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卉学课程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
花卉学课程论文
题 目 切花花卉在花卉装饰中的应用
姓 名 李梦娜
学 号 2010259
5所在学院 林学院
年级专业 10级园林2班
指导教师 李存华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20 日
切花花卉在花卉装饰中的应用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10级园林2班 姓名:李梦娜 学号:20102595
摘要:植物的茎、叶、花和果的色彩、形状、姿态有观赏价值,或有香气可取的,都可切取供装饰之用。切花较盆花更方便,常用作插花、花篮、花圈或花环、花束、扣花及其他装饰等。用切花制作的花卉装饰造型来美化室内及建筑近旁,创造优美舒适的劳动、生活、休息环境;或应用花卉专为各种集会、展览场所进行美化布置,以突出主题,烘托或调和气氛。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及花卉装饰将日益成为喜庆迎送、社交活动、生活起居及工作环境的必需品和组成部分。
关键词:切花 装饰 分类 栽培 应用 生产 发展
引言:观赏植物产品是园艺产品中的重要种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人们在了解观赏植物产品种类及其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与观赏植物产品品质保持相关的采后处理的技术措施,从而为花卉产业服务、为花卉装饰应用服务。不论草花或木本,都可切其供观赏的枝、叶、花、果,插入适当的容器,作为室内的陈设。
1、切花的定义
切花通常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朵、花枝、叶片等的总称。它们为插花的素材,也被称为花材。用于插花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等花卉装饰。比如月季,康乃馨,菊花和唐菖蒲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切花,它们的花被人们剪下来后可做各种用途。
2、切花的特点
切花是活的离体植物器官,与盆花、球根花卉、干花相比有如下特性:(1)新鲜 切花的鲜活程度是切花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切花采切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代谢过程和生理变化,从而影响切花的观赏价值和采切后的寿命。
(2)易于衰败 切花离开植株母体后,生理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来源被切断,再加上环境变化及切口处的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袭等因素,易导致代谢失调,使得切花比留在母株上更快衰老变质,因而切花是一种寿命较短的商品。寿命的长短是切花的重要品质指标,与种和品中的特性有关,又与采后采前的环境条件、加工措施有关。
(3)贮运要求高 切花的运输不带盆钵,包装、贮运较为简便,但由于切花品质的要求新鲜与切花自身易于衰败的矛盾,使切花在贮运中经常出现品质下降的现象,因而对切花的贮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切花的分类
3.1 根据主要观赏部位 广义的切花分为四类:
(1)切花(观花切花):主要观赏其花朵,一般花色艳丽,花型好,茎、叶的观赏价值一般。
(2)切叶(观叶切花): 主要观赏其叶片(形状、色彩等),往往叶形、叶色观赏价值高,花常不起眼。
(3)切枝:剪截下来的具有或没有叶、花、果的美丽枝条,主要欣赏其造型和线条美(枝态),中国传统插花多用之作为主花枝。
(4)切果(观果切花):选用色彩鲜艳或形状奇特的果实作为花卉装饰材料。3.2 按照花材的形态特点分类
(1)线状花材:唐菖蒲、鸢尾、蛇鞭菊、晚香玉、金鱼草、石斛兰、飞燕草、紫罗兰、千屈菜
(2)团状花材:牡丹、芍药、花毛茛、月季、八仙花、一品红、龙船花、香石竹、菊花、翠菊、千日红、百合等
(3)散状花材:紫菀、一枝黄花、满天星、补血草、蓬莱松
(4)特殊花材:羽衣甘蓝、香蒲、帝王花、观赏凤梨、长芒小麦,谷子 3.3 按照生活型分类
(1)一二年生切花: 金鱼草、紫罗兰、翠菊等
(2)宿根草本切花: 菊花、香石竹、补血草、高山积雪、飞燕草、乌头、花叶羽衣甘蓝、婆婆纳、柳兰等.(3)球根类切花: 百合、唐菖蒲、郁金香、鸢尾、小苍兰、水仙、大丽花、花毛茛等
(4)木本切花: 月季、银芽柳、丁香、榆叶梅、梅花、腊梅、桃花、红瑞木、珍珠梅、紫玉兰、3.4 根据生产和应用情况分
(1)大宗切花种类: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百合等,生产规模大,市场需求大。
(2)小切花种类:大多数的一二年生切花和木本切花种类,种类多,每种的产量少
4、切花栽培技术
(1)选择良好的切花种类和品种(抗病性、抗逆性、耐储运性以及长势)(2)适当的光照 在切花生产时,光照强度对植株的光合作用影响很大,光合效率又直接影响切花植株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3)温度控制 栽培期间过高的温度会缩短切花的货架寿命,降低其品质。(4)施肥 肥料是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维持氮磷钾和其他营养元素适宜数量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助于花卉茁壮的生长,增加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病虫害的机率,延长切花的采后寿命。
(5)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过高会给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使花卉被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得病的切花会产生较多的内源乙烯,易于加快其衰老过程。所以应注意栽培环境的通风透气。
(6)病虫害防治 在切花栽培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这对生产高品质的切花至关重要。病虫害损伤植株的器官和组织,降低切花外观质量,使组织脱水,加速切花萎蔫,刺激内源乙烯生成,从而加快切花老化。(7)空气污染 在切花温室生产中,应注意避免空气污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燃气,如内燃机、烧油器和煤气炉产生的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乙烯和其他有害物质,它们会加快切花的衰老,造成生理伤害。
5、切花的应用
切花的视觉效果好,种类多,富于变化,清新鲜美,虽然观赏期短,但通过艺术的手法能够迅速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以表达思想,装饰环境,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5.1 插花
切花主要用于插花。插花是比较精致的花卉装饰品,事先对切花与容器的选择、姿态的构思、环境的协调,以及延长切花水养期的措施等都应有所考虑。插花的特点还在于制作及布置灵便、画面生动、装饰性强,但一般体量较小,不易持久,宜作为短期装饰布置之用。插花要以“质”取胜,在一室之内不宜应用过多。插花作品讲求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气韵动人。所用的素材是有生命力和富于变化的植物材料,因而具有浓厚的自然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装饰上具有随意性,可适应各种室内环境,满足各类布置的需要。
5.2 花篮
用藤、柳或竹篾编制,内插以鲜花。主要作为喜庆祝贺的礼品或室内装饰用;也有用于表示怀念之意。花篮的形态大小不一,放于桌上或作配饰用。为维持所插花卉的新鲜,篮内最好放一可盛水的容器,内竖立短剪的草束,以便扶持插入的花卉。也有用湿粘土代草束,然后注入适量清水的。花卉的配置艺术基本与插花相同,但花篮更要求表现艳丽热闹的气氛,即使是要求色彩素淡的,也应花朵茂盛、姿态丰满。秋冬鲜花缺乏时,也可配以色彩诱人的红叶、金银色苏铁叶及带球果的松柏枝,也可用千日红、麦秆菊等干制的花朵。
5.3 花圈及花环
用竹片或树枝作一环状物,外裹稻草,用绳捆紧,上插鲜花及绿色枝叶等。花圈主要用于表示哀悼及祭奠活动,有些国家及地区把马蹄莲形的花圈作为庆祝用。花环较花圈小,欧美常用作圣诞节的门上及壁面装饰。花圈及花环由于能供给花卉的水分甚少,所以花朵很易萎蔫,故应尽量选用切花持久的材料。
5.4 花束
花束应用最广,凡迎送宾客、祝贺、慰问及悼念等都可用。简单来说,信手摘来握于手中即成花束,但为了更好配置切花以增加美观,仍需妥善加工制作。花束的形状,因用途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异,小型的花束制作较易,常用香堇、香豌豆、铃兰及文竹等扎成;较大的花束,切花也多需事先加工,使扎成的花束姿态稳定,不易变形。花束的握手部分不可过于粗大,以便于握持。为尽量维持花朵的新鲜,花束基部浸湿后应包以蜡纸,外再裹锡纸或金箔,其上还饰以彩带等物。
5.5 扣花
扣花是用细铁丝或铜丝将花朵串连扎制,常见佩戴于鬓发或衣襟等处作为装饰,故也有称襟花。我国江南一带用茉莉、白兰花或代代花等制成的扣花流行已久,其形式多样,制作精致,香气袭人,别具风格。扣花也可选用光亮晶莹的果实,如殷红的火把果,碧蓝的沿阶草果实等。扣花选材应以花小、叶薄、质轻及不易凋萎且具芳香的为佳。
5.6 桌饰及壁饰
切花也可以直接装饰于桌面、墙壁或垂挂的幕布或窗帘上,这类形式主要应用于节日布置及宴庆之际,花卉的装饰只需维持很短时间。
6、切花的生产
我国是世界花卉生产大国,面积已达43万公顷,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2.4万公顷,年产量达67亿枝。但长期以来优质鲜切花所占比重较低、效益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鲜切花生产和流通领域技术落后,损耗严重。
6.1 生产状况
花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结构日趋合理,科技水平和设施设备有了较大提升,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以鲜切花为主的花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迅速上升,出口量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生产、科研、销售、流通、服务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6.2 我国切花产业存在的问题
切花产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水平仍然较低,集团消费仍占较大比率,市场潜力很大。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地区差异很大。
(2)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低劣,影响出口。需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3)采后技术落后,采后损耗大。
(4)传统花卉的商品化切花生产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如:牡丹、芍药、梅花、腊梅等。
(5)品种落后,品种保护意识较差,需要加强品种保护意识,加强切花育种工作。
(6)相关政策、行业不配套。
7、切花发展趋势 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已使切花生产可不受产销距离的限制,因而适地适花,以便充分发挥产区自然环境和技术设备条件的优势,已成为现代切花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可以防止由病毒引起的品种退化,而且可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规格一致的优良苗株,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切花栽培的大规模工厂化。用单一品种进行集中大规模生产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水、肥、温、光、气等环境因子,使用机械设备完成土壤消毒、播种、扦插、配制基质、栽苗、防治病虫害及采收花枝等作业项目,将使世界切花经营的产量、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8、总结
花卉是我国新兴的产业, 在花卉业全球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 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开发品种、生产数量、出口国家逐年增多。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大国。而鲜切花已经成为国际市场需求的热点, 在花卉装饰中的应用前景广泛。但是, 由于鲜切花技术要求较高, 所以我们应尽快改善鲜切花生产的技术条件,使其趋于成熟,从而加大鲜切花的出口量,进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篇:花卉学课程结课论文
物有物美,花有花香
摘要:花卉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狭义上讲,花卉仅指观赏其花或叶子的草本植物。从广义上讲,凡是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并按照一定的技艺进行栽培管理和养护的植物,都称之为花卉。本文主要针对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及我对花卉在生活中应用的某些方面的兴趣。
开篇:花卉是大自然给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它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增进健康,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给以美的享受,没得熏陶和美的启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更起了不可取缔的作用。
正文: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花卉无处不在,从小的方面来讲,花卉大多数用作送人的礼物,虽然仅作为礼物,当却有很大的学问蕴藏其中,比如说花之物语,菊花代表着友谊,玫瑰花代表着爱情等等。当然了,这其中还有许多关于技术的知识,像插画,切花,种植。
现在花卉也广泛的应用于室内的装饰。餐厅,起居室,客厅,阳台都是花卉装饰的对象。门窗及阳台护栏可以用蔓性植物花卉加以装饰,向阳的窗户或阳台可用金银花、牵牛花、茑萝等组成花檐或绿棚。枝叶下垂的花卉最适合放在窗台及阳台外沿或悬挂于窗台中央。一般窗台上可放置盆花、插花或盆景来装饰。室内几角处最适合用盆花或花瓶加以屏蔽或装饰,常用常绿观叶或观花叶俱美的材料,如凤梨、绿巨人、发财树等。桌柜台面等适宜选用花色鲜艳或外形精美的盆花、盆景、插花及花篮、干花、花包等布置,以供近处观赏。干花观赏持久、姿态活泼,也是居室美化的常用素材。
车站、码头、广场、影剧院、体育馆、博物馆、医院、疗养院、商场等这些与人民广泛接触的公共场所,一般都有花卉(包括观赏植物)的适量布置,或供人欣赏、评品,或为了适当遮掩而美化环境,或烘托氛围,或起标志、分散视线和注意力的作用。
从大的方面来说,花卉是城市园林造景的主体。城市绿地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综合素质、以及园林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中,在道路、建筑以及必须的构筑物之外的空旷地、林地、坡地等都需要用树木花草等观赏植物布置起来,创造出花团锦蔟、绿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气清新的景观与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来达到人们对园林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环境保护和美化风景艺术等多方面的需求。花卉在城市园林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即是利用其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形态等,来布置出不同的景观。主要形式有花坛、花境、花从、花群以及花台等,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装饰柱、廊、篱以及棚架等。
花卉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上面所说的,花卉还应用于展览会场,旅游观赏等。它在医药学上也起到了神奇的作用,花卉散发出的香味,可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功能,花卉的美丽的颜色可使人赏心悦目,盛开的蓝色花卉,有助于镇静、爽神;此外,鲜花及花粉还广泛用于饮料和食品之中,如用茉莉,米兰等鲜花配茶,不仅使茶郁香无比,而且花的芳香还具有兴奋及助消化等作用;从玫瑰、白兰、茉莉等等鲜花中提炼出香精,其应用就更是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的兴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城市绿地景观已受到了大众和社会的关注,城市园林事业也局部发展了起来。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学者来说,我更青睐于家居环境的花卉装饰和公共场所的花卉装饰。如今人们大多都在专心于自己的事业,每天都过着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和气氛,室内的装饰起着居住轻重的作用。花卉的装饰更是其他东西不可代替的。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鲜花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这样不仅是人们的工作更加舒适,而且还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滋润。只有搞好室内和公共场所的花卉装饰,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有人性,更有感情。
结束语:
第三篇:花卉学课程心得
花卉学课程心得
在学习《花卉学》这门课程之前,我眼中的“花卉学”应该是“讲花花草草的一门课程”。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不同种类的花卉,根据学习树木学的经验来看,会学习到花卉的分类,如花卉所属的科属种,还会学习部分栽培、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真正学习了《花卉学》之后,才知道自己所理解和想像的“花卉学”只是狭义的“花卉学”,对《花卉学》真正应该学习到的知识虽然构想比较接近,但仍然十分的狭隘和片面,只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层面”。在学习了《花卉学》之后,我的许多错误观点得到了纠正,并且真正的学习到了我想要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以及我所没有想到的专业知识,并且,这堂课的授课方式十分有趣,整个课程学习下来,既有学习到知识的充实感,也有参与实践和研究的趣味性。下面便是我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的具体感受。
首先,我学习到了花卉学的定义、范畴以及花卉业的发展概况。狭义的花卉学就是研究花花草草的一门科学;广义的花卉学则是除花草之外,还研究木本花卉和观赏草类——即观花、观果、观叶和其他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花卉学是研究草本及木本花卉分类、繁殖、栽培及应用的学科。而我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我国的花卉资源在世界园林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的知道了花卉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花卉是城乡绿化的重要材料,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它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与心灵。当今,花卉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新兴产业之一,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花卉历来便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化,对花卉的有了更多不同的需求,未来花卉业的发展道路将更加开阔。
其次,老师向我们教授了花卉学的各种专业知识。从花卉的起源与分布到花卉的多样性与分类。我了解到了,花卉学不同于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树木学按照科属种进行分类教学。而花卉具属种众多,习性多样,生态条件复杂及栽培技术不一等特点。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花卉进行分类。可按生态习性、形态、栽培类型、用途及其他多种分类方式分类,这也体现了花卉资源的多样性。而后老师讲述了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规律和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让我们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之后,又教授了花卉栽培设施及器具的知识,让我们认识到了花卉栽培中运用到的不同的栽培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荫棚、冷床与温床等。又在高中生物的基础之上再次学习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本课程的学习则更具针对性,是针对于花卉繁殖方式的相关知识进行的讲授,让我们将以前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物,即具体的花卉,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未来实际的操作利用。最后学习了花卉的栽培管理和应用,该部分是与实际应用关系更紧密的学习,为花卉学学习后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在各论的部分,老师主要讲述了一、二年生花卉的相关知识,而之后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室内观叶植物和兰科植物等则通过分小组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各小组自己查阅资料、整理并当堂进行ppt陈述,这样的学习方式,既锻炼了同学们动手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让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和ppt陈述的过程中牢记花卉学知识,也在听其他小组报告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吸收其他同学分享的知识,使得花卉学的学习趣味性、实践性更强。
当然,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花卉学的实验课。第一次实验课是在校内进行的,我由此认识了许多校内种植的植物,对我们的校园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花卉学的校外实验课在花木交易中心与惠美花境进行,那里有大量的花卉材料供我们认识、记忆,真正做到了将理论与知识相结合,让我们真实的临近花卉,辨别花卉,使花卉学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有了老师专业的讲解,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快速的识别记忆各种花卉。花卉学实验课的学习是知识进一步扩充,也是美的享受的过程,整个课程的学习,趣味性十足。
第四篇:花卉应用设计课程论文要求
花卉应用设计课程论文要求
1.论文主题为花卉的最新应用情况,题目自拟。
2.字数在3000字左右。
3.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4.A4纸双面打印,在论文标题下标明班级、学号和姓名。
5.上交时间:6月25日。
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正文格式
(一)题目:居中,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小三号黑体)
(二)摘要: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三)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5个,词间空一格。
[摘要]和[关键词]上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回行顶格(摘要、关键词为5号楷体)。
(四)正文(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1、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二、三、„”,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二)
(三)„”,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2、3„”和“(1)(2)(3)„”,也可以采用“
1、1.2、1.2.3、„„”的标题体系。
2、参考文献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为专著—M,期刊—J,报纸文章—N。书写格式为
期刊:[序号]作者.文章标题[J].期刊号,年份.卷(期):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章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第五篇:花卉文化论文
中国花卉文化研究综述
XXX大学XXX指导老师XXXX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逐渐深入,面对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花卉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别。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民族,对花草树木有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有几千年的花卉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花卉资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和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花卉被不断地注入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不断地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在精神层面上,花卉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和富有个性的人生态度;在物质层面上,花卉文化积淀了劳动人民几千年的辛劳和智慧力量,留下了丰富的花卉栽培经验和花卉品种,记录了前人在这片领域里耕耘和探索的足迹。中国的花卉文化给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目录
一、花卉文化的历史起源.....................3
二、花卉文化的形态............................3
1、花卉的物质文化形态...........3
2、花卉的精神文化形态...........4
三、花卉文化与花卉产业....................6
花卉文化的历史起源
中国花卉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人何时开始利用、栽培花卉,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之前,花卉就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相联系了。我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大致可以氛围三个阶段,即先秦的始发期、秦汉至盛唐的渐盛期和中唐以来的繁盛期,这三个阶段分别被称为“物质实用时代”、“花色审美时代”和“文化象征时代”,三个阶段呈不断累积演进之势。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发现陶器、陶片上有植物枝叶类团。而在距今5000-6000年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多有花瓣、叶片样纹饰。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先民们就对花卉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出现了用作装饰的倾向。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首次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花卉文化在此时也达到了第一次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诗经》中,就有很多以花卉草木为题材的诗歌,而这也成为了中国花卉文化的最早形式。《诗经》中描绘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诗歌中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已经将花卉用于社交礼仪甚至传达爱情了。秦汉时期开始多种花卉开始被用于建造帝王宫苑,而这标志着中国的花卉正式进入以观赏为目的的精神领域了。自此之后,花卉就已经与中国的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进而渗透到了各个文化领域之中。
花卉文化的形态
花卉的物质文化形态
花卉可以作为食品,我国花馔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远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的习惯,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唐宋时期,食花之风更是盛行于皇室,宋代林洪著花馔专注《山家清供》问世后,花馔逐渐传入民间,至今长盛不衰。可以使用的花卉有很多,目前常用的就有五十多种。花卉菜肴如今已成为很多地方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美食,如广东的“菊花龙凤”、“菊花鲈鱼”、“芋花烧茄子”,上海的“玉兰鱼片”、“桂花栗子”、“菊花糕”,山东的“茉莉鸡脯”、“桂花丸子”等都是各大菜系的名菜。花卉不仅可以用于制作美味的菜肴,还可以制作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使花卉美食更具有普及性。而花卉也是制作药茶和保健茶的良好原料。
花卉也可用于美容养生、保健等领域,香花疗法已在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插花艺术更是花卉文化物质属性的体现。中国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花卉题材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如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中以花卉为题材的剪纸艺术作品极为广泛。还有古代建筑中花卉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故宫中的地板、家具、柱子、床的雕刻等往往都是很精致的花卉纹样。
服装是花文化最基本的载体,自神农、皇帝时代确定礼仪制度以来,花饰就成了衣服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也作为彰显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花样”已成为各种布料的个性标志,特别是丝绸的花样,有时甚至超过原料、颜色,成为其市场价值中最重要的衡量因素,由此派生出的刺绣工艺也因此繁盛。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之所以扬名中外,古代南北水陆“丝绸之路”之所以兴旺发达,也许均得益于花卉良多。
花卉的精神文化形态
花卉在士大夫文化中的内涵
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中国有无数文人骚客为花卉草木而倾倒,创作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这些精彩的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润泽着人们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这就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也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多得数不胜数。其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其中又可分为以下的方面:
1、花卉得名源于古诗词
古人爱花、种花、颂花,从形态、习性、功效、寓意等不同的方面来描述各类花卉,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苏轼《赠刘景文》一诗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在万花凋零之际仍凌霜开放,因此得名“傲霜”。
2、古诗词因花得名
古人吟诗作画多以花卉为题,许多诗句因为描写花卉、贴近生活、朗朗上口,最终才得以流传。如王安石《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古代文人以花抒情,托物言志 花卉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文人更易触景生情,因此许多诗篇中的花卉都拥有了诗人自己的生命,被赋予了更多的或忧、或喜、或爱、或憎的情感。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除诗词以外,以花卉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以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为例,剧中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石榴花等多种花卉。而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中的主人公均是以花仙、花精的身份塑造的文学形象。
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中出现花卉意象最多、意蕴最为丰厚,它最大限度地发觉了这些花卉中积淀的文化内涵,也尽可能地融入了时代特质,实现了花卉意蕴的沉淀与超越。据多位红学家考察求证,“红楼”并非色红之楼,实为“花红之楼”,大观园中的几乎每一位女性,都有一个与她们的性格相匹配的花作为灵魂内核和性格特色。园中的每一个爱情故事、宴会、诗会,园内的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失误,都无不与花卉紧密相连,把《红楼梦》中写花、颂花、论花、咏花的文字罗列出来,就会得到一部中华花卉文化的百科全书。
花文化蕴含的人文内涵,花在中国诗词中往往是人格化的具象,是寄托理想、情趣、追求的载体,其表现出的主观感受并非毫无根源,而是建立在花卉的形色香等客观存在的基础至上。以白居易诗词中的花为例,白诗词中的花意象灵韵独具,似能解语,这也是花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体现。
花卉自古便是中国画上“最有力的中心题材”,中国的花卉画均早已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名家辈出、技法独特,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画苑中的一枝奇葩。中国很早就有人描绘花卉,魏晋直至唐朝,花卉画有了极大的发展。宋代更是中国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文人画的兴起更是密切了花卉画和人类心灵的关系。明清之际,中国花卉画无论在艺术意境抑或表现技巧上都颇具新意,以清代的“扬州八怪”为代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卉画家,其中最著名的如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都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花卉画。
中国文人在对花卉草木的审美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借助花卉表达出来,人品和花格的相互渗透,人格寄托于花格,花格依附于人格。这种被融进诗意和故事的“人化”“情化”“心化”了的花卉又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更为崇高的美感,熏陶感染着人们的意识,使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趣变得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从而是花卉从它的客观自然属性的美凝聚升华到与主观相统一的自然意态之美,甚至推动着中国精神文化的提升。
花卉在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俗与花卉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人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将花卉人格化,再加上花卉自身已有的实际用途和特质,便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嫁、丧事、人际交往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民俗。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最重视用花卉来装饰厅堂,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其中水仙是我国民间最为流行的年花。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人们会到郊外游玩,观花赏景、娱乐游玩,称之为“踏青”,姑娘们会剪五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端午节时,人们将可以作为药材的花卉加工制作,装在想囊中系在腰间,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也可以驱除蚊虫和体味。端午也有“斗百草”的习俗,即在这一天到郊外踏青时,采集各种花草标本然后进行比赛,看谁采集的品种多、花草奇。中秋节是桂花相继开放的时节,因此中秋的桂花和明月成为团圆之夜清赏的极好对象,还要佐以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月饼等花卉食物,追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优美传说。花会在中国也非常盛行,每年春天都是花卉的盛行时节,人们的花卉上表演西区、杂技以及其他众多民间的节目,甚至有的花会就是一个博览会。南宋一带词宗辛弃疾所写《青玉案·元夕》词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就是对宋代都市举行元宵花灯会盛景的描述。此类花会中,最著名者当如开封花卉、洛阳花会、成都花会等。以今天的眼光看,我国古代的花市、花会,都是爱花的中国人民历代创设的大大大小小的“花博会”,可以算作现代花博会的滥觞。如今各地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花市也是非常引人注目,在各地举行的花市中,广州的迎春花市最负盛名,此外各地的特色花卉也格外丰富多彩,如洛阳的牡丹花会、扬州的万花会、重庆的万花赛花会、藏族的看花节等。
我国花卉象征中的吉祥寓意,体现着我国民众独特的幸福观,有着鲜明的民间、民俗色彩,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的“花语”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的文化内涵及其丰富,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规划,汉朝以来就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记载:“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古人讲科举考中比作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作为成语至今仍在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
2、菊花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菊花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菊花节”,其与菊花相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花酒、食菊糕等。古人认为菊花是辟邪之物,而在《神农本草经》中菊花更被列为百草上品,强调其药用价值,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更认为菊花是可以食之不老的仙品。
3、牡丹与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有牡丹抗旨未发,被贬往洛阳。牡丹不惧淫威、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折服的品性蒸鱼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着富贵吉祥。
花卉文化与花卉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水平上的满足,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时尚。花卉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陶冶人们精神情操的重要载体,其独特价值已经成为美化、绿化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涉及到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取向、爱国情结和抗争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要做好文化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文化的冲击,就要发掘并做好花卉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应包含以下方面:
1、依托传统名花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深挖
网络时代的快捷与便利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比如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圣诞节的圣诞树等,众多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花卉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中秋的桂花、重阳的菊花以及梅花、水仙等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传统名花却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淡化,目前已经少有人知道我国传统的母亲花是萱草,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因此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加强对包含内在民俗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花卉进行宣传,组织专题展会等。
2、适时适地发掘宣扬花卉文化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谐富足,对美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各类花卉以其魅力的姿态、丰富的寓意和营造的浪漫氛围而成为首选,这就为宣扬花卉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各地区、各民族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组织各类花展、花节,大力宣传花卉的特性、含义及应用功能,加深普通群众对花卉的了解,从而喜爱、宣扬花卉文化。子啊机关、学校、社区等举办专题讲座,使花卉文化贴近大众,以花卉文化的熏陶使中国文化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在公园、绿地等放置介绍挂牌,除介绍植物本身特性外,还应加强文化内涵方面的宣传,以中国诗词体现花卉精神、助人们怡情养性。
花卉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花卉产业应把有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定为第一目标,开展对花文化的深入研究、整理发掘对花卉产业化有帮助的花文化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之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激发人们对它们的热爱与需求。
花文化的普及程度影响着花卉消费市场的大小和花卉消费的种类,花文化具有传统性和相对稳定性。血脉相承的中国人对于中华花文化的理解有天然的默契。我们应该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的花文化;宣扬我国花卉文化,弘扬我们民族健康、独特的神韵和情趣,赋予花卉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为花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花卉是美好与和平的象征,中国传统花文化的精髓就是重视花卉对人情操的陶冶,弘扬中国花文化对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会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弘扬中华花文化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体系,促使花卉栽培大国向花卉生产和贸易大国转变,使花卉文化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实现其子啊物质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的花文化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玉兰.花卉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刘燕.中国花文化与花卉产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S1)
3、周武忠.中国花卉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4、岳海云.中国传统花卉艺术漫谈[J].美术大观,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