提供玩沙、水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在玩沙、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具有滚、转、停等特征。1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生活和媒体中直接接触的科技产品,并对其感兴趣。12.引导幼儿愿意用其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在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下学期
1.引导幼儿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对它们感兴趣。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感官的作用。3.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个特征对物体分类。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三个物体间量(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显著差异,并按某个特征进行“3”以内物体的排序。
5.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量词。
6.引导幼儿认识并区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感知其形状特征。7.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知道其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变化。8.引导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尝试判断上下位置关系。
9.帮助幼儿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并引导其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10.引导幼儿参加饲养和种植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活动。1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人的感觉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12.在玩沙、水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感知沙、水的特性,了解沙、水的用处并知道要珍惜资源。
1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人们的推拉动作对物体的作用。
14.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直接接触的科技产品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萌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5.引导幼儿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艺 术
音乐—学年目标
1.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愿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初步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美。2.在音乐活动中能产生较愉快的情绪体验,并愿意表达。3.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随音乐做简单的韵律活动,学会几种打击乐器的简单演奏方法。上学期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2.通过音乐游戏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接触形象鲜明、结构短小的音乐作品的机会和条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4.鼓励幼儿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5.选择浅显易懂,适合用动作来表现的歌曲,引导幼儿学习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歌唱。
6.鼓励幼儿为多重复的、短小工整的歌曲增编歌词。7.引导幼儿随节奏清晰、速度适宜的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8.引导幼儿学习模仿动作(如小鸟飞、大象走、洗脸、刷牙),参与简单的韵律活动。9.引导幼儿辨别明显不同的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0.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铃、碰铃、圆舞板),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并能随音乐用乐器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下学期
1.引发幼儿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兴趣。
2.鼓励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单纯、鲜明的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美。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的反应。5.指导幼儿学习音域在c′~a′(1~6)范围内的、歌词内容有趣并且浅显易懂的歌曲。6.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7.帮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8.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提醒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选择空间,不与同伴相撞。9.引导幼儿辨别进行曲和摇篮曲的不同风格,感受强弱、高低、音色和力度的变化。10.引导幼儿感受并能用乐器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音乐,帮助幼儿随简单的音乐节奏完成演奏。
美术—学年目标
1.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常见的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事物感兴趣,能初步感受其中的美,愿意参加美术活动。
2.在美术活动中能产生较愉快的情绪体验,并愿意表达。3.愿意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
4.能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能塑造简单的物体造型。上学期
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形象突出和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2.通过游戏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从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及环境景物中,初步获得美的感受。
4.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幼儿的表现,分享其活动的快乐。5.引导幼儿逐步认识蜡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6.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通过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对色彩感兴趣,愿意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7.引导幼儿学习画点、线条和简单形状,并能用其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事物轮廓。8.引导幼儿认识泥工的工具和材料,喜欢玩泥,并学会塑造简单的物品。
9.引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认识并学习操作简单的手工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爱护手工材料的习惯。
10.引导幼儿用撕、折、贴等方法表现简单的形象。下学期
1.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和生活里的美好事物中获得初步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2.引导幼儿用绘画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亲近之情。
3.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4.鼓励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
5.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六种颜色,引导幼儿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鼓励其换色作画。
6.引导幼儿学习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鼓励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7.引导幼儿体验泥土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物及立体物。
8.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几种手工工具和材料,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养成安全、卫生、整洁的手工活动习惯。
9.引导幼儿体验折纸的乐趣,学习用撕、贴、折、印、剪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和立体形象。
第五篇:小班上学期教育目标
小班上学期教育教学目标美术:
1、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轻松愉快的参加各项美术活动。
2、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初步学习涂染的方法,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及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黑等常用颜色,并能根据要求调换彩笔涂色。
4、积极参加手工活动,初步掌握彩泥的搓、团、压扁等方法,尝试塑造简单的形象,体验操作过程的乐趣,并通过欣赏名画,初步培养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1、听懂并学说普通话,较准确学会常用词语的发音,能安静倾听别人的讲话,愿意和老师.同伴交谈,感受用语言交流的乐趣,并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2、初步培养幼儿看图书的兴趣,学会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逐步学会用简短句讲出一幅图片的主要内容.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培养文明交往的习惯.健康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和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他们消除初入园的焦虑情绪,愿意天天上幼儿园.学习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常规,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入厕等生活习惯.2、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基本动作,促进动作灵敏协调性,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锻炼幼儿身体的基本技能,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愉悦。
3、在安全教育活动中,使幼儿知道几种大型玩具的玩法,不做危险的事情,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初步培养幼儿活泼.自信.合作.谦让.勇敢.独立性和适应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四、具体措施:
(一)健康领域:
1、组织各种户外活动、体育游戏等培养幼儿对活动兴趣,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初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其体质。
2、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每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提供 多种运动器具、自制玩具,引导幼儿会玩、爱玩。
3、注重平时的观察,发展和提高幼儿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一些基本技能。
4、通过各种体育游戏逐步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
(二)语言领域:
1、培养幼儿能坚持说普通话,并使用正确的普通话,通过个别谈话,自由活动,指导个别幼儿进行一些听说练习。
2、通过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话,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各个教学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讲话。
4、鼓励幼儿能较大方地在众人、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艺术领域:
1、利用各种绘画手段与方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初步学习用印章、棉签、手指、油画棒等作画。
2、用橡皮泥、剪刀、胶棒等材料进行制作,提高用手操作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粘贴、撕纸和简单的折纸技能,用搓、团、压等技能塑造简单的物体。
1.每天比班上孩子都早到班级,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开始啦!2.在孩子身上有永远学不完的东西,你是老师,但是得记住向孩子学习。3.当孩子回答问题支支吾吾时,请学会耐心的等待,犹如等待花儿开放„„ 4.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为沟通铺就坦途。
5.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宽容、爱护他们,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6.学习中,你是他们的引导者;游戏中,你是他们的好伙伴。7.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他们从视线上、心理上都觉得你和他们是同一水平线的!这样沟通的效果才会更理想哦!
8.善于观察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就会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
9.一个点头、一声微笑、一句亲切的再见„„细微之处的关注,带给孩子和家长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暖。
10.有的孩子,他的优点就写在你的眼里,而有的孩子,他的优点需要你用心去发现。我们不仅要用眼睛来观察孩子,更要用心灵来关注孩子。
11.做操时,可以让调皮的孩子上来带操,他们会神气得像个体操运动员。12.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几岁,你也几岁。
13.节假日或孩子生病时及时打电话问候或发短信,孩子感受到老师时刻都在关心自己。
14.和孩子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重
5.滑滑梯时,请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玩,即使倒着滑也没关系,你要做的就是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16.重承诺,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
17.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你会看到孩子独特的视野,也会更了解孩子。18.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用积极向上的朝气感染孩子。
19.委屈了孩子,能勇于承认,让孩子及时释放心中的不快。
20.关心孩子,不只在言语,更在细微处:摸一摸头发、拉一拉衣服、盖一盖被子„„心的距离在细微的动作中贴得更近。21.偶尔和孩子开开玩笑,像朋友般地笑闹!
22.区域游戏中,小脚印的运用能很好的解决入区幼儿过多的问题。23.遇到困难,多向老教师请教,多和同事交流,会有很多收获。
24.和孩子在一起,爱美的老师更应从安全、方便的角度考虑自己的穿戴。25.教研、课题小组活动,是研究教与学的有效载体,每个老师都应该成为活动中活跃的一份子。
26.对幼儿来说学会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带好手帕、向老师问好、排好队有秩序的耐心等待、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等比学会一首儿歌、一个故事更重要。27.尽可能带孩子接触泥土、沙石、花草、树木、昆虫„„在野外游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28.和孩子一起制作简单的玩具,它的价值比商店买的更大。
29.在孩子们比赛的时候,千万别吝啬你的嗓子,记得为孩子加油呐喊。
30.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让孩子参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让家长明白准备的过程其实也是经验分享、积累的过程,千万不要漠视。
31.在大人眼里是无用的东西,在孩子心中却可能是值得珍藏的宝贝哦,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好好收藏吧!
32.不要小看孩子的告状,有时潜藏着教育的良机,有时可以预防危险的发生,有时„„
33.养成随时整理的习惯,让环境更为舒适,也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有时,还可以让孩子和你一起整理哦!
34.对待睡不着的孩子,可以给他点时间,但必须强调不能影响别人。35.设个小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上来表演,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
36.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因人施教”永远是教育工作的期待和追求。
37.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说“你能行”!要多给予正面鼓励和表扬,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
38.表扬孩子时可以尝试用身体的触碰来代替语言的表达,相信你和孩子的距离会拉得更近。
39.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时候可以做个“懒”老师!
40.在班级里开展任何一项活动,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表现的最为积极、感兴趣哦!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1.如果向孩子提出了合适的要求,就一定要求他们做到。
42.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时候,老师佯装弱者,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做强者的责任感。
43.当孩子欲言又止,或是总不敢正视你,那就是孩子有什么状况了,一定要耐心、细心地多加注意。
44.批评孩子时确切地告诉他:老师喜欢你,可是不喜欢你做的某某事。45.为了引起全班孩子的重视,在讲理或批评时,让孩子们的嘴来说,而不仅仅让他们做听众。
46.看午睡的时候要注意,平时很难入睡的孩子很快睡着,或者平时很快睡着的孩子很久没睡着,可能是他们出现了不适。
47.午睡时常帮孩子盖盖被子,并轻声告诉他(她):“乖,快点睡着,老师喜欢你!”
48.学习古诗、国画等传统艺术,无意之间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49.如果手头有相机,就不要错过孩子的精彩。
50.饭后一个“小魔术”,既能稳定饭已经吃好的小朋友,又能暗示动作慢的幼儿加紧速度。
51.在自己错怪孩子、弄疼孩子等情况时诚恳地向他们道歉,这是平等,也是以身作则。
52.每天和孩子们交流新闻,能培养孩子关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53.幼儿老师要返老还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
54.孩子毕竟还小,不妨在拎包里放些好吃的,以备随时应付突发事件,往往会收到奇效。
55.每天给孩子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古诗,你会发现积累的力量。
56.让孩子喜欢阅读,和孩子一起打开书本,与文字亲近,在童话王国里感受真、善、美„„
57.闲暇时,和孩子们唠唠家常,听听他们的小秘密,分享着共同的快乐。
58.离园时,给孩子藏好小肚子,穿戴整齐回家去。家长满意了,我们也尽责了。59.主动向孩子问好、道别!在你的潜移默化中,羞涩的孩子也会主动积极!60.不吝啬自己的拥抱、抚摸,抱一抱、亲一亲班上的每个孩子,甚至轻轻拍一下屁股,就像对自己
61.有些问题假装自己不懂,向小朋友讨教!你会发现他们的智慧。
62.表扬孩子时可以面向全体,为孩子树立榜样,指出缺点时要个别交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63.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应具体,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空洞说教。64.允许孩子们向老师提出意见,这样孩子会觉得你更亲近,也会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65.午睡起来给女孩子设计新发型,她们会崇拜你的巧手!
66.了解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如海绵宝宝等,增加共同的话题。67.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你会更理解孩子。
68.把自己家里闲置的小玩意作为小礼物奖给幼儿,他们一定把它视作珍宝。69.和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石头剪子布”游戏,感受经典游戏的魅力。70.记住孩子的生日,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71.将每一个孩子当作“大人”看待,多一些平等与自主,你会发现他们真的长大了。
72.在班上称呼孩子的小名,会让孩子更感亲切,愿意亲近你。
73.了解每个孩子的爱好(喜欢的颜色、爱吃的零食、爱玩的玩具),关键的时候就是应对孩子的法宝。74.试着把活动的点滴感想、孩子的成长足迹用笔记录、用心书写,若干年后,它们会成为你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75.给孩子一个环境,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76.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听、想、说,更多的是在“做”中学习。
77.睡前一个小故事或者放一段音乐,能让孩子情绪愉悦,在家一样温馨的氛围中安静地入睡。
78.容忍孩子的犯错和遗忘,你要做的是提醒和帮助。79.为孩子保守一个秘密,你会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80.让孩子参与到环境布置中来,让“活”起来的墙饰成为每个孩子表现的舞台。81.用档案记录孩子的成长,也记录了老师的成长。
82.平时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有价值、孩子感兴趣的事,合理取舍,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83.身体不适心情不佳,你可以告诉孩子,他们会很乖。
84.对于大班的孩子,有些游戏的规则、活动的常规,不妨让他们自己来商量、确定,要知道他们也是很有主见的。而且,由他们自己确立的制度更容易被采纳和遵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重视了。
85.活动后的评价是孩子们又一次的学习机会,应得到重视。
86.孩子们最喜欢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游戏时投入到孩子们中间,你和孩子都能体会更多快乐!
87.让孩子儿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学习安静地走路、游戏„„这可是让小班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好方法哦。
88.孩子做事不仔细时,可以通过情境的模式来检查,这比说教的效果更有效。比如洗手用“开花”的形式就很棒!
89.遇到困难可以向小朋友求救:“谁愿意来帮帮忙?”相信肯定会有许多小手举得高高的!
90.在活动中尽量别对孩子提过多的常规要求,这可以在活动前完成,活动后再和孩子一起总结。
91.关心社会热点,巧妙引用,设置别具一格的主题活动。
92.不要吝啬你的语言,有些话和家长说出来,能让彼此心情释然,沟通更为顺畅。
93.老师更多地走进孩子的家庭,会更多了解孩子。家长更多走进学校,会更多了解教育和老师。
94.用“心”沟通,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
95.以“孩子进步”、“游记”和“节日祝福”等为主题开展的“写信”形式的家园合作教育,能有效增
96.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但是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说不,并向家长说明原因。
97.每个家长其实也是我们的老师,善于向家长请教的老师会从家长身上学到很多。
98.给特殊家庭或特殊孩子更多的沟通和鼓励,让孩子信任、让家长放心。99.发生意外事情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说明情况。100.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充分地利用网络,可以让家长工作更具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