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呵护生命(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20:4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成长,呵护生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成长,呵护生命》。

第一篇:关注成长,呵护生命

关注成长,呵护生命

新教育实验认为,新生命教育是新教育实验视野下的生命教育。新生命教育是以提学生身心素养为核心,让儿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为宗旨的教育。生命教育,简单说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美丽的生命》的课程目标是:让孩子们发现、体会生命的美,学会珍爱生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对各种生命的科学认识。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第一个层次就是“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珍惜人的生命,还要珍稀动物植物的生命。”所以,调整后的课程就以第一层次为目标,先了解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了解别人,珍惜别人的生命;然后通过种植管理植物及喂养小鸽子和其他小动物,学会珍惜动物植物的生命。从而以感恩的心回馈父母回馈自然。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我的《美丽的生命》课程中新生命教育的体现。

一、了解自己,健康成长

1、我又长大了,测身高体重

每个学期,我会带着孩子们测量两次身高体重,学期初一次,学期末一次。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在课程活动中的收获,我要求他们在本子的最后一页画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每次测量的身高体重,并写上日期,看看自己在几个月中成长高了多少,这可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孩子们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当孩子们记下第一次测得的数据时,一脸的庄重,好像接受了一件非常神圣的任务。今天乃至以后所记下的两个数字,承载了对自己的一份责任,未来的自己会长成什么样子呢?学生期待着。

三个月后,期待已久的第二次测量开始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长高了多少,长胖了没有。你听——“我又长高了 2厘米!” “我也长高了!”“我长胖了1千克!”“我也长胖了!”“我怎么还瘦了呢?” 有几个一点也没有长高,有三个同学的体重比以前减少了。他们满脸的疑惑,还有一点点不开心。但只要是比第一次有所增长,我就表示祝贺,祝贺他又长大了!这一次,厉来灵是这些同学里面长得最快的一个,她长高了7厘米,体重由25.5千克长到36千克,好多同学都围着她,羡慕得不得了,她也高兴地合不拢嘴。

接下来给他们分析了数据。首先,孩子们身体发育基本上是平稳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年增长2~3.5公斤。三个月内长高1厘米以上是正常的,体重增加也是正常的,并不是长胖了。

那么,为什么有的同学长得快,有的长得慢呢?除去遗传的因素和个体的差异之外,还会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生长呢?为什么有人不如别人长得快,为什么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讨论这个话题,孩子们七嘴八舌:从家庭的配餐结构到个人的饮食习惯,从自己的挑食到妈妈的唠叨,从喜不喜欢吃菜到爱不爱吃零食,从爱睡懒觉到喜不喜欢运动„„孩子们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原因——

“老师,我平时就爱吃肉,一点菜也不愿意吃,哪顿饭没有肉都不行。” “我不爱吃妈妈做的饭,妈妈就给我零钱让我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吃。” “我最不喜欢上体育课。”

“我天天在楼下打球,回家后就饿了,吃一大些。” “我从来不出去活动,写完作业就躺在床上看书。” „„ „„

问题找到了,怎样解决呢?我们总结出了加强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我们健壮成长的普遍规律。于是,我给他们讲食物的营养,讲合理的饮食结构,讲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帮他们制定了属于自己的营养计划。

再以后,每一次测量,孩子们都能试着自己分析,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方案。可喜的是,有部分孩子还督促家长学习做营养套餐,他们上体育课做课间操也认真多了。

2、人体大机器

人体是一台复杂的大机器,每个器官都是这台机器的零件,它们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工作,不管哪一个零件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这个环节我们主要了解骨骼、关节、肌肉的分布与构成,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体验这些零件在人体这台机器中是怎样协调工作的。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主题。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我们就用多种直观的方法来体验、发现身体各器官在工作中的协调,从而更好地感受到人体大机器的精密与和谐之美。

该主题是以欣赏歌曲《健康歌》开始的,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运动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在这个舞蹈动作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动起来了?学生很自然地会说到胳膊、腿、腰等部位,也有几个说出来骨骼、肌肉,甚至血液、心脏。老师都予以肯定,然后以各种体验活动进入主题。如:(1)摸一摸

摸摸自己的胳膊,看都能摸到什么,感觉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骨头硬、关节能活动的、肌肉是软的)也就是说在刚才的舞蹈当中,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然后再让学生摸一摸头部、躯干部、上肢、下肢的主要骨骼和肌肉,看谁分得清、找得多。当学生得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一个人身上的肌肉却多达600多块时,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2)看一看

出示骨骼模型,在我们人的身体里有206块骨头,当这些骨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成了骨骼。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骨骼还有什么特点? 此时,孩子们的发现可谓五花八门:“骨骼是一节一节的。”“骨骼有的地方是空的。”“那些围成一圈圈的叫肋骨。”„„我们也是用这种方法认识关节的。(3)做一做

在研究骨骼作用的时候,我出示两根同样的橡皮泥,把这两根橡皮泥立起来,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一根立起来,一根倒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呢?猜想立着的橡皮泥里有什么支撑着。打开它,发现立起来的橡皮泥里面有一根吸管支撑着,在这里,橡皮泥相当于肌肉,吸管就是骨骼了,由此得出骨骼有支撑作用的结论。用豆腐脑模拟大脑,在上面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相当于头盖骨,让学生在玻璃器皿上拍一拍,豆腐脑完好无损,假若拿掉玻璃器皿会怎样呢?由此让学生体会骨骼的保护作用。(4)试一试

对于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方法获得的,如:肘关节不动,摸一摸自己的耳朵,膝关节不动,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从而体验到关节的灵活性;在研究肌肉牵动骨做运动时,让学生做伸臂曲臂的运动,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等。让学生做一个动作,说说参与这个动作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协调完成这些动作的。学生通过做各种活动亲自体会,慢慢领悟到各器官的神奇功能,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最有说服力的。(5)拼一拼

了解了人体的主要骨骼和肌肉,知道了它们分布在什么部位,我打印了人体骨骼、肌肉的图片,裁剪成不同的部分,分发给孩子们,比一比谁拼得又快又准,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在拼图的过程,对人体的主要骨骼肌肉又加深了印象。

3、我要健康成长

本环节是人体主题的总结和后续。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怎样使自己长得又高又壮,使自己的骨骼肌肉更加有力量,关节更灵活,使自己健康地长大呢?

小调查: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你喜欢什么运动?经常锻炼身体和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份长期锻炼计划,并与前面的营养计划结合。告诉学生,这两个计划不但能使我们长得健壮,还可以预防疾病呢。谁愿意吃药打针呢?看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

第二篇: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心灵成长

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心灵成长 ——由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引发的思考

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 何铁华

在许多人眼里,现在的孩子似乎应有尽有,从耐克到电脑,从哇哈哈到蜡笔小新,从肯德基到哈里波特„„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也许我们的家长也会承诺给他们摘下来。按理说,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孩子们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可是,却有这样一些孩子,它们不愿向人敞开心扉,整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往,整天萎靡不振,甚至产生逃学、轻生的念头。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我就遇上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潘某。她是上学期转入我班的插班生,平时经常迟到,带回家的作业本子、卷子时不时丢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瞪着双无辜而又茫然的大眼睛,从不举手发言,下课也不愿意跟同学玩,即使受了委屈也不解释„„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老师们往往不知所措。的确,转化这样的问题学生如同呵护口袋中的一个鸡蛋,得轻拿轻放。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关爱和理解中寻找创伤原因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诚然,人人都有被人关心和爱护的渴求,但是,家庭的变故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中的这些特殊群体,他们孤僻、沉默寡言、情感极其脆弱,更是需要我们的关爱。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不仅需要腿勤、手勤,还需要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应学生那纤细的心灵,才能捕捉到“蛛丝马迹”,及时开导,发现问题,对问题多一点关爱和理解,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以心换心,才能育好人。

1.复杂的家庭环境,创伤了孩子的心灵

上门家访,才知道潘某的父母闹离婚,母亲为了争夺孩子,瞒着父亲把她从刚对小学生活有点熟悉的泉州转到我校,让她走进陌生的新环境。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外,母亲把她看得很紧,不让她跟爸爸联系,因为她跟父亲感情好,母亲生怕孩子被爸爸带走。为了找爸爸,这孩子一回到家,就哭着、闹着要找爸爸,对妈妈的态度很糟,经常因不满妈妈的所作所为而不吃饭、不睡觉,有时甚至连进校门有时也要家长硬拉过来。父母的爱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孩子一旦缺失父母的关爱,自然就会有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怪她会丢作业、迟到、不听课、不合群„„

2.流失的集体温暖,造成了孩子的孤僻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它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的爱心组建,需要全班同学对集体的用心融合。如果众多同学对某个个体起而攻之,这个个体就会脱离集体,产生孤僻心理,就无法沐浴于班集体的温暖之中,就会成为“问题儿童”。由于潘某经常有违纪现象,所以得不到老师的赞赏,进而同学们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久而久之,在同学的眼里,她绝对是一个坏同学,谁也不愿意主动跟她玩。难怪她曾对同学说过,在家里,爸爸不要她了,妈妈也不喜欢她了,经常对她发脾气,在学校里,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看不起她,她不要上学,她要找爸爸。

二、在倾听与尊重中搭建教育平台

中国有一句古诗:“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那么你也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错,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十分丰厚的精神赠予。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能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是心与心默默的靠拢,是情与情悄悄的对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的自尊心就找回来了,那么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基于这一认识,面对潘某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亲切与她拉家常,了解她心中所思,有时也因为她的大方表达由衷地翘起大拇指。她受宠若惊地望着我,无邪的目光中闪烁着光亮。在倾听中,我欣慰地看到: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尊重、接纳、期待中分担痛苦,共享快乐,她的意义远不仅仅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是行将熄灭的思维火把,铸成的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

三、在赏识与激励中尝试教育成功

赏识是阳光,激励是雨露,从某一个角度说,成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源于赏识与激励,它能使孩子们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大自然的博大和精深只有走近它才能发现和领悟,因为一切都是充满变化,充满灵性和独特的。同样,教育也不是用一个模子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老师要不断的赞美、赏识、激励他们,才能收获教育上的阳光,看到生机盎然的满院春光,才能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为了赢得孩子的信任,我先把潘某的座位调到靠前的位子。当她上课开小差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她,给她暗示,提示她认真听课;我时常把她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抛给他„„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有几次还捧回我自制的奖品——纸孔雀、纸金鱼„„在师生赏识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她久违的笑容,课间也有同学找她玩了。我还利用手工课教会她做了一本专门用来记作业的小本子,每完成一次,就在上面画一只小动物。通过一次次的赏识与激励,渐渐地,她从拒绝回答到小声回答,最后那双小手终于能经常举起了,作业也能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

三、在宽容与民主中进行心理引导

教育的奇迹在于:教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问题学生的心里有一堵墙,只有打开心结,才能使这个孩子真正生活在阳光下。肓人先肓心,为了让潘某感受到久违的爱,我找来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问题,要负起责任,给她一份完整的爱。我建议孩子的母亲不要让孩子卷入大人的是非之中,给她搭建一个与父亲交流的平台,允许孩子与爸爸通电话、见面,汇报学习情况等。家是孩子的避风港,更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后,从此孩子的性格变了,变得积极,和妈妈也亲近了,还会主动给老师、同学们讲周末跟爸爸玩的情形。同时在班干部的帮助下,在班里设立“悄悄话专栏”,让该生参与负责,让她不但说出了自己的苦恼与喜悦,而且还感受到同学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人人都有苦恼,只要正确面对,烦恼也会变成生活的小插曲。经过老师的引导,心灵的对话,她的心放宽了,终于明白爸爸妈妈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都很爱她,于是教室里多了一位阳光女孩。

每个孩子都是一只放飞的风筝,父母的爱是风筝的线轴。有轴的风筝是幸福的,它可以快乐地飞翔。“单亲家庭”这样的风筝,离开轴的牵引,线变得那样的脆弱。我们做老师的要有一双“慧眼”,一颗“细心”,一旦丝线断了要及时发现,用我们的爱心当轴,将“风筝”的丝线接上,让这些特别需要爱的孩子们也能在蓝天上飞得更高、更远„„

第三篇:关注生命成长专题

关注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真

2012年5月21日,带着还没有完全从忙碌的工作中收回的焦躁不安的心情,我和其她199名骨干教师一起踏进了山东女子学院的大门。大学毕业已经十年,在幼教这片沃土中我也从一个学生成长为有工作经验的“老教师”,然而,走进大学的校园,在这为期十天的学习中,依然有很多的感慨和蜕变。

多年的工作经历,天天重复的工作程序,让我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繁杂的琐事,棘手的难题,让我感到倦怠;生活、工作、时间的冲突让我忘记了学习;然而,当我们坐下来专心聆听专家的讲座时,一个个谜团被打开,一个个难题被破解,一个个时间被挤出;我深深地认识到,学习不能停下来,再简单的工作也能做得最好,王翠霞园长的《幸福,从这里起航---课程视野下幼儿园生活环节的组织与实施》、董旭华教授的《回归与重构----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分析与反思》、张卫东主任的《幼儿园安全管理与实践》、丁海东教授的《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刘莹园长的《三位一体班级管理》、韩冰川副园长的《回归教育本真 关注生命成长》是对我们幼儿园工作的角角落落做的最好的诠释,简单的工作却做出了大智慧,这让我看到自己工作的差距与不足,满足于现状不会有学习的动力,停下来不学习就永远不会进步,十天的学习,给了我要努力的方向,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加强学习!今天,我想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当然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跟大家分享里面的精髓,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大家有帮助的一部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韩冰川老师所讲授的《关注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真》,首先我想介绍一下韩老师,她是淄博市职三幼儿园的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已经在全省各地进行过几十场关于儿童阅读、儿童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比与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第二部分:我们能做什么——做我们能做的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对比与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那怎么对比呢?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对比: 1.一段录像——讲述的是运动与精神力量的缺失 2.一个PPT ——讲述的是自理能力的缺失 3.一篇报道——告诉我们的是自然的缺失

4.两个案子——通过血的案例告诉我们情感教育的缺失 5.三桩事件——孩子的生命感的缺失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段录像:这是日本小樱桃幼儿园的视频,那里的孩子只有一岁左右。他们学习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不会用勺子吃就用手抓。院子里有一座高六米多的小山,孩子们每天都在山上爬上爬下,年龄较小的孩子爬不上去,老师就在一边鼓励他和他一起爬,而不是像咱中国的家长一样把他抱到小山上。我想这正是日本家长和中国家长的区别吧!当中国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追着到处跑的时候,日本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如何自立了,这确实值得我们家长深思。大家可以通过录像比较一下我们未来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的差异。

相信大家看了刚才的视频都是非常震惊的,是的,日本的孩子现在都在接受这样的教育,孩子拥有了强大的内心,坚强的毅力,勇敢的精神,那我们的孩子呢??

下面请大家看:中外儿童身体素质方面的鲜明对比:日本孩子在冬天光着背穿着短裤跑步;成人穿着厚厚的棉服十,日本学生都是穿着单衣服;日本小学生在踢球;日本学生躺在冰水里,看他们痛苦的表情,可是他们依然在坚持学生双手搬着木头来锻炼意志力,如果有一个学生松手,不但砸到你的脚,也会砸到同伴的脚,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再看看我们中国的越来越多的小胖子,做个仰卧起坐都很困难;这是上海一次中学运动会的开幕式,学生绕场跑半圈,就已经有很多坚持不下来的;这幅照片告诉我们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广州为了加强学生身体锻炼,曾号召学生每人买一个足球,也就是“足球日”,当天孩子很愿意踢足球,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是当足球日过去之后,又有几个孩子还能坚持踢足球呢?近几年外国小学生和中国小学生进行过一场小学生足球比赛,大家猜一猜谁会赢?几比几?15比0;这个结果中国很吃惊,又找了一所中学,而且是有足球特长的,这群外国小学生又和我们中国中学生进行了一场比赛,大家猜着次谁赢了?几比几,5比0。这说明国外竞技运动的争强意识在不断加强。

我们看了那么多,那我们思考一下运动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身体的健康;生命的延续;内心的强大;民族的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记着两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第二,我们来看一个ppt:是不是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 大家看,这是日本小朋友的书包,每个小朋友上学都会自己带好几个书包,有装被子的袋子,有装衣服的袋子,左边是装阅读书的袋子,右边是装鞋子的袋子;大人空着手,所有的书包都孩子肩背手提着,这是很震动人的场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爷爷还是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上面所说的少说也有两个三个书包都是有孩子自己拿着,而且还跑得飞快,爱孩子,爱在心中,而不是手中。大家看这一张照片,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与皇太子德仁陪同小公主参加幼儿园入园仪式,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着书包。

每天早晨都会重复那么一段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慢慢体会到,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贴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2、3岁开始的训练,给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情的习惯。那我们中国的家长是怎样做的呢?给孩子穿衣,帮孩子吃饭等等,想想我们对孩子的爱是那样的肤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报道:自然的缺失。“自然缺失症”并非一种病,而是描述现代人们与自然的割裂越来越深的现实。研究表明,包括儿童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愤怒、暴力倾向、儿童多动症、自闭症等都和自然缺失有一定关联。

越是与大自然亲近,越容易感情丰富;越是顽皮好动,越使生活乐趣无限;而感情丰富又顽皮好动的人,往往是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人。大自然对于人类究竟是什么呢?生活无数次地证实,亲近大自然的人,固然不能保证永远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而疏远大自然的人,注定难以进入和谐人生的正常轨道。

— 孙云晓

孙云晓是来自于青岛的一位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柳斌先生说:“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孩子,社会的孩子,但首先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大地的孩子。我们需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天真,不能以一代 人的刻板为代价。因为被这种呆板所钝化的他们应该不说,恰恰是人类活跃的思维,被磨损的恰恰是灵感与悟性。” 柳斌先生是来自于江西,98年任教育部总督学。

三毛有篇文章叫作《塑料儿童》,有一篇是这样写的:在蓝灰色的山峦上,只有荷西与我看着美丽的景色,车内的五个孩子鸦雀无声,他们埋头在漫画里。烤肉,生火,拾枯树枝,在我做来都是极有乐趣的事,但是这几个孩子悄悄耳语,抱着分到的漫画书毫不带劲的坐在石块上。四周清新的空气,野地荒原,蓝天白云,在他们,都好似打了免疫针似的完全无所感动,甚而连活动的心情都没有了。最后,五个显然是有心事的孩子,推了老大代表,咳了一声,很有礼的问荷西:“舅舅,还要弄多久可以好?”“怎么算好?”

“我是说,嗯,嗯,可以吃完了回去?”他摸了一下鼻子,很不好意思的说。“为什么急着回去?”我奇怪的问。

“是这样的,今天下午三点有电视长片,我们——我们不想错过。” 荷西与我奇怪的对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又是一群塑料儿童!”

这几个孩子厌恶的瞪着我们,显然的不欢迎这种戏称。

车子老远的开回家,还没停好,孩子们已经尖叫着跳下车,冲进房内,按一按电钮,接着热烈的欢呼起来。“还没有演,还来得及。”

这批快乐的儿童,完完全全沉醉在电视机前,忘记了四周一切的一切。

韩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一件她身边发生的事情,周日她们几个家庭一块组织去沂源看桃花,路上他们看到一篇篇的桃花非常的美,然后不停的跟自己的孩子说:看看,桃花好美呀!可是孩子们抬头看了一眼,说了一声嗯,就低下头继续玩手机游戏,根本没有发现桃花的美,大自然的美,大自然对孩子的吸引力减少了,孩子宁愿玩电脑,看电视,我们周围的塑料儿童越来越多,我们现在也快变成塑料儿童了。我们的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城市仍在扩张,自然、荒野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逐渐消失。另一方面,“一辆校车出事故,全国的孩子不能春游”安全的压力让我们不敢带孩子走出校门。自然教育正被忽视甚至遗失。自闭症、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其实也是与自然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这些远离自然长大的孩子,已经失去大自然天赋给人的灵性,已经习惯了物质代言欢乐,他们心理脆弱、情感冷漠,塑料时代已经来临。

再看一下两个案件,他告诉了我们情感的缺失,一个是药家鑫事件,一个实小月月事件,这两个事件离我们时间都很近,相信大家还很了解这两个事件。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柴静访谈药家鑫时,药家鑫说:先投胎,做父母,同时捐献眼角膜,其实最后时刻他已经后悔了,可是他爸爸说:“不必了,把你的所有罪孽都带走吧”爸爸没有原谅他,父母爱孩子是无条件的,应该无论美丑好坏,父母应该爱孩子,可是药家鑫的爸爸觉得孩子给他丢脸了,不给他任何改过的机会,这说明他的家庭教育有问题,缺少了情感教育。再看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但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请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这是汪洋说的一段话,我们从小悦悦事件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冷漠已经到了相当恐怖的地步,我们试想有一天,当你倒在马路上,可能没有一个人来帮助你,我们该怎么办?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信任和情感。

我们再看三桩事件:充分说明了生命教育的缺失 小学生相约自杀事件调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观珠镇南路小学3名小学生被发现喝农药中毒,其中一人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另外一对兄妹现仍在医院抢救。据当地警方初步调查,怀疑三个小孩觉得父母关爱太少,相约喝农药自杀。记者来到观珠镇南路小学采访相关人员,试图还原当天的事情经过。调查后发现,三个最大只有12岁的孩子,仅因为闲聊时的一句话,即决定用自杀来解除烦恼。刘海洋伤熊事件:2月23日,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残害北京动物园黑熊的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如果仅从学习成绩上看,刘海洋同学无疑是一个好学生:刘海洋在中学时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全校3000多名学生学习的榜样,这说明学校过多关注学习成绩,对学生情感关注很少。

流浪猫:半年来,复旦学生张亮亮以各种方式在复旦日月光华BBS动物版块上骗取领养了20多只猫咪了,起初,这些被领养的猫咪总是很快的就消失,没有人知道它们去了哪里,直到11月29号。朋友敲开了宿舍的门。宿舍内的场景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以前还是生灵活现的猫正萎缩在笼子边,一只眼珠不见了,只留下个黑色的,鲜血直流的大窟窿„„

很多人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的割裂是很有关系的,如果孩子从小养过小动物,绝不会出现刘海洋伤熊事件等,生命不是永远都在的,生命教育缺失要从小开始。

大家看三个条幅: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这本来是一名女作家写的勉励自己的话,却被放在了学校教育中;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标语在高三的教室中悬挂着已经司空见惯了;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我们缺少了对生命的爱与尊重,包括对自己的。我们缺少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孩子在我们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不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命。

相信大家都听过五道杠少年干部黄艺博的事迹吧,一般学校都是三道杠,他是唯一的五道杠。黄艺博,13岁,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初一的学生。现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因其“两岁看《新闻联播》,7岁读《人民日报》,拍照时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博文中屡次出现„审阅文件‟、„欣然题字‟等„大人式‟的话语”而爆红网络。一幅照片黄艺博在批阅文件,一幅照片黄艺博和某某合影留念,大家看他的表情,表情缺少纯真,根本不像个孩子,我们缺少对童年的尊重,缺少对童真的保护。

再看两个大师级人物爱因斯坦和漫画家丰子恺,看看爱因斯坦的吐舌头的可爱的表情,他们保有童心的成就很大。跟大家说一个爱因斯坦的小故事:一天,爱因斯坦和妻子要去参加聚会,妻子 因为有事情没有办法去,就和爱因斯坦说,请爱因斯坦帮他看看最近流行什么样的晚礼服,爱因斯坦答应以后就一个人去赴宴,回来以后妻子问他:今天哪件礼服最好看?爱因斯坦无奈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我没有看到,从上半身看,没有衣服,桌子以下我又不能看,所以我什么也没有看到,是一位多么幽默的老人啊!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是是黑柳彻子又一畅销的百万册的力作,一天黑柳彻子要坐火车去看朋友,他提醒乘务员快到时早告诉他,可是乘务员因为太忙了忘记告诉他,当他听到火车报站时,才知道到站了,马上下火车,朋友见到他的样子惊呆了:他一手提小电视,另一手提着两只靴子,嘴里还叼着海带丝,海带丝足有一米多长,像丝带一样飘在身后。

丰子恺写过《我们这些大人们》,摘取了其中的几段话:由儿童变为成人,就好比青虫变为蝴蝶,而青虫的生活和蝴蝶是大不相同的。他告诫成年人:对待孩子,且不可在青虫身上装上翅膀,教他同蝴蝶一起飞翔,而应是蝴蝶收起翅膀同青虫一起爬行。同时也告诫老师:收起翅膀,要走贴近孩子。

有的老师也曾看多《花婆婆》这本书,《花婆婆》告诉我们人生要做的三件事:

1.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2.要找个喜欢的地方住下来

3.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而我们要孩子做的三件事: 1.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2.找份好工作 3.买套大房子

我们缺少了对孩子积极价值观的引领,我们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胜于心理健康;我们重视孩子的成绩胜过重视孩子的快乐;我们一心要让孩子成功,但自己都搞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只教给孩子成功的方法,却没有教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走过人生的低谷;借用高晓松的一句话:“如何在没能成功的人生里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二、思考

我们思考一下成长需要什么?我们的幼儿教育应该关注什么?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

植物与人,植物成长需要什么?阳光、空气、水、土壤。大家看看这棵树了吗?修建的很有型,看上去有楞有角,很整齐划一,这就好比我们当今的教育。

那人的成长呢?当然首先需要老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园丁,我们除了要给学生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土壤,我们更要留给孩子足够自由的空间。

虞永平教授告诉我们:反思自己的成长,学习要靠自己,不是外在力量驱赶的,而是内在力量,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马达,内在小马达带动我们自身的成长。

《让孩子的心灵去闲逛》出自于朱自强,书里说让孩子心灵闲逛的时间就是心灵自由和解放的时间,在幼儿园往往孩子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厕所,因为他觉得上厕所时老师不会跟的那样近,可以让他闲逛一会。

王学富说,我们中国每个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人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从小学开始就要求标准答案,我们也不例外,每当专家和老师研讨时,或是需要老师发表意见时,很少有人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哪怕专家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国也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中国文化要求一群人的沉默,相对于中国,美国倡导个体,特立独行,我们有的海归家长就曾经要求我们:我家孩子不用要求他坐好,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不用强迫,想干嘛就干嘛,只要高兴就好。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特的,但是,当一个人生下来,迎接他的文化有太多的“一致性”的要求,这会压缩孩子成长的“独特性”空间,他的创造力也一并被压抑了。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

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

期待每个人都有活出自己的勇气;期待公众、文化和教育给每一个个体留下独特的成长空间。这段话就出自于王学富的《生命没有标准答案》一书。

我们要给孩子一盒自由的空间,丁海东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自由与快乐》,这篇文章曾被刊登在《学前教育》卷首,大家可以有时间去翻阅一下,文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快乐根植于其内在的自由。快乐只能源于自由,或者说快乐体验即自由体验。只有在自由自主的、不受压抑与束缚的体验中,儿童的需求与愿望、好奇心与兴趣才能得到满足,儿童的尝试与探究、意识与行动才是独立和开放的。我们要反思孩子从入园一直到离园,可以让孩子有自由的时间有多少?

自由的空间对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自主的时间与空间,以保护孩子的天性。

李季湄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育就必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而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索?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还是变得自卑、消极、自我中心?是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不断增长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畏缩、感情冷漠?这些都必须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那可以说,无论我们教了什么,教了多少,都是失败的!因为我们所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多得多。

在这里让大家看一个视频《太难了》,大家反思一下小学生怎能不厌学? 插入视频,大家说说孩子难不难?我们学校里的教育是不是也有类似情况,让孩子觉得难,但孩子又不得不去完成的呢?家长一味的跟孩子唠叨,你现在吃点苦,将来是幸福的。孙云晓提出我们要允许孩子在童年有一段呆呆的、梦幻般的、爱玩的、胡说八道的时光。因为,童年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

《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写的,这位教师不管多忙,都会每天记录自己的随笔,结果因为网上点击率很高,就被余勇平教授发现了,帮他出了这本书,童年时期,如果孩子遇上一个好老师,孩子会终生受益。

大家也还记得颜艳红,当柴静专访颜艳红时,由于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听说幼教学费少,好找工作,便报考了当地的教师进修学校学习幼教。她说,她理解的幼儿园老师就是和小孩在一起,嘻嘻哈哈,玩玩闹闹,柴静问她经过学校学习后学到了什么呢?她说在学校感觉是混日子,没记住什么,解说也说到学习幼教的很多学生也只是在学校学学唱歌、跳舞、弹琴,并没有太多真正对幼儿教育感兴趣的学生。为什么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让学生产生对于一种职业的热爱或者向往呢?作为职业学校不应该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这份职业的内心期待吗?

这期的题目是“颜艳红:我不认识我自己”,契合着她内心的一步步的变化,自卑而演变的虚荣、网络时代的伪装与炫耀、感情的挫伤让她开始了畸形的转变,浮夸而躁动的世界更让她寻不得自己的方向,更不知道内心是什么样子的,她说每天拉着脸打的上班,然后打的下班,每天都这样过去了。社会中这样的人其实比比皆是,因为大家都忘了问问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什么样的梦想?

颜艳红说,她不认识她自己了。颜艳红成为现在这样会迷失自己的一个成年人,是有让人叹息的原因,但是从来都没有意识约束自己,因为不警醒而沦落到连基本的社会公德常识都没有,最终酿成悲剧,去伤害那些无辜的人。颜艳红们要么继续行尸走肉地、对社会有害地存活着;要么等到幡然醒悟的时候,会怎样地悔过和没有尽头地迷茫。

看看别人,反思自己:我们就是小小的幼儿教师,改变心情,改变教学方式,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做。做自己能做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如果每个人都向文明迈进一小步,我们的国,民素质就会提高一大步,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朝理想教育迈一小步,我们中国的教育也一定会前进一大步!

第二部分:我们能做什么,分享三幼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从现在付诸行动,做我们能做的。

1.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2.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离自然更近些。

一、尽可能多的为孩子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 1.每天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

2.每天集体教学活动不超过35分钟

3.每天自主区角活动时间不低于1.5小时 4.每周五上午1小时的全园区域性体育活动

他们幼儿园不管小、中、大都是每天一个集体教学活动,虞勇平教授也提出,把集体教学减到最少,把区域活动曾到最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市直三幼的区角活动,因为时间关系我带领大家简单浏览一下,首先看布置合理的区角:图书角,娃娃家、建构区、益智区;首先看一下舒适、温馨、光线充足的阅读角,他们的阅读角多都靠近窗户,这样采光很好;大家再看操作材料,孩子的操作材料不但丰富,而且摆放有序,东西多而不乱,而且他们经常准备一些真实的材料,比如说自制小拖把,微波炉,锅碗瓢盆,炉灶,榨汁机等等,孩子可以自己泡茶,自己包水饺,自己榨果汁,这些都是孩子们家里不用,家长贡献给幼儿园的,真实的材料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比较喜欢;班级布置区角都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像家一样的环境,比如拜访全家福照片,让孩子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感觉,比如说娃娃家,孩子可以自己做爸爸、妈妈进行自由的角色游戏,看孩子进行区域活动那个都是那样自主、自由、投入、快乐,小朋友在认真的打电话,安静地看书,耐心的做妈妈,认真的搭建他们的汽车跑道,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学会了与人合作。

尽可能的让孩子们离自然更近些。

1.我的田园小家——为孩子提供自然田园的环境 2.我的动物朋友——让小动物成为幼儿园的一员 3.我和四季有个约会——带领孩子走进自然

4.小菜园里的春种秋收——让孩子亲历蔬菜的成长过程

幼儿园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自然的、田园的、有生命的环境,比如他们幼儿园的自制小棚,树桩座椅,木棍小房子,还能都能从幼儿园感受到浓浓的田园气息。首先看一下我的田园小家,还给孩子们准备了吊床,孩子们在田园小家里随意攀爬,可以躺在和好朋友草地上聊聊天,可以一起玩吊床,还可以用竹筒一起探索水的奥秘,更喜欢玩沙子,他们给了一份真正属于孩子的环境。

我的动物朋友——让小动物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每个教室都饲养着小动物,有的养小鱼,有的饲养小乌龟,还有的饲养变色龙、兔子,小松鼠等等,我主要说一下两只母鸡,孩子们给两只母鸡起了好听的名字,一只叫做罗丝,一只叫做卡梅拉,孩子非常喜欢这两只母鸡,这两只母鸡喜欢散步,不管是教室还是办公室,它们每天都会去转一圈,而且他们还安排了饲养员轮流给他们喂食,罗丝第一次生蛋的时候,整个幼儿园都轰动了,生得五个鸡蛋进行了全员展示,孩子们用小手摸摸鸡蛋。还一个劲的说:还热着呢~~其实鸡蛋早就不热乎了,但是他们所有小朋友都为罗丝高兴。

我和四季有个约会——春日踏青,夏日亲水,秋日采摘,冬日雪中嬉戏。他们的种植园也是利用的非常好,每个班级一个种植园地,教师和孩子一起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秋天的时候他们一起享受采摘的乐趣、收获的喜悦。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也最值得珍视的时光。快乐的童年,可以蕴育美丽的人性;快乐的童年,可以预示幸福的人生。

我们思考一下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

我们是为了所谓的“明天”而让孩子们早早就开始承受学习的压力?还是关注当下,让他们尽情的享受童年该有的快乐与幸福?

我们是让他们的心灵之花在没有发芽之前就在过多的关注与压力下枯萎,还是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肥沃的土壤、自由的空间,让它充分的去孕育、积蓄生长的力量,像野花一样烂漫的成长?

难忘童年两个关键词:童年、幸福

幸福不只是高兴,幸福是愉快和充实,所谓充实就是做事,就是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做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需要思维和情感参与的事。

童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童年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我们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

我们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他自己的力量,成人所要做的是帮助他让他自己成长,而不是代替”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经历,更不能代替他去体验与感悟,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带领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近生活,让他们亲自去经历、体验、感悟和成长。

回归教育的本真,关注生命成长,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一次关注生命的工程,它使不完美的生命趋向完美,将平庸的生命铸造的辉煌。教育的责任就是为每个生命的成长提供最大的可能和条件”。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关注幼儿的生命成长”才是教育的本源,如果我们的眼中紧盯着“分数”、“升学”没有了对 “鲜活的生命”的关注,“一切为了孩子”就仅仅只是一句空话;我们所谓的教育、所谓的管理、所谓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注生命成长包括身体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幸福童年的体验;生命成长的质量。

教育不是偶尔的灵感顿生而成的论文,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

——《爬上豆蔓看自己》

坚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关注生命,关注幸福、珍视童年,在生活中发现资源,完善课程。让孩子的童年就像它本该拥有的样子吧!让我们共同捍卫孩子的童年!

第四篇:关注幼儿健康 呵护孩子成长

关注幼儿健康 呵护孩子成长

阿荣旗中蒙医院内一科到第三幼儿园开展幼儿急救健康知识讲座

幼儿安全问题一直是各个幼儿园及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减少因缺乏急救知识而错失最佳抢救时机的悲剧发生,2017年10月16日,阿荣旗中蒙医院内一科组织人员深入到第三幼儿园,为老师们讲解急救知识。

在第三幼儿园的舞蹈教室中,青年医生闫循学结合PPT演示,详细讲解了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并针对高热惊厥、腹痛、鼻出血、气管异物等伤害的急救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示范和讲解,让老师们掌握基本的急救技巧。急救知识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赞扬闫医生的急救知识让大家获益匪浅,在碰到类似情况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第三幼儿园园方领导也表示,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并希望以后有关医疗方面的知识和问题都能够得到中蒙医院专家医生的指导。此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在未来,普及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传播急救理念,我们会一直坚持。(通讯员杨丽丽)

阿荣旗中蒙医院内一科走进第三幼儿园开

展手卫生讲座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秋冬季节天气严寒,孩子们更易患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健能力,让孩子少生病,2017年11月17日,阿荣旗中蒙医院内一科组织人员走进第三幼儿园,为老师和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卫生及口腔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中,内一科青年医生闫循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手卫生及口腔卫生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懂得了洗手的重要性及正确洗手的步骤。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并积极参与“七步洗手法”的示范互动,取得了预期效果。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就日常幼儿卫生保健常识与医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此次活动加强了对孩子们如何正确洗手的宣传教育,有利于他们养成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传播、提高儿童的自我保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讯员杨丽丽)

阿荣旗中蒙医院内一科积极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与膳食指导

高血压是心梗和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50%-70%的脑卒中及40%--50%的心梗都与高血压有关,致死致残率极高,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为加强慢性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内一科对住院患者积极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调理、功能锻炼等方面临症施护。

“这个降压操动作简单,又容易记,学会后我就可以自己保健了”,住院患者张素琴高兴的说,责任护士杨丽丽正在教患者中医穴位降压操。内一科对所有护理人员都进行了降压操及眩晕操的培训,并都熟练掌握了穴位的具体位置,以便更好的教授患者。(通讯员杨丽丽)

第五篇: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

生命教育演讲稿

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

杜厝小学

刘伟琼

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

净峰杜厝小学刘伟琼

前不久在报道上看到四川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因觉得活着太恼火了而服农药自尽,深感震撼。八岁,这本应是天真可爱的年龄,可却承受不了来自作业的压力、父母的责骂而自尽了。真让人痛惜!而像这样青少年自尽的事例似乎越来越多。

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当如花的生命逝去后,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痛心和警醒。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

该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呢?课堂教学无疑是个主渠道。我们应该让生命教育尽快走进课堂,通过讲授、讨论让学生了解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使学生能坦然面对生死。除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外,还要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触及心灵的真切感受中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比如在瑞典,小学老师会让孩子摸着孕妇的肚皮给他们介绍生命的由来,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是多么艰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

生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会爱与被爱的教育,我们要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感悟深刻的体验实践的班队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

我们也可以在班内开设“知心信箱设立悄悄话专栏,设立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我们要经常以谈心、故事暗示、书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疏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烦恼,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人生、珍爱生命。

除了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外,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把生命化教育促进儿童生命发展的理念驻扎在心灵深处。

有这样一个故事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呢?也许你有可能就是那些哄然大笑的人们当中的一员,我想问的是,在还未完全了解孩子的想法时,我们是否有权利取笑他?其实我们经常从孩子的话里断章取义,然后得出一个想当然的答案。仔细想想,有时候孩子会误入歧途,走上绝路,并不是不懂得珍爱生命,而是因为感受不到身边人的关爱和信任,支持和理解,正是这种心灵的孤独让他们害怕面对,厌倦生命。

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和不幸。在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往孩子的头脑里浇灌东西,却严重地忽视其心,忽视每个孩子心灵的需要和发展。我们懂得关心知识和学问,懂得关心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懂得关心社会和生活,却往往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深处缺乏真正的关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教育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完善儿童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培训,而忽视其心灵的成长与健全,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失去了教育工作者本身具有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如人这为人所必需具有的品性。

对于孩子,我们普遍缺乏耐心的期待和细心的理解。教育需要方法,但方法绝对不是第一位,最重要的是教育能不能用宽容、慈祥的心去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让他自身的力量增长,让他自身的价值感不断攀升。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到在课堂生活中,在学校生活中,孩子们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我们又能提供哪些条件来呵护他,成全他,怎么善待他的各种生命需要。成绩越差,越不能歧视,毛病越多,越要亲近,家里越穷,越要体恤,他越是不知好歹,你越要知好歹,因为他正在成长,而关爱、宽容、谅解、等待,就是对生命成长最无私的呵护。

最后,让我以张文质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演讲:

生命教育——

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意义开始,从创造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交往方式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让我们齐心协力奔赴在生命教育的战线上,用心呵护生命的成长,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永远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下载关注成长,呵护生命(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成长,呵护生命(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呵护生命(合集)

    呵护生命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物体;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有轰轰烈烈,有平淡如水,有艰难困苦,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克服它,只要你战胜它......

    关注校车安全,呵护孩子成长(合集5篇)

    关注校车安全,呵护孩子成长 关注校车安全,呵护孩子成长。这个社会本应尽到的义务却一次次被学校,幼儿园忽略。直 到一次次血的教训才惊醒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幼儿安全问题上的一......

    呵护心灵,关注成长 彭书成

    呵护心灵关注成长 身体健康就如打开一扇有行之窗去接受大自然的阳光之浴,而心灵则是一扇无形的窗同样需要呵护,需要阳光的沐浴才能健康成长。 每个人的心理既有阳光的一面,同时......

    班主任案例:呵护生命 守护成长

    呵护生命 守护成长 蒋 莉 《红楼梦》第59回,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柳叶渚边嗔莺咤燕”。莺,指的是宝钗的丫鬟莺儿;燕,指的是宝玉房里的一个丫鬟春燕。柳叶渚,意思是在栽有柳树的水边......

    关注生命成长 激扬生命本色

    关注成长 激扬生命 ---- 2011年元旦致辞 回首凝望,校园遍地弥漫深情; 迈步前行,灵魂深处氤氲渴望。 值此新年来临之际,我代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教学教研、......

    生命的呵护

    生命的呵护 生命就像一朵还未盛开的花朵,需要温暖人心的呵护,才能够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偶尔也要有勤劳的蜜蜂和漂亮的蝴蝶的点缀才会显得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生命的呵护

    生活就像一朵花尚未绽放,需要温暖和人性化的关怀,可以芳香,清爽,偶尔有一只努力工作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点缀将变得充满活力,充满活力。 感恩的心,感谢你,与我的生活,让我有勇气做......

    【精华】呵护生命作文(大全)

    【精华】呵护生命作文6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