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规则
【近体诗平仄规则 】
------------------
〖 简介 〗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
〖 规则 〗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 下面 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基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家创作时参考。
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格式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
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
〖 五绝 〗
五绝即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
〖 七绝 〗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苏台揽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仄仄平平仄仄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惟有西江月,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照吴王宫里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
〖 五律 〗
五律即五言律诗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
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
〖 七律 〗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第二篇:近体诗平仄规则
〖 简介 〗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
〖 规则 〗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 下面 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基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家创作时参考。
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格式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
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
〖 五绝 〗
五绝即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
〖 七绝 〗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苏台揽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仄仄平平仄仄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惟有西江月,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照吴王宫里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
〖 五律 〗
五律即五言律诗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
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
〖 七律 〗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第三篇:古诗平仄规律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以及使用最广泛的《平水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一、近体诗的一般规律
首先看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首八句,共分为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二、三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这首诗的平仄格式为:
○○●●○○●,●●○○●●△。
⊙●○○○●●,◎○⊙●●○△。
○○●●○○●,●●○○●●△。⊙●○○○●●,◎○⊙●●○△。
格式中“○”表示平声字,“●”表示仄声字,“◎”表示本应是平声字而改用了仄声字,通常称为“盘”音字,“⊙”表示为本应是仄声字改用了平声字,通常称为“赞”音字。盘音和赞音字都属于平仄可通用的字。“△”表示是韵脚字。因近体诗必须压平声韵,所以就不标出仄声韵的符号了。
从上例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来,即每句中各自的平仄关系为双音交替,也就是每两个“平”音字或每两个“仄”音字交替;每联中出句与对句之间的平仄关系为相反的,这一规律称作“对”,如不符合这一规律便叫做“失对”;相邻两联之间的平仄关系是下联出句前四字与上联对句的前四字平仄相同,后三字将顺序颠倒,称之为“粘”,如不符合这一规律称之为“失粘”。这些粘对关系可将诗中的平仄声调进行调配,使之吟读时有起伏感,有回环感。总之,从这首诗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几条: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本联内是相反的。
3、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之间是相粘的。
4、凡偶句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字,且为韵字。
二、律诗的平仄格式
(一)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一般有四种格式,即第一句的格式。记住第一句的格式,以下只要按照粘对的关系就可以将全诗的平仄格式写出来了。那么哪四种格式呢?
(1)平起首句入韵式
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平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平声押韵,具体格式如下:
○○●●●○△
因最后两字为两个平声字,也叫平平脚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平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仄声字不押韵,具体格式如下:
○○●●○○●
因最后两个字为平仄,也叫平仄脚。
(3)仄起首句入韵式
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仄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平声字押韵,具体格式如下:
●●○○●●△
因最后两个字为仄平,也叫仄平脚。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仄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仄声字不押韵,具体格式如下:
●●○○○●●
因最后两个字为仄仄,也叫仄仄脚。
古诗平仄规律2
下面举诗为例:
第(1)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式(刘长卿《寄友人》)
○○●●●○△新年草色远凄凄,●●○○●●△久客将归失路蹊。
●●◎○○●● 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 城孤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白乌啼。
⊙●○○○●●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第(2)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白居易《城上夜宴》)
○○●●○○●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第(3)种格式仄起首句入韵式(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会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第(4)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甫《阁夜》)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七言律诗以首句起韵为正规格式,因而在这四种格式中,(1)和(3)为最基本的格式,(2)是把(1)的首句后三字进行顺序颠倒,即将(1)的“仄平平”改为“平平仄”,其余不变。(4)是将(3)的首句后三字顺序颠倒,即“仄仄平”改为“平仄仄”,其余也没变化。
以上是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写律诗时可根据此规律进行创作。当然还有一些手法将在后面谈到。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3
(二)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比七言律诗的每句少两个字,也就是把七言律诗每句的前两个字去掉,就成了五言律诗,所以,五言律诗也是和七言律诗一样有四种格式。以诗为例:
第(1)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式(刘禹锡《闻新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第(2)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李白《送友人》)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3)种格式仄起首句入韵式(王维《送李使节》)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山中一夜雨,●●●○△树杪万重泉。
●●○○● 汉女输橦室,○○●●△巴人讼芋田。
○○○●●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第(4)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甫《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言律诗是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格式,所以第(2)种和第(4)种格式为最基本格式。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4
三、绝句的平仄格式
(一)七言绝句
绝句是每首四句,也就是律诗的一半,同样也分为四种格式,其实就是律诗的每一种格式的前半首。
(1)平起首句入韵式(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窦巩《南游感兴》)
○○●●○○● 伤心欲问当时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3)仄起首句入韵式(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王维《忆山东兄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五言绝句
和七言绝句相同,也是律诗的前半首。
(1)平起首句入韵式(李嘉祐《白鹭》)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
●●○○●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李贺《莫种树》)
○○◎●●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日,○○●●△今秋似去秋。
(3)仄起首句入韵式(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王维《相思》)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5
四、近体诗平仄的一些讲究
(一)避孤平
所谓“孤平”就是指在平收的句子里,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如七言诗中将“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句式,很显然,由于第三字本应是平声字而由于在作诗时用了仄声字,使得整个句子除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这就是犯了“孤平”的毛病。所以,在这样的句子里,第三字就不能用盘声字而是必须用平声字。同理,在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里,也不能写成“仄平仄仄平”,这也犯“孤平”。如果因为创作的需要,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必须用仄声字,就必须在七言的第五字或五言的第三字想法补救。“孤平”是诗家的大忌,切记要注意。
在仄收的句子里,全句即使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只算是一个“拗句”,也就是不规整的句子。
(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近体诗的平仄口诀,是对七言诗说的。意思是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以不论平仄,随意使用,而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则必须按照声律规定的规则,该平声的不能用仄声,该仄声的不能用平声。由此可知,在五言诗里面,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一口诀对初学写诗的人来说,确实很方便,但是并不能全面概括,但是像前面说的关于犯“孤平”的问题时,就是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这就不能随便用了,而是要注意不能犯“孤平”。
(三)拗救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不符合平仄规律的字都叫做“拗”字,但在近体诗中那些不论平仄的字,就不能算是“拗”字了。只有在二四六分明而不分明时,一三五不能不论而不论了的字才算真正的“拗”字。如果出现拗字,就必须进行补救,救过来以后就不算毛病了。拗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本句自救
七言诗的第三字拗,第五字救。如“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中,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是对句中第三字用了仄声字“自”,则第五字就必须改用平声字“沙”,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起到了自救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此句中第一字本应是仄声而用了一个平声字“溪”,因其位置不重要,所以第五字必须进行自救。
五言诗中第一字拗则第三字救。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中,本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出句中第一字用了平声字“挥”,那么第三字就要用一仄声字“自”进行自救,变成“平仄仄平仄”。(2)对句相救
七言诗出句的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三字就将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李贺《南园》)中,本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出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若”,对句中第三字就改用平声字“归”进行对救。同理,七言诗出句的第五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五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身无拘束起前晚,路足交亲行自迟”(刘禹锡《答白宾客》)中,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中第五字本应平声字而用了一个仄声字“起”,对句中第五字则必须用一平声字“行”进行对救。
五言诗第一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一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中,本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的第一字用了仄声字“不”,对句中第一字就改用平声字“何”进行对救。五言诗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三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杜甫《促织》)中,本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甚”,对句中第三字就改用平声字“何”进行对救。
需要说明的是,对句相救都是仄拗平救,而没有平拗仄救的,因为如果平拗仄救就容易犯孤平。
(3)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
再看前面曾举过的例子:“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中,出句的第五字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竹”,对句的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自”,在对句中第五字“沙”就既自救了本句的第三字,又相救了出句的第五字,这就是一字两救。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6
古体诗的平仄规律
古体诗的平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特别是汉魏六朝及以前,其平仄几乎是毫无约束,完全自由的。但自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时为了有意避免律句,反而为古体诗的平仄造成了许多特点。但也有人受近体诗的影响,在写古体诗时故意掺进一定的律句,就形成了有别于古体诗的“入律古风”的风格。
古体诗每句的最后三字称为三字尾。就三字尾而言,常见的平仄类型有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四种类型。在平脚的句子里,五古第三字,七古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里,五古第三字,七古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下面以五古为例,分别看一下这四种类型的具体情况。
一、平平平,也称为三平调
这是古体诗的专用形式,用得最多,一般分为四类。
(一)仄仄平平平
如:“欲取鸣琴弹”(孟浩然《怀辛大》)。
(二)平仄平平平
如:“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三)仄平平平平
如:“醒时同交欢”(李白《月下独酌》)
(四)平平平平平
如:“长歌吟松风”(李白《下终南山》)
二、平仄平
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
(一)平平平仄平
如:“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二)仄平平仄平
如:“草深狐兔肥”(崔颢《古游侠》)
(三)仄仄平仄平
如:“草色新雨中”(邱为《寻西山隐者》)
(四)平仄平仄平
如:“松月生夜凉”(孟浩然《宿叶师山房》)
三、仄平仄
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
(一)平平仄平仄
如:“心随雁飞灭”(孟浩然《秋登兰山》)
(二)仄平仄平仄
如:“况之异乡别”(王昌龄《行子苦》)
(三)仄仄仄平仄
如:“竹露滴清响”(孟浩然《怀辛大》)
(四)平仄仄平仄
如:“衣上灞陵雨”(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四、仄仄仄
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
(一)平平仄仄仄
如:“登临出世界”(岑参《登慈恩寺浮图》)
(二)仄平仄仄仄
如:“十觞亦不醉”(杜甫《赠卫八处士》)
(三)仄仄仄仄仄
如:“幼为长所育”(韦应物《送杨氏女》)
(四)平仄仄仄仄
如:“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7
七古的平仄规律和五古的平仄规律相同,也是有四种形式,不过由于七古比五古多两个字,变化样式也就要更多一些,这里就不再多述了。
入律古风在平仄方面有别于一般古体诗,诗人在写作时尽量多用律句,因而相近于律诗的平仄格式,但和律诗又有所不同,一般为:
(1)入律古风句数不定。
(2)入律古风既可用平声韵又可用仄声韵,而且平声韵和仄声韵可交替使用。
以王维的《桃源行》为例: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明月松下房栊静,●○○●○○●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 ○○●●○○▲ ●●○○●○▲ ○○○●●○○ ●●○○○●▲ ○○●●●○△ ●●○○●●△ ●●○○●○● ●○○●○○△ ●○○●○○▲ ○○●●○○▲ ●●○○●○● ○○○●○○▲ ●●○○●●○ ○○○●○○▲ ○○●●●○△
清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诗全篇共三十二句,几乎全部都是律句,且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如一至四句押上平十一真韵,五至十句押入声一屋韵,十一至十四句押上平十三元韵,十五至十八句押入声十四辑韵,十九至二十二句押上平十五删韵,二十三至二十八句押入声十七霰韵,二十九至三十二句押下平十二侵韵。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8
词的平仄规律
词是一种通行的名称,最早是被称之为“曲子词、曲词”等。这一名称,在唐、五代时就出现了,说明古代词与曲是不可分开的。清人刘熙载在《艺概》里曾说到“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同曲子词类似的还有“长短句、乐府”等名称。如苏轼的词集《东坡乐府》,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等。到宋代又有“歌词”之称,还有将歌词换称为“乐章”,如刘永的词集《乐章集》。由此可见,在古代词与曲是分不开的。后来曲子词、曲词、歌词等名称都简化为词,说明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而逐渐脱离了音乐。
由于词起源于曲,所以词的所有格式,包括句数、字数、平仄规律、押韵等都是按照音乐的规律而规定的,所以“词”包括词牌、词调和词谱三个部分。词牌是指词调的名称,词调是与词相配的乐调,词谱是出于音乐的要求在句数、字数、声韵等方面的格律规定。
词调的来源有来自民间,有来自外域,有乐工歌女创制,有文人墨客自度。对应每一个词调,就有一个词牌和词谱,因而词调越来越多,词牌和词谱也越来越多。清代查培继辑编的《词学全书》收集了683个词谱,清代万树的《词律》收集了1180个词谱,《钦定词谱》中共收集了词谱2306个,可见词谱之多。其实《钦定词谱》中是否把所有的词谱都收录进去,也不敢保证。
词的平仄格式可以说有多少词牌,有多少词谱就有多少格式,这与律诗不同。因为律诗的句数、字数相同,只押平声韵,所以就规定出四种基本格式。而词的句数、字数、押韵都不同,也就决定词的格式必然变化多样。
词的平仄虽比律诗的平仄要多种多样,但就每一种格式来说,却比律诗的平仄更为固定,除原调规定可平可仄的字外,填词者是不能随便改换平仄的。
词的平仄格式很多,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也不是无规律可循。下面将二字句到八字句的平仄规律作一分述。
(一)二字句
二字句无论是叠句、起句还是上、下阙当中的位置,通常都是以“平仄”式出现。当然,偶尔也能看到“平平”或“仄仄”式,但极少见。如:
“杨柳,杨柳……断肠,断肠”(王建《调笑令》)
“……谁怕……微冷……归去……”(苏轼《定**》)
“……知否,知否……”(李清照《如梦令》)
(二)三字句
三字句一般用律诗的三字尾。即:
平平仄如“霜风劲”(张孝祥《六州歌头》)
平仄仄如“秋已尽”(李清照《鹧鸪天》)
仄平平如“日犹长”(李清照《鹧鸪天》)
也有其他形式但较为少见,如:
平平平如“愁摩愁”(顾夐《荷叶杯第二体》)
平仄平如“湘水流”(刘禹锡《潇湘神》)
仄平仄如“岸花老”(李甲《望云崖引》)
(三)四字句
四字句一般用律诗的前四字,即:
平平仄仄如“栏干拍遍”(辛弃疾《水龙吟》)
仄仄平平如“雾薄云轻”(韦庄《河传第六体》)
除此外还有:
仄平平仄如“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平仄平仄如“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
(四)五字句
五字句相当于五言律诗中的三种,即:
仄仄平平仄如“睡觉寒灯里”(陆游《夜游宫》)
仄仄仄平平如“落日水熔金”(廖世美《好事近》)
平平平仄仄如“天憎梅浪发”(周邦彦《菩萨蛮》)
(五)六字句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延伸,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仄仄,在仄起的四字句前加平平,即:
仄仄平平仄仄如“雪晓清笳乱起”(陆游《夜游宫》)
平平仄仄平平如“西园夜饮鸣笳”(秦观《望海潮》)
此外常见的还有:
平仄仄平平仄如“霜送晓寒侵被”(秦观《如梦令》)
仄仄仄平平仄如“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平平仄仄平仄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六)七字句
七字句相当于七言律诗,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平冈细草鸣黄犊”(辛弃疾《鹧鸪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老却英雄似等闲”(陆游《鹧鸪天》)
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定**》)
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诉衷情》)
(七)八字句
八字句最常见的是上三下五的句型,如果第三字为平声字,则第五字用仄声字,如:
“想小楼终日望归舟”(张元干《满江红》)
句中第三字“楼”是平声字,第五字“日”为仄声字。
同理,如果第三字为仄声字,那么第五字就必须是平声字。如:
“图画里峥嵘楼阁开”(刘过《沁园春》)
句中第三字“里”是仄声字,第五字“嵘”为平声字。
关于古诗词的平仄规律简单地介绍这么多,这只是一点基本常识,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所有格式还需要认真钻研!
第四篇:近体诗六首
《近体诗六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2、具体研习① 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② 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第二课时
欣赏品味《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第五篇:近体诗八首
近体诗八首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及背诵情况
二、欣赏品味
1、《山居秋暝》
王维诗中有画,试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为例,说说他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2、《越中览古》
试析对比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证明。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3、《登高》
重点讨论情景交融的特点。(略)
三、课堂训练
简析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分析两者,比较手法运用的异同。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题。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显出昔盛今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的这几首诗,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对这些文学珍品,课后只要反复细读,还会吸收更多的艺术营养。涵咏于其优美的文句之中,还会有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读来要有一点诗意。
《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3、体会陆游两诗的不同风格。
参考答案:
1、这一关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
2、上句用《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下句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这句化用典故,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都只有通过哀思缠绵的诗歌抒写出来。
3、见“重、难点分析”。